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

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

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
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

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伴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工作的环境以及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一个园区内进行办公的人们之间需要相互的通信,同时在相互通信的过程中又能确保信息通畅与保密,于是对此园区的一个网络规划与设计应运而生。

本课题简要地讨论了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规划设计方法、网络性能以应用分析等问题,为企业网络的规划、设计和升级改造等方面在技术及应用上提供参考,以使在建或规划中的校园网络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通过对园区网络的分析,从性能和价值上满足园区网络的需求,然后对企业园区网络进行划分vlan、设置管理域等配置,不断的优化企业的网络,从而达到企业安全、快速访问网络资源的目的。

通篇分为6个章节进行讨论,从技术概念、需求分析、系统实现等篇章对网络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与规划,主要讨论园区局域网络建设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实施方案为设计准则,为广大师生在今后建设园区网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建议和准则。

关键词: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建设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ampus Network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based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is in a high-speed development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people’s life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also rising,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requirement also increasing day by day. In a park within the office need to mut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must ensure the information flow and secrecy, so a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is park came into being

This topic briefly discussed related to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in the enterprise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applying analytical and other issue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nterprise planning, design and upgrading in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layer. So under construction or in the planning campus network with higher overall performance. Through campus network analysis, performance and valu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ampus network, and then divide enterprise campus network with VLAN, set management domain configuration, optimize the network, so as to achieve security, fast access to network resources purposes.

Throughou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o discuss, from a technical concept, requirements analysis, system implementation, etc. to systematic design and planning of network, mainly discuss the campus local area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cess may be used various technique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design principles, for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in the future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nd principles.

Key words:campus network,planning and design,network construction

目录

摘要 ................................................................................................... I I ABSTRACT.......................................................................................... I II 第1章绪论 .. (1)

1.1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

1.2现阶段网络的发展 (1)

第2章相关技术介绍 (2)

2.1关键技术的应用 (2)

2.1.1 默认路由 (2)

2.1.2 NAT技术 (2)

2.1.3 VTP技术 (2)

2.1.4 STP技术 (2)

2.1.5 ACL技术 (2)

2.1.6 冗余技术 (2)

2.2网络协议的概念及应用 (3)

2.2.1 IP协议 (3)

2.2.2 TCP/IP协议 (3)

2.2.3 RIP协议 (3)

2.2.4 OSPF协议 (3)

2.3虚拟局域网(VLAN)的介绍 (3)

2.3.1 什么是VLAN (3)

2.3.2 VLAN的优点 (4)

2.3.3 划分VLAN的方法 (5)

2.3.4 三层交换技术 (5)

2.4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5)

2.5企业网的概要 (6)

2.5.1 企业网的建设原则 (6)

2.5.2 企业网的技术特点 (7)

第3章网络需求 (8)

3.1园区平面图 (8)

3.2需求实现 (8)

第4章系统设计 (10)

4.1总体规划 (10)

4.2网络拓扑 (10)

4.3具体规划 (10)

4.4地址划分 (11)

4.4.1 VLAN及IP地址划分 (11)

4.4.2 NAT地址划分 (11)

4.4.3 交换机管理地址划分 (11)

第5章设备选择 (13)

第6章系统实现 (15)

6.1分布层交换机的配置 (15)

6.2接入层交换机的配置 (17)

6.3路由器的配置 (18)

6.4核心交换机的配置 (20)

6.5网络安全的配置 (20)

6.6系统测试 (21)

第7章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自从1993年美国政府公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提出了本国或本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可以说,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1.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本次论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园区的网络规划与设计。众所周知,园区网络包含有生活园区网络,校园区网络,软件园区网络,本次论文主要针对软件园区里的某企业园区的网络进行规划与设计,保证其正常的Internet访问以及正常的公司内网访问。

1.2 现阶段网络的发展

在现今的网络建设中,企业网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网内部各种不同业务的开展是企业网发展迅速的最主要原因。从早期的企业网主要是简单的数据共享,简单数据库的共享到现在的内部全方位的数据共享,从过去单一的企业规划到现在多个分支公司的全部互连,因而对网络的覆盖面要求越来越广。这一要求最早还只局限于各分支企业内部,现在则已是整个企业、整个行业,甚至整个Internet的共同要求。

目前国内的网络技术正在蒸蒸日上,但是还远远不能打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首先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网络带宽,研究表明全国近95%的网民所享用的带宽已经达到2M/bps,即下载速度为256Kb/s,网盘公司Pando在全球224个国家取样2700万次下载,研究结果为世界平均下载速度为580Kb/s,我国的网络水平还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网络的建设亟待加强。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拥有大多数先进的设备,但是我们还无法让这些高价的设备发挥其应有的性能,还需要加强网络方面的建设,并且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对网络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这就使得我们需要更巩固的网络理论,以及更合理的网络规划,如何运用好这些设备,中国的网络发展,需要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第2章相关技术介绍

2.1 关键技术的应用

2.1.1 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当路由表中与数据包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路由表项时,路由器默认做出的选择。如果没有默认路由,那么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没有匹配路由表项的数据包将被丢弃。默认路由在某些时候非常有效,当存在末梢网络时,默认路由会大大简化路由器的配置。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网络性能。

2.1.2 NAT技术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将IP 数据报头中的IP 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 地址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NAT 主要用于实现私有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这种通过使用少量的公有IP 地址代表较多的私有IP 地址的方式,将有助于减缓可用IP 地址空间的枯竭。

2.1.3 VTP技术

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VTP是一个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的协议,通过对VLAN的增加、删除以及VLAN的名称变化进行管理以获得VLAN配置的一致性,使得在大规模的交换式园区网上VLAN配置的维护更加简单、有效。

2.1.4 STP技术

STP协议遵循IEEE 802.1d标准,用来避免链路环路产生广播风暴并提供链路冗余备份。IEEE 802.1d协议通过在交换机上运行一套算法,使冗余链路上的端口都处于阻塞状态,网络中使用性能最好的一条链路进行正常的通信,而这条正常通信的链路出现故障时,IEEE 802.1d协议通过算法重新计算,从可用的冗余链路中再选出一条性能最好的链路,将该链路上的端口打开并使其进行数据传输。

2.1.5 ACL技术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 ACL)是路由器和交换机接口的指令列表,用来控制端口进出的数据包。ACL适用于所有的被路由协议,如IP、IPX、AppleTalk等。这张表中包含了匹配关系、条件和查询语句,表只是一个框架结构,其目的是为了对某种访问进行控制。

