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

一 计算题

7-1-1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m 108.92-?。若使物体上下振动,且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 当0=t 时,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m 100.82-?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求振动方程;(2) 当0=t 时,物体在平衡位置并以的速度1s m 60.0-?向上运动,求振动方程。

7-1-2 一物体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m 6.00=A ,周期s 0.2=T ,当0=t 时,位移m 3.00=x ,且向x 轴正向运动。求:(1) s 5.0=t 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2) 物体从m 03.0-=x 处向x 轴负向运动开始,到平衡位置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7-1-3 作简谐振动的小球,速度最大值s /cm 3=m v ,振幅cm 2=A ,若从速度为正的最大值的某时刻开始计时。求: (1) 求振动的周期;(2) 求加速度的最大值;(3) 写出振动表达式。

7-1-4 某振动质点的t x -曲线如图所示,求:(1) 振动方程;(2) 点P 对应的相位;(3) 到达点P 相应位置所需时间。

7-1-5 已知一个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1) e d c b a 、、、、各状态相应的相位;(2) 写出振动表达式;(3) 画出旋转矢量图。

7-1-6 两个谐振子做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第一个振子的振动表达式为)cos(1?ω+=t A x ,当第一个振子从振动的正方向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振子恰在正方向位移的端点。求:(1) 第二个振子的振动表达式和二者的相差;(2) 若0=t 时,2/1A x -=,并向x 负方向运动,画出二者的t x -曲线及旋转矢量图。

7-1-7 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1和2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1) 两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21x x 、;(2) 在同一图中画出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并比较两振动的相位关系;(3) 若两简谐振动叠加,求合振动的运动方程。

7-1-8一弹簧振子,弹簧劲度系数为m /N 25=k ,当物体以初

动能0.2J 和初势能0.6J 振动时,求:(1) 振幅是多大?(2) 位移是多

大时,势能和动能相等?(3) 位移是振幅的一半时,势能多大?

7-1-9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为)6/2cos(4.001π+=t x ,)6/2cos(3.002π-=t x ,

试写出合振动

习题7-1-4图

x

习题7-1-11图

习题7-1-12图

的表达式。

7-1-10已知两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分别为)75.010cos(5.001π+=t x ,)25.010cos(6.002π+=t x ,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 合振动的振幅及初相;(2) 若有另一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10cos(7.0033?+=t x ,则3?为多少时,31x x +的振幅最大?又3?为多少时,32x x +的振幅最小?

7-1-11质量为kg 1000.12-?的子弹,以1s m 500-?的速度射入并嵌在木块中,同时使弹簧压缩从而作简谐振动。设木块的质量为kg 99.4,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3m N 1000.8-??。若以弹簧原长时物体所在处为坐标原点,向左为x 轴正向,求简谐振动方程。

7-1-12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其下挂有一质量为1m 的空盘。现有一质量为2m 的物体从盘上方高为h 处自由落到盘中,并和盘粘在一起振动。求:(1) 此时的振动周期与空盘作振动的周期相比有什么变化?(2) 此时的振幅为多大?

二 选择题

7-2-1 一简谐振动表达式为)3cos(φ+=t A x ,已知0=t 时的初位移为m 4.00,初速度为1s 0.09m -?,则振幅与初相分别为( )

(A) )4

3(tan 05.01-,m (B) )4

3(tan 05.01--,

m (C)

)9

4

(tan 971--,m (D)

)4

9

(tan 971

--,m

7-2-2 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确定在s 2=t 时刻质点的位移、速度分别为 ( )

(A) 2,1s m 3-?π (B) 0, 12s m 1024--?? (C) 0,12s m 103--??π (D) 0,1s m 3-?π

7-2-3 一简谐振动,其方程为)4/cos(πω+=t A x ,它的旋转矢量图正确的为( )

7-2-4 图中用旋转矢量法表示了一个简谐振动,旋转矢量的长度为m

4.00,旋转角速度1s rad 4-?=πω。此简谐振动方程为(

) (SI )。

习题7-2-3

x

(A) )(2

4cos 04.0ππ+t (B) )

(2

34cos 04.0ππ-t (C) )(2

4sin 04.0ππ-t (D) )

(2

4cos 04.0ππ-t 7-2-5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振动表达式分别为:

()2/5cos 10621π+?=-t x 、()t x 5sin 10222-?=-π,则它们的合成振动的振幅、初相分别为 ( )

(A) m 1082-?,2π (B) m 1082-?,2π- (C) m 1042-?,2π- (D) m 1042-?,2π

三 填空题

7-3-1 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有质量为m 的重物,其自由振动的周期为T 。今已知振子离开平衡位置为x 时,其振动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则该振子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

7-3-2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当它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

7-3-3 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作的功为_________。

7-3-4 两质点沿水平直线作同频、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它们每次沿相反方向经过同一个点时,位移x 的绝对值均为振幅的一半,则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_________。

7-3-5一物体同时参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3/4cos 10521ππ+?=-t x 、

()3/24cos 10522ππ-?=-t x ,合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

习题7-2-4图

运筹学习题集(第七章)

