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功能检查尿素高怎么办

肾功能检查尿素高怎么办

肾功能检查尿素高怎么办
肾功能检查尿素高怎么办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肾功能检查尿素高怎么办

肾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肾功能是重点体检项目。肾功能检查尿素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一旦肾功能检查尿素高就应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肾功能检查尿素高怎么办?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大家先了解下尿素高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治疗。

肾功能检查尿素高的原因: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常见的原因。发生肾病时,患者的肾小球可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或者硬化,致使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减少,对血中尿素氮的滤出减少。所以在血液化验检查时就会出现血尿素氮升高,与此同时患者往往会出现血肌酐的升高。

2、肾小管对尿素的重吸收增多。此时,患者可以出现只有尿素氮升高而不伴有血肌酐升高。这种因为当尿素氮升高而血肌酐正常时,往往认为机体的血容量不足,医学上称之为肾前性的氮质血症。这是因为机体血容量不足时,会通过重吸收原尿来维持平衡。而尿素氮分子量较小,在原尿被重吸收时其中的很多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就重新回到血液中;而肌酐分子量相对较大,不能被重吸收,所以造成尿素氮升高而血肌酐正常。长时间的肾前性氮质血症极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在人体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排出体外。尿素氮高是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使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构成病理波动,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由于肾脏不断造成损伤,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的聚集,同时病人还会有高血压、高度水肿等身体其他症状。从而出现血内肌酐、尿素氮增高,尿中肌酐下降,双肾滤过率下降等。

肾功能检查尿素高是反映肾脏功能损失情况,般急慢性肾炎、肾病、尿毒症、肾衰竭等疾病会有异常表现。大家更要重视治疗。

本文来源:北京体检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6a7651530.html,/010

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资料讲解

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由于肌酐是内源性物质,如无外源性大量摄入肉食、剧烈运动或肌肉疾病,它每日的 生成量为20mg/kg或1mg/min ,血浆中浓度与尿中排出量都较为恒定,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 的方法。临床上Ccr的正常值:男性为140±27.2ml/min,女性为112±20.3ml/min;矫正后清除率(即国内以标准体表面积加以矫正)为80?100ml/min。Ccr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每长10 岁下降4ml/min。Ccr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它的降低程度基本上反映肾实质损害程度。一般认为,当降到正常值的80%时,表示肾小球滤过的功能已有减退,如降至 51?70ml/min时示轻度损伤,降至31?50ml/min时示中度损伤,降至20ml/min时即可出现尿毒症的症状。 ⑵血尿素氮(BUN): 过去多采用血浆非蛋白氮(NPN)测定,NPN是指血浆蛋白以外的所有含氮化合物,包 括尿素氮、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谷胱甘肽、铵等,其中,一些物质与肾功能无关或受肾外因素影响大,故目前已很少应用。BUN占NPN中的绝大多数,为50%以上,肾功能 不全时其较迅速地明显增加,虽然也受一些肾外因素影响(如蛋白摄入量、胃肠道出血、高 分解代谢、肝脏代谢能力以及尿量的多少等),但方法简便,临床仍在广泛应用。BUN的正 常值为 2.9?7.5mmol/L(8 ?21mg/dl), NPN 的正常值为14.3 ?25mmol/L(20 ?35mg/dl) °BUN 和NPN的高低取决于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与肾脏的排泄功能,当血中这两种物质分别超过7.5mmol/L和25mmol/L时,提示肾小球滤过率(GFR)已至少降到60%以下。 (3)血清肌酐(Scr): 其生成、代谢与排出受肾外影响因素很少,是较为理想的指标。红细胞中也含有肌酐。 其肾功能正常值:苦味酸法为44?133卩mol/L(0.8?1.5mg/dl);酶法男性为53? 106 卩mol/L(0.4 1.2mg/dl),女性为44?97 卩mol/L(0.5- 1.1mg/dl)。 在肾功能不全时,血肌酐水平增高。血中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量很少, 所以,血肌酐浓度与肾小球滤过功能呈反比关系。血肌酐的倒数值或对数值与GFR有线性 相关。定时检查Scr,以其倒数值或对数值作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可描出肾功能变化的斜率,可供判断病情进展状况与预后,观察药物疗效或制订治疗计划如安排造痿透析时间等。 实验证明,当GFR降低至35%左右时,虽NPN仍有低于25mmol/L者,而Scr则已全部超过正常范围。 肾脏不仅是一个排尿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全身和肾脏局部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B 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