2.1.6 冗余技术

在大型的局域网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在提供正常的网络设备连接之外,往往还提供一些备份连接。备份连接也成为冗余链路

2.2 网络协议的概念及应用

2.2.1 IP协议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2.2.2 TCP/IP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 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2.2.3 RIP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RIP 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在国家性网络中如当前的因特网,拥有很多用于整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协议。作为形成网络的每一个自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AS 系统,路由选择技术也不同。

2.2.4 OSPF协议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1]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协议。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AD)是110。在我的网络规划中,将着重使用OSPF协议。

2.3 虚拟局域网(VLAN)的介绍

2.3.1 什么是VLAN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风暴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技术。通过在交换机上进行特定的设置,将属于一个局域网的主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VLAN,有一个VLAN标识。一个VLAN是一个逻辑广播域,一个广播域只在某个VLAN 范围内传递,不会传递到其他的VLAN上。利用VLAN可以有效地在交换机上分割广播域,动态的管理网络。

2.3.2 VLAN的优点

(1)控制广播风暴

某些应用程序在发起连接的时候会采用广播的方式。客户端较少时可以忽略这个问题。但是当客户端较多时,这种广播流量对网络带宽的英雄就不可以忽略不计。假设所有设备都在一个VLAN中。那么当某台设备发出一个广播报文,当这个报文到达交换机以后会被交换机复制到除接受报文的接口外的其余所有接口。如果本来就只应该有一台设备对该广播报文进行处理和回复,那么其余设备接受到该广播报文就是多余的,换名说就是浪费了其余设备带宽。为了控制网络中由于应用程序本身或者其余某些不可控因素产生的大量广播报文,我们应该将不同的子系统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在划分VLAN之后,我们就能够很好的保证一个VLAN种的广播不会送我到该VLAN外,这样就减少广播流量,释放更多的贷款给用户应用。

(2)降低环路造成的危害

我们知道交换机在进行二层转发的时候是通过查找MAC地址表来实现的。因此MAC地址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数据能否正确的转发到目的地。而环路会造成交换机MAC地址表学习错误,这样直接造成后果就是交换机上整个数据转发出现问题,与交换机直连的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都会中断。后果极其严重。划分VLAN之后,环路造成影响的范围会缩小到VLAN之内。某一VLAN内部形成环路只会造成该VLAN内部设备间通信出现问题而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因而我们建议将各个子系统划分到不同的VLAN之中并且再在各个VLAN内部的端口上启用环路检测功能(或者生成树协议),这样就在最大限度上缩小了环路造成的危害。

(3)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

因为一个VLAN就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VLAN之间相互隔离,这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确保了网络的安全保密性。人们在LAN上经常传送一些保密的、关键的数据。保密的数据应提供访问控制等安全手段。一个有效和容易实现的方法是将网络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广播组,网络管理员限VLAN中用户的数量,禁止未经允许的用户访问VLAN中的应用。交换机上的端口可以基于应用类型和访问特权来进行分组,被先知的应用程序和资源一般置于安全性较高的VLAN中。

(4)网络管理简单、直观

借助VLAN技术,能将不同地点、不同网络、不同用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就像使用本地LAN一样方便、灵活、有效。

2.3.3 划分VLAN的方法

(1)基于端口

(2)基于MAC地址

(3)基于网络层

(4)根据IP组播划分VLAN

2.3.4 三层交换技术

在划分VLAN之后,不同VLAN间的主机就不可以直接通信了,路由器可以在VLAN间转发数据。但在一个局域网内不同VLAN间通信的数据量通常是非常大的,假如路由器需要对每一个跨VLAN的数据包都进行路由,那么随着网络上通信数据量的不断增大,路由器将不堪重负,最终拖慢整个网络。

正式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第三层交换技术,它是一种将路由与交换技术结合的技术,三层交换机集路由与交换功能于一身,在交换机内部实现了路由。这种交换机将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功能集成在一起,所以VLAN间的通信就不需要再单独接入一台路由器了。

三层交换机在对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之后,即产生一个MAC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一次通过时,就会根据映射表直接从数据链路层(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在网络层进行路由,这样就消除了由于路由选择而造成的网络延迟,而且数据包转发的效率也提高了,从而整体上提升了网络的性能。

2.4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个站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在局域网中明确一点讲就是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和电缆等的连接形式,把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反映网络中各个实体的结构关系,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是实现各种网络的基础,它对网络的性能,系统的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大型网络的设计是把整个计算机网络氛围核心层,接入层。网络的层次化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

通过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使故障排除或扩展更容易,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问题。

(2)升级灵活

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的网络不会对其他层造成影响,无需改变

整个网络环境。

(3)易于管理

层次结构降低了设备配置的复杂性,使网络更容易管理。通常将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接入层的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提供了带宽共享、交换带宽、MAC层过滤和网段划分等功能。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的密度特点,考虑采用可网管、可堆叠的接入级交换机。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称为分布层或汇聚层。汇聚层交换层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效率。汇聚层的设计要满足核心层、汇聚层交换机和服务器集合环境对千兆端口密度、可扩展性、高可用性以多层交换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支持大用户量、多媒体信息传输等应用。网络主干部分称为核心层。核心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供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该拥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快速率的链路连接技术,并且能快速适应网络的变化。性能和吞吐量应根据不同层次用不同的要求设计网络,并且使用冗余组件来设计,在与汇聚层交换机相连时要考虑采用建立在生成树基础上的多链路冗余连接,以保证与核心层交换机之间存在备份连接和负载均衡,完成高带宽、大容量网络层路由器交换功能。

2.5 企业网的概要

2.5.1 企业网的建设原则

网络建设原则要体现对用户网络技术和服务上的全面支持.这些原则应该以用户为中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可靠性

可靠性原则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和调试等各个环节进行同意的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需从设备本身和网络拓扑两个方面考虑。

(2)可运营性

仅仅提供IP级别的连通是远远不够的,网络还应供丰富的业务,足够健壮的安全级别,对关键业务的QoS保证。搭建网络的目的是真正能够给用户带来效益。

(3)可管理性

提供灵活的网络管理平台,利用一个平台实现对系统中各种类型的设备进行同意管

理;提供网管对设备进行拓扑管理、配置备份、软件升级、实时监控网络中的流量以及异常情况。

(4)开放性

采用开放性的网络体系,以方便网络的升级、扩展和互连;同时在选择服务器、网络产品时,强调产品支持的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

