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说明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说明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说明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说明

桐梓县鑫鑫矿业有限公司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情况说明

二0一二年七月

桐梓县鑫鑫矿业有限公司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说明为加快我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按照《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要求,我矿从2011年开始积极开展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说明如下:

一、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组织领导及机构

为确保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生产科、安全科、通风科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监科,负责对“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领导小组对系统建设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完善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同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及时到位,科学组织施工,强化工程质量,早建设、早使用,争取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

二、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一)监测监控系统

现状:我矿安装的KJ73N监测监控系统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7)的规定,具有煤矿矿用产品

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与安全标志证书一致,现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传输数据准确,井下安装有6个分站,机电硐室、01集中进风、回风掘进工作面、1101采区运输巷、上隅角回风巷、各避难硐室安装了20个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1个、温度传感器2个、风速传感器2个、烟雾传感器3个、风门开停语音传感器7个,安设的传感器种类基本齐全。实现了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构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各配套设备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矿井配备了两名维修和维护人员,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了设备性能完好率及系统灵敏可靠性。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了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臵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确保监测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监测监控系统配备值班人员4人,实行24小时值班。另配备4名系统维护人员。

矿建立了《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存在问题分析:使用的便携式甲烷报警检测仪部分不完好,有效使用台数偏少;有传感器故障导致误报警现象发生。

(二)人员定位系统

现状:我矿于2011年8月份安装调试使用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已顺利运行11个月,累计完成该系统投资近五十万元。在一年的运行期间内,未出现重大设备设施故障,能够保证该系统在我矿正常安全使用。人员定位系统在地面设臵两台监控主机(双机备份,安装KJ237操作系统),UPS直流稳压器2台;在井下安装2台分站,13个目标基站,铺设信号光缆2000多米,目前累计发放使用的目标识别卡共130张,满足了井下一线职工和管理人员用卡需要。

人员定位系统设在调度室,由调度员负责管理;另配备4名系统维护人员。

矿建立了《人员定位监控系统管理办法》。

存在问题分析:设备运行不太稳定,识别卡易损坏。

(三)压风自救系统

现状: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AQ6210-2007)的要求,压风自救系统要覆盖全矿井。我矿安装了LG——20/8G型二台,额定排气压力0.8MPa,电动机功率110KW。LG-40/10G一台,额定排气压力1.0MPa,电动机功率280KW。空气压缩机设臵在地面;压风管路设臵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矿井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

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臵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避难硐室设臵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应可供8~15人使用。

地面压风机配有专职司机4名,实现24小时可以开机运行。矿井建立了《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存在问题分析:部分压风自救装臵的安装位臵受限。

(四)供水施救系统

现状:地面主防尘水池建在风井上侧+1170m标高位臵,容积为600m3一个,容积为200m3一个,主供全井的防尘用水。水源主要依靠主井平硐山体溶洞里面的水抽到地面防尘水池。专用防尘水池水泵均设臵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储水量共计730m3,正常情况下能满足矿井生产用水。井下各生产采区、避灾线路上均安设有防尘供水管路,并按质标和施救设计要求安设了三通、球阀。

地面主、副防尘水池均设臵了专人抽水和管理人员,做到了24小时保证用水的需求。通风科配备了供水施救系统维护人员3名。

矿建立了《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

存在问题分析:供水管路部分三通阀门损坏。

(五)通讯联络系统

现状:目前由井下固定电话通讯系统构成,井下固定电话现安装有23余部,覆盖了所有工作面,配电所,要害点等,目前系统运行正常,能够满足井下日常通讯需要。

矿设臵了2名通讯联络系统维护人员。

矿建立了《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无线通信手机管理办法》

存在问题分析:掘进工作面因受放炮影响通讯电话未按规定距离安装。

(六)紧急避险系统

现状:矿为所有下井人员配备了自救器,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第三批淘汰设备工艺目录要求,已更换压缩氧自救器60台;对井下所有地点的避灾线路重新进行了完善,并在相应地点设臵悬挂了路牌;制定了《鑫鑫煤矿应急预案》;现已完成990西巷轨道上山挂钩处、990东巷运输上山起坡处、1038车场、1082车场、1101首采面运输巷均设臵了避难硐室,硐室内安装了压风自救、供水自救、压缩氧自救器、电话、瓦斯传感器全部配齐到位,灵敏可靠。

