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

绪论

英国现代运河自1759年布里奇沃特运河申请修建,到19世纪30年代大致完成运河网络建设,是英国运河的兴盛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被铁路取代成为定局,是运河的衰落时期。不足百年时间囊括运河从兴盛到衰落。本文研究选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原因在于运河兴衰的完整过程更能体现运河运输优势劣势的转换过程,在工业时代被淘汰的原因以及启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本文之所以选取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作为研究题目,首先是因为此为工业革命兴起时间,也是英国运河从繁荣到衰落的主要时期。一项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在不足百年时间里走完了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反映着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更反映了工业革命时代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法则。运河对沿线经济、运河区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多影响。而运河介于自然与人工创新之间,即介于天然河流运输与人工铁路之间的运输方式,其出现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对英国运输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大意义。

而运河衰落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工业革命对英国运河的发展是把双刃剑,既为运河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而产生于工业革命时代的铁路又导致了运河衰落。本文对运河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的经济变迁和社会变迁。

此外,国内少有研究英国运河的著作和文章,没有全面认识到运河的历史价值。本文希望探讨运河兴起和衰落的原因,并寻找英国运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意义。英国运河在立法规范商业活动,土地征用问题处理,商业组织运营,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对于中国的发展都具有许多借鉴意义,包括经济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产业的衰落要如何变革以获得可持续发展;避免前景良好产业出现突然衰落而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这一领域增添一点贡献。

二学术史回顾

英国史学家对运河研究和成文著作较多。作为影响近代英国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多数研究总体侧重作为运输历史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而英国史学界研究运河著作主要集中在19世纪和20世纪。19世纪研究分类较为细致,材料更为原始更为真实可信,但是观点相对表面直观。20世纪的研究则更注重运河在经济社会中和运输历史中的整体作用。

我国对于英国运河的研究时间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有介绍介绍性的文章出现。而侧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对英国运河历史的整体概括性介绍,或者将运河放在运输史中研究。对于运河兴盛衰落的原因分析较少,成果也并不丰富,缺少指导价值。

英国19世纪运河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材料丰富,数据客观且较为真实可信。这一时期资料丰富,有利于本文在丰富的资料基础上提出自身的观点。但这一时期资料最大不足是观点不多,多数材料仅是对运河具体情况的介绍,而没有分析其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原因。对运河情况记叙最详细的是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所著《不列颠运河、河流和水道的历史叙述》①。文中对运河情况介绍详细,对当时运河建造的法律过程以及收费标准都有详细介绍,认为运河对于英国商业物流费用的降低具有很大促进作用。然而文中观点不多,仅有评价运费降低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没有对运河价值及其它的影响做出评价。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著《工程师传》②介绍了英国最著名的运河建造者布林德利建造布里奇沃特运河,利物浦—曼彻斯特运河延长线以及大干线运河的情况。作者对布林德利的贡献持肯定态度,并认为运河对英国经济的影响意义重大。尤其是对降低工业革命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能源——煤的价格有直接作用。这一结果保证了工业革命前期的经济发展,对于交通路程的缩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运河促进了各地经济贸易及交通发展。并且对于布林德利为运河建造技术发展做出的贡献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开启了英国运河建设技术发展的先河。书中的观点具有合理性,作者认为技术是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运河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然而不足之处在于

①Jo .Priestley,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navigable rivers canals and railways of Great Britain, Printed by Longman(etc),London, 1831.

②Samuel Smiles, Lives of the engineers, Antony Rowe Ltd, London, 1861.

本书是从布林德利的角度评价运河以及布林德利的贡献。没有评价运河建设的不足之处,观点显得不够客观。威廉·费尔贝恩所著《运河航运详述》①介绍了运河技术革新的情况,赞扬了运河从业者不断革新技术的创新精神,认为运河技术更新对于满足贸易需求不断增长有重要作用,技术为商业利用,进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保证了英国经济发展。然而书中观点过于主观,仅看到了运河的优点,并没有对于缺点的评论,使得本书客观性不足。詹姆斯·布林德利所著《论运河航运》②则介绍了布林德利本人对于修建运河的评价,材料较为真实可信。书中认为修建运河对运费和行程的缩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于和促进运输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运河发展对经济的促进意义重大,尤其对公路运输以及河流运输有明显的运费优势。但是本书的缺点也较为明显,从运河建设者的角度看,运河必然是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本书的观点也较为主观,赞扬运河的发展更多,而书中只看到运河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未有就运河发展的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和分析,分析不够客观。

查尔斯·杜宾所著《不列颠的商业实力》③,对于18世纪英国整体商业发展有详细的叙述,以外国人的角度详细叙述,并提出了看法。他认为英国运河对于经济有积极影响,指出运河规格不统一对其发展的制约和限制,文中认为运河的规格不统一不同于欧洲大陆的运河,这样极大的削弱了运河的发展潜力,使得其后续发展能力不足。而英国人没能改变运河的这一状况,最终将导致运河功能发挥受损,本文的观点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运河规格不统一对运河衰落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著作材料都较为真实可信,但是缺点就是研究主要集中在运河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上,观点多集中在支持运河建设与论述运河优势上。少有对于文化影响,生活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材料的观点都较为单一主观。这也是当时英国运河研究的不足之处。

进入20世纪以后,运河研究更加注重整体影响和联系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运河对于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的经济社会方面的影响,以及在运输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威廉·杰克曼所著《现代英国运输》④,详细记叙了英国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历程,把运河作为运输史的一个部分与公路和铁路发展联系起来,认

①William Fairbairn, Remarks on canal navigation, Printed by Robert Robinson, London, 1831.

②James Brindley, The History of Inland Navigation, Printed by J. Taylor, London, 1766.

③Charles Dupin, The commercial power of Great Britain (VolⅡ),Printed by William. Clowes , London, 1825, .

④William. T. Jackma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 modern England ( V olⅡ),Kessinger Publishing,2009.

为运河是连接公路发展和铁路发展的中间桥梁。书中将运河与公路运输等做横向对比,观点更为直观。对运河衰落的原因也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认为铁路的兴起对于运河影响巨大,并对运输能力、造价、速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然而这一时期的运河著作分析的角度更多,层次更深,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更加透彻,但是依然较多从经济因素方面入手,忽视运河对于生活、社会方面的影响问题叙述依然很少,并没有将运河发展的原因对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等问题的影响联系起来,从这些领域分析运河的价值和历史意义,没有完全看到运河影响的更多方面。

而国外论文较少,主要有C·斯达维,T·J·皮尔斯,S·D·普罗伯特合著《运河运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①,文章概述了18、19世纪运河交通的发展历程,不仅从横向与公路、河流、铁路等的比较,还与不同时期的运河发展做了相应的比较,观点鲜明,全面展示了运河兴衰的全过程。对于经济因素的分析显得较为合理及深刻。然而文章对运河的其他因素的分析显得不足,依然较为集中于经济因素方面的论证。

国内研究英国运河的只有论文,目前没有找到专著。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有关于英国运河发展的介绍性文章,并且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对运河发展历程的整体介绍,深度分析的文章较少,没有结合国内实际研究英国运河的文章。文章论述多引用国外关于运河的经济因素的研究,没有涉及到运河文化,价值观,对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论述,而即使是对于经济因素的分析,也存在研究范围较小,角度较窄以及深度不足的问题。张艳伟所著《试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运河业》②,概述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运河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肯定了英国希望建立全国性运河网络的尝试是具有价值的,并分析了为何全国性运河网络最终没有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了英国运河对经济的巨大影响。这对于英国运河衰落的分析有其指的借鉴之处。作者认为尝试连接全国性运河网络的失败加速了运河的衰落。与铁路的规格统一相比,标准不一的运河竞争力处于下风。运河的不标准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表现,因此被淘汰也是有原因的。邵会莲所著《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③,运用数据直观反映了“运河热”以及工业革命

①C.Sidaway, T.J.Price, S.D. Probert, Transportation via Canal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nergy Auditing Agency, 1995(1-17)

②张艳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运河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增版。

③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世界历史》,1998年第2期。

对于运河的影响,并介绍了相关的运河集资模式,并涉及运河业发展与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英国社会对于技术、需求与利润追求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反映出了英国社会对于利润渴望的价值取向,并集中分析了英国运河业衰落的几点启示和教训,总结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其中对于英国社会对于利润的追求,则反映了工业时代产业对于利润渴求的时代大背景,但是文章并未对运河追求利润与如何体现社会价值观进行分析,经验教训的原因分析依然过多集中在经济方面,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分析也依然是与经济因素联系起来,本质上依然没有跳出运河经济因素的范畴。于梦军所著《12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赫尔的贸易兴衰》①是关于赫尔贸易兴衰的历史。作者认为17—18世纪赫尔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运河使得赫尔与内陆地区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和便利,并最终促进了赫尔贸易的繁荣。本文观点支持了运河对于18、19世纪城镇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充分肯定了水路运输对于城镇发展的影响,观点较为鲜明客观。卢挚飞所著《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犯罪和政府对策初探》②是关于近代英国犯罪问题的研究,其中有道路犯罪和河流犯罪的相关内容,但是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犯罪问题严重的原因在于贫富差距大。虽然这篇论文不是专门论述运河的,但是给本文的写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通过犯罪问题的分析来体现运河对于工业革命时代民众出行方式的影响与改变,进而从社会方面的角度来充实运河对于社会的影响,补充经济因素以外运河影响的因素。