专家教你看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1.酚红排泌试验(PSP) 正常参考值: 成人注射后15min内PSP排泄量为28%~51%,平均35%;2h排泄总量为63%~84%,平均70% 儿童儿童15min内PSP排泄量为25%~45%;2h排泄总量:50%~75% 老年人老年人的PSP排泄量偏低 临床意义:以15minPSP排泄量<25%、2h<55%,作为判断排泄量减少的界限。 减少: 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先天性多囊肾以及心力衰竭、水肿、休克、脱水、前列腺肥大、尿潴留等。 增加: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早期高血压等。

2.血清尿素氮(BUN) 正常参考值: 成人 3.2~7.1mmol/L 婴儿、儿童 1.8~6.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肿瘤等,尤其是尿毒症,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综合征、前列腺肥大等。 降低: 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等。

3.血清肌酐(Cr或Crea) 正常参考值: 男性 53~106umol/L 女性 44~97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提示中度或严重肾损害,以及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4.血清尿酸(UA) 正常参考值:磷钨酸盐法: 男性 268~488umol/L 女性 178~387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盂肾炎、骨盂积水或积脓、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他如慢性铅中毒、糖尿病等。 降低: 乳糜泻,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秋水仙碱、阿司匹林等药物。 5.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正常参考值:22~31mmol/L(50~70Vol%)。 临床意义: 降低: 代谢性酸中毒;肾性降低见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疾病、肾盂肾炎、肾盂积水、肾结核、多囊肾等;非肾性降低见于休克、糖尿病、重度妊娠中毒症、严重腹

血液透析试题库试题和答案解析

血液透析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80% 1、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以上,或收缩压降至以下。 2、ARF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和迅速升高,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的症状。每日尿量为少尿,为无尿。 3、CRF患者的饮食护理包括: ①;②: ③;④。 4、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等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 5、新的透析器使用时要进行预冲处理,一般用或冲洗血室,如怀疑过敏者增加冲洗量至,并上机循环。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6、对于透析时发生心绞痛的处理:停、减慢、吸氧、纠正、含服或静脉滴注、无效时透析。 7、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静脉输注治疗。 8、透析液的电导度主要放映的浓度,正常范围为。该离子浓度过高时患者易、;过低有会引起、。 9CRF 主要表现为,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及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二、单项选择题:10% 1、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A、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B、血浆渗透压的上升 C、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D、心脏功能的异常 2、透析液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 A、透析液的温度 B、透析液成分 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3、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 B、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磷 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 D、高热量、高蛋白、高磷 4、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A、3% B、4% C、5% D、6% 5、每次透析4小时可丢失葡萄糖多少克 ~30g ~30g C.30g ~35g 透析液浓度,提高透析液温度 # 三、判断10% 1、严重挤压伤是外科引起高血钾的常见病因。(t ) 2、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钾血症。(f ) 3、为了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按压时间应略长于放松时间。(t) 4、可以在内瘘处采血输液。() 5、不宁腿综合症是尿毒症神经系统被影响的原因。()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尿液与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液的定义: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球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泄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 临床应用:1。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3.用药的监护。 (一)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1.容器要求。2避免污染。3无干扰化学物质。4标记。5收集尿量6细菌培养用无菌容器收集。7晨间尿。8随机尿。924小时尿。10清洁中段尿。 (二)一般性状检查 尿量:1多尿:>2500mlI24小时 2少尿:>400ml24小时或<17ml1h 3 无尿<100毫升/24小时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 外观:血尿淡红色和红色,肉眼血尿,血液>1ml尿液。血红蛋白尿, 浓茶色或酱油色, 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贫血,PNH。胆红素尿,深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浓尿和菌尿,乳糜尿,脂肪尿为乳白色 气味:氨味:慢性膀胱炎,慢性尿潴留。 粪臭味:大肠杆菌致尿路感染 苹果酸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PH:1. PH下降见于酸中毒,发热和服用氯化氨,维生素C等。其它如糖尿病,痛风,低钾性硷中毒,白血病,摄入大量肉类等。 2 . PH上升见于碱中毒,应用噻嗪类或碳酸氢钠等药物,肾小管酸中毒等。 3 .药物干预。 比重:成人1.015—1.025 新生儿1.002—1.004 意义:增高,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 降低,慢性肾衰,尿崩症。 (三)化学检测 尿蛋白:尿蛋白产生机制1 肾小球基底膜损伤2 肾小球重吸收功能降低 3 血浆小分子物质增加4 肾小球分泌糖蛋白增加 参考值: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0-80mg/24小时 临床意义:生理性蛋白尿暂时性少量<+ a功能性蛋白尿剧烈运动妊娠期 b 体位性蛋白尿立位时局部引起肾脏被动充血所致 病理性蛋白尿:持续出现蛋白尿 a 肾小球蛋白尿:中小或大中小蛋白质定性+--++++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小量小分子蛋白(B2—M)无大分子量蛋白(一些免于球蛋白)非选择性蛋白尿反应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大小分子量蛋白均可出现见于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b肾小管性蛋白尿:小分子蛋白质为主定性+--++滤过魔可正常或因近曲小管损伤重吸收功能下降所致小管间质病变等 c 混合性蛋白尿:中小或大中小蛋白质定性+--++++