判断题 判断正误,如果错误请更正 第七章网络计划 1.网络计划中的总工期等于各工序时间之和。 2.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为0的工序称为关键工序。 3.在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和终点。 4.在网络图中,允许工序有相同的开始和结束事件。 5.在网络图中,从始点开始一定存在到终点的有向路。 6.在网络图中,关键路线一定存在。 7.PERT是针对随机工序时间的一种网络计划编制方法,注重计划的评价和审查。 8.事件i的最迟时间等于以i为开工事件工序的最迟必须开工时间的最小值。 9.紧前工序是前道工序。 10.后续工序是紧后工序。 11.箭示网络图是用节点表示工序。 12.事件j的最早时间等于以j为结束事件工序的最早可能结束时间的最大值。 13.虚工序是虚设的,不需要时间、耗费和资源,并不表示任何关系的工序。 14.若将网络中的工序时间看作距离,则关键路线就是网络起点到终点的最长路线。 15.(i,j)是关键工序,则有TES(i,j)=TLS(i,j)。 16.网络计划中有TEF(i,j)=TE(i)+t(i,j)。 17.工序的总时差R(i,j) =tLF(i,j)+tLS(i,j)-t(i,j)。 18.工序(i,j)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TLF(i,j)= TL(i)+t(i,j)。 19.工序时间是随机的,期望值等于3种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第七章网络计划 1.事件j的最早时间T E(j)是指A 以事件j为开工事件的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B 以事 件j为完工事件的工序最早可能结束时间C 以事件j为开工事件的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 D 以事件j为完工事件的工序最迟必须结束时间 2.时间i的最迟时间T L(i)是指A以事件i为开工事件的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以 事件i为完工事件的工序最早可能结束时间C 以事件i为开工事件的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 D 以事件i为完工事件的工序最迟必须结束时间 3.工序(i,j)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T LF(i,j)等于 A T E(i)+t(i,j)B T L(j)C T L (j)-t ij D min{T L(j)-t ij} 4.工序(i,j )的最早开工时间T ES(i,j)等于 A T E(i) B maxT E(k)+t ki C T L(i) D min{T L(j)-t ij} E T EF(i,j)-t ij 5.工序(i,j)的总时差R(i,j)等于A T EF(i,j)- T ES(i,j) B T LF(i,j)- T EF(i, j) C T LS(i,j)- T ES(i,j) D T L(j)- T E(i)- t ij E T L(j)- T E(i)+ t ij 计算题

第七章------管理沟通

第七章管理沟通 第七章管理沟通 ?7.1组织沟通原理 ?7.2群体决策 ?7.3改善管理沟通 7.1组织沟通原理 阿维安卡52航班的悲剧 ?仅仅几句话就能决定生与死的命运?1990年1月25日恰恰发生了这种事件。那一天,由于阿维安卡52航班飞行员与纽约肯尼迪机场航空交通管理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导致了一场空难事故,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 ?1月25日晚7点40分,阿维安卡52航班飞行在南新泽西海岸上空11,277.7米的高空。机上的油量可以维持近两个小时的航程,在正常情况下飞机降落至纽约肯尼迪机场仅需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可以说飞机上的油量足够维持飞机的飞行直至降落。然而,此后发生了一系列耽搁。晚上8点整,机场管理人员通知52航班,由于严重的交通问题,他们必须在机场上空盘旋待命。晚上8点45分,52航班的副驾驶员向肯尼迪机场报告他们的“燃料快用完了”。管理员收到了这一信息,但在晚上9点24分之前,没有批准飞机降落。在此之前,阿维安卡机组成员再没有向肯尼迪机场传递任何情况十分危急的信息。 晚上9点24分,由于飞行高度太低以及能见度太差,飞机第一次试降失败。当机场指示飞机进行第二次试降时,机组成员再次提醒燃料将要用尽,但飞行员却告诉管理员新分配的跑道“可行”。晚上9点32分,飞机的两个引擎失灵,1分钟后,另两个也停止工作,耗尽燃料的飞机于晚上9点34分坠毁于长岛。 调查人员找到了失事飞机的黑匣子,并与当事的管理员进行了交谈,他们发现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是沟通的障碍。 ?首先,飞行员一直说他们“燃料不足”,交通管理员告诉调查者这是飞行员们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当时间延误时,管理员认为每架飞机都存在燃料问题。但是,如果飞行员发出“燃料危急”的呼声,管理员有义务优先为其导航,并尽可能迅速地允许其着陆。遗憾的是,52航班的飞行员从未说过“情况紧急”,所以肯尼迪机场的管理员一直未能理解到飞行员所面对的是真正的困境。 其次,飞行员的语调也并未向管理员传递燃料紧急的严重信息。许多管理员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可以在各种情境下捕捉到飞行员声音中极细微的语调变化。尽管机组成员相互之间表现出对燃料问题的极大忧虑,但他们向机场传达信息的语调却是冷静而职业化的。 最后,飞行员的文化、传统以及职业习惯也使飞行员不愿意声明情况紧急。如正式报告紧急情况之后,飞行员需要写出大量的书面汇报;同时,如果发现飞行员在计算飞行油量方面疏忽大意,联邦飞行管理局就会吊销其驾驶执照。这些消极措施极大地阻碍了飞行员发出紧急呼救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专业技能和荣誉感不必要地变成了决定生死命运的赌注。 3.沟通的层次 ?沟通是信息交换的过程。通常意义的层次: ?个人内部沟通:自我对话、自己与自己交流的过程 ?人际沟通:发生在两个人或熟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相互理解过程。 ?群体沟通:群体成员之间的意义分享和目标整合过程。

