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上油田开采的特点简介

海上油田开采的特点简介

海上油田开采的特点简介
海上油田开采的特点简介

1.1.海上油田开采的主要程序

海上油田常规开采的模式可分为六个程序(参考《海洋自升式平台设计与研究》)。

1. 由地球物理勘探船对海底地质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是以二维或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到的

地下声波反射数据来确定地下的构造形态和地层岩性,用以找出有希望的含油气构造。

2. 在该构造上进一步采用移动式钻井平台,按选好的井位钻井取芯,对地层作更详细、更

具体的调查。如钻的井有油气发现,而且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就称这口井为发现井。

3. 为了对油气构造进行评价,还要由移动式平台钻若干口评价井与探边井,通过评价井可

进一步掌握含油构造的油层范围、油气的性质、产量及储藏量方面的材料。

4. 根据上述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确定油田是否开发,进而提出最佳的开采

方案,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

5. 钻生产开发井。开发井中包括生产井和注入井(注水或注气),这些多数是定向井。钻

生产开发井可用移动式平台,也可用固定式平台。钻井后涉及到完井,即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完井过程中涉及固井,即在井眼内套管柱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浆,使之固结在一起的工艺过程。

6. 当部分开发井完成后且原油的集中、处理、储存及输送系统完备后,油田即可投产。生

产中还涉及到修井,即为维持和改善油、气井正常生产能力,所采取的各种井下技术措施的统称。

从上面所述的勘探开发程序中,可以看到,除了移动式钻井平台外,海上油气开发还需要生活平台、生产平台、维修供应平台、铺管平台、修井平台等。

1.2.海上钻井的主要特点

就钻井的工艺方法而论,海上与陆上基本相同。但海上移动式钻井装臵和海底井口之间可能存在深达上千米的海水,而且这些海水不停的运动着。这样海上钻井除了要配备钻井设备外,还必须有一套非常重要的水下设备。同时,由于波浪、海流、潮汐与冰等对钻井装备及水下设备的作用必然引起钻井装臵(主要是半潜式平台)与海底井口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钻井装臵还必须配备与水下设备相适应的运动补偿装臵和张紧装臵。这就是海上钻井的特殊性,也是海上钻井的困难所在。

对于坐底式平台和自升式平台,因为平台的井口和海底井口是相对固定的,只要将类似于路上钻井的井口装臵中的导管适当加长,把海底井口与平台连接起来,就可形成泥浆返回所需的环形空间,从而解决了隔开海水的问题。防喷器可以装在水面以上的平台甲板上,形成所谓的水上井口装臵。这种井口装臵与陆上的井口装臵差别不大,比较简单。

半潜式钻井装臵的井口设备要复杂的多。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在风,浪,海流等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中,以纵摇和垂荡(升沉运动)对井口设备及钻井作业的影响为最大。因此,井口设备必须装有能伸缩和弯曲的部件,以适应和补偿平台所产生的这些运动。

海上钻井的完井井口装臵有两种:水面完井装臵与水下完井装臵。前者将采油树装在水面以上(平台甲板上),后者是装在水中(海底或水面下某处)。水面完井的优点是技术简单,便于检修和管理,便于进行水下作业,但要建造专门的采油平台以设臵井口装臵。水下完井

法不需要建造采油平台,也不妨碍航运和捕捞,但井口装臵复杂。操作、管理、检修都不方便,尤其是修井作业,困难更大一些。采用哪种完井方法主要取决于钻井装臵和工作水深。半潜式平台多采用水下完井方法。如果浮式钻井装臵是为固定式生产平台钻生产井,则这些井自然是水面完井。坐底式平台的工作水深较浅,一般采用水面完井。自升式平台钻的井采用哪种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尽管如此,由于海上石油的勘探与开发不断向深水发展,故水下完井法越来越受欢迎。

1.3.海上钻井业务中的主要经济指标

一、平台造价:该指标主要涉及(1)船体造价,主要是钢构加工;(2)舾装报价,包括船体设备、船舶金属制品、生活设备、甲板辅料、油漆等;(3)机电报价,包括主机、应急发电机、电气设备等;(4)升降机构报价,包括齿轮齿条式或顶升式等;(5)钻井设备报价;

二、年营运开支:(1)船员工资;(2)折旧费,每年按平台造价提取,一般为20年,使用年限不宜太长,否则它会在技术上落后不适应新的要求,经济性差;(3)修理费,包括岁修和特修两种,每年按平台造价提取;(4)保险费,一般根据平台的使用情况和所入船级确定。

三、燃料费和润料费,燃料费包括主机、辅机、锅炉等设备消耗的燃料费用;

四、其他费用,包括供应品费、企业管理费以及平台停靠码头的费用。

五、平台作业的日租金,日租金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

六、平台每年营运天数,与平台装备水平、市场供求有关,同时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参照油服钻井平台营运情况,对营运天数进行正态拟合,得到新平台营运天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56天和52天,二手平台对应值分别为250天和41天。

