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乘风破浪”的年轻人,身体缺氧5大症状出现2个,快用家用血氧仪!

“乘风破浪”的年轻人,身体缺氧5大症状出现2个,快用家用血氧仪!

“乘风破浪”的年轻人,身体缺氧5大症状出现2个,快用家用血氧仪!
“乘风破浪”的年轻人,身体缺氧5大症状出现2个,快用家用血氧仪!

“乘风破浪”的年轻人,身体缺氧5大症状出现2个,快用家用血氧

仪!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都面临着沉重的房贷、车贷等压力,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然而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身体健康,如果您出现了以下5种症状中的2个或2个以上,请赶快使用家用血氧仪监测身体血氧含量,实时监控血氧健康,确保心脑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其他一切都等于零。

身体缺氧的5大症状:

1、经常打哈欠。

一般来说,人们打哈欠是因为睡眠不足、身体劳累或者居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的。但是有一部分人打哈欠是因为身体缺氧导致的。身体一旦缺氧就会将信号直接传输到大脑,大脑就会向肺部发出指令,做深呼吸,从而获得更多的氧气。

2、头晕。

大脑使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如果长时间工作,特别是脑力工作,大脑的耗氧量会急剧上升。但同时人体摄氧能力是有限的,在摄氧能力一定,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缺氧。轻微的缺氧会使脑部运动出现障碍,如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同时伴随出现的就是头晕的情况。

3、胸闷。

人体所需的氧气是需要通过心脏不断的跳动而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的,而心脏要不断的跳动就需要充足的动力,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作为支撑。身体一旦缺氧就会引起心肌缺氧,从而出现胸闷的症状。

4、疲惫。

一般的疲惫可以通过睡眠和休息缓解,但是如果通过睡眠和休息仍然无法解决,就说明

身体缺氧。身体缺氧就会引起疲劳感加重,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

5、身体水肿。

一般身体水肿会导致身体缺氧,而身体缺氧又会加重水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就是身体缺氧的5大症状,如果您出现了2个或2个以上,请赶快使用家用血氧仪,监测身体血氧含量,实时监控血氧健康,确保心脑健康。

关于家用血氧仪的选择,建议可以选择腕式血氧仪或指夹式血氧仪,这类血氧仪体积小、易携带,便于时时监测血氧状况。

再次提醒“乘风破浪”的年轻人,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身体健康,如果您出现了经常打哈欠、头晕、胸闷、疲惫、身体水肿五种症状中的2个或2个以上,请赶快使用家用血氧仪监测身体血氧含量,实时监控血氧健康,确保心脑健康。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氧气是生命所必须的物质,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就称为缺氧。此时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氧疗。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先对缺氧症状予以划分,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注:PaO2 :血氧分压SaO2 :血氧饱和度 根据缺氧程度的轻重游客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以上几种缺氧的分类,即可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和长程家庭氧疗这五类。 1、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于有明显通气/灌注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3、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溶解血液的氧,以满足组织供氧。常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的护理对象。 5、长程家庭氧疗法:指一昼夜持续吸氧15小时以上,吸入氧浓度在24%-28%,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的一种疗法。适用于明显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睡眠性低氧血症的护理对象。

人体缺氧可引发多种疾病

人体缺氧可引发多种疾病 1.偏头痛与缺氧 随着冬天的来临,偏头痛的高发季节又到了,医用制氧机这是一种间歇性反复发作的青壮年常见多发病,一般来说女性多于男性,在儿童中也有高达2%到4.6%的发病率。该病发作时以搏动性头痛为特征,可单侧或双侧头痛,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失眠、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便秘等征状。 除遗传因素外,下列情况均可能诱发偏头痛: 环境性或生理性缺氧、噪音、饥饿、紧张、劳累、突然受冷、激怒、枕头过硬、性生活不协调、过食冷饮或巧克力等;不少女性多在月经来潮之前发病;患有青光眼、颈椎病、鼻窦炎及视神经炎;关于偏头痛的成因在医学界至今众说纷纭,但普遍的观点是:脑部血管痉挛后出现反应性扩张,动脉张力变低,引起充血行高灌注,局部脑缺血,从而产生头痛。血管扩张越明显,搏动幅度及累及范围越大,头痛程度就越严重。 吸氧可以快速改善脑缺血引起的脑神经细胞缺氧症状,有效地缓解疼痛及减少发病次数。偏头痛患者家中如备有制氧设备,将对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贫血与缺氧