总体来说,国外对运河研究资料丰富,观点和分析角度也较多。而国内研究则多以介绍性文章为主,研究倾向于整体介绍和从经济方面研究,或者将运河作为交通运输一个部分进行介绍,论述角度过于集中单一,论文数量较少,空白甚多,运河研究明显不足。国内运河分析角度都较为缺少关于人口,法制,技术等对运河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分析以及其衰落原因的分析及启示。更重要的是缺少运河对于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影响的论述,运河功能历史作用的研究显得不足。因此本文将侧重于从包括经济因素在内,包括人口、技术、法制和对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多角度探究运河的兴衰过程,以求全面分析其发展和衰落的原因,以及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①于梦军:《12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赫尔的贸易兴衰》,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年。

②卢挚飞:《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犯罪和政府对策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三研究思路、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以时间为线索,立足于运河对英国经济影响,从对经济因素的影响扩展至社会价值观影响,生活方式变迁的影响。分析英国运河兴衰的原因,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运河对于中国的经验教训。

本文研究资料多选取运河时代的专著和数据,核心资料来源中的原始资料主要有《论运河航运》和《运河航运详述》。两本书的作者分别是布林德利和费尔贝恩,他们都是英国参与运河建造的设计者和船只技术的革新者,因此材料的可信度较高;而英国中央刑事法庭(Oldbailey)的网站则提供了英国法院审判的原始建档文件查询,因此可信度也是非常高的。而《不列颠运河、河流和水道的历史叙述》则是重要的参考资料,是运河网络建成前后一本详细介绍运河建造数据的专著,可信度较高。本文较为注重使用原始数据和当时的记录文字,并剥离资料中的陈旧观点和看法,借用原始资料和新观点提出本文的观点。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全面分析运河发展的前因后果。此外在文献研究法基础上结合跨学科研究法,借用经济学中的观点来论证运河发展的原因和启示。并借用功能分析法来论述运河兴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四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在于全面分析运河发展对于英国影响的意义,不仅从经济方面评价运河对于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发展的意义,在注重经济影响的同时也着重分析运河发展对于英国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改变作用以及对于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力求更为全面地看待运河的贡献。同时将运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相结合,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参考。不足之处在于创新点中支撑材料稍显不足,限于材料来源与版权的问题,难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分析资料。

第一章英国运河发展的有利条件

英国运河的兴起时间与工业革命的兴起时间基本重合,其在天时(经济发展的需求),地利(有利的地理条件),人和(合理政策)的综合因素促进下,在短短数十年间成长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第一节地理及气候因素

18世纪英国本土由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周围5500个小岛组成。英国位于北纬50至58度,东经2度至西经7度。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环绕,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①,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势,河流也大多自西向东流向。英国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其中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降水充足使得英国境内密布适宜通航的河流、沼泽与湖泊,可通行时间较长。

18世纪以来英格兰地区工业和人口密集区域多水网密布: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流经格罗斯特、牛津、伯克、萨里等人口密集及商业发达地区;英国第一大河塞汶(River Severn)河全长354公里,流经什鲁斯伯里、伍斯特和格拉斯特等贸易城镇;默尔西河流经兰开郡、柴郡大部分平原地区及曼彻斯特南部地区;特伦特河(River Trent)流经德比郡、诺丁汉郡,在林肯郡北部和约克郡的乌斯河汇合;大乌斯河(Great Ouse),从北安普顿郡流出,经白金汉郡、贝德福德郡、亨廷顿郡、剑桥郡,上述五大河流以及联通的大小支流构成了英格兰东部、南部、西部、中西部和西北部的水系②。天然交错的河流为未来建造各大水系的连接运河提供了便利条件。亦有一些重要新兴城镇虽然身处水网密布地区,但附近却并无较大河流途径。比如英格兰北部重要工业城市利兹和谢菲尔德就没有适宜通航的较大河流存在。然而这些地区的发展比水网密集地区更加需要运河支持。

①https://www.doczj.com/doc/6d14725865.html,/wiki/United_Kingdom

②张廷茂:《近代早期英国内河航道的改造与航运的扩展》,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44页。

第二节人口增长因素

英国自17世纪晚期开始,至工业革命时期,持续增加的人口是运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农业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口净增长迅速。

1700——1840年英国人口出生率及死亡率①

这一时期内英国人口每千人死亡率从1700年的26.0直线上升到1730年33.4的峰值之后,开始呈现下跌趋势。除1760年至1780年短暂地从26.7上升到28.8,随后再次下降到1810年的最低值19.98,此后一直维持在每千人20

左右的水平上。1740年到1840年间人口出生率大致维持在每千人33,140年间平均出生率为每千人33.67,死亡率则为每千人24.99,人口增长净值为每千人8.68。1500年英国人口约为260万,1600年约为440万,1700年约为540万②。18世纪的平均结婚年龄有26.5岁下降至23.5岁③,而结婚年龄的提前也促进了人口增长。到1751年时全国人口增长大约725万人,1781年大约为925万人。

①李翠云:《论18世纪英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一期,第23页。

②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

③E.A.Wrigley and R.S.Schofield, 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England 1541-1871, Edward Arnold Ltd, 1981,

p.266.

1801年人口是865.8万人,比1695年增加了518.3万人①。而19世纪初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811年人口是1259.7万人,1821年为1439.2万人。到1831年则增长为1653.9万人②。从1700年到1831年间,人口增长3倍左右。1801年英国第一次正式人口普查显示英国人口比1750年增长了25%,比欧洲一般速度快50%③。

英国“农业革命”④保证了人口的存活。“农业革命”使得农产品大幅增加。阿瑟·杨在18世纪中期写道:“小麦每英亩产23蒲式耳,相当于16世纪单产的1.4倍⑤。”1700年英国每个劳动力可以养活1.7人,到1800年上升至2.5人⑥。而1715年以后半个世纪不同寻常的农业大丰收:“长期的丰富和价格低廉的口粮供给与增长极快的人口条件和习惯巨大改善似乎是不可分离的⑦”。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农产品平均价格的降低提高了民众实际工资水平,增强了低收入人群购买力,使死亡率更高的穷困民众也可以获得更多粮食。“如果没有农业产量的大幅增长,经济的发展将不会如此迅速。”⑧民众因粮食价格下降而有更多富余钱财去购买其它消费品——工业制成品⑨,不同区域间的粮食和工业制成品有了流动的现实需求,也就推动了经济对于运输能力提高的更迫切要求。经济发展带来的贸易发展导致了运输需求的巨大增长。此外农业发展带来的粮食产量增加使得牲畜数量也大量增加。早期运河船只依靠马匹牵拉,农业产量增加使得马匹数量增加,为运河提供了更多更廉价的马匹使用,反过来促使运河船只增加和成本降低。⑩经济发展使得更多农业人口得以解放出来从事其它的行业,并转变为工业城镇人口。自圈地运动以来,农村失地人口不断涌向城镇,聚集在新兴城镇中从事各类生产劳动。而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使得英国人口产生更大的流动。不列颠男性劳动力的变化趋势显示,在1700年工业部门从业比例为18.5%,农业部门为61.2%,1760年工业部门为23.8%,农业部门为52.8%,1840年工业部门为

①E.A.Wrigley and R.S.Schofield, 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England 1541-1871, Edward Arnold Ltd, 1981,

p.175.

②【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9页。

③【英】肯尼思·O·摩根,《牛津英国通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9月第一版,第443页。

④“农业革命”指英国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革命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领域进行的改革。

⑤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

⑥Roderick Floud & Donald McCloskey,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p.71.

⑦陈晓律、于文杰、陈日华:《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⑧E.A.Wrigley, Energy and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28.

⑨陈晓律、于文杰、陈日华:《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7页。

⑩E.A.Wrigley, Energy and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32.

47.3%,农业部门为28.6%①。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扩大。城镇发展意味着贸易的增加,而贸易又是运河发展的重要基础。英国5000人以上规模的城市,16世纪初不过10个,到1670年已达26个,1700年则达到了32个②。从1500年到1700年,英格兰城镇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各种新功能和新结构城镇的出现,如:温泉镇、码头镇和工业中心。到1700年,英格兰增加了近30个新城镇③。这一时期英格兰人口增长了近一倍。④2500人以上规模的城市从1700年的68个增加到1801年的188个,2500人规模以上的城市总人口则从1700年的520万扩大到1750年的610万⑤。三类主要的城镇类型:港口与商业城市,工业城市以及工商并重城市在人口数量,财富数量,城市地域范围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都呈现出经济结构和经济职能的日益商业化、专门化和开放性⑥。城市零售商,专业市场的出现表明城市居民对各种需求量的增加,专门化程度提高。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到:“在不列颠已可看到,劳动者的报酬、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数量在目前这个世纪明显增加了”⑦。而城镇的专门化生产和需求的全国性使得区域间贸易日趋频繁。日益增长的需求背景下旧有运输能力不足对于运输效率和运输总量改进的产生迫切要求。

第三节经济增长因素

经济发展是运河兴起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经济增长,运输增长也就无从发展。经济发展是运输行业发展的前提,而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则是多方面的,包括原料、制成品数量增长以及旧有运输能力不足而产生的新运输增长需求。

一、原料及制成品需求的增长

人口增加推动经济增长。需求增加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消费者对制成品

①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2004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第77页。。

②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中小城镇的发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70页。

③Peter Clark and Paul Slack, English Towns in Transition 1500-17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33.