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肝脏与肾脏是我们人体两大重要的器官,对我们人体的排毒解毒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体检中也将肝肾功能检查列为重要的体检项目。而对于很多体检的网友来说,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大多无法分析。为了让您更舒适的体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吧。 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1)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测定:正常的血尿素氮为9~20毫克/公升,血肌酐为1~2毫克/公升。各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全增高。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时,均可使血尿素氮暂时升高。血肌酐浓度受饮食等因素影响比较少,明显升高时,提示预后差。 2)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正常值范围为109~148升/24小时(或80~120毫升/分),平均值为128升/24小时(或100毫升/分)。清除率小于正常值的80%,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清除率在70~51毫升/分为轻度降低,在50~31毫升/分为中度降低,小于30毫升/分为重度降低。清除率在20~11毫升/分为早期肾功能不全,在10~6毫升/分为晚期肾功能不全,小于5毫升/分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 3)肝功两项的正常指标 肝肾功能检查都有什么项目呢?对于肝功能检查,最重要的指标有两项: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符号是ALT)正常值指标为0~40U/L ,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ALT 被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指标为0~40μ/L ,当ALT 明显升高,AST/ALT 比值>1时,就表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4)尿浓缩与稀释功能试验 正常人的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比为3~4∶1;12小时夜间尿量不超过750毫升;尿液最高比重在1.020以上。最高比重之差不少于0.009。夜间尿量超过750毫升,此种现象常为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最高比重小于1.08表示肾浓缩功能不全;各次标本的比重相差很小,尿比重大多固定在1.010左右,表示肾浓缩功能严重障碍;日间尿比生固定在1.018或更高,多为脱水患者。 本文来源:北京体检https://www.doczj.com/doc/6a7651530.html,/010

[全]肾功能的详细检查单解读

肾功能的详细检查单解读 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当肾脏损害轻微或较局限时,各种试验检查结果仍可正常,故不能据此排除肾脏疾病的诊断。 肾功能检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而是用来协助了解病情、估计预后、制定治疗措施、观察疗效。 一些肾外因素,如心功能不全、贫血、水肿、药物、输尿管梗阻等都可影响肾功能试验的结果。 在试验检查结果分析时,必须要结合临床资料、其它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 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方法简便,敏感性高,干扰少,可用于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临床广泛使用。 (二)血清尿酸 肾脏病患的早期即可增加,有助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但肾外影响因素较多,需排除痛风、白血病等疾病。 (三)血尿素氮和肌酐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在肾功能损伤到一定程度才有变化,故不能作为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但在肾脏疾病的晚期或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尤其是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有特殊的诊断价值,且增高程度与病情成正比。(四)尿浓缩稀释试验 测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能力的试验。方法简便,敏感性良好,无痛苦。但不能精确地反映肾脏损害部位和范围,且尿中有糖或蛋白质时影响其准确性。(五)血NaHCO3 、CO2CP 和血液pH值测定 反映体内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主要反映有无代谢性酸中毒的存在)。排除了其它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因素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管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查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 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ml/min 左右。 肾血浆清除率,单位时间内该物质从尿液中排出的总量(Ux×V,Ux是尿液中x 物质浓度,v是尿液体积)与该物质当时在血浆中浓度(Px)的商,用CL表示。影响GFR的因素 1.肾小球通透性增加:炎症早期、缺氧

