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版)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版)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版)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版)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56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版)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一、冷却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控制、火灾终止。水喷雾灭火系统(详见第三篇第

四章)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二、隔离

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再如,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在灭火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管道上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输送,同时也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三、窒息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

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动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

四、化学抑制

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卤代烷(已淘汰)。化学抑制法灭火,灭火速度快,使用得当可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但抑制法灭火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对深度火灾,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采用抑制法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满意效果。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一般火灾的灭火原理方法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一般火灾的灭火原理、方法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1火灾的灭火原理、方法 2灭火常识 消防器材的分类3 4消防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施工现场灭火器的配备5 1火灾的灭火原理、方法 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1 ?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1) 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液体管道的阀门,(2)关闭可燃气体、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3) 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 间地带。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 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用砂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1) 烧物;(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用水蒸气或氮气、(3) 器、设备;(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 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等)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目及答案

1、[判断题]只要接线板质量符合要求,就可以随意串联很多个,不影响使用。(分值)你的答案:错误 2、[判断题]国务院于2004年11月12日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3、[判断题]购买放射性核素必须向同位素实验室负责人申请,办理登记手续。购买、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正确登记、认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分值)你的答案:正确 4、[判断题]生物实验室里可以烹煮食物、聚餐,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留宿。(分值)你的答案:错误 5、[判断题]学生进入生化医药类实验室可以不穿统一的实验服(白大褂)。(分值)你的答案:错误 6、[判断题]操作人员在接触过传染性物质和动物之后必须洗手、不用消毒。(分值)你的答案:错误 7、[判断题]在遗传学等实验中接触的秋水仙素是致癌物质,实验中可以让少量药品接触到皮肤上。(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8、[判断题]H2S无色,臭鸡蛋味,难溶于水,抑制酶的活性,使组织内窒息。(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9、[判断题]湿热灭菌最高温度通常为121℃,时间为15min。(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标准答案:错误 10、[判断题]可见光能复活生物体中的光复活酶,使形成的二聚体拆开复原。所以采用紫外光灭菌时,不能同时开启日光灯和紫外灯。(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11、[判断题]电分强电和弱电,弱电开关等元件不能用在强电电路。(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12、[判断题]电路保险丝熔断,短期内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代替。(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13、[判断题]电动工具的电源引线必须保证接地可靠。(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灭火器原理及使用范围

一、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 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在使用时,应首先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 窒息。

二、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干粉灭火器最常用的开启方法为压把法,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适当距离后,先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的干粉松动,然后让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拔去保险销,压下压把,灭火剂便会喷出灭火。另外还可用旋转法。开启干粉灭火棒时,左手握住其

常用灭火器的介绍和使用说明

常用灭火器的介绍和使用说明 不知道有没有tx发过,感觉挺有用的。同时建议各位tx认真读一下自己车载灭火器的说明书,特别是很多灭火器是不能横置或颠倒或滚来滚去存放的。 ----------------------------------------------------------- 常用灭火器 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器材,具有轻便灵活、灭火速度快等特点,主要用于扑救各种物质的初起火灾。由于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火灾扑救的最有利时机,所以,如果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灭火器,扑救及时,可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可能的人员伤亡。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一、酸碱灭火器 1.简单构造及适用范围 酸碱灭火器由筒体、筒盖、硫酸瓶胆、喷嘴等组成。筒体内装有碳酸氢钠水溶液,硫酸瓶胆内装有浓硫酸。瓶胆口有铅塞,用来封住瓶口,以防瓶胆内的浓硫酸吸水稀释或同瓶胆外的药液混合。酸碱灭火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两种药剂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压力使药剂喷出,从而扑灭火灾。 酸碱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木、棉、麻、毛、纸等一般固体物质火灾,不宜用于油类和忌水、忌酸物质及电气设备的火灾。 2.手提式酸碱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平稳地将灭火器提到起火点。 (2)用手指压紧喷嘴,将灭火器颠倒过来,上下摇动几下。 (3)松开手指,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 (4)随着灭火器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物靠近,始终使水流喷射在燃烧物上,直至把火扑灭。 3.使用及维护注意事项 (1)灭火器在运送过程中,不能把灭火器扛在肩上或横拿,也不能让灭火器过分倾斜,以防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射。 (2)使用时,应始终使灭火器保持颠倒状态,不得直立或横置。否则,会影响水流喷射。 (3)使用时,不能将筒盖或筒底对着人体,以防筒底爆破或筒盖飞出伤人。 (4)避免放在高温处,以防化学药剂失效,冬季要注意防冻。 (5)要定期检查,发现药液变质应予以更换。 二、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是用喷射泡沫进行灭火的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植物油、动物油以及苯、甲苯等的初起火灾,也可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麻、纸张等初起火灾,不适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气体火灾以及醇、酮、酯等有机溶剂火灾。 泡沫灭火器有化学泡沫灭火器和空气泡沫灭火器两种。作用原理都是通过筒内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喷射出泡沫,覆盖在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方法