(5)投资保护

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采用的网络架构和设备充分考虑到易升级换代,并且在升级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硬件和设备的软件投资(6)易用性

应用软件系统必须强调易用性,用户界面友好,带有帮助和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Web查询

2.5.2 企业网的技术特点

企业网不同于一般家庭网络,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是各大企业最重视的。在企业信息化应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网络需要保证各种系统7*24不间断运转。

网络安全。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会给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多隐患。另外,数据的完整保存和不泄密,是保护企业隐私和技术机密的重要保证。网络是否易管理。企业的网络管理人员数量少,且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如何让网络管理员轻松管理和维护网络,尽量减少因网络终端和故障带来的损失,是企业关注的问题。

可扩展和易维护。当前建设的网络,在几年后能否可以继续使用,能否平滑升级,层次是否划分清楚并且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并且保护已有投资是目前各大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第3章网络需求

3.1 园区平面图

园区平面图如图3.1所示,该园区总共有7栋楼,分别为办公楼A、B,职工宿舍A、B、C,研发部,销售部,每栋楼约100台主机上网。

图3.1 园区平面图

3.2 需求实现

园区网网络建成以后,要实现以下需求:

1.能与Internet连接,可提供互联网应用,如:WWW浏览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

E-mail电子邮件服务。

2.保证每栋楼都有约100台主机能够访问Internet,IP地址采用静态划分。

3.对外网的访问通过NAT转换,公网地址为118.202.225.14-118.202.225.18。

4.办公楼A、办公楼B和研发部在上班时间(8:00-17:00)不能访问WWW服务器,

但是可以访问E-mail服务器

5.服务器能提供基本的应用,如: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6.支持SNMP网络管理协议,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必须要好,同时做好冗余备份。

7.路由器上对网络安全进行配置,屏蔽Telnet,屏蔽Dos攻击,阻止常见病毒通过相

关端口进入网络,并且路由器上做身份认证,确保安全。

8.采用国际统一化标准,最大限度采用同一厂商产品,对软件的兼容性好,并支持多

种传输协议。

9.在今后,本网络还要实现基于ATM的宽带多媒体的网络,并通ATM和省宽带多媒

体网连接,实现实时的远程访问

第4章系统设计

4.1 总体规划

网络设计采用分层设计的事项,由一台路由交换机作为核心层,分别接两台汇聚层交换机作为汇聚层,每台汇聚层交换机又接四台二层交换机作为接入层。主路由器采用路由器与防火墙相结合的设备,连接到Internet。

4.2 网络拓扑

图4.1 园区网络拓扑

4.3 具体规划

在本园区中,一共有7栋楼,每栋楼不超过255台工作站,分别有办公楼A,办公楼B,职工宿舍A,职工宿舍B,职工宿舍C,研发部,销售部。用一组设备构建园区网,实现内网的访问以及到Internet的访问。具体如下:

1.在交换机DisSW1上划分两个VLAN,vlan100和vlan200。两个VLAN均能够访问

外网。

2.在交换机DisSW2上划分3个VLAN,vlan300、vlan400和vlan500,分别对应宿舍

A,B,C。三个VLAN均能访问外网,VLAN之间不能互相访问。

3.在交换机DisSW3上划分1个VLAN,vlan600。保证外网通信。

4.在交换机DisSW4上划分1个VLAN,vlan700。保证外网通信。

5.两台分布层交换机DisSW1,DisSW2上作为VTP Server。四台接入层交换机

AccSW1-AccSW4作为VTP Client。

6.在分布层交换机DisSW1,DisSW2上启用路由功能,使用OSPF协议使全网联通

7.分布层交换机DisSW1和DisSW2上使用冗余连接。

8.在路由器上配置与Internet的连接,配置NAT协议。

9.路由器上启用SNMP协议。

10.在DisSW1、DisSW3和DisSW4上安装WWW、FTP、电子邮件等基本服务,用访

问控制列表(ACL)使vlan100,vlan200,vlan600中的用户在上班时间(8:00—17:00)不允许访问WWW服务器,但可以访问Email服务器

4.4 地址划分

4.4.1 VLAN及IP地址划分

VLAN及IP地址划分如表4.1所示:

表4.1 VLAN及IP地址划分

NAT地址划分如表4.2所示:

表4.2 NAT地址划分

交换机管理地址划分如表4.3所示:

表4.3 交换机管理地址划分

续表4.3 交换机管理地址划分

第5章设备选择

根据实验需求,在本网络规划中,需要核心交换机2台,汇聚层交换机两台,接入层交换机4台,路由器1台。

接入层交换机选择思科(Cisco)WS-C2960-24TT-L交换机,基本参数如表5.1:

表5.1 WS-C2960-24TT-L交换机

汇聚层交换机选择思科(Cisco) WS-C3560-24PS-E交换机,具体参数如表5.2:

表5.2 WS-C3560-24PS-E交换机

汇聚层交换机选择思科(Cisco) WS-C6506-24PS-E交换机,具体参数如表5.3:

表5.3 WS-C6506-24PS-E交换机

第6章系统实现

6.1 分布层交换机的配置

根据实验拓扑进行分布层交换机的配置,配置过程如下:

1)配置基本参数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在控制台内设置虚拟终端超时口令

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Switch(config-line)#exec-timeout 0 0

Switch(config-line)#exit

关闭IP地址解析

当我们向交换机输入一条错误的命令的时候,交换机就会将该信息广播给网络上的DNS 服务器,并试图把它解析成IP地址

Switch(config)#no ip domain-lookup

启用消息同步特性

为了防止我们向交换机输入的命令被交换机产生的信息打乱。我们启用消息同步特性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Switch(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Switch(config-line)#exit

给设备命名

Switch(config)#hostname DisSW1

2)划分VLAN

DisSW1#vlan database

DisSW1(vlan)#vlan 100 name BGA

DisSW1(vlan)#vlan 200 name BGB

DisSW1(vlan)#vlan 300 name SSA

DisSW1(vlan)#vlan 400 name SSB

DisSW1(vlan)#vlan 500 name SSC

DisSW1(vlan)#vlan 600 name YF

DisSW1(vlan)#vlan 700 name XS

3)配置VTP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摘要 1.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与 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本文就综合布线的发展历程、经济 性能的浅析、工程设计原理、综合布线中电磁干扰问题以及我国的相关 验收标准做出了简要的阐述,并以一个工程实例,给出了一个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方案。 关键字:局域网设计规划拓扑结构网络设备清单局域网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关于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技术研究

