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5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5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5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5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5的认识 第1课时》教案

1 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读、写及顺序 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1~5的书写。 教具学具 1. “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 2.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了解数数情况。 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同桌互数,从1~10) 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 二探究新知 1.创设动画情境。 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 2.数数。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

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 3.认、读数字1~5。 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说明: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 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 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老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它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可让一名学生到前边演示。 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 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5.学习数序。 (1)逐次感知1~5的数序。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 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 6.学习1~5各数的写法。 (1)学习1、2的写法。 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

adobe,illustrator学习心得体会

adobe,illustrator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ADOBE,ILLUSTRATOR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illustrator)学习总结报告 《图形设计(illustrator)》 学习总结报告 姓名: ****** 学号: ****** 班级: 任课教师: 递交日期:201*/**/** 图形设计(illustrator)总结报告 学习illustrator有两个月,在我看来它是一款强大的设计绘画软件,在平面广告设计这方面运用的非常多。这段期间,可以说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多东西我还没有学到。两个月真的学不到太多的东西,更多的要靠自己在课后努力琢磨,而认真研究一种东西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能力。都是adobe公司的产品,有变化但是差距都不大,所以学起来不是很难。 我是从学习photoshop后,因为课程需要才开始接触illustrator的。illustrator和adobe公司其他产品在操作上有点小小的差别,主要是在快捷键上。由于键位的小小改动,所以在使用illustrator时还保留photoshop的习惯,

以至于使用起来老感觉不对劲。接下来我就说一下我学习的一些内容和基本情况。 illustrator的工作界面和photoshop差不多。在学习内容方面,学习了文件的新建与保存;工具的选择与切换;部分快捷键的使用;直线、选框、钢笔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色彩的调和与填充;图层的排列、变换、编组、粘贴;滤镜的使用。然后练习部分有信纸、标志、插画、图标以及特殊图形的绘制等。基本上学习的东西都能使用上。 以制作信纸为例,我说一下我的制作过程和心得。 新建一个信纸命名的文档,然后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跟画板大小一样的矩形,最好是使用渐变填充一个喜欢的颜色来作为背景色,在使用ctrl+2将制作的背景锁定在画板上,接下来就是绘制一下喜欢的图案(如花草,星星等)。绘制图案可以直接使用钢笔工具来完成,但如果你控制不好的话,可以使用几种选框工具来绘制合适的图形,组合成你需要的图案,如利用椭圆工具加循环旋转来绘制花朵,利用多边形工具绘制五角星等。把图形都填充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编组(快捷键为ctrl+g),因为要放到背景上,所以把透明度调低不影响整体的程度。再将组合好的图案拉到之前处理好的背景上,大小和位置按需求放置就好。都处理好以后,再将做好的东西锁定(避免后面操作的时候误选),最后就是做信纸上的线条。线条直接用直线工具就能绘制,绘制好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数学教案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 学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 学生:秋天。 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

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 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 学生:3朵/4朵。 教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 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

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 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 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学生:数4。 教师: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 教师:很对,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内容仅供参考

数字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教案 藁城市岗上小学卢晓敏 教案背景: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过数的认识,只是对数的写法还不太熟练,所以教学过程会很轻松的完成,学生也会有很浓的学习兴趣,有较高的积极性。 教学课题:1-5的认识 教材分析:先通过图片认识1-5的个数,让学生数一数,因为有幼儿园的基础,学起来较为简单,再能过计数器认识1-5,出示数字卡片认1-5的形状,练习写工整,培养学生认真 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利用图片,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方法:利用精美图片和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计数器和小棒直观展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利用课件展示精美图片。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 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 说出图中的人或物。2、3、4、5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4.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课件展示5张数字卡片,学生对着自己摆的1~5这5张数字卡片,念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飘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来卖菜” 5.根据1~5各数的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 6.做“做一做”。 课件展示:小花、苹果、圆形纸片,学生数一数 7、逐次感知1~5的数序。 在计数器上拨上一颗珠,问:“教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在计数器上方标上“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计数器练习 8、教学数的写法 ①课件展示1-5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用眼观察;②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1-5。提醒学生坐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教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拿上台在全班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Adobe Illustrator CS5 教程 破解安装