编号:SM-ZD-26437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的灭火 方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方法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实验室发生火灾虽然比较少,但一旦发生就会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损失。为了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必须充分认识灭火的危险性,重视掌握灭火方法和逃生技巧,并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将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因此,只要能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消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的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或者隔离氧气或充分减少氧气量,或者把可燃物冷却到燃点以下,燃烧就会终止。 1.隔离灭火法 将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可防止燃烧继续扩大。比如,在燃烧过程中,关闭相关的阀门和电源开关,将燃烧区附近的可燃物搬离现场。隔离灭火法的主要工具是四氯化碳灭火剂,它能蒸发冷却可燃物和稀释氧浓度。四氯化

四类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四类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 法(通用版)

四类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在使用时,应首先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

实验室常用实验方法

总RNA的提取(Trizol法提取) 在收集到生物材料之后,最好能即刻进行RNA制备工作。若需暂时储存,则应以液氮将生物材料急速冷冻后,储存于-80℃冷冻柜。在制备RNA时,将储存于冷冻柜的材料取出,立即以加入液氮研磨的方式打破细胞,不可以先行解冻,以避免RNase的作用。 1.提取组织RNA时,每50~100mg组织用1ml Trizol试剂对组织进行裂解;提取细胞RNA时,先离心沉 淀细胞,每5-10 ╳106个细胞加1ml Trizol后,反复用枪吹打或剧烈振荡以裂解细胞; 2.将上述组织或细胞的Trizol裂解液转入EP管中,在室温15~30C下放置5分钟; 3.在上述EP管中,按照每1ml TRIZOL加0.2ml氯仿的量加入氯仿,盖上EP管盖子,在手中用力震荡 15秒,在室温下(15℃~30℃)放置2~3分钟后,12000g(2℃~8℃)离心15分钟; 4.取上层水相置于新EP管中,按照每1ml TRIZOL加0.5ml异丙醇的量加入异丙醇,在室温下(15℃~30℃) 放置10分钟,12000g(2℃~8℃)离心10分钟; 5.弃上清,按照每1ml TRIZOL加1ml 75%乙醇进行洗涤,涡旋混合,7500g(2℃~8℃)离心5分钟, 弃上清; 6.让沉淀的RNA在室温下自然干燥; 7.用Rnase-free water 溶解RNA沉淀。 PCR 实验室常用DNA聚合酶有三种:TaKaRa Taq TM,TaKaRa E X Taq TM和Pyrobest TM DNA Polymerase。TaKaRa Taq TM 是一般的DNA聚合酶,保真性较差,但价钱便宜,一般用于基因表达的检测等。TaKaRa E X Taq TM是具有Proof reading活性的耐热性DNA聚合酶,具有一定的保真性,而且其扩增得到的PCR产物3’端附有一个“A”碱基,如果希望直接将产物克隆到T-vector可以用此酶。Pyrobest TM DNA Polymerase也是具有Proof reading 活性的耐热性DNA聚合酶,其特点是保真性极高,扩增得到的PCR产物为平滑末端。如果进行基因的扩增请使用此酶。 1.按下列组成在PCR反应管中调制反应液: TaKaRa Taq TM或TaKaRa E X Taq TM的配方

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11 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怎样使用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灭火? 1、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先将灭火器迅速推到或拉到火场,在距火点15米 左右处停下。 2、一人逆时针转动手轮,将螺杆旋至最高位置,使瓶胆充分开启,然后使车架着地,筒体倒置,并摇晃几下。另一人则迅速展开喷射软管,打开阀门,双手紧握喷枪,对准燃烧喷射泡沫。 怎样使用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使用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般由两人操作。把灭火器拉到或推到火场,在距起火点大约10米 外停下。一人迅速卸下安全帽,然后逆方向旋转手轮,把手轮开到最大位置;另一人则迅速取下喇叭喷筒,展开喷射软管后,双手紧握喷筒根部的手柄,把喇叭筒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怎样使用清水灭火器灭火? 1、将清水灭火器提至火场,在距燃烧物大约10米