矿建立了《避难硐室使用管理制度》

三、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需完善情况

(一)监测监控系统

1、计划购臵传感器20台。

2、购臵JCB4型便携式瓦斯报警仪30台。

(二)人员定位系统

1、人员定位系统的供电系统还需要保持稳定,尽量单独设臵开关,单独设臵供电线路。

2、读卡器分布不太合理,需按标准合理布臵读卡器,使两读卡器之间有效覆盖区域符合要求。

(三)压风自救系统

1、运输大巷中,部分压风自救装臵的安装位臵不合要求,待完善。

2、部分主管路需进行防腐和固定,相关控制闸阀需挂牌标示。

(四)供水施救系统

1、及时更换锈蚀的管路和三通阀门。

(五)通信联络系统

1、按规定在距掘进工作面30-50米范围内、距采煤工作面两端10-20米范围内安设电话,及时解决现有电话距离,解决采、掘工作面距离较远的问题。

2、解决电话在井下易受潮损坏和在采面回风中受灰尘影响大的问题。

(六)紧急避险系统

加快硐室建设,力争在8月份验收之前完成设施设备安装工作。

我矿充分认识到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对于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保护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在今后工作中,我矿将继续按照《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要求,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力争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

2012年7月30日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议稿

xxx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概念 1.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指导思想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应该以“一案三制”(完备的应急预案、高效的运作机制、健全的应急体质、成熟的社会法制)为核心,平战结合,依托信息平台,帮助监狱管理者做好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工作。 2.监狱突发事件有哪些? 依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分为4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13分类、近50种类。 监狱突发事件包括:

3.项目建设依据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xxx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网上没找到,客户应该有) 二、应急指挥中心总体架构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显示终端大屏幕PDA 手机 电话传真互联网应急 网站 指挥大厅:指挥调度相关部门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场所,指挥大厅主 要包括显示系统、会议音响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效果图如下: 基础支撑系统:包括有线通讯系统、无线集群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

系统、IP视频会议系统、现场图像视频接入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基础信息库、突发事件库、地理信息库、监管信息库、预案库、知识库、案例库、文档库等。 应急应用系统: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xxx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应该包括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风险隐患管理、预测预警、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应急模拟演练等功能。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演练制度示范文本

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演练制 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演练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紧急避险系统每年配合矿井“六大系统”进行一次 演练。 2. 紧急避险系统演练前,成立应急演练小组,分设组 长、副组长、成员及演练人员。 3. 紧急避险系统演练前,做好对系统的检查,所使用 的器材和管路处于完好状态。 4. 在进行应急演练时,应设置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 的范围。 5. 由应急演练小组领导指挥应急演练工作。 6. 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小组直接在调度中心和现场指挥 人员的指挥下进行应急演练,参加演练人员无条件的服从 应急演练小组的指挥。

7. 应急演练小组组织中的人员,必须按照演练的统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 8. 通过对演练对暴露出的问题,由应急演练小组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9. 演练结束后要写演练总结。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矿井安全避险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矿井安全避险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管理 制度

矿井安全避险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作用,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生产安全,结合我公司各矿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各矿井必须对安全监控系统的装备进行专人、专项管理,及时配足维护管理、监控值班人员,配齐各类设备,保证系统24h实时监控和联网共享监测信息,各矿调度室必须配备24h运行的监测信息显示终端,并配备报警音响,监控系统应配备在线式UPS电源(t≥2h)的双回路供电系统,监控主、备机应双机热备份,并能在5min内自动互切,监控系统设备必须要有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 第二章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第三条各矿井必须按公司选用的KJ101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KJ88海纳远程监控系统,来配备配足相应的传感器、断电器等关联设备,对已经过期的KJ90和KJ65所留下的各类传感器必须进行更换,严禁混用和代换。 第四条各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配置、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的要求。 第五条各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做到监测准确、断电可靠,并做