七、我们参考中海油服的经营数据进行了以上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得到影响公司利润的各项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日租金>年度营运费平均值>平台购臵费>利率>年度维修费平均值>日耗油费。前四个因素对收益率增减表现出非对称性,即各自增减相同的比率,收益率增加的幅度小于减少的幅度。

国内外海洋石油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海洋石油开发现状 世界石油开发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但直到19 世纪61 年代末期,才真正进入近代石油工业时代。1869 年是近代石油工业纪元年,从此,世界石油产量开始迅速增长。尽管在19 世纪末,美国已在西海岸水中打井,开始了海洋石抽生产,但真正成为现代化海洋石油工业,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洋石袖是以1947 年美国成功地制造出第一座钢质平台为标志,逐步进人现代化生产。 1990-1995 年期间全世界除美国外有718 个海上新拙气田进行开发。最活跃的地区在欧洲,有265个油气田进行开发,其配是亚洲,有l88个,非洲102 个,拉丁美洲94 个,澳大利亚41 个,中东21 个。 1990 -1995 年期间开发的海上新油气目中,储量、天然气田生产能力、油田生产能力排在~ 前 5 位的国家如下图所示。在此期间,全世界18个国家开发的海上油气田数见表 发展最快的是北美,从1989 年的410 口上升到1993 年的500口。全世界有242 个海上油气田投入生产,其中油田139个,气田103个。从分布上看,西北欧居第一位,共投产67个油、气田,其中油田40个,气田27个。在此期间全球海洋石油总投资额为3379亿美元。 1990-1995年期间,全世界(不含美国)共安装了7113座平台,其中有83座不采用常规固定式平台,而采用半潜式、张力腿式和可移式生产平台。巴西建造了300~1400m深的采油平台,挪威建造的张力腿平台水深达350m,中国南海陆丰22I生产储

油船和浮式生产系统工作水深约为355m。有41个国家大约安装370多座水深不超过60m的浅水采油平台。 总之,世界平台市场需求量增加,利用率在提高。 二、海洋石油开发技术与发展趋势 石油是重要战略物资各国都很重视。21世纪,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世界主要能源。世界油气资源潜力还相当大,有待发展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强勘探和开发,以提高发现成功率和采收率,降低勘探开发成本。 海洋石油的开发已为全世界所瞩目,世界海洋石油的日产量也在逐年增长。随着陆上石油逐渐枯竭,海上油气的开采将会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海洋石油的开发也将不断向南、深、难的方向发展,其总的趋势如下。 (一)石油地质勘探技术 今后的世界石油勘探业将是希望与困难井存。一方面,还有许多远景盆地有待勘探,成熟盆地还有很大的勘探潜力。油气新远景区可能是深海水域、深地层和北极盆地。另一方面,20世纪四年代的油气勘探己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世界范围内寻找新油气田,增加油气勘探储量,提高最终采收率的难度越来越大,油气田勘探开发成本直线上升。石油地质工作者将面临降低勘探成本、提高探井成功率,增加探明储量的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今后的石油地质科技将向三个方面发展. ①加强盆地数字模拟技术的研究,以深入解剖盆地,揭示油气分布规律, ②加强综合勘探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探井成功率,降低勘探成本; ③加强开发地质研究,探明石油储量,帮助油藏工程师优化石油开采,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二)地质勘探技术 海上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海上数据采集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多缆、多震源及多船的作业方式,这样可大大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研究和应用适于海上各种开发区的观测方法,实现海上真三维地震数据来集;研究大容量空气枪减少复杂的气枪组合;开发海上可控震源;不断增大计算机容量,提高三维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解释系统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人机交互解释的需要,并向小型、多功能、综合解释方向发展。对未来交互解释站计算机能力的期望是100 MB的随机存取存储器;2000万条指令∕s,高分辨率荧光屏,软件可移植性。新一代交互解释站将具有交互处理能力,具备叠前、叠后、反演、模拟等处理功能,能作地质、测井、VSP横波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解释,将物理的定量分析和地质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地层和岩性解释。 (三)钻井工艺技术 钻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钻井技术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勘探的效果和油气的产量,而且由于钻井成本占勘探开发成本的大部分,因此,它直接关系到油田勘探开发所需要的投资额。基于这一点,提高钻井技本水平和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戚本对油气田勘报开发具再重要意义。 过去的10年是钻井技术发展的10年,钻井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随钻测量系统可以把井眼位置、钻井妻数和地层参数及时传送到地面,从而能够实时了解井下情况和监测钻进过程,随锚测量还大大提高了钻井的安全性相钻井效率,地面数据采集与处理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提高了钻井过程的实时控制和预测能力,实现钻井过程的系统优化、连续控制井眼轨迹技术提高了定向钻井水平;基础研究的加强,促进了钻头设计、钻头性能预测等方面的改善;聚晶金刚石钻头的发展和新型的聚晶金刚石钻头的出现,不仅显著提高了钻头机械钻速,而且成功地解决了非均质破裂研磨性地层的经济钻进问题;优质泥浆和固控技术解决了复杂地层的钻井问题,提高了钻

