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柳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柳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柳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

【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s

v t

=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 ,距离是1m ,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m ==0.2m/s 5s

s v t =

(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s v t

=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

(2)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G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DE两点间距离为______cm,在D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小球在_______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学业水平考试)

【答案】

s

v

t

=变速 1.50 0.08 FG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s

v

t

=进行测量的。

(2)[2]从照片中可看到,在相同的0.2s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路程是不相同的,那么可知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3]D点对应的刻度是2.60cm,E点对应的刻度是4.10cm,那么DE两点间距离是

4.10cm-2.60cm 1.50cm

DE

L==

[4]F点对应的刻度是5.80cm,那么DF两点间距离是

5.80cm-2.60cm 3.20cm0.0320m

DF

L===

则D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0.0320m

0.08m/s

0.4s

DF

DF

DF

L

v

t

===

[5]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FG的路程最大,所以FG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v AB=_____ m/s; v BC=_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是在做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 (选填“大”或“小”).

【来源】天津市南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v= 小 0.2 0.5 大变速直线大

【解析】

试题分析: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s/t进行速度计算的;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行的时间较长;AB的速度是:

0.4m

==0.2/

2

AB

AB

AB

s

v m s

t s

=;BC的速度是:

0.5m

==0.5/

1

BC

BC

BC

s

v m s

t s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路程不变,时间变小,所以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考点: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单位的统一,知道测量速度的原理:

s

t

υ=.

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mm;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二位

小数)。

【来源】湖北省潜江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1v=

s

t

小0.13

【解析】

【详解】

(1)[1]由图知: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里面由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1mm;

(2)[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

s

t

进行测量的;

(3)[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4]由图知:AB段的距离是:

s AB=90.00cm-50.00cm=40.00cm=0.4000m,

AB段所用时间为t AB=3s,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v AB=AB

AB

s

t

=

0.4000m

3s

0.13m/s。

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使斜面坡度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目的是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误差;

(3)若停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c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v=s

t

较小延长 12 小于 C

【解析】【详解】

(1)[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

t

(2)[2][3]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3)[4]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

s1=60cm,

所用时间

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160cm 5s

s

t

=12cm/s;

[5]上半程的时间

t AB=3s,

下半程的时间

t BC=2s,

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相等,

t AB>t BC,

由v=s

t

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6]上半程的速度小于下半程的速度,即小车做加速运动,故图象C符合题意,故选C。

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把小车从斜面上端的挡板处由静止释放的同时开始用停表计时,当小车运动至下端挡板处时结束计时,图中圆圈中的数字显示了两次计时的时间(时间显示格式为“时:分:秒”)。

(1)小明测得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是_____s;

(2)根据小明测得的数据,可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m/s;

(3)在某次测量时,小明测得小车在两挡板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明显偏小,请你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答案】5 0.12 测量时间时,小车还没运动就开始计时

【解析】

【详解】

(1)[1]根据图示可知,小明测得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

t=5s;

(2)[2]根据图示可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

s=60.0cm=0.6m,

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v=

0.6m

5s

s

t

==0.12m/s;

(3)[3]由v=s

t

可知,实验中可能是测量的路程偏小,也可能是测量的时间偏大,但分析实

际情况最可能是测量时间出错,即测量时间时,小车还没运动就开始计时。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mm.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5)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

(6)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7)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2

s

v

t

=小 0.03 小同一位置变速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

(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4)从图中得到AB的距离和时间,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平均速度;

(5)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

(6

)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越来越快. 【详解】

(1)由图得到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 ,里面有5个小格,分度值是2mm ; (2)该实验的原理是s v t

=

;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AB 段的距离是s AB =9.00cm ,AB 所用时间为t AB =3s ,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9.00 3.00/0.03/3AB AB AB s cm

v cm s m s t s

=

===; (5)如果让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s

v t

=得到平均速度会偏小;

(6)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变速直线运动.

8.以下是某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_____.

(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小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的物理量 AB 段 BC 段 AC 段

路程s /cm 45 55 时间t /s

2.5

2.0

平均速度v /(cm ?s ﹣1)

(实验分析)

(1)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cm/s ,在AC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cm/s ,小车全程是做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_(选填“增大”或“减

小”)斜面的坡度.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

s

v

t

=刻度尺秒表 18 22.2 变速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s

v

t

=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所以,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和秒表;

(1)[4]由表格数据知道,小车在AB段的路程是:

s AB =45cm,t AB =2.5s,

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

AB

AB

AB

45cm

=18cm/s

2.5s

s

v

t

==

[5]小车在AC段的路程是:

s AC =45cm+55cm=100cm,t AC =2.5s+2.0s=4.5s,

所以,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AC

AC

AC

100cm

22.2cm/s

4.5s

s

v

t

==≈;

[6]由于AB段的速度小于AC段的速度,说明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7]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9.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次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计时钟每格1s)。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该次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_____m/s;

(3)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造成的误差(选填“路程”或“时间”),若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反应稍慢了一点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选“大”或“小”)。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v=s

t

0.1 时间小

【解析】【详解】

(1)[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

t

(2)[2]由图知,小车通过全程用的时间:t=5s,s=50cm=0.5m,全程的平均速度:

v=s

t

=

0.5m

5s

=0.1m/s;

(3)[3]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

[4]过了B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s

t

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

大,速度就会偏小。

10.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

(1)测平均速度时需要用______测量路程,用______ 测量时间,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

(2)如图所示,斜面长,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s,现已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请你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保留两位小数);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1.6t1=5v1=0.32

s2=0.8t2=2.8v2=____

(3)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________;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多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十七中等学校联考)

【答案】刻度尺秒表 0.29 0.36 变速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路程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时间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本实验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实验原理是v=;

(2)[4]因为

s2=0.8m,

t2=2.8s,

所以

v2=≈0.29m/s;

(3)[5]因为

s3=s1-s2=1.6m-0.8m=0.8m,

t3=t1-t2=5s-2.8s=2.2s,

所以

v3=≈0.36m/s;

(4)[6]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