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知识梳理】

一、化学键

1.化学键的概念:通常我们把物之间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

2.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二、离子键

1.离子键的概念: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离子键的成建微粒:阴、阳离子

3.离子键的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4.离子化合物概念:许多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便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5.

6.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的

(例:钠原子)Na·

(例:氯离子)(镁离子)Mg2+

(例氯化钠)Na+

三、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公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2.成键微粒:原子

3.实质: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

4.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相遇时,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未达到稳定状态,则原子易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5.存在范围:一般存在于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酸类、非金属氧化物、弱碱、极少数盐(如AlCl3)、有机化合物。

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Cl、CH4等

6、共价键的分类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2、O2等

四、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2.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对比

3.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般情况下,相同类型的分子,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反之,则较低。

【练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B、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化学键是分子中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2

B.8与17

C.19与17

D.6与14

4、下列各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Na2O: Na+Na+ (B)CaCl2:Ca2+

(C)KF:K+( D)NaCl:Na+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6、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 B.Na2O C.H2O D .NH4Cl

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不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8、下列物质中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A.氖气

B.氢气

C.氧气

D.氨气

9、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的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

C、 D、

10.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即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B.液体难于被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间作用力总是斥力

C.气体分子之间没有分子间作用力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11、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中,只存在一种作用力的是()

A.干冰

B.NaCl

C.NaOH

D.I2

E.H2SO4

12、干冰受热熔化须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

A、共价键

B、离子键

C、分子间作用力

D、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

13、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氯化钠溶于水

14、下列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SiO2

B、CCl4

C、HF>HI

D、NaCl

15、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氯化镁氧化钠

氯化钠

16.判断下列化合物的类型

NaOH、H2S、MgCl2、H2SO4、KNO3、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17、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 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

的电子层数, 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 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 C的单质在高温

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 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 试根据以上叙述

回答:

(1)元素名称:A _____ ________B_____ ________C_____ ________D_____ ________

(2)写出AB2的结构式为_____ _ _______

(3)画出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 __________

(4)写出C在B中燃烧的方程式及其产物在水中反应的方程式:

_ 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氢气和氯气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

成离子化合物A2B,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电子分

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种元素的名称:A ,B ,C ,D ,

E 。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C的形成过程

(3)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

_______

(4)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离子”“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A2B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答案

1.A 2.D 3.B 4.C

课后作业

1.B 2.B 3.B 4.D 5.B 6.C 7.(1)N Si S Ca (2)K F Ar (3)HClO4KOH Al(OH)33HClO4+Al(OH)3===Al(ClO4)3+3H2O HClO4+KOH===KClO4+H2O KOH+Al(OH)3===KAlO2+2H2O (4)F K (5)Na 可以用它们跟水反应的实验证明:钠跟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强碱NaOH;Mg跟水缓慢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中强碱Mg(OH)2Cl 可用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的实验证明:溶液呈橙红色,发生的反应为

Cl2+2NaBr===2NaCl+Br2

8.(1)+5 (2)7 (3)S2->Y- 9.(1)N2O CO2N2CO (2)SO2O3

201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

201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 14.[2014·广东卷] 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14.A[解析] 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所以M处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N处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即垂直MN向上,故选项A正确,选项B 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平行,与支持力垂直,故选项C、D错误.14.[2014·山东卷] 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不变,F2变大 A.F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 14.A[解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在轻绳被剪短前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木板所受的合力都为零,即F1=0 N.因两根轻绳等长,且悬挂点等高,故两根轻绳对木板的拉力相等,均为F2.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竖直方向平衡方程:2F2cos θ=Gθ减小,故F2变大.选项A正确. 14.[2014·浙江卷] ) A.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无关 B.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D.动摩擦因数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无关 14.B[解析] 本题考查机械波、静摩擦力、动摩擦因数等知识.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有关,选项A错误;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选项B正确;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也可以互成一定的夹角,选项C错误;动摩擦因数描述相互接触物体间的粗糙程度,与材料有关,选项D错误. [2014·重庆卷] (2)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的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根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解析(3)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解析(3)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竖直平面的光滑大半圆环,中央有孔的小球A、B间由细绳连接套在环上,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已知B球的质量为0.1kg,取g=l0m/s2,细绳对B球的拉力为F,A球的质量为m A,则 A.F=2N;m A=0.4kg B.F=2N;m A =0. 2kg C.F=4;m A=0.2kg D.F=4N;m A=0.4kg 2.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 () 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 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 3.磁力棒是可拆卸类拼搭玩具。如图所示为一磁力棒吸着一颗钢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力棒对刚球弹力是由于钢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B.钢球受到磁力棒的磁力等于钢球的重力 C.钢球受到磁力棒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D.钢球和磁力棒整体一起白由下落,则磁力棒对钢球弹力等于零