关于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10T10:09:36.4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作者:袁有恩 [导读]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送电线路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 (青海省电力设计院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送电线路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针对其具有专业性强、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短等特点,本文对送电线路导线和杆塔的设计以及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做出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输电;设计;技术 1、引言 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管理一门科学,而送电线路的特点决定了其典型设计工作内容。送电线路属于一条线,其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并联络各发电厂、变电站使之有效运行。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较大。需要根据工程所经过地区的实际气象、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杆塔、基础设计,这就决定了送电线路典型设计内容与变电站不同。送电线路的本体造价主要由基础部分、杆塔和导线构成。基础设计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很大,应根据具体塔位的实际条件进行设计,送电线路杆塔的设计基本是由导线截面、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决定,只要各工程的设计条件基本相当,杆塔是可以通用的。根据上述特点,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定位在对应一定的导线截面、地形条件以及气象条件之间的组合,设计出一套标准化并且系列化的典型设计杆塔,使其能够在日后同类工里中统一使用。 2、送电线路的绝缘防雷和接地 (1)防雷设计,需要按照线路自身的电压和负荷的性质以及系统运行形式。针对平原地带的杆塔来讲,任何一根杆塔都应该配备接地的装置,同时还应该和避雷线进行连接,使其能够对输电线路防雷自身的可靠与实用性给予提升。送电线路还需要进行绝缘配合,需要令线路可以在工频电压,以及操作过电压,还有雷电过电压等多种条件下保证其自身能够安全并且稳定的运行。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需要的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不能够低于8片。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需要保持在8的基础上提升。雷电过电压其自身最小的间隙也需要有所提升,并按照当地现有线路自身的运行经验,地区雷电活动上的强弱,还有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相关情况,去对耐雷水平进行计算,通过技术经济上的比较,采取有效的防雷形式。 (2)送电线路需要沿着全线架设地线。在年雷暴日数不足15或相关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相对比较轻微的地区,送电线路则不需要架设地线,可是需要在变电所或者是发电厂的进线段去架设1到2km地线。杆塔上地线对于边导线的保护角,山区单地线送电线路需要使用20°左右。杆塔上两根地线彼此的距离,不可以超出地线和导线之间垂直距离的5倍。在通常档距的档距中央,导线和地线之间的距离,需要按下式校验(计算条件为:气温+15℃,无风) S≥0.012L+1 (1) 式中:S——导线和地线间之间的垂直距离,m;L——档距,m。 (3)对绝缘地线长期通电的接地引线以及接地装置,需要限制地线上的电磁感应电压以及电流,并选择一些比较稳定的地线间隙,校验其热稳定以及人身安全的预防措施,使其能够对于绝缘地线自身的安全运行给予保证。有地线的杆塔需要接地,在雷季比较干燥的时候,每基杆塔不连地线的工频的接地电阻,不应该超出15Ω。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居民区的无地线钢筋混凝土杆以及铁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该超出30Ω。通过耕地的送电线路,其接地体需要埋设在耕作深度之下;处于居民区以及水田的接地体需要进行环形的敷设。使用绝缘地线的时候,选择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其钢筋和接地螺母还有铁横担以及地线支架彼此需要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外敷的接地引下线能够使用镀锌园钢或者是镀锌扁铁,其截面需要参照热稳定需要去进行选取,并且不需要低于Φ12或 40×40mm,引出线表面需要完成合理的防腐处理,比如热镀锌。 3、杆塔设计 (1)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的升高,塔架越来越重,越来越高,相应的施工更加困难。塔塔方法主要是整体提升和提升。分段提升目前用于悬架杆和落地桅杆两种方式。塔的结构是基于极限状态设计的理论。结构的极限状态是结构或部件满足指定负载组合下的线的安全运行或各种变形或破裂极限的临界状态。无论使用哪个方法组,必须首先考虑安全问题。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根据客观规律进行控制,预防和行为,使各种立法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发挥作用。 (2)塔组是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输电线路在长期运行中,塔作为电线和雷电支架,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载,其变形必须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塔必须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在已经选择的线路中,对齐,横截面映射,在纵截面中确定塔的位置,称为定位。它是线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与线路建设成本,方便安全的运行维护有关。平坦的山丘,易于运输和施工的地方,应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混凝土杆。考虑到运输和施工的实际困难,走廊受限的地区大,跨度大,距离大。 (3)钢材为现行国标Q235系列和Q345系列。根据实际使用条件确定钢水平,L63×5及以上角钢规格可采用Q345钢。螺栓和螺母的材料和特性应符合现行规范“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栓”和“紧固件”的规定。关于线型常规330kV线路采用2XLGJ-300/40线,对应于铝合金总截面积为600.18mm2,330kV线塔的每相,并采用锚栓连接基础。 4、导线选择 (1)传输线的导线截面,除了根据经济电流密度的选择外,还可根据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条件进行校准。应允许大截面电线选择流量,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高度不超过1000m的面积,采用现有的ACSR国标,如线径不小于9.6mm,不能检查电晕。 (2)当导体允许携带电流时,检查导体的允许温度:钢芯铝线和钢芯铝线绞线可以+70℃(大跨度可以使用+90℃)包括铝包钢线)可以使用+ 80℃(大跨度可以使用+100℃),或通过试验;镀锌钢丝可以使用+125℃。环境空气温度应为月份最高平均气温;风速应为0.5m / s(大跨度0.6m / s);太阳辐射功率密度应为0.1W / cm2。 (3)导体和地线(以下简称导,地线)设计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5。接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应大于导体的设计安全系数。接地线应符合电气和机械条件的要求,选择镀锌钢绞线或复合绞线。设置在导上的滑轮上,也可以计算由于附加张力引起的局部弯曲的悬挂点。松弛最低点处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稀有风或罕见天气条件下的脱落力的6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拉力的66%。检查短路热稳定时引线

大型园区网络设计方案

xxx有限公司 大型园区网络设计方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修订次数:第 1.0 次更改持有者:

