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知识)《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及其思想

(财务知识)《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及其思想

(财务知识)《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及其思想
(财务知识)《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及其思想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及其思想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36

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比较。37-42

3.古典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45

4.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46

5.配第的地租学说。56

6.休谟的货币数量论。74

7.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观点。82

8.斯密方法论的二重性。

9.斯密的三个阶级和三种基本收入。128

10.“斯密教条”137(重要)

1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156

12.李嘉图价值论体系的矛盾。160

13.李嘉图的级差地租。170

1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189

15.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196

16.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204

17.穆勒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222

18.萨伊的分配理论。237

19.萨伊的销售论。238

20.西斯蒙第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246

21.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253

22.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特点及基本经济观点的特征。281

23.凡勃仑的经济观点。310

24.简述边际革命。325

25.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338

26.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356

27.克拉克的“工资论”和“利息论”372

28.马歇尔理论体系的特点。379

29.马歇尔均衡价格论。392

30.马歇尔关于垄断的观点。402

另外,我的一个同学整理了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我觉得不错。也贴出来。

1.雅典的色诺芬

⑴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⑵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

⑶在《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

⑷《雅典的收入》中主要论述当时财政不足问题

2.托马斯阿奎那

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派学者、神学家

⑵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

⑶主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⑷反对高利贷

3.威廉??史密斯

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4.威廉??配第

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

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

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

⑷提出征税的一般原则是公平、便利、节省

⑸最早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创始人

⑹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

⑺地租学说是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

⑻是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

⑼代表作《赋税论》

⑽把干预经济的法律分为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违反自然规律的

5.洛克

⑴他的自然利率是在贸易状况自然决定贸易借贷资金分配的情况下的利卒

⑵提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量

⑶主要著作《人类理解论》主张唯物主义的经验认识论

⑷提出立法、执行、对外三权分立

⑸资本主义产生时期自由主义的奠基者

6.孟德维尔

⑴他关于私利的哲学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

⑵是近代经济学史上最早论述分工及其效果的人之一,是最早提出类似于自由放任主张的人之一

7.马西

⑴首次区分经济问题研究中所使用的演绎方法和历史方法

⑵他提出的“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被马克思称为“划时代”的见解

⑶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

⑷马克思曾说马西的《论决定自然利卒的原因》是划时代的著作

8.布阿吉尔贝尔

⑴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典型代表,反对重商主义的最初思想家

⑵首次强调了信息和预期的重要性

⑶货币问题上主张保存商品交换,废除货币

⑷他的自然经济规律是法国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观念的直接思想渊源和发端

⑸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9.魁奈

⑴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最主要代表

⑵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商品交换不能成为财富的来源

⑶他的《经济表》首次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是他最重要的贡献

⑷“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和最基本问题

⑸把农业资本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

10.亚当??斯密

⑴最主要的经济学论著是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⑵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政治经济学之父

⑶第一次区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出了二者的不一致性

⑷他的货币理论代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

⑸他的三个阶级是指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

⑹认为利润的变动趋势是降低的

⑺三种收入是工资、地租和利润

⑻提出人力资本

⑼认为利息下降的原因是利润率下降

⑽把财政支出的费用分成国防费用、司法费用、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费用以及君主和王公大臣的生活费用

⑾认为财政理论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财政支出、税收和公债

⑿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

⒀提出的一般税收的四项原则概括为平等确立,便利,经济

⒁将税收分为地租税、利润税、和工资税,认为地租最适宜征税

⒂自由放任的具体表现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⒃斯密思想来源于: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主义和重农主义

⒄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⒅值学说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⒆密在价值论上主要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

⒇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对资本类型的划分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

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财策

11.李嘉图

⑴他所说的“斯密规律”是指流通中纸币的价值不能超过所代表的金银的价值

⑵最重要的作品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⑶认为利润率的自然趋势趋于下降

⑷主张发行代替金币流通的银行券要有十足的金币储备,这就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可兑换纸币制度

⑸是世纪初英国资本阶级古典经济学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代表

⑹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

⑺对古典价值论的贡献是对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初步区分

⑻最大贡献是他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

⑼他的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最高峰和最高成就

⑽1808—1811年英国金块问题论战期间,他写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黄金的价格》这是论战开始的重要标志

⑾其分配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如何分割为利润和地租问题在分配论中,他最突出贡献是其地租理论

⑿认为利润是积累的手段,也是积累的唯一动机

12.尼古拉巴尔本

⑴本国的主要商品是该国的财富

⑵主要著作是《贸易论》

⑶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

13.大卫??休谟

⑴他经济学思想和学说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

⑵他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

⑶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⑷他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在利润的限度内取决于借贷货币的供求状况

⑸主张实行自由贸易

⑹西方经济学最大影响是其货币数量论

14.坎梯隆

⑴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

⑵重农主义的先驱者

⑶主要著作《商业性质概论》成为后世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学论著的最早蓝本

15.亚里士多德

⑴是把货值和经济区分开的古代思想家

⑵真正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政治论》和《伦理学》上

⑶反对商业,反对高利贷

16.孟可列钦

⑴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

⑵在1615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

17.达德利??诺思

⑴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指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

⑵马克思评价说“诺思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

18.詹姆斯??斯图亚特

⑴把利润分为绝对利润和自然利润

⑵是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也是探讨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英国人。《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成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是第一本以“政治经济学”为书名的英文著作