4.木块沿粗糙斜面(斜面相对地面静止)运动,下列对木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G是重力,N是支持力,f是摩擦力) A. B. C. D. 5.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圆环通过轻绳和质量为m 的物块相连,物块在水平向右的风力作用下偏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如图中虚线位置所示)。现风力发生变化使物块偏离到图中实线位置(缓缓移动),但圆环仍然不动,在这 F、横杆对圆环的摩擦力大小f、横杆对一过程中,水平风力大小F风、绳子上的张力大小 T F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圆环的支持力大小N A.F风保持不变,T F逐渐变大 B.F风逐渐变大,T F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大,N F保持不变 D.f保持不变,N F逐渐变小 7.如图所示,某球用一根轻绳悬在空中,球的重量为G,轻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F2,则()

天津市2014-2018年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专题二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一、静态平衡分析 1. (18年部分区县一模,9)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柱体A 放置在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半圆柱体的圆心O 1恰好位于悬点O 的正下方,质量为 m 的小球B 用细线悬挂于O 点,小球离地面高2R , 悬线与竖直方向成30°,此时线的拉力大小为 ,小球所受支持力大小为 。(小球大小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2. (18年河西一模,4)如图所示,轻绳一端连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Q ,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与小球P ,P 、Q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Q 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 .Q 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Q 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D .Q 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左下方 3. (18年和平三模,9)如图所示,在墙角有一根质量为m 的均匀绳,一端悬于天花板上的A 点,另一端悬于竖直墙壁上的B 点,平衡后最低点为C 点,测得AC = 2BC ,且绳在B 端附近的切线与墙壁夹角为α,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绳在A 处的张力是 ,在最低点C 处的张力是 。 4. (15年南开一模,6)(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0 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 = 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 = 5.0 N 拉物体,物体仍静止。(g = 10 m/s 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2.5 N B .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5.0 N C .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 N 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 N 5. (15年和平一模,2)如图所示,轻杆BC 的一端带有光滑定滑轮,B 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BC 与墙面垂直,轻绳一端系于墙上A 点,并通过定滑轮在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物体,轻绳与竖直墙面的夹 角为6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杆上的作用力沿杆,大小为mg C .杆上的作用力不沿杆,大小为mg D 6. (15年南开二模,8)(多选)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中间用一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 1. (2012海南卷)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 2 l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 1 2 m m 为 C.2 答案:C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 角,则:tan 2,sin αα== 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 得: 121sin m m α== ,选C 2(2012上海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N 。则(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答案:C 3(2012广东卷).如图3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G 和G B. 2 和2 B. 12G D. 12G 和12G 答案:B 4(2012天津卷).如图所示,金属棒MN 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 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 向N 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 θ