西南交通大学组网设计方案 大 型 园 区 网 络

西南交大一队 第一章概述 前言 在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中,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经过过去几年的建设后,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骨干已基本建成。大部分高校也已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对校内提供ISP服务。国家要求在今后5年内完成教育上网,即所有高校、职业学校、中学和小学拥有自己的校园网,并建设校园网将各个校区互联并提供与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各运营商互联的接口。 总体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性将通过网络构架的先进性、硬件设备的先进性、传输速率和协议选择、信息系统的先进性来体现。 2.实用性原则:采用的技术路线、产品应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成熟可靠的,设计结果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行之有效。 3.可靠性原则: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将通过选择能可靠运行的网络结构、选择可靠的网络和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选择可靠的网络操作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来体现。 4.安全性原则:通过加强内部访问控制和外部访问控制两方面来保证网络和信息安全。 5.开放性原则:采用标准通用的网络协议和信息传递方式,保证系统的开放性。 6.易管理性原则:从网络的结构和网络设备的易管理性来体现。网管员可以在网络的任意端口通过Web对设备进行管控,设备的所有端口的状态都会实时地显示出来。控制整个网络安全高效地运行。

7.经济性原则:相对国防、金融等机构,学校对网络建设的投入显然较低,这就要求建成的网络经济实用,具备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在技术性能和价格的平衡中,技术性能优先,兼顾价格校园网网络设计需求 1网络的应用 1、大容量的教学资源库、课件资源库。 2、Web、E-MAIL、FTP、BBS视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应用。 3、办公自动化及办公收发文系统。 4、远程教育服务。 5、各种流媒体和各种应用平台服务 6、Intranet以及Internet技术应用。 2校园网络主干 校园网络主要涉及40栋大楼:网络中心设在大楼1。 集团共20个部门,分别在A、B、C、D楼各5各,每个部门用户数在100个左右。 1.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到桌面10/100兆自适应连接; 2.接入交换机至大楼交换机之间采用1000M互连; 3.大楼交换机至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1000M互联; 4.分别通过两个路由器连接到教育科研网CERNET和chinanet,实现与INTERNET的互联。 5.内部网络采用Intranet应用模式架构整个应用信息系统 6.骨干网技术要求 1) 满足对多媒体数据的要求,避免主干网络瓶颈的出现; 2) 提供子网划分、虚拟网技术和能力,解决内部网络的路由,实现较高的内部路由性能; 3) 具有高可靠性; 4) 保证传输的服务质量,提供必要的服务质量(QOS)、服务级别(COS)和服务类型(TOS)等; 5) 主干交换机的背叛交换容量不小于50G; 6) 高性能价格比。 7.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园区网络设计方案

园区网络设计方案

网络设计与组网综合大作业 目录 网络设计与组网综合大作业.............................................................................. 目录 ................................................................................................................... 第一章绪论 (2) 1.1 概况 (2) 1.2 主要内容 (2) 第二章园区网概述 (3) 2.1 园区网含义 (3) 2.2 园区网特点 (3) 2.3 园区网发展趋势 (3) 第三章园区网设计 (5) 3.1 需求分析 (5) 3.2 网络设计原则 (5) 3.3 网络模型设计 (7)

3.4 园区网络拓扑图 (9) 3.5 IP地址规划 (9) 3.6VLAN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路由协议选择 (11) 3.8配置规范 (14) 第四章网络安全设计 (16) 4.1 VLAN技术 (16) 4.2 VPN技术 (17) 4.3 防火墙技术 (17) 第五章网络模拟实现 (19) 5.1 模拟器介绍 (19) 5.2 模拟环境拓扑图 (19) 5.3 需求实现 (20) 5.4 配置步骤 (21) 第六章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新、选)

第一部分:总论 本设计的内容为一地方电力网的规划设计。在该地方电力网内规划有1座发电厂,总的容量为84MW,电网内规划了3座变电变电站,用于将发电厂电能输送到用户负荷中心,变电站最大负荷可达到25MW。总的来说,该地方电网的规模比较小。发电厂离其最近的变电站距离约为20.8KM,需要用110KV高压线路将电厂电能送出。 本电网的规划设计为近期规划,电网内的发电厂、变电站位置及负荷分布已基本确定。主要设计内容为: 1.在认为电力电量平衡的前提下,确定最优的电力网及各发电厂、变电站的接线方式; 2.确定系统内电力线路及变电站主设备的型号、参数及运行特征; 3.计算电力网潮流分布,确定系统运行方式及适当的调压方式; 4.进行物资统计和运行特性数据计算。 第二部分: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 原始材料: 发电厂装机容量:2×30+2×12MW 功率因数:0.8 额定电压:10.5KV 电网负荷: 最大负荷(MV A)最小负荷(MV A)Tmax (h) 调压要求二次电压(KV) 变电站1:|10+j7| =12.21 8+j6 5000 常调压10 变电站2:|9+j4| =9.88 15+j11 5800 常调压10 用S1~S4表示 变电站3:|13+j9| =15.81 12+j9 3500 常调压10 机端负荷:|8+j4| =10 6+j4 4700 逆调压10 各条架空线路的范围:(MIN)16.8KM~(MAX)39.2KM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取主要是根据电网中电源和负荷的容量及其布局,按输送容量及输送距离,根据设计手册选择适当的电压等级,同一地方、同一电力网内,应尽量简化电压等级。

园区网络设计方案

网络设计与组网综合大作业 目录 网络设计与组网综合大作业 ..........................................................................................................I 目录 ..............................................................................................................................................I 第一章绪论 .. (2) 1.1 概况 (2) 1.2 主要内容 (2) 第二章园区网概述 (3) 2.1 园区网含义 (3) 2.2 园区网特点 (3) 2.3 园区网发展趋势 (3) 第三章园区网设计 (4) 3.1 需求分析 (4) 3.2 网络设计原则 (4) 3.3 网络模型设计 (5) 3.4 园区网络拓扑图 (7) 3.5 IP地址规划 (7) 3.6VLAN规划 (8) 3.7 路由协议选择 (8) 3.8配置规范 (10) 第四章网络安全设计 (12) 4.1 VLAN技术 (12) 4.2 VPN技术 (13) 4.3 防火墙技术 (13) 第五章网络模拟实现 (14) 5.1 模拟器介绍 (14) 5.2 模拟环境拓扑图 (14)

