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法规课件)教育学法规

(法律法规课件)教育学法规

(法律法规课件)教育学法规
(法律法规课件)教育学法规

教育法规试题(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2004 年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 )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BD )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三、简答题(共6小题,1-4小题各3分,5-6小题各4分,计20分)

1.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

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3.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

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四、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请问: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⑶违法主体是谁?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要点:(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

(3)李某及个体户。

(4)《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

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

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论述题(共1小题,计10分)

请结合对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的学习,谈谈你对建设“平安校园”的认识和建议。

教育法律法规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____。(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____。(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____。(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____。(B)

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B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8、国家实行( A )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9、( A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10、( A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 )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

A.学费

B.杂费

C. 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____来保障”。(CD )

A、靠教师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____放在突出地位。(BC )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6、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____、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7、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8、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____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 )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____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 )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____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知识讲解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 有哪些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在讲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之前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规 那么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呢?中 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律有5部,行政法规有8部,部门规章有15部 这里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它包括:《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

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相关法律发规一、《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二)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五)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他的第二十三条指出: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三、母婴保健法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1994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三号公布自1995年6月1日起

教育学法律法规(定义)

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国家立法机构根据宪法制定的对教育活动进行 规范的文件。 2.教育法规:是根据我国宪法所区分的,由国务院和地方权 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和地方教育法规,同时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也纳入教育法规范围内。 3.1985《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中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重要教育政策。 4.教育关系: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完成一定的 教育任务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教与学的关系,学校教师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等。 5.教育法律关系:指由教育法律所规范的教育关系。它与其 他教育关系的区别: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行为规则所规范或调整的教育关系。 6.教育权利: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就是法律所许可的行为, 所谓“法授权或许可的行为模式便构成权利。法律关系中主体所被许可的行为,有两个方面,即作为与不作为,通俗地讲就是可以做什么和可以不做什么。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权利”,是教育法律所许可的行为,也是教育法律关系中法律对主体作为与不作为的许可。教育法律的授权行为,主体也有选择权。

7.教育义务:义务就是“法律关于权利主体负有某种作为或 不作为的约束”。这种约束具有强制性。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义务”是教育法律对权利主体所约束的行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人也不能拒绝或变更法定义务,不履行义务也将受法律追究的约束,接收法律制裁的约束。 8.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中主体未能履行自己的义务要承 担的法律后果。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中主体未能履行自己的义务根据教育法律的规定要承担的后果。 9.法律责任同法律义务,法律制裁相联系。主要表现在:受 合法权利所需要的行为要求的约束,义务人不得拒绝或变更法定的义务,未履行义务受法律追究的约束,义务人不得推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的约束,义务人必须服从最终的法律制裁决定。 10.《教育法》1995,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 同年九月1号实施。 性质:《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关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是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通常规定一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地位:《教育法》是我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教育大法。在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处于国家基本法律地位,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1、建设法规调整对象,包括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行政管理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及相关的民事关系。行政管理关系主要用行政手段加以调整;经济协作关系采用行政、经济、民事各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调整;民事关系采用民事手段加以调整。 2、建设法规体系,是指把已经制定和需要制定的建设法律、建设行政法规和建设部门规章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挽着统一的框架结构。 3、建设法规体系的结构形式一般有宝塔形和梯形两种。 4、建设法规立法原则:市场经济规律原则,法制统一原则,责、权、利相一致原则。 5、建设法规的实施包括建设法规的执法、司法和守法。建设行政执法包括:建设行政决定、检查、处罚、强制执行;建设行政司法包括: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仲裁; 建设许可制度 1、《建筑法》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资质以及从事建筑活动的个人资格三项建筑许可制度。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未领取的不得开工。 2、必须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工程:投资额较大、结构复杂的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工程: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3、施工许可证申领的时间:建设单位应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及建设单位应在建设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后组织施工之前申领施工许可证。 4、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的程序:(1)建设单位向有权颁发施工许可证的建设行政部门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2)建设单位持加盖单位章和法定代表人印鉴的《申请表》和有关证明文件向发证提出申请;(3)发证机关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申请表》和所附证明文件后,对符合条件的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颁发施工许可证;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并说明原因。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申领施工许可证。 5、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条件:(1)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2)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3)需要拆迁的,拆迁进度需符合施工要求;(4)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6)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建设资金已经落实。其他条件。 6、到位资金:建设工期不足1年的,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50%;工期超过1年以上的,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30%。 7、施工许可证的期限规定: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几个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终止施工满1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几个核验施工许可证。此外,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终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发证机关报告情况。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 8、从业资格许可的内容:一是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单位从事建筑活动应具备的条件;二是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应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三是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建筑活动,应依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建筑企业资质法规 1、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1)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2)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3)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有的技术装备;(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建筑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资质实行年检制度,年检内容是检查企业资质条件是否符合资质等级标准,是否存在质量、安全、市场行为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年检结论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种。不合格和联系两年基本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新核定资质等级应低于原资质等级,达不到最低资质等级标准的取消资质。建筑企业连续三年年检合格,才可晋升上一个资质等级。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在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认定无效的情形: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员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制度 1、工程发包与承包是指发包方通过合同委托承包方为其完成某一工程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工程的交易行为,工程发包方一般为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的招标代理单位。工程承包方一般为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设备供应或制造单位等。 2、《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依法实行招标方式发包,对不适于招标发包的可以直接发包。 3、建设工程发承包应当遵循的原则:(1)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2)承包单位应当持有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方范围内承揽工程;(3)建筑工程招标的开标、评标、定标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4)建筑工程实行直接发包的,发包单位应当将建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 些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在讲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之前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规 法律: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法规:法规指制定的。如我国制定和颁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 那么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律有5部,行政法规有8部,部门规章有15部 这里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它包括:《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

