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介绍

书法介绍

书法介绍
书法介绍

书法介绍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又随着文化地发展容入,书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完善。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为精辟的总结: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书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简介图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简介(图) 1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东晋书法家。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擅长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现已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为着名。 2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3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其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4 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幼年好佛,出家为僧。怀素是中国历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其草书作品有《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5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柳公权书法以楷书着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等。 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大文豪。其在诗、词、赋、散文等方面,均有极高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7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乃江西诗派祖师。黄庭坚的书法别树一格,

怎样写好毛笔字

怎样写好毛笔字学生毛笔:描摹临字帖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门传统的艺术,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犹如奔腾的长江、黄河源远流长,现在我们伟大的繁荣昌盛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书法艺术传统也需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所以,学习写好毛笔字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毛笔字呢。 “书法”与平时所说的“写字”是有所不同的,把字写好是学好文化知识的内容之一,要求能做到正确,整洁和迅速,书法就不一样,除实用外更重视“法”,着眼于美的创造。也就是说,书法比写字有更高的艺术要求。 从我们现实的切身体验也不难察觉,无论老、少、中、青,无论何种职业、也无论文化层次的高低,每一个有文化的人都有把字写好的愿望。书店字帖书架前的人们,流露着学书的热望;又有多少人为写不好字而苦脑,除了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人们敏锐地意识着字是一个人的文化外表,字写的不好,大多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尤其是不愿意让有较高文化的人或在自己心目中比较重要的人看到,似乎是一种私丑,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宁可交谈、打电话、托人代语,也不写信,写便条。其实,字写得不好并不能说明更多的事情,但是,若是字写得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面貌。 学习书法的整个过程是较长的,但如果方法得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循序渐进的严要求,不好高骛远,每于停滞不前时开动脑筋,每于困难时放慢脚步,不困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沮丧,去积极地想办法,是可以用较小的步伐赢得较快进展的。 客观地说,与好书法还是较难的,因其难学习方法就更为重要,有许多后来写成的人不无感慨地说,学书的弯路几乎都走遍了,学书有没有诀窍呢?可以说是有一条的,不是“刻苦”而是“用心”。用心必须选择正确的学习道路和学习方法,或不断调整,取得捷径,并由此取得出乎预料的进步,甚至达到每学必有所悟,每练必有所长的程度,从而兴致盎然,做任何事情,入门是难的,“用心”便是入门的钥匙,一旦入门,一通百通;进步便会鞭策起新的进步。 初学者一定要明确目标,选定道路,我们学习书法要求达到的目标不一定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就能够决定下来,固然,一开始就有很大的决心是很好,但是由于刚刚开始学书,还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困难,更没有领略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决心和目标容易落空,当然对责任心较强的学习者另当别论。 我们学习书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确定下来,诸如随着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心理的适应,或是随着对学习上的进步,甚至是出乎自己的预料的进步,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调整学习的道路,与确立目标选择道路密切相关的选帖问题,也不一定一次就能解决得很好,一般来说,选定一本字帖就最好不要随意更换,但是换帖也不是什么过于严重的问题,学习的最初阶段,对于碑帖的知识和见识很少,又未能体验或确立自己的笔性,更换一两次范本是完全可以的,我们不妨多照顾初学者的个人兴趣和学习情绪初学者也不必认为更换范本是什么大逆不道和事情,更不要听信更换贴本就永远学不好字的耸人之谈,但是这里要指出,初学者并不具备评价字帖优劣的能

书画作品格式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伸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十大书法家简介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颜真卿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400—500 书法家朝代、字号、擅长字体、书法特点、书法作品、书法影响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钟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学,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果。 钟繇的书体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亡佚,人们今天所见到的要么为临摹本,要么系伪书。一般地认为有“五表”、“六帖”、“三碑”。“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叫《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六帖”指《墓田丙台》(简称《丙舍帖》)、《昨疏还示帖》(简称《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三碑”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这些全为刻本,是否钟繇所作已无从考证。 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钟繇对书法的看法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看法主要指书体的自然流丽,平淡真淳,多天工而少人为。以自然状书势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