石油地质基础知识

石油勘探开发全流程 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要流程:地质勘察—物探—钻井—录井—测井—固井—完井—射孔—采油—修井—增采—运输—加工等。这些环节,一环紧扣一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作为专业石油人,我们有必要对石油勘探开发的流程有一个全局的了解! 一.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就是石油勘探人员运用地质知识,携带罗盘、铁锤等简单工具,在野外通过直接观察和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底层、岩石,了解沉积地层和构造特征。收集所有地质资料,以便查明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地带和分布规律,以达到找到油气田的目的。但因大部分地表都被近代沉积所覆盖,这使地质勘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地质勘探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它极大地缩小了接下来物探所要开展工作的区域,节约了成本。 地面地质调查法一般分为普查、详查和细测三个步骤。普查工作主要体现在“找”上,其基本图幅叫做地质图,它为详查阶段找出有含油希望的地区和范围。详查主要体现在“选”上,它把普查有希望的地区进一步证实选出更有力的含油构造。而细测主要体现在“定”上,它把选好的构造,通过细测把含油构造具体定下来,编制出精确的构造图以供进一步钻探,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找到油气田。 二.地震勘探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反射波法地震方法是一种极重要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测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当地层岩石的弹性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震波场发生变化,并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现象,通过人工接收变化后的地震波,经数据处理、解释后即可反演出地下地质结构及岩性,达到地质勘查的目

的。地震勘探方法可分为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三大类,目前地震勘探主要以反射波法为主。 地震勘探的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野外采集工作。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在地质工作和其他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探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用野外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这一阶段的成果是得到一张张记录了地面振动情况的数字式“磁带”,进行野外生产工作的组织形式是地震队。野外生产又分为试验阶段和生产阶段,主要内容是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 第二个环节是室内资料处理。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对野外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工作,得出的成果是“地震剖面图”和地震波速度、频率等资料。 第三个环节是地震资料的解释。这个环节的任务是运用地震波传播的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的原理,综合地质、钻井的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说明地层的岩性和地质时代,说明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绘制反映某些主要层位的构造图和其他的综合分析图件;查明有含油、气希望的圈闭,提出钻探井位。 三.钻井 经过石油工作者的勘探会发现储油区块, 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在预先选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或一侧钻出一定直径的圆柱孔眼,并钻达地下油气层的工作,称为钻井。 在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的各项任务中,钻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诸如寻找和证实含油气构造、获得工业油流、探明已证实的含油气构造的含油气面积和储量,取得有关油田的地质资料和开发数据,最后将原油从地下取到地面上来等等,无一不是通过钻井来完成的。钻井是勘探与开采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勘探和开发石油的重要手段。

辽河油田开发生产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辽河油田开发生产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摘要:辽河油田开发生产数据库经多年建设与完善,数据库内容已涵盖科研、生产、管理等多个专业,海量的信息资源为dba有效管理、维护数据库系统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通过长期实际工作积累和体会,介绍作为dba通过制定和实施周密的数据库备份、恢复策略,以保证油田开发生产数据库长期安全高效平稳运行。 关键词:生产数据备份恢复 liaohe oil field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database backup and recovery lu tao petrochina liaohe oilfield company abstract: liaohe oil field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database after years of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database content has been covering research,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professional, a flood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the dba to manage and maintain the database system proposed strict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has accumulated through long-term practical work and experience, introduced as the dba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orough database backup, restore strategy to ensure long-term oil field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databases safe and efficient running smoothly. keywords: production data backup and recovery 前言

石油勘探开发全流程(经典再现珍藏版)

石油勘探开发全流程(经典再现、珍藏版)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要流程:地质勘察—物探—钻井—录井—测井—固井—完井—射孔—采油—修井—增采—运输—加工等。这些环节,一环紧扣一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作为专业石油人,我们有必要对石油勘探开发的流程有一个全局的了解! 一.地质勘探地质勘探就是石油勘探人员运用地质知识,携带罗盘、铁锤等简单工具,在野外通过直接观察和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底层、岩石,了解沉积地层和构造特征。收集所有地质资料,以便查明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地带和分布规律,以达到找到油气田的目的。但因大部分地表都被近代沉积所覆盖,这使地质勘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地质勘探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它极大地缩小了接下来物探所要开展工作的区域,节约了成本。 地面地质调查法一般分为普查、详查和细测三个步骤。普查工作主要体现在“找”上,其基本图幅叫做地质图,它为详查阶段找出有含油希望的地区和范围。详查主要体现在“选”上,它把普查有希望的地区进一步证实选出更有力的含油构造。而细测主要体现在“定”上,它把选好的构造,通过细测把含油构造具体定下来,编制出精确的构造图以供进一步钻探,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找到油气田。 二.地震勘探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反射波法地震方法是