⑶马克思曾称斯图亚特为“建立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

⑷他对英国古典价值理论最大贡献是劳动的二重性,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⑸最早稍微系统的论述了利润问题

19.马尔萨斯

⑴认为现实有效的抑制人口的方式是积极的抑制

⑵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人

⑶其地租理论主要为地主阶级利益辩护

⑷反对自由贸易,主张维持“谷物法”

⑸认为资本主义本身的内在缺陷是有效需求不足

⑹他“要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问题使他受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高度评价

20.西斯蒙第

⑴经济思想史上消费不足危机论的首创人

⑵主张应该由国家来束缚竞争

⑶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

⑷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⑸对古典经济学的怀疑和批判史以李嘉图为靶子

⑹他以资本主义的直接现实作为理论评判的唯一标准

⑺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决裂的经济学家

⑻主要贡献是他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须发生经济危机

21.李斯特

⑴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⑵他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生产力理论

⑶他的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农工商阶段要实行自由贸易

⑷最主要的经济政策主张是对德国工业科学地实行保护关税,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以建立和发展德国的民族工业

22.克尼斯

⑴写了《现代的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伦理的宗教的立场》,成为马克斯??韦伯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

⑵认为国民经济生活由两个要素构成、物质要素和人格要素

⑶主张归纳法是经济学的主要方法

23.施莫勒

⑴德国新历史学派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⑵著作《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

⑶他社会改良主义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中间阶层

24.奥古斯丁??古尔诺

⑴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者之一

25.托马斯??曼

⑴英国晚期重商主义

⑵是英国贸易差额论的实际创始人

⑶马克思评价他的《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26.约??斯??穆勒

⑴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提出了国际需求方程式

⑵代表性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在英国流传最广的经济学课本和读物

⑶价值论核心是自然价值中的生产费用论

⑷主要采取抽象演绎法和经验实证方法相结合,效法《国富论》

⑸对资本主义的改良,认为重点实解决好分配问题

27.西尼尔

⑴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在于节欲,分配论以“节制论”为中心

⑵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应该研究财富的性质生产、交换及分配的一般规律

⑶经济学的研究应当采取抽象演绎法

⑷19世纪30年代最露骨地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英国经济学家

⑸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大纲》

⑹“最后1小时论”

28.凡勃仑

⑴美国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仑的主要著作是《有闲阶级论》

⑵认为经济制度有两类,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

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由两种制度组成:机器操作和企业经营

⑷制度学派的奠基者

⑸认为人有两种经济本能:一是改进工艺技术的本能,二是渴求获取利益的本能

29.卡尔??门格尔

⑴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

⑵代表作是《国民经济学原理》

30.米塞尔顿

⑴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31.约翰??罗杰??斯康芒斯

⑴代表作《制度经济学》

32.庞巴维克

⑴用时间因素说明分配问题

⑵提出了时差利息论

⑶认为最为普通的交换形式是买卖双方的竞争

⑷是现在物品和将来物品的分类者

⑸认为时差利息的三种主要形式是借贷利息,企业利润和租金

33.维塞尔

⑴提出归算论

⑵边际分析的精深见解

⑶在《经济价值的起源和主要规律》中首次使用“边际效用”一词

34.里昂??瓦尔拉斯

⑴提出一般均衡理论

⑵把经济学分成纯粹经济学,产业与使用经济学和财产与社会经济学

⑶他的主要经济理论是边际效用分析和一般均衡理论

⑷洛桑学派的奠基者

35.马歇尔

⑴代表作是《经济学原理》,被认为是划时代的著作,成为近代英、美等经济学的基础

⑵剑桥学派创始人

⑶不完全竞争的提出者

⑷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提出者

⑸强调连续原理

⑹准地租概念的提出者

⑺资本要素的均衡价格叫做利息

⑻把企业经营能的均衡价格叫做利润

⑼把要素价格超过均衡价格的部分叫做准地

⑽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的创始人

⑾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是价格论和分配论,其中价格又是分配论的基础、供求论又是价格论的基础

36.克拉克

⑴研究的中心是分配问题

⑵把经济学分成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⑶际生产力分配论的最大代表

⑷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者

⑸创立了美国理论学派与制度学派构成美国那时的两大流派

⑹他开辟了一个经济学的新时代,建立了一套经济理论体系

⑺提出“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

37.萨伊

⑴提出的“三分法”是把经济学划分生产、消费和分配

⑵他生产三要素、论中的三要素是资本、土地和劳动

⑶萨伊定律是商品供给会为本身创造市场需求

⑷是法国向英国学习的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欧洲大陆与英国古典经济学传统相一致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

38.巴师夏

⑴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最有名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

⑵经济和谐论的提出者,主要代表作《经济和谐》

⑶思想的主旨十论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论证“经济和谐”,反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

⑷“交换”是“经济和谐”的出发点

39.罗雪尔

⑴德国历史学派的他主张经济学中应当引入历史法学方法是按照是顺序发展过程研究经济现象

⑵他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说明经济制度为什么和怎样由合理的逐渐变为不合理的

⑶历史学派方法论的奠基者。1843年发表《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被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

40.希尔德布兰德

⑴把人类社会划分成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

⑵是最关心社会问题和劳动问题的学者,也是最接近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

41.富兰克林

⑴“时间就是金钱”的提出者

42.享利??乔治

⑴研究是核心是土地问题

43.康蒙斯

⑴强调法制制度对于经济制度的演变作用

⑵代表作《制度经济学:它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

⑶认为“制度”是人类社会经济演化和动力,最主要的是法律制度

44.杰文斯

⑴把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分成以效用基础的价值分析经济政策和货币市场和经济消化