肾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版详解

血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血尿的定位诊断 (一)肾小球与非肾小球血尿的判断 1.管型尿:如能发现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更是肾小球血尿的的特征,但尿沉渣中红细胞管型数量不多,普通显微镜检查容易遗漏,如能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则较易观察到管型。 2.尿蛋白测定:血尿伴有明显的蛋白尿常是肾小球血尿。若肉眼血尿,而其尿蛋白>1g/24h,或定性>++,则提示肾小球疾病。但必须指出,有些肾小球疾病可无蛋白尿,而仅表现血尿。 3.尿红细胞形态:用位相显微镜(PCM)观察尿沉渣,是确定肾小球性血尿的主要方法,肾性血尿畸形红细胞率>80%。1982年,Fairley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以鉴别血尿的来源,Fairley诊断标准如下: (1)尿红细胞:①5个/H.P为“+”;②6~20个/H.P为“++”; ③21~50个/H.P为“+++”;④51以上/H.P为“++++”。 (2)均一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 (3)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呈2种以上的多样变化。 (4)混合形血尿:正常、变形红细胞均在“+”以上,以偏多的一种为诊断依据。 (5)判断结果:变形红细胞血尿,或以其为主的混合形血尿,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均一红细胞或以均一红细胞为主的混合形血尿

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4.尿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分布曲线分析:采用自动血细胞计算仪测定新鲜尿标本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分布曲线,如平均容积≤72fl,且分布曲线呈小细胞分布,则说明血尿多源于肾小球。 (二)上尿路与下尿路出血 1.上尿路出血:多呈暗棕色尿,无膀胱刺激征,有时可见蠕虫样血块;有时伴肾绞痛;有血块者通常不是肾小球疾患,而是输尿管、肾盂出血或肾肿瘤出血。 2.下尿路出血:尿三杯试验对诊断下尿路出血特别有帮助。嘱病人排尿于3个玻璃杯中,不要间断,第1杯10~15ml,第3杯10~30ml,其余排入第2杯中,作肉眼观察及显微镜检查。如第1杯细胞增多(初段血尿)则为前尿道出血;第3杯红细胞增多(终末血尿),则多为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后尿道或精囊出血;3杯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程血尿),则为膀胱颈以上的出血。 二、血尿的根底疾病诊断 (一)肾小球疾病:已确定为肾小球性血尿者,再进一步作相关的筛选性检查,分清其为原发或继发,例如检查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补体等,以排除狼疮性肾炎等,从而最后明确其根底疾病。肾活检可提供组织学的诊断,对40岁以下血尿病人的诊断尤有价值。随着肾组织形态学检查技术的完善与精确,已使更多的所谓原因未明的血尿得以明确为肾小球疾病。 (二)非肾小球疾病:若为非肾小球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是肾

