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力答案_第四章

理力答案_第四章

理力答案_第四章
理力答案_第四章

4-1 图示为一轧纸钳,其尺寸如图所示。工作时上、下钳口保持平行,设手握力为P ,求作用于纸片上的力Q 的大小。

解:

1)取整个轧纸钳为研究对象。 2)系统约束为理想约束。

3)主动力P 和Q 分别作用在B 点和A 点。

4)取A 点和B 点的无穷小真实位移为虚位移A y δ和B y δ。 5)建立虚位移和的关系。由几何关系得

::A B y a y b δδ= 6)主动力的虚功为

0B A A P y Q y δδδ=-=

于是

B A y Pb

Q P

y a

δδ==

4-2 图示机构的在C 处铰接,在D 点上作用水平力P ,已知AC =BC =EC =FC =DE =DF =l ,求保持

机构平衡的力Q 的值。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由几何关系得:

θcos 2l y A =,θsin 3l x D = 由虚位移原理得:

0=+D A x P y Q δδ

所以:

θPctg Q 2

3

=

4-4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ABCD 中的杆CD AB 、和BC 用铰链B 和C 互相连接,同时又用铰链A 和D 连在机架AD 上。在杆CD 的铰链C 处作用着水平力C F 。在铰链B 沿垂直于杆

AB 的方向作用有力B F ,机构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设AD BC =,AB CD =,

?=∠=∠90ADC ABC ,?=∠30DCB 。求B F 的大小。

解:根据题意,选三根杆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约束均为理想约束,主动力为B C F F 及。质系平衡,则由虚位移原理,有

0C C B B δδ+=F r F r

又由运动学知识,

)(3/cos /1)/()/(11πδδ==B C B C v v r r

其中11B B v r 及δ是沿CB 杆方向的分量。 联立上述两式可得, C B F F 2=

4-5 滑套D 套在光滑直杆AB 上,并带动CD 杆在铅垂滑道上滑动,如图所示。已知当0θ=

时,弹簧等于原长,且弹簧系数为5kN/m 。若系统的自重不计,求在任意位置θ角平衡时,在AB 杆上应加多大力偶矩M 。

解:如图所示,以A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则D 点坐标:

0.30.3tan D D x y θ==, 对上式进行变分可得:

21

0.3

cos D D r y δδδθθ

== (1)

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1

(0.3)0.3(

1)cos F k AD k θ

=-=- (2) 以杆AB 、滑套D 和杆CD 为研究对象,约束为理想约束。将弹簧去除,代之以作用在D 和B 上的弹簧力。弹簧力在B r δ上所做的虚功为零,在D r δ上做的虚功为

cos(90)D D F r δδθ?=+F r ,利用虚位移原理有:

cos(90)0D M F r δθδθ++= (3)

将(1)式代入得:

2sin 0.30cos M F

θ

δθδθθ

-= 由δθ的任意性可得:

2sin 0.3cos M F

θ

θ

= 将(2)式代入,并由5000/k N m =可得:

()

3sin 1cos 450

cos M N m θθθ

-=?

4-6 两等长杆AB 与BC 在B 点用铰链接,又在杆的D 和E 两点连一弹簧,如图所示。弹

δθ

x

D r δ

F

F

y

B r δ

C

x δT -T

簧系数为k ,当距离AC 等于a 时,弹簧的拉力为零。如在C 点作用一水平力F ,杆系处于平衡。设AB=l ,BD=b ,杆重及摩擦略去不计,求距离AC 之值。

解:解除弹簧DE 的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T 和T -。

因为当AC 等于a 时,弹簧的拉力为零,从而当AC 等于x 时,弹簧弹力:()b T x a k l

=- 由约束知:

()D E D E C b x x x x x l

δδδδ-=-=- (1)

主动力的虚功为:

()0D E C A T x T x F x δδδδ=+-+= (2)

将(1)代入(2)得到:

()()()0D E C C C b b A T x x F x x x a k F x l l

δδδδδδ=-+=--+=

得到距离AC 为:

2

F l x a k b ??

=+ ???