一种极重要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测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当地层岩石的弹性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震波场发生变化,并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现象,通过人工接收变化后的地震波,经数据处理、解释后即可反演出地下地质结构及岩性,达到地质勘查的目的。地震勘探方法可分为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三大类,目前地震勘探主要以反射波法为主。 地震勘探的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野外采集工作。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在地质工作和其他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探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用野外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这一阶段的成果是得到一张张记录了地面振动情况的数字式“磁带”,进行野外生产工作的组织形式是地震队。野外生产又分为试验阶段和生产阶段,主要内容是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第二个环节是室内资料处理。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对野外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工作,得出的成果是“地震剖面图”和地震波速度、频率等资料。第三个环节是地震资料的解释。这个环节的任务是运用地震波传播的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的原理,综合地质、钻井的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说明地层的岩性和地质时代,说明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绘制反映某些主要层位的构造图和其他的综合分析

海洋油气田开发审批稿

海洋油气田开发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中国海洋油气田开发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现状 中国近海大陆架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7个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60多个含油、气构造,已评价证实的油、气田30个,石油资源量8亿多吨,天然气1300多亿立方米。其中,石油储量上亿吨的有绥中36—1(2亿吨),埕岛(1.4亿吨),流花11—1(1.2亿吨),崖城13—1气田储量800—1000亿立方米。按照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石油资源评价结果,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而当时中国海洋石油探明程度为12%,海洋天然气探明程度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上述中国海洋的油气资源中,70%又蕴藏于深海区域。 近海油气勘探开发 自2005年来,我国近海油气开采勘探进入高速高效发展时期。尽管勘探工作一度遭遇了挫折,但长期的研究和勘探实践均表明中国近海盆地仍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因此,我们转变了勘探思路, 首先鼓励全体人员坚定在中国近海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信心,并以此为指导思想, 加大了勘探的投入, 狠抓了基础研究和区域评价, 通过科学策和合理部署, 依靠认识创新和技术进步, 勘探工作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2005 年以来, 共发现了 20余个大中型气田, 储量发现迅速走出了低谷, 并自2007年以来达到并屡创历史新高, 步入了高速、高效发展的历史时期, 实现了中国近海勘探的再次腾飞。其中, 渤海海域以大面积精细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 通过区域研究, 对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特征的全面再认识促成了储量发现的新高峰; 南海东部的自营原油勘探获得了恩平凹陷和白云东洼的历史性突破, 有望首次建立自营的独立生产装置; 南海西部的天然气

油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

油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01T16:58:26.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王建伟 [导读] 摘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新的油气数量的发现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能够在现有储量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开发。 江苏华东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 212002 摘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新的油气数量的发现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能够在现有储量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开发。目前,我国与国际上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这些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过程里坚实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油气的勘探开发;技术需求与应用:勘探案例 自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能源的依赖逐渐加大,作为目前人们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的供能物,石油已经成为我们赖以生活的能源之一。我国目前处在经历的高速发展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上的。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家,我国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十分明显,无论从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国家安全的层面来看这种影响都是糟糕的。为了能够摆脱这种糟糕的影响,实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提升乃至突破,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都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要想实现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就要重点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提升石油生产过程中效益成本比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解决方向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油气田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剩余油其本身的分布十分分散,而现有的监测油藏技术较为落后,使得老油气田的采收率较低;其次,因为我国各种地形地貌兼备,对于多种不同地表条件的勘测,所需要用于应对的技术手段也相应不同,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条件,现有的技术还存在一些困难;最后,老油气田周围存在的新油气田由于勘探技术不够全面而难以被检测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现有的监测技术,对于全地貌、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补充性的技术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震勘探技术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进行大地对人工地震波的响应的观测与分析,从而可以判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及形态,这就是地震勘探技术。其中代表性的技术如高密度空间采样、多波多分量勘探、时移地震勘探及井中地震勘探等,将这些技术分别对应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施工条件,结合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有效提升了复杂情况下我国的油气勘探能力。 2.1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的应用 所谓高密度空间采样,是指通过野外采集来进行地震波场的空间采样。这一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另一方面,由于其不组合其他信号的激发与接受,保证了在记录过程中信号的真实性,不对信号进行改写,避免了有效波受到影响。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从横向、纵向两种方向提升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通过不同方式进行野外采集时,小面元的采集结果要好于大面元,这是因为小面元采集可以极大的减缓反射波的干扰,与此同时也起到促进成像和压制干扰的作用。现阶段,高密度空间采样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足够可靠的技术,在勘探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多波多分量勘探技术 所谓多波多分量勘探技术,就是采用多分量激发和接收,综合利用纵波、横波以及转换波等多重好地震波反馈的信息,对构造成像进行改善,检测储层裂缝以及预测油气等的地震技术。其中转换波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这项技术的价值。事实上,在仅仅使用纵波进行勘探的情况下,勘探的操作十分简单,成本也低,但随之也带来了无法辨别亮点存在以及进行油气田的预估等问题,引入转换波之后,操作以及成本的提升都不大,但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之下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应用价值。 2.3时移地震技术 时移地震技术是指对不同的时间内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学科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推断油气田内的油气分布状况等关键信息,如储层流体变化、油气流向、剩余油分布等。但是由于这项技术本身的特点,它要求储层孔隙吼道中的流体成分以及饱和度的物性参数有明显变化,于是,它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需要使用对象需要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 2.4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了两种方法。其中,垂直地震技术由于表现优异的勘探效果而常常得到使用,而另一种方法及水平地震技术使用则较少。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由新一代裸眼井测井、套管并测井、随钻测井以及井中地震等多方面的技术组成,对于评价油气层、发现油气藏并对其特性进行描述等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同时也从整体上提高了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水平。常用于追踪裂隙、研究油藏研究储集层物性等方面。 2.5综合解释方面的技术 所谓综合解释,是指在我们通过各项技术取得地震资料之后,如何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如何运用与之关联的理论知识,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建模来进行相关的解释,从而为油气的勘探提供理论支持。习惯上,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利用地震勘探所得各项资料,对研究区域的沉积相的种类进行判断,以期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依据;其次是沉积体系以及储层地震相应特征的研究,依次进行相分析、等时地层格架构建,并对构建得到的构架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响应特征;最后是融合多种单一的地震解释技术(如多属性分析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综合地质模型以及上述两个部分的研究结果,以完整呈现出研究区域的地质结构全貌。 三、勘探案例 为了探究其实际的应用价值,我们选取扶余油田的改造性勘探开发,来进行研究。 之所以选择扶余油田,也是因为它有着足够的代表性。复杂的地表结构、较大的采集难度等。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我们综合采集、处理以及解释等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了地震资料的质量,为未来高难度油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按照地震资料分析,可以知道油田有着清晰的构造,确定了油田剖面的断层以及断电,为之后油气田的快速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日趋成熟,带来的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人们对从以前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掌握。各项综合技术与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完善,是当下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举措。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定稿版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和个人,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及其他有关设施。 第三条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称"主管部门"。 第四条企业或作业者在编制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必须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海洋局和石油工业部,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组织审批。 第五条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油田名称、地理位置、规模; (二)油田所处海域的自然环境和海洋资源状况; (三)油田开发中需要排放的废弃物种类、成分、数量、处理方式; (四)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价;海洋石油开发对周围海域自然环境、海洋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海洋渔业、航运、其他海上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为避免、减轻各种有害影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五)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影响程度及原因; (六)防范重大油污染事故的措施:防范组织,人员配备,技术装备,通信联络等。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应具备防治油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制定应急计划,配备与其所从事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规模相适应的油收回设施和围油、消油器材。 配备化学消油剂,应将其牌号、成分报告主管部门核准。