[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有些

[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有些 按照燃烧原理,灭火的一般方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撒到燃烧的 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今天为大家推荐灭火的基本方法。 冷却法。 冷却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 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法是灭火的一种主 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因此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窒息法。 窒息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 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包括: 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隔离法。 隔离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化学抑制法。 化学抑制法是指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游离基而停止。 1.泡沫灭火器:适用AB类火灾,分为化学泡沫和机械泡沫两种,其中化学泡沫使用时颠倒使用,现已淘汰,而机械泡沫使用方法同于粉灭火剂。缺点:造成污染,不可使用于C类火灾,每四个月检查一次,药剂一年更换。 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BC类火灾,使用方法:a)拔出保险插销: b)握住喇叭喷嘴和阀门压把;c)压下压把即受内部高压喷出。每三个月检查,重量减二》需重新灌充。缺点:使用人员极易冻伤。 3.干粉灭火器:分为ABC和BC干粉两种,其中适用ABC类火灾,使用方法:a)拔掉保险销;b)喷嘴管朝向火焰,压下阀门压把即可喷出。三个月检查压力表(1.2Mpa)药剂有效时限三年。

实验室常用器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用器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仪器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见仪器 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 (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用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仪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它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1、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

器。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 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实验室安全考试模拟题

实验室安全考试模拟题 一、判断题 1.教师应学习研究有关实验室安全的知识,同时在理论教学和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教会学生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相互救援、安全撤离。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2.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塞门缝,向门上泼水降温,以延缓火灾蔓延时间,呼叫待援。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要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4.电气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气爆炸伤人。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5.不要向浓酸特别是浓硫酸中注水,以免过量放热发生危险。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6.对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使排出气在外面大量空气中稀释),以免污染室内空气。产生毒气量大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理装置。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7.做需要搅拌的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棒,可以用温度计代替。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8.在使用汞的装置下面应放一搪瓷盘,以免不慎将汞洒在地上。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9.只要不影响实验,可以在实验室洁净区域铺床睡觉。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0.各课题组长是各自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根据各自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制订具体的安全操作细则,落实学校和系各项安全措施,经常对学生等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设立组内安全员。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1.学生、新工作人员进实验室之前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经院系、实验室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学生要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2.实验室工作必须保持严肃、严密、严格、严谨;室内保持整洁有序,不准喧哗、打闹、抽烟。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3.化学危险品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应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向有关老师和部门报告。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4.NaCN、KCN、As2O3、HgO、Na3P、BaCl2、BaSO4、BeO、BeCl2、V2O5都是剧毒化学试剂。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5.全国消防宣传日是每年的11月9日。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6.臭氧、过氧化合物属于爆炸化合物。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7.灭火器应定期进行检验。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18.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所从事实验的性质应比较了解,并严格按照实验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心理准备,一旦出现问题要有应对措施、低年级学生进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时应在导师直接指导下进行。 选项A:正确 选项B:错误

实验室常用标准

1.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 2.GB/T21784.2-2008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使用; 3.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 4.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 5.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 6.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7.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8.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9.GB/T28211-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过滤漏斗; 10.GB/T28212-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冷凝管; 11.GB/T28213-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培养皿; 12.GB/T22362-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瓶; 13.GB/T22067-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广口烧瓶; 14.GB/T11165-2005实验室pH计; 15.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 16.GB4793.7-200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7部分:实验室用离心机的特殊要求; 17.GB12803-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 18.GB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19.GB12808-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20.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 21.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

22.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23.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24.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25.GB/T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26GB/T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27.GBT12809-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则; 28.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29.GBT14149-1993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球形磨砂接头; 30.GBT15723-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 31.GBT15724-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 32.GBT15725.4-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双口、三口球形圆底烧瓶; 33.GBT15725.6-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磨口烧瓶; 34.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 35.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 理化仪器类 1.GBT1914-2007化学分析滤纸; 2.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GBT11007-2008电导率仪试验方法;

常用灭火器常识和使用方法

常用灭火器常识和使用方法 灭火器分为: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三种。 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泡沫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第一: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除掉铅封 4.拔掉保险销 5.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 6.在距离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摆动,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 第二: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 4.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

