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人等级考试三级知识点汇总

机器人等级考试三级知识点汇总

机器人等级考试三级知识点汇总
机器人等级考试三级知识点汇总

一、电子电路知识点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强→得到电子→带负电摩擦起电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弱→失去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

电荷分开。(负电荷发生转移)

正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两种电荷

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量(电荷)表示:字母Q → 单位库仑→ 简称库→ 符号 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分子:一个原子或多个原子组成。

物质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人体、、石墨、食盐水)→金属→自由电子导电

导体绝缘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塑料)→摩擦起电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负载):消耗电能的装置。

电路组成作用导线(电线):将电路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回路。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连接还是中断。

电路

通路:有电流通过。

电路三种状态断路(开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短路: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不允许)

用电器被短接: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自由电子)

电流产生条件 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差→压力→电源提供

3.电路中必须有闭合回路

电源外部: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源部:电源负极→电源正极

表示:字母I→ 单位安培→ 简称安→ 符号 A

电流强弱(电流)

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电流测量: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压提供:电源。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电压与电流关系:要想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必须有电压。

表示:字母U→ 单位伏特→ 简称伏→ 符号 v

电压

电压测量: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物体两端。

家庭电路 220v

干电池 1.5v

常见电压电脑输电压出电压 5v

人体安全电压 36v

动力电路 380v

低压 1000v以下高压 1000v以上

什么是电阻:导体对电流阻碍的大小用电阻来表示,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

表示:字母R→ 单位欧姆→ 简称欧→ 符号?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

横截面积有关。

电阻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材料:一般情况,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因素长度:同种材料,横截面一定,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横截面:同种材料,长度一定,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定值电阻:实验室常用的定值电阻是色环电阻(五色环)

分类变阻器(电位器):常用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导体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特殊电阻:光敏、热敏、压敏。

定义:串联就是把电路中的各个元件用导线依次连接起来

1.只有一个回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串联电路 2.电流处处相等。

(分压) 3.总电压等于各元件两端电压之和。

特点 4.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5.各元件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6.开关在任何位置都能控制整个电路。

7.电路一处断开,所有元件都不能工作。

定义:并联就是把电路中的各电子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

并联电路 1.多个回路。

(分流) 2.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特点 4.总电阻小于各支路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5.各支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流过电流越小。

6.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与其串联部分。

7.支路一处断开,其他支路正常,干路一处断开,则整个电路断开。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公式:I=U/R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来计算,但不是影响电阻的要素。

电阻的大小是导体本身一种性质

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P型半导体(加入空穴带正电)

PN结合在一起中间形成PN结→电场

N型半导体(加入电子带负电)

正向导通

二极管特性:单向导电性

反向截止

半导体二极管:把PN结两端引出两个电极封装起来就形成了半导体二极管。

1、发光二极管

2、整流二极管

应用 3、开关二极管

4、检波二极管

5、限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

1.半导体三极管(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

2.半导体基本元件之一

NPN

三极管 3.两个PN结

PNP

集电极、基极、发射极

4.结构集电区、基区、发射区

集电结、发射结

5.应用:放大作用,开关作用(控制电路通断)

1.容纳电荷的元器件

2.表示:符号C→ 单位法拉→ 简称法→ 符号F

电容 3.通常体积大的电容量也大

4.分类:独石电容,电解电容

存储电能(充电→ 放电)

5.作用

滤波(通交流,阻直流)电容对于交流相当于导线,对于直流相当于断开。

1.模拟量:在时间和数值上都连续的物理量。表示模拟量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之模拟电路。

2.数字量:时间离散,数值也离散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数字电路(处理数字信号电

路)

3.在数字电路中,可以用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表数量的大小,也可以用0和1表示两

模拟数字种不同的逻辑状态。

4.逻辑运算: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

5.单片机→ 微型计算机→ 单片微型控制器→ 主机→ 主控板→ 机器人大脑

6.IO口: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高低电平都可以。

电子电路领域相关理论和相关人物

1.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磁石吸引铁片这两种物体对其他物体有吸引力

2.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琥珀上,而且存在于硫磺、毛皮、瓷、纸、橡胶等摩擦起电的物质。证明电是地地道道的物质。

3.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现电荷分为“正”“负”之分,而且两者的数量是守恒的。风筝实验,证明雷电是由电力造成的

4.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教授伏特制造了起电盘,静电计等仪器。发明了伏打电堆。电动势取名为伏特。

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圆盘发电机引入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冰桶实验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