④Peter Clark and Paul Slack, English Towns in Transition 1500-17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83.

⑤P. J. Corfield, The Impact of English Towns 1700—1800, Oxford University , 1982, p.92.

⑥林秀玉:《论15—18世纪英国城市的转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7页。

⑦Adam Smith, Wealth of Nation, E.P. Dutton, New York, 1910, p.200.

需求增加,二是企业对原材料需求增加。生产原料中大宗物品包括煤、木材、铁等。其中生产和消费中最重要的是煤。运河最初是随着对煤需求的发展而兴起的。

进入18世纪,工业和人口以不平常的方式逐渐地集中在煤矿及附近的地区,采煤业方兴未艾。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对煤炭需求不断上升。众多行业如纺织业、畜牧业、肥皂、砖、玻璃生产以及食盐、蔗糖和明矾提纯行业,也迅速采用煤炭取代了木材燃料;铅、锡、黄铜的生产也开始运用煤炭①,按合理价格供应煤炭乃是任何程度的人口集聚和大规模工业发展所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对于煤的巨大需求,这使得煤的开采更加有利可图。除去北萨默赛特的小煤田以外,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露天煤层都坐落在由特伦特河(River Trent)、索尔河(River Soar)、沃里克郡的埃文河(River Avon)和塞文河(River Severn)所构成的曲线以西地区。②产煤区附近的河流使得建造产煤区和河流间的连接运河变得更为容易:“花费与预期收益相比实在是值得。”③

海外贸易带来的运输需求也促使着运河兴起。光荣革命以来的数次对外战争为英国赢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商品不再局限于国内和欧洲市场,并扩展到殖民地和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地区④。不仅是传统纺织品受益于殖民地市场扩大,新兴制造业发展更为迅速。与金属工业相关的产业,包括家用产品、武器、各种器具等深受海外市场欢迎,海外市场对“伯明翰产品”为代表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新兴制造业的发展⑤。伯明翰地区处于英格兰西部,并非海滨地区,利兹、谢菲尔德、曼彻斯特等亦不靠近海岸,产于这些地区的工业制成品需要先运至海港城市,而后才能装运航海船只继续销往海外。

农产品贸易的增长也对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居民对除小麦以外其它农产品如糖、大米、牛奶、啤酒等消费大量增加。然而城镇无法自行生产满足需求的农产品,大量各式各样的农产品需要从农村地区、其它农业郡,甚至国外运进以满足城镇消费所需。

二、旧有运输能力的不足

①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2004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第66页。

②【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9-70页。

③同上。

④【英】肯尼思·O·摩根:《牛津英国通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397页。

⑤同上。

英格兰地区有完善的公路运输网。然而公路运输已不能满足17世纪中期以来激增的运输需求增长。虽然1715至1765年间伦敦通往全英38座城市每周货运吨英里①由13,279增加到80,356,运输系数从105增加至175。然而总体而言公路运输货物总量不大。1700年英国煤炭产量大约为3百万吨,1750年为5百万吨,到1800年为1千5百万吨②。而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公路运输货运量,一周略多于40吨,一年不过2000吨。17世纪仅煤炭供应一项运输就增长了1400%,公路运输显然无法满足如此大的货运增长。“如果煤能够顺水路而来,像长久以来运入伦敦的情形那样,那么家庭困难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蒸汽的困难便可迎刃而解了”③。而工业革命前经济发展带来的集中的手工工厂以及工业革命时代的新型生产制度——工厂制,带来原料及产品的集中运输,人们希望通过水路运输满足需求的意愿更加明显,对于运河运输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

而公路运输不仅量少,而且收费昂贵。1750年英国大约有500条收费公路,大部分主干线都是收费公路。到1763年收费公路已延伸到王国所有区域④。虽然1637-1715年间的定期运输服务增加了2倍多⑤,然而定期运输服务大部分运送的是旅客、书信和商品。“即使公路运输的发展使运费比以往降低了一半,效率提高了一倍并对商品运输能力、商品流通速度以及商业效率和商业扩张力有积极的意义”⑥;“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行”⑦,但是公路依然离满足迅速增长的运输需求相去甚远。一匹马可以拉动30吨的船只在运河上航行,但是在公路上却只能拉动载重2吨的马车⑧,公路运输相对于运河运输的劣势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凸显。公路运输越是发展,这种劣势就越是明显。

河流运力不足和天然劣势也使得开发运河势在必行。由于河流流向是天然的,船只运输只能依照河流的流向运输,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最短、最实用

①运输计量单位,吨英里表示将1吨的货物运输1英里的距离。

②【美】托马斯·K·麦克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③【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3页。

④L.Levi, History of British Commerce and of the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British Nation 1763-1870, Printed by John Murray, London,1872, p.58.

⑤参见:D.Gerhold, The growth of the London carrying trade 1681-1838,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88, p.41, pp.392-410.

⑥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94页

⑦同上。

⑧C.Sidaway, T.J.Price, S.D. Probert, Transportation via Canal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nergy Auditing Agency, 1995(1-17), p.2.

的路线。河流流向蜿蜒曲折,使得相近不远的地区,也会因为河流走向而绕行更多里程。这无疑增加了河流运输的费用。而河流无法摆脱降水量和季节性水位变化的影响,常有冬季水位下降干涸,夏季降水过多造成洪水,导致河流无法通航的情况。更为不利的是,英国许多重要河流都属于潮水河,仅在潮涌界内可通航①,一年四季通航能力无法保证,难以适应英国持续增长的经济与运输的需求。

第四节重商主义的促进

运河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优势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良好政策的支持,其发展速度将受到束缚。工业革命前后的一系列政策对于运河兴起起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渴求带来重商主义在欧洲盛行,尤其是英国。重商主义对于贵金属货币的追求使投资不断寻找存在利润的经济领域,并要求对于利润高的商业活动给予支持与保护。通过进出口禁令和保护性关税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是重商主义的重要内容。重商主义时代,英国通过一系列政策来保护国内的各个行业,不仅是工业制造业、农业,航运业和其他产业都在保护之内。在重商主义的保护下,英国税率降低,物价平稳,商业繁荣。商业发展增大了对相对便利廉价的运河的需求。因此,运河运输变得有利可图的。在不断满足商业运输增长与降低商业运输成本的驱动下,对于运河业的支持与促进也就成为必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运河发展的根本性保障。

重商主义要求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要求经济资源和市场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因此,英国形成了数个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城市如: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全国各地的资源和商品云集这些城镇,作为中间运输工具的运河自然也得益于这样的物资集散地发展。此外,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光荣革命至18世纪50年代,对于运河业前期的影响较为深远。这一时期国家由直接干预转变为通过关税等间接手段来执行,市场机制逐步取代了国家干预②。这使得经济和运河业发展减少了行政上的阻碍和干预。

在重商主义影响下,17、18世纪英国出现的“消费社会”使得英国人对服装、椅子、茶叶、巧克力等商品的消费在增加。越来越多英国人摆脱了过去道德

①Tomas. Stuart. William, The Inland Trad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76, p.15.

②李宽新:《论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阶段性演进》,《世界历史》,2008年第5期,第83页。

观念的束缚①,追求更多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消费。更多样化的消费带来了贸易的繁荣。例如:新兴富人和有产者热衷于使用更多的木材进行住宅建造,以增添住房的舒适度及华丽感。而对于木材需求的另一个方面是英国皇家海军。英国对外战争频繁,海军为了建造更多的海军舰艇,需要大量的木材。“皇家海军需要全英国能够提供的所有大尺寸的橡木木材”②。

这样,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下,英国从18世纪中期开始大规模兴建运河,以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英国人在工程建设,如:规划、申请和修建运河等方面也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第二章运河的发展特点

运河作为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在发展过程中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又带有时代发展的特征,这些特点存在于运河建造和经营的方方面面,影响着运河发展的道路及对英国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严谨全面的法律监管

议会对于运河建造有着严格的立法监管,对运河建造有统一的标准与程序要求,运河法律监管的特点是全面监督法令数量众多,审议程序环环相扣。

运河审议包括前期评估调查、议会审议和动态监管等。其中前期评估调查是运河建设的基础,也是议会授权运河建设的主要依据。前期评估调查注重严谨性,这既是工程建造者严谨性的表现,也是议会及法律严格监管的延伸,在议会审理前驱使建造者们严格对待工程的质量问题,并在无形中起到监管工程的作用。使得建造者对此十分重视,并多由发起者和设计者亲自主持调查评估,如特伦特河—默尔西运河事先进行了两项评估调查。一项由参与投资的利物浦商人哈德曼进行,另一项则是由古尔伯爵亲自所做③;布里奇沃特运河由设计者詹姆斯·布林德利亲自进行调查评估;布里奇沃特运河至默尔西河延长部分也在布林

①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世界历史》,2011年第5期,第57页。

②Charles. Dupin, The commercial power of Great Britain (VolⅡ),Printed by William. Clowes , London, 1825, p.207.

