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目的:描述心电图机的标准操作规程及一般维护。

范围:适用于心电图机的操作。

规程:

心电图检查是我科的常规检查。

【准备工作】

1、检查心电图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附件是否齐全。

2、检查电源和地线或充电状态。

3、调节走纸速度的电压于标准状态。

【操作方法】

1、手动方式操作

(1)将电源开关拨至ON位置,打开电源。

(2)按下AUTO/MANU键,消灭显示器上的AUTO指示,使本机处于手动方式操作

(3)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画笔的位置和温度,并打击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1mV。

(4)按导联旋钮开关顺序,逐个拨动开关,按次序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的心电图。

(5)检查完后再核对一遍有无遗漏、伪差等,并在心电

图纸上标好导联名称,受检查姓名及检查时间。

(6)将导联开关旋回到"OFF"位,关闭电源开关,然后撤除各个导线。手动方式自动方式的转换,只可在心电图机处于停止状态时(即START/STOP键处于STOP 位置时)才能改变。

2、自动方式操作

(1)打开电源,直至显示器上出现AUTO。

(2)按下START/STOP键,键上的绿灯发亮,这时动作按照自动操作的规则来操作,在完成12个导联记录后,自动停止工作。

(3)关电源,在以自动方式作记录时,导联选择键和1mv键不起作用。只有

当START/STOP键处于STOP位置时,才允许操作方式选择从自动(AUTO换到手动(MANU)。

常规心电图

操作步骤:

1.给受检查者讲解检查心电图的意义,告知检查无疼痛,无损害,打消顾虑,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肌肉放松,嘱其仰卧在检查床上。

2.接好地线,并再检查一遍接地是否可靠。

3.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进行机器预热。

4.按规定接好导联线,先将受检者的双侧腕部及两侧内踝上部暴露,并用酒精纱布擦洗脱脂,使皮肤发红。然后涂上导电液体,保持皮肤与电极良好接触。

1)肢体导联位置:将电极板按照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此线与地线相通)。

2)胸导联监测电极位置:

a)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c)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d)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e)V5,左腋前线V4水平。

f)V6,左腋中线V4水平。

g)V7,左腋后线V4水平。

h)V8,左肩胛线V4水平。

i)V9,左脊旁线V4水平。

j)V3R~V6R,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5.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画笔的位置和温度,并打击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1mV,记录纸速度一般为25mm/s.

6.按导联旋钮开关顺序,逐个拨动开关,按次序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的心电图。

7.检查完后再核对一遍有无遗漏、伪差等,并在心电图纸上标好导联名称,受检查姓名及检查时间。

8.将导联开关旋回到"OFF"位,关闭电源开关,然后撤除各个导线。

【临床意义】

(一)心电图波形及各部分的意义:

1.P波:代表心房激动时的电位变化。

正常心电图Ⅰ、Ⅱ导联P波向上,而aVR导联P波倒置;aVL,Ⅲ及V1、V2等导联P波可向上,倒置,或呈双向。

正常向上的P波顶部圆滑,时限<0.12s,振幅<0.25mV。

2.PR间期,表示激动经过心房,房室结,房室束到达心室的时间。正常时限0.12~0.20s,婴儿及心跳较速者,PR间期可较短。PR间期延长常代表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代表心室激动时的电位变化。正常QRS波群时间<0.12s。在肢体导联,每个导联QRS波群振幅的绝对值相加≥0.5mV,若<0.5mV称低电压。胸导联每个导联QRS波振幅绝对值相加应≥0.8mV。在胸导联中V1的R波一般≤1.0mV,V5的R波一般≤2.5mV,若电压过高,常提示心室肥大。

4.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

5.ST段:起自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代表心室缓慢复极,应在零电位线,可稍向上或向下偏移(向下偏移≤0.05mV,向上≤0.1mV,但在V1、V2导联中向上偏移可达0.3mV,V3≤0.5mV)。若ST段上下偏移超过正常范围,可见于心脏病变等。

6.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压变化。正常情况下,T波方向与QRS 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如在aVR导联T波倒置,而V5导联T 波向上)。T波振幅在肢导联一般是0.2~0.6mV,在胸导联可能高达1.2~1.5mV,一般T波振幅应不小于同一心动周期R波的1/10。 T 波改变的意义需结合临床资料加以解释,一般可见于心肌病变。

7.QT间期:代表心室激动开始到复极完毕所需的时间,此段时间随心搏速率而改变。心率快,QT间期短;心率慢,QT间期较长。正常范围0.32~0.44s。QT间期延长可见于心肌病变。

8.U波:是在T波之后的一个较低的波,形成机制尚不甚明了。一般方向

与T波一致,应较T波为低,通常不超过0.05mV,但V3导联的U波有时可达0.3mV,U波特别明显时可见于低血钾情况。

9.电轴:正常心电轴-30°~+110°;电轴左偏-30°~-90°;电轴右偏>+110°。

(二)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方法:

1. 波幅及时限的测量:心电图纸上印有一系列大小的方格,由横线和竖线组成。横线的间隙是1mm,1mm等于0.1mV,每五条横线有一较粗的横线,代表0.5mV,横线用以测量心电图波的波幅即电压(通常用mm或mV<, /SPAN>来表示)。竖线的间隔是1mm,相当于0.04s,每五条竖线有一粗线,两粗线间的时间是0.2s,心电图各波及段的时限均以秒为单位表示。心电图的测量用两脚小分规进行。

2.分析心电图的方法:

⑴将各导联心电图按标准肢导联,加压单极肢导联及胸前导联排列。检查心电图描记质量是否完好,有无遗漏及伪差。

⑵分析每个心动周期是否有P波,P波与QRS波群关系是否正常,确定心脏的节律。

⑶分析QRS波群形态及时限,确定其为室上性形态(正常形态)还是室性形态(畸形、宽大),或是室内差异传导。

⑷分析P波与QRS波的关系,确定房室间传导关系、传导时间,是有固定关系、不固定关系、或完全无关。

⑸分析P波与QRS波群节律的规律性,有无提早或推后出现,并依其形态特点及P-R的关系,判断节律是否异常。

⑹分析PR间期、ST段、QT间期及T波形态和方向,确定心肌有无损害或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

(三)心电图报告书写方法:

1.根据申请单填写一般项目及临床诊断。

2.根据心电图的测量分析方法,测出心房率、心室率、PR间期、QT间期,P-QRS-T是否顺序发生等确定心律,并测出心电轴。

心率计算方法: 60 秒除以P-P间隔时间,即得每分钟心率。例如P-P间隔为0.8秒,则心率= 60÷0.8=75次/分。如遇心房颤动等心律不齐,则计3秒

内QRS波群数,乘以20,即为每分钟心室率。用同法可测心房率。

3.通过对P波、QRS波的形态大小和它们间的关系,以及ST段、T波、QT 间期的分析,准确简要写出心电图特点。

4.总结以上心电图特点,写出心电图诊断意见,可大致划分为:

节律(心律)

心电轴偏移否必要时注意度数

心电图正常否心电图正常

心电图大致正常

心电图可疑

心电图不正常(列出不正常的名称)

5.对有争议的问题,最后可写出2个诊断或建议,然后签名。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1. 熟悉心电图机的原理及分类 2. 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1?标准导联 I:为接连左、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1=左臂(+ )T右臂(一)。 n:为连接左腿和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n=左腿(+)T右腿(一)。 川:为连接左退和左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卩川=左腿(+ )T左臂(―)。 电极安放位置:右手腕---红色,左手腕----黄色,左脚腕--绿色,右脚腕---黑色 2.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 :即加压单极右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左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L :即加压单极左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F :即加压单极左腿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臂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3?单极导联 VI: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色 V2: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色 V3:探查电极放在V 2与V 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V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 --------- 黑色 V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 紫色 三、实验步骤 1 ?电源开关置于“ON。 2 .电源开关置于“ AC(交流),'此时“ LINE” “T ST” “ PAPERSPEED (25mm/s)“ SENSITIVITY (l)” “ STOF” 晶体灯发出亮光。 3 ?调节基线控制旅钮应能改变描笔的位置,使之停在纪录纸中央附近。 4. 按动“CHECK键,此时“ STO”灯灭,“CHECK灯亮。 5. 按动定标键“ ImV,”使描笔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 按“ START,此时“CHECK灯灭,“ START灯亮,记录纸按25mm/s速度走动。

临床护士心电图机使用操作流程

心电图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正常心电图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目的】 ◆用于观察和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了解某些药物作用、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影响 ◆某些内分泌疾病对心肌的影响 【操作步骤】 1.检查供电电源电压与机器规定电压是否相符。 2.检查机器及导线、附件是否齐全、完整。操作步骤:给受检查者讲解检查心电图的意义,告知检查无疼痛,无损害,打消顾虑,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肌肉放松,嘱其仰卧在检查床上。 3.接好地线,并再检查一遍接地是否可靠,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进行机器预热。 4.按规定接好导联线,先将受检者的双侧腕部及两侧内踝上部暴露,并用酒精纱布擦洗脱脂,使皮肤发红。然后涂上导电液体,保持皮肤与电极良好接触,将电极板按照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此线与地线相通)、胸前→白线的要求固定好。国际上统一规定了心电图导联的连接方法和电极安放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通用的规范的导联体系——常规导联。包括:肢体导联(6个)、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3 个)、单极加压肢体导联(3个)和胸前导联(单极导联6个)。胸导联监测电极位置: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 V6,左腋中线V4水平。 V7,左腋后线V4水平。V8,左肩胛线V4水平。 V9,左脊旁线V4水平。 V3R~V6R,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5.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画笔的位置和温度,并打击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 1mV。 6.按导联旋钮开关顺序,逐个拨动开关,按次序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 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的心电图。 7.检查完后再核对一遍有无遗漏、伪差等,并在心电图纸上标好导联名称,受检查姓名及检查时间。

心电图机使用说明 1

(一)心电图机基本结构 心电图机基本结构包括: 1.记录纸盒装记录纸卷。 2.笔位置控制旋调节记录笔基线。 3.导联选择按钮或开关选择记录导联。 4.50Hz滤波按钮或开关滤去50Hz干扰 5.灵敏度按钮或开关选择记录灵敏度,灵敏度有1/2、1和2三档。 6.走纸速度按钮或开关走纸速度选择,走纸速度有25mm/min和50mm/min二档。 7.1mV定标按钮或开关用于灵敏度校正,按下1mV定标电压,记录幅度为10mm。 8.记录和停止按钮或开关控制记录,停止。 9.电源开关。 (二)心电图机使用方法 1.导联联接 为记录好心电图,必须保证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 (1)清洗皮肤:电极和皮肤上的脏物均会增加接触电阻并产生极化,导致记录不稳定,可用酒精擦洗,除去污物和油脂。 (2)导电膏的应用:将导电膏涂于皮肤并用手指磨擦使皮肤微红。此时装上肢体电极,若没有合适的导电膏,用一块稍大于电极的纱布浸泡5%的小苏打后置于肢体电极和皮肤之间。电极处不得涂导电膏,可直接涂上小苏打水。 (3)胸电极:按要求联接胸导联电极,注 意各电极之间不得相互碰触。 (4)导联的颜色编码如表2-5-1。 (5)根据表2-5-1安置导联。 (6)记录动物心电图时,可用不锈钢注射器针头刺入动物的皮下,刺入不可过深,以避免刺入肌肉组织,产生肌电干扰。导联位置与人相同。 表2-5-1心电图导联的颜色编码 导联的颜色 红 黄. 绿 黑 白/红 白/黄 白/绿 白/棕 白/黑 白/紫 导联 RA LA LF RF V1