海上油田注水新工艺

海上油田注水新工艺 邓燕霞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 摘要:2007年以来,胜利海上油田水井以大通径防砂液控分层注水为主导工艺,分层测调工作易受管柱遇阻影响,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导致各层吸水状况难以掌握,分层注水效果评价模糊。为改变这一现状,海洋采油厂联合采油院开展了空心分注管柱测调一体化工艺研究。至2009年底,海上116口注水井全部下入防腐油管,所用防腐油管类型达6种,以渗氮油管为主,渗锌、玻璃钢、涂料、钛钠米及内衬油管为辅。2009年5月水源井投产,目前开井2口,日产水量6000m3,占中心二号供水量的60%,出水温度84℃,海水矿化度3.3×104mg/L,海水与地层水混合液矿化度1.8×104mg/L,注入水矿化度的下降将缓解注水管柱腐蚀状况。海上油田今后发展方向是实现高效提液,注采工艺以提高单井液量(产能)为核心做好技术配套。 关键词:注水井;封隔器;分层注水;防腐油管;测调一体化 doi:10.3969/j.issn.1006-6896.2012.3.004 胜利海上油田针对注海水管柱腐蚀结垢严重、测试调配工作量大、分层合格率低等问题,不断加大注水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力度,其目的是深化水井工艺技术配套,切实改善水井井筒技术状况,实现向地层注足水、注好水,为海上提液、提速开发夯实基础。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大斜度井封隔器分层合格率低 埕岛油田早期的空心单管分层注水管柱的封隔器采取液压卡瓦座封,大斜度井应用封隔器胶筒密封有效期短,在封隔器带反洗井通道,层间压差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串层,分层可靠性低。2003~2005年验封26级封隔器,封隔器合格率仅为45%,封隔器胶筒密封有效期为1年左右。 1.2注海水为主导致管柱腐蚀结垢严重 埕岛油田转入注水开发阶段时,由于海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好,来源广、成本低,注水水源优先考虑污水,海水作补充。但油井分离污水量有限,埕岛油田一直以海水为主要注水水源。海水对管柱有强烈的破坏作用,由于海水高矿化度,注水管柱平均下井3.5年出现腐蚀穿孔,见表1;同时海水富含泥质,管柱内壁常形成致密垢层。管柱穿孔将直接造成封隔器不能坐封,分层注水没有保证;管柱腐蚀结垢极易导致测调工具遇阻,进而影响层段合格率。上述问题导致检管工作量激增,海上作业平台和费用压力巨大。 1.3水井测试调配难度大 目前采用的大通径防砂液控分层注水工艺,分层测试调配工艺繁琐,工作量大,施工风险大,成功率低(约50%),作业周期长且费用高。因此海上水井每年测调工作都很难完成,导致大多数水井 各层实际吸水情况不清,分层注水效果不明。 2注水新工艺的应用 2.1液控分注 针对大斜度井分层封隔器胶筒有效期短、封隔器密封与反洗井存在矛盾等问题,研究推广了液控式分层注水管柱,采用液压扩张式封隔器分层,地面控制井下多个扩张封隔器胶筒的胀开与收缩。在正常注水或停注但需要保持封隔器分层时,只要保持地面液控装置一定压力,液控扩张式封隔器就能保持胀封状态;需反洗井时,地面液控装置泄压,液控扩张式封隔器胶筒收缩,形成反洗井通道,实现全井筒反洗井。该管柱验封测试封隔器密封良好,自2006年7月在CB1B-4井试验以来,到2009年推广应用55口井,占海上分注井数的53.4%。 液控分层注水工艺在2008年以前主要用于拔滤并重新防砂的水井,后经研究改进实现了不拔滤下液控分注管柱:①针对大刮管器易损坏防砂管,改用GX-T127小刮管器对防砂管通刮,去除内壁污垢;②针对液控封隔器坐封位置问题,考虑到在7英寸套管中座封注水时封隔器受力较大,确定了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信息一体化管理--杨晓柏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信息一体化管理 姓名:杨晓柏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信息一体化管理 摘要:勘探开发一体化是适应知识化与信息化时代,加速油气资源开发,提高投资效率和增加企业总体效益的必然趋势,已引起石油企业的广泛关注。同样,加快油田信息化建设、数字油田建设如今在国内外油田企业已经成为发展方向。本论文提出了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管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信息孤岛、部门壁垒,核心是对油田企业历史数据的整合、信息及各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实现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管理的目标——信息资源共享。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数字油田建设、数字油田建设的重点是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管理。详细说明了数字油田建设的模型与作用和认识结论,介绍了实施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架构、模式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勘探开发一体化;数字油田;信息一体化管理 The information i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bstrac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is a new business concept to adapt to the era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and to improve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and it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oil industry. Similarly, to speed up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eld, the number of oil field construction business is now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come a common aspiration. In this paper, We think that propose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o address the primary problem is the “information islands”, “sector barriers, ” The core business of oil field integr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bjectives -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Oil company’s focu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digital oilfield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oil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cused o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etai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oil field models and the rol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lus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exploration and