③Samuel Smiles, Lives of the engineers, Antony Rowe Ltd,, London, p.335.

德利多次调查之后才递交议会①。议会根据前期评估调查中的内容和问题等进行讨论以决定是否批准运河建造,因此前期评估调查具有严谨性,并同时反映议会的严格监管。

对于运河的严格监管并不仅仅存在于运河修建许可,更体现在运河获得法令数量以及对于运河的动态监督上。英国1832年完成的120条运河,除了布里顿运河(Britton Canal)和哈特尔浦运河(Hartlepool Canal)的特殊情况外,其余运河至少有一项授权法令。获得两条法令以上运河共80条,占66.67%;超过三项法令授权的运河共有41条,占34.17%。重要的运河获得法令的数量较多:如布里奇沃特运河(Bridgewater(The Duke of)Canal)获得6条法令②,牛津运河(Oxford Canal)获得8条法令③,特伦特河—默尔西运河(Trent and Mersey Canal)获得11条法令④,大联络线运河(Grand Junction Canal),和埃尔斯米尔—切斯特运河(Ellesmere and Chester Canal)获得13条法令。运河获得的法令越多,则对运河规范的内容和范围越具体,有的甚至详细到一项事由一项法令的地步。以大干线运河为例,其1792年获得议会建造许可法令,1793年法令规定了其建造途径地区和运河公司名称和集资上限,而1795年至1802年的5条法令分别为其追加部分建设资金和改变运河线路,而其它法令分别为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情况做规定⑤。法令越多说明法律对运河的规范越详细,细化的法令是法律体系完善的表现,严格限定其合法使用权利的范围。拥有较多法令的运河;其法令非同一时期获得表明法律对运河在经营建设的不同时期都有进行规范和监管是动态监督。立法机关对于运河建造工作的细致和负责的态度,使得运河的建设的经营都有法可依,这既是运河建造经营的法律依据,也是运河规范自身行为的约束力所在。全面严谨的法律监督并非是议会对于所有商业行为严格监控的结果,而是因为运河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性决定的。英国对于商业行为规范宽松,但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工程做严格要求,因此,运河的严格法律监管,不是英国议会政策上限制商业活动,而是政府本着对经济和社会负责态度的结果,这也是运河商业活动不同于其它商业活动的一个特点。

①参见:Jo. Priestley,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navigable rivers canals and railways of Great Britain, Printed by Longman(etc),London,,p.372.

②Samuel Smiles, Lives of the engineers, Antony Rowe Ltd,, London, 1861, p.88.

③同上, p.501.

④同上, p.643.

⑤参见:Jo. Priestley,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navigable rivers canals and railways of Great Britain, Printed by Longman(etc),London,,pp.297-312.

第二节投资主体多元化

运河资金筹集方式主要是发行股票成立股份制公司。股份制提供了无需参与经营管理即可投入资金的机会,对商人和对商业活动本身并不关心的人们来说,都具有很大吸引力①。在1835年完成的120余条运河中,绝大部分运河都成立了运河股份公司。由于股票筹措资金具有速度快、数量大、风险分散的特点②。

早期运河或者由地主和贵族独资修建,或者由数个有实力的地主的贵族共同出资修建,他们不仅是运河建设的支持者,也是运河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如布里奇沃特运河最初投资额度达30,000英镑,几乎全由布里奇沃特公爵出资兴建;1776年建造的特伦特—默尔西运河,布里奇沃特公爵和高尔伯爵均分别投资2,000英镑资金③。

随着运河的不断发展,由于股份制的盛行,运河投资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的特点。资产阶级投资运河股票的热情越来越高,运河丰厚的利润驱使不同阶层的投资者参与其中,经营情况好的运河股息和分红可达15%,有的甚至可达70%④。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投资,早期的运河购买者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而17世纪以来英国人对于土地的投资热情在消退,投资者转移投资股票和政府债券。股份制运河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也为运河带来大量投资,仅

1790-1830年股票发行就为运河公司筹集近2000万英镑⑤,这是前期运河投资主体单一化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广泛的资金来源迅速为运河建设筹集大量资金,而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股份制也可以比其他经营形式如规约公司(Regulated Company)和合伙制(Partnership)等更快筹集资金,最大程度地利用改善中的环境⑥,这也使得投资者对于高收益的股份制运河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投资主体不断多元化。

而限制股票发行上限的做法也抑制了运河滥发股票损害投资者行为的发生,增加了不同阶层投资运河的热情,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运河股票发行

①占晶:《论早起英国股份公司的缘起、特征与优势》,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30页。

②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世界历史》,1998年第2期,第39页。

③何洪涛、孟颖:《18-19世纪英国交通改良进程中的地主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二期,第77-78页。

④【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15页。

⑤Francois. Crouzet, Capital Formation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ethuen and Co. Ltd, London, 1972, p.108.

⑥占晶:《论早起英国股份公司的缘起、特征与优势》,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31页。

被法令限定最大筹资额度及使用的条件。如巴恩斯利运河(Barnsley Canal)获准发行720股共72000英镑的股票,另外20,000英镑的额外资金可在抵押资产时筹集①;伯明翰—利物浦联络运河(Birmingham and Liverpool Junction Canal),获准发行725股共72500的股票,另可增至100,000英镑的集资上限②。限制滥发股票有助于减少集资风险,分散股东风险,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运河公司名称则更加凸显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带有“Proprietor”(业主、所有者)一词的运河公司共有80个,占所有运河总数的66.7%。这一词汇出现说明运河公司的持股人至少在50人以上,反映出运河股东数较早期的大量增加和运河投资主体的多样化,而股票份数平均分配也为潜在股东数的增加提供了条件。购买者因此扩展到工业资本家、富裕市民及普通民众,全社会对运河投资的热情及“运河热”效果开始显现。

第三节技术革新与社会矛盾解决的统一

注重技术革新与社会矛盾解决相统一是运河发展的另一特点。两者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技术革新目的在于增强运河的运输能力和竞争力,以维持运河的兴盛发展;而注重协商解决经营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则为运河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两者是运河硬件发展和软实力的体现。

技术革新对工业革命时代的产业至关重。运河发展时期大致有三次重要的技术革新,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动着运河往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技术革新不仅反映了这三个时期英国经济发展对于运河的要求,而反映了三次发展对于英国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

第一阶段是近代英国运河的开启时代,由詹姆斯·布林德利(James Brindley,1716—1772)带来。他开创的技术对于运河建设有极大影响,“在机械工程学还没有兴起前,河堤、隧道、导水管、保证运河水位等技术都是传承自布林德利,其继承者们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工程处理得更为大胆熟练③”。布林德利的贡献在于解决了运河建造上的诸多难题,解决了运河大量建造所面临的一系列技术上的难①Jo. Priestley,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navigable rivers canals and railways of Great Britain, Printed by Longman (etc),London,1831, p.53.

②Jo. Priestley,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navigable rivers canals and railways of Great Britain, Printed by Longman (etc),London,1831, p.75.

③【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20页。

题,为运河迅速兴起创造了条件。他在布里奇沃特运河和艾尔威尔河(River Irwell)交汇处的建造设想在英国从未出现过,“以至于大部分人认为它是疯狂而不现实的①”,然而最终这项工程成为英国一大奇闻;他修建大干线运河(Grand Trunk Canal)的隧道技术直接促进了英格兰北部地区的运河发展,为打通英格兰东南部至西北部的运河航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阶段是布林德利去世后,由托马斯·特尔福德(Thomas Telford)、罗伯特·惠特沃斯(Robert Whitworth)等人对运河其它技术的改进。其中托马斯·特尔福德的贡献在于将铁制水道运用在运河建设中。其在1793年建造埃尔斯米尔—切斯特运河(Ellesmere and Chester Canal)跨越兰戈伦谷的迪伊河上方建设高架水道时,用铸铁板制成整个水道运漕,改变了以往砖石砌水道的历史。此后运河高架桥都采用铸铁建造,包括了著名的大联络线运河等②。同时他还创造出用煮糖和铅密封铁构件之间的连接处,使得水道运漕的防渗水性能得到很大提升③。

第三阶段是蒸汽船只的通行和改进。在没有蒸汽船只前,马匹牵引的客船平均每小时4.5英里,最快只能达到6英里;货运则在每小时2.5英里,并且这样的速度长久都没有得到过改变④;同一时期邮车平均每小时9-11英里;公共马车每小时8-11英里;轻货运马车每小时6-7英里;无盖货车每小时2.5-3英里⑤。而船只载重量的不足也制约着运河运输的进一步发展,运河通行船只的载重量较小,平均载重仅在30—50吨之间。1832年不列颠建造船舶708艘,其中389艘载重不到100吨,只有40艘在300吨以上⑥。

运河蒸汽船只的革新者威廉·费尔贝恩创造性地把船只单螺旋尾桨改为双窄螺旋尾桨(narrow paddles),保护了转轮不受损伤,同时采取在尾桨周围使用护弦(fender)来保护尾桨不因与运河的碰撞而受损害⑦。此外,船只用铁来建造,使得加装蒸汽机的铁制客船比木船速度快两倍⑧。而将两侧转轮改为海船所使用的转向轮的技术,解决了大风对于船只航向改变和船只在运河中转变方向的问题

①Samuel Smiles, Lives of the engineers, Antony Rowe Ltd,, London, 1861, p.352..