V2 V3 V4 V5 V6 右臂 左臂 左腿 右腿 胸1 胸2 胸3 4 胸. 胸5 胸6 2.记录心电图 (1)将电源开关打开: (2)按导联选择开关键,选择I导联。 (3)按下“开始”/“停止”键,开始记录。 (4)按“1mV”键,在心电信号的平直部分记录下1mV的波形。 (5)按下“开始”/“停止”键,开始记录。 (6)按导联选择开关键,选择Ⅱ导联,重复(5)~(6)步骤直到记录录完V6导联。 (三)心电图机使用注意事项 在心电图的记录中,如处理不当,经常会产生基线大幅度漂移,肌电干扰,50Hz交流电干扰,电压过低,描笔偏转而不能调至记录纸面上,如发生上述情况应根据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1.患者状态(1)皮肤肮脏,用酒精或肥皂洗净,涂导电膏。(2)患者紧张,设法使其放松。(3)患者躁动或讲话,令安静放松地躺好。 2.电极及其接触问题(1)电极不干净,用酒精和肥皂清洗,若太脏可用细砂布打磨。(2)电极夹子与导联接头接触不良,插紧插头。(3)导电膏涂抹不足,适量涂导电膏。 3.环境条件(1)由X射线,超短波或其他电子设备引起的干扰,要更换仪器安放位置或关掉干扰源仪器。(2)室温太高或太低,将温度调至患者感到舒适的范围。(3)病床太小,换成患者躺上感到舒适的床。(4)若使用金属床,将其接地。(5)仪器接地不良,将接地端子与大地接好。(6)导联线时通时断,更换新的。 XD-7100单道心电图机使用说 1.电源开关置于“ON”。 2.电源开关置于“AC(交流),',此时“LINE”“TBST”“PA PER SPEED(25mm/s)”“SENSITIVITY (l)”“STOP”,晶体灯发出亮光。 3.调节基线控制旅钮应能改变描笔的位置,使之停在纪录纸中央附近。 4.按动“CHECK”键,此时“STOp”灯灭,“CHECK”灯亮。 ”,使描笔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lmV.按动定标键“5. 6.按“START”,此时“CHECK”灯灭,“START”灯亮,记录纸按25mm/sec速度走动。 7.继续按动定标键,在走动的纪录纸上可看到一清晰的定标方波,其振幅应是10mm。 8.按动“LEAD SELECTOR”键,使之由“TEST”

心电图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常规心电图操作规程 一、环境要求 1、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 2、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Ω) 3、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 4、诊床的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果诊床的一侧靠墙,则必须确定墙内无电线穿过。 二、准备工作 1、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在每次作常规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

、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2、应该用电膏(剂型分为:糊剂、霜剂和溶液等)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而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 3、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附图)。必要时应加作其它胸壁导联,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 4、V5 电极安放在乳房下缘胸壁上,而不应该安置在乳房上。 四、描记心电图

1、心电图机的性能必须符合标准。若使用热笔式的记录纸,其热敏感性和储存性应符合标准。单通道记录纸的可记录范围不窄于40mm; 2、在记录纸上贴上体检人员信息标签,并标明导联; 3、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常规心电图应包括肢体的Ⅰ、Ⅱ、Ⅲ、aVR、aVL和胸前导联的V1-V6共12个导联; 4、不论使用哪一种机型的心电图机,为了减少心电图波形失真,应该尽量不使用交流电滤波或“肌滤波”; 5、用手动方式记录心电图时,要先打标准电压,每次切换导联后,

心电图机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

心电图机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 心电图机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目值操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未洗手扣2分,着装不整洁5 作扣3分前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皮肤情况、有无未评估扣3分,评估少一项5 准酒精过敏史,解释取得合作扣1分,未解释扣2分备3、物品准备:心电图机并检查其性能、酒精用物缺一项扣2分,未检查8 棉球(有过敏者用生理盐水)心电图纸、弯盘心电图机性能扣2分 20 分 4、环境准备:光线适宜,无电磁波干扰,关环境准备不当扣2分 2 闭门窗,屏风遮挡 1.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给予未核对扣2分,体位不当扣 3 适当体位(一般是平卧或半坐卧位,急诊抢救1分 例外) 2.开机未先开机扣2分 2 3.暴露两侧手腕内侧,下肢内踝、胸前区皮肤未充分暴露局部扣2分,未5 用生理盐水或酒精棉签擦拭擦拭扣3分 4(正确连接导联电极 10 肢体导联:红色—右腕,黄色—左腕,绿色—肢导联连接错误一处扣4 左内踝,黑色—右内踝分,胸导联连接错误一处扣 胸导联: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6分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与V4连接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平V4水平 V6—左腋中线平V4水平 5(定准电压,走纸速度和振幅,打开抗干扰一项未做到扣2分 8 键 6.正确描记各导联心电图少描记一个导联心电图扣112 分 7(观察病情,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未注意病情变化扣2分,未4 保暖或隐私保护不够扣2分 8(关机,去除导联线,协助患者穿好衣服,一项未做到扣1分 3 整理床单位 9.整理用物,洗手用物处理不当扣2分,未洗3 手扣1分 10.注明床号、姓名、日期、时间,并阅读、粘未记录扣5分,记录少一项10 贴、书写报告扣1分;心电图分析错误扣 5分 1(操作熟练正确操作不熟练扣5分 5 2.关心爱护病人未体现关爱病人扣5分 5 3、能识别正确和常见异常心电图波形不能识别正常和常见异常心10 电图扣10分