到记录齐全可查。 第六条各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安全监控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第七条煤矿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断电区域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存于监控室。 第八条对监控系统测点进行安装变更时,必须由矿通风技术员填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测点安装(变更)申请单》,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由安全监控维护员负责实施。实施完后安全监控维护员必须当班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更新KJ101N主机、备机及KJ88海纳联网设备软件的测点配置,严禁漏传和误传信息。 第九条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其它通信、动力电缆等共用。 第十条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 第十一条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宜设置在采区变电所,严禁设置在下列区域:(1)断电范围内;(2)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风巷内;(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4)掘进工作面内;(5)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6)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巷道内。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案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 1962 年山姆·沃尔顿在本顿维尔小镇上建立第一家沃尔玛商店。经过60年的发展,那家设立的农村的小超市沃尔玛已经发展为在世界拥有五千多家连锁店的巨大商业帝国,并连续几年蝉联福布斯500强排行榜之首,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沃尔玛如此成功 一.沃尔玛的优势与劣势 沃尔玛公司,作为一个销售巨头,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1.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沃尔玛把“顾客是上帝”作为经营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部分,成为企业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全面化的客户服务,对顾客的服务永远遵两个基本原则:1.顾客永远是对;2.顾客如有错误,请参照第一条。沃尔玛还有十分有名“三微笑”原则,“让顾客满意”是沃尔玛公司重要目标。沃尔玛经营秘诀在于不断地了解顾客的需要,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方便。 2.企业实力 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下设53个品牌;资金雄厚,现代化的经验管理系统。 3.信息化建设 沃尔玛注重信息化建设,拥有自己的卫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务器和自己专门的IT部门,专门从事各种经验所需的软件开发,并且在信息化建设上投资巨大,形成了完整的高效的信息化网络。 4.成本优势 沃尔玛在进货,物流等方面的成本都大大低于同行。例如沃尔玛的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送至此处的商品85%都采用机械处理, 这就大大减少了人工处理商品的费用。 5.与供应商的关系 沃尔玛对供应商的选择要求十分严格,供货商所提供的商品质量优良,符合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商品价格是市场最低价;成为了沃尔玛的供应商后,沃尔玛会供应商提供强大的资源分析,让供应商了解自己商品的销售,以便供应商即使对自己的商品展开调整,沃尔玛还为供应商提供管理协助, 如选择最快、最节省成本的送货路线。沃尔玛在同供应商交易时, 能严格遵守合同所规定的交易期限, 按时结算, 而且批量大、周转快, 加上采购额巨大,所以供应商大都愿以最低价位向其出售商品。 其劣势为: 1.沃尔玛海外业务比较薄弱 2001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中约有%来自国外零售店。来自国外的利润为亿美元,占总销售利润的%。 2.海外发展历史较短 沃尔玛1991年开始海外发展,对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零售业巨头来说,海外扩张的时间明显较短。 3.覆盖国家和地区较少 沃尔玛在全球的连锁店只覆盖了15个国家。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是他要全球化进军所必须突破的障碍。 4.中国发展的瓶颈 在中国,由于中国信息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能和沃尔玛进行简单的数据交换由于中国的运输网络还有物流发展的不健全,使沃尔玛的先进的物流运输系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并且由于中国国情和政治因素的影像,沃尔玛花巨资的商用卫星无法得到使用。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 1.1 建设背景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面临的发展机遇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 近几年在我国连续发生的特大事件暴露出了很多应急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应急指挥调度技术相对滞后。如调度手段太多,各种调度手段之间存在通信屏障,无法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无法实现分级调度和协调各种现有应急平台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合理应对新社会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天津市北辰区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为了进一步规范应对突发事件行为,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体制和应对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北辰区急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全区统一的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 1.2 建设内容 项目地域范围覆盖全区478平方公里。 项目管理对象覆盖四大类突发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项目覆盖的职能部门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管理中所涉及的各委办局、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等。

1.2.1指导思想 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紧密结合北辰区的实际,本着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总要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合作、整体联动、反应迅速、依靠科学、依法实施的原则,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1.2.2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 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建设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努力把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分级管理、全面协同的原则 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属地为主、专业处置、分级响应、逐级提升,形成区镇两级管理、各部门分类指挥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强化统筹协调、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互动机制,优化应急管理流程,建立智慧化的应急管理的运转体系。 3、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 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储备,推进应急系统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实现部门、条块、军地之间的协调联动,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1.2.3建设目标 基于移动通信、电子政务等网络,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和WEBGIS 等先进技术,按照应急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区分消防、防疫、防汛、清雪、安全生产、群体性事件、反恐等突发事件,建设智慧化的应急指挥系统。在梳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设计不同的指挥程序,要从事件预警着手,开拓多渠道信息获取路径,根据事件类别触发不同的处理规程,下达

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doc

{企业管理制度}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 度汇编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管理制度 山西长治XXXXX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日