②https://www.doczj.com/doc/6d14725865.html,/wiki/William_Jessop

③https://www.doczj.com/doc/6d14725865.html,/wiki/Thomas_Telford#Ellesmere_Canal

④William. Fairbairn, Remarks on canal navigation, Printed by Robert Robinson, London, 1831, p.5.

⑤Great Britain Parliament House of Commons Select Committee on Steam Carriages, Report on steam carriages, Print by Duff Green, London, 1832, p.118.

⑥【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01页。

⑦W. Newton, The London 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V ol VII), Published by Sherwood(etc), London, 1831,

p.118.

⑧William. Fairbaim, Remarks on canal navigation, Printed by Robert Robinson, London, 1831, p.30.

①。这些技术对于增加运河船只的速度和载重量都有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升了运河的运输能力和竞争力。

技术不断革新的特点为运河兴起提供了保障,也为便利物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没有技术的不断革新,工业革命前期英国的经济发展将受到制约。而技术发展的三个时期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杰出工程师的技术革新对于运河发展推动作用明显,这与工业革命时代技术革新的性质相一致。技术革新广泛集中于某些杰出工程师身上,杰出工程师发挥自身才华对技术进行改进,而这些技术的革新又成为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飞梭、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车、运河技术等,都是先经由某些关键人物发明创造,再融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而带动产业发展。

其次,技术革新在运河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不断更新,带动运河竞争力的提升,不断满足时代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的运输需求。技术是运河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源泉,也是运河硬件实力提升的根本。没有技术的革新,运河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无法维持长久的竞争力。

再次,运河技术的发展历程具有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是相一致的特点。工业革命时代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客观要求行业技术革新,行业间存在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运河业不断进行的技术革新,不仅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做法,也是工业革命精神深刻影响各行业发展的表现所在,运河发展反映时代精神的特点显著。

而运河建造还需要解决征用土地与土地所有者矛盾等问题。土地购买和租用必须合法,任何强征强购土地,损害私人财产的行为都是非法的。如国会授权伯明翰运河公司时规定“当运河建设需要购买和征用田地和土地时,运河公司不仅仅要支付土地购买和使用的费用,而且还要征得这些田地、土地所有者的同意……”②。这从法律层面规范了购买土地的行为,以法律方式保证了合法性。当时的一些作者写道:“当运河的所有者购买了土地,他们才能成为所购买土地的所有者。而在这个例子中,只要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能判断这些土地不属于

①William. Fairbaim, Remarks on canal navigation, Printed by Robert Robinson, London, 1831, p.36.

②Abstract of Acts of Parliament, relating to the Worcester & Birmingham Canal, Printed by E. Jones, Bull. Street, 1809, p.89.

公司(河流运输公司)……①”运河公司被授权范围严格按照议会法令规定,除非与相关的利益方达成协商方可改变,“运河公司不能够脱离原来计划的航线而兴建新的航线,除非征得改变的航线所经土地所有者的同意”②。

第二,遇到分歧与矛盾时,运河采取协商形式处理,而非强制性手段。当“运河公司和土地所有者对于价格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运河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出手和转让这些土地而不用经过议会的过问”③。运河公司采取协商谈判的形式解决争端与矛盾,而非利用自身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去强迫分歧者,体现了运河公司尊重私人利益,运用合法手段解决争端的良好的商业操守的特点。苏格兰运河规定“土地所有者,如前所述,其他土地所有者要经过他的土地时,按规定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标准向这些途径者收取通行费用……所有上诉提到的土地所有者,可享受运河通航而免受通行费用……当双方遇到诸如运河的保护、维修、清理等困难和争议的问题时,应归向委员会进行报告……”④;奥克姆运河(Oakham Canal)规定“土地所有者经过运河免收肥料、泥灰、煤灰、草皮……以及所有修筑道路所需要的材料均免收运费……”⑤;这些规定都反映了运河经营者希望与土地所有者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的理念。

技术革新是运河的硬件发展,运河发展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支持。没有技术革新以及工程师们的创造,运河网络系统无法完成。技术革新也离不开对社会需要的满足,需求使得变革不断出现,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技术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对社会问题的处理方式则是运河软实力的体现,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对于法律的遵守,繁荣的经济同样离不开对法律的遵守,没有秩序的经济发展是不能长久发展的。社会问题处理得好,运河的发展将减少诸多阻碍,为运河创造出更好的发展环境。内在的技术动力与外在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产业与行业发展的两大客观因素。产业与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于技术得革新与自身经营发展面临社

①Richard Burn, Joseph Chitty,&Thomas Chitty, The Justice of the Peace and Parish Officer: Volumes Ⅳ, Printed

by S.Sweet(etc), London, 1837, p.142.

②Danby Pickering, The statutes at large: From the Magna Charta to the end of the eleventh parliament of the Great Britain, V ol XL, Printed by J. Bentham, London,1842, p.38.

③Richard Burn, Joseph Chitty& Thomas Chitty, The Justice of the Peace and Parish Officer: Volumes Ⅳ, Printed

by S.Sweet(etc), London, 1837, p.142.

④W. H. Dunbar, Geo. Dingwall. Fordyce&John. De. Maria, The Scottish Jurist: Containing Reports of cases decided in the supreme courts of Scotland and in the House of Lords on Appeal from Scotland, Edinburgh, 1838, p.123.

⑤Jo. Priestley,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navigable rivers canals and railways of Great Britain, Printed by Longman(etc), London,1831, p.487.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 立法权关系上,议会上院是英国最高法院,具有除苏格兰刑事案件外 其他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诉管辖权;大法官是上院议长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长,同时还是内阁和执政党成员。政党获得权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赢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即获得下院即众议院议席的多数,同时一般由获得下院相对多数的党领衔组建内阁,并由该党的领袖出任政府首 脑。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英国内阁由英王授权在下

院中获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组建,成员必须是议员。内阁对下院多数负责,若下院通过对其不信任案,内阁要么辞职,要么提请英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下院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反对党,受法律保护,平时组成“影子内阁”,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内阁不仅拥有行政权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议权,由执政党所控制的议会多数保证立法的通过。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在英国政治制度中,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均为世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象征性、礼仪性意义,是在特殊情况下介入政党间的权力调解,平常较为超脱,不承担具 体责任。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但右翼党比左翼党要松散。政党无论是作为群众党还是精英党,大都有一个从上到下的组织系统,乃至还有一套党的外围组织如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对本党执政起着一种辅助作用,甚至可以对政府形成某些牵制。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2009-08-02 编辑:jerry 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 19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开始懂得自己在服饰中真正的需要,开始逐渐接受极其简朴的审美思维方式,同时仍然留恋着古典的自然优美形态.简洁的男装,充满古今情趣的优美女装,与新式纺织产品面料,是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 19世纪欧洲女装变化的背景概述 每一次剧烈的社会变革都会给女装带来明显的样式变化.19世纪被成为"流行的世纪",这里主要指的是女装,而且正如19世纪也同时被称为"样式模仿的世纪"一样,女装的变迁几乎是按照顺序周期性地重现过去曾经出现的样式. 19世纪的(法国)女装 (一)古典风格影响的女装 拿破仑时代,女装上其基本造型特点是强调高的高腰身,细长裙子,白兰瓜形的短帕夫袖.方形领口开得很大,很低.女装的重叠穿着是这一时期女装的一大特色.女裙为双层裙,内外裙采用异质异色面料,外裙较短,有前开衩以露出内裙为目的. (二)复古情调的女装 复古情调的女装最大的变化表现在袖子上,袖子加进垫肩,短袖制成灯笼状,长袖做得肥大蓬松,有时袖体上部肥大,下部紧瘦,人们称为"羊腿袖".袖子体积膨大化,袖子造型复杂化.妇女重新用紧身衣和裙撑.腰被紧身衣勒紧,再加上膨大的袖子和向外撑开的裙子,整个服装造型成X型,这是复古风的主要款式特点. (三)19世纪30--40年代 正是"七月王朝"时期,处于法国路易·菲力普时代,女子服饰向浪漫主义风格迈进日益完善的紧身胸衣增大裙撑围度,再度使裙子变成大钟形.上衣领口线开得更加低,把双肩露出于外面,领口边缘施各种花边和褶裥装饰.袖子膨大至极呈横宽造型,仿佛与先裙呼应,形成30年代左右最流行的造型. 40年代在度受到英国田园风格的影响,袖体回收出现宝塔式袖子,强调女子上体娇小,下体膨大的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思想和以"新三艺"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思想等,都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20世纪末,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向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信息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重心。综观各国课程改革的状况,如下几点是其基本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提高儿童的基础学力仍然是各国课程改革首要的关注点。读、写、算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使儿童具备基础学力是课程改革首要的目标。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出色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关键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灵活性、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性能力、自主性和可信性等等。 2.信息素养的养成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的养成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另一热点。例如,在英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这门学科旨在为学生有能力参与陕速变化的世界生活做准备,学生可以运用ICT工具创造性地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学会如何使用ICT迅速地从社区、文化中获得思想和经验。同时,还要求在数学、理科、历史以及其他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根据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指导。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全球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与创新精神,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各国课程改革都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认为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公民。在这方面,外语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此外,跨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也是开放的时代所必需的。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发展,对别国文化的尊重、认同和欣赏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应培养儿童对各种文化的理解,课程改革也强调跨文化意识。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各国课程普遍注重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教育。例如,英国在1999年9月9日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有利于达成促进机会均等、形成健康和公正民主、生产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基本目的的永恒价值,包括自身、家庭及相互关系,学生所属的更广泛的群体、社会的多样性及生存的环境,并肯定了对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的信念。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儿童经验,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发展学生个性,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如,德国北威州的课程纲要规定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包括:第一,形成每个学生独特的能力;第二,树立社会责任感;第三,建立民主社会理想;第四,培养基本价值观;第五,参与文化活动;第六,在职业和劳动界从事活动的责任。 以上这些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便具体体现为以下特点: 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现代课程,超越了智力本位的课程观,强调通过课程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完整性目标,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和谐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宗旨,从而实现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2.强调加强基础。围绕提高公民基本素质和基本学习能力,要求加强基础。对学科的知识加以精选,使其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要求扩大理论知识的比重,克服传统学科课程学科间缺乏联系的问题,体现综合性;要求课程中充实现代科学的成果,删除陈旧的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创造性。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自学能力,并尽量让学生观察、动手,手脑并用,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4.重视个别差异。各国课程设置都表现出较大的弹性,便于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便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1980年以来的课程改革大多数是对原有的不合理的、单一的课程结构,陈旧的缺乏理论深度的教材内容,以及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精神的旧有课程模式的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集中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我们这门课程从时间看从公元前5世纪讲到公元19世纪,从地域上看横跨中国、西欧、北美,涉及的思想家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主要内容,我们将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做了归纳,有些不作为重点的,没有作答或没有列出,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看。具体见下面内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区,100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古代希腊思想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英国政治制度专题