6.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了电流公式也叫欧姆定律

二、编程知识点

1.程序:程序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一系列指令序列。

2.计算机语言:人与计算机之间交流的语言。

↓ 机器语言(0,1)→计算机能直接识别

发展符号语言(汇编语言,低级语言)编译程序软件

高级语言(C语言,C++)源程序目标程序

3.C语言用途: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大型游戏。

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

2.运算符丰富

3.数据类型丰富

4.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if else while)

4.C语言特点

5.语法限制不太严谨,程序设计自由度大。

6.C语言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能进行位(bit)操作。

7.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移植性好。

8.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

5.C语言程序举例

#include // #开头预处理命令包含一个标准的输入输出头文件 int main() // 定义主函数

{ // 函数开始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 // 输出一行信息

rerurn 0; // 函数执行完毕时返回函数值0

} // 函数结束

1.一个程序由一个或多个源程序文件组成。

2.函数是C程序的主要组成部分。

3.一个函数包括两部分。函数首部和函数体。

4.函数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的,不伦main 函数在程序的位置如何。

6.C 结构特点 5.程序中要求计算机完成的操作是由函数中的C 语句完成的。书写格式比较自由。

一行可以写几个语句,一个语句可以分写在多行上,但为了清晰起见,习惯每行

只写一个语句。

6.在每个数据声明和语句的最后必须有一个分号。

7.C 语言本身不提供输入输出语句。

8.程序应当包含注释。(//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

7.程序=算法(灵魂)+数据结构(加工对象)

↓ ↓

对操作的描述 对数据的描述

8.算法: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1.

有穷性

2.

确定性

9.算法的特性

3.零个或多个输入

4.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5.有效性

10.流程图(算法的表示方法)

表示程序的开始、结束判断

输入输出框处理框

流程线

顺序结构

11.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选择结构 (分支结构 if else )

循环结构 (重复结构 while )

常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能被改变的量

12.数据的表现形式

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被改变的量

1.整型常量

十进制小数形式,数字和小数点组成。123.456,0.345,-57.8,0.0,12.

2.实型常量

指数形式。12.34e3(e 后面必须为整数)

13.常量 普通字符:用单撇号括起来一个字符。‘a’,‘z’,‘3’,‘#’。

3.字符常量 字符常量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单元中时,并不是存储字符本

身,

而是以其ASCII 码存储的。例如'a'的ASCII 码为97

计算机的技能高考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记忆)

模块一:信息、数据及通信的基本概念 考点1:信息、数据的基本概念 1、数据:所有能够被计算机接受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都称为数据 2、信息:有意义的数据的内容。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 3、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人地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客观性、可处理性、真伪性 考点2:通信的基本概念 1、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具体物理表示形式。 2、信号分为模拟信号(连续信号)和数字信号,数据信号相对模拟信号,抗干扰强,可靠性高。 3、调制解调器可完成数字信息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其中,调制是将数据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4、通信系统三个基本要素:信源、信道、信宿 考点3: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3、计算机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 2)数据/信息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 的业务管理 3)计算机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 5)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 6)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 常用缩写: CBE: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T:计算机辅助翻译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5、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 6、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 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网格计算: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中间件技术: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及虚拟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三级真题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20180317理论题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电压的单位是? A.安培 B.欧姆 C.法拉 D.伏特 2.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水银、铜丝、铁块 B.陶瓷、于木、塑料 C.碳棒、人体、大地 D.大地、人体、陶瓷 3、执行如下语句,串口监视器的显示值是 A.255 B.1 C.0 D.256 4.二极管的导通条件是所给电压U要满足? A. U>O B.U>截止电压 C.U>导通电压 D.U>击穿电压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哪个电路是正确的? 6.此模块的作用是?