第7章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七参考答案 7.1 什么是异常?为何需要异常处理? 答:在程序运行时打断正常程序流程的任何不正常的情况称为错误(Error)或异常(Exception)。在程序设计时,若对程序运行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异常不进行处理,程序运行发生错误时程序将终止运行,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程序设计比较简单。但是,对程序错误一概地采用终止运行办法,显然过于简单化,因为有些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保持程序继续运行。比如,由于文件名不符合要求而无法打开文件,那么,可以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新的文件名,从而使程序继续往下运行。在程序中使用了异常处理,就可以在解决问题之后使程序继续运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健壮性和容错能力。 7.2 列举5种常见的异常。 答:被零除、数组下标越界、引用空对象、文件不能打开、数据格式错误。 7.3 Java中的异常处理主要处理哪些类型的异常? Java处理的异常分为3种:Error类、RunTimeException类和其它Exception类。 Error类错误与程序本身基本无关,通常由系统进行处理。RuntimeException类异常主要是程序设计或实现问题,可以通过调试程序尽量避免而不是去捕获。有些异常在程序编写时无法预料,如中断异常、文件没有找到异常、无效的URL异常等,是除RunTimeException 类异常的其它Exception异常(非运行时异常)。在正常条件下这些异常是不会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也是不可预知的。为了保证程序的健壮性,Java要求必须对可能出现的这类异常进行捕获并处理。 7.4 如果在try程序块中没有发生异常,那么当该程序块执行完后,程序继续执行什么地方的语句? 答:如果一个try程序块中没有发生任何异常,那么就跳过该块的异常处理程序,继续执行最后一个catch块之后的代码。如果有finally程序块的话,就执行finally程序块及其后的语句。

第7章习题解答

习 题 7 7.1 图7.1所示为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请分别说明场效应管各属于何种类型。说明它的开启电压th U (或夹断电压p U )约是多少。 GS GS (a) (b) (c) 图7.1 习题7.1图 解:(a) N 沟道 耗尽型FET U P =-3V ; (b) P 沟道 增强型FET U T =-4V ; (c) P 沟道 耗尽型FET U P =2V 。 7.2 图7.2所示为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别判断各场效应管属于何种类型(结型、绝缘栅型、增强型、耗尽型、N 沟道或P 沟道),说明它的夹断电压p U (或开启电压th U )为多少。 DS (a) DS (b) 图7.2 习题7.2图 解:(a) JFET P 沟道 U P =3V ;(b) 耗尽型 N 沟道FET U P =-1.0V 7.3 某MOSFET 的I DSS = 10mA 且U P = -8V 。(1) 此元件是P 沟道还是N 沟道?(2) 计算U GS = -3V 是的I D ;(3) 计算U GS = 3V 时的I D 。 解:(1) N 沟道;

(2) )mA (9.3)83 1(10)1(P GS DSS D =-?=- =U U I I (3) )mA (9.18)8 3 1(10)1(P GS DSS D =+?=-=U U I I 7.4 画出下列FET 的转移特性曲线。 (1) U P = -6V ,I DSS = 1mA 的MOSFET ; (2) U T = 8V ,K = 0.2mA/V 2的MOSFET 。 解: (1) /V (2) i D /V 7.5 试在具有四象限的直角坐标上分别画出各种类型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示意图,并标明各自的开启电压或夹断电压。 解: 7.6判断图7.6所示各电路是否有可能正常放大正弦信号。 解: (a) 能放大 (b) 不能放大,增强型不能用自给偏压 (c) 能放大 (d )不能放大,增强型不能用自给偏压,改为耗尽型管子,共漏1

宏观习题第7章

7 经济增长 7.1 判断题 7.11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要取得经济增长,则要么要素投入数量有所增长,要么要素使用效 率有所增加。()7.12 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该国的总储蓄率。()7.13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7.14 人口增长率与长期人均生活水平的高低没有关系。()7.15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处于黄金率资本存量,则人均消费将处于最高水平。()7.16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处于黄金率资本存量,则总资本存量处于最高水平。()7.17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使稳态资本存量降低。()7.18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使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降低。()7.19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降低长期人均消费水平。()7.110 政府推动某项产业政策能够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7.111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外生的,但其它增长模型则未必如此。()7.112当某国发生正向供给冲击并且该冲击的作用是永久性的,黄金率资本存量将增加。 ()7.113 当某国发生正向供给冲击后,黄金率资本存量将增加。()7.114长期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储蓄率。()7.115 在长期而言,生产率的提高是改善人们生活的决定性因素。()7.116 政府加强教育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7.119从理论上讲,政府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增够促进经济增长。()7.120 如果考虑纯经济利益以外的其它因素,制定产业政策有其合理性。() 答案 7.11 T;7.12 F;7.13 T;7.14 F;7.15 T;7.16 F;7.17 F;7.18 T;7.19 F;7.110 F; 7.111 T;7.112 T;7.113 F;7.114 F;7.115 T;7.116 T;7.118 T;7.119 T 7.2 选择题