⑵属于数理经济学派,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

⑶理论核心是边际效用价值论

⑷把经济分为一般经济理论和应用经济理论

⑸以“最后效用程度”作为主观价值的衡量标准

45.帕累托

⑴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

⑵用无差异曲线作为工具

⑶发展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概念,提出“最适度”原理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46.劳埃德

⑴首先以边际效用来解释商品价值

⑵完全归结为主观效用

47.戈森

⑴提出“享乐递减规律”,“边际效用相等规律”

⑵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就在于追求最大限度的享乐和避免痛苦

⑶“戈森定律”成为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渊源和基础

⑷是边际效用论的先驱和奠基者

48.柏拉图

⑴主要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

⑵把国家分三个阶层:①哲学家阶层即统治阶层②保卫国家的战士③自由民

⑶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是社会矛盾和分歧的根本渊源

49.柯尔培尔

⑴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

⑵主要特点是采取各种办法鼓励本国出口手工业的发展为出口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50.范德??林特

1734年《货币万能》中最先提出利润是资本主义经营的唯一目的

51.约翰??罗

最先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的理论

52.杜尔哥

⑴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⑵《古尔内颂》第一次系统地表述了他的观点

53.安德森

⑴马克思说安德森是“现代地租理论的真正创始人”

⑵英国最早提出土地收益递减问题的人

54.威斯特

⑴《论资本用于土地》被马克思称为是一本“在政治经济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55.詹姆斯??穆勒

⑴是英国经济学家中以系统的形式叙述李嘉图学说的第一人。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纲要》

⑵他是政治经济学“四分法”(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创始人

56.布伦坦诺

⑴最早提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代表作《现代劳动组合论》

57.瓦格纳

⑴认为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国家的职能是警察、公务机关

58.汉密尔顿

⑴在《奖励和保护工业报告》中,汉密尔顿提出了工业发展和保护制度的纲领。这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

59.凯里

⑴被称为“美国学派的创始人”、“美国第一个经济学家”

⑵其理论的主要特点是鼓吹阶级利益的调和

⑶他以价值论作为其阶级调和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且价值论是再生产费用论

⑷马克思说凯里是“北美唯一的有创见的经济学家”

60.雷蒙德

⑴第一个企图建立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人

61.米契尔

⑴以研究货币、物价和经济危机问题著名

⑵被称为“经验统计学派”的代表人物

62.加利阿尼

⑴提出效用和稀缺性价值原理

⑵提出“时差”利息论的萌芽思想

⑶认为利息即“贴水”

63.孔狄亚克

⑴认为价值来自需求和欲望,取决于物品的效用和稀少性

64.朗菲尔德

⑴认为价值决定于供求

⑵他的价值论是一种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论的综合

65.屠能

⑴最先在契著作《孤立国》中运用微积分和其他数学公式表达经济范畴

66.奥古斯特??古尔诺

⑴被称为“数理经济学之父”

⑵《财富理论中数学原理的研究》被认为是“划时代的著作”

67.奥古斯丁

⑴最早提出“公平价格”概念

⑵早斯基督教中最著名的思想家

68.维克塞尔

⑴是瑞典学派的奠基人

⑵主要贡献在于货币与利息理论方面

⑶认为利息是储存的劳动和储存的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与现在的劳动和土地边际生产力的差额

69.威克斯蒂德

⑴边际分析的精深和边际主义的成本曲线和分配规律

财务基本知识

第1章概论 本课程的目的: 1、帮助您了解财务概貌。 2、了解并应用服装行业用到的基本的财务比率,帮助你在经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课程大纲: 1、财务的基本知识 2、重要的财务比率 第2章财务的基本知识 一、会计的基本六要素 1、资产:任何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任何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也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分类很多,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 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5、费用:费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费用是泛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与本会计期内营业收入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即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6、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二、会计结算的种类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卡,现金,委托收款,汇兑。

经济学说史 课程大纲

【课程功能】 本课程在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中为经济学学科基础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同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课程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课程名称:经济学说史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经济学专业学科基础课 主要内容:以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学的历史,探寻经济学说 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课程特色】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按时间顺序考察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本课程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在国内首先设置,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鲁友章、李宗正教授为主编,编撰了国内第一本《经济学说史》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该教材1979年经修订再版,为国内最早的权威经济学说史教材。为适应经济学说史教学需要,1992年出版陈孟熙主编的《经济学说史教程》,将经济学说史考察范围的下限从19世纪末的马歇尔经济学说后延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说。该教材2003年又出版了修订后的第二版。2003年由姚开建主编出版了新的《经济学说史》,在原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陈孟熙主编《经济学说史教程》基础上,将20世纪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全部列入经济学说史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 本课程作为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师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把握讲授内容的详略程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注意介绍和分析各历史时期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之间的联系,突出说明主要经济学范畴或概念的演变,以帮助学生在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记住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探索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本课程在教师课堂讲授之外,还辅以课堂讨论、学生主题发言等教学形式。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不拘形式、随时提问,进行灵活的师生对话,并根据学生的问题,相应增加讲授内容,特别是增加与现时经济学理论特点讨论有关的内容。 本课程也向学生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与阅读书目,并介绍阅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马涛外国经济思想史讲义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程大纲