第一节中世纪英国的分权君主制 一、英吉利王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不列颠初期的历史演变 1.英格兰的由来 2.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 ①自由农村公社(马尔克):一种新的关系,土地分封 ②固定的中央行政制度:国王和贤士会 ③地方行政制度:郡、百户区、村社 行政、司法合一的地方权力机构 (二)威廉征服与王权的强化 1.威廉征服 2.强化王权的四点措施 占有1/7的土地/封地分散/向国王宣誓效忠/地方统治沿袭分郡制度 三、中世纪英国财政与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1.12、13世纪英国财政改革 2.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3.改革意义 二、英国等级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大宪章的签署及其对王权的限制 1.签署大宪章的背景 ①君主和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改变 ②斗争的焦点:直接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约翰与教会的冲突/约翰与平民、贵族的冲突 2.大宪章的基本内容 ①肯定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②国王不能向封臣征收额外捐税 ③不经法院判决,任何人不能被逮捕、监禁或处以罚金

3.监督国王机构的成立:25名男爵 4.《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①明文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 ②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司法裁判权 ③确立了国王依法办事的原则 ④表明各阶层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新式 ⑤大宪章是英国第一个成文的宪法性文件,是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 (二)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 1.议会的演变 2.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密切相关 3.地方代表 4.议会分为上、下两院:14世纪中叶 (三)英国早期的检察制度和地方司法、地方自治制度 参考教材第85页,学生自学 三、都铎王朝时期的议会与国王(1485—1603年) (一)都铎时期王权的强化 1.政府机构进一步完备 2.宗教改革 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二)都铎时期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1.议案制开始取代请愿制;议案委员会出现;三读制逐渐形成;骑士成为下院的主体2.都铎时期,议会驯服,很少发生议会与王权的尖锐对立,其原因有: ①王权与中产阶层联盟 ②当时的大政方针符合英国国家利益 ③国王成为议会的一部分 (三)都铎时期议会的地位 1.议会不是可有可无,国王为了取得议会的支持,其手段必须符合程序和制度 2.议会机构自我意识强化

浅谈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

浅谈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三) (2007-01-03 15:22:00) 转载▼ 三1867年议会改革 1867年议会改革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寡头统治,争取扩大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改良运动。 1832年议会改革虽然为工业资产阶级开辟了执掌政权的道路,但英国选举制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民主现象仍然很突出。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仍然没有选举权,“腐败选区”仅仅缩小了数目,仍然存在部分工业资产阶级也被排斥在选举权之外。 英国在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发展更为迅速,已经取得政治地位的关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结成更为紧密的联盟,采用自由主义政策,借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工业资产阶级为核心的中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必然要求增强他们在议会中的权力以制定符合自己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然而在资产阶级为自己的利益浴血奋战的同时,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也在争取自己的权利。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就是突出的一例。虽然总体上来看,这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迫使资产阶级作出了一定的让步。1842年议会通过“矿工法”;1844年通过了“工厂法”;1847年又通过了“十小时工作法”。工业阶级势必继续奋斗。

但当时无论是自由党上台,还是保守党执政,均是只做表面文章。仅仅口头上承认选举制度确实已有改革的必要性,但未做任何实质性的举动。 1857年,英国爆发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后,工人运动在1859—1860年伦敦建筑工人罢工以后开始复苏,工人阶级作为有组织的力量又表现出来,工人群众要求实现普选权的运动又逐渐恢复。 自由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极力主张新的议会改革,以拉拢选民,保守党却坚持改革,以限制选举,借以避免威胁到其在议会中的席位。但是却遭到群众的极力抵制。在工业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保守党内阁为保有统治地位,争取在下届议会选举中不至于失去议会多数,不得不表示同意支持改革。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8月15日,法案正式成为法律。 1867年改革法案规定:重新调整选区,取消四十六个“腐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进一步降低了选举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范围。在城市中凡缴纳贫困救济金的房主和年缴纳十镑以上房租和居住期不少于一年的房客享有选举权;乡村居民凡每年有无镑以上收入的土地所有者和年付十二镑地租的佃户均享有选举权。这次改革,使选举人数由135万增加到250万。但英国广大劳动人民仍被剥夺了选举权,广大妇女都没有选举权。 1867年议会改革虽然没有第一次议会改革那样激烈,但是仍具有重要意义:(一)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具有主宰地位,进一步消除了英国议会制度中的积弊和腐败之风,彻底打破了以前贵族在议会中一

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思潮。在创作方法上与现实主义的不同,浪漫主义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常用热情奔放语言、瑰丽的想象和矿长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而浪漫主义作为思潮,是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盛行并发展于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同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基础。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里传播很广。圣西门、傅利叶、欧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企图通过空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助长了耽于空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浪漫主义作家: (一)德国 弗里德利希·史雷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发挥了席勒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的论点,使“古典的”和“浪漫的”两个概念逐渐传播于西方文论中。他在美学论著《断片》中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论,认为人的主观精神高于一切,“而世界便是它的艺术品”。诗人写诗,是为了表现自我,表现人类的完整个性,因此,“浪漫主义的诗是包罗万象的进步的诗”,“许多艺术家虽然不过存心只写一部长篇小说,实际下却描绘了自己本人”。史雷格尔的浪漫主义,是主观唯心论在文学理论上的反映,他的论点通过英国柯勒律治、法国史达尔夫人等人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诺瓦利斯(1772-1801)是耶拿派的作家代表。他敌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主张恢复中世纪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统治。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他所爱的一个14岁便死去的女孩而写的,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神秘主义色彩。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的《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里,他把中世纪描绘成牧歌式的黄金时代。 阿尔尼姆(1781-1831)、布伦塔诺(1778-1842)。他们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对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感兴趣。民间诗歌的朴素、单纯,对当时的文学发生了很大影响。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合编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 格林兄弟是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当时涌现出来的童话作家。格林兄弟共同搜集民间故事、传说和童话,整理出版了《儿童与家庭童话故事》,即《格林童话集》(1812-1814),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财富。其中脍炙人口的《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这些童话所宣扬的正义、忠诚、善良、勇敢等品德对全世界都有教育作用。 霍夫曼(1776-1822)是一个有广泛影响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奇异和荒诞的色彩。主题上,写人的生活受到一种阴暗的、幽灵般的力量的支配,无法主宰自己的行动,对社会进行批判,别具一格的讽刺。艺术上,幻想和现实相交织的手法,深刻的心理描绘,丰富的想象力。为20世纪现代派开启先河主要作品有《金罐》、《公猫摩尔》、《小查克斯》。海涅(1797-1856)是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走上创作道路的。他的理论著作是《论浪漫派》(1832),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进行了批评。他早期创作的诗歌体现浪漫主义特色。一是歌颂爱情,描写理想女性。二是想象丰富,描写梦境。通过对形形色色的梦境描写,来延伸诗人的现实感受,追求超脱现实之外的理想境界或幻想世界。梦幻性超过现实性。三是热爱大自然,描绘自然美,采用民间文学题材。主要作品《诗歌集》和《新诗集》、《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罗曼采罗》