心电图机使用方法

心电图机使用方法 操作正常心电图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二、示教心电图机的使用,讲解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然后同学分小组,在老师带领下同学间相互作图练习。 操作注意事项: 1.检查供电电源电压与机器规定电压是否相符。 2.检查心电图机画笔,各个控制旋钮是否都在零或固定位置,若不在要旋回规定位置。 3.检查机器及导线、附件是否齐全、完整。操作步骤: 1.给受检查者讲解检查心电图的意义,告知检查无疼痛,无损害,打消顾虑,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肌肉放松,嘱其仰卧在检查床上。 2.接好地线,并再检查一遍接地是否可靠。 3.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进行机器预热。 4.按规定接好导联线,先将受检者的双侧腕部及两侧内踝上部暴露,并用酒精纱布擦洗脱脂,使皮肤发红。然后涂上导电液体,保持皮肤与电极良好接触,将电极板按照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此线与地线相通)、胸前→白线的要求固定好。国际上统一规定了心电图导联的连接方法和电极安放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通用的规范的导联体系——常规导联。包括:肢体导联(6个)、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3 个)、单极加压肢体导联(3个)和胸前导联(单极导联6个)。胸导联监测电极位置: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 V6,左腋中线V4水平。 V7,左腋后线V4水平。 V8,左肩胛线V4水平。 V9,左脊旁线V4水平。 V3R~V6R,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5.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画笔的位置和温度,并打击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 1mV。 6.按导联旋钮开关顺序,逐个拨动开关,按次序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 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的心电图。 7.检查完后再核对一遍有无遗漏、伪差等,并在心电图纸上标好导联名称,受检查姓名及检查时间。 8.将导联开关旋回到"0"位,关闭电源开关,然后撤除各个导线。三、将所做之图进行各种波段、波形、心电轴、心率的测量,并熟悉其名称及书写方法。(一)心电图波形及各部分的意义: 1.P 波:代表心房激动时的电位变化。正常心电图Ⅰ、Ⅱ导联P波向上,而aVR导联P波倒置;aVL,Ⅲ及V1、V2等导联P波可向上,倒置,或呈双向。正常向上的P波顶部圆滑,时限<0.12s,振幅<0.25mV。2.PR间期,表示激动经过心房,房室结,房室束到达心室的时间。正常时限0.12~ 0.20s,婴儿及心跳较速者,PR间期可较短。PR间期延长常代表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代表心室激动时的电位变化。正常QRS波群时间<0.12s。在肢体导联,每个导联QRS波群振幅的绝对值相加≥0.5mV,

心电图机的使用流程

心电图机的使用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心电图机的使用流程 一、开机前准备 1. 电源连接:使用交流电(220V)或可以使用本机内安装的充电电池。 2. 检查记录纸是否充足。 3. 检查周围环境舒适,温湿度适宜,周围环境中无X光机、超声波装置或其他 电器设备等产生干扰。 4. 导联的连接将随机附件的导联线接到机器导联插座。 5. 电极安装 电极的安装是能否记录准确的心电图的重要一环,请注意确保电极接触良好。将电极连接病人时,务必使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1)四肢电极连接 电极应装于两手脚的柔软皮肤上。先用酒精清洗电极安装部位的皮肤。 然后在清洗后的皮肤上涂少量的导电膏。 (右手臂—R—红色;左手臂—L—黄;右脚—RF—黑;左脚—F—绿)(2)胸部电极安装 胸电极安装部位如下: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红)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黄) V3:V2与V4之间。(绿) V4:左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处。(棕)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平面。(黑)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平面。(紫) 用酒精清洗安装电极部位的胸部皮肤上,将导电膏涂在该部位大约25mm直径的范围和胸电极吸碗的边缘上,按压胸电极的吸球,将胸 电极吸着于V1~V6位置。 (3)被检查者的手脚等露出部分不可碰到床的金属部分,以免出现交流干扰。 二、操作顺序 1. 自动记录方式 (1)开机:打开左侧电源开关,然后按面板“ON/OFF”键,液晶显示屏显示整机工作状态及预设的导联波形。 (2)逐一按“MODE”键,选择自动记录模式,显示屏有相应的“自动1、自动2、自动3、自动4”字样显示。 (3)按“START/STOP”键开始描记,描记后自动停止。 (4)自动做图中,若需延长某导联记录时间,可按住“○”键直到不需记录为止。 (5)关机按“ON/OFF”键,液晶显示屏中信号消失后,关闭左侧主电源。 2.手动记录方式 (1)开机后按“MODE”键,使液晶显示为“手动”字样,即选择了手动记录模式; (2)按“LEAD”键,进行导联切换。选择希望开始记录的导联; (3)按“START/STOP”键开始描记; (4)描记过程中,按“LEAD”键切换导联; (5)中断描记时按“START/STOP”键,停止走纸;