A. 延时10秒钟 B.延时10毫秒 C.蜂鸣器发出声音10秒钟 D.电机转动10毫秒 7.一个并联电路并联了3个灯泡,测得电源两边的电压为3V,则通过每个灯泡的电压为? A.3V B. 1V C.6V 8.关于电流和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是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B.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C.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D.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编程语言只有C语言一种 B.机器人无程序也可正常运行 C.算法就是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D.if语句结构属于顺序结构 10.2017年,战胜围棋选手柯洁的机器人的名称是? A. AlphaGo B. ASIMO C. Watson D. Bigdog 11.三极管的电极不包括哪一个? A.发射极 B.基极 C.接收极 D.集电极 12.程序中的高电平一般用()来表示。 A.0或1 B.0 C.1 D.以上选项都不对 13.通过人体的最大安全电压为? A.380V B.1.5V C.220V D.36V 14. 串联电路中,保持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加大电路中的电阻的阻值,则电路中的电流如何?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不确定 15.运算符逻辑或的符号为? A.“&&” B. “!” C. “&” D. “||” 16.二极管之所以被称为“半导体”是因为它具有什么特性? A.有两个引脚 B.双向导电性 C.单向导电性D导电性 17.马路上的路灯总一起亮,一起灭,如果它们其中一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仍正常发光,长据这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2019年三级健康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9年三级健康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1、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 从事个体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功能 健康监测 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 健康指导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指导、培训与研究 具1-4项为三级健康管理师具备的职业功能 具除“研究”外的所有5项为二级健康管理师具胡的职业功能 具上述所有5项功能为一级健康管理师 3、健康管理师的任务: 从事健康管理的人员要经过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全方位的培训,并运用医学、营养保健、中医养生、心理保健、康复、环境、运动以及安全用药等多方面知识开展相关工作,从这点来看,对健康管理师的要求实际上是非常高的。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人员大多由临床医生转型,知识有待复合化和系统化。通过专业培训产生的新型健康管理师必然大有作为。 4、健康管理师职业基本要求和职业工作要求 职业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两部分 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的健康管理师的行为规范首先必须遵循生命伦理学的3大基本原则: 1、尊重 2、不伤害/有利 3、公正 职业工作要求: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4部分。 能力要求:指完成每一项工作应达到的结果或应具备的能力。 5、健康管理的定义 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是: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6、健康的定义 健康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第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7、目前健康管理在美国主要应用在哪个几领城? 主要是在以下4个领域: 1、政府主为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情,制定的全国健康管理计划——“健康人民”。 2、企业、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公司帮助个人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改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的机率和减少医疗费用的负担。 3、健康保险和医疗保险。 4、新药的研究和研发。 8、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3个) 第一步是了解你的健康(收集服务对像的个人健康信息) 第二步是健康和疾病的风险评估 第三步是进行健康干预 9、健康管理的常用服务流程(5个部分): 1、健康管理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10、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6个) 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伤病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11、何谓健康的生活方式?(5项) 饮食合理、不吸烟、适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和定期运动。 12、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3个)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法理学重要知识点

法理——基础阶段——补充笔记 备注1:(XX)表示在书本的位置备注2:空白地方授课时手写备注3:最后两题我印好 一、法学三大流派(书上无) 法与道德→分离——实证主义→权威性——分析实证主义 →社会实效——社会法 →历史——历史法(法和语言风俗建筑一样都 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民族历史中自发形成,起源于人们的习惯) A柏拉图理念中的法才是本质上的法律,其他的法律都必须与理念的自然法保持一致 B托马斯把法律划分为四种类型:永恒法、自然法(由人之物理的和心里的特性组成)、神法(圣经)、人 法(一种不正义的、理性的而且与自然法相矛盾的法律,根本就不是法律)。 C洛克则把它说成是“和平、自由、平等”和个人拥有自己财产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天 生地享有自由、平等和对财产的占有等“自然权利”,“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不存 在从属或受制关系 D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保护个人自由并不是法律的唯一目的,法律的目的是在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之间 行程的一种平衡。 E边沁和耶林的学说中,就已经隐含有法律实质上是国家的命令或规范性声明这种分析实证主义观点。 F英国的奥斯丁是分析法学派的奠基人,实在法最为本质的特征乃是它的强制性或命令性。并非每一种命 令都是法律,只有一般性的命令——强制某个人或某些人必须为某类行为或不为某类行为——才具有法律 的性质。 G德国法学家科勒指出:法乃是通过确使现存价值得到保护并使新的H价值得到增进而在人类文化生活的 进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奥地利思想家埃利希认为,“现在以及别的任何时候,法律发展的重心既不在于立法,也不在于法律科学和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 二、概念区分(整本书) 1.法学——知识体系法律科目——学科 2.法学体系=法学分科体系——各个分支学科的构成法学理论体系——理论观 点思想和学说体系法学课程体系——课程设计 A一个国家的法学体系大致统一,可以并存不同法学理论体系 B法学课程体系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分支学科(法学体系的核心是给分支学科的划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教学技能篇

第一章教学设计技能 1.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 2.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 学习的最终结果而设计的。 3.教学目标序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期(学年)教学目标->单 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4.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过程与方法(关键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终极性目标)。 5.一个完整教学目标的表述由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对象、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行为 的条件和学习程度。 6.教学目标的正确表述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外显性、可操作性、可测性。 7.教案可以分为讲义式教案、提纲式教案和程序式教案。 8.一般来说,教案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 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最重要部分,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 9.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常用的导入方式包 括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范例导入。讲授新课是编写教案的主要环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 10.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1)要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2)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五性”即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型和实用性) (3)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课型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课型,一类是综合课型) (4)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 (5)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 (6)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第二章课堂教学技能 11.课堂导入的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 12.☆课堂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情境导入、 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其中,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13.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要有趣味性 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导入要有艺术性 14.根据认知目标的层次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 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其中,评价提问是最高层次的提问。 15.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合理地设计问题 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提问目的要明确 提问的语言要准确