5.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八米的地方喷射,并不断前进,兜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 6.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 附:家庭常用灭火方法 家里一旦以生火灾,首先不能慌乱,其次要采取科学方法灭火。现介绍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1、冲水冷却法将水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熄灭火焰,或将水喷到附近未燃烧的可燃物上,使可燃物免受火焰热辐射的威胁,避免燃烧。 2、隔绝空气法用湿棉被等难燃物或不燃物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上,隔绝空气,可用浸湿的棉被、麻袋等去覆盖,也能使火熄灭。将火熄灭。 3、防止蔓延法将火附近的易燃物和可燃物,从燃烧区转移走;将可燃物和助燃物与燃烧区隔离开;防止正在燃烧物品飞散,以阻止燃烧蔓延。

常见灭火技巧与方法

常见灭火技巧与方法 (一)基本灭火原理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当其中一个条件被去掉时,就不能发生燃烧。由此归纳出四种基本的灭火原理。1.冷却灭火 冷却灭火主要是喷水或使用其他有冷却作用的灭火剂。由于可燃物质着火必须具备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灭火时,将具有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当其温度降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以下时,火就熄灭了。也可将水喷洒在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质上,使其温度降低,防止将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质烤着起火。 冷却灭火方法是灭火的常用方法,主要用水来冷却降温。一般物质如木材、纸张、棉花、布匹、家具、麦草等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 2.窒息灭火 窒息灭火就是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不让火接触到空气,让氧气与燃烧物隔绝使火熄灭。根据着火时需要大量空气这个条件,灭火时采用捂盖的方式,使空气不能进入燃烧区或进入很少。常用方法: ●向燃烧区充入大量的氮气、二氧化碳等不助燃的惰性气体,减少空气量。 ●封堵建筑物的门窗,燃烧区的氧一旦被耗尽,又不能补充新鲜空气,火就会自行熄灭。 ●用石棉毯、湿棉被、湿麻袋、砂土、泡沫等不燃烧或难燃烧的物品覆盖在燃烧物体上,以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3.隔离灭火 隔离灭火就是将燃烧物与附近有可能被引燃的可燃物分隔开,燃烧就会因缺少可燃物而熄灭。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灭火时迅速将着火部位周围的可燃物移到安全地方。 ●将着火物移到没有可燃物质的地方。

●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减少和中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 ●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4.抑制灭火 抑制灭火是将化学灭火药剂喷入到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一般用于扑救计算机等精密仪器设备、家用电器、档案资料和各种可燃气体火灾。但灭火后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发生复燃。以上四种灭火方法,既可单独采用,也可综合使用。 (二)初期灭火原则 生活中,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遭遇火灾,一旦遇到火灾,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商场,我们要做的只有三件事: 1、及时报警发现火情后,要及时发出警报,通知他人。这样既可以唤起别人的警惕,及时采取措施,还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有利于尽快将火扑灭。通知他人时,可以大声呼喊"着火啦",如果因紧张喊不出声音,可以敲打壶、碗、盆等可发出响声的东西,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在通知他人的同时,还应及时报警。因为火势的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不同的火源应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如果扑救方法不当有可能酿成无法控制的火灾。所以,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 2、尽力灭火火灾初期阶段,火势尚小,如果能够正确及时地采取扑救措施,将火消灭在萌芽状态,就可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这里所说的灭火是指初期灭火。所谓初期灭火是指火只在地面等横向蔓延期间,或者在火蔓延到窗帘、隔扇等纵向表面之前即进行灭火。火焰一旦蔓延到纵向表面,就会很快到达顶棚,那时就需要消防队扑救了。灭火时要充分利用配备的灭火器具或就地取材灵活运用身边的东西,如:用坐垫、褥垫、浸湿的扫帚等拍打火,用毛毯盖火,把窗帘撕下、用脚踩灭火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未成年人不可贸然参加灭火。 3、尽快逃生如果火已经开始扩大蔓延,那就必须立即沿着疏散标志尽快疏散逃生,火灾留给专业消防队员扑救。疏散时,如果能来的及就把正在