书法概述 书法 普通高中

---------------------------------------------------------------最新资料推荐------------------------------------------------------ 书法概述书法普通高中 第一课书法概述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学目标本课是本教材的总论和概述,意在通过对中国书法的基本概念、中国书法的特点、中国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中国书法的类别等问题的概略分析与描述,使学生对中国书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理解。 本课所谈到的一些知识和理论,在以后各课的内容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但对基本概念的把握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是学好以后各章的前提条件。 (二) 内容结构本课共分五部分,其中三、四部分中国书法的产生和中国书法的发展是按时代纵向概览书法发展状况,其他三个部分都是横向讨论和分析。 这五个部分是: 1. 书法、法书与书法艺术 2. 中国书法的特点 3. 中国书法的产生 4. 中国书法的发展 5. 中国书法的类别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关于中国书法的有关概念,在日常生活和书面语言中,书法、法书、书法艺术、书、书艺和书道等都使用较多,有些使用比较混乱,需要准确理解和使用。 (2) 中国书法的特点。 特点即与其他方面的不同,而其他又是广泛的。 书法与什么相比、在什么范围内显示出自己的特点呢?这里是把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是在艺术家族中观察书法的特点,这是 1 / 14

应该认识清楚的。 2. 教学难点中国书法的发展是概述各个时代书法发展的状况,其中涉及一些书法史的基本知识,需要梳理清楚并加强记忆。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 书法、法书、与书法艺术这几个概念关系到我们对书法的理解,应尽量弄清楚。 书在古汉语中是个多义词,即①记载、写作。 如《墨子尚贤》: 书之竹帘,是谈写在竹简和丝织品上。 ②文字、字体。 如《易系辞》: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③书籍。 如《论语先进》: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说文解字叙》: 著之竹帛谓之书。 ④书法。 如《颜氏家训杂艺》: 王逸少风流才士,莆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⑤书信。 如《左传昭公六年》: 叔向使诒子产书。

书法到底有没有规律,看启功是如何定义黄金分割定律的!

书法到底有没有规律,看启功是如何定义黄金分割定律的! 书法结字黄金律是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一大发明。他经过多年的探索,通过对欧阳询、柳公权等前人经典法书楷书、行书碑帖的深入研究,从数学、美学的原理上,论证了汉字结构的“黄金分割律”。启功先生以有韵诗歌的形式用简明的语言阐释了结字黄金律的意义:“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并说“世俗流行之九宫格、米字格作字,上字之脚,每侵入下格,递侵之余,常或一行四格之中,只能容三字。以注意力必聚于格之中心也。偶以放大画图所用划有细小方格之坐标玻璃片,置于贴上,详量每字笔画之聚散高低,始知结字之秘。盖字中重点,并不在中心一处。其法将每大方格纵横各划十三小方格,中间三小格纵横成十字路,每行小格为五三五。自左上一交叉点言,其上其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此十字路中四交叉点,各为五比八之位置,合乎黄金分割之理焉。”启功先生在“论书随笔”贰《论结字》第九十九首一文中说:“……这种五比八,若往细里分,即0.382∶0.618,无论叫什么黄金律、黄金率、黄金分割法、优选法,都是这个而己矣”。启功先生的结字黄金分割律发现,传统米字格的中心点不是字的重心聚集处,把一个正方形方格纵横各画十三个正方小方格,即正方方格每条边均分为十三等份,字