第7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7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命名下列化合物。 ^ OH OH OH O C H 3CH 3 Ph CHCH 2CH 2CH 3OH C 2H 5OCH 2CH 2O C 2H 5 (7) (8) (9)(10) CH 3OH NO 2 O CH 2OH CH 3O CH 2CH 3 CH 3 CH 3 H O H O CH 3(11) (12) (13) (14) 解:(1) 4-丙基-4-庚醇 (2) 2-甲基-3-戊炔-2-醇 (3) 3-氯-2-溴-1-丁醇 (4) (E )-2,3-二甲基-4-溴-2-戊烯-1-醇 (5) (2R ,3R )-3-甲基-4-戊烯-2-醇 (6) (E )-2-丁烯-1,4-二醇 (7) 4-环戊烯-1,3-二醇 (8) 3-甲基-5-甲氧基苯酚 (9) 1-苯基-1-丁醇 (10) 乙二醇二乙醚 (11) 2-硝基-1-萘酚 (12) 4-甲氧基环己基甲醇 (13) 1,2-环氧丁烷 (14) (2S ,3R )-2,3-二甲氧基丁烷 ~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3,3-二甲基环戊醇 (2) 肉桂醇 (3) 环戊基叔丁基醚 (4) 3-环己烯基异丙基醚 (5) 顺-1,2-环己二醇 (6) 2,3-二巯基-1-丙醇 (7) 4-丁基-1,3-苯二酚 (8) 二苯并-18-冠-6 解: CH CH CH 2OH OH C H 3C H 3(1) (2) O O C(CH 3)3 CH(CH 3)2 (3) (4) ~ SH SH CH 2CH CHOH (5) (6) OH OH C(CH 3)3 O O O O O (7) (8)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成序。 (1)丙三醇,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 (2)3-己醇,正己醇,正辛醇,2-甲基-2-戊醇 解:(1)丙三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 (2)正辛醇>正己醇>3-己醇>2-甲基-2-戊醇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与卢卡斯试剂作用的速率快慢排列成序。 (1)1-丁醇,2-丁烯-1-醇,3-丁烯-2-醇,2-丁醇 , (2)叔丁醇,正丁醇,环己醇 (3)对甲氧基苄醇,对硝基苄醇,苄醇 解:(1)3-丁烯-2-醇>2-丁烯-1-醇>2-丁醇>1-丁醇 (2)叔丁醇>环己醇>正丁醇 (3)对甲氧基苄醇>苄醇>对硝基苄醇

第七章习题答案1

7-1 填空题 1.液压基本回路是由某些液压元件组成的,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回路,按其功用不同,可分为(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和(方向控制)回路。 2.在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当节流阀的通流面积调定后,速度随负载的增大而(减小)。 3.在容积调速回路中,随着负载的增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泄漏(增大),于是速度发生变化。 4.液压泵的卸荷有(压力)卸荷和(流量)卸荷两种方式。 5.在定量泵供油的系统中,用(流量阀)实现对执行元件的速度控制,这种回路称为(节流调速)回路。 7-2 判断题 1.单向阀不只是作为单向阀使用,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用途。(√) 2.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常采用电磁换向阀实现主油路换向。(×) 3.容积调速回路中,其主油路中的溢流阀起安全保护作用。(√) 4.采用顺序阀的顺序动作回路中,其顺序阀的调整压力应比先动作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低。 (×) 5.在定量泵与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其转矩恒定不变。(×) 6.同步回路可以使两个以上液压缸在运动中保持位置同步或速度同步。(√) 7-3 选择题 1.在用节流阀的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其液压缸速度( B )。 A.随负载增大而增加 B.随负载减少而增加 C. 不随负载变化 2.( B )节流调速回路可承受负值负载。 A.进油路 B.回油路 C.旁油路 3.顺序动作回路可用( C )来实现。 A.减压阀 B.溢流阀 C. 顺序阀 4.要实现快速运动可采用( A )回路。 A.差动连接 B.调速阀调速 C.大流量泵供油

5.为使减压回路可靠地工作,其最高调整压力应( B )系统压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6.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为( B )调速,即调节速度时,其输出的( D )不变。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为( A )调速,即调节速度时,其输出的( E )不变。 A .恒功率 B .恒转矩 C .恒压力 D .最大转矩 E .最大功率 F .最大流量和压力 7-4 计算题 1.试说明图7-35所示由行程阀与液动阀组成的自动换向回路的工作原理。 2.如图7-36所示回路中,三个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如图,试问泵的供油压力有几级? 数值各为多少? 3.如图7-37所示液压系统,液压缸活塞面积A 1=A 2=100cm 2 ,缸Ⅰ运动时负载F L =35000N ,缸Ⅱ运动时负载 为零。不计压力损失,溢流阀、顺序阀和减压阀的调定压力分别为4MPa 、3MPa 、2MPa 。求出下列三种工况下A 、 B 、 C 处的压力: (1)液压泵启动后,两换向阀处于中位; (2)1YA 通电,液压缸Ⅰ活塞运动时及运动到终点时; (3)1YA 断电,2YA 通电,液压缸Ⅱ活塞运动时及活塞杆碰到挡块时。 图7-35 图7-36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 大中取大法:乙方案最优 小中取大法:丙方案最优 大中取小法:后悔值计算如下: 故甲方案最优 第七章 1. 生产甲产品每机时提供的边际贡献=(30-15)/5=3(元/机时) 生产乙产品每机时提供的边际贡献=(45-20)/8=3.125(元/机时) 80000机时分别生产甲、乙产品所能提供的边际贡献: 甲产品边际贡献=80000×3=240000(元) 乙产品边际贡献=80000×3.125=250000(元)