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解析:水平的直线电流在竖直磁场中受到水平的安培力而偏转,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此时 它受拉力、重力和安培力而达到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mg BIL mg F = = 安θtan ,所以棒子中的电流增大θ角度变大;两悬线变短,不影响平衡状态,θ角度不变;金属质量变大θ角度变小;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度变大。答案A 。 5(2012上海卷).如图,竖直轻质悬线上端固定,下端与均质硬棒AB 中点连接,棒长为线长的二倍。棒的A 端用铰链墙上,棒处于水平状态。改变悬线的长度,使线与棒的连接点逐渐右移,并保持棒仍处于水平状态。则悬线拉力(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6(2)(2012广东卷)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 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 1至L 6,数据如下表表: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长度为______。 ③图16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L 0或L 1”)。 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 2)。 答案:. (2) ①竖直 ②稳定 L 3 1mm ③ L 0 ④ 4.9 10 7(2012海南卷).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

热门-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 设计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设计思想 本节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 化学键的涵义和氢键的应用。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液态水和酒精。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有1个正确答案) 1.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A.B.C.D. 2.易与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A.B.C.D. 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2B.NaHSO4C.HNO3D.I2 4.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 B.HNO3C.HCl D.NH3 5.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H4Cl B.NaOH C.CaF2D.CH4 6.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B.Na2S C.CaF2D.KCl 7.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H2O B.CaCl2C.KOH D.Cl2 8.下列过程中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B.氯气溶于水C.碘晶体升华D.钠与氯反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0.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11.下列物质中,只有离子键的是() A.NaOH B.NaCl C.H2D.HCl 12.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1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干冰B.NH4Cl固体C.H3PO4固体D.HCl 二、填空题 14.在下列空白处填写“可能与不可能”和“一定或不一定” (1)非金属之间______形成离子键 (2)复杂的阴离子或者阳离子中_________含有共价键 (3)稀有气体分子中_________含化学键 (4)离子化合中__________含有共价键 (5)共价化合物中________含有离子键 *15.用电子式表示: (1)钾原子____(2)氯原子____(3)过氧化钠______(4)氢氧化钾____(5)氢氧根离子______ (6)硫离子____(7)氯化钙____(8)氯化铵________ (9)硫化钾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答案]ADCADCCAACBCB 14可能一定不可能(4)可能(5)不可能15.略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解析(3)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解析(3)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分别挂在支架上的B 点(如图甲所示)和跨过滑轮的轻绳BC 上(如图乙所示),图甲中轻杆AB 可绕A 点转动,图乙中水平轻杆一端A 插在墙壁内,已知θ=30°,则图甲中轻杆AB 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 1和图乙中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 2分别为( ) A .F 1=mg 、23F mg = B .13F mg =、23F mg = C .133 F mg =、F 2=mg D .13F mg =、F 2=mg 2.下列关于四项运动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超重状态 D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 3.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 .2m B .32m C .m D .2m 4.如图所示,细绳MO 与N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 >NO ,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 的重力过程中(绳OC 不会断)( ) A .绳ON 先被拉断

B.绳OM先被拉断 C.绳ON和绳OM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AB∶OB=3∶4∶5,两球质量关系为m A=2m B=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B绳的拉力大小为2mg B.OA绳的拉力大小为10 3 mg C.F的大小为4 3 mg D.AB绳的拉力大小为mg 6.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A.8.65N B.5.0N C.4.3N D.2.5N 7.如图所示,铁质的棋盘竖直固定,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保持静止,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棋子质量不同时,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8.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相互接触,球与地面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案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1课时) 姓名: 班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2.了解离子键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为学生对物质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3.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回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下图为NaCl 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解释】钠原子失去 个电子,变成 电子稳定结构的 ,氯原子得到 个电子,变成 电子稳定结构的 ,钠离子与氯离子在静电作用下形成NaCl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完成下列知识 知识点1 离子键 一、化学键 1.概念: 常见的化学键有 、 二、离子键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 3.成键本质: 4.成键元素: 5.存在 关于离子键概念的注意事项: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既不单指相互吸引也不单指相互排斥,而是合力的作用 三、离子化合物 1.概念: 2.存在 (1)活泼金属( 第ⅠA 、ⅡA 族 )与活泼非金属( 第 ⅥA 、ⅦA 族)之间形成化合物。如NaCl Na 2O 2等 (2)活泼金属氧化物 (3)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 4Cl 、NaHCO 3 、Ba(OH)2、NaOH 等 +11 8 2 +11 8 2 1 失 e - +17 8 2 7 +17 8 2 8 得 e - 离子键 离子 化合物 NaCl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习题解答

