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思想政治_刘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刘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二框题。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内容通过分析创新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基本观点。从实践层面上说明了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能力目标:能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创新的深刻理解,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2.教学难点: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把握创新的社会作用的内容、意义。查找收集资料。通过网络收集有关创新中国,创新菏泽资料和其他有关创新的材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了解学生搜集的资料。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若干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提问:

(1)习主席主旨演讲的高频词汇是什么?

(2)2015年习主席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16年说:“创新居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要以创新引领发展” ;今年再次提及创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

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创新的社会作用。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PPT:想一想他们能挑多重?想一想他们能拉多重?

是什么使人的运输能力有了这么大的提高?运输工具

那么为什么输送工具可以不断的提高?靠科技——实质是创新

靠创新

创新更了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随着工具变化的同时对人的要求什么发生了变化?人的素质必须越来越高

PPT: 共享单车,智能扫地机,深海探测器蛟龙号,天宫一号

四幅图说明了创新还对什么产生影响?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劳动对象

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自主探究一

材料展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菏泽只有3种牡丹产品,短短四年时间,菏泽对牡丹的经济价值进行全力研究、开发,如今牡丹产品数量增加到240种;

菏泽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了牡丹籽油生产厂区,新增冷榨、萃取等牡丹籽油生产线;菏泽牡丹,不仅是带动群众勤劳致富的经济作物,更凝聚了一代代花工艺匠们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牡丹花匠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菏泽牡丹的景图定下国色天香的基调;

副市长侯婕发表讲话,表示预计到2020年牡丹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学生自主探究,练习课本材料,找出问题

教师总结:候副市长做出如此预计是基于劳动对象的开辟,生产工具的更新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易错易混点分析:

问:所有的创新都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研究,教师总结,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一定介质

易错点巩固练习

【例1】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

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是因为()

A.科技创新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只要创新就能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C.文化创新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

D.科技的发展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预习79页第二目内容,回答“创新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教师补充:关系: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自主探究二

谢向英在以“牡丹产业发展新思路”为题的报告中指出,食用油安全战略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可以有效解决中国食用油进口依赖问题。

4月15日,山东省菏泽学院牡丹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牡丹研究院发展规划研讨会在菏泽学院举行。

菏泽市将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良好平台,健全“互联网+牡丹产业”支撑服务体系,拓宽牡丹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互联网与牡丹产业深度融合。

教师提问:1、它们分别体现了什么创新?相互关系又是怎样的?

2、列举我国现代在理论、制度上的创新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大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重要思想的提出,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

自主探究三

菏泽市紧紧抓住国家发展“互联网+”的重大机遇,找到了一条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子。

菏泽牡丹产品进驻全国大型商超系统50多家、大型知名超市700多个,上市门店1500多个,覆盖大中城市60余个,10多个网络平台同步开售牡丹产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销售、观赏、出口基地。

以前只知道面朝黄土的农人,都学会了上网做生意、买东西。

学生提问,教师总结:

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材料展示: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以“加快动能转换、培育幸福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满足人民需要”为宗旨,宣传口号为“牡丹之都,好汉之乡”,活动以“隆重、热烈、求实、创新、节俭”为原则,实现市县联动,将活动办成最具菏泽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教师总结: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

易错易混点分析:是不是只要有创新就能带来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课堂小结: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综合探究: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总结:分三步走:

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拓展研究:怎样建设创新型菏泽?

学生展示成果

教师展示菏泽创新前景

结束语

课后作业

做高效导学的相应题

教学反思

1、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98%,学生对于创新的作用理解掌握得较好。

2、要改善的地方:对于创新的三方面的作用还要结合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有差距。哲学是抽象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哲学术语、原理、方法论学生理解不透,容易混肴,对于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抽象的哲学术语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等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知识基础后,需要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情感变化并借助哲学思维,才能有直观的认识。从基础知识来讲,学生通过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发展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辩证否定的思想,有利于本科的学习。结合本节课在实践层面的讲解,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效果分析

本课采取了结合时效性的本地特色案例,这样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注重培养搜集材料能力,联系实际能力,思考能力,听说能力,选材广泛,注重“跨文化”知识的教学,强调教学的整体性,将“教、学、思,考”融为一体,拓展教学时空,实现教材的立体化,生活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实际的运用仍需多加练习。

教材内容分析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创新又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本框内容通过分析创新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基本观点。从实践层面上说明了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评测练习

【例1】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是因为() A.科技创新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只要创新就能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C.文化创新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

D.科技的发展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1.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踏着别人的足迹永远没有危险,因此,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寻找现成的经验

B.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C.创新就是抛弃常规方法

D.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创新,不要继承

2.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说明( )

A.创新有利于人的思维和认识的发展

B.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C.创新是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

D.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立了柳体;赵孟丰富发展了楷书书法,齐白石推动国画技艺的进步;刘半农创造出新的汉字“她”,丰富发展了祖国语言。这些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变革

C.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D.人类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4.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这说明( )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人的创新精神决定事物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因为( )

①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②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课后反思

作为一节哲学课,本课包含了不单单是哲学的知识,还包含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综合性较强。本课采取了结合时效性的本地特色案例,这样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教学中,坚持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落实,又与与菏泽牡丹信息结合。这节课最关键是要吸引学生学习兴致,让学生对创新有更透彻的理解,并让学生更好地享受这节课,得到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但由于案例比较有限,对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问题,没能对所有部分都做透彻分析,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还有挖掘的空间。

课标分析

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的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要使学生理解创新与社会的关系,突出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学会用创新的知识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