实验室样品前处理常用方法

实验室样品前处理常用方法 【样品前处理要求】 1.样品是否要预处理,如何进行预处理,采样何种方法,应根据样品的性状、检验的要求和所用分析仪器的性能第方面加以考虑。 2.应尽量不用或少使用预处理,以便减少操作步骤,加快分析速度,也可减少预处理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引入污染、待测物损失等。 3.分解法处理样品时,分解必须完全,不能造成被测组分的损失,待测组分的回收率应足够高。 4.样品不能被污染,不能引入待测组分和干扰测定的物质。 5.试剂的消耗应尽可能少,方法简便易行,速度快,对环境和人员污染少。 1 高温灰化法 高温灰化法是利用热能分解有机试样,使待测元素成可溶状态的处理方法。其处理过程是准确是准确称取0.5~1.0g(有些试样要经过预处理),置于适宜的器皿中,zui常用的是适宜的坩锅,如铂坩锅、石英坩锅、瓷坩锅、热解石墨坩锅等,然后置于电炉进行低温碳化,直至冒烟近尽。再放入马弗炉中,由低温升至375~600℃左右(视样品而定),使试样完全灰化。试样不同,灰化的温度和时间也不相同,冷却后,灰分用无机酸洗出,用去离子水稀释定容后,即可进行待测元素原子吸收法测定。 灰化法是有机试样zui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操作比较简单,适宜于大量试样的测定,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其它试剂,可避免污染试样,但灰化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在灰化过程中,引起易挥发待测元素的挥发损失,待测元素沾壁及滞留在酸不溶性灰粒上的损失。汞和硒等易挥发元素,灰化处理中挥发损失严重,不易采用。As、B、Cd、Cr、Fe、Pb、P、V、Zn等元素在灰化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挥发损失。Cu、Ni等形成某些有机复合物,在温度相对较低时,也会挥发。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多种多样化合物,易于挥发。 应特别指出的是,为克服灰化法的不足,在灰化前加入适量的助灰化剂,可减少挥发损失和粘壁损失。常见的灰化剂有:MgO、Mg(NO3)2、HNO3、H2SO4等。其中HNO3起氧化作用,加速有机物的破坏,因而可适当降低灰化温度,减少挥发损失。加入H2SO4能使挥发性较大的氯酸盐转化为挥发性较小的硫酸盐,起到象基体改良剂的作用,硫酸可是使灰化温度升高到980℃,镉、铅未发现明显的损失。Mg(NO3)2有双重作用,其分解为NO2和MgO,前者促进氧化,后者可稀释灰分,减少灰分与坩锅壁的总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沾留。例如:As、Cu、Ag等在常规灰化时会有严重损失,如果加入Mg(NO3)2后,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2 湿法消化法 湿法消化法亦称湿灰化法,其实质是用强氧化性酸或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试样,使待测元素以可溶形式存在。其基本方法是:称取预处理过的试样于玻璃烧杯中(或石英烧杯、聚四氟乙烯烧杯),加入适量消化剂,通常应在100~200℃下加热以促进消化,待消化液清亮后,蒸发剩余的少量液体,用纯水洗出,定容后即可进行原子吸收法测定。 湿法消化法中zui常用的试剂是HNO3、HClO4、H2SO4等强氧化性酸,以及H2O2、KMnO4 等氧化性试剂。实际上多用以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酸。在消化过程中避免产生易挥发性的物质,避免有新的沉淀形成。例如,HNO3:HClO4:H2SO4=3:1:1的混合酸适于大多数的生物试样的消化,但样品含钙高,则可不用H2SO4,以避免CaSO4沉淀形成。某些硫酸盐(如Pb2+、Ag+、Ba2+)和氯酸盐(Pb2+、Ag+如等)呈不溶性,因此测定这类样品时不宜使用HClO4或H2SO4。其它氧化剂如H2O2、高锰酸盐等也可用于消化试样,钼盐则能作催化剂加速氧化反应。

实验室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实验室安全考试 1、[判断题] 身上着火被熄灭后,应马上把粘在皮肤上的衣物脱下来。(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2、[判断题] 若被火场浓烟所困,应迅速起身跑出火场。(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3、[判断题] 实验室发生火警、火灾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灭火,并报保卫处或119。(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4、[判断题] 以下情况不宜进行游泳锻炼:患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和身体虚弱的人;严重沙眼、传染性皮肤病、细菌性肠炎等人;病刚好或发烧头疼、伤风感冒、过度疲劳、饥饿时;饭后45—60分钟和剧烈运动后不久;女生月经期不宜下水。(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5、[判断题] 生物实验中的一次性手套及沾染EB致癌物质的物品,可以丢弃在普通垃圾箱内。(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6、[判断题] 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动物残体等),可以丢弃在普通垃圾箱内。(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7、[判断题] 生物危害的标识是:(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8、[判断题] 发生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和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报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或者承运单位、保藏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9、[判断题] 使用激光扫描仪预览和扫描资料时,可以不盖上扫描仪盖子。(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10、[判断题] 测试数据应进行异地备份。(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11、[判断题] 早晨、中饭、晚上等几个人员稀少的时间段,要特别注意随手关门,确保实验室财产和个人物品的安全。(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高中14种常见物质实验室制法学习资料