的重心在中间五:八处,即字的交叉点“其上其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这四个交叉点就是汉字的结构中所注重的地方,也是汉字的重心和聚处,启功先生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专门强调:“第一,不要注意中宫,而要注意四个五比八的交叉点;第二,就是不要真正的横平竖直。凡是注意中宫这个观念和一定要横平竖直观念的,他再写一辈子也写不好。”根据结字黄金分割律的要求,汉字的结字重心应安排在中宫点偏上偏左的一个小范围内,按此法则写出来的字不仅体势舒展,端庄稳重,而且能够获得合适的透视角度,便于布置字面的疏密虚实,增加体势的立体感,避免出现四平八稳的僵硬和呆板。“结字黄金分割律”融入了时代的审美情趣,把汉字书写的美化推到了极致,启功先生锲而不舍地把“黄金分割律”践行于创作中,一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书法作品,这一理论和法则对学习书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赵仁珪先生所做的注释:“黄金律:即黄金分割率: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的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即比值为0.618.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容易引起美感,故称黄金分割。作者的一大发明即在于发现最佳的结字组合亦符合黄金率。”邢德安先生题为《书法黄金律初探》的博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推演,很值得学习借鉴。文中说,以此注释推演下去:我们可以假设一条线段为A,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

书法概论(智慧树)

1、【单选题】(5分)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段话的作者是? A. 孙过庭 B. 刘熙载 C. 康有为 2、“古代文人古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这段话的作者是? A. 梁启超 B. 沙孟海 C. 余秋雨 3、《吾国与吾民》的作者是: A. 林语堂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4、“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这段话的作者是? A. 刘熙载 B. 黄庭坚 C. 苏轼 5、书法史上苏、黄、米、蔡的黄指的是黄道周; A.

正确 B. 错误 6、《大字结构法》的作者是: A. 欧阳询 B. 颜真卿 C. 李淳 7、“书贵纸笔调和,若纸笔不称,虽能书亦不能善也。譬之快马行泥泽中,其能善乎。”这句话的作者是: A. 欧阳询 B. 赵孟頫 C. 董其昌 8、古代哪一位书法家使用笔时,常把笔中最好的几撮毛选出来,从多枝笔中取其精华另制一枝最好的笔? A. 赵孟頫 B. 苏东坡 C. 米芾 9、《论执管法》的作者是: A. 赵孟頫 B. 徐渭

C. 米芾 10、作文章讲“意在笔先”,写字亦如此,讲“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A. 正确 B. 错误 11、《五凤刻石》现存于: A. 西安碑林 B. 泰安岱庙 C. 曲阜孔庙 12、《宣示表》的作者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钟繇 13、《铁云藏龟》的作者是: A. 王懿荣 B. 刘鹗 C. 罗振玉 14、【单选题】(5分) “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这句话的作者是: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刘熙载 15、 《石鼓文》用笔粗细匀称,结体方正严谨,历来被看作是大篆和小篆的正宗。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单选题】(5分) “学书要才、学、识。”这句话的作者是: A. 沙孟海 B. 启功 C. 林散之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5分 2 【单选题】(5分) “把提高学问、素养放在写字之上,然后再潜心临池,则可能把字写好。”这句话的作者: A. 林散之 B. 陆维钊

书法概述

《书法概述》板书 一、兴趣决定心态 二、书法的作用——修身养性 三、书法的几种主要字体 1.楷书 2.隶书 3.行书 4.魏碑 5.草书 6.爨体 四、书法写什么? 1.古诗词。 2.对联、楹联、门联。 3.名篇名段。 4.现代诗。 5.名人名言。 五、写好字的“四颗心” 1.诚心 2.恒心 3.耐心 4.慧心

概述 【教学内容】:书法的作用、发展、流派的概述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书法有一个粗线条的感性认识 【重点和难点】:端正学生的态度,分析纠正学生对于书法的误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决定心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做好,就必须对它充满兴趣。就书法而言,也不例外。只有对于书法艺术充满热爱,喜欢它,爱上它,用心去做,才能把它做好。 二、书法的作用——修身养性。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也。这个气就是一种意志品质,就是一种心态,就是一种境界。书法是一门艺术,它可以陶冶个人的情操,塑造个人的人格品质,对于个人有积极作用,增加人的内涵,提高个人修养。 通过坚持不懈的写字练字的过程,在不断地摸索中有新的体会。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对于人生关于三重境界的概括,也契合了我们书法练习中的三个过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摒弃浮躁,潜心练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天上云卷云舒;世事无常,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鲁迅先生也说过,“我都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的。”同理,同学们!你们也该把别人泡网吧、嬉戏打闹的时间用来练习写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枯灯瞎火,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独,静下心来练字,他日成就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三、书法的几种主要字体。汉字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经过了积淀,汉字体现了中国式的哲学,古典朴素的哲学思想。