机器人等级考试三级知识点

一、电子电路知识点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强→得到电子→带负电摩擦起电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弱→失去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并不就是创造电荷,只就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 电荷分开。(负电荷发生转移) 正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两种电荷 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量(电荷)表示:字母Q →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分子:一个原子或多个原子组成。 物质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不带电) 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金属→自由电子导电 导体绝缘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塑料)→摩擦起电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负载):消耗电能的装置。 电路组成作用导线(电线):将电路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回路。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连接还就是中断。 电路 通路:有电流通过。 电路三种状态断路(开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短路: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不允许) 用电器被短接: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自由电子) 电流产生条件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差→压力→电源提供 3、电路中必须有闭合回路 电源外部: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源内部:电源负极→电源正极 表示:字母I→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 电流强弱(电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电流测量: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压提供:电源。电源的作用就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电压与电流关系:要想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必须有电压。 表示:字母U→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电压 电压测量: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物体两端。 家庭电路220v 干电池1、5v 常见电压电脑输电压出电压5v 人体安全电压36v

人力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人力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5费用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企业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4.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本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

法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知识讲解

法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第1,2章导论,法的概念 导论 1.法学的定义: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知识和学科的总称,我们的理解:一类是可见的外在的法律现象,即为规范——制度型法律现象;另一类是不可见的内在的心理——观念型法律现象。 2.应当注意的是,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学术分科实际上阐明的是法学的不同品质。首先,法学是理论性的。其次,法学是实践的。 3. 法理学的概念:法理学,以一般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求法的一般原理为任务的学问。现代法理学注重于对法律用语及专门名词的分类和进一步理解。 4. 法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方面,法理学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制度。 另一方面,从法学体系的内部关系看,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理论”的地位。 5.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两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标志,他们揭示了法律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根源于利益的冲突,法律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等客观规律。他们指出法律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产物,揭示了法律与阶级、国家的联系。 6.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7.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和法权制度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西方法治文明和中国国情特点三者结合。 ◆核心架构:马克思主义法学三位一体的本原结构,即人、国家和社会的辩证统一。人、国家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核心内容。 ■体现上述基本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共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对立的一面,即要以坚持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 展之目的)。 ◆理论特色:“五个更加”。更 加关注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帮助;更 加重视以社会公共利益约束和限 制个人以享有和行使权利为名的 任性;更加重视以公共社会福利平 等再分配来调节在自由的经济交 往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强弱分化、 贫富差别;更加重视防止阶级分 化、阶级矛盾、阶级冲突在我们这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技能及其作用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技能及其作用 一、技能及其作用 (一)技能及其特点: 概念:技能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联系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特点: 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技能是有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例如在“拧螺丝”的过程中,程序性知识是说明螺丝如何拧的动作步骤及执行顺序;技能则是实际拧螺丝的动作方式,是把这些程序性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活动方式。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 技能有这么几个特征:流畅性、迅速性、经济性(所需的生理、心理能量少)、同时性、适应性。但是它是有一定的规则,合乎一定的要求,是受意识控制的,例如一个会骑车的人,不用刻意思考怎么骑,但他的意识也在作用,一旦遇到障碍物,它可以很快避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二)技能的类型: 按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操作性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 1.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就动作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肌体运动实现的,既有外显性。第三,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2.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第二,动作执行的内潜性;第三,动作结构的简缩性(不用像动作技能那样一一出现,内部言语是可以合并、省略及简化的)。 (三)技能的作用

(完整word版)机器人等级考试一共分为八级

机器人等级考试一共分为八级 1-2级:对应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时代; 3-4级:对应电子时代电子电路/机器人搭建; 5-6级:对应信息时代集成电路/通信/I2C总线/机械臂; 7-8级:与中国电子学会全国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QCEIT)体系衔接,进入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序列。 “ 一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 知识 1. 了解主流的机器人影视作品及机器人形象 2. 会分辨稳定结构和不稳定结构 3. 会计算齿轮组的变速比例 4. 能够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5、能够区分那种滑轮会省力 6、了解链传动和带传动各自的优缺点 7、了解不同种类的齿轮 (二) 实践 1. 基本结构认知 2. 知道六种简单机械原理(杠杆,轮轴,滑轮,斜面,楔,螺旋) 3. 齿轮和齿轮比 4. 链传动和带传动 5. 机器人常用底盘(轮式和履带)