高中14种常见物质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氢气(H2) ⑴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 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 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⑸尾气处理:无 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②能使灼烧的CuO由黑色变为红色,气体产物使白色的CuSO4粉末变蓝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CO) ⑴反应原理:HCOOH?浓硫酸/?→CO↑+H2O 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排水法 ⑸尾气处理:点燃法/收集法(塑料袋) 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O2) ⑴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CO2↑+2H2O 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 ⑶净化方法:饱和NaHCO3 溶液(除HCl)、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NaHCO3 溶液法 ⑸尾气处理:无 ⑹检验方法:①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又变澄清 ②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4、实验室制取甲烷(CH4) ⑴反应原理:CH3COONa+NaOH ?CaO/?→CH4↑+Na2CO3 ⑵发生装置:固+固??→气 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⑸尾气处理:无 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H2O和CO2 5、实验室制取乙烯(C2H4) ⑴反应原理:CH3CH2OH ?浓硫酸/170℃→CH2=CH2↑+H2O ⑵发生装置:液+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⑶净化方法:NaOH溶液(除SO2、SO3)、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⑸尾气处理:无 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明亮的火焰,冒黑烟,燃烧产物是H2O和CO2

常见灭火器适应火灾类型及使用方法

常见灭火器适应火灾类型及使用方法灭火器是火灾扑救中常用的灭火工具,在火灾初起之时,由于范围小,火势弱,是扑救火灾的最有利时机,正确及时使用灭火器,可以挽回巨大的损失。灭火器结构简单,轻便灵活,稍经学习和训就能掌握其操作方法。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以及1211灭火器等。 (一)灭火器的灭火作用、灭火范围 1、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作用表现在:在燃烧物表面形成的泡沫覆盖层,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起到窒息灭火的作用。由于泡沫层能阻止燃烧区的热量作用于燃烧物质的表面,因此可防止可燃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的蒸发。泡沫析出的水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泡沫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降低燃烧物附近的氧的浓度。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木材、棉、麻、纸张等火灾,也能扑救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但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的火灾。 2、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的作用表现在:一是消除燃烧物产生的活性游离子,使燃烧的连锁反应中断;二是干粉遇到高温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放出蒸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冷却和稀释燃烧区空气中氧的作用。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气体、电气火灾以及不宜用水扑救的火灾。ABC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带电物质火灾。 3、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作用表现在:当燃烧区二氧化碳在空气的含量达到30%-50%时,能使燃烧熄灭,主要起窒息作用,同时二氧化碳在喷射灭火过程中吸收一定的热能,也就有一定的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的火灾,以及范围不大的油类、气体和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的火灾。 4、1211灭火器 1211灭火器的灭火作用表现在:主要是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中止燃烧。同时兼有一定的冷却和窒息作用。 1211灭火器的灭火范围: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以及带电设备的火灾,也能对固体物质表面火灾进行扑救(如竹、纸、织物等),尤其适用于扑救精密仪表、计算机、珍贵文物以及贵重物资仓库的火灾,也能扑救飞机、汽车、轮船、宾馆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手提式灭火器的使用 ⑴机械泡沫、1211、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上述灭火器一般由一人操作,使用时将灭火器迅速提到火场,在距起火点5米处,放下灭火器,先撕掉安全铅封,拨掉保险销,然后右手紧握压把,左手握住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没有喷射软管的,左手可扶住灭火器底圈)对准燃烧处喷射。 灭火时,应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并迅速向前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

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灭火器的类型有哪些.doc

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_灭火器的类型有哪些 常用灭火剂除水以外,还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均可分别用以扑救各种不同性质的火灾。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几种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一) 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二) 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三) 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四) 干粉灭火器 主要用来扑灭易燃液体或电气用具失火。 水剂灭火器 主要用来扑灭木材、布料等的失火。严禁用来扑灭未截断电源的电器失火,或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和食用油)的失火。显像管、电视机或电脑屏幕失火,即使截断电源,也不能使用水剂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各类失火,但不适宜油炉失火或小火。 泡沫灭火器 专用于扑灭易燃液体失火。 挥发液体灭火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