止妊娠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相关法律发规 一、《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 法。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二)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五)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他的第二十三条指出: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 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 及有关资料。 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18年教师招聘必考的教育类法律法规

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题记:一直想系统学习一下我国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未能如愿。如今聊发少年狂,一来是国庆假期,近日有暇;二则身为教师不透彻了解一下他们心中惭愧;三是干部公选也算是做做临时抱佛脚的准备吧。自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第九次会议确定并于1985年9月10日开始第一个教师节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愈高、尊师重教风气愈隆、人才与科教战略愈见成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6年4月12日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3年10月31日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5年3月18日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5年8月29日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五号,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6年5月15日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公布,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8年8月29日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12月28日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江泽民第八十号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4月27日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年12月29日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教育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 教育 (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 在个别化教学中,程序教学的发明人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布鲁纳 D、加涅【答案】B 2.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 30 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斯滕伯格 D、埃里克森【答案】B 3. 学生看暴力电影习得了一般的攻击性态度,而不只是具体的攻击行为,这体现了()。 A、直接的观察学习 B、间接的观察学习 C、抽象的观察学习 D、具体的观察学习【答案】C 4. 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习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A、符号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接受学习【答案】B 5. 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管理模式【答案】A 6. 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答案】A 7.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答案】C 8. 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自己的认知,维持心理健康的疗法是()。 A、精神分析疗法 B、行为主义疗法 C、合理情绪疗法 D、人本主义疗法【答案】C 9. 高中阶段品德的发展趋向于()。 10. 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答案】D 11. 下列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是()。 A、发挥求异思维 B、培养内敛思维品质 C、鼓励想象 D、改善知识结构【答案】B 12. 下列关于专家型教师教学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答案】C 13. 讲授的语言包括()。 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 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 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 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答案】D 14. 20 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 D、凯洛夫《教育学》【答案】B 15.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16.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答案】A 17. 导入可以在以下场合使用: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在变换讲授主题时、()、在放映幻灯片、录像片和电影片断之前。 A、上课之前 B、下课之前 C、在课堂讨论开始之前 D、正式讲课之前【答案】C 18.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19. 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 A、最优化原则 B、反馈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答案】B 二、多选题 21. 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特点有()。 A、生理发育成熟期提前 B、思维活跃敏捷,但对学校学习兴趣不高 C、多元价值观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影响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观 D、自我意识

最新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医疗形势特点:规范、紧张、竞争、严峻、法治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法律观念的日益增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病人的利益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护理安全。 涉及卫生方面的法律共十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涉及卫生方面的行政法规二十四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等。 我们应掌握以下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第四条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

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五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各项制度规定。 第六条尊重患者,关爱生命。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和健康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 第七条优质服务,医患和谐。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自觉维护行业形象。 第八条廉洁自律,恪守医德。 第九条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第十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第十一条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三十三条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①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②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③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④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⑤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在医疗活动中,患者可享有以下权利:患者有知道自己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的知情权;有获得及时诊治的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法规+教师职业道德