中国书法艺术的概述

中国书法艺术课的概述 [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书法课的学习, 1、让学生认识中国书法,知道书法课上学什么? 2、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让学生了解什麽是中国书法,让学生认识到书法课程的学习对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了解。 2、书法学习的实用价值。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书法课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有关的书法作品、名家书法幻灯、 [学生用具]:笔记本 [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提问法、讲授法、总结法、欣赏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书法作品、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艺术产 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艺术的含义、发展简史、,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 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提问法:通过提问,并由学生发挥想象作答,再老师总结,让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更深 刻的认识。 4、总结法:老师通过本堂课的总结和布置作业,来再一次强调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学生对本堂的巩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书法学习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分钟) 老师:先放一段古典音乐,进入气氛。 老师:(中国书法艺术) 二、导入新课(1分钟) 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关于钢笔书法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钢笔书法基本的用笔技巧和欣赏了一个书法视频,可以说前面的课程是我们正式学习书法的一个提前准备和对书法的基本接触。那么本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从“中国书法艺术的概述”来了解中国的书法艺术。也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思考一下我们在书法课上要学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一)中国书法的概念 中国书法的概念:中国书法是一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以汉字为依托,以笔、墨为工具,以线条为视觉表现形式的特殊的汉字书写艺术。 因为书法艺术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在当今世界上,关于文字发展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唯独只有中国书法艺术。同时

书法名人简介

东汉至南北朝 1、钟繇 钟繇(151-230),河南长葛西人。魏朝官至太傅。工书,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其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笔势如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历代书家亦评为“高古纯朴,超妙入神。”他的字,形成由隶入楷的新面貌,为晋王羲之真书的先驱,故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可惜真迹不传;宋以来的《宣师表》、《力命表》、《荐季直表》及《墓田丙舍帖》等法帖,都是后人的临摹本。钟繇学书十分勤奋,幼年曾向蔡邕、刘德升等求教,在外寻师访友,十六年从未返家一次。其刻苦与专一的精神为后人景仰。 2、张芝 后汉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自为“张有道”。好书法,最擅章草。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被后人称赞“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尊为“草圣”。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之地位,谓为“草圣”。《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张旭、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斯为当矣”。 3、智永 智永僧,名法极,人称“永禅师”。俗姓王。居山阴永欣寺。其书继承祖法,勤精于艺。唐虞世南得其传授。唐《书断》卷中列智永章草、草书为妙品,云:“微尚有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内,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过于羊、薄”。 4、欧阳询 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5、王羲之 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书圣"之称。亦长于诗文,但文才多为书法之名所掩,不为世人所重。曾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他的作品美妙绝伦,无雷同乏味之嫌。中国书艺在他笔下成就最高个人顶峰,其后各代大家只是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或意或法、或韵或势,局部过之者不乏其人,整体而论,无出其右。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三月三日,他和谢安、孙绰等 41 人云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这是东晋士族贵族风流雅士的一次盛会,会后共计赋诗 37 首,辑为《兰亭集诗》。文中记叙了当时燕集的盛况,感叹人事聚散无常、人生短暂不永。其中写兰亭山水映带之美景、写与会者悠然自得、幽雅大方之神韵的一段,下笔清新疏朗,情韵绵邈,最为后人所称颂。此外,又有《与会稽王笺》、《又遗殷浩书》等,表现了王羲之对国事的关注。明代张溥辑有《王右军集》 2 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代表作品: 神龙兰亭、丧乱贴、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孔侍中帖、大