4-8 在曲柄OA 上作用力矩为M =6m N ?的力偶。OA =150mm ,OO 1=200mm, O 1B =500mm, BC =780mm,略去摩擦及自重。当OA ⊥OO 1时(如图所示),为了使机构处于平衡,求作用在滑块C 上的水平力P 。

解:

θ γ

α v A

v B v C v Ae

v Ar

ψ

φ B

E

C

O 1

如图,OA 杆速度为Ar Ae A v v v

+=, 其中 θsin 1

1

A B

Ae v BO AO v v == 对BC 杆,有 sin cos B C v v αγ=, 其中 1sin sin()16/65EBC EBO α=∠-∠=, cos 36/39γ=, 由以上式子可得 4/15(6/5)(4/15)C B A v v v ==

则A 点的虚位移δr A 与滑块C 的虚位移δr C 的关系同速度之间的关系,即 4/15(6/5)(4/15)C B A r r r δδδ== 由虚位移原理 0A

C r M P r OA

δδ+=,代入δr A 与δr C 的关系

得 P = 125N.

4-9 两相同的均质杆,长度均为l ,质量均匀为m ,其上作用力偶如图。试求在平衡状态时,杆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1θ,2θ。

解:假设上面杆的质心为A 点,下面质心为B 点。 假设2θ不动,1θ有一个小的转角1δθ,

那么 12δθδδl r r A B ==,那么两根杆所做的功为11cos 2

3

δθθmgl 而力偶所做的功为:1δθM 而根据虚位移原理,0)cos 2

3

(11=-

δθθmgl M ∴ 0c o s 2

3

1=-

θm g l M mgl M 32arccos

1=θ 现假设1θ不动,2θ有一个小的转角2δθ, 那么 221δθδl r B =

,0=A r δ,两根杆所做的功为22cos 2

1

δθθmgl 而力偶所做的功为:2δθM

A

B

而根据虚位移原理,0)cos 2

1

(22=-

δθθmgl M ∴ 0c o s 2

1

2=-

θm g l M mgl M 2arccos 2=θ

4-10 三均质细杆以铰链相联,其A 端和B 端另以铰链联接在固定水平直线AB 上,如图所示。已知各杆的重量与其长度成正比,AC=a ,CD=DB=2a ,AB=3a 。设铰链为理想约束,求杆系平衡时βα、和γ间的关系。

解:如图所示,重力1G ag =,22G ag =,32G ag =的坐标分别为1

O y ,2

O y ,3

O y 。

易知

1sin 2

O a

y α=

,()2sin sin O y a αγ=+,3sin O y a β= 由几何关系有

sin 2sin 2sin 0

cos 2cos 2cos 3a a a a a a a αγβαγβ+-=??

++=?

变分得

cos 2cos 2cos 0

sin 2sin 2sin 0αδαγδγβδβαδαγδγβδβ+-=??

++=?

解得

()()()()2sin sin sin sin βγδααγαβδγαγ-+?

=?

-?

?

+?=

?-?

主动力123,,G G G 的虚功为0,即

()3

21

2.5cos 2cos 2cos 0i

i O i A G y a g δδαδαγδγβδβ===++=∑

带入,δαδγ便得

()()()5cos sin 2cos sin 2cos sin αβγγαββαγ+=++-

4-12 图示平面平衡系统,在列其整体的平衡方程时,不需计入弹簧内力;而用虚位移原理求力F 1和F 2之间的关系时,必需计入弹簧的虚功,二者矛盾吗?简要说明理由。

解:这二者并不矛盾。

在列其整体的平衡方程时,弹簧力是属于内力,不计入平衡方程。 虚位移原理求力F 1和F 2之间的关系时,弹簧力是主动力,必须计入。

4-13 长度均为l 的轻棒四根,由光滑铰链联成一菱形ABCD ;AB 、AD 两边支于同一水平线的两个钉E ,F 上,相距为2a ,BD 间用一细绳连接,C 点作用一铅直力P ,如图所示。设A 点的顶角为2α,试用虚功原理求绳中张力T 。

解:根据题意,以四根杆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约束为理想约束,主动力为P T 及。 以EF 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则有

αtan /a y A = αsin l x D =

x

y

)tan /(cos 2ααa l y C +-=

则有:

αδαδcos l x D =

ααδαδ2csc sin 2a l y C -=

因为系统质系平衡,由虚位移原理有:

0)csc sin 2(cos 22=-+δααααδαa l P Tl

由此解得:

)12/csc (tan 3-=l a P T αα

4-14 已知AD=DB=6m ,CD=3m ,在节点D 的载荷为P ,各杆自重不计。试用虚位原理求图示桁架中杆3的内力。

解:将杆3解除,并代之以相应的内力S 。这样,结构ACD 可以绕A 点定轴转动,CB 做平面运动,B 、C 、D 点的虚位移如图所示。根据运动学中定轴转动的知识可知:

D C

r r AD AC

δδ= 所以:

2

5D C C AD r r r AC δδδ=

= (1) CB 杆的速度瞬心为E 点,35CE AC ==,26BE CD ==,所以:

2

5

B C C BE r r r CE δδδ=

= (2) 利用虚位移原理可得:

0D B P r S r δδ-=

将(1)、(2)代入,得:

0C C P r S r δδ-=

由C r δ的任意性,可得:

S P =

C

r δS

S

D

r δy

B

r δx

?