Adobe Illustrator CS5 官方简体中文正式原版下载+ 破解序列号 作为全球著名的图形软件Adobe Illustrator,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体贴的用户界面已经占据了全球矢量编辑软件中的大部分份额。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37%的设计师在使用AI进行艺术设计。尤其基于PostScript 技术的运用,AI已经完全占领专业的印刷出版领域…… 无论你是线稿的设计者和专业插画家、生产多媒体图像的艺术家、还是互联网页或在线内容的制作者,使用过Illustrator后都会发现,其强大的功能和简洁的界面设计风格只有Freehand 能相比。 新版Adobe Illustrator CS5软件可以在透视中实现精准的绘图、创建宽度可变的描边、使用逼真的画笔上色,充分利用与新的Adobe CS Live 在线服务的集成。AI CS5具有完全控制宽度可变、沿路径缩放的描边、箭头、虚线和艺术画笔。无需访问多个工具和面板,就可以在画板上直观地合并、编辑和填充形状。AI CS5 还能处理一个文件中最多100 个不同大小的画板,并且按照您的意愿组织和查看它们。 Adobe Illustrator CS5这款操作简单且功能强大的矢量绘图软件,能够为任何项目创建独具匠心的矢量图稿。 使用方法: 安装AICS5后,不要马上使用破解补丁,必须先启动一次原版,输入下列序列号的其中一个: 1325-1791-8561-1675-0491-0572 1325-1615-5221-6083-1810-2107

1325-1707-0494-9696-1031-6653 这时候注意一下启动的logo,应该这时候肯定是没有“试用”或“try out”的字样了,这样下一步才能使用AdobeCS5通用补丁进行覆盖,否则会出现自动退出的问题。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精品教案 (15)

认识平面图形 课题:认识平面图形设计者:授课时间:1 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 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对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 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 (2)对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破空。 教学难点:难点: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难点: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 教法学法:教法:实验研究法 学法: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生:学具、图形卡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教师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图片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组成的。(课件出示) 你们想自己拼一拼这些图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 二、教学互动 (1)引导探究长方形的拼组。 1)想一想: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图形拼一拼。3)说一说: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了什么图形: 小结: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你能用几个正方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 出示要求: 1)想一想: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可以拼成一个 什么样的图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 3)说一说:把你用正方开拼成的图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利用几个三角形可以拼组成什么图形呢? 学习提示: 1)想一想:你准备用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需要几个三角形。联系生活,利用 生活中的平面图 形的拼组激发学 生的兴趣,让学 生感知到原有的 平面图形通过拼 组可以变成漂亮 的图形,以此激 发学生也想要拼 一拼的欲望,为 新知的学习奠定 情感需求,变“要 我学”为“我要 学” 教师引导学生学 习长方形的拼 组,在学习过程 中给予学生学习 方法的指导,让 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掌握一些数 学探究的方法, 为后面的自主探 究奠定基础。 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先动脑想 一想,再动手拼 一拼,然后动口 说一说。 学生自主探究, 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

电工基础第5章第一、二节教案

课题 5-1电流的磁效应 5-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 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 的概念及匀强磁场的性质。 教学重点 磁场的四个物理量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 关系。 教学难点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性质无关。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新课 第一节电流的磁效应 一、磁场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是通过磁场传递的。磁极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有磁场力的作用。 二、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 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静止,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电流的磁场 1.直线电流的磁场 电流的方向与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2.环形电流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第二节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一、磁感应强度B 1.它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B = l I F (条件: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

B 可用高斯计测量,用磁感线的疏密可形象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单位: F ——N (牛顿),I ——A (安培),L ——m (米),B ——T (特斯拉) 3.B 是矢量,方向:该点的磁场方向。 4.匀强磁场:在磁场的某一区域,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域叫匀强磁场。 二、磁通Φ 1.Φ = B S (条件:① B ⊥ S ;② 匀强磁场) 2.单位:韦伯(Wb ) 3.B = S Φ ;B 可看作单位面积的磁通,叫磁通密度。 三、磁导率 μ 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真空中磁导率:μ0 = 4π ? 10-7 H / m 。相对磁导率: μr = μμ 2.μr < 1 反磁性物质;μr > 1 顺磁性物质;μr >> 1 铁磁性物质。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 μr ≈1,铁磁性物质 μ 不是常数。 四、磁场强度H 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2.H = μ B 或 B = μ H = μ0 μr H 3.(1)磁场强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2)单位:安 / 米(A / m ) 练习 习题 (《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4)。 2.选择题(1)~(4)。 3.填充题(1)~(4)。 小结 1.磁场的方向。 2.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3.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布置作业 习题 (《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4.问答与计算题(1)~(5)。

(完整)小学数学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八年级 第15课 认识非典 教案讲课讲稿