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分析

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分析 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是对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分析尿液量、尿液的颜色、尿液的透明度还要对尿液的酸碱度等进行分析。因此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吧。 尿量(Vol) 检查尿液量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O.8~2.0升。但饮水量、运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 一昼夜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400毫升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为尿闭,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为夜尿量增多 尿色(Col) 检查尿液颜色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见桔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紊尿,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外观呈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向色。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透明度(Clr) 检查尿透析透明度 新鲜尿清澈透明无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尤其女性尿 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往往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显微镜检查予以鉴别,少数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盐等析出,亦使尿混浊,则无临床意义比重(SG) 检查尿液的比重 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005~1.030. 24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测定任意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1.025,表示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固定在l.010左右,称等张尿。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降低所致 酸碱反应(pH) 检查尿液的酸碱反应 正常新鲜尿多为弱酸性,pH6.O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波动在5.O~8.O之间 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解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pH下降,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pH上升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有什么区别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有什么区别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去医院做尿液检查,或者是做肾功能检查,但是由于并不知道真正的检查意义,所以不会多加追问,也只有自己遇到才会仔细盘问!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学习一下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吧! 一、尿液检查 所谓的尿液检查,顾名思义就是对尿液进行相关检查。随着临床工作的不断发展,尿液检查中包含的尿常规已逐渐被尿液沉淀物分析仪取代,也称为尿液分析。尿液分析具有操作简便,用法快速等优势,但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借助尿液外观、气味以及尿沉渣显微镜才能保证临床检验的结果准确可靠,从而避免误诊。所以呢,做尿液分析的病人应取清晨的首次尿液,若是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取。并且尽量使用清洁,含盖的一次性尿杯,不能使用饮料瓶子,因为饮料中含有的糖分、杂质会影响检查的结果。尿液取完后,尿标本不能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白带、黏液及烟灰和糖纸等异物的混入;另外,标本留取后应及时检测,确保在留取标本后的2 h内完成检测(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可添加特殊的防腐剂)避免放置时间过长,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可能。 除上述之外,大家还要注意的是关于蛋白质的测定。蛋白质的相关检测标本一定要保持新鲜,不然尿液的pH会有变化。如果尿液的PH>8时,则容易出现假阳性;如果PH<3,出现假阴性。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会影响蛋白质中尿液的PH数值,如列腺液、精液混入时则易于发生蛋假阳性;在测定尿道感染时,身体内的一些细菌滋生的氧化酶也可以引起假阳性;阴道分泌物与氧化物质的混入可引起假阳性;如果在检测身体内的白细胞数量时,混入了阴道分泌物就会引起假阳性。而高比重尿、高糖尿又或是反应时间少于标准时间均会造成检测结果偏低。另外,亚硝酸盐的测定标本要是放置过久或者是受到污染同样也会引起假阳性。尿液检查的相关事项和内容,你们记住了吗?千万不要出现误诊哦! 二、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其实就是利用多种方法检查肾脏功能的一个检查过程。而肾脏的功能是经生成尿,留置对我们身体有用的物质,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垃圾,以此调整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确保机体内的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内分泌功能。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肾脏有着较强的存储能力,当肾脏损害不明显时,各项肾功能的试验结果是正常的。因此在接受肾功能检查的正常人,不能忽略肾脏的器质性损害这一点,不然会造成诊断结果失真。通过肾功能检查,可以帮助病人尽早诊断,尽早了解疾病的厉害程度,并制定出合理的制定治疗方法,如用药、透析或手术等。肾脏生成尿需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排泌以及重吸收共同作用。那接下来就简单了解一下肾脏生成尿的过程吧! (一)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主要有肾小球滤过率与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三项检查项目。其中,①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肾小球过滤功能的最主要指标。具体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数值。通常情况下GFR=125±15ml/min。②血肌酐是人体内肌肉蛋白质产生的代谢小分子物质,能够从肾小球滤过,少量从肾小管排出。血肌酐的正常浓度应保持在133μmol/L 以下。③血尿素氮 (Bun)。它是蛋变质代谢的产物,且属于终末产物,经肾脏排出。能够从肾小球滤过,极少部分从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数值应低于 7.1mmol/L。 (二)肾小管排泌:肾小管功能的检查内容有包括尿比重、尿浓缩、稀释试验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等。 三、肾功能检查和尿液检查有什么区别呢?

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1)生肌酐清除率(Ccr): 由于肌酐是源性物质,如无外源性大量摄入肉食、剧烈运动或肌肉疾病,它每日的生成量为20mg/kg或1mg/min,血浆中浓度与尿中排出量都较为恒定,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临床上Ccr的正常值:男性为140±27.2ml/min,女性为112±20.3ml/min;矫正后清除率(即国以标准体表面积加以矫正)为80~100ml/min。Ccr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每长10岁下降4ml/min。Ccr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它的降低程度基本上反映肾实质损害程度。一般认为,当降到正常值的80%时,表示肾小球滤过的功能已有减退,如降至51~70ml/min时示轻度损伤,降至31~50ml/min时示中度损伤,降至20ml/min 时即可出现尿毒症的症状。 (2)血尿素氮(BUN): 过去多采用血浆非蛋白氮(NPN)测定,NPN是指血浆蛋白以外的所有含氮化合物,包括尿素氮、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谷胱甘肽、铵等,其中,一些物质与肾功能无关或受肾外因素影响大,故目前已很少应用。BUN占NPN中的绝大多数,为50%以上,肾功能不全时其较迅速地明显增加,虽然也受一些肾外因素影响(如蛋白摄入量、胃肠道出血、高分解代、肝脏代能力以及尿量的多少等),但方法简便,临床仍在广泛应用。BUN的正常值为2.9~7.5mmol/L(8~21mg/dl),NPN的正常值为14.3~25mmol/L(20~35mg/dl) 。BUN和NPN的高低取决于人体蛋白质分解代与肾脏的排泄功能,当血中这两种物质分别超过7.5mmol/L和25mmol/L时,提示肾小球滤过率(GFR)已至少降到60%以下。 (3)血清肌酐(Scr): 其生成、代与排出受肾外影响因素很少,是较为理想的指标。红细胞中也含有肌酐。其肾功能正常值:苦味酸法为44~133μmol/L(0.8~1.5mg/dl);酶法男性为53 ~ 106μmol/L(0.6~1.2mg/dl),女性为44~97μmol/L(0.5~1.1mg/dl)。 在肾功能不全时,血肌酐水平增高。血中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量很少,所以,血肌酐浓度与肾小球滤过功能呈反比关系。血肌酐的倒数值或对数值与GFR有线性相关。定时检查Scr,以其倒数值或对数值作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可描出肾功能变化的斜率,可供判断病情进展状况与预后,观察药物疗效或制订治疗计划如安排造瘘透析时间等。实验证明,当GFR降低至35%左右时,虽NPN仍有低于25mmol/L者,而Scr则已全部超过正常围。 肾脏不仅是一个排尿器官,而且是一个分泌器官,在全身和肾脏局部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肌酐(CRE)正常参考围:0~159μmol/L。