二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了解中国及世界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历史事件 2.知道机器人领域重要的科学家 3.知道重要的机器人理论及相关人物 4.知道凸轮、滑杆、棘轮、曲柄等特殊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践 1.使用电池盒类型的遥控器控制电机运转 2.能够连接独立的电池盒、开关以及电机 3.完成凸轮、滑杆、棘轮、曲柄、连杆等特殊结构模型制作 4.驱动电机完成一定任务 5.掌握如何区分不同的曲柄连杆机构 6.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 7.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分类 8.了解凸轮结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轨迹 三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常用知识、电子电路搭建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掌握电流、电压、电阻、导体、半导体等概念 2.掌握串联、并联的概念 3.了解模拟量、数字量、I/O口输入输出等概念 4.了解电子电路领域的相关理论及相关人物 5.了解二极管特性 6.掌握程序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7.掌握程序流程图的绘制 8.掌握图形化编程软件的使用 9.掌握变量的概念和应用 10.了解函数的定义 (二)电子电路 1.掌握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连接 2.掌握搭建不同LED显示效果电路的内容 3.掌握处理按键类型的开关输入信号的内容 4.掌握使用光敏电阻搭建环境光线检测感应电路的内容 5.掌握通过可调电阻控制LED的亮度变化的内容 6.掌握控制蜂鸣器发声的内容 四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掌握数学(加减乘除)、比较(大于小于等于)及逻辑(与或非)运算