英国的政治制度

英国的政治制度 英国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它居民来自早期欧洲大陆的迁徙。在历史的长河中,英伦三岛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公元43年,罗马帝国将英格兰便成它的一个行省,也是发现那里有大片土地,而且也有人居住。 罗欧亚大陆是联通的,4世纪的欧洲,被一股外来势力所纠结。他们就是被中国赶出去的匈奴,罗马帝国再衰退,匈奴人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地处德国和丹麦的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继续向西飘洋渡海。他们成为英格兰的主宰,英格兰的名称就源于这里。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入侵,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这个“征服者威廉”,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与中国不同,古代欧洲封建国王的继承制度,是按照亲属关系亲密程度排序的,国王也受制于宗教。 13世纪,国王约翰从即位一开始就不被人们看好,人们怀疑他是将侄子暗杀后,才得到王位继承权。面对质疑,约翰与教皇就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出现争执,导致教庭向英格兰施以惩罚,约翰国王最后被迫于1213年向教皇屈服。 针对法国占领了英国在诺曼底大部份的土地,英国的贵族要求国王取回失去的领土。约翰即在1214年发动对法国作战,却遭逢大败。 1215年,封建贵族乘机联合对国王不满的各方力量反对约翰王。5月17日,封建贵族得到伦敦市民支持,占领了伦敦。6月10日,英格兰的封建贵族在伦敦聚集,挟持英格兰国王约翰。约翰被迫赞成贵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 1215年6月15日,在强大压力下,约翰在兰尼米德(RunnyMede)签署《大宪章》。其中主要反映西欧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即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个”,没有更多的权力。 当今世界民主制度,多少带有探险者的印迹。作为早期开拓者的后代,不免留有他们的思想痕迹,带有功利性、现实性。因为物质成果受人尊敬,这一思想已经领导全球200多年。美国也是英国的延续。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美图共赏 2009-09-15 09:44:29 阅读79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样式转换期,因此,服装上变化较复杂。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罗布·阿·拉·波罗耐兹(robe a la polonaise波兰式罗布)图-11,其特征是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膨起的团,为了把裙子束起,罗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状。 在1780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变得柔软了,但继续用紧身胸衣整形,肩上披着小型披肩,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取代裙撑,和17世纪末一样,后臀部又一次膨臌起来。法国之外的国家称其为克尤·德·巴黎(cue de paris,即“巴黎的屁股”之意)。 无论时尚多么嚣张,其实不过是时代的附属品。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人们突然没有了18世纪典雅、轻松的心态,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将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你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19世纪的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无论如何,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法国大革命新古典主义后的回归,它在服装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那个时期,“女人味”的审美观念弥漫了整个欧洲大陆,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们故作娇柔,服装款式充满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娇柔所吸引,他们收细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紧身胸衣。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服装的面料和款式更为多样化;由于彩色印刷术的出现,时装样本开始出版,它是现代时装杂志的“鼻祖”。它的出现使原本由宫廷贵妇引导流行的时代一去不返,时装样本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成为新的时尚代言人。 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织纹较密的白麻布,薄纱,条纹毛织物和蝉翼纱,给人轻盈、飘逸的感觉。强调细腰和夸张的裙摆,马鬃编成的裙撑首次出现。为了显示细腰,肩部设计不断扩张,袖口也极度夸张,甚至在袖根部用金属丝做撑垫。

英国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探究

英国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探究-国际教育论文 英国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探究 祝怀新郑和淋 摘要:1988年以来,英国的科学课程一直处在改革之中,但在改革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面对国际上科学教育竞争排名的下滑、国内人民对科学教育质量的不满,2013年,英国教育部实行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新课程分为科学能力训练与科学知识传授两个方面,此外还实施了新的科学评估,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培养既有科学知识、又富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究能力的高层次科学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英国;科学课程;小学 作者简介:祝怀新/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310028)郑和淋/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杭州310028) 英国的小学科学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发展得益于悠久的科学教育发展传统,并为学生高中阶段深化科学教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英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培养大批人才的开端。但是小学科学教育在改革发展中一直反复暴露出一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近期,英国又着手于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① 一、英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背景 (一)英国小学科学课程的理论背景 英国有着悠久的科学教育传统,尤其是斯宾塞与赫胥黎两位教育家为英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早在19世纪中期,斯宾塞就抨击英国古典主义教育的非实用性,从科学对个人身心健康与生活影响的角度提出了“科

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他认为科学知识不仅具有指导价值,人们从事的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数学、化学与物理知识的指导。同时科学还具有训练价值,能培养学生的心智、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为此,斯宾塞提出了以科学课程为主体的五类课程体系,并根据课程的设置,提出了科学教育的实施原则和教学方法。 赫胥黎则着眼于国家角度,从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上阐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赫胥黎认识到当时英国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国与德国,并将此归咎于科学技术教育的不发达。与斯宾塞相比,赫胥黎更加强调科学技术的教育,注重实验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与清晰表述事物的能力。为此,他倡导建立各种职业学校与夜校制度等,同时为解决技术师资短缺问题,建议发展技术教师教育的培训机构。 斯宾塞和赫胥黎的科学教育理论对英国小学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强调的科学教育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得英国小学科学课程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此次新课程改革尤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目标中强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并在课程内容中强调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搜集等动手能力。而斯宾塞提出的科学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使得英国小学科学课程极其注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二)英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课程历史背景 战后,在国际上,英国受到苏联卫星上天、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的冲击,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在国内,面对教育质量的下降,改革的呼声非常强烈。英国感到自身科学教育岌岌可危,于是在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中,明确把英语、数学与科学确立为国家的核心课程,把科学教育提

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自学考试大纲

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0350)自学考试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政治思想史,顾名思义是研究政治思想发生和发展历史的科学。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则是研究近现代西欧、北美一些主要国家的各种政治思想发生和发展历史的一门社会科学。它所研究的是人类发展到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进行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它是反映了不同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政治要求和政治见解,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学说。其内容具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等特点。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注意这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特点。 “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作为湖北省高等自学考试政治学专业(本科)的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考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考生能够较为全面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脉胳,弄清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主要政治思想家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的逻辑联系,领会和理解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上重要政治范畴,从而提高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思想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基雅维利、不丹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能了解其政治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概况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观点与倾向。 (二)宗教改革与宗教改革思想 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加尔文的改革思想;闵采尔的思想。 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1–

浅析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政治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d14725865.html, 浅析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政治文化 作者:贺文涛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6期 [摘要]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并且英国政治制度有它自身的特点,这种政治制度的形成也有其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本文是在简述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分析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促使它政治制度产生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英国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150-02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用它的科技和文化给全球带来了原子弹爆炸般的冲击。英国是独立的岛屿,与其他大陆有大海这道天然的屏障,为英国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地理环境,避免了频繁的战乱,让其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壮大自己。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与此同时英国拥有一支强大海军,国内市场的狭小迫使它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他们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① 要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首先就要了解英国的宪法。大部分学者都承认英国有宪法,只是有自己的特点,不像大多数国家那样汇编成一部法律文件,而是由分散的宪法性法律、惯例等组成。国外学者称之为“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只有在认识宪法的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英国的政治制度。 一、英国议会 议会作为英国的重要组织机构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议会至上”的原则。英国议会由英王、上议院、下议院共同组成。议会和内阁虽掌握实权,但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是主要西方国家中唯一以贵族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机构。②英王无实权,代表贵族制的上议院和代表共和制的下议院经过了长时间的争斗,权力逐渐从上议院转移到下议院。英国议会的权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立法权、财政监督权、行政监督权和司法权。其中司法权由上议院独有,它可以审理贵族的案件,也可以审理下议院的弹劾案。根据法律,立法权、监督政府财政和行政的权力归属于下议院。1911年《议会法》确认了下议院 的政治优势地位,作为一个惯例,首相必须来自下议院,内阁成员也很少由贵族担任。③ (一)立法权是议会最重要的权力