E

4-15 平台钢架由一个Γ形框架带中间铰C 构成。框架的上端刚性地插在混凝土墙内,下端则搁在圆柱滚动支座上。求当1P 和2P 两力作用时,插入端A 处的铅直反作用力。

A r δr

δC r δr

δD

r δr

δB

r δr

δ

D

解:欲求A 端铅直方向力,解除A 端铅直方向约束,代之以约束力N ,则AC 只能上

下平动,A 和C 点的虚位移大小相同C A r r δδ=,方向可知沿铅直方向,B 点虚位移方向沿水平方向,由此可以确定CB 的速度瞬心即为CB 的折角处点O 。可以求出2P 作用点D 的虚位移D C r r δδ和满足:

C D r l

h

r δδ=

由虚功原理列方程可得:

021=+-D A A r P r P r N δδδ

解得:21P h

F P l

=-

为插入端A 铅直反作用力。

4-16 试用虚位原理求图标桁架1、2两杆的内力。

E

N

速度瞬心O

解:如左图去掉1杆,代以作用力F ,设F 点虚位移为δ(方向向下),则点E ,G ,H 的虚位移分别为 33,,2

22

E G H a a δδ

δδδδδ=

=

==, 由虚位移原理有 003cos60cos30022P P

F

F δ

δδδ+++= 可得12

33

F S P ==-;

如右图,分析机构左半部分。设E 点虚位移为δ(方向向下),则点G 的虚位移为

33G a

a

δδδ=

=,由虚位移原理有0012cos903cos6030P Q S S δδδδ+++= 可得20S =;

答:122

3,03

S P S =-

=

4-17 图示三铰拱的自重不计,求在水平力P 作用下支座A 和B 的约束反力。

解:解除B 点Y 方向上的约束,假设B 点Y 方向上的力为B Y ,有:

0)2(=-δθa Y Pa B

所以:

P Y B 2

1=

根据力平衡原理有:

P Y Y B A 2

1

-=-=

然后解除C 点的约束,假设A 点X 和Y 方向的力为A X 和A Y 。对C 点,根据力矩平衡,可以得到:

0=-a Y a X A A

F F δ

δE

δG δH

S 1 δ

δG

S 2

Q

所以:

P X A 2

1

-=

再根据X 方向上的力平衡,可以得到:

0=++P X X B A

所以:

P X B 2

1

-=

4-18 图示组合梁上作用有载荷P 1=5kN ,P 2=4kN ,P 3=3kN ,以及M =2kN ·m 的力偶。不计摩擦及梁的质量。试用虚位移原理求固定端A 的约束反力偶之矩M A 。

(a )

解:为求A M ,首先解除A 处约束,并建立如图(a )所示的力和虚位移图。由虚位移原理

123230A A M P P P M δδ?δ?δ?δ?δ?=-?-+?-=

于是

123232254337A M M P P P =++-=+?+-?=KN?m

4-19 均质杆AB 的长为l ,重为P ,搁置在宽为a 的槽内,如图所示。设A 、D 处光滑接触,试求平衡位置的θ角,并讨论其平衡的稳定性。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以杆为研究对象,约束是理想的,主动力只有重力,系统的势能为:

C mgy V = 而θθatg l

y C -=

sin 2

,平衡时有: 0=??=??θ

θC y mg V

代入C y 可得:

l

a

2arccos 3

0=θ 且易得00

22

V ,是不稳定平衡。

答:3/2arccos l a =θ时,是不稳定平衡;

x

y

军事理论课 征兵 简答题(附答案)

义务兵征集 为什么大学生应该参军?/大学生参军的意义 1.法律责任与义务 兵役义务是公民在参加国家武装力量和以其他形式接受军事训练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法律责任与义务。服现役是服兵役的重要形式。 2.国防和军队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潮流,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正是军队所需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利用自己扎实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必将更好地掌握军事技能、完成军事训练,为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3.军队是锻炼自己、成长成才的舞台 大学生通过参军,不仅可以磨练意志、增强斗志,激发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培养组织纪律性,树立起修身立人的标准,同时,也可以丰富头脑,拓宽知识,增强体魄,促进专业学习。通过部队的锻炼,大学生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力量。 为什么大学生成为了征兵的主要对象? 1.为了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潮流,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2.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兵役法》,从2012年起在校大学生取消缓征。 3.征兵的适龄人数大幅下降,高升学率导致没有上大学大专的人很少,部分省市出现了征兵困难。将大学生作为征兵的主要对象,可以减轻征兵兵源不足的压力。 4.在资助、学业、就业等方面,国家为大学生增加了相当有力度的优惠政策。