心电图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docx

姓名:项目总分 环境要求( 6 分) 准备工作( 6 分) 皮肤处理 (8 分 ) 电极安置(60 分) 心电 图描 记要求(20 分) 心电图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 分) 得分: 考核内容标分缺陷内容及扣分1.室温保持在 18℃以上,避免患者因寒冷产生肌电干扰3 2.使用交流电电源的心电图机连接好地线3 1.心电图机性能可靠,记录纸安装完好。2 2.初次检查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2 3.瞩患者解开上衣,取仰卧位,并放松肢体,平静呼吸2 1.对电极放置部位进行清洁或处理皮肤4 2.连接电极的局部皮肤涂抹导电膏4 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基线是否稳定,并查看标准电 6 压,校正后使其10mm=1mv 1.标准肢体导联 1)Ⅰ导联左上肢连接正极,右上肢连接负极3 2)Ⅱ导联左下肢连接正极,右上肢连接负极3 3)Ⅲ导联左下肢连接正极,左上肢连接负极2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1) aVR 导联右上肢连接正极,左上肢和下肢连接负极4 2) aVL 导联左上肢连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连接负4 极 3) aVF 导联下肢连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上肢连接负极4 3.肢体导联电极安放为: 红线右臂绿线左腿8 黑线右腿黄线左臂8 4.胸前导联:将心电图机的负极与心电端连接,正极置 于胸壁的特定部位,即构成胸前导联。根据心脏在胸 腔中的位置,正确安置V1~V6 六个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3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3 V3胸骨左缘V2 与 V4 连线的中点3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3 V5左腋前线与V4 同一水平处3 V6左腋中线与V4 、 V5同一水平处3 1.按照使用说明操作心电图机,常规心电图记录包括肢体 导联Ⅰ、Ⅱ、Ⅲ、 aVR、aVL 、aVF 和胸前导联的 V1 、V2 、2 V3 、V4 、V5 、V6 十二个导联。 2.对于怀疑或已确定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首次常规描记 心电图,必须增加V3R 、 V4R 、V5R 、 V7 、 V8 、 V9导联 2 的心电图,并用色笔、龙胆紫在胸前各导联部位作皮肤标 记,便于再次记录心电图能在同一部位,以资比较。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

心电图机操作与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心电图机的原理及分类 2.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1.标准导联 Ⅰ:为接连左、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Ⅰ=左臂(+)→右臂(-)。 Ⅱ:为连接左腿和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Ⅱ=左腿(+)→右腿(-)。 Ⅲ:为连接左退和左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Ⅲ=左腿(+)→左臂(-)。 电极安放位置:右手腕---红色,左手腕----黄色,左脚腕--绿色,右脚腕---黑色 2.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即加压单极右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左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L:即加压单极左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F:即加压单极左腿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臂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3.单极导联 V1: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色 V2: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色 V3:探查电极放在V2 与V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V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黑色 V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紫色 三、实验步骤 1.电源开关置于“ON”。 2.电源开关置于“AC(交流),’,此时“LINE”“T E ST”“PAPER SPEED(25mm/s)”“SENSITIVITY(l)”“STOP”,晶体灯发出亮光。 3.调节基线控制旅钮应能改变描笔的位置,使之停在纪录纸中央附近。 4.按动“CHECK”键,此时“STO P”灯灭,“CHECK”灯亮。 5.按动定标键“ lmV”,使描笔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按“START”,此时“CHECK”灯灭,“START”灯亮,记录纸按25mm/s速度走动。 7.继续按动定标键,在走动的纪录纸上可看到一清晰的定标方波,其振幅应是10mm。

心电图操作规范

2012 年月心内一病区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心电图机的操作技术 一、目的 了解患者的心肌电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二、注意事项 1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和方法。 2正确放置电极位置,避免电极导联线与电源线打结。 4必要时用记号笔表明胸前导联电极位置。 5遇有心律失常,选择II导联, V 导联或同步12导联做长条描记。 1 6对肢残患者,肥胖患者,小儿应特别表明导联位置。 三、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暂未查到 四、操作前准备 1、评估、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精神状态,皮肤情况和配合程度。 (2)向患者解释描记心电图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描记心电图目的,配合事项,取得合作。 3、患者准备 了解描记心电图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4、用物准备 (1)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导电糊或75%的酒精,毛刷,记号笔,记录笔,记录纸,纱布,必要时备配电盘,遮挡物,备皮包。 5、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去掉手表,规范洗手,戴口罩。 6、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五、操作步骤

1、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 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您好,请问您是几床,叫什么名字?”“我是一床 XXX”“您好! X老师,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好吗?”“好的”(与心电图申请单同时核对)。“ X老师,现在感觉怎么样了?”“有点心慌闷气”“哦,我看您精神不太好,呼吸急促,根据您的病情,现在遵医嘱给您描记心电图,就是将电极连接到您的四肢和前胸,通过心电图机来记录您的心电情况。为医生及时提供您的病情变化情况,有利于您疾病的治疗。操作中没有什么痛苦,请您配合我好吗?”“好的”“ X老师,您稍等。” 3、观察病房周围情况:口述:“病房环境清洁,光线适宜,周围无电磁波干扰”。观察评估病人:“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 X老师,请您去掉手表,脱去鞋袜,躺平。您前胸做过手术吗?”“没有”“来,我看一下”(掀开被子,解开衣扣,口述:注意保暖,保护病人隐私)。口述:“患者局部皮肤粘膜完整。” 4、将心电图机,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校对标准电压与走纸速度,(心电图机默认走纸速度25mm/sec振幅1mv)再次检查电图机。口述:电图机性能良好,关闭开关。 5、“x老师,您这样平躺可以吗?”“可以”“X老师,您不要紧张”暴露患者前胸,去除手表等异电介质。口述:胸毛过多者予以剃除。 6、口述:用导电糊或75%酒精清洁左、右两侧腕上3厘米处,左、右两侧踝上7厘米处及左前胸(右侧胸骨第四肋间,左侧胸骨第四,五肋间至腋前线),待干。(冬季时应向患者口述,导电糊或75%酒精有点凉,请您放松,不要紧张。)口述:清洁皮肤可去除死皮、汗液及油脂,以便更清晰的显示波形(边做边说), 7、连接导联线: 肢体导联:右上肢(红色)左上肢(黄色) 右下肢(黑色)左下肢(绿色) 胸导联:V 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红) V 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黄) V 3:V 2 —V 4 连线中点(绿) V 4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黑) V 5 左腋前线同V4水平(棕)