注水三十年来的心得与体会(加拿大油田)

注水能力——我们在过去三十年中所学到的 摘要 随着注水在石油工业中的不断应用,正确处理由她所带来的用水管理问题也显得愈发重要。注水,这种将产生出水回注应用于维持油藏压力及产出水处理的工艺已有很长一段历史了。早期的注水工艺,主要用于提高陆上油田生产后期的原油采收率,随着油田的开采,油藏压力不断降低,当压力降低至饱和压力以下时就借助注水工艺来提高采收率。然而,对于这些油田,当开采到晚期时,由于地下水层的不断侵入、地面注水量的增加,会导致油井产出的水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海上油田不断地发展,考虑到其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海上油田已将注水作为开采方式并在油田生产早期就投入使用。 本文是对自19世界70年代巴克曼和戴维森的水质调查到最近的墨西哥湾海上油田实践等公开著作中有关油田注水内容的回顾与总结,它总结了30年来石油工程师们的经验并对注水能力的最新见解做了简明概要。文中既包括陆上油田也包括海上油田,并列举了很多注水的成败实例,这些都将对油田生产者为当前及未来注水工程的动态发展及策略规划提供莫大的帮助。 简介 当越来越多的人类主要油田进入后期生产时,在地下水层的侵入以及地面大量注水影响下,油井产水量越发增加。纵所周知,如果石油工业更多的处理的是水的问题而不是油,那这样的石油工业还不如称为“水工业”。据估计,如今全世界产出原油的平均含水量已经达到75%,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几欲耗尽的油藏,油气生产者平均每获得一桶原油就得到三桶水。因此,如何巧妙地控制好油田产出水的量是每一个石油公司都要面对的迫切任务。 注水用于石油工业的生产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早期的应用中,注水主要是作为当油藏压力降低至饱和压力以下时用于提高油藏压力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然而,随着海上油田不断地发展,出于对生态环境的考虑,目前海上油田已将注水驱油作为优先开采方式并在油田生产早期就投入使用。 油田注水,作为维持油藏地层压力以及处理地下产出水的一种方法正逐渐成

海上油气开采工程与生产系统教程

海上油气开采工程与生产系统 中海工业有限公司 第一章海上油气开采工程概述 海底油气资源的存在是海洋石油工业得以进展的前提。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全球海洋石油蕴藏量约1000多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储量约为380亿吨。世界对海上石油寄予厚望,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对深海进行勘探的有50多个国家。 一、海上油气开采历史进程、现状和今后 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经历如下几个时期: 早期时期:1887年~1947年。1887年在墨西哥湾架起了第一个木质采油井架,揭开了人类开发海洋石油的序幕。到1947年的60年间,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滩海油田,大多是结构简单的木质平台,技术落后和成本高昂困扰着海洋石油的开发。 起步时期:1947年~1973年。1947年是海洋石油开发的划时代开端,美国在墨西哥湾成功地建筑了世界上第一个钢制固定平台。此后钢平台专门快就取代了木结构平台,并在钻井设备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海上石油开采已遍及世界各大洋。 进展时期:1973年~至今。1973年全球石油价格猛涨,进一步推进了海洋石油开发的历史进程,特不是为了应对恶劣环境的北海和深水油气开发的需要,人们不断采纳更先进的海工技术,建筑能够抵御更大风浪并适用于深水的海洋平台,如张力腿平台(TLP)、浮式圆柱型平台(SPAR)等。海洋石油开发从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