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1.颗粒在流体中做自由沉降,试计算(1)密度为2 650 kg/m 3,直径为0.04 mm 的球形石英颗粒在20 ℃空气中自由沉降,沉降速度是多少?(2)密度为2 650 kg/m 3,球形度6.0=φ的非球形颗粒在20 ℃清水中的沉降速度为0.1 m/ s ,颗粒的等体积当量直径是多少?(3)密度为7 900 kg/m 3,直径为6.35 mm 的钢球在密度为1 600 kg/m 3的液体中沉降150 mm 所需的时间为7.32 s ,液体的黏度是多少? 解:(1)假设为滞流沉降,则 2s t ()18d u ρρμ -= 查附录20 ℃空气31.205kg/m ρ=,s Pa 1081.15??=-μ,所以 ()()()s m 1276.0m 1081.11881.9205.126501004.01852 3s 2t =???-??=-=--μρρg d u 核算流型 3t 51.2050.12760.04100.3411.8110 du Re ρμ--???===

2012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

4. (2012海南卷)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 2 l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 1 2 m m 为 A.5 B. 2 C.5 2 D.2 答案:C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2 tan 2,sin 5 αα== 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 1215 sin 2 m m α== ,选C 6(2012上海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N 。则(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答案:C 16(2012广东卷).如图3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G 和G B. 22G 和2 2 G B. 12G 和3 2 G D. 12G 和12G 答案:B 2(2012天津卷).如图所示,金属棒MN 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 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 向N 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苏教版化学一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①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力,认识化学键的涵义,认识离子化合物、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形成,知道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②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难点:离子键的概念及其形成,学会运用化学用语(电子式)进行化学的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讲述】:一、化学键 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要想使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需要加热到温度高达2000℃,它的分解率仍不到1%,这就说明在氢分子里氢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如果要破坏这种作用就需消耗436kJ/mol的能量;氯化钠和氯化镁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离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氯气是由许多氯分子构成的,分子中两个氯原子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金刚石是由许多碳原子彼此结合形成的空间网状晶体,在晶体中,直接相邻的碳原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间。

【板书】一、化学键 1、定义: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强调:相邻的、强烈的 【讲述】根据构成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同,我们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类型。 【板书】2、主要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讲述】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而氯化钠是由氯和钠化合而成的。它们是怎么结合的呢?我们不妨从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带正电的钠离子,而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这两个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氯化钠。 【提问】1、在食盐晶体中Na+与Cl-间存在有哪些作用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 1、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引力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2、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所以所谓阴、阳离子电荷相互中和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板书】二、离子键 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注:成键微粒:阴离子、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高考物理廊坊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廊坊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木板对A的作用力不变 B.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 C.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 D.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1F和2F的作用,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F=10N,2F=2N,若撤去1F的瞬间,则木块受到合力F和摩擦力f的大小、方向是() A.F=0;f=2N,方向向右 B.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左 C.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右 D.F=0,f=0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拉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 (M +m) g C.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 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4.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 B.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 D.砖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5.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坛的形变 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人受到的重力 6.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绳ON先被拉断 B.绳OM先被拉断 C.绳ON和绳OM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质弹簧系住,并用倾角θ=37°的木板托住,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 ) A.小球受木板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B.弹簧弹力不可能为3 4 mg C.小球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1第3讲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3讲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化学键 1.概念:通常把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2.分类: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3.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二、化学键的形成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成键粒子阴、阳离子未达稳定结构的原子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作用静电作用 形成过程得失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金属原子失去电子 形成条件既有要得电子的原子, 又有要失电子的原子 均是未达稳定结构, 需要得电子的原子 只有要失去电子的原 子 实例NH4Cl、NaCl H2、HCl 金属单质和合金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判断方法为寻找活泼金属和NH4+。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判断方法为判断其不是离子化合物。 四、电子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及其内层电子;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最外层电子。 2.原子的电子式:例,;练: 3.离子的电子式:例,; 练:分别写出K+、Ca2+、O2-、F-的电子式: 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例, 练:分别写出KF、CaS、K2O、CaF2的电子式: 5.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NaCl的形成过程:例, 练:用电子式表示MgBr2的形成过程: K2S的形成过程: 6.单质及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熟练记住,默写)