今年军理考试答案

今年军理考试答案快转啊!!! 军事理论考试要点 单选题共22题 1.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道存亡之理不可不察也。语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 2.以“天命观”为战争指导思想是发生在夏商周时期。 3.中法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是名将冯子材。 4.西方军事思想《战争论》作者是克劳塞维茨 5.海权论提出者是马汉,先发制人战略提出者是乔治.W布什(小布什) 6.淮海战役中中共方面的最高军事长官是刘伯承。他发布的只认衣服不认人的命令符合简单的军事原则。 7.目前世界上战争的主要形态是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 8.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作为军队最根本建设(即我军政工作的中心)。 9.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核电磁脉冲。 10.当今的指挥体系呈现扁平网络化的格局(扁平型“网状”的指挥体系)。 11.靠抑制自身电磁辐射实现隐身的隐身技术属于电子隐身技术。 12.使用微光夜视仪的侦查技术属于可见光侦查技术。 13.航天技术的组成: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 14.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15.三种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电磁脉冲武器和粒子束武器。 16.动能武器的弹头速度需达到五马赫以上。 17.军用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 18.当今国际战略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指美利坚共和国。 19.当防空警报长鸣三分钟意味着警报解除。 20.和天宫一号对接的载人航天飞船是神州九号 21.电子计算机是构成指挥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22.与战争行动在多维化战场空间同时展开的是信息化战争。 多选题共10题 1.公民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的形式有:服现役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 2.定向能武器包括: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 3.现代化战争中电子对抗采用的手段有: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水声对抗。 4.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要素)有:军事技术革新、体制编制革新、作战方法革新和军事思想革新。 5.非线式、非接触和非对称作战成为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形式。 6.精确制导技术类型: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寻的式制导、卫星定位制导和复合式制导。 7.航天技术组成:运载器技术、航天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 8.防化作战中常用消毒方法有:机械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 9.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食入、皮肤接触。 (以上内容根据老师所画重点整理,并非一定是考试内容。最后发现有两处重复。还少了一题。所以建议大家带上去年的答案)

军事理论课程练习题答案

二、《军事理论》课程练习题 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空军、海军和第二炮兵部队构成。 2、国防义务与国防权利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 3、现代国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研、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国防动员、国防教育等。 4、根据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国防政策及国防目标的不同,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四种: 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5、高技术的主要特征: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效益、 高风险、高渗透、高速度。 6、纪律条令的内容包括:总则、奖励、处分、特殊措施、控告和申诉、首长责任和纪律监察、附则等。 7、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战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8、纪律条令中奖励的项目有: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 9、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三大战役是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 10、目前,中日磨擦的焦点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 11、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12、《兵役法》规定,对与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不改正的,在 2年内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 13、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

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4、中央军委通过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对全军实施作战指挥和建设领导。 15、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16、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 1983 年,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人员为基础,按规定的体制编制组成的部队。 17、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国防基本内容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 19、《兵役法》规定:高等学院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20、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 21、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3.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22、公民的国防义务是什么? 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措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23、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使用信息化武器系统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征。在战争中使用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并主导战争的进程,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24、国防历史的启示?: ⑴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军理考试重点及答案

中国国防 1.国防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 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基本职能: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具体表现:(1)捍卫国家的主权 (2)保卫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4)维护国家的安全 3.国防手段:为了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军事手段 (2)政治手段 (3)经济手段 (4)外交手段 4.我国国防类型:自卫型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5.我国现行国防政策:(1)维护安全统一,保卫核心利益 (2)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巩固国防 (3)积极防御,防御与反击相结合 (4)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国防法规 1.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 (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2.公民的国防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 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 3.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1)服现役 (2)服预备役 (3)学生军事训练 4.兵役制度有关规定:书22页 5.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6.学生军训的意义:(1)学生军事训练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2)学生军事训练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 (3)学生军事训练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国防动员 1.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 重要措施。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常规战争、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问答形式_有题有答案~)