结论:企业应选择生产乙产品。 2. (1) A产品单位边际贡献=300×92%-135=141(元/件) B产品单位边际贡献=330×87%-140=147.1(元/件) C产品单位边际贡献=230×95%-105=113.5(元/件) D产品单位边际贡献=250×98%-112=133(元/件) (2) A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41÷12=11.75(元/公斤) B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47.1×12=12. 26 (元/公斤) C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13.5×7.6=14.93(元/公斤) D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33×10=13.3(元/公斤) 结论:当原材料用于生产C产品时,平均每公斤材料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多,即在现有条件下,只要销路有保障,该企业应将原材料优行用于C产品生产。

3.(1) 甲产品虽然亏损,但其销售收入(60000元)仍大于变动成本(51000元),即亏 损产品甲还可以提供9000元的边际贡 献,并弥补企业部分固定成本,在没有更 好产品替代的情况下,仍应继续生产下 去。 (2) 亏损产品的设备对外承接加工、维修服务 预计收益=50000-28000=22000(元) 由于大于甲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9000元,故此时若继续生产甲产品从经济上不划算。或:生产甲产品净边际贡献=甲产品边际贡献-机会成本(对外加工收益) =9000- (50000-28000) =-13000(元)即继续生产甲亏损产品比停止生产将设备 对外承接加工少获得收益13000元,故应 停 止甲产品生产,并将设备对外加工。 (3) 转产丁产品的边际贡献净额=2500× (26-12)-3000=32 000(元) 由于丁产品边际贡献净额大于甲产品的

计量课后习题第七章答案

习题 解释概念 (1)分类变量 (2)定量变量 (3)虚拟变量 ( 4)虚拟变量陷阱 (5)交互项 (6)结构不稳定 (7)经季节调整后的时间序列 答:(1)分类变量:在回归模型中,我们对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1,不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0,这样便定义了一个变量D : 1,0,D ?=??具有某种特征不具有某种特征 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分类变量。 (2)具有数值特征的变量,如工资、工作年数、受教育年数等,这些变量就称为定量变量。 (3)在回归模型中,我们对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1,不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0,这样便定义了一个变量D : 1,0,D ?=??具有某种特征不具有某种特征 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 )。 (4)虚拟变量陷阱是指回归方程包含了所有类别(特征)对应的虚拟变量以及截距项,从而导致了完全共线性问题。 (5)交互项是指虚拟变量与定量变量相乘,或者两个定量变量相乘或是两个虚拟变量相乘,甚至更复杂的形式。比如模型: 12345i i i i i i i household lwage female married female married u βββββ=++++?+ female married ?就是交互项。 (6)如果利用不同的样本数据估计同一形式的计量模型,可能会得到1β、2β不同的估计结果。如果估计的参数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就称为模型结构不稳定。 (7)一些重要的经济时间序列,如果是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的数据,利用季节虚拟变量或者其他方法将其中的季节成分去除,这一过程被称为经季节调整的时间序列。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解答 7-1已知下列时间函数()c t ,设采样周期为T 秒,求它们的z 变换。 (a )2 ()1()c t t t = (b )()()1()c t t T t =- (c )()()1()c t t T t T =-- (d )()1()at c t t te -= (e )()1()sin at c t t e t ω-= (f )()1()cos at c t t te t ω-= 解: (a )根据z 域微分定理有 [][]22222 2431()1 11()1(1)(1)(1)2(1)(1) 1()(1)(1)(1)z Z t z d z z z Tz Z t t Tz Tz dz z z z d Tz T z Tz z T z z Z t t Tz Tz dz z z z = ---??=-=-= ??---?? ??---+??=-=-=????---?? (b )因为 ()1()1()1()t T t t t T t -=- 所以 [][][]22 (2) ()1()1()1()(1)1(1)Tz Tz Tz z Z t T t Z t t Z T t z z z --=-= -=--- (c )根据时域位移定理有 [][]11 22 ()1()()1()(1)(1)Tz T Z t T t T z Z t t z z z ----===-- (d )根据复域位移定理有 221()(1)()aT aT at aT aT Tze Tze Z t te ze z e ---??==??-- (e )根据复域位移定理有 22sin 1()sin 2cos aT at aT aT ze T Z t e t z z Te e ωωω----??=??-+ (f )根据复域位移定理有 22(cos )1()cos 2cos aT at aT aT z z e T Z t e t z z Te e ωωω-----??=??-+ 7-2已知()c t 的拉氏变换为下列函数,设采样周期为T 秒,求它们的z 变换。 (a )21()C s s = (b )()()a C s s s a =+ (c )2 ()() a C s s s a =+