5.3 需求实现 (15) 5.4 配置步骤 (16) 第六章总结 (17) 第一章绪论 1.1 概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曾经在园区网中被大量使用的10M/100M以太网技术、ATM技术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现在的业务需求,作为园区主干网, 10M/100M以太网作为主干网络核心技术带宽不足的弊病渐渐凸显,已经严重影 响着园区网络的运行效率,目前仍有许多大型园区网络在使用ATM技术,这样 的网络面临两个问题:VLAN间路由的性能不能满足网络需求,并且ATM技术 正在逐步被淘汰。现在,千兆以至10G级别以太网技术正逐渐成为园区网络主 干的主流技术。因此,许多大型园区网络面临技术改造或者重新设计。 1.2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介绍了园区网络的含义、特点,按网络设计与组网课程的要求方法规划设计一个完整的园区网络。 第二,使用华为的eNSP对网络进行了简单的模拟,以实现网络的互通互联,对各层设备进行了配置。 I

毕业论文(某某公司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案)

目录 论文摘要 (2) 一、需求分析 (3) (一)**公司简介 (3) (二)网络要求 (4) (三)系统要求 (4) (四)设备要求 (4) 二、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5) (一)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5) (二)网络IP地址规划 (5) (三)网络技术方案设计 (6) (四)网络应用系统选择 (14) (五)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14) 三、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14) (一)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4) (二)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5) (三)水平子系统设计 (15) (四)干线子系统设计 (15) 四、测试 (15) 五、总结 (17) 六、参考文献 (19)

七、致谢 (20) 论文摘要 对现实的中的公司的网络构建与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企业的运作越来越融入计算机网络,企业的沟通、应用、财务、会议等等都在企业网络上传输,构建一个大型企业网络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基石。在这里对一个月实习的成果做一个总结。 整个项目主要讲述网络的构建,构建的内容主要讲述的以**公司为原型,按照公司的网络构建要求施行,采用基于树型的星型结构,其中涉及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三层交换的VLAN的划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单臂路由、路由协议RIP、VTP、DHCP等。 一个公司的网络作为一公司交流的平台与载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结合**公司的需求构建这个网络,通过了解**公司的结构、特点,结合实际提出了这个基于树型的星型结构的网络结构方案。

关键词:网络交换RIP VTP 单臂路由DHCP VLAN **公司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案 (开封大学软件学院10级网络系统管理班) 一、需求分析 (一)**公司简介 我做的这个毕业设计项目是一个以网络构建为主的毕业设计,其中主要涉及到有网络的构建、交换级与路由器的配置等。 **公司现在需要构建一个网络,总公司与两个分公司处于不同的城市,公司分内网与外网,内网设有服务器,仅供内部使用。公司员工都可以上外网。总公司与两个分公司通过专线互联,达到相互通信的目的,总公司和两个分公司通过总部路由器R1配置NAT上网,第一、二分公司按照各自的规模进行网络规划。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H3C)

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 系别: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日期 xxxx年xx月 xx 日

毕业设计论文摘要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企业信息化不再满足于个人或单个部门的少量计算机应用,而逐步过渡到多部门、整个企业甚至跨企业跨地域的大量计算机的协同工作,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些计算机用网络联系起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网。本文是对某IT企业的一个企业网络规划设计的解决方案,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网络的设计需求,根据需求提出了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制定了总体的规划设计方案,然后再分层次具体地对该企业的局域网和广域网进行设计,在该方案中,我们采用了VLAN、三层交换、千兆交换等先进网络技术,基本满足了该企业的需求,并留有足够的扩充空间,以适应今后发展。 关键词企业网络规划设计 VLAN

目录 1 引言 (2) 2 概述 (4) 2.1企业概况分析 (5) 2.2企业网络设计需求分析 (5) 3网络总体规划 (6) 3.1企业网络设计目标 (6) 3.2企业网络设计原则 (6) 3.3网络设计相关协议说明 (7) 4网络具体规划与设计 (9) 4.1企业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9) 4.2 应用到的五个技术 (10) 4.3设备选型 (16)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引言 目前,对于国内的部分企业而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单机应用的水平上,应用软件也只是办公软件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普及、企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日益增大,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需要很大投资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自身情况、满足实际需求的网络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要求企业用信息技术来强化企业的管理、生产和经营,而企业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不但适用于大型企业,对占相当比重的中小企业同样适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建设从基础架构到维护和管理都变得十分简单和智能,丰富的网络产品线和不断降低的价格,可以让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实际的经济条件来构建自己的网络,用于网络建设的投资对于企业而言不再成为一个负担。各自为战的单机应用逐步暴露出现有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冗余大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惟一途径就是建设一个满足应用需求的网络系统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了解世界,还要让世界知道自己。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要利用Internet。通过Internet,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信息通过Internet发布到世界各地。 因此,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不仅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所必须的。 2 概述 企业网络指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系统,它可以是单座建筑物内的局域网,可以是覆盖一个园区的园区网,还可以是跨地区的广域网,其覆盖范围可以是几公里、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更广。狭义的企业网主要指大型的工业、商业、金融、交通企业等各类公司和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广义的企业网则包括各种科研、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专有的信息网络。 我国的企业网络建设经过了单机应用阶段,目前正处在Internet应用热潮中。但从目前情况看国内相当多的企业还处于网络初步应用阶段,其具有以下特点:1应用水平较低,分散且不一致。企业网络缺乏整体性的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业务互相衔接的应用系统之间缺乏一致性;2应用者的整体水平比较低,缺乏对计算机和

版高压输电网络规划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高压输电网络规划设计 目录 原始资料 (1)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及系统功率平衡 (1) 1.1电力电量平衡的目的与要求 (4) 1.2电力平衡中的容量组成 (4) 1.3功率平衡计算 (4) 第二章电力网络的设计方案 (5) 2.1电网设计的一般内容 (5) 2.2电力网络的基本原则 (5) 2.3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原则 (5) 2.4电力网络电压等级的选择 (6) 2.5接线方案 (6) 2.5.1简单结构的电力系统宜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6) 2.5.2系统接线方案比较 (7) 第三章水电厂主接线 (8) 3.1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8) 3.2水电厂资料 (8) 3.3发电厂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 (8) 3.4电气主接线形式 (8) 3.4.1、方案一: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 (8) 3.4.2方案二: 扩大单元接线 (9) 3.4.3方案三:扩大单元接线与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相结合 (9) 3.5发电厂接入系统的主变压器的选择 (9) 3.5.1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9) 3.5.2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9) 3.5.3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10) 3.5.4主变压器调压方式的选择 (10) 3.6出线的选择 (10) 3.7厂用变压器的选择 (11) 第四章架空线路的确定 (12) 4.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 (12) 4.1.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输送容量,应考虑线路投运5—10年的发展 12 4.1.2计算公式 (12) 4.2按电晕条件校验 (12)