1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 一 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 二 的社会活动。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工业革命时期,高等教育开始建基于中等教育基础上并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1.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2.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专科教育等层次。传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形式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如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非正规大学。国际上出现“中等后教育”、“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有不同界定。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表述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二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三 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四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判断)//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判断)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1.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2.经济的发展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3.一定时期经济的发展现状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势必抑制或刺激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技术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消费和分配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区域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地区结构等的调整。(单选)//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确定无疑的:1.斯特鲁米林的研究 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是30% 2.舒尔茨的研究 根据人类资本理论观点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3.丹尼森的研究 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为什么高等教育结构必然直接影响着专门人才结构的形成并最终作用于经济结构?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的形成;2.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岗位类型和专业结构的形成;3.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的区域分布// 技术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自然科学门类逐渐分离构成独立的科学体系,高校中的学科的专业都反映着科技的发展;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如物质设备、科研仪器、教学设备和技术//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为什么说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校是从事精神生产最重要的部门之一;高等教育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最主要领域;高校提供文化素养教育;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一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二)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 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三)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和延伸 培养人才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 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初,由医科发展而来;波隆那大学,创建于11世纪后半期,由法律学校发展起来;法国的巴黎大学,创建于12世纪中期,以研究神学著称;英国的牛津大学,创 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 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带来的革命?1.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2.确立了应用科研及农、工艺学科在大学的地位;3.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校的先例。//结合实际谈谈高度学校的社会职能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一 教育方针(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的途径(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二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二)教育目的的性质1. 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1. //条例(试行)》中,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6年6月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99年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选择、判断)//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多选,教育目的制约:政策、制度、内容、效果)//教育目的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所以教育目的既是主观的,又是理想的,又是客观的。(判断) 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一 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二)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二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二)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1.德与才的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多选)//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高校专业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德与才的关系、身与心的关系、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多选)//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 全面发展的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2.智育3.体育(1)体育是促进高校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增强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的必要措施。(2)体育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3)体育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保证4.美育(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主要有三个方面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其理论要到概括如下1.考查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2.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3.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判断)//人的体力和智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全面发展教育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给出四个涵义让选择)//德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判断)//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高校体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高校美育是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或者是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一 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 二 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 三 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一)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提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二)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三)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个人本位观可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 赫钦斯也是弘扬自由教育的理念。社会本位观在西方可溯源于柏拉图,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理想国”需要的哲学家和军人。在我国孔子 (社会本位观)和老子(个人本位观)的哲学思想中已经萌芽。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2.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3.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第二节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二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一)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三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 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高等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即“七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基本结论是:1.历史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这两种最基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各有不同程度的体现。2.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简答):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特征1.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专才教育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特征 1.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3.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简答,为什么要实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其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再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第三节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一 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方式二 高等教育由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一)世界及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二)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1.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2.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三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一)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二)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 (三)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四)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其高等教育发展属英才教育阶段;当该比例达到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50%以上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私立大学模式扩展为主的日本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简答)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 一 高等教育平等 (一)对教育平等的不同理解 (二)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二 高等教育的效率 三 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一)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 2.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 (二)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 人类教育史上,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拉图提出了“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这是最初的“教育民主思想”,是人类教育平等思想的发端。英国学者西尔弗认为:教育平等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涵义。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还将教育平等概念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1.保守主义阶段2.自由主义阶段3.激进主义新概念阶段 英国的马斯格雷夫从教育选择性功能的实现程度来阐述教育平等概念的演变。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影响公平的实现,而追求理想化的平等如平均主义往往导致低效率的结果;但效率的实现必须有相对的公平来提供保障。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 2.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论述,56页)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效率优先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平等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作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1.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2.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3.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位给予帮助尽量避免马太效应。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 学制的概念及其演变(一)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二)学制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三)学制的建立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二 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意大利)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日本、美国)(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三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的历史沿革(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1.高等专科学校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三)我国成人高等学校的基本类型1.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4.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5.其他包括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6.高教自考 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学校,这些学校有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高等学校的学制即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总体特征: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之中。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一 学位制度的由来(一)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二)现代学位制度的确立 二 现代世界各国学位制度的概况 美国比较正式的学位层次有四种:副学士或称协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三 我国的学位制度(一)我国学位的级别和标准1.学士学位2.硕士学位3.博士学位(二)我国学位的授权体系(三)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学位制度: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大学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德国新型大学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备受重视,哲学博士学位应运而生。自此,现代学位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我国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实际授予学位是1982年开始。我国学位的级别和标准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有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授予权力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我国学位制度的问题?1.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需求间不协调;2.研究生学位以学术性学位为主有重学轻术之嫌;3.学位管理中评估制度不够健全,评审权过于集中。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针: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一 高等学位的招生制度(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内涵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2.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二)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1.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 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三)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二 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现状(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2.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统一入学:一些国家的社会民间考试组织,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大学考试协会”。亚洲实行统一的考试来录取新生的做法被普遍采用。台湾地区实行大学联考制度。东南亚的泰国和菲律宾实行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美国的名牌私立大学。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日本/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优缺点均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了定向生制度、保送生制度、委培生和自费生制度。/我国高校实行收费制度?意义在于缓解财政困难,拓宽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理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和通过并轨实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新问题是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国家逐步建立起了贫困生资助和贷款制度。/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简答)1.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2.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3.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9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两个阶段:93-97年国家负责安排尽量双向选择;97年后,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简答)1.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 2.政府将从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 3.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一 高等学校教师的职务设置与聘任(一)高校教师职务的设置(二)高校教师职务的聘任(三)高校教师任职情况的考核二 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方向 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系统原则2.整体效应原则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 4.动态性原则/我国目前教师聘任制的改革重点和方向(论述)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 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一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一)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二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二)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前两者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后者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体制,即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代表国家法国、意大利和瑞典,以法国最为典型)2.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代表国家美国)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以德国、日本、英国 为代表,英国与德、日不同的是自治性组织。)/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为如下几方面(简答):首先,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其次,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再次,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一 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 (一)欧洲大陆的模式(二)美国模式(三)英国模式 二 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一)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1.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2.我国现行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特点3.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改革趋势(二)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 1.我国高校校级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2.我国高校学院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3.系级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三)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欧洲大陆模式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美国模式是一种行政权力相对强大,1989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改革趋势:在强调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的同时,适当注重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分离,从体制上进一步提高目前高校中学术委员会机构的地位,加强其学术决策职能。目的在于建立由高校党委、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三方面共同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