肾内科护理知识试题集2016版讲解

肾内科护理知识试题集2016版 一选择题Part1 1 多尿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大于( D)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2慢性肾炎尿毒症产生致命性危险的因素是(D) A.高镁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押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钙血症 3 慢性尿毒症的饮食治疗,应给予( E) A.低脂肪高蛋白 B.高糖高蛋白 C.低脂肪低蛋自 D.低糖低蛋白 E.高糖 4 尿毒症引起的贫血,通常为(C) A.小红组胞低色素贫血 B.大红细胞性贫血 C.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D.单纯小红细胞 E.以上都不是 5 无尿是指成人24h尿量少于(C) A. 400ml B. 200ml C. 100m1 D. 50ml E. 10ml 6 护理少尿与无尿病人,下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D) A.臣床休息 B.预防感染 C.保证饮食总热量 D.严格控制水、钾摄入 E.限制蛋白质的摄人 7 尿毒症病人必有的;临床表现为(E ) A.皮肤尿素霜沉着 B.嘴内尿味或金属味 C.纤维素性胸膜炎 D.纤维索性心包炎 E.贫血 8 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多为( A) A.肾功能受损 B.肾功能失代偿期 C.氮质血症期 D.肾功能衰竭期 E.尿毒症期

C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维生素D过量 E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10. 下列哪项是慢性肾炎患者必有的改变(C) A.水肿 B.高血压 C.尿液改变 D.血浆蛋白 E.肾功能 11 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A) A.高血压 B.心力衰竭 C.心律失常 D.尿毒症性心肌病 E.尿毒症性心包炎 12 下列哪项尿菌落计数提示有泌尿系统感染存在(A) A. >105/mT B. <105/mI C. 104~105/ml D>104/ml E. <104/ml 13 尿毒症患者出现手足搐插多数是因为(E) A.高血钾 B.高血钙 C.高血磷 D.低血钾 E.低血钙 14 肾小球性血尿的特点是(D) A.多伴发热 B.伴有腰痛及排尿不适 C.尿中RBC的量较大 D.可伴红细胞管型 E.无肉限血尿 15 为减轻肾小球的高灌注、高压、高滤过状态,其饮食疗法应选择(B) A.普通蛋白饮食 B.低蛋白低磷低钠饮食 C.高蛋自饮食 D.高蛋白低钠饮食 E.高蛋白低磯饮食 16 肾孟肾炎病人作尿培养时。清洁留尿后多长时间送培养合适(C) A. 3h B. 2h C lh D. 4h E. 6h 17 下列哪项是尿毒症病人最早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A) A.胃肠道表现 B.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C.心血管系统表现 D.呼吸系统表现 E.代谢性酸中毒 18 纠正尿毒症性贫血最有效的措施是(D)

肾功能检查项目[1]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很多,比如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尿酸、尿酶和微量白蛋白等。这些肾功能化验检查项目可以大概判断有无肾脏疾病、疾病的程度以及评估临床治疗效果,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辅助依据。为此,经过石家庄肾病医院检验科的介绍,我们做了以下整理: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素氮(BUN) 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素 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肌酐 正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定量:<150mg/d 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如何看肾功能检查单

肾功能检查项目 1、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Scr)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3 、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4、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5、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6、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SPI>0.2表示选择性差。临床意义: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相反,表示选择性差。 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参考值:正常情况:23~62μl/min 临床意义:增高:肾小管损害。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