心电监护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口试题: 1.如何选择心电监护的导联? 答:通常有三个导联和五个导联。 三导联(一):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联(二):①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②正极(黄);左腋前线第4肋间; ③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五导联:①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②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③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④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⑤胸导(C):胸骨左缘第4肋间。 2.放置电极片及氧饱探头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片时,必须预留一定范围区域,以不影响除颤时放置电极板;(2)避开骨骼突起,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75%酒精清洁; (3)电极片方向白边朝上;

(4)心率慢的患者电极片避开左右锁骨下方位置,贴于左右肩部; (5)避免在同一侧肢体上同时进行SPO 和NIBP的测量; 2 (6)定时更换测量部位。 3.心电监护仪心电波形的观察要点有哪些? (1)观察心电图是否有P波,P波是否规则出现,形态、高度和宽度有无异常。 (2)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3)观察ST段有无抬高或者降低,如有异常及时行床边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有无心 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4)观察T波是否正常。 (5)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6)根据病情需要设置报警范围,出现报警时需及时明确原因,及时处理。 4.电极片更换时间? 答:每天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有潮湿,松动时随时更换,观察有无皮肤过敏、水泡、破损现象。 5.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如何处理 答:定时松解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和不适感,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6.常见异常的心电图有哪些? (1)室性期前收缩:①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s,其前无P波②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ST随T波移位③期前收缩后有一完全代偿间歇。 (2)房颤: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振幅各不相同,称f波②心室率极不规则,多在100-160次/min之间③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3)室颤:心电图呈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150-500次/分,无法分辨QRS波群、ST段及T波。

心电图机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 目值 操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帽子5未洗手扣2分,着装不整齐作扣3分 前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皮肤情况、有无5未评估扣3分,评估少一项准酒精过敏史,解释取得合作扣1分,未解释扣2分备3、物品准备:心电图机并检查其性能、酒精8用物缺一项扣2分,未检查20棉球(有过敏者用生理盐水)心电图纸、弯盘心电图机性能扣2分分4、环境准备:光线合适,无电磁波干扰,关2环境准备不当扣2分闭门窗,屏风遮挡 1.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给予3未核对扣2分,体位不当扣合适体位(大凡是平卧或半坐卧位,急诊抢救1分 例外) 2.开机2未先开机扣2分 3.暴露两侧手腕内侧,下肢内踝、胸前区皮肤5未充分暴露局部扣2分,未用生理盐水或酒精棉签擦拭擦拭扣3分 4.正确连接导联电极10 肢体导联:红色—右腕,黄色—左腕,绿色—肢导联连接错误一处扣4左内踝,黑色—右内踝分,胸导联连接错误一处扣胸导联: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6分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与V4连接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平V4水平 V6—左腋中线平V4水平

5.定准电压,走纸速度和振幅,打开抗干扰8一项未做到扣2分键 6.正确描记各导联心电图12少描记一个导联心电图扣1分 7.观察病情,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4未注意病情变化扣2分,未保暖或隐私保护不够扣2分8.关机,去除导联线,协助患者穿好衣服,3一项未做到扣1分整理床单位 9.整理用物,洗手3用物处理不当扣2分,未洗手扣1分 10.注明床号、姓名、日期、时间,并阅读、粘10未记录扣5分,记录少一项贴、书写报告扣1分;心电图分析错误扣5分 1.操作烂熟正确5操作不烂熟扣5分 2.关心爱护病人5未体现关爱病人扣5分3、能识别正确和多见异常心电图波形10不能识别正常和多见异常心电图扣10分

心电图机使用说明

心电图机使用说明 1. 电源开关置于“ON”。 2. 电源开关置于“AC(交流),’,此时“LINE”“TBST”“PA PER SPEED(25mm /s)”“SENSITIVITY(l)”“STOP”,晶体灯发出亮光。 3. 调节基线控制旅钮应能改变描笔的位置,使之停在纪录纸中央附近。 4. 按动“CHECK”键,此时“STOp”灯灭,“CHECK”灯亮。 5. 按动定标键“ lmV”,使描笔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 按“START”,此时“CHECK”灯灭,“START”灯亮,记录纸按25mm/sec速度走动。 7. 继续按动定标键,在走动的纪录纸上可看到一清晰的定标方波,其振幅应是10mm。 8. 按动“LEADSELECTOR”键,使之由“TEST”向“I”导“Ⅱ”联转换。 9. 在心电图纸上得到一段清晰的纪录后,可继续按动“LEAD SELECTOR”键,使之由“I”导联向“Ⅱ”导联转换,以此类推,可重复上述操作,完成12个导联的心电图纪录。 10.仪器使用完毕,切断电源,做好清洁工作。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 电图机是记录人体心电图的专用仪器,心电图机的有严格的国际标准,心电图机由专业厂家设计、制造。 人体心电图机种类繁多,从记录笔数分有单道心电图机和多道心电图机;从用途分有普通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和动态心电图机。有些心电图机带有示波屏,也称心电示波器。人体心电图机也可用来记录动物的心电图,其记录的心电图质量一般优于普通记录仪。