中国古代书法家简介

1. 张芝 (2) 2. 蔡邕 (2) 3. 刘德升 (2) 4. 钟繇(you) (2) 5. 胡昭 (2) 6. 王羲之 (3) 7. 王献之 (3) 8. 张旭 (3) 9. 颜真卿 (3) 10. 柳公权 (4) 11. 欧阳询 (4) 12. 孙过庭 (4) 13. 虞世南 (4) 14. 薛稷 (4) 15. 褚遂良 (4) 16. 李邕 (5) 17. 怀素 (5) 18. 苏轼 (5) 19. 黄庭坚 (5) 20. 米芾 (6) 21. 蔡襄 (6) 22. 赵佶 (6) 23. 鲜于枢 (6) 24. 赵孟頫 (6) 25. 文徵明 (7) 26. 董其昌 (7) 27. 祝允明 (7) 28. 王宠 (7) 29. 宋克 (7) 30. 徐渭 (8) 31. 王铎 (8) 32. 金农 (8) 33. 刘墉 (8) 34. 梁同书 (8)

1.张芝 中国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2.蔡邕 蔡邕,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书法家。 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3.刘德升 字君嗣,颍川(今禹州市)人,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纡书书法创始人,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又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德升的纡书法虽草创,但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笔划从略,离方遁圆,浓纤间书,如行云流水,非常局面捷,被后人列为“妙品”,独步当时。 4.钟繇(you)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工书法,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 5.胡昭 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中国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胡昭在书法上,师承刘德升并推陈出新,将行书书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与三国时的另一书法家钟繇齐名,

书法研究会十周年概述

书法研究会十周年概述 十年一剑,翰墨春秋。娄底书法研究会成立10周年来,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开拓进取,继承创新,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研究会现有会员200余人,其中中国书协会员26人,省书协会员106人。会员整体素质较高,形成老、中、青三结合的梯次型娄底“书法群体”。这些年来,娄底书法活动多,学习热情高,新的人才不断涌现,收藏市场逐渐火热,社会效应进一步扩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为弘扬祖国传统艺术,构建和谐文化,促进娄底书法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过去十年来,娄底书法研究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创造和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十年,我们搭平台,建机制,促进了娄底书法艺术事业大发展。 娄底书法研究会在引领书法艺术发展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为繁荣发展书法艺术事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深深懂得,坐井观天、故步自封,必然只能原地踏步、孤芳自赏,技艺不会有进步,只有学习名家,接受培训,观摩书展,才能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提高书艺。因此,十年来,我们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展览、学术、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促进娄底书法界整体创作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首先,我们鼓励、支持广大会员“走出去”,到北京、杭州等地的艺术高等院校和艺术研究机构学习深造,先后有刘命清就读于西泠印社书法篆刻培训中心,李建人、邬大海就读于西泠印社书法篆刻培训中心与陈振濂书法篆刻工作室,罗华斌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研究生专业,刘建平、胡春香、席益存、李哲、贺子文就读于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欧阳波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专业,曾庆勋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专业,刘健一就读于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贺耿就读于张荣庆书法工作室,左立诗就读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张继书法工作室,胡春香就读于曾翔书法工作室,邬小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梁小钧书法工作室。其次,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将许多书法名家“请进来”。十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旭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东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秘书长蔡祥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岳川,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专业教授倪文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湖南省书协副主席陈羲明、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原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主任张锡良、中

著名书法家施恩波资料介绍

著名书法家施恩波资料介绍 施恩波,字雨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班,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书法研究室及中国画系进修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主席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王家新书法艺术工作室助教,辽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师,《时尚之旅》杂志总监,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警察》艺术顾问。 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奖(1996),“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1996),文化部世界华人书画展银奖(1997),文化部第八届全国“群星奖”金奖(1999)。荣获获辽宁省文联“辽宁省文艺之星”称号(1996),中国文联“建国五十年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1999),辽宁省文联“辽宁省书法家协会“辽宁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称号(2000)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文化奖”(2004),2009年被《中国书画》杂志学术提名为"中国当下最具增值潜力的十大中青年书法家"。 曾参加全国第四、五、六届书法展,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展,首届国际青年书法展(北京),参加中国书协“首届当代名家书法精品展”(北京),中国文联“97位中国书法家合书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大型石刻艺术展”(北京),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日本),中国书协优秀会员展(北京),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获奖青年书法家20人展览”(香港),“当代中青年书法家18人联展”(北京),2004年“墨海飞鸿”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12人赴新马展览(新加坡),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甘肃),全国著名青年书法家