一,中国国防 1.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倒,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 A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国防、封建制国防、资本主义制国防、社会主义国防。 B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扩张型国防。 C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 3.国防的历史启示 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1998年组建的。 补: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 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国防事业的社会性 二,国防法规 5.什么是国防法规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 6.国防法规体系纵向层次 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 7.公民的国防义务 ①兵役义务; 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 ⑤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 8.我过的兵役制度是什么? ①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②民兵与预备役结合 9.学生军训的意义 补:什么是兵役法? 是规定国家兵役制度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法律依据 三,中国武装力量 10.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 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11.什么是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陈

大学现代军事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BBDBD CABCC 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A、民主型国防B、联盟型国防C、和平型国防D、进攻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A、基本原则B、根本目的C、大政方针D、基本要求 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和增值功能。A、防御功能B、进攻功能C、和平功能D、实战功能4.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A、越南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 5.()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A、陈水扁B、连战C、宋楚瑜D、李登辉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还拥有()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A、200 B、

250 C、300 D、350 7.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A、俄罗斯(前苏联)B、中国C、美国D、法国8.现代战争已经发展为“五维空间”的角逐。“五维”是指()。A、东南西北中B、海陆空天电C、上下左右中D、XYZtV 9.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颗卫星组成。A、2 B、6 C、24 D、32 10.以()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火力B、人才C、信息D、高技术武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1)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2)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3)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战争思想(3)人民军队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5.国防教育的作用有哪些?(1)国防

军理课后题答案补充

军理课后题答案补充 (老版有但新版没有的课后题答案) 1.国防含义和类型? 含义:所谓国防,就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类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扩张型。 2.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事训练。 3.论述如何加强培养公民的国防观念。 (1)增强忧患意识。 (2)尚武意识。 (3)高度的责任意识。 (4)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的根基来自长期对国民的国防教育,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的国防责任教育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战争,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所以要对全民开展国防教育。 (5)公民要明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6)国家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对公民的国防教育,完善国防教育的立法工作,加大国防教育宣传力度 (7)强调大学生 4.国防动员的特点有哪些? 特点:目的的政治性、主体的权威性、对象的广泛性、手段的计划性、行为的强制性、准备的前置性、实施的快捷性。 5.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战争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属于中国军事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 6.什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7.什么是积极防御?其基本精神是什么? 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是把防御与进攻辩证统一起来,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以积极主动的攻势行动,挫败敌人进攻的防御。(是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一贯立场) 基本精神:从自卫的、后发制人的立场出发,在敌强我弱总形势下,将战略上的防御和战役上的进攻紧密结合起来,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抗击敌人,不断消灭和消耗敌人,转化敌我力量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并适时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和进攻,彻底消灭敌人,夺取战争的全面胜利。 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军事理论的基础,在中国当代军事思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实践证明,它符合我国国情和军情,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中国新时期国防及军队建设的行动纲领和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的历史产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9.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从国际关系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思考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 (2)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战斗力很强的人民军队 (4)确立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 (5)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方法 (6)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

军事理论课复习重点答案

军事理论课复习重点 一单选100题50分,二简答2题10分,三论述40分。 第一章中国国防 1、国防的定义:P16~20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要素: ●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目的: 1)捍卫国家的主权; 2)保卫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 ●国防的对象: 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 2)国防应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的对象 2、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P20 3、国防的历史启示:P34~35 1)经济发展是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坚强的关键。 4、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动员法的基本情况:P41~43 5、我国国防领导体制:P44~47 6、我国武装力量建设:P57~66 7、国防动员的概念:P67~68 ●动员的主体,通常是国家(或政治集团)动员是一种高度体现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在国家授权下以国 家名义实施的行为,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特殊表现。 ●动员的对象,是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涉及与战争相关的所有因素。首先,动员 的主要对象是人。人是进行战争的主体,人的素质、条件和状态,直接影响到动员的质量。在人的动员中,武装力量的动员又是核心,并且是全部战争动员活动的重点。其次,是物力的动员。武器、装备和物资的生产、储备、筹措,早已成为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 ●动员的手段。是国家(或政治集团)“采取紧急措施”,通过转变体制而形成的动员机制。 ●动员的实质,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 ●动员的过程,分为平时动员准备和战时动员实施。动员准备是动员实施的基础。 ●动员的作用,在于夺取战略主动权,全力保障战争的实施。主要表现在: 1)动员是确定战略目标的依据之一; 2)动员是国家迅速实现平战转换的关键; 3)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条件; 4)动员是保障战时军需民用的根本措施。 8、国防动员的内容:P69~80 ●武装力量动员 ●国民经济动员 ●交通战备动员: 1)交通战备设施建设;

军事理论课试题库及答案 (3)