目录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篇 第一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1) 1.1总则 (2) 1.2网络设备及运行管理 (2) 1.3网络安全管理 (3) 1.4故障处理 (4) 1.5机谈判培训 (4) 1.6责任 (4) 1.7应急措施 (5) 第二章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7) 第三章矿井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16) 第四章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 (18) 4.1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 (18) 4.2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置 (19) 4.3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20) 4.4其它传感器的设置 (21) 第五章安全监控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制度 (23) 第六章安全监控系统的信息处理管理制度 (27) 第七章安全监控设备的验收与报废制度 (28) 第八章技术资料 (29) 第九章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的管理 (30) 第十章维修制度 (32) 第十一章报警仪管理规定 (33) 第十二章监测瓦斯传感器管理规定 (35) 第十三章日报表审签的管理规定 (37) 第十四章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电工及座机员管理制度 (38) 第十五章自救器使用管理制度 (41) 15.1总则 (41)

15.2自救器佩带使用 (41) 15.3自救器的管理 (42) 15.4自救器的培训制度 (43) 15.5自救器的管理制度 (46) 第十六章安全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47) 第十七章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49) 第十八章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保管、维修、保养制度 (51) 第十九章监控系统定期审查制度 (54) 第二十章监测系统调试管理制度 (56) 第二十一章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58) 第二十二章仪器仪表维修室管理制度 (59) 第二十三章便携式仪器管理制度 (60) 第二十四章KJ70N安全监测系统技术操作规程 (62) 24.1故障的检查和修理 (63) 人员定位系统篇 第二十五章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65) 第二十六章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岗位责任制 (68) 第二十七章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 (69) 第二十八章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70) 29.1系统登陆 (70) 29.2接班后检查准备 (70) 29.3班中要求 (70) 29.4岗位职责 (72) 第二十九章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维修工操作规程 (73) 第三十章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75) 30.1安装、使用与维护 (75) 30.2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76) 30.3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77) 第三十一章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78)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要求

信息指挥监控中心机房系统技术要求 一、大屏幕显示系统 1、项目总体概况: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综合信息管理及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监控中心位于1层,面积约为290.5m2,南北向,东西宽为17.7m,南北长为17.5m,高3.8m。在17.7m*7.4m的空间是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综合信息管理及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的公共安全及应急指挥的监控中心。在7.5*11.3m的空间是园区突发应急事件的监控会商中心。工程包括DLP大屏显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 在监控中心安装3×3(行×列)两套LCD液晶拼接位于两边,单屏尺寸为46英寸;1×4(行×列)一套DLP大屏位于中间,单屏尺寸为120英寸双灯的大屏幕投影系统;系统上安装一块LED显示屏。 大屏幕投影系统包括相关的多屏拼接处理器,控制软件,大屏幕底座及相关线缆。DLP显示屏选用120英寸显示单元,单屏规格为:2438(宽)mm×1828(高)mm。 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用于园区视频信号的集中显示和处置大型突发性事件、视频指挥、电视会议,显示各本地视频图像、计算机数据等信息。 2、建设原则 1) 可靠性。大屏幕显示系统应能适应运行管理的需要。 2) 实用性。应满足复合视频信号、RGB/DVI、网络信息等信号显示。 3) 先进性。大屏幕显示系统要目前业内先进的DLP投影技术和分布式处 理技术,保证信息显示的快速、清晰、逼真、明亮。 4) 易维护性。大屏幕系统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对于重要部件如显示单 元、多屏处理器等方便维护和日常清洁。 5) 灵活性。由于要显示多种信息信号,因此在整个大屏设计时要充分考 虑操作的灵活性,使得信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切换、灵活地以任意大 小在任意位置显示。即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自动设置,也可以在 某些情况下手动操作显示特定的信息。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

XXX煤矿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 XXX煤矿 2015年6月

目录 1.避难硐室简介 (2) 2.避难硐室响应组织流程 (3) 3.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4) 4.避险设施管理制度 (7) 5.紧急避险系统主要机构人员配备 (10) 6.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 24 小时值班制度 (12) 7.紧急避险系统人员岗位责任制 (13) 8.紧急避险系统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14) 9.紧急避险系统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 (15) 10.紧急避险系统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 (16) 11.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 (17) 12.紧急避险系统检查、维修人员操作规程 (18) 13.紧急避险系统维护管理、药品食品更换制度 (20) 14.紧急避险系统培训制度 (22) 15.紧急避险系统功能测试、安全仪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23 16.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演练制度 (24) 17.紧急避险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25) 18.紧急避险系统设备故障处理期间安全措施 (26) 19.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措施 (27) 20.紧急避险系统硐室维修制度 (28) 21.紧急避险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29)