第7章习题答案

习题7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原系统仍有一段时间与之并行工作,称为( C )。 A.跟踪调试 B.跟踪检验 C.并行转换 D.直接转换 2、( D )中的工作都属于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先购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转换;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3、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C )。 A.源程序 B设计说明书,即文档 C.整个系统 D.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4、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C )。 A.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 B.输出设计 C.程序设计 D.数据存储的设计 5、系统测试的目的是( B )。 A.要证明程序无错 B.发现软件的错误 C.找出编码错误 D.找出数据错误 6、系统验收测试中,在子系统和系统测试时主要采用( B )。 A.白盒法 B.黑盒法 C. 结构测试 D.白或黑盒法 7、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C )。 A.系统源程序 B.各子系统 C.整个应用系统 D.系统各模块 8、系统测试中的过程错误是指( D )。 A. 模块划分错误 B.程序逻辑错误 C.调用错误 D.算术运算错误和逻辑运算错误等 9、系统转换的任务就是( D )。

A.将总体设计转换为详细设计 B.系统测试 C.系统验收 D.保证新老系统的平稳而可靠的交接 10、系统调试时,当程序全部调试完成后,首先应作的事是( A )。 A.系统试运行 B.系统正式运行 C.编写程序文档资料 D.系统交付使用 11、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整个费用中最大的费用是 ( D )。 A. 用在开发中的硬件费用 B. 用在开发中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C. 系统调试和转换的费用 D. 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 12、新系统取代系统的转换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 A.平行转换法 B.逐步转换法 C.分布转换法 D.一次切换法 13、下列系统切换方法中,最可靠的是( B ),最快捷的是( A )。 A. 直接切换 B. 并行切换 C. 逐步切换 D. 试点切换 14、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包括( D )。 A.编码、系统测试 B.新旧系统转换 C.系统安装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切换的方式分为直接转换、并行转换、逐步转换。 2、程序设计语言有许多分类方式,若按照程序设计风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指令式程序设计风格和声明式程序设计风格两种。 3、程序框图的作用是描述程序算法。主要有程序流程图,盒图(N-S图) , PAD 图。 4、对程序进行测试一般来说有两种测试方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三、简答题 1、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内容是什么?步骤有哪些? 系统实施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物理系统的实施,2.程序设计 3.系统调试, 4.人员培训, 5.系统切换 系统实施的步骤:系统实施首先进行物理系统的实施,按照总体的系统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购买的时间不宜早,如果购买的时间太早会带来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滴定分析法 习题解答 1.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 2CO 3作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若称取Na 2CO 30.1317g ,溶于水后用HCl 溶液滴定,共用去HCl 溶液23.83mL ,试求HCl 溶液的浓度。 解:Na 2CO 3+2HCl===2 NaCl+ CO 2+H 2O 13L mol 1043.010 83.2321061317.0--?=??=HCl c 2. 近似浓度为0.1mol·L -1的NaOH 标准溶液,用草酸(H 2C 2O 4·2H 2O )作基准物质标定。欲使滴定时所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在20~30L 范围内,则草酸的质量范围为多少? 解:2NaOH +H 2C 2O 4===Na 2C 2O 4+2H 2O g 126.01262 10.110203-1O 2H O C H 2422=????=)(m g 189.01262 10.110303-2O 2H O C H 2422=????=)(m 3. 下列数据各几位有效数字? (1)7.655 (2)6.023×1023 (3)4.8×10-10 (4)p K a =7.20 (5)0.01023 (6)51.14 答:(1)四位(2)四位(3)两位(4)两位(5)四位(6)四位 4. 应用有效数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3-0.254+789.10=791.7 =)(--34 10 34.2354.21032.44.52???? 4.2 (3)(1.276×4.17)+(1.7×10-4)-(2.176×10-3×1.30×10-2)=5.32 (4) (51.0×4.03×10-4 )+(2.512×2.034×10-3)=0.0256 5. 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下列过失的情况,试说明每种情况下NaOH 溶液所测得的浓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1)滴定管中NaOH 溶液的初读数应为1.00mL ,误记为0.10mL 。 (2)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应为0.351g ,误记为0.357g 。 答:(1)偏小;(2)偏大。 6. 由于一级标准物质H 2C 2O 4 ·2H 2O 部分风化,若用其来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答:偏低。 7. 测定含有Mg(OH)2 的试样时,称取1.403g 试样,在250mL 容量瓶中配成悬浮液,吸出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30.00mL0.07600mol ·L -1的标准硫酸溶液,待反应

(整理)《土力学》第七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七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第7章土的抗剪强度 一、填空题 1. 土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称为土的___ _ ____。 2.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来源于____ _______。 3.粘性土处于应力极限平衡状态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4.粘性土抗剪强度库仑定律的总应力的表达式 ,有效应力的表达式 。 5.粘性土抗剪强度指标包括、。 6. 一种土的含水量越大,其内摩擦角越。 7.已知土中某点,,该点最大剪应力值为,与主应力的夹角为。 8. 对于饱和粘性土,若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则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 。 9. 已知土中某点,,该点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的法向应力为,剪应力为。 10. 若反映土中某点应力状态的莫尔应力圆处于该土的抗剪强度线下方,则该点处于_____ _______状态。 【湖北工业大学2005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11.三轴试验按排水条件可分为 、、 三种。 12.土样最危险截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13.土中一点的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表示它处于状态。 14. 砂土的内聚力(大于、小于、等于)零。