315.043.1.01外国经济思想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s of foreign countries) 学分数3 周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财经类专业选修课。 基本内容:本课程依次对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经济学、历史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当代经济学的流变和发展进行简要系统的讲授和评论。本课程的特点是从经济学范式与范式转换角度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揭示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何以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和流派。 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西方经济思想的基本发展脉络,对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所反映出的经济学方法论有所了解,增强经济学理论的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式:基本原理讲解,适度课堂讨论。 教材:马涛编著:《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教学内容: 1·导论 1·1经济学的历史属性 1·2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逻辑 2·中外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交汇 2·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回顾 2·2中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的影响 3·重农学派 3·1魁奈与重农学派的创立 3·2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的发展 3·3重农学派对亚当·斯密的影响 4·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4·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4·2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4·3亚当·斯密对后世的影响 5·古典经济学的分化 5·1萨伊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5·2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6·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与综合

6·1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6·2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 6·3西尼尔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6·4约翰·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7·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中的新方向 7·1西斯蒙第的新经济理论 7·2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有效需求不足论 8·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8·1历史学派的特点 8·2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先驱 8·3罗雪尔:历史学派的奠基人 8·4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9·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继承 9·1《资本论》解读 9·2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与发展 9·3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理论 9·4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历史定位与再评价 10·边际效用学派: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建立 10·1门格尔与奥地利学派 10·2克拉克:美国的效用学派 10·3杰文斯与数理经济学派 11·马歇尔与剑桥学派: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完善 11·1马歇尔局部均衡的理论体系 11·2庇古、罗宾逊、张伯伦对马歇尔理论的发展 12·维克塞尔与凯恩斯: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完成 12·1维克塞尔的货币经济理论 12·2“凯恩斯革命”与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13·凡勃伦与加尔布雷斯的制度分析:现代经济学范式的补充13·1凡勃伦与早期制度学派 13·2加尔布雷斯与新制度学派 14·弗里德曼与拉弗: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复归 14·1弗里德曼与货币学派 14·2供给学派 15·科斯与交易费用:现代经济学范式发展的新方向 15·1交易费用概念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知识 点总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财务管理》对于大多数学文科的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一门课程,复杂的公式让人一看头就不由自主的疼起来了。但头疼了半天,内容还是要学的,否则就拿不到梦寐以求的中级职称。因此,在这里建议大家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点游戏心态,把这门课程在某种角度上当成数字游戏。那就让我们从第一章开始游戏吧! 首先,在系统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有两层含义: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 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都能归结为下述四种活动中的一种: 1、投资活动。通俗的讲,就是怎么样让钱生钱(包括直接产生和间接产生)。因为资金的世界是不搞计划生育的,所以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企业来说是多多益善。该活动有两种理解: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投资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即内部使用资金)。狭义的投资活动仅指对外投资。教材所采用的是广义投资的概念。该活动在第四、第五章讲述。 2、资金营运活动。企业在平凡的日子里主要还是和资金营运活动打交道,该活动对企业的总体要求只有一个:精打细算。该活动在第六章讲述。 3、筹资活动。企业所有的资产不外乎两个来源:所有者投入(即权益资金)和负债(即债务资金)。该活动在第七、第八章讲述。

4、资金分配活动。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这时就有一个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如何权衡的问题,这就是资金分配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该活动在第九章讲述。 至于八大财务关系及五大财务管理环节,只要是认识中国字,并能把教材上的内容认认真真的看一遍,这些内容也就OK了。 财务管理忙活了半天,目的是什么,这就牵扯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一开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后来发现它是个满身缺点的“坏孩子”,其主要缺点有四: 1、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 4、有导致企业鼠目寸光的危险。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反映了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但上一个“坏孩子”的其余三个缺点仍未克服,因此人们对这个“孩子”并不满意。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每股收益最大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人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孩子”,那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它克服了“ 坏孩子”身上所有的缺点。它不仅受到企业家的青睐,也受到了教材的青睐(教材所采用的观点就是“好孩子”),忙活了半天,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然,这个“好孩子”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法人

西方经济思想史-第五章边际效用学派

第五章边际效用学派 第五章边际效用学派 一、概述 二、奥地利学派 三、英国的边际学派 四、洛桑学派

一、概述 1、边际革命的产生 2、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3、边际效用学派概况 一、边际革命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的威廉·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法国的莱昂·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又几乎同时发表了三部具有相同理论倾向的著作(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1871年发表了《国民经济学原理》,英国的威廉·斯但利·杰文斯在同一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理论》,法国的里昂·瓦尔拉斯在1873年拿出了自己的《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这标志着创建以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为主要特征的边际效用学派的诞生。 ?他们的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古典经济学以来的价值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开辟了道路。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把这次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大变动叫做“边际革命”。所谓“革命”,不外指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指经济学的研究从强调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强调消费、需求和效用; 二是指为引进高等数学这一分析工具——微积分学打开了大门,从此开始了近代经济分析的新时代。