期,近20年中,海洋原油产量的比重在世界总产油量中增加了1倍。进军深海是近年来世界海洋石油开发的要紧技术趋势之一。 二、海上油气开采流程 海上油气田开采可划分为勘探评价、前期研究、工程建设、油气生产和设施弃置五个时期: 勘探评价时期:在第一口探井有油气发觉后,油气田就进入勘探评价时期,这时开发方面的人员就开始了解该油气田情况,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将今后开发所需要的资料要求,包括销售对油气样品的要求,提交勘探人员。 前期研究时期:一般情况,在勘探部门提交储量报告后,才进人前期研究时期。前期研究时期要紧完成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总体开发方案(ODP)。前期研究时期也将决定油气田开发基础,方案的优化是最能提高油气田经济效益的手段。因此,在可行性研究和总体开发方案 ( ODP )上都要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得到石油公司高级治理层的批准。 工程建设时期:在工程建设时期,油藏、钻完井和海洋工程方面的要紧工作是成立各自的项目组,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治理体系,组织差不多设计编写并实施,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安全进行全过程的治理和操纵,使之达到方案的要求。油藏项目组要紧进行随钻分析和井位、井数等方面调整;钻完井项目组紧密与油藏项目组配合进行钻井、完井方案的实施;海洋工程项目组负海上生产设施的建筑;生产方面的人员也会提早介入,并进行投产方面的预备。

辽河油田开发建设四十周年教育材料

辽河油田开发建设四十周年教育材料 辽河油田开发建设4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 建成了一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为石油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 开辟了一条符合自身规律的创新发展之路,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 攻克了一系列勘探开发技术难关,稠油、超稠油开采居世界领先水平。 ◇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党建工作体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 造就了一支优秀的石油职工队伍,具有辽河特色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 催生了一座现代化石油石化城市,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职工群众。 40年来,辽河油田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下步发展提供了许多深刻启示。 一是必须牢记发展第一要务。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三是必须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四是必须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五是必须高举大庆精神旗帜。 六是必须切实履行三大责任。 一、奉献能源写华章 以中国石油工业长河的波光涛影为背景,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述辽河油田? 生繁华于苍凉!一个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和加工基地傲然崛起,一系列勘探开发工艺技术位居世界前列,一条科学和谐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那印刻在风雪烟尘中的创业脚步,记录下石油人共赴荒原、地宫探宝的气魄。 建和谐于穷荒!一个科技、绿色、和谐大油田生机勃发,一支优秀的石油员工队伍百炼成钢,一套完整的党委工作体系落地生根,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一座美丽富饶的石油之都、生态之城拔地而起…… 作为中国石油的忠诚劲旅,辽河油田坚持科学发展,在“为中国加油”的振兴版图上写下了责任与担当:连续24年保持千万吨以上高产稳产;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原油3.8亿吨、天然气800亿立方米,上缴利税费1996亿元。 我为祖国献石油,辽河人满怀热血衷肠,绘就爱国画卷 在时间长河中回溯,勘探炮声惊醒了下辽河荒原的沉寂。 一支铁人的队伍挥师南下,自“大庆673厂”肇始,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大军点燃了为国分忧、产业报国的能源之火,而诞生于1970年的“三二二”油田拉开了辽河会战的序幕。 在百业待兴的年代,还有什么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更鼓荡心潮、 激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技术特色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特色技术 辽河油田位于美丽的渤海之滨、素有“湿地之都”之称的辽宁盘锦。这里有瑰丽似火的红海滩,高贵轻盈的丹顶鹤,苇浪连天的大苇田,玲珑剔透的盘锦大米,自然环境独特,四季分明,风景如画。作为一个油田的孩子,从小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对石油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直梦想着将来有一天也能像父辈们一样,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所以紧张的学习之余,对辽河油田的勘探开发知识进行了一些学习和认识。 1955年,辽河盆地开始进行地质普查,1964年钻成第一口探井,1966年钻探的辽6井获工业油气流,1967年3月大庆派来一支队伍进行勘探开发,称“大庆六七三厂”,正式拉开了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的大幕。今年是辽河油田开发建设45周年,辽河油田45年的历史,是一部石油勘探开发史,也是一部石油科技的进步史。经过45年的勘探开发历程,辽河油田逐渐形成了具有辽河特色的勘探开发技术。 辽河盆地是一个开发对象十分复杂的复式油气区,堪称地质大观园。其地质特征用一句话概括可为“五多一深”,即含油层系多、断块断裂多、储层类型多、油藏类型多、油品类型多、油层埋藏深。从太古界到新生界共发育14套含油层系;仅盆地陆上就发育2-4级断层300余条,四级断块450多个;储层岩性较多,碎屑岩、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均有出现;稀油、高凝油、普通稠油、特稠油及超稠油具有发育。 辽河油田1986年原油产量达到千万吨,截至2014年底已经在千万吨以上稳产29年。辽河油田是国内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探明稠油地质储量与稠油年产量所占比重较大。全国22.9亿吨的稠油探明储量,辽河油田占了10.86亿吨,占到了47.5%。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辽河断馅西部凹陷西斜坡、东部陡坡带和中央隆起南部倾末带。 稠油是指在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a.s、相对密度大于0.92的原油,国外称之为“重油(heavy oil)”。我国稠油沥青质含量低,胶质含量高,粘度偏高,相对密度较低。根据我国稠油的特征,将稠油分为三类。在稠油分类时,以原油粘度为第一指标,相对密度作为辅助指标。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 海洋油气勘探最早始于1887年,美国在利加福尼亚近岸6m水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油气勘探的序幕。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世界海洋勘探开发活动,从近岸水深几米—几十米,到陆架区(<200m),向深水陆坡区(>500m)和超深水区(>1500m)拓展。当今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一系列重大的新发现、新突破、新进展和新成果。 1. 海洋油气资源分布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陆架区和深水陆坡区,其中陆架区资源量占60%,陆坡区约占40%。在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域(<200m)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水深<500m为浅海、>500m为深海,1500m以上为超深海)。2000~2005年,全球新增探明储量164亿t油当量,其中深海占41%、浅海占31%、陆域占28%。 从区域上看,目前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形成“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三湾”即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几内亚湾;“两海”即北海和南海;“两湖”即里海和马拉开波湖。其中波斯湾的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北海沿岸的英国和挪威,还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国家。 2. 海洋油气储量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储量约400亿t;海洋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球天然气资源总量31%(46.6万亿m3),探明储量约26万亿m3。据美国《油气杂志》统计,截止2006年1月1日,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57亿t、天然气探明储量173万亿m3;全球海洋石油地质储量1350亿t,探明储量约400亿t;海洋天然气地质储量约140万亿m3,探明储量约40万亿m3。据美国地调局(USGS)评估,世界(不含美国)海洋待发现石油资源量(含凝析