八年级《认识“非典”》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非典主要是靠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的。 2、了解非典的病症。 (二)能力目标 1、了解预防非典的安全常识。 2、掌握预防非典的基本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要有预防非典的安全意识。 2、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 了解非典的相关常识。 三、教学难点 掌握预防非典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情境演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分组收集有关非典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非典,导入新课

2002年11月,中国第一例非典病例于广东佛山出现。2002年底,非典开始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传播流行,并相继导致部分医疗系统人员受到感染,甚至死亡,有关致命传染病的消息通过非正式渠道在广东传播。2003年春节长假后期,广东进入SARS病发高峰期,关于非典型肺炎传染并死人的惊人消息也开始在广东大范围传播。 2003年2月8日到10日,随着传统新闻媒体受体制所限保持沉默、政府权威部门声音的缺失,关于非典的传言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迅速扩散并越来越耸人听闻,终于演变为一场绝大多数家庭都卷入了的大规模抢购风潮。 2003年4月,各省市相继出现“非典”病例,非典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形势万分危急。4月17日,中央终于做出果断决策,全民动员抗击“非典”。4月20日之后,全国形势开始明朗,抗击“非典”取得最终胜利。 (二)走近非典,识其真面目 活动一:医生教你识非典 (每位学生都是小医生,搜集有关非典的知识,分组进行展示。) 1、常识普及 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选出一位小医生分别负责介绍非典病的病理、症状和传播方式。 2、交流总结,教师强调 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非典的主要特点。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电工基础教案43847

第一章直流电路 第一节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闭合回路,称为电路。 E 1、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如干电池,蓄电池,交直流发电机等。 2、负载(用电器):消耗能量的设备,如电灯、电炉和电动机等。 3、开关:用来实现对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作用等。如:刀闸开关、熔断器等。 4、导线;用来联接电路的,为电路提供通路的。在电路中起输送电能的作用。常用铜、铝等材料制作。 二、电流 1、电流:导体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通常,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而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3、电流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用符号I 表示

I = Q / t 式中I ——电流(A); Q ——电荷量(C); t ——时间(s)。 4、电流的测量:常用电流表。 注意:a、量称b、极性c、与被测电路串连。 例一、P4 如果3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2 C ,求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 A,那么3s 内将有多少电量通过导体截面? 解:公式I=Q / t 三、电位、电压、电动势 1、电位(V): 1)、电位:把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称为该点的电位。 正电荷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负电荷恰好相反2)、参考点:通常将大地作为参考点,且电位为零。 3)、电位的正负:正电位——某点电位高于参考点的电位。 负电位——与正电位相反。 4)、不同的参考点,电位不同,即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有关。 例:P6 求:V A,V B,V C A 3V B 6V C A 3V B 6v C

AI经典实例详解

课堂练习——制作美食网页 【练习知识要点】使用剪切蒙版命令为图片添加蒙版效果。使用外发光命令为文字添加发光效果。使用弧形命令将文字变形,如图10-1所示。 【效果所在位置】光盘/Ch10/效果/制作美食网页.ai。 图10-1 10.7.1 制作背景与导航 (1)按Ctrl+N组合键,新建一个文档,宽度为297mm,高度为210mm,取向为横向,颜色模式为CMYK,单击“确定”按钮。 (2)选择“矩形”工具,在页面中单击鼠标,在弹出的“矩形”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如图10-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选择“选择”工具,选取图形,填充图形为浅灰色(其C、M、Y、K值分别为5、5、5、0),并设置描边变色为无,效果如图10-3所示。

第10章 效果的使用 119 图10-2 图10-3 (3)按Ctrl+O 组合键,打开光盘中的“Ch10 > 素材 > 制作美食网页 > 06”素材,选择“选择”工具,选取照片将其粘贴到页面中,将图形拖曳到适当的位置并调整其大小与角度,效果 如图10-4所示。 (4)选择“矩形”工具 ,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如图10-5所示,选择“选择”工具,按住Shift 键的同时,选取矩形图形与树叶图形,按Ctrl+7组合键,创建剪贴蒙板,效果如图10-6 所示。 图10-4 图10-5 图10-6 (5)选择“选择”工具 ,选取树叶图形,按住Alt 键的同时,多次拖曳鼠标至适当的位置,复制多个图形,并分别调整其大小与角度,如图10-7所示。 (6)选择“矩形”工具,在页面中单击鼠标,在弹出的“矩形”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如图 10-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9所示。选择“选择”工具 ,选取图形,填充图形为绿色(其C 、M 、Y 、K 值分别为60、0、100、0),并设置描边变色为无,效果如图10-10所示。 图10-7 图 10-8 图10-9