?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基础。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边际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萌芽,19世纪前半期出现了边际效用论的一批先驱者,他们都为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提出了思想来源。19世纪数学、生物学及物理学的辉煌发展,为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不少新的启示,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出现的新现象为边际分析提供了广阔的客观经济条件。 2、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巴尔本(1640—1698)是近代较早论述商品价值由效用决定的经济学家。他在《贸易概论》(1690)一书中讲到,一切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它们的效用,而商品的效用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或欲望。 ?意大利经济家费迪南多·加里安尼(1728—1787)于1751年发表的《货币论》一书中较早地把效用同稀少性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边际效用分析打开了道路。 ?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边沁(1748—1832)提出所谓效用,是指物品能使人获得幸福和避免痛苦的能力。同时提出了幸福(也即效用)的递减法则,认为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所获得的幸福量越少。杰文斯正是依据边沁的哲学原理建立起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

2020年(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壹章财务管理总论 《财务管理》对于大多数学文科的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壹门课程,复杂的公式让人壹见头就不由自主的疼起来了。但头疼了半天,内容仍是要学的,否则就拿不到梦寐以求的中级职称。因此,于这里建议大家于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有壹点游戏心态,把这门课程于某种角度上当成数字游戏。那就让我们从第壹章开始游戏吧! 首先,于系统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有俩层含义: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 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均能归结为下述四种活动中的壹种: 1、投资活动。通俗的讲,就是怎么样让钱生钱(包括直接产生和间接产生)。因为资金的世界是不搞计划生育的,所以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企业来说是多多益善。该活动有俩种理解: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投资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即内部使用资金)。狭义的投资活动仅指对外投资。课件所采用的是广义投资的概念。9月25日。 2、资金营运活动。企业于平凡的日子里主要仍是和资金营运活动打交道,该活动对企业的总体要求只有壹个:精打细算。9月26日。 3、筹资活动。企业所有的资产不外乎俩个来源:所有者投入(即权益资金)和负债(即债务资金)。9月27日。 4、资金分配活动。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这时就有壹个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如何权衡的问题,这就是资金分配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9月28日。 至于八大财务关系及五大财务管理环节,只要是认识中国字,且能把课件上的内容认认真真的见壹遍,这些内容也就OK了。 财务管理忙活了半天,目的是什么,这就牵扯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壹开始,企业追求利

为什么要读一读经济学的书

为什么要读一读经济学的书? 为什么要读一读经济学的书? 一、为什么要读一读经济学的书? 读经济学的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想让自己变的酷酷的,以便使自己在把妹的时候好装深邃,那么读几本经济学的书就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根据统计研究, 和经济学家、“开明人士”相比,普通人的观念普中遍存着在4种偏见:悲观主义偏见、 就业偏见、排外偏见和反市场偏见。而读经济学恰恰可以逐渐消除这四种偏见。 假如某天你和妹子聊中国特色——中国人开车的时候不爱系安全带,那么你一展深邃的时候就到了。你可以站在爱国主义的高度说:“其实这是中国人比较在意路上行人同袍安全的表现!因为根据美帝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系安全带虽然可以使车内的人在高速行驶中更安全,但是这同时会导致驾驶员开车的速度加快,从而使得车外的路人更危险了。同时统计结果也恰恰显示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因为更多路人因为车祸死亡了。”妹子这时就会倾慕于学识渊博的你,想着:如此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又深邃的人,谁能不爱呢? 是的,读基本经济学入门书籍,就会使你逐渐摆脱“第一阶段的思维”。所谓“第一阶段的思维”就是想“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读了经济学,你就会想“这么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第二阶段的思维了。有了第二阶段的思维,那么你就会被周围人夸为“神人”了,就像我被朋友们夸的那样。 有了第二阶段思维的神功,你当然也要表现啊。如果你同学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碎了,辅导员要求记过,你就可以辩解到:“XXX同学的行为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表现啊!他舍小家为大家啊!X老师您想想,这块玻璃被打了,XXX花钱重新买块玻璃会带来什么效果?那就是玻璃店的老伯多收入了5块钱啊!玻璃店的老伯收入多了,肯定会给孩子

财务管理复习重点(整理)

财务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整理) 1、财务管理的内容及职能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其对象是现金(或资金)的循环,主要工作涉及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 主要职能:决策、计划与控制。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体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 关于企业的财务目标的综合表达,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⑴利润最大化 ⑵每股利润(盈余)最大化——只考虑了企业利润与股东投入资本的关系。 ⑶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影响因素: (1)投资报酬率(2)风险(3)投资项目(4)资本结构(5)股利政策 3、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供需双方进行交易时所使用的信用工具。 有时也称金融性资产,可以理解为现金、有价证券等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交易的资产。 金融工具(金融性资产)的特点: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流动性和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和风险性成正比。 4、影响利率的因素 ⑴纯粹利率⑵通货膨胀附加率⑶违约风险附加率 回避的方法是不买质量差的证券,选择信用等级高的债券。 ⑷变现力附加率⑸利率变动附加率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1、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现值——资金现在时刻的价值,用PV表示。 终值——也称将来值或未来值,用FV表示。 2、年金及其类型 (1)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指各期末收付的年金。 (2)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支付的年金,又称即付年金或先付年金。 (3)递延年金——是指首笔年金收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4)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永远持续)定额收付的年金。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PPT图) 1+i=(1+r/M)的m次方r: 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i:实际利率 第三章风险和报酬 1、风险的类别: 从个别投资主体的角度看,风险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从公司本身看,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投资的报酬有两种表现形式:报酬额和报酬率。 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的无风险报酬(率)。 我们通常把投资者冒风险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以上的额外的报酬称作风险报酬额(风险溢酬)。 风险报酬率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率(无风险报酬率)的那部分额外的报酬率。 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风险相同,投资者会选择报酬率高的项目;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报酬率相同,投资者会选择风险较低的项目;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风险、报酬率均较高,则要看投资者对风险和报酬的具体看法: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 3、计算标准离差率确定预期报酬率 (1)标准差率V VA=δ/K=3.87 VB=δ/K=0.258