一、避难硐室简介 XXX煤矿在XXXm水平设置一个避难硐室,该硐室锚喷支护,内部墙壁及地面瓷砖装修,长度30m,宽度4m,净断面9.8m3,硐室两端设有密闭门,具有2个安全出口。 硐室装备有密闭空间系统、氧气供给保障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等。硐室在井下发生火灾、透水、爆炸等事故时使用,为无法及时撤离到井上的避难人员提供安全密闭空间。硐室对外可以抵御高温烟气,隔离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够为避险人员去除有毒有害气体,提供氧气、食物、水等,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救援赢得宝贵时间。硐室充分考虑灾害事故的各种情况以及人体的各种生命需求,为矿工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条件,为职工生命安全构筑一道坚实安全屏障。 该永久避难硐室已经XXX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验收合格。

应急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平台建设方案 1

1 应急平台总体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总体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2系统组成与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系统概要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指挥中心设计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功能与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 视频图像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1 大屏幕显示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2 LED显示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 有线语音调度与通讯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1 有线调度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2 IP电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3 数字录音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4 多路传真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5 综合值班席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 会议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1 IP视频会议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全文).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全文) 一、总则 1.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督检查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的依据。 3.煤矿企业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所驻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二、紧急避险系统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5.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1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课后案例分析题

第二章奇瑞公司的SAP/ERP 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一、奇瑞公司的ERP 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它融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并且把企业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整个运转体系,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三、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ERP 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其目的是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 2、实现全球大市场销售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奇瑞信息化的目标是先进管理思想指导下,在国际化、全球大市场视野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向导,建立一个集成的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 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系统各部门持续不断的改进,最终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奇瑞公司在成功实施ERP的同时,购置和开发一系列网站,实现PLM、ERP、SCM、CRM、门户网站等初步集成,基本实现对客户和经销商的电子化服务。 4、ERP的内容在发展。 有些独立软件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都是面向决策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为了利用ERP提高交易效率和改进决策制定过程,就必须改变业务运作模式,实现ERP与SCM、CRM的功能整合。而奇瑞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ERP、CRM、LMS、SCM、EPS、DSS、基础建设等信息系统并有效集成,建设奇瑞汽车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最终规范和理顺了公司的全部管理和业务流程。 第三章某石化厂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实例中涉及了哪些网络技术和网络互联设备? 1.涉及了局域网,广域网,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光纤等网络技术 2.涉及了桥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和中继器等这些网络互联设备 二、实例中涉及的网络互联设备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些层? 1.桥路由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2.交换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3.集线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4.中继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第四章 1、能不能直接用FORM标记元素编写的交互网页(HTML文档)实现网上动态交互?为什么?还需要做什么工作? 不能,仅靠HTML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ASP环境来进行处理,即服务器端还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来处理。 2、用ASP编写的“提交”程序和查询后的“返回”程序之间是依靠什么语句来连接的?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445-79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检科和各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1)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 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3)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3、安检科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4、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竣工后

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5、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6、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7、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8、各队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9、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10、二氧化碳测定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的调校。 11、避难硐室内必须附置应急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 12、避难硐室内急救箱药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 1.1建设背景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面临的发展机遇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 近几年在我国连续发生的特大事件暴露出了很多应急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应急指挥调度技术相对滞后。如调度手段太多,各种调度手段之间存在通信屏障,无法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无法实现分级调度和协调各种现有应急平台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合理应对新社会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天津市北辰区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为了进一步规范应对突发事件行为,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体制和应对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北辰区急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全区统一的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 1.2建设内容 项目地域范围覆盖全区478平方公里。

项目管理对象覆盖四大类突发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项目覆盖的职能部门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管理中所涉及的各委办局、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等。 1.2.1指导思想 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紧密结合北辰区的实际,本着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总要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合作、整体联动、反应迅速、依靠科学、依法实施的原则,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1.2.2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 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建设智慧化应急指挥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努力把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分级管理、全面协同的原则 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属地为主、专业处置、分级响应、逐级提升,形成区镇两级管理、各部门分类指挥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强化统筹