普通高等学校 军事理论课考试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分 2、密封线外不得有姓名及相关标记。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______________是战略的首要特征。 2、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所产生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______________等关系。 3、国际战略格是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______________的综合。 4、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 5、目前,一般将国际格局分为单极格局、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 6、信息化战争作战要素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作战力量一体化_______、作战指挥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 7、______________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______________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8、_________制导是弹道导弹最基本的制导方式。 9、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_______________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0、_______________是我军唯一的宗旨。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是指一批掌握计算机知识技能、能对加密程序解密、窃取或对信息进行破坏,并以此作为业余爱好或半职业、职业手段的人。 A、“黑客” B、“红客” C、电脑高手 D、计算机专业人才 2、《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我专而敌分”是指()。 A、我方集中力量而尽量分散敌人的力量 B、我方专心致志而敌人精力分散 C、我方专一而敌人分散 D、我方专业而敌人不够专业 3、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目标就是()。 A、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B、打得赢 C、不变质 D、实现两个转变 4、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是()。 A、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B、客观实际与主观指导的关系 C、矛盾关系 D、包含关系 5、1935年1月我党召开的()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八七会议 D、洛川会议 6、与“以镒称铢”相匹配的军事含义是()。 A、以寡击众 B、以少胜多 C、以弱胜强 D、以众击寡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歼灭战 B、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C、人民军队思想 D、人民战争思想 8、()属自主制导,即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必依靠外部提供信息,具有能独立进行工作、不受气象条件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和隐蔽性好等优点。 A、遥控制导 B、寻的制导 C、惯性制导 D、匹配制导 9、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生的重要标志是兵书()的问世。 A、《军志》、《军政》 B、《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C、《司马法》、《尉缭子》 D、《吴子》、《六韬》 10、信息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形式是()。 A、热能 B、机械能 C、体能 D、信息能 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信息化战争一开始,打击对象就将主要集中在()。 A、敌方政治目标 B、经济目标 C、军事命脉 D、有生力量 2、信息化战争是指()。 A、运用信息进行的战争 B、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的战争 C、运用信息化武器进行的战争 D、运用高科技知识进行的战争 3、近些年,我们与()妥善解决了与多年的边界争端问题。 A、俄罗斯 B、塔、吉、哈 C、印度 D、越南 4、民兵制度规定()。 A、女民兵只编基干民兵 B、基干民兵为一类预备役 C、普通民兵为二类预备役 D、基干民兵年龄在28岁以下 5、下列属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是()。 A、军事结盟 B、国际恐怖主义 C、民族分离主义 D、宗教极端主义 6、()属于国防法规体系。 A、特区驻军法 B、军事刑法 C、战争法 D、军事设施保护法 E、国防动员法 7、美军“物质制胜”理论就是()。 A、摧毁、解除武装组织 B、抵消能力 C、解除武装 D、缴械 8、信息化战争中依靠卫星支持的战场要素包括()。 A、战场监控 B、信息传输 C、导航定位 D、精确制导 9、雷达隐身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A、改变目标的大小 B、改变目标的形状 C、改变目标的结构 D、采用特殊的吸波或透波材料 10、美国对伊开战理由是()。 A、萨达姆实行独裁专制 B、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 C、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D、伊违反联合国1441号决议 11、《孙子兵法》中提出的“避实击虚”在具体运用中有以下几种方法包括()。 A、勿邀正正之旗 B、勿击堂堂之阵 C、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D、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G T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判断题 1.力是滑动矢量,可沿作用线移动。 ( ) 2.凡矢量都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3.凡是在二力作用下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 ) 4.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 5.凡是合力都比分力大。 ( ) 6.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 ) 7.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二、填空题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 2.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 , , 。 3.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合力位于 。 三、选择题 1.在下述公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 A .二力平衡公理 B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D 力的可传性 E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图示受力分析中,G 是地球对物体A 的引力,T 是绳子受到的拉力,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指的是( )。 A T ′与G B T 与G C G 与G ′ D T ′与G ′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 、F B ,若满足F A =-F B 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 B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C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或一个力偶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四、作图题 1.试画出下列各物体的受力图。各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A B C W (a ) (b )

2. 试画出图示系统中系统及各构件的受力图。假设各接触处都是光滑的,图中未画出 重力的构件其自重均不考虑。 A B C D P W (c ) A B P 30(d ) A B C P D (f ) A C D E W (e ) (a ) A B P 2 P 1

2019年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国防的类型,按照性质可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按照形式可分为联盟型和中立型。 2、学校国防教育是国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国防教育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3、国家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队,警察,监狱等专门机构,这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实体。 4、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组成,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组成。 5、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问对》等,被称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 6、《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7、“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出自《战争论》。 8、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从战略角度,从全局上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战争与和平理论,武器装备发展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科技强军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等等。 9、胡锦涛提出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0、不同时期的战略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