外国经济思想史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 2.简述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 3.为什么说托马斯·孟的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 ) A.配第在《赋税论》中提出来的 B.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 C.李嘉图在《赋税原理》中提出来的 D.魁奈在《谷物论》中提出来的 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在( ) A.15世纪 B 15_16世纪中叶 C.16-17世纪 D 16世纪下半叶一17世纪中叶 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 A 财富源于生产领域 B 财富是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 C 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 D 国内贸易增加财富 柯尔培尔属于( )。 A.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B.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货币差额论实际上是 A早期重商主义 B晚期重商主义 C英国重商主义 D法国重商主义 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 A《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 B《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C《论英国和东印度的贸易》 D《商业性质概论》 1.“古典经济学”术语有哪些不同的界定? 2.为什么说配第在近代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3.怎样理解“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4.简述从配第到斯密100年间出现的主要经济学家及其思想。 下列属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的是( ) A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B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 C国家保护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 D国家运用货币政策 威廉.配第认为,工资和地租是 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 C没有关系D同向夫系 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的是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概述 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代希腊。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代”。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奴隶主思想家努力寻找维护和巩固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主国家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阐述了古代希腊奴隶主阶级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 《经济论》中,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经济思想:经济是关于家庭财产管理的学问,经济=家庭+法律; 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主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财富,认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十分重视农业问题,鄙视手工业和商业; 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是必要的,最先论述了社会分工和市场的关系,认识到分工规模取决于市场规模; 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著作:《理想国》(提出了一个力图实现奴隶主贵族政治的理想方案)、《法律论》 “理想国”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 第二等级是战士(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 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经济思想:分工思想:分析了分工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工的原则——正义原则。按照天赋本性分工; 财富思想:把财富分成三等:第一等精神财富,知识、克制能力以及其他德性;第二等肉体财富,如健康状况;第三等一般的物质财富; 公有财产思想:主张在奴隶主阶级上层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家庭,实现共产共妻共子,过集体生活,是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货币和利息思想:从分工出发,认为交换、商业、货币的产生与分工有因果关系,也是自然的。意识到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著作:《政治论》、《伦理学》“古代的黑格尔”,自成“逍遥学派” 经济思想:“自然”的经济伦理思想:按照事物的本性或其本来功用使用物品就是自然的,是合乎伦理的,否则就是对自然的违背;财富是达到幸福目的的物质手段的集合;经济是自然的手段,其目的是满足消费,经济手段包括生产和交换;认为,交换是由物物交换开始,再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零售业,最后又过渡到以赚取货币为目的交换,即大商业;为财产私有的辩护; 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国家是从家庭联合发展起来的,从家庭管理开始阐述其经济思想; 生财之道家务管理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 “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学经济学应读的基本书藉

当今中国学生学习经济学应读的基本书籍 王明友 1、[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卢锋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A.H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5、C.W ?尼克尔森著:《微观经济学理论: 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 Walter Nicholson: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 9th Edition; 6、A.曼昆N. Gregory Mankiw,《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B.罗伯特?巴罗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 9、[美]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0、[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下卷,陕西人民出版社会2001年版; 1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72-1975年版(或新版); 13、[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 14、[英]哈耶克著:《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本)上海三 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林毅夫著:《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林毅夫著:《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林毅夫著:《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林毅夫著:《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1、周其仁著:《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周其仁著:《收入是一连串事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23、周其仁著:《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24、周其仁著:《世事胜棋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周其仁著:《产权与制度变迁》(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周其仁著:《病有所医当问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周其仁著:《中国作对了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汪丁丁著:《经济思想史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9、汪丁丁著:《制度分析基础讲义》1、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卢现祥、朱巧玲主编:《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以上书籍涉及经济学的原理、计量、制度、发展、思想史和现实中国经济问题等诸多方面。如果认真研读了上述30种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就可以建立起来,以后自己的经济学之路该怎么走就清楚了。 2011年8月31日于京西紫竹桥畔真意斋 1