二、选择题 1.若代表土中某点应力状态的莫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则表明土中该点 ( )。 (A)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都小于土的抗剪强度 (B)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 (C)在相切点所代表的平面上,剪应力正好等于抗剪强度 (D)在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剪应力正好等于抗剪强度 2. 土中一点发生剪切破坏时,破裂面与小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A) (B)(C) (D) 3. 土中一点发生剪切破坏时,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A) (B)(C) (D) 4. 无粘性土的特征之一是( )。 (A)塑性指数(B)孔隙比(C)灵敏度较高(D) 粘聚力 5. 在下列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试验时的( )。 (A)排水条件(B)剪切速率 (C)应力状态 (D)应力历史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土的抗剪强度与该面上的总正应力成正比 (B)土的抗剪强度与该面上的有效正应力成正比 (C)剪切破裂面发生在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 (D)破裂面与小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7. 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等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 (A)2倍(B)1倍(C)1/2倍 (D)1/4倍 8. 软粘土的灵敏度可用()测定。 (A)直接剪切试验 (B)室内压缩试验 (C)标准贯入试验(D)十字板剪切试验 9.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第7章习题答案

第7章习题答案 1.通常8031给用户提供的I/O口有哪几个?为什么? 答案: MCS-51系列单片机虽然有4个8位I/O口P0、P1、P2、P3,但4个I/O口实际应用时,并不能全部留给用户作系统的I/O口。因为当单片机在外部扩展了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时,就要用P0和P2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而留给用户使用的I/O口只有P1口和一部分P3口。 2.在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外接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允许重叠而不会发生冲突,为什么?外部I/O接口地址是否允许与存储器地址重叠?为什么? 答案: 因为单片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与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包括外部I/O口)时,会分别产生PSEN与RD/WR两类不同的控制信号,因此外接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允许重叠而不会发生冲突。 外部扩展I/O口占用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与外部数据存储器统一编址,单片机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指令来访问外部扩展I/O口。因此外部I/O接口地址是否允许与程序存储器地址重叠不允许与数据数据存储器地址重叠。 3.外部存储器的片选方式有几种?各有哪些特点? 答案: 外部存储器的片选方式有线选法和译码法两种。线选法的特点是连接简单,不必专门设计逻辑电路,但是各个扩展芯片占有的空间地址不连续,因而地址空间利用率低。适用于扩展地址空间容量不太大的场合。译码法的特点是在P2口未被扩展芯片地址线占用的地址总线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线选法扩展更多的芯片,而且可以使各个扩展芯片占有的空间地址连续,因而适用于扩展芯片数量多、地址空间容量大的复杂系统。 4.简述MCS-51单片机CPU访问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的过程。 答案: P0口作为地址/数据复用的双向三态总线,用于输出程序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或输入指令,P2口具有输出锁存功能,用于输出程序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当ALE有效(高电平)时,高8位地址从P2口输出,低8位地址从P0口输出,在ALE的下降沿把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锁存起来,然后在PSEN有效(低电平)期间,选通外部程序存储器,将相应单元的数据送到P0口,CPU在PSEN上升沿完成对P0口数据的采样。 5.简述MCS-51单片机CPU访问外部扩展数据存储器的过程。 答案: 第一个机器周期是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MOVX指令操作码,第二个机器周期才是执行MOVX指令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在该周期中,若是读操作,则RD信号有效(低电平),P0口变为输入方式,被地址信号选通的外部RAM某个单元中的数据通过P0口输入CPU;若是写操作,则WR信号有效(低电平),P0口变为输出方式,CPU内部数据通过P0口写入地址信号选通的外部RAM的某个单元中。 6.现要求为8031扩展2片2732作为外部程序存储器,试画出电路图,并指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答案: 电路图如下: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地方政府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 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 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社会组织 D.公民 7.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人民群众 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 12.()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刑法》 B.《国家安全法》 C.《宪法》 D.《国防法》 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 B.规范 C.原则 D.精神 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 A.强制性 B.不可违抗性 C.神圣性 D.国家政治性 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 B.法治观念 C.法治理念 D.法治精神 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 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 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 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A.补充 B.修改 C.废止 D.认可 18.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19.对依法治国首次做出完整的内涵表述是()。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7章 吸收 7-1.g 100水中溶解31gNH ,从手册查得C 200时3NH 的平衡分压为86.6Pa 9,在此浓度以内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 (单位为13kPa m kmol --??)和相平衡常数m ,总压力为kPa 100。 (答:13kPa m 0.59kmol --??=H , 0.943m =) 解:3m kmol 582.01000 101171-?==c , 31m Pa mol 59.09866 .0582.0--??===Pe c H , 0099.03 .1011007604.7==e y , 0105.018 100171171=+=x , 943.00105 .00099.0===x y m e 。 7-2.C 100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表达式x p 6*10313.3?=,式中*p 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 分压,kPa ;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kPa 101时,每3m 水中可溶解多少g 氧?(答:3m g 4.11-? ,或3m 0.35mol -? ) 解:kPa 3.213.10121.0=?=Pe , 6661042.610 313.33.2110313.3-?=?=?=Pe x , 36m g 4.111000 18321042.6--?=???=c 。 7-3.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 3NH ,进入常压吸收塔的气体含3NH 体积分数为%6,吸收后气体含3NH 体积分数为%4.0,出口溶液的摩尔比为13kmol kmol 012.0-?NH 水。此物系的平衡关系为X Y 52.2=* 。气液逆流流动,试求塔顶、塔底处气相推动力各为多少?(答:顶00402.02=ΔY ,底034.01=ΔY ) 解:064.006.0106.01111=-=-=y y Y ,0402.0004 .01004.01222=-=-=y y Y , 塔底:03024.0012.052.252.2=?==X Y e , 塔顶:0052.252.2=?==X Y e , 塔顶气相推动力00402.02=?Y , 塔底气相推动力034.003024.0064.01,11=-=-=?e Y Y Y 。 7-4.用水吸收空气中的甲醇蒸汽,在操作温度300K 下的溶解度系13kPa m 2kmol --??=H ,传质系数112kPa h m 0.056kmol ---???=G k , 3-112m km ol h m 0.075km ol ????=--L k 。求总传质系数G K 以及气相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分数。(答:11-2kPa h m 0.0408kmol --???=G K , 73.0) 解:112kPa h m kmol 0408.0075 .021056.011111---???=?+=+=L G G HK K K ,