(一)心电图机基本结构 心电图机基本结构包括: 1.记录纸盒装记录纸卷。 2.笔位置控制旋调节记录笔基线。 3.导联选择按钮或开关选择记录导联。 4.50Hz滤波按钮或开关滤去50Hz干扰 5.灵敏度按钮或开关选择记录灵敏度,灵敏度有1/2、1和2三档。 6.走纸速度按钮或开关走纸速度选择,走纸速度有25mm/min和50mm/min二档。 7.1mV定标按钮或开关用于灵敏度校正,按下1mV定标电压,记录幅度为10mm。 8.记录和停止按钮或开关控制记录,停止。 9.电源开关。 (二)心电图机使用方法 1.导联联接 为记录好心电图,必须保证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 (1)清洗皮肤:电极和皮肤上的脏物均会增加接触电阻并产生极化,导致记录不稳定,可用酒精擦洗,除去污物和油脂。 (2)导电膏的应用:将导电膏涂于皮肤并用手指磨擦使皮肤微红。此时装上肢体电极,若没有合适的导电膏,用一块稍大于电极的纱布浸泡5%的小苏打后置于肢体电极和皮肤之间。电极处不得涂导电膏,可直接涂上小苏打水。 (3)胸电极:按要求联接胸导联电极,注 意各电极之间不得相互碰触。 (4)导联的颜色编码如表2-5-1。 (5)根据表2-5-1安置导联。 (6)记录动物心电图时,可用不锈钢注射器针头刺入动物的皮下,刺入不可过深,以避免刺入肌肉组织,产生肌电干扰。导联位置与人相同。 表2-5-1心电图导联的颜色编码 导联的颜色 红 黄

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课件)

心电图机使用说明 1. 电源开关置于“ON”。 2. 电源开关置于“AC(交流),’,此时“LIN E"“TBST”“PA PER SPEED(25mm/s)”“SENSITIVITY(l)”“STOP”,晶体灯发出亮光。 3. 调节基线控制旅钮应能改变描笔的位置,使之停在纪录纸中央附近。 4. 按动“CHECK"键,此时“STOp”灯灭,“CHEC K”灯亮。 5. 按动定标键“lmV”,使描笔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

按“START”,此时“CHECK”灯灭,“START”灯亮,记录纸按25mm/sec速度走动。 7。 继续按动定标键,在走动的纪录纸上可看到一清晰的定标方波,其振幅应是10mm。 8. 按动“LEADSELECTOR"键,使之由“TEST”向“I”导“Ⅱ”联转换。 9. 在心电图纸上得到一段清晰的纪录后,可继续按动“LEAD SELECTOR”键,使之由“I”导联向“Ⅱ”导联转换,以此类推,可重复上述操作,完成12个导联的心电图纪录。 10.仪器使用完毕,切断电源,做好清洁工作.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 电图机是记录人体心电图的专用仪器,心电图机的有严格的国际标准,心电图机由专业厂家设计、制造。

人体心电图机种类繁多,从记录笔数分有单道心电图机和多道心电图机;从用途分有普通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和动态心电图机。有些心电图机带有示波屏,也称心电示波器. 人体心电图机也可用来记录动物的心电图,其记录的心电图质量一般优于普通记录仪。 (一)心电图机基本结构 心电图机基本结构包括: 1.记录纸盒装记录纸卷。 2.笔位置控制旋调节记录笔基线。 3.导联选择按钮或开关选择记录导联。 4。50Hz滤波按钮或开关滤去50Hz干扰5.灵敏度按钮或开关选择记录灵敏度,灵敏度有1/2、1和2三档. 6.走纸速度按钮或开关走纸速度选择,走纸速度有25mm/min和50mm/min二档。 7.1mV定标按钮或开关用于灵敏度校正,按下1mV定标电压,记录幅度为10mm。 8.记录和停止按钮或开关控制记录,停止。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目的:描述心电图机的标准操作规程及一般维护。 范围:适用于心电图机的操作。 规程: 心电图检查是我科的常规检查。 【准备工作】 1、检查心电图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附件是否齐全。 2、检查电源和地线或充电状态。 3、调节走纸速度的电压于标准状态。 【操作方法】 1、手动方式操作 (1)将电源开关拨至ON位置,打开电源。 (2)按下AUTO/MANU键,消灭显示器上的AUTO指示,使本机处于手动方式操作 (3)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画笔的位置和温度,并打击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1mV。 (4)按导联旋钮开关顺序,逐个拨动开关,按次序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的心电图。 (5)检查完后再核对一遍有无遗漏、伪差等,并在心电 图纸上标好导联名称,受检查姓名及检查时间。 (6)将导联开关旋回到"OFF"位,关闭电源开关,然后撤除各个导线。手动方式自动方式的转换,只可在心电图机处于停止状态时(即START/STOP键处于STOP 位置时)才能改变。 2、自动方式操作 (1)打开电源,直至显示器上出现AUTO。 (2)按下START/STOP键,键上的绿灯发亮,这时动作按照自动操作的规则来操作,在完成12个导联记录后,自动停止工作。 (3)关电源,在以自动方式作记录时,导联选择键和1mv键不起作用。只有

当START/STOP键处于STOP位置时,才允许操作方式选择从自动(AUTO换到手动(MANU)。 常规心电图 操作步骤: 1.给受检查者讲解检查心电图的意义,告知检查无疼痛,无损害,打消顾虑,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肌肉放松,嘱其仰卧在检查床上。 2.接好地线,并再检查一遍接地是否可靠。 3.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进行机器预热。 4.按规定接好导联线,先将受检者的双侧腕部及两侧内踝上部暴露,并用酒精纱布擦洗脱脂,使皮肤发红。然后涂上导电液体,保持皮肤与电极良好接触。 1)肢体导联位置:将电极板按照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此线与地线相通)。 2)胸导联监测电极位置: a)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c)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d)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e)V5,左腋前线V4水平。 f)V6,左腋中线V4水平。 g)V7,左腋后线V4水平。 h)V8,左肩胛线V4水平。 i)V9,左脊旁线V4水平。 j)V3R~V6R,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5.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画笔的位置和温度,并打击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1mV,记录纸速度一般为25mm/s. 6.按导联旋钮开关顺序,逐个拨动开关,按次序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的心电图。 7.检查完后再核对一遍有无遗漏、伪差等,并在心电图纸上标好导联名称,受检查姓名及检查时间。