财务管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财务管理职能: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层次性。 财务管理总体目标: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的6个缺点:①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②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③没有考虑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④没有反映未来的盈利能力⑤财务决策行为短期化⑥可能存在利润操纵。 每股盈余最大化的缺点:①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发生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性;②缺陷二:没有考虑每股盈余承担的风险;③缺陷三:无法克服短期行为。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优点:①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②克服了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③反映了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的具体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利率的分类:按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基准利率、套算利率;按利率与市场的供求关系:固定利率、浮动利率;按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利率、公定利率 利率的构成:纯利率、通货膨胀率、风险收益率(包括违约风险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期限风险收益率)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相对数&绝对数。货币时间价值的衡量:单利、复利、年金。年金常见形态:租金、利息、折旧、公积金、养老金等。 年金类型:后付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的代价,包括两部分: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等;在使用过程中支付的报酬,如股利、股息等。 资本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资本成本三种形式: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的变动同业务量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成本按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盈亏临界点:也称保本点,是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盈亏临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延展,目的是进一步掌握企业的利润结构和经营业绩。表现形式: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安全边际:是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预计销售量之间的差额。经济含义:评价企业经营安全度的指标。安全边际越大,企业经营越安全。可以确知现有的业务量再降低多少企业就从盈利状态转入亏损状态 因素变动分析之对利润的影响:1.单价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3.固定成本变动 4.销售量变动5.多因素同时变动 一般而言,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各因素中,灵敏度最高的是单价,最低的是固定成本,销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介于两者之间。 在一定经营水平下,经过计算因素变动的百分比不同,敏感系数相同。 风险分类:从个别投资者角度:公司特有风险、市场风险。从公司角度:经营风险(本质是销售风险)、财务风险(本质是企业偿债能力风险)。风险决策类型: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风险衡量方法:概率分析方法。概率分析:是通过研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发生不同变动幅度的概率分布及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对项目可行性和风险性以及方案优劣做出判断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法。 运用概率分析方法的风险衡量步骤 1.预测各种情况下的投资报酬结果及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计算期望报酬率 3.计算标准离差 4.计算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越大,投资风险越高,投资收益越高。 风险报酬两种表示方法:风险报酬额、风险报酬率。 必要投资报酬率的构成:无风险报酬、风险报酬、通货膨胀贴补。 企业决策过程中,一般要求项目或方案的预期报酬率大于必要投资报酬率,或者预期风险报酬率大于必要风险报酬率。多个方案可行的情况下具体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程度。原则是投资报酬率越高越好、风险程度越低越好。 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优先股、普通股和留存收益,它们的资本成本统称为“权益成本” 投资分类:按投资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按投资对象存在形态和性质:实业投资(项目投资)、金融投资(证券投资);按投资范围:对内投资、对外投资;按投资的重要程度:战术性投资、战略性投资 按投资时间长短:短期投资(流动资产投资)、长期投资 投资管理原则:可行性分析原则、投资结构平衡原则、投资组合与筹资组合相适应原则、

外国经济思想史题目+标准答案+页码

外国经济思想史题目+答案+页码

————————————————————————————————作者:————————————————————————————————日期: 2

1、什么是正统派,什么是异端派 4 正统学派认为经济学是研究某种经济行为,采用隔离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的学派;异端学派认为经济学是解释某种现象下特定制度的学派,采用综合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的学派。 2、正统派异端派的区别何在4 (1)研究对象不同,正统学派研究的是某种经济行为,异端学派研究的是解释某种现象下的特定制度发展(2)研究方法不同,正统学派采用的是隔离分析法,假设替他因素不变时而去研究某一种因素,异端学派采用的是综合分析法,将各种因素整合在一起分析经济问题 (3)价值判断不同,正统学派明确区分了实证分析与价值判断的不同,异端学派认为实证分析内含有价值判断3 、相对主义的方法与绝对主义的方法6 相对主义主张用历史、经济、社会、政治的力量解释经济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从外在关联的现象解释经济问题。绝对主义强调经济理论的发展是经济学专业研究工作自身发展的结果,从内在逻辑来解释经济问题 4、学习经济理论史有何好处8 (1)有助于提高我们理论与逻辑的分析能力,如抽象分析法和历史综述法 (2)有助于教会我们谦虚的品质,让我们批判的看待问题 (3)有助于我们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把握经济学的学术传统 (4)有助于我们吸收以往经济研究中的科学成果和经验理论,以史为鉴来检验理论 (5)有助于激发新的思想,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经济学说史 5、经济学研究的是主要问题有哪些? 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分为四个方面:配置、分配、稳定和增长。微观层面上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和收入,以及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稳定与发展,决定收入水平、就业水平、价格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的因素的研究 6、阿奎那如何调和宗教教义与增长的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17 (1)认为自然法则与私人财产不矛盾 (2)解决了公平价格的歧义,认为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某种评价,商品交易的公平原则不仅考虑到商品的均等,而且要考虑到利益的均等 (3)解决高利贷收取利息的争论,认为利息是放贷者放弃使用货币购买商品的补偿和其他有可能承担风险的补偿 (4)认为利润本身既不存在赞美也不存在谴责,他在道德上是中性的 7、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对贸易平衡的看法有何不同19 21 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保持绝对的贸易盈余,以获取金银,所以应当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并且由于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应当禁止金银输出 晚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可以有一定的贸易逆差,但必须保持总体上的顺差,同样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但应当将金银投资到不同国家以获取更多的财富 8、晚期重商主义对货币分析的贡献有哪些22 1)、将货币看成是增加货币的手段,认为他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不断的增加 2)、应当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进去有利可图的国外贸易中去,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3)、经济活动的水平依赖于货币数量与流通的速度 4)、物价-硬币流动机制认为持续贸易顺差不可能存在 9、什么是硬币流动机制 是指对一国贸易平衡、货币数量以及物价水平三者的内在关系进行描述分析的方法,主要内容是贸易顺差使一国货币增多,又使该国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使贸易下降,货币减少,这样的一个循环 10、重商主义与以前的经济学相比,理论上有哪些贡献23 1、明确承认可以把经济作为分析的对象。 2、因果的分析取代道德的分析。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了解财务管理的运作基础,基本看懂财务报表,为经营和管理更好服务 培训内容:财务基础知识 企业法知识 税法知识 会计电算化简述 培训对象: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包括仓管员、业务员、采购员、各部门文员) 培训方式:白话化培训,由于财务知识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为了避免听课者打瞌睡,尽量用白话,不用专业术语。