书法艺术发展概述

一、书法发展概述 汉字是中国书法艺术造型的基础,书法艺术的演变和发展是和汉字的演变发展分不开的。汉字的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单个打的阶段:意思有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和籀文发展为秦代的小篆,三是由汉代的隶属发展为魏晋以后的草书、楷书、和行书。后两个阶段称之为今文字阶段。 古文字中的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至今出图已十余万片,单字总数约三千五百字。 金文通行于西周,是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籀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字体是从金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小篆即秦篆。秦始皇统统一中国古哦吼,为了政治和经济的需要,推行统一的文字政策,以秦国文字为主,对籀文加以删减省改,定出比较统一文字的书写形式,这就是小篆。 汉代的隶书,不论从文字或书法的艺术爱看,它都具有时代的意义。隶书始创于秦代,通行于汉代。它是由小篆的省易快写而形成的一种应急体。汉隶字形扁方,看上去比隶书安稳。 汉代在隶书盛行的同时还出现了草书,叫做“章草”,也可以说它是隶书的草体,所以有人称之为“隶草”,简单说就是书写简化而草率的隶书。它字字独立,不相连绵。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陷于分裂,朝代更替频繁,但是书法艺术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是产生了楷书、今草和行书三种书体,从此,篆、隶、楷、行、草和行书五中书体都以齐备,并日趋完善,一是出现了我国书法史上最卓越的书法家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使书法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楷书是由隶书、章草演变而来的。它的特点是字体端正。笔画清除平直,结构更为简化,便于书写,所以至今仍然是现代汉字的通用字体。 草书创立汉代,盛行于晋。晋代以前的草书称之为“章草”,晋代以后的草书称之为“今草”。今草是一种笔画连写的书体。 书法到了唐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楷著名的书法家是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 唐代的楷书家们都擅长行书,而以行书著称的书法家是李邕。 草书发展到唐代出现了“狂草”,“狂草”的特点是。写得更加快速,连绵回绕,放纵奔腾。一气呵成,癫狂跳脱。随意增减自形,以至到了难以辨认的程度。 宋代书法最突出成就是行书有了空前的发展。 元朝建立,推行残酷的封建压榨和民族歧视政策。一般文人学士都感到苦闷彷徨。书画创作此时就愈加成为他们的

书法大家简介

罗钟男,1944年10月28日出生于厦门。著名书画家。罗钟,号云烟居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 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厦门政协书画家室秘书长。现居北京,任北京当代弘文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高级顾问、中韩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日书法作品汇观》、《跨世纪中国专家学者名录》、《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1] 学艺 早年随其伯著名书法家罗丹学书、习诗文,深得“罗丹体”之精髓,亦擅草行隶魏各体。 隶书潜心多种汉碑,于《张迁》、《衡方》、《石门颂》、《曹全》致力最勤,融诸碑于一炉,并掺入篆书和汉简之意趣, 饶有金石韵趣;草书宗王羲之,兼涉怀素、孙过庭、吴镇等,并溶入弘一法师之恬淡和于右任之凝练。魏书攻《张猛龙》、《郑文公》、《二爨》,尤喜《嵩高灵庙碑》,近几年来,浸淫于狂草探索,对历代狂草大家,如张芝、怀素、黄庭坚、王铎等无不潜心临摹,渐入佳境。 作品、获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作品被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及个人收藏,以及被镌刻诸多碑石。《书法》、《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报》、《书法导报》、香港《收藏天地》、《文汇报》、台湾《闽光