11、战略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相对稳定性。 12、研究国内的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三方面的情况。 13、一般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单极格局,两级格局,多级格局,多远交叉格局。 14、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15、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16、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安全观。 17、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18、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军事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19我国的预备役部队是现役常备军直接的后援力量,是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006年2月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安全政策。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三是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二、简答题 1.请简要阐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的国防权利和义务。 1)履行兵役的义务 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理论力学》第一章-力的分析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2章作业题解 1-1 支座受力F ,已知F =10kN ,方向如图所示。求力F 沿x 、y 轴及沿x ′、y ′轴分解的结果,并求力F 在各轴上的投影。 解答 分力的大小需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计算。 F 在x ,y 轴上的分力大小为:kN F F x 66.830cos ||0 ==r ,kN F F y 0.530sin ||0==r 。 F 在x ¢,y ¢轴上的分力大小为:kN F F x 0.10||==¢r ,kN F F y 17.515sin 2||0=′=¢r 。 F 在x ,y 轴上的投影大小为:kN F F x 66.830cos 0==,kN F F y 0.530sin 0==。 F 在x ¢,y ¢轴上的投影大小为:kN F F x 66.830cos 0==¢,kN F F y 59.275cos 0-=-=¢。 1-3计算图中F 1、F 2、F 3三个力分别在x 、y 、z 轴上的投影。已知F 1=2kN ,F 2=1kN ,F 3=3kN 。 解答 0.0,6.18.0,2.16.011111==′=-=′-=z y x F kN F F kN F F . kN F F kN F F kN F F z y x 707.0,566.08.0,424.06.022 2222222222=′==′′==′′ = kN F kN F kN F z y x 0.3,0.0,0.0333=== 1-5 力F 沿正六面体的对顶线AB 作用,F =100N 。求F 在ON 上的投影。 解答 计算ON 方向的单位矢量n 。 k j k j n 447.0894.020040020040022+=++= 力F 的解析表达式为: k j i k j i F 470.62470.62852.46 400400300)400400300(1002 22++-=++++-= 力F 在ON 轴的投影为 N F ON 78.83447.047.62894.047.62=′+′=×=n F 题1-1 附图 题1-3 附图 题1-5 附图

军理考试重点

军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 军事思想: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古代军事思想 产生时期:夏、商、西周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地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丰富发展时期:秦——清朝前期 宋神宗颁布《武经七书》 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茅元仪编纂我国古代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 《计》篇(总纲) 1.阐述慎战思想,提出战争的重要性 2.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战争的政治要素,指

政治优势的获得。 天、地:战场的时空因素,它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将:战争的主导因素。 法:包括曲制、官道、主用 3.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毛泽东军事思想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1.战争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现象,战争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是政治的延续,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 2.战争不仅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它还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 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2.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4.立足全局,照顾全局,把握重要关节 人民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从性质上说,它是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 1.兵民是胜利之本 2.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3.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4.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5.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结合 三种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 邓小平战争与和平理论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1 军事思想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 认识论)和( 方法论)以及战争的指导、军队的建设、战略战术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认识论方法论战争观世界观 1.1 军事思想居军事学的首要地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 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领导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指导作用 1.1 从地域和民族区分,军事思想可分为( 中国军事思想)、( 外国军事思想)。 汉族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 少数民族军事思想外国军事思想 1.1 从形成发展的时代区分,军事思想分为( 古代军事思想)、( 近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 古代军事思想封建军事思想当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 1.1 军事思想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战争。战争实践是军事思想产生的( 源泉)和( 发展)的动力。 产生源泉发展推进 1.1 《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孙子》《吴子》《孙膑兵法》《虎铃经》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出现了( 飞机),( 坦克) 、自动步枪乃至原子武器。" 机关枪无烟火药飞机坦克 1.1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在一战,二战时期,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提高,当时提出的战略理论,有(空中战争论)、“总体战”、“机械化战争论”、( 闪击战) 等等。 空中战争论速战论闪击战包围歼灭战理论 1.1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是无产阶级( 革命)和( 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斗争胜利革命解放 1.1 军事思想,根据阶级性质可分为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和(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农民阶级军事思想工人阶级军事思想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军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 军事思想: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古代军事思想 产生时期:夏、商、西周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地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丰富发展时期:秦——清朝前期 宋神宗颁布《武经七书》 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茅元仪编纂我国古代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 《计》篇(总纲) 1.阐述慎战思想,提出战争的重要性 2.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战争的政治要素,指政治优势的获得。 天、地:战场的时空因素,它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将:战争的主导因素。 法:包括曲制、官道、主用