心电图机使用

第三节心电图机使用 【目的】及【适应症】 分析鉴别各种心律失常;确诊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协助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病;判断有无心房、心室肥大;协助诊断心包疾病;观察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协助诊断某些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钾、血钙的过高或过低;心电监护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心导管检查、人工心脏起搏、电击复律、心脏复苏以其他危重疾病的抢救;心电图作为电信息的时间标记,常与超声心动图、心音图、阻抗血流图等同步记录。 【物品准备】 心电图记录仪及其导联线,导电膏或生理盐水、棉签、污物桶。 【操作方法】 1、对环境的要求 (1)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 (2)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Ω)。 (3)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检查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 (4)检查床的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床的一侧靠墙,则必须定墙内无电线穿行。 2、准备工作 (1)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在每次作常规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3)患者皮肤的准备: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局部最好涂导电膏,或用棉签蘸酒精替代。 (4)心电图机的准备: 1)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受检查者两腕及两踝上部涂抹导电膏或生理盐水,在胸前按规定位置涂抹导电膏或生理盐水,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具体电极的位置,标识和颜色见下表。 2)机器电源打开,采用标准灵敏度(增益):10土0.2mm/mV;走纸速度采用25mm/s;将抗干扰均打开。操作开关自“关闭”转到“观察”时,基线居于记录纸的正中部位,且基线漂移不大于1mm;并描记方波(“打标准”),即观察是否在输入1mv时,基线记录10mm。并在每次变换增益时,重新描记方波。 表1 电极的位置、标志及色码的配置

心电图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常规心电图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2016年8月修订) 一、环境要求 1.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 2.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Ω)。 3.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及穿行的电源线。 4.诊床的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果诊床的一侧靠墙,则必须确定墙内无电线穿过。 二、准备工作 1.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在每次作常规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3.开机前首先要检查心电图机的电源、线路有无漏电及短路现象,检查地线是否接通,检查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钮是否在正常位置。 4.接通电源,打开心电图机开关。 5.检查心电图机阻尼,走纸速度,电压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 1.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2.应该用电膏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而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 3.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 肢体导联电极安放位置: 红色电极一右手,黄色电极一左手,黑色电极一右足。 胸壁六导联电极板安放位置: V1:在胸骨第四肋间隙,紧靠肋骨右缘处。 V2:在胸骨第四肋间隙,紧靠肋骨左缘处。 V3:在安置的V2与V4两个电极板间划一直线,在此线中心点处。 V4:在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相交处。 V5:与V4电极板同一水平,与腋前线相交处。 V6:与V5电极板同一水平,与腋中线相交处。 4.必要时应加作其它胸壁导联,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 电极安放在乳房下缘胸壁上,而不应该安置在乳房上。 四、描记心电图 1.心电图机的性能必须符合标准,单通道记录纸的可记录范围不窄于40mm;

心电图机操作方法

心电图机操作方法 1、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在作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 体,保持平静呼吸。 3、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4、应该用电膏(剂型分为:糊剂、霜剂和溶液等)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 5、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必要时应加作其 它胸壁导联。导联放置位置:肢体导联:红、黄、绿、黑导联夹依次是病人右手、左手、左足、右足腕部;胸导联安放依次是: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中线第五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水平、V7左腋后线与V4同水平、V8左肩胛线与V4同水平、V9左脊柱旁与V4同水平。右V3R、V4R、V5R 导联与左V3、V4、V5导联对称安放在病人右侧胸部 6.接电源及地线 7.打开开关; 8.按患者按钮、输入编号、按输入键输入性别、按输入键输入年龄、按“OK”键,界面显示心电图图形平稳后按开始键,采图 9.采图完成按关闭键。 10.在记录纸上注明日期、姓名,并标明导联 11.关闭开关 12.取下导联线 13.取下电源插头 14.分析心电图结果。 洗胃机操作方法 1.检查用物,先将药水桶放满清水,再将两只过滤器瓶灌入清水,旋转瓶盖不得漏水,接通电源。 2.检查洗胃机,将3根管分别与机器的进液口、胃管口、排污口接连,进液管与接胃管的另一端放入药水桶内,污水管放入污水桶内,将自控时间调解至“进胃”、

“出胃”9-15秒,开机空转两次,试运转机器,确保机器性能完好,按关机键备用。 3.安置体位。患者取半卧位,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昏迷者取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不合作者适当约束,将橡胶单、弯盘置于患者颌下,活动义齿取下。 4.插胃管:润滑胃管前段,自口腔插入(清醒患者),当胃管插入10——15cm 是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送入约45---55cm,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固定。 5.将机器的接胃管与患者的胃管连接,按“出胃”键,吸出胃内容物,留取标本。再按“进胃”键,将药水桶的清水送入胃内,如此重复按键,达到手按洗胃的目的,每次进液量约300—500ml,不宜过多。 6.当按“自控”键,机器自动开始洗胃。 7.洗胃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洗出液的性质、颜色、气味、量及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有无洗胃并发症的发生。 8.洗胃毕,反折胃管拔出,清洗机器各管,停机,切断电源。 9.注意事项: (1)插入胃管动作要快,切勿损伤患者的食道和灌入气道。 (2)洗胃过程中出现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洗胃。消化性溃疡、食道堵塞、食道静脉曲张、胃癌等不予洗胃,昏迷患者洗胃宜谨慎。 (3)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者切忌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 (4)及时正确记录罐洗液名称、液量、洗出液量及其颜色,气味等洗胃过程。(5)证实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吸出;较快速度注入20—40ml空气,剑突下听诊有气过水声;胃管末段放入盛水碗内无气体逸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