4.3按允许载流量校验 (13) 4.4按机械强度校验 (13) 4.5按允许长期最大载流量校验 (13) 4.5.1水电厂——甲变电所的线路校验 (13) 4.5.2各变电站之间的校验 (13) 4.6 线路参数确定及校验 (15) 4.6.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 (15) 4.6.2按故障校验 (15) 4.6.3按电晕条件校验 (15) 4.6.4按允许载流量校验 (16) 4.7 导线间距的确定 (16) 4.8 水电站——甲变电所线路的选择 (16) 4.9 各变电站间的线路选择 (17) 第五章变电所变压器的确定 (21) 5.1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确定 (21) 5.1.1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21) 5.1.2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21) 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 (22) 6.1 无功电源不足对系统的影响 (23) 6.2 无功补偿原则 (23) 6.3 无功电源的选择 (23) 6.3.1无功电源 (23) 6.3.2无功电源的选择 (23) 6.4 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 (23) 第七章潮流分布与计算 (24) 7.1 潮流计算 (24) 7.2 电压调整 (30) 7.3 调压方式的种类确定 (30) 7.3.1乙变电站变压器分接头的选取 (30) 7.3.2丙变电站变压器分接头的选取 (31) 7.3.3丁变电站变压器分接头的选取 (31) 第八章网络中的设备配置 (32) 8.1水电厂主设备的选择 (32) 8.1.1水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选择 (33) 8.1.2扩大单元接线母线截面的选择 (33) P=35×2=70MW (33) 8.2乙变电站主设备的选择 (33) 8.2.1高压侧主设备的选择 (33) 8.2.2低压侧主设备的选择 (34)

中小型园区网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终稿

目录 第一章企业网建设综述 (4) 1.1 项目建设目标 (4) 1.2 项目建设原则 (4) 1.3 基本建设描述 (5) 第二章需求分析 (5) 2.1 企业背景 (5) 2.2 网络规划 (6) 2.3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 (7) 2.4 网络拓扑结构 (7) 2.4.1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7) 2.4.2网络中心组建 (8) 2.4.3生产车间网络组建 (9) 2.4.4企业各部门IP分配表 (9) 第三章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11) 3.1 划分子网 (12) 3.2 划分VLAN的方法 (13) 3.2.1什么是VLAN (13)

3.2.2 VLAN划分的几点好处 (14) 3.2.3设置VLAN的常用方法 (14) 3.3 端口配置及划分VLAN (15) 3.3.1汇聚层交换机FLOOR1_HJ连接及配置说明 (15) 3.3.2汇聚层交换机FLOOR2_HJ连接及配置说明 (17) 3.3.3汇聚层交换机FLOOR3_HJ连接及配置说明 (19) 3.3.4汇聚层交换机FLOOR4_HJ连接及配置说明 (21) 3.3.5汇聚层交换机FLOOR5_HJ连接及配置说明 (22) 3.3.6核心层交换机CORE连接及配置说明 (24) 3.5 配置静态路由 (25) 3.6 连接广域网 (27) 3.7 网络安全控制及管理 (30) 第四章企业网组建方案总结 (30) 参考文献 (32)

中小型园区网的设计与实现 前言 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在现代科技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影响,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企事业单位的运营和管理模式。 在现今的网络建设中,中小型园区网的建设是非常重要和普遍的,如:校园网和企业网。园区网经历了从早期简单的数据共享到现在园区网内部全方位、高速度、多种类应用的共享及服务的转变。下面就以某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可以正常运行的园区网,并对建成的网络进行优化,采用多种手段对网络进行优化是网络组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优化的网络就算硬件配置在高,还是不能把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安全和稳定的运行是企业网追求的终极目标。 第一章企业网建设综述 1.1 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分层的交换式以太网络,对建成企业网络进行优化,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题目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既是本科教育的一项必要训练环节,也是对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务必引起同学们的重视。这里提供的论文题目可作为学生直接选题,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拟题。 一、总体要求 1、题目要明确、精炼,语句通顺且相对完整,选题不要太泛、过广。 2、内容体系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不管具体体系如何,基本上应按如下层次和逻辑关系展开:①提出问题(立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②分析问题(事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③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对策等)。 3、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语句通顺。 4、紧扣主题展开写作,无必要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写。 5、要严格按继续教育学院规定的规范写作论文。①内容齐全: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②页面设置符合规范;③章节设计符合规范;④字体设置符合规范;⑤图表设计符合规范。 二、理论性论文具体要求 原则上不鼓励写纯理论性的论文。如选择了写该类论文,要注意: 1、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2、要有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如XX理论的修正、XX一方法的改进、XX些学术观点的系统整合、XX些新事物或新现象的解析等。 3、一般应有案例分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应用性论文具体要求 鼓励写作该类论文,要注意: ?能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管理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XX一具体现象或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研究的问题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提倡“小题大做”,而不是“大题小做”。 ?分析问题多以事实说话,建议多采用数据、统计图表展示事实现状、存在的问题,展示分析的过程及分析结果。 要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措施或对策等。

地方电力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样本

| 第一部分: 总论 本设计的内容为一地方电力网的规划设计。在该地方电力网内规划有1座发电厂, 总的容量为84MW, 电网内规划了3座变电变电站, 用于将发电厂电能输送到用户负荷中心, 变电站最大负荷可达到25MW。总的来说, 该地方电网的规模比较小。发电厂离其最近的变电站距离约为, 需要用110KV高压线路将电厂电能送出。 本电网的规划设计为近期规划, 电网内的发电厂、变电站位置及负荷分布已基本确定。主要设计内容为: 1.在认为电力电量平衡的前提下, 确定最优的电力网及各发电厂、变电 站的接线方式; 2.确定系统内电力线路及变电站主设备的型号、参数及运行特征; 3.计算电力网潮流分布, 确定系统运行方式及适当的调压方式; 4.进行物资统计和运行特性数据计算。 & 第二部分: 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 原始材料: 发电厂装机容量: 2×30+2×12MW