15的认识教案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磁扣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彩笔,并摆在桌子上。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练习,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支粉笔,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粉笔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4.5筐苹果能用数字几表示?3把香蕉能用数字几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1-5不仅能表示单个物体的数量,还能表示一堆物体的数量。 三、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数的顺序 1、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彩笔,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 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 五、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1、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根彩笔。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 使用教师:xxx 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认识电路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 备额定值的意义。 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 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

阻的概念。 3、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章节学时数 1.1 电路 1.2 电流 6 1.3 电阻 1.4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4 1. 5 电能和电功率 实训课 2 本章总学时 12 第二章简单的直流电路 1、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1、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 电阻电路问题。 2、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教学章节学时数 2.1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2 电阻串联电路 8 2.3 电阻并联电路 2.4 电阻混联电路 习题课 1 2.5 万用表 2.6 电阻的测量 6 2.7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习题课 1 本章总学时 16 第三章复杂的直流电路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

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章节学时数 3.1 基尔霍夫定律

《1——5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分析

《1—5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第1课时:1-5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认识1—5各个数字。 2、培养学生数字的形成概念,理解1—5的实际数量。 3、培养学生初步了解1—5的数序。并能正确读写1—5各数学。 4、利用“野生动物”图,初步培养学生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受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际认识每个数的实际数量及正确规范地书写1—5各数。难点:认识数字的实际数量表示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 电脑,各种动物图片、及小棒、计算器、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 教学构思: 通过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能够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交 流能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思路。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游动物园?喜不喜欢?(喜欢)(接着电脑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能把整幅图意说一说? 生:这幅图画的是老师带学生去游动物园。 师:那么动物园里有些什么动物?除了动物以外还有什么? 请同学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近到远逐一观察 2.分小组讨论:每4个人分一小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汇报) 让他们大胆发现、探讨。 3.结束讨论,引导学生作全面回答。 师:图上有些什么动物?各几只? 生:图上有 1头大象,有2头牛,有3只长颈鹿,有3匹马,有4只小鸟。师:图上1头大象,2头牛,3匹马,3只长颈鹿,4只小鸟各用表示?谁能用手指指给老师看? 生: 1头大象指1个手指, 2头牛指2个手指。 3匹马指3个手指, 4只小鸟指4个手指。 师:图上除了动物园里面动物外,还有什么东西?

AdobeIllustratorCS5教程

创作用启登入界面 1.选择 → 命令,设置名称为:用户登入界面,宽度为:200毫米,高度为180毫米,颜色模式:CMYK ,单击“确认”。(如图1-1所示) 2.选择工具箱中的圆角矩形工具 按钮,在页面中拖动鼠标绘制一个圆角矩形,然后在路径/变换设置圆角矩形 ,宽度:为160毫米,高度为:158毫米。(如图1-2所示) 1-1“新建文档”对话框 最终效果

3.选择绘制的圆角矩形,并在菜单栏 → → 按钮,选中(渐变)调板,设置角度为:-90度,单击左侧的渐变滑块 ,位置设置为0%,然后双击左侧的渐变滑块弹出对话框(如图1-3所示)在右侧下单击 按钮,然后选择灰度颜色模式 选项,进行参数设置为20% 。 4. 单击右侧的渐变滑块 , 位置设置为%,然后双击渐变滑块弹出对话框,在右侧下单击 按钮,然后选择灰度 颜色模式 选项,进行参数设置为40% 。(如图1-4所示) 5. 选择 → 按钮,弹出图层对话框,单击创建新图层 按钮,新建图层2(如图1-5所示)。 1-3“渐变填充”调板对话框 1-4“渐变填充”调板对话框 1-5“图层”调板对话框