世界史英国议会改革

【1832议会改革】 【1867议会改革】 论述19世纪中后期三次议会改革【17湖南师范大学、15陕西师范大学13川大、统考18材料题】 简述1832年议会改革06东北 论述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最终成果 英国议会制度发展的特点 论述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在17、18两个世纪中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论述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国力衰退的原因。【16苏州大学】 【1832议会改革】 【1867议会改革】 见下论述题 论述19世纪中后期三次议会改革【17湖南师范大学、15陕西师范大学13川大、统考18材料题】 18世纪的发展,改革不大,特别是议会选举制度不仅没有改革,反而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变化而显得更加腐败,由于议会的选举是在公开的方式下进行的,所以出卖选票,收买选民,以及威胁利诱等,司空见惯。每当选举来临的时候,就展开了收买选民的竞争。议会议员的选举操纵在少数人手中,因此,如何扩大选区和增加选民,议会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1.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下议院自从1688年后再也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代表权,而随着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城市迅速崛起,他们为了获得议会的席位,极力要求改革议会。此次改革方案有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新选区;二是确定选民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镑者、租地经营达50镑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即从1831年51万增加到81万。选民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 本次议会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土地贵族的优势地位,秘密投票,每年选举议会等没有实现,但是改革的意义还是重大的,是英国民主制度改革的重要起点,工业资产阶级代表进入议会。责任内阁迅速崛起,文官制度在英国建立,两党制度迅速形成,司法制度等一些列的具有当代民主形式的相关制度迅速建立并得到快速发展,与1832年议会改革是分不开的。 2.1867年议会改革 由于第一次议会改革不彻底,英国上层的贵族特征还没有消除,下院还是被土地贵族控制。当时国际环境是工人运动在马克思、恩格斯领导下,迅速在英国扩展。在内外交加的情况下,保守党提出了改革议会方案,在多方协调之下,终于通过了1867年改革方案。1867年议会法规定:凡缴纳济贫税的房主和定居一年缴纳10镑以上年租的房客,可获得选举权;在各郡,凡每年土地收入达5镑的农户或缴纳5镑租金的佃农可成为选民。46个“腐败选区”被清除,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和利兹等大城市拥有3个席位,伦敦有4个席位。 此次议会改革的意义:第一,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居于主宰地位,旧的贵族政治为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取代,选举权的扩大,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第二,由于选民扩大,政党要站住脚,必须成为群众性的党,也给政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争取选民成为政党的核

国外课程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国外课程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摘要:由于各国课改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经济基础和能为课改提供的条件的不同,因而所采取的具体举措也不尽相同,但处在地球村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大环境下,各国课改的大趋势还是有相通之处的。以美国、英国、日本和前苏联为主要代表,对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进行分析综合,以期对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结构;课程目标 教育兴国必先兴教育,如何运用教育的手段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各国所积极探索的,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进行了课程改革,其路线、成果、经验及教训对进入新世纪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改革 从拿破仑时代法国就开始实行国家本位课程(国家本位课程指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的统一的基础课程)。自1973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自由支配年授课总数10%的权力;1986 年1月1日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全面展开,将教育行政权力下放,自此新的课程行政分权模式逐步建立完善。 美国为地方本位课程(地方本位指施行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各州有权制定自己的政策,就算在同一个州,不同城市和社区也有所不同)。美国的国家统一课程实质上是由国家机构在某些学科领

域精心编制而成的质量标准,公立中小学的课程门类和开课最低时数都由州教育部门制定,而每门课程的内容及采用的教材可由学校和教师自由选择。 英国属于校本课程(即对学校课程的制定不加干涉,基本上都由学校自主决定选择哪些课程)。 前苏联是国家控制课程,自1993年起俄罗斯公布了基础课程计划,把课程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个部分,可变部分由学校自行决定而不可变部分是国家的核心课程。 1872年日本文部省效仿法国教育制度制定了《学制令》,建立起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从1879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教育令》,《教育令》将课程管理权交给地方。188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修改后的《教育令》,加强中央对教育的监督管理。直至二战以后,日本政府才废除了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开始实行地方分权制。1956年又颁布了《地方行政组织与职能法》,再次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削弱了地方分权制,最终形成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教育行政体制,于是日本的课程体制重新回到了中央集权制。 综上所述,20世纪后期多数发达国家的课程行政主体多有变动,但总的方向是从一元转向多元化,出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級管理体制,不同的课程行政主体共同影响着课程的设置、编制和实施。在各国课程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课程行政主体向着多元化、校本课程蓬勃开展、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

十九世纪前半期欧洲的改革与革命

第二节十九世纪前半期欧洲的改革与革命 一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 (一)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的工业革命在各国中进行得是最早的,到19世纪20、30年代已接近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自诞生起就要求实现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让他们参加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但是这时候掌权的仍然是工厂手工业时期的土地所有者,直接执政的多数是土地贵族。他们的政策明显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阻碍了工业革命的推进。最典型的例子:英国推行保护主义的外贸政策。1815年的《谷物法》。英国此时已拥有海上和领先的工业双重优势了,实行自由贸易对英国有利。 由于上层建筑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行,人民、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对其腐朽部分进行改革。20年代后期,英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又加速了改革的到来。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1829年又出现了农业歉收。经济萧条持续了4、5年,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严重恶化。工人的罢工斗争、农业工人、破产的工厂主以及农村手工业者的不满情绪和斗争都高涨起来。这种情况,更使人民、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感到改革的必要。工业资产阶级极其渴望进入国会,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但是陈腐的选举制度妨碍了他们进入国会。英国议会的选区划分和议席划分自中世纪以来从未变动过。而到此时,有些选区已人烟稀少,个别的甚至已沉沦海底,但这些“衰败选区”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最为典型的是康沃尔郡,仅30万人口,但有权选派44名议员。就城市而言,工业发达的南开夏地区人口有133万,但只能选派14名议员,而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谢菲尔德等却没有一名议员。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了1832年国会选举改革。 早在反法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国内就成立了一些要求改革的团体,其中著名的有“汉普顿俱乐部”(汉普顿:17世纪革命时下院的反对派著名领导人,主席:卡特莱特),另外,受到17世纪平等派和18世纪末民主派及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思想影响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柯伯特、汉特、卡莱尔也为了恢复“昔日正义事业”而斗争。卡莱尔的《共和党人》报、柯伯特的《每周政治指南》影响都很大。在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遍及全国各地并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1830年1月,由托马斯〃阿特武德领导的一个激进民主主义团体在伯明翰举行大会,成立“保卫社会权利政治联盟”,提出要求社会中、下等阶层应享有议会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讲稿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综合国力,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试图通过改革,寻找教育发展的出路,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英国也不甘示弱,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1988年教育改革法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法案之一。我们知道任何改革或法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也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出台的。其具体背景有: 1、经济因素 英国最早实现了工业化,最早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制度,并率先敲开了现代化的大门。因此,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一直是世界各国的领头羊。然而,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走向衰落,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的经济正处于严重的“滞胀”状态,国际竞争力严重下降。为了振兴经济,撒切尔政府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经济改革的思路、手段自然而然地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体现,促使教育也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反过来教育领域的改革也会推动经济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 2、政治因素 人们将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的一系列作风成为“撒切尔主义”。这是指在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在保守党部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混血儿’’。它有两条重要的政治纲领,即自由经济和强硬政府,外加对家庭的道德关注。 撒切尔夫人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的价值观和执政风格直接影响了该法案的出台。1988年教育改革法集中体现了撤切尔政府教育改革的理念。一方面坚持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教育中的市场经济成分,如学校自治、多样化与选择、教育的私有化等;另一方面又主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即强调教育中的标准、传统、秩序、权威和等级制度,如设立全国统一课程和推行全国统一考试等。 3、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发展 80年代以来,教育领导者的演说和政府的一系列报告文件的颁布为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出台铺平了道路。1984年,英国激进的保守党人士,教育和科学大臣基思·约瑟夫

英国的政治体制

论英国的政治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今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仍然需要借鉴欧美大国政治体制里的精华部分。在这里,我将与大家探讨一下英国的政治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政治体制产生背景历史发展主要架构基本特点借鉴意义 我将从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背景、历史发展、主要架构和基本特征来评论英国的政治体制,同时分析它对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标题一:英国的政治体制探讨 从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背景来看,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政治体制产生背景,主要分为历史传统、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政治基础这四块。其一,我们知道,英国传统的政治原则就有两个,一个是“王在法下”,另一个是“国王在议会中”。英国在其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这两个传统的政治原则,因此国王权利的有限性为之后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提供了传统基础。其二,英国四面环海、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其发展海外贸易,同时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是英国政治体制产生的经济基础。其三,伴随着英国商业不断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也不断发展壮大,这是英国政治体制产生的阶级基础。其四,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国王与议会矛盾尖锐,税收是其矛盾的焦点。这次矛盾斗争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因此,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成为了英国发展的政治阻碍,也是英国政治体制产生的政治基础。 从英国政治体制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英国的政治体制的确立是民主与专制反复较量的结果。英国先后经历了诺曼王朝(1066—1154年)、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4年)、约克王朝(1461—1485年)、都铎王朝(1485—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和温莎王朝(1910年至今)。但是,英国政体真正意义改变的开始是从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的。由于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加剧了英国社会的矛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为标志的,随后英国经历了1642-1648年的两次内战时期。在内战的纳西比战役中,克伦威尔领导的新模范军骑兵大败王军,取得胜利。这次战役为国会军在内战中获胜奠定了基础。1649年,议会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内战结束,同时宣布成立共和国。但是,共和国时期仅仅持续了4年。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开始了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独裁统治都不可能长远,因此1658年,伴随着克伦威尔的逝世,人们推翻了这一独裁统治。然而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立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和赞同的态度。因此,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返回英国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可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并没有给资产阶级带来利益,反而在查理二世之后的詹姆士二世不久就实行反攻倒算的政策,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因此在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詹姆士二世逃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来了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威廉和女儿玛丽,让他们共同统治英国,同时于1689年议会提出了《权利宣言》,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从英国政治体制的主要架构来看,英国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结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而国王则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利,统而不治,主要是国家的象征,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的职能。国王是世袭产生的,且按照英国宪法的惯例,国王不能为非。议会英国采取的是两院制的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