7.几个重要物质的电子式 NaOH:HClO: NH4Cl:NH5: Na2O2:H2O2: 五、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 ②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性,而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③只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气态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之间,如CH4、O2、Ne等。 (3)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例如:熔、沸点:HCl氢键>分子间作用力 ②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等。 (3)形成条件:分子中含有得电子能力较强的元素,如N、O、F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练习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2 B.NaHSO4 C. HNO3 D.I2 2.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 B.HNO3 C.HCl D.NH3 3.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H4Cl B.NaOH C.CaF2 D.CH4 4.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MgBr2 B.Na2S C.CaF2 D.KCl 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H2O B.CaCl2 C.KOH D.Cl2 6.下列过程中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B.氯气溶于水 C.碘晶体升华 D.钠与氯反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8.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9.下列关于离子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10.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A . B.N…N … C . D. 11.下列变化中,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 B.干冰气化 C.食盐熔化 D.氯化氢溶于水 12.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事实的是()A.氯化氢不易分解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 13.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食盐 B.金刚石 C.NaF D.干冰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Cl2 HCl B、F2 NaBr C、HI NaI D、H2SO4 NaCl 15.下列物质中不含离子键的是 ( ) (a)NH4HCO3 (b)NH3 (c)BaSO4 (d)KAl(SO4)2·12H2O (e)Ba(OH)2 (f)H2SO4 A.、(a)、(d)和(f) B、 (b)、(c)和(e) C、 (d)和(e) D、 (b)和(f) 16.下列化学式中,能真实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 ( ) A、CuSO4 B、CS2 C、Na2O D、CsOH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二、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 (全国新课标I 卷,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 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外力F 向右上方拉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 绳'OO 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 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 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在F 保持方向不变,大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 物体a 、b 均保持静止,各绳角度保持不变;选a 绳的拉力a T m g =,所以物体a 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由滑轮 性质,滑轮两侧绳的拉力相等,所以b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 向均保持不变,C 选项错误; a 、b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 不变,所以OO '的张力不变,A 选项错误;对b 进行受力分析, 并将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上图所示。由受力平 衡得:x x T f F +=,y y b F N T m g ++=。T 和b m g 始终不变,当F 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支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 选 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 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D 。 2. (全国新课标II 卷,14)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 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示.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 C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 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动态平衡问题,F 与T 的变化情况如图: 可得:'''F F F →→↑ 3(全国新课标III 卷,17)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m/3 B.m/2 C. m D.2m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Oab 为等边三角形,120aO b '∠=?,则T mg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绳子上张力的合力等于m g ',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 ,C 正确 4.(上海卷,15)如图,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三角板A 端,使其绕B 点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小角度,力F 对B 点的力矩为M ,则转动过程中 (A)M 减小,F 增大 (B)M 减小,F 减小 (C)M 增大,F 增大 (D)M 增大,F 减小 【答案】A g f T x T y N m b T F x F y F