第7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 7 章习题及参考 答案 7.1命名下列化合物。 CH3 H OCH3 H OCH3 CH3 解: (1) 4-丙基 -4-庚醇 (3)3-氯-2-溴 -1-丁醇 (5)(2R,3R)-3-甲基-4-戊烯 -2-醇 (7) 4- 环戊烯 -1,3-二醇 (9) 1-苯基 -1-丁醇 (11) 2-硝基-1-萘酚(13) 1,2-环氧丁烷 (2)2-甲基 -3-戊炔-2-醇 (4)( E)-2,3-二甲基 -4-溴-2-戊烯-1-醇 (6)( E)-2-丁烯-1, 4-二醇(8) 3- 甲基 -5-甲氧基苯酚(10) 乙二醇二乙醚 OH (8 ) Ph CHCH 2CH2CH3 (10) C2H5 OCH 2CH2O C2H5 (9 ) NO 2 (12 ) CH3O CH2OH (14) (13 ) O

(12) 4- 甲氧基环己基甲醇(14) (2S,3R)-2,3-二甲氧基 丁烷

7.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7.3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成序。 1)丙三醇,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 2)3-己醇,正己醇,正辛醇, 2-甲基 -2-戊醇 解:( 1)丙三 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 2)正辛醇>正己醇> 3-己醇> 2-甲基 -2-戊醇 7.4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与卢卡斯试剂作用的速率快慢排列成序。 (1)1-丁醇, 2-丁烯 -1-醇,3-丁烯 -2-醇,2-丁醇 (2)叔丁醇,正丁醇,环己醇 (3)对甲氧基苄醇,对硝基苄醇,苄醇 解:( 1)3-丁烯-2-醇>2-丁烯-1-醇>2-丁醇> 1-丁醇 ( 2)叔丁醇>环己醇>正丁醇 (3)对甲氧基苄醇>苄醇>对硝基苄醇 7.5 写出环戊醇与下列试剂反应(如能反应)的主要产物。 (1) 3,3-二甲基环戊醇 (3) 环戊基叔丁基醚 (5) 顺 -1,2-环 (2) 肉桂醇 (4) 3-环己烯基异丙基醚 (6) 2,3-二巯基 -1-丙醇 (3) (5 (6) CH 2 CH CHOH (1) O C(CH 3)3 OH C(CH )(8) O O O

公安基础知识习题集第七章

公安基础知识习题集 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 (1)2008-10-24 16:02 一、本章考试大纲提示 第一节 公安执法监督概述 公安执法监督的概念;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 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外部监督、内部监 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直接监督、间接监督的概念;公安执法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 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 督察制度的概念、作用、性质和建立督察制度的法律依据,督察机构的设置、职责与权限; 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监督的概念、 范围与方式, 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的地位; 公安行政复议的概 念、意义,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事由,不能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情形;公安赔偿的概念、种 类、构成要件;公安赔偿的行为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后果要件、因果关系要件;公安行政 赔偿的概念, 提起公安行政赔偿的事由与不能构成公安行政赔偿的情形; 公安刑事赔偿的概 念,提起公安刑事赔偿的事由与不能构成公安刑事赔偿的情形; 公安赔偿的方式与计算标准。 第三节 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概念、 依据、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的权力和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 察的执法监督的途径;行政监察监督的概念、 性质、范围和法律依据,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 和对警务活动监督的方式;检察监督的概念、 意义; 检察监督的内容和形式; 行政诉讼监督 的概念、意义; 提起行政诉讼的事由与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 社会监督的概念、性质和 形式, 人民政协、公民个人对公安执法监督的方式;建立警务公开制度的意义,警务公开的 内容、形式和办法。 、练习题 (一) 判断题 1 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 ) 2 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勤务行为的监督就是公安执法监督。 ( ) 3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内容。 ( ) 4 上级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检查、审查、调查等监督形式对公安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 ) 5 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执行刑罚等活动进行监督。 ( ) 6 社会监督主体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等监督形式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 ) 7 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可分为权力机关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审判机关监督、 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等。 ( ) 8 外部监督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不具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 ) 督、行政监察监督、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等。 ( ) 10 内部监督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有着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 ) 11 内部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有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 赔偿制度等。 ( ) 12 按实施监督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 ) 13 事前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监督。 ( ) 14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中监督。 ( ) 15 事中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监督。 ( ) 16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前监督。 ( ) 17 事后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监督。 ( ) 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 行使职权是公安执法监督的 9 外部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 组织和公民个人, 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