三级秘书证考试-知识点归纳大全

三级秘书证考试-知识点归纳大全

会议筹备方案的拟订 内容:1确定会议的主题和议题2名称3议程4时间和地点5所需的设备和工具6会议文件的范围以及文印或复制工作7与会代表的组成8经费预算9住宿和餐饮安排10会议的筹备机构与人员分工。作用:确保会议的周密组织、服务质量和沟通协调到位、确保领导的意图得以贯彻执行。电话会议(适用于规模不大办公地点相对集中的企业)交流信息的特点 1方便灵活准备时间短回复迅速是电子通信会议中花费最少的,更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容易修正自己的特点2缺少身体语言,难以进行互动交流缺少文本难以传递大量细节信息3为了提高电话会议的效率可搭配使用其他通信方式4适用于分公司不远规模不大的企业 电话会议信息工作要求 1准确发出开会信息,说明是否设分会场强调准时到会2认真发放会议书面信息材料3合理安排会场信息传输设备4按时接通电话5互相通报出席情况6做好会议记录 视频会议特点1实现了声音图像同时传送打破了空间的限制2节省时间费用3交流效果好4局限初始准备时间较长投入成本高没用面对面的互动效果交流不够深入广泛要求1发出开会信息2分发文件信息资料3布置会场4设置于检查会场信息传输设备5做好会议信息准备6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7汇总情况信息 ※组织视频会议的方法1视频会议的会场2 做好会场布置工作配备和检查设备3设备维护4为减少租用通信线路的时间 5 节约费用 远程会议筹备方案特点 1远程会议具有节省时间和金钱,能与电话服务机构商定使用录音带做永久记录,且交流更加直接,简短的优点。 2远程会议筹备方案拟定时,应预 先了解提供电信会议服务公司的 服务业务,并提前一周与电信会 议服务公司预约,明确提出自己 的要求,并提前将下列内容告诉 电信服务公司:(会议日期、会 议起止时间、会议参加人数、与 会者的电话号码、主持人姓名等。 3会议程序、议程及其他材料必须 提前寄给与会者,以便他们有时 间准备会议讨论)4远程会议筹备 方案中要有专人负责检查远程会 议设备是否齐全和正常摆放是否 符合要求 会务机构分工的要求:会务机构 分工主要指定会议组织部门和人 员落实.会务机构的各部门需明确 各息的任务和要求.具体要求:1要 根据会议的规模和类型组织人员 队伍2会务机构要分工明确、责 任到人3加强协调,定期沟通 会议筹备方案的制定程序1组建 会议筹备委员会 2分成筹备小组 3形成筹备方案 4领导审核方案 检查会务筹备情况检查内容:会 议准备是否充分、会议期间能否 排除各种干扰、环境条件与用品 准备、文件材料的准备情况、会 场布置情况的检查、会议保卫工 作检查以及其他。 方法 1听取会议筹备人员的汇报 (听取汇报的领导加强前期调 查;对汇报材料的准备要侧重困 难和问题;汇报时间正当;对薄 弱环节及时调整加强)2会前现场 检查:确保所有事项条理清晰;注 意气味;树立入场登记台;佩戴 徽章名牌;准备接待休息室. 检 查结果的形式:书面.口头.协调 会 检查会议筹备情况的工作程序: 开会检查的程序1会议筹备机构 对会议准备情况进行自我检查 2 会议领导小组确定汇报会的时间 和地点并发出协调会通知 3召开 协调会并在会上现场解决问题 4 汇报会后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 以催办和落实.现场检查的程序1 指定现场检查的路线和确定现场 检查的重点并通知有关筹备部门 2制作检查单,以便记录和汇总3 按照既定的检查重点逐一现场核 对并明确记录4对未达要求的整 理出整改和修订意见并予以纠正 ※新闻发布会的注意事项1确定 新闻主题,选择发布良机2挑选 媒介单位、落实宴请范围3确定 会议主持人,精选发人4处理好 应回避的问题制定各种应变措施 ※庆典活动组织工作重点 1.前期 调查研究 2.精心策划准备 3.选择 最佳时机4.邀请嘉宾光临5编排 活动程序6 安排其他活动7善后 工作处理 对检查所发现问题的纠正 1首先 分析问题的性质和范围确定其对 会议的质量的影响程度 2找出产 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 法3在人财物方面为纠正偏差做 好相应准备4责任到人抓紧落实 将纠正结果通报 会议文件审核内容与工作程序: 内容:1审核会议文件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2具体内容(审核会议文 件与会议主题的关系,审核会议 文件是否存在与国家和组织的方 针、政策、法规相冲突的内容, 审核会议内容是否经过调查研 究、是否与实际相符,提交会议 讨论的文件是否进行了会商,审 核会议文件是否做到了中心突 出、观点明确、条理分明、事实 准确) 工作程序1起草该文件的秘书就 内容进行自审 2主观秘书进行 初审 3如内容涉及部门较多,要 进行会审 4审核修改后主要领导 或主管领导进行终审 与领导沟通有关会议事宜1原则: 时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全面 性原则。2方法:定期向领导提交 书面报告;有会议负责人定期向 领导口头汇报;领导亲自参加会 议,其他途径3程序:明确会议 目标:明确会议领导与各小组的 任务;明确会议涉及范围;会议 工作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会议要 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目标时 留出意外情况时间;明确沟通会 议有关事宜的方法和途径:确定 沟通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检查 沟通所用各类文件资料;向领导 汇报会议筹备情况和进展;听取 领导指示;将记录送给领导。 注意事项 1对领导的指示和双方 讨论的结果尽快落实部署2坚持 与会议主管领导保持定期沟通并 将落实情况及时向领导反馈3在 会前会中会后不同时期沟通中要 突出各自的重点 会议应急方案的内容 1.会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人员 问题场地设备资料健康与安 全与会者情绪与会者返程行为 2.明确问题出现时负责解决的会 议工作人员 3.处理会议突发事 件的方法:同上 会议应急方案的工作程序:1预测 情况 2准备应对备选方案3讨论 会议紧急情况 4确定会议应急方 案注意事项:住宿安排要妥 善、餐饮服务要周到、医疗卫生 工作要有备无患、交通保障应落 实到位、会议通讯服务力求标准 稳定可靠迅速、娱乐生活要丰富 多彩、会议值班要制度健全,人 员要坚守岗位 提示会议按计划进行:原则:认 真倾听,最少限度打断谈话;树 立自信心,确信自己能对任何冲 突产生积极影响;消除交流障碍; 强调问题;使用精湛的人际交流 技巧。工作程序1了解议题和议 程2准时宣布开会3有效引导议 题(会议开始前明确开始和结束 的时间保证及时开会散会;议题 开始前,规定讨论范围并保证平 制作BY:littleRole