财务基础知识(怎样读财务报告) 看样张: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略) 税务报表和财务报表不同(附部分样张)

会计要素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几个主要原则 会计要素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就收款 存货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略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 租赁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汇况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的相关规定 原始凭证(Source documents) 也称单据。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的证明文件。如:销货发票、收货单、支票存根等。 分类 按来源: 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凭证,如发票、送货单等 自制原始凭证是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交易、事项时所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入库单等 按用途: 通知凭证是要求、指示或命令企业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凭证,如罚款

经济思想史提纲1

外国经济思想历史教学纲领 导言 1.经济思想史的概念涵义。经济思想,即较有系统的经济观点和理论。它总是历史地和某些特定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条件相适应而产生、形成和发展。当社会条件随时间的变化而转移时,经济思想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从时间和发展的角度看,经济思想由古至今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即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作为—门独立的经济学科,是随着经济理论在西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之后而逐步形成的。而“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因此,经济思想史所研究和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关于近代和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思想和学说。 2.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1)萌芽及早期经济思想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系统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出现阶段:15世纪末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和学说开始。 (3)政治经济学正式成为系统的独立学科阶段:18世纪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为标志,直到现代。 (4)经济思想和政治经济学说的分化阶段:19世纪30–40年代之后。 (5)当代经济思想阶段: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直至当前。 3、经济思想史的性质关于系统的经济思想或理论的历史性科学。 件学科。 4.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阐述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或居支配地位的经济观点思想、经济学说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历史。

第一讲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1、古代希腊思想家对价值的认识2、古代罗马思想家对奴隶制庄园经营的论述3、西欧中世纪阿奎那的经济思想4、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5、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关于货币和高利贷的论述。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概述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四、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 一、概述 二、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 三、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一、概述 二、法典、条例和农书 三、阿奎那的经济思想 四、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 五、奥雷斯姆和莫利诺斯的经济思想 第二讲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发展阶段、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和特点、法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和特点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产生于15世纪,流行于16、17世纪,从17世纪下半期起开始瓦解。 主要教学内容: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 2、政治条件。 3、思想条件。 二、重商主义的特点和基本经济观点 重商主义的特点。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对重商主义基本的经济思想的评价。 三、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经济思想。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的经济思想。法国早期重商主义代表孟克列钦的经济学说。

2 中国经济思想史 讲义 第二部分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秦汉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成果,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来为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加深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尤其是深刻认识到挖掘这些经济思想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第1节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司马迁在中国伟大的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和光辉一页.他的不朽之作《史记》中列有《平准书》、《河渠书》和《货殖列传》,开创了史学家记事历史必须考虑社会经济活动问题的先例和典范。其主要经济思想有: 一、主张经济自由和放任政策 司马迁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人们只能顺应这些规律而不能违背它。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导下,司马迁在经济思想上不赞成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家中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者。这比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要早近两千年。进入近代以后,我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的思想家往往引用司马迁“善者因之”一段话表明自己的观点。 二、农工商并重和本末富论 司马迁认为对待国民经济各部门,即农、渔、工、商应是一视同仁的:“此四者,人所以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从根本上是否定重农抑商的观点。司马迁还创造了“本富”、“末富”和“奸富”的新概念。 三、分配观念 1.司马迁对贫富分化现象已有了较充分的认识。 2.他对贫富不均现象不主张积极予以消除,只是不赞成“奸富”。 3.他认为造成贫富差异问题是由于人有巧拙,能力不同的原因。 四、生产经营论

司马迁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产经营思想,其主要思想如下:1.要有一定量的货币才能经营.这里涉及到司马迁对货币的认识问题。 第一,他认为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 第二,他也认识到货币起源的时间是很久远的。 2.生产经营的商品应该注意质量。 3.资金要不断流动,如“无息币”,“财欲其行如流水”。 4.要勤俭节约,如“无财作力”,“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 5.要善于用人,用人得宜。如“择能人”,“能使豪奴自饶而尽其力。” 6.主张经营人民普遍需要的产品。 7.不要贪图过高的利润,如“无敢居贵”,“贵出如粪土。” 8.要有丰富的生产经营知识。此外,还要把握农业经济循环知识。 9.要善于把握时机,如“取予有时”,“任时”,“既饶争时”。 第二节桑弘羊的经济思想 桑弘羊的思想比较复杂,在政治上他主要是继承法家的思想,而经济思想主要是接受或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范蠡和《管子》的思想,同时也吸收一些其他学派的经济思想。但是他的经济思想的核心仍然是“重商”的,他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中重商理论极为突出的典型,也是为商人进行辩护突出代表。 一、重商理论 桑弘羊是我国古代公开为重商辩护的第一人,他在与儒生理论时阐述了“富国非一道”的思想。桑弘羊还从由自然资源的差异所引起的地域分工,来说明商品流通起着互通有无的重要作用,这是在他之前的思想家未曾提到的经济观点,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具有原创性的思想。桑弘羊的重商论必然会强调对外贸易的作用。体现出两个目的: 第一,通过外贸可以控制别国。 第二,通过外贸可以换取本国稀有的资源。这与欧洲的重商主义有极其相似的认识,但是比欧洲要早两千年。桑弘羊的重商思想并不完全轻视农业,而是认为农工商都很重要,只不过商业是其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