功率因数: 额定电压: 电网负荷: 最大负荷( MVA) 最小负荷( MVA) Tmax (h) 调压要求二次电压(KV) 变电站1: |10+j7| = 8+j6 5000 常调压 10 变电站2: |9+j4| = 15+j11 5800 常调压用S1~S4表 10 ^ 变电站3: |13+j9| = 12+j9 3500 常调压 10 机端负荷: |8+j4| =10 6+j4 4700 逆调压 10 各条架空线路的范围: ( MIN) ~( MAX)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取主要是根据电网中电源和负荷的容量及其布局, 按 输送容量及输送距离, 根据设计手册选择适当的电压等级, 同一地方、同一 电力网内, 应尽量简化电压等级。 查阅资料[3]P34表2-1可知各电压级架空线路输送能力如下: 电压级: 输送容量—~2MVA; 输送距离—6~20KM

山东省智慧园区规划和建设指南

附件2: 某省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指南 (试行) 各类产业园区是招商引资、创意创新、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能力、服务能力、集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地引导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质量,制订本指南。 一、智慧园区建设的含义 智慧园区(smart park)建设,是指在各类产业园区、集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区等区域内,按照科学的园区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全面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实现人、物、园区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园区功能、商务活动等多种园区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生命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园区形态,使园区管理服务等更高效便捷,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开发管理信息化、功能服务精细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 二、智慧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园区主体。突出政府政策和资金对智慧园区建设的引导、鼓励、扶持作用,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和园区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筹资和管理。 (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园区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注重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在规划指引下,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不断增强实施应用效果,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各产业的信息化协调发展。 (三)统一标准、分类指导。强化标准及接口规X智慧园区建设,项目统筹、论证与监督标准先行,以优势、领先行业和需求强烈的智慧应用为突破,选取有条件的领域强化指导,由点及面有序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三、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内容 (一)优化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坚持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X管理、满足需求、自由选择,开展智慧园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入园企业对网络信息服务质量和容量的要求。 1.光纤宽带网 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入企、千兆接入,企业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 园区驻地网的管路、线缆、桥架系统建设应符合 GB50373-2006和GB50374-2006、GB/T50311-2007、QB/T 1453-2003(2009)的规定,符合网络接入的技术与安全要求、保留一定余量并预留相关数据接口。

中小型园区网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中小型园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项目分工: Xxx:①、网络总体方案设计 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Yyy:①、公司网络规划需求分析 ②、网络拓扑与布线方案设计

目录 第1章设计内容 (4) 第2章设计目标 (4) 2.1项目建设目标 (4) 2.2项目建设原则 (4) 2.3基本建设描述 (4) 第3章需求分析 (5) 3.1企业背景 (5) 3.2网络需求分析 (5) 3.3综合布线需求分析 (6) 3.4网络中心组建需求分析 (7) 第4章设计思想 (8) 4.1划分子网 (8) 4.2划分vlan (8) 4.3连接广域网 (9) 4.4网络安全控制及管理 (10) 第5章具体实现 (10) 5.1子网及IP地址分配,vlan划分 (10) 5.2设备配置及综合布线 (11) 第6章附录 (24)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设计内容 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网络互联等知识,为一个小型园区规划并设计一个企业网络。该企业在青岛总部拥有办公大厦一座,请为该大厦设计一套简洁、易维护、易升级的布线方案。并将青岛总部、上海子公司和深圳生产基地三处网络连成一个整体,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该企业公司网络规划; 2、大厦布线方案设计。 学生应当具备自学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规划、设计园区网络以及troubleshooting的能力。 第2章设计目标 2.1 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分层的交换式以太网络,对建成企业网络进行优化,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2.2 项目建设原则 (1)、先进性: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2)、实用性:应充分考虑利用资源,能使用户最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 (3)、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外界信息的沟通。 (4)、灵活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满足企业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和强壮性。 (5)、发展性:网络规划设计既要满足用户发展在配置上的预留,又能满足因技术发展需要而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求。 (6)、可靠性: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方案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2.3 基本建设描述 首先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根据企业办公室PC机的多少来决定网络信息点数目,主干光纤的铺设也要考虑企业办公大楼和工厂车间的具体位置,要求在合理的位置放置硬件设备,并通过网络铺设将企业中的每一个信息点连接到局域网,然后

中小型网络设计与规划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中小型网络设计与规划 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5年3月20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中小型网络设计与规划 任务与要求: 为企业规划内部网络,设计出稳定可靠的网络。 时间: 2014 年 12月 22 日至 2015 年 3月 22 日共 12 周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电子科技大学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 2015年3月10日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摘要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对全世界的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深远的影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已经或正在考虑使用网络技术,以建设企业规划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互联网与外部世界交换信息,本企业与全世界联系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收集的能力和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通信在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传愉和分发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计算机网络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及通信等多方面的技术,涉及面宽,应用范围广。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 企业内部网是国际互连网技术在企业内部或封闭的用户群内的应用。简单地说,互联网是使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TCP/IP协议而建成的企业内部网络。这种技术允许不同计算机平台进行互通,且不用考虑其位置。也就是所说的用户可以对任何一台进行访问或从任何一台计算机进行访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应用到企业中的各个关键部分,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企业内部网;

智能园区设计方案

鑫创-智慧园区建设设计方案 北京鑫创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二、建设背景 (3) 三、项目方案 (4) 1、鑫创智慧园区概述 (4) 2、系统内容及架构 (5) 3、建设原则 (7) 4、总体目标 (7) 5、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9) 6、平台开发和设计优势 (11) 7、系统平台优势 (14) 四、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19) 1、质保措施方针 (19) 2、质量组织机构 (20) 3、工程质保措施 (21) 4、工期保障措施 (23) 5、实施过程管理措施 (25) 五、售后服务及培训方案 (27) 1、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27) 2、培训方案 (31)

一、公司简介 ◆鑫创佳业 Siecan 公司名称:北京鑫创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Beijing Siecan Polytron Technologies Co., Ltd. 注册资金:2000万元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新龙大厦B座 ◆公司介绍 北京鑫创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鑫创佳业Siecan,股票代码:835674)是专注于物联网行业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开发和技术推广的系统集成商,是一家以互联网+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的设计;智慧医疗、交通、物流、园区、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行业的践行者。 ◆荣誉资质: 荣获国家高新企业证书、北京市科委双软认证、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认证 产品追溯全过程服务商,中国追溯第一股:股票代码835674; 工信部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网专业系统集成商 防伪行业协会会员、专注于物联网与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的信息集成商

公司局域网设计与规划_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