《法理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了解西方法学流派的发展历史。名词解释:各法学流派。 第二章法学的研究方法总体上来说,本章几乎没有什么考点,大体了解即可。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体上来说,本章几乎没有什么考点,大体了解即可。 第四章法理学概述本章的核心问题是:法理学是什么?其答案的四个要点都要展开掌握。其他知识点了解即可。 第五章法的概念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名词解释:法;法的作用(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2简答题:法的基本特征;法的本质;法的作用;法的局限性。 第六章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名词解释:法的渊源;法的形式;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尤其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规章;行政规章等概念;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法的清理;法的汇编;法的编纂;法的分类(六种分类各自涉及的概念;法的效力;法的溯及力。(2简答题: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法的形式和法的渊源的界分;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法的汇编和法的编纂的区别;法的一般分类;法的效力范围;法的效力的冲突与协调 第七章法的要素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名词解释:法的要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分类(具体各种分类的概念都要掌握;法律原则;法律原则的分类(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性原则(2简答题:法的要素的特征及分类;法律概念的功能;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特点;法律规则的分类;法律原则的功能;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法律原则的适用。 第八章法律体系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名词解释:法律体系;法律部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是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的概念(2简答题: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考核知识点 一、汉字录入部分 掌握汉字输入法的切换操作(鼠标操作、键盘快捷键shift+ctrl、ctrl+ 空格) 利用智能ABC、微软、五笔中的一种输入法输入指定的文字,要求每分钟 至少输入40个汉字,并且准确率在98%以上。 二、Windows操作系统部分 1.图标的基本操作 掌握创建桌面快捷图标操作(操作步骤1:文件|新建|快捷方式→确定项 目的位置→键入文件名→完成;操作步骤2:右键单击文件夹窗口空白处| 新建|快捷方式→确定项目的位置→键入文件名→完成) 掌握图标的排列操作(操作步骤1:查看|排列图标→按名称、类型、大小、 日期等排列操作;操作步骤2:右键单击文件夹窗口空白处|排列图标→按 名称、类型、大小、日期等排列操作) 掌握图标的移动操作(操作步骤1:选定对象→编辑|剪切→移动鼠标到目 的位置→编辑|粘贴;操作步骤2:右键单击文件|剪切→移动鼠标到目的 位置→右键单击|粘贴;操作步骤3:选定对象→Ctrl+X→移动鼠标到目的 位置→Ctrl+V) 掌握图标复制操作(操作步骤1:选定对象→编辑|复制→移动鼠标到目的 位置→编辑|粘贴;操作步骤2:右键单击文件|复制→移动鼠标到目的位 置→右键单击|粘贴;操作步骤3:选定对象→Ctrl+C→移动鼠标到目的位 置→Ctrl+V) 掌握图标的重命名操作(操作步骤1:选定对象→文件|重命名→输入新文 件名;操作步骤2:右键单击文件|重命名→输入新文件名) 掌握图标的删除操作(操作步骤1:选定对象→文件|删除;操作步骤2:右

键单击文件|删除) 2.窗口的基本操作 掌握窗口的关闭操作(操作步骤1:文件|关闭;操作步骤2:单击“关闭” 按钮;操作步骤3:双击窗口控制菜单按钮;操作步骤4:Alt+F4;步骤5: 单击窗口控制菜单按钮|关闭) 掌握窗口移动操作(操作步骤1:拖动窗口标题栏,移动到目的位置,释 放鼠标;操作步骤2:单击控制菜单按钮|移动→通过上下左右方向键移动 到目的位置) 掌握窗口大小的调整操作(操作步骤1:指向窗口边框,拖动鼠标,调整 到合适大小,释放鼠标;操作步骤2:单击控制菜单按钮|大小→通过上下 左右方向键调整到目的大小) 掌握窗口的最大操作(操作步骤1:单击窗口的最大化按钮;操作步骤2: 单击控制菜单按钮|最大化) 掌握窗口的最小化操作(操作步骤1:单击窗口的最小化按钮;操作步骤2: 单击控制菜单按钮|最小化) 掌握窗口的还原操作(操作步骤1:单击窗口的还原按钮;操作步骤2:单 击控制菜单按钮|还原) 掌握窗口中文件的显示方式操作(操作步骤1:单击窗口工具栏的查看按 钮→选择显示方式;操作步骤2:单击查看菜单→选择显示方式) 掌握多窗口的切换操作(操作步骤1:单击非活动窗口的任意可见部分; 操作步骤2:单击任务栏上窗口对应的小图标;操作步骤3:Alt+Tab) 的文件/文件夹操作 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创建操作(操作步骤1:文件|新建|选定文件类型→ 键入文件名→完成;操作步骤2:右键单击文件夹窗口空白处|新建|选定