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

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 海上采油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石油开采方式,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战略意义重大。海上采油过程需要解决诸多技术问题,其中与水处理相关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油田采出的含油废水的处理,这是防治海洋污染的关键环节;其二是油田注水过程存在的结垢问题,其有效解决对于保障海上油田的可持续开采至关重要。由于海上采油平台的寿命短、风险高,因此必须提前采用注水开发方式。 采出水处理后回注是保障油田可持续性开发并减轻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油田采出水含油量、矿化度、固体悬浮物含量高,且含有腐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以及采油过程、油水破乳及输送过程中投加的种类繁杂的药剂,使其处理难度极大。由于油田采出水量与注入水量不平衡,需要通过打水源井或直接注入海水的方式补充水量。打水源井不仅成本很高,而且井水的矿化度一般较低,与储层水的盐度相差较大,会引起储层中粘土颗粒的迁移,致使渗流孔堵塞。此外,直接注入海水也存在较严重的结垢问题。因此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至关重要。 1海上油田注水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注水处理工艺及注水指标 传统的采出水处理工艺主要是围绕去除悬浮物和除油展开的。国外海上油田常用的净化装置有气体浮选装置、离心机、水力旋流器、电泳装置、波纹板分离器、薄膜过滤器等,国内油田的采出水处理回注工艺大多数也以隔油混凝(气浮)过滤工艺为基础。渤海油田原油处理厂生产污水处理工艺即包括斜板除油、气浮和核桃壳过滤3个工序,处理出水供油田注水用。胜利埕岛海上油田的采出水处理系统采用自然沉降、水力旋流、纤维球过滤工艺,出水达到注水水质标准后回注到储层中。 另外,离心分离方法在南海海上油田也有应用[2]。传统直接注入海水的处理流程,主要围绕除悬浮物和除氧展开。英国北海福蒂斯油田于1976年开始注入海水,其海水处理工艺为精滤器→换热器→脱氧塔→清滤器→注水泵。国内,埕岛油田选用了海水粗过滤、压力斜板沉淀、细过滤、超重力脱氧、电解氯化杀菌、药剂投加等海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海水中悬浮物≤5mg/L、含氧量≤0.05mg/L,颗粒粒径中值控制在4μm以下。渤海绥中36-1油田采用的注水要求从海水中滤掉90%~95%的直径≥5μm的颗粒。各油田含油储层的孔隙结构及其渗透率各不相同,目前全国主要油田的注水水质标准参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1994)。该标准对水中悬浮物含量及粒径、含油量、细菌含量等几项指标有严格要求,但对注水中易致垢的二价离子则没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尽管一般情况下注水水质达到了SY/T53291994中相应指标的要求,但在生产中结垢现象依然较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