最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与解析

第三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对“NaOH和NH4Cl都是离子化合物”有下列四点感悟,其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PH4F为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D.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NaOH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A正确。PH4F类比于NH4Cl,可知为离子化合物,B正确。NH4Cl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C 正确。含金属元素的如AlCl3等为共价化合物,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主要看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D错误。 答案 D 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 A B.1个乙醇分子中存在8个共用电子对 C.NaOH和Na2O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 PCl5和B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解析A项,1 mol Na2O2中含有3 mol离子,2 mol Na+和1 mol O2-2,A错; B项1个CH3CH2OH中共形成8个共价键,即存在8个共用电子对,B正确; C项NaOH中含离子键和极性键,Na2O只含离子键,C项错;D项,PCl5的分子中,每个氯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而BF3分子中,硼只满足6电子结构,D错。 答案 B 3.X、Y均为短周期元素,且X为ⅠA族元素,Y为ⅥA族元素。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由X、Y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由X、Y元素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由X、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可能是1∶1 解析X、Y均为短周期元素,则X可以是H、Li、Na,Y可以是O、S,X 的原子半径不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X、Y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2O,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2S,则B、C项错误,D项正确,如化合物H2O2或者Na2O2。 答案 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中的ⅡA族和ⅢA族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为1 B.干冰晶体内存在共价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C.BF3和CaO2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SiO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是为了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A项中可能为1、11、25,错误。干冰中CO2分子内存在着C、O之间的共价键,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B正确。C项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所以BF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错误。SiO2为原子晶体,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熔化过程中断裂的是共价键。 答案 B 5.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或离子不可能是()。 A.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B.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D.可形成双核离子或四核离子 解析根据题意知,X是H、Li或Na,Y是O或S,H2O是只含极性键的共

高考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含解析

高考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 1.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B的下端固定于水平面上,上端与A连接,开始时A静止。A 的质量为m=2kg,弹簧B的劲度系数为k1=200N/m。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根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其右端点位于a位置,此时A上端轻绳恰好竖直伸直。将弹簧C的右端点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到b位置时,弹簧B对物体A的拉力大小恰好等于A的重力。已知ab=60cm,求: (1)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弹簧B的形变量的大小; (2)该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及轻弹簧C的劲度系数k2。 【答案】(1)10cm;(2)100N/m。 【解析】 【详解】 (1)弹簧C处于水平位置且没有发生形变时,A处于静止,弹簧B处于压缩状态; 根据胡克定律有:k1x1=mg 代入数据解得:x1=10cm (2)当ab=60cm时,弹簧B处于伸长状态,根据胡克定律有: k1x2=mg 代入数据求得:x2=10cm 故A上升高度为:h=x1+x2=20cm 由几何关系可得弹簧C的伸长量为:x3=ab﹣x1﹣x2=40cm 根据平衡条件与胡克定律有: mg+k1x2=k2x3 解得k2=100N/m 2.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块A放在水平地面上,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跨过滑轮,一端与物块A连接,另一端悬挂质量m=1kg的物块B,细绳竖直,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体A施加向左的水平外力F,使A沿水平面向左缓慢移动。物块A刚开始移动时水平外力F1=3N,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课 时 1 离 子 键 【我思我学】 议一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 想一想:不同的物质含有不同的微粒,这些微粒是如何彼此结合而构成物质的? 议一议:为什么氢原子与氯原子能形成氯化氢分子,而氢原子和氦原子在同一条件下却不能化合? 想一想:分子 原子 离子,三种微粒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原子在形 成分子或离子过程中,一般都形成稳定结构,则原子可通过哪些途径成为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这些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何不同?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常见种类。 2、知道离子键及其形成,知道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3、了解什么是电子式。知道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 二、方法指引: 1、化学键:存在于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从熟悉的物质氯化钠入手,引入离子键的概念。过程分析围绕微粒结构的变化。 Na + Cl Cl — 活泼非金属与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失电子,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阴阳离子,再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因而,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对于了解原子的性质,成键的方式等皆有帮助。这正是“电子式”的优越性。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简明地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排布,这种式子称为“电子式”。 例:阳离子的电子式——直接用阳离子的离子符号表示。Na + ; Mg 2+; Ca 2+ 阴离子的电子式—— Cl —; S 2—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 + Cl — 4、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易形成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微粒是离子,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思路应紧紧围绕“结构——性质——应用”这一主线。 三、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得 e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