机器人等级考试三级编程资料

编程试卷 1. 以下不是 C 语言的特点的是( )。 A 、语言简洁紧凑 B 、 能够编制出功能复杂的程序 C 、 C 语言可以直接对硬件操作 D 、 C 语言移植性好 2. 下列字符序列中,不可用作 C 语言标识符的是( )。 A . abc123 B . no.1 C . _123_ 3. 正确的 C 语言标识符是 ( )。 A . _buy_2 B . 2_buy C .?_buy 4. 不属于 C 语言关键字的是( )。 A .int B . break C . while 5. 一个 C 程序是由( )。 A . 一个主程序和若干子程序组成 B .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C .若干过程组成 D . 若干子程序组成 6. C 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是( )。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语句必须独占一行,语句的最后可以是一个分号,也可以是一个回车换行符号 B ?每个函数都有一个函数头和一个函数体,主函数也不例外 C .主函数只能调用用户函数或系统函数,用户函数可以相互调用 D ?程序是由若干个函数组成的,但是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主函数 8.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 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 ?在 C 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 main ()函数中定义 C .C 语言程序总是从 main ( )函数开始执行 D .C 语言程序中的 main ( )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9. C 编译程序是( )。 A .C 程序的机器语言版本 B .一组机器语言指令 C .将C 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 D ?由制造厂家提供的一套应用软件 10.以下选项中,合法的用户标识符是( )。 3dmax D . A.dat A . long B . _2abc C . 11. 以下选项中, 合法的实型常数是( )。 A . 5E2.0 B . E-3 C . 2E0 D . 1.3 E 12. 以下选项中, 正确的字符常量是( )。 A .” F ” B .' '' C .' W ' D .'' 13. 在 C 语言中, 要求运算数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 )。 A ./ B . ++ C . *= D .% 14. 若有说明语句 : char s=' \72'; 则变量 s ( )。 A .包含一个字符 B .包含两个字符 C .包含三个字符 D ?说明不合法,s 的值不确定 15.在 C 语言中, c h a r 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 )。 A ?程序行 B ?语句 C .函数 D .字符 D ._ok D . buy? D . character

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语法复习要点总结

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语法复习要点 一、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1. 动词的时态 1.1一般现在时(am/is/are+v-原) 1.1.1在下列从句中,主句如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1)由when, until, the moment, as soon as, after, the next time和if, unless, in case, whether, as long as, once, however,provided that, supposing 等连词引导的时间状语和条件状语从句中。 e.g. If she doesn’t tell him the truth now, he?ll simply keep on asking her until she does. Keep on doing sth继续做某事 He will call you up the moment he finishes the work. You won?t pass the exam unless you study harder. 2)在定语从句中,如,Be quick, or the train will have left by the time we get to the station 3)名词性的wh-, that- 从句中,如:They will be thankful for whatever help you offer him. 4)让步状语从句(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主句用一般将来时): e.g.Whether the weather is good or bad,… No matter whether you agree or not… However carefully you drive… 1.1.2 表示客观事实和真理的句子任何时候都用一般现在时。 e.g.In the past many people didn?t believe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1.1.3 在某些常用的句中表示在一个具体的现在时间所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e.g.Here he comes. There goes the bell. 1.2 一般过去时(was/were+v-原) 1) 当提及过去存在的人或物时,即使句中没有表明过去的时间状语,该句的谓语动词也应该用一般过去时。 e.g.Dickens was a great English writer. When did you write the story? 2) 在表示时间或条件的状语从句中代替过去将来时。 e.g.They said they would let us know if they heard any news about him. I decided to go to the library as soon as I finished what I was doing. 1.3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打算进行或期待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表示将来 的谓语结构有: shall/will do

法理学知识点归纳

法理学知识点归纳 1、法的外延:(1)国家专门机关(立法机关)制定的“法”(成文法);(2)法院或法官在判决中创制的规则(判例法);(3)国家通过一定方式认可的习惯(不成文法);(4)其她执行国 法职能的法(教会法)。 法的特征:(1)法就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即法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包括:可为、勿为与应为三种);(2)法就是由国家制定(即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创制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或认可(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承认其她社会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包括明示与默示两种)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3)法就是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 制性;(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5)法就是有严格的程 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 2、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有三种:(1)人们可以怎样行为(可为模式);(2)人们不得怎样行为(勿为模式);(3)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应为模式)。 3、判决书、公证书、委任书、结婚证书等就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书,不具有普遍的效力,而仅对特定的人有效。 4、法的认可有两种方式:(1)明示认可(在规范性文件中明确规定);(2)默示认可(通过法院判决时援引)。 5、一切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而法律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6、法的作用:(1)规范作用;(2)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与教育作用。指引作用又分为确定的指引与有选择的指引。预测分为对如何行为的预测与对行为后果的预测。法的社会作用表现在两方面:维护阶级统治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7、法的作用的有限性:(1)法只就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2)法作用的范围不就是无限的;(3)法自身特点产生的有限性(它就是规范不就是规律总体现着人的意志;它就是概括性的规范;它具有稳定性与保守性;其作用的实际发挥还有赖于物质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