按钮与 按钮即可。单击图层1,在画板上方与左边标尺栏边缘单击即可得到参考线,并拖到圆角矩形边缘,单击图层2,绘制一个圆角矩形,设置宽度为156毫米,高度为154毫米。(步骤如第2步),单击(渐变)调板,类型:线性,设置角度为:-90度,单击左侧的渐变滑块 ,位置设置为0%,双击左侧的渐变滑块弹出对话框在右侧单击 按钮,然后选择灰度颜色模式 选项,进行参数设置为10% 。单击右侧的渐变滑块 ,位置设置为%,双击渐变滑块弹出对话框,在右侧单击 按钮,然后选择灰度颜色模式 选项,进行参数设置为30%。(如图1-6所示)。 7. 选择 → 按钮,单击(图层)调板,弹出图层对话框,单击创建新图层 ,按钮,新建图层3,锁定图层2、图层1。(如图1-7所示) 8. 选择 → ,并把画板中设置的参考线,调到适当的位置,在工具箱中单击旋转工具 ,把画板中间的参考线选(选中后参考线为紫色)中,把中心点放到两参考线交叉位置上,双击工具箱中的旋转工具,设置角度为:28度。(如图1-8所示)选择 → 。 1-6调整参考线并绘制图角矩形 1-7“图层”调板对话框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5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5教案(附教学反思)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5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 认识数字(1-5),区分数字(1-5),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 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数字1-5教案吧。设计背景 1本次设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利用直 观的教具,幼儿就能很快的准确描述(1-5)各数,知道数字符号代表 的意义。 2根据数字儿歌,帮助幼儿认识数字。 3设计一棵果树,树上有许多苹果,每个苹果都是一个数字(1-5)然后让幼儿根据老师的口令涂上颜色!例如:给标1的苹果图上绿色……。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5)。 2区分数字(1-5)。 3知道数字符号代表的相应意义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1-5) 难点:理解数字符号代表的相应意义 活动准备 1装有5个数字卡片的箱子 2彩色笔若干

3幼儿的操作材料包:橡皮泥一根筷子 活动过程 一手指谣。 二认读5以内数字。 1 教师:说说数字像什么依次举出五个数字,让幼儿说出每个数 字像什么? 问题:12345的形状各像什么? 2 根据幼儿的描述选择变成儿歌,帮助幼儿认识数字(1像铅笔能写字、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挂东西) 3从数字箱抽卡片,读数字 教师:请小朋友抽出一张卡片,然后大声读出卡片上的数字,这 项练习,幼儿轮流从箱子里摸出数字卡片,并读给大家听。正确的小 朋友掌声鼓励,错误的小朋友再给他(她)一次机会。大家帮助他说 正确,反复进行。 4涂色:(出示大树的图) 教师:让幼儿把树上的数字1涂成红色、数字2涂成绿色、345也用同样的方法,多次进行。 三找找数字1和5。 教师介绍材料操作内容: 问题(1)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小鱼、太阳、数字等) (2)找找看,图中有哪些数字宝宝?(1、2、3、4、5)幼儿找出所有数字大声认读数字。 四理解数字代表的相应意义。

幼儿园大班数学《1到5的认识》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1到5的认识》教案模板范文.doc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动手练习,书写工整数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5基数含义的理解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各数的写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观察法、活动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师问: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些什么?数一数分别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二、新课学习 (一)情境激趣,初步认读。 1.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2.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说说1~5这5个数的形状像什么?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 3.师问: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可以摆出你喜欢的图形!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可以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来表示。 4.老师拿出3个苹果,师说:不用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出了几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用不同方式表示的学生上台展示。 (二)感知数的顺序。 出示(3、4、1、2、5)这些数,这样排队好看吗? 请小朋友们拿出数字卡片给他们排出队伍。指名上台摆。 问:你怎么想到这样摆呢?这些数为什么要这样“挨着”?“3”为什么不挨着“1”而要挨着“2”?(“1”过了就是“2”。)你能不能用小圆片摆一摆,解释“1”过了就是“2”的意思。(生操作1个圆片添一个是2个圆片) 谁来说一说2是怎样得到的?(同样方法完成其他各数) (三)教学数的写法。 阅读课本第16页。 说这些数字像什么? 师板书每个数字的起笔、走笔及落笔。 学生跟着书空。 学生在书本上拟摹。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几个数字朋友?请用你最喜欢的那个数字朋友说一句话。 四、课堂练习 练习第1题。 (1)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圈中是什么动物? (2)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就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几。 写数时,要认真、工整,教师巡视,发现好的应该及时鼓励。 五、作业布置 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

一年级1到5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1到5的认识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5的认识】 《1~5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野生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场景,体会数量的关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课件展示: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4.体观察图中的物体数量,再次体会1——5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观察“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说出相应物体的数量。 【篇二: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章p14~16《1~5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操作,学生学会用数字1~5来表示数量为1~5的物体,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言,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点:1~5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1~5的书写。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去老奶奶家看看她家后院都有哪些小动物吧。(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通过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