杂志》、菲律宾《商报》多种刊物曾作专题介绍,中央电视台对其书艺亦曾作推介。曾应邀作为书画代表团成员到新加坡和台湾地区访问、办展,曾在厦 门、福州北京荣宝斋举办“罗钟书法展”,出版《罗钟书法集》。 4荣誉编辑 近年来,罗钟在《中国艺术典藏》2008.11荣选为封面人物、《美术家》荣选为中国书法20名家提名人物,书法作品在《中国书画》、《北京晨报》艺术典藏、《北京晚报》、《奥运之歌》中国书法名家作品手 迹、《民族团结颂》中国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军魂颂》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禅心慧语》中国当代书家墨宝真迹等著名报刊,被多次报道和发表。创作的二幅八尺书法作品——“魏行书郑板桥题画诗自谴”和“…罗丹体?…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以及对外文化书画交流展,作品和传略被收入多种辞书和作品集,香港《收藏天地》、台湾《闽光》杂志等曾专题介绍,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5其人其书编辑 知者有言: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因而要真正进入书法艺术的灵庙.道路十分艰难而遥远。只有具备澄明宁静的胸襟、深切关怀的情感、矫健耐劳的步履和忍耐寂寞的心性的人才能走到那片神圣的净土。我的恩师罗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怀揣对书法艺术宗教般虔诚的执着追求者,并已卓然成为德艺双馨的书

著名书法家许桓艺术简介

著名书法家许桓艺术简介: 许桓,大别山人士、现任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艺术学会副主席、中华书画艺术交流协会荣誉会长、中国书法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高级书法師、世界华人华商联合会名誉主席、名誉会长、中国发展报高级顾问、中国艺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特型演员等职务。许桓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一名表演艺术家,他曾参与《红都风云》、《周恩来光辉一生》等多部影视作品筹拍工作,并在《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幸福的会见》、《伟人情怀》等剧中成功再现了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光辉形象。先后与多位特型演员及其他著名演员在全国各地慰问演出,受到各界人士好评,被誉为“德艺双馨”的艺人。 许桓先生曾荣获2011年12月“影响世界、感动中国年度贡献人物”奖,“世界中华品牌十大艺术文化名人”奖,“世界华人华商十佳著名特型演员”奖,世界中华品牌盛典活动中授予“神形兼备的伟人特型演员”奖,“世界华人华商爱党爱国十大红色文化旗帜人物特别贡献”奖、,“世界华人华商十大杰出人物”等奖项。许桓先生的书法作品“神龙”被使用在中国邮票总公司2012年1月5日发行的《壬辰年》特种邮票首日封的封面。许桓多次参加海内外大型知名书法家邀请展,其作品被编入《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名家作品联展》、《中国书画艺术名家大辞典》、中华慈善总会和总参组办的《和协颂---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艺术作品集》、《九十年九大家》、《中华传世名家》、《“影响中国”2011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集》、《财富艺网—艺术人生》、美国联邦文化教育基金会、天下第一龙展馆、齐白石纪念馆、《中国书画美术人物年鉴》、《海内外知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中华名人录》等展出及收藏、入书。《名人网》.《中华书画网》、《中华书画家艺术网》、<<中华民族书画艺术网>>、《中国书画文化网》、《中国书画交易中心》、《许桓国际艺术工作室》、《美展网》、《中华书画名人网》、《中国书法网》、《人民书画艺术网》、《许桓艺术网》、《许桓书法艺术网》、《香港书画网》。自“龙”书、“鹤”书等作品问世以来,全国一百多家媒体曾多次报道,作品多次被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内外书法爱好者及名流、政要珍藏,更很多的人将作品作为贵重礼品,馈赠友人。 2007年韩国前国会议员、著名书法家许由一行来中国和许桓合影并互赠作品。 2008年5月,韩国前总统金泳三通过中韩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赠给许桓作品《敬天爱人》、许桓以《鹤》回赠。 2009年韩国国际文化协会、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姜信雄(笔名:一江)先生来中国和许桓合影留念并当场书写“韩中文化交流”赠许桓,许桓也以《人中龙》回赠。 在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应媒体邀请题写“澳门明天更美好”,并被澳门刊物发表。许桓先生不仅是位艺术家,而且也是位书法家。他自幼酷爱书画,几十年来临池不辍,汲百家之长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组图) 欧阳询 欧阳询【生平简介】 (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洵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

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洵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49-672)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