紧急避险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紧急避险技术资料管理制 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紧急避险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建立建全紧急避险系统的技术档案,并进行分类管理 妥善保存。 2.对系统采取定期检查发现的故障以及处理的情况必须 进行详细登记备查。 3.对所有收集的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便于指导、 改进今后的工作。 4.维护、保养人员对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必须查明事故 原因,检修情况都必须进行记录。 5.技术资料管理必须是指定管理人员专门负责。 6.各类技术资料档案统一管理,严禁销毁、丢失,否 则,给予当事人按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7.系统技术档案资料的查阅,必须履行借阅手续,外单位因工作需要查阅资料,须经矿、科领导批准后借阅。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管理信息系统成功案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一、相关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完善的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IS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通过MIS实现信息增值,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实现辅助决策。MIS是发展变化的,MIS有生命周期。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创新原则,体现先进性;整体原则,体现完整性;不断发展原则,体现超前性;经济原则,体现实用性。 二、案例简介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是1993年以原北京市燕京啤酒厂为核心发展组建的国家二级企业,燕京啤酒集团现已成为中国啤酒行业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燕京啤酒)是燕京啤酒集团的上市公司,2000年燕京完成啤酒销售量1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2亿元。 燕京啤酒是目前沪深股市啤酒类上市公司的龙头股,就其优良的质地而言,称之为食品酿酒业的蓝筹股也是毫不过分的。燕京啤酒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精良的生产装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国内最先进的产品检测仪器,全面实现生产控制自动化,产品全部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综合实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一个企业的成功固然与其生产技术息息相关,然而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良好的技术只有与优秀的管理思想相结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大规模的企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依赖于其信息化建设情况和信息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体现。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xxxxx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1项目概述 xxxx企业应急指挥中心,位于xxx办公楼xx楼,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拾音及扩声系统、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高清应急管理平台会商系统、智能化集控管理平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与网络系统、电话传真系统、日常办公设备等,可以实现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相关信息的汇集和展示、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应急通讯、信息发布等功能。 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 高清应急管理平台会商系统 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 拾音及扩音系统 智能化集控管理平台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其它相关配套 2系统设计原则 充分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力求选用代表当今科技水平和实用的设备. 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系统的严格要求. 采用灵活性设计方式,使系统各部分既可融合,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为日后系统的升级扩展和设备更新留有余地. 注重系统的经济性,选用经济、实用的设备,提高各套系统之间设备的复用率,避免重复投资. 3高清应急管理平台会商系统 配置一台高清应急管理平台终端和一台维护终端

视讯技术实现了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综合在一起的远距离传输,使人们在进行异地交流时利用视讯技术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活动图像和胶片内容,大大增强了异地交流的亲切感和临场感。 应急管理平台会商系统能够参加xxxx公司及分部召开的分辨率1080P (25/30fps),并向下兼容1080i(25/30fps)、720P(25/30fps、50/60fps)的远程高清电视会议;同时系统能够参加xxx公司及分部召开的分辨率为4CIF、CIF及以上的远程标清电视会议。 4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 视频采集及视频处理设备主要包括高清摄像机、会议录播一体机、32*32高清矩阵、46寸超窄边液晶拼接屏(2x3)及周边配件。 高清摄像机:为满足高清晰会议电视系统的需要,配置2台高清摄像机。视角覆盖整个应急指挥分中心,镜头像素高达200万,,1080P/25/30 ,720p/50/60分辨率格式。作为视频会议的高清画面采集,另外可和会议扩声系统一起使用进行本地和远程音视频会议。 会议录播一体机:用于做视频会议录播,视频点播、直播等,支持2路高/标清视频、1路VGA及1路音频信号的任意组合录制、直播;单流MP4文件模式; 高清视频矩阵:32*32高清矩阵一台。支持12路VGA,8路HDMI,12路RJ45输入;12路VGA,8路HDMI,12路RJ45输出,配RJ45板卡输入输出适配盒。输入最高分辨率1920×1200@60Hz。 液晶拼接屏:2*3 46寸超窄边液晶拼接屏,超窄边拼接单元,双边边框最小只有5.5mm,支持输入VGA、Video、DVI、HDMI、RJ45网络流媒体信号。画面大小3075mm*1160mm,实现高亮度、高清晰度、高稳定、高增益、宽视角、低功耗的优质画面显示,同时可分多屏显示。 公司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画面显示。 应急指挥高清应急管理平台终端的远端及近端视频画面显示。 调度室及变电站视频监控画面显示。 地方电视台画面显示。 调度实时数据信息系统计算机画面显示。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一、总则 1.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督检查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的依据。 3.煤矿企业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所驻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二、紧急避险系统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5.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