3.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毛泽东军事思想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1.战争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现象,战争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是政治的延续,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 2.战争不仅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它还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 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2.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4.立足全局,照顾全局,把握重要关节 人民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从性质上说,它是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

军事理论课后题答案

航天技术 1、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由哪几部分组成? 航天技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和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包括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 2、军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侦察卫星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军事卫星包括侦查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和气象卫星。 侦察卫星的特点: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生存力强,适用广。 用途:侦察战略目标、准确测图、侦察战略武器系统、侦察部队部署、侦察战场态势。 3、军事载人航天系统有哪些航天器组成?航天作战武器系统包括哪些武器,其功能如何?军事载人航天系统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正在研制中的单级火箭式的空天飞机。航天作战武器系统包括反卫星武器、反导武器、军用空天飞机等,其功能是打击、破坏与干扰太空目标,以及从太空攻击陆地、海洋与空中目标。 4、在航天技术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哪些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发展了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70多次,发射成功率达90%以上,通过了卫星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 在以下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测控技术、静止卫星发射技术、高能低温火箭技术、航天遥感技术、数字卫星通信、载人航天技术。 5、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将产生哪些影响? (1)军事侦察监视能力和军事指挥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2)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进一步提高;(3)在信息战中发挥关键作用;(4)导致“天军”与“天战”的出现。 军事高技术 1、什么是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有哪些特征? 军事高技术是指用于军事领域、能在军事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那些高技术。 除了具有高创造性、高增值性、高竞争性、高渗透性、高风险性等当代高技术的一般特征,还具有发展的超前性,效果的突袭性、应用的双重性、高度的保密性等特有的突出特征。2、高技术在军事领域有哪些应用? 主要有侦查与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电子战与信息战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武器和化学武器以及生物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等。3、什么是新军事变革?军事高技术从哪些方面直接促进武器装备的改进与发展? 新的军事变革指创新的军事技术与创新的军事理论及创新的军队体制编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深刻变革以及军事效能的极大提高,并进一步促使整个军事领域发生重大变化。 军事高技术使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含量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武器装备的性能空前提高、武器装备的种类和作战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武器装备的体系化要求越来越高及其未来发展将进一步趋于“四越”、“五化”。 4、新军事变革中作战理论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战争形态的变革、作战方式的变革、作战实力评价标准和作战目标的改变、作战指挥方式的变革、后勤和装备技术保障的变革。 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事问题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现存最早、举世公认的“世界

军理课重点复习题

军事理论课重点复习题 一、简答题 1,概括一下古代国防的兴衰并说出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答:(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2,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国防政策? 以防御为主的国防政策 3,中国制定国防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中国制定国防政策的依据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国家利益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组成,一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第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第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四是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第五是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这五个方面是中国政府制定国防政策最根本、最具体的依据。 4,简述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的重大意义。 (中国的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从中国的国情和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军队胜利的进行了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5,为什么说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华民族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答:(1)中国古代兵书不但在中国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世界久负盛名。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精辟的论断,受到各国军事家的重视和赞赏。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军所独有的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不愧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和世界的军事学术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其中的许多军事原则,不仅指导了历代战争,而且直到今天仍不失其理论价值,给予世界军事学术以深刻的影响,它也必将对未来战争产生积极的影响。) 6,《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1.避实击虚 2.致人而不致于人 3.先胜而后求战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5.以正合,以奇胜。 6.识众寡之用者胜。 8,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有哪些?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 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BBDBD CABCC 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B )和自卫型国防。 A、民主型国防 B、联盟型国防 C、和平型国防 D、进攻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B )。 A、基本原则 B、根本目的 C、大政方针 D、基本要求 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D )和增值功能。 A、防御功能 B、进攻功能 C、和平功能 D、实战功能 4.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B)。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5.(D )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A、陈水扁 B、连战 C、宋楚瑜 D、李登辉 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还拥有( C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A、200 B、250 C、300 D、350 7.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A )。 A、俄罗斯(前苏联) B、中国 C、美国 D、法国 8.现代战争已经发展为“五维空间”的角逐。“五维”是指(B )。 A、东南西北中 B、海陆空天电 C、上下左右中 D、XYZtV 9.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C )颗卫星组成。 A、2 B、6 C、24 D、32 10.以(C )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A、火力 B、人才 C、信息 D、高技术武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 (1)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 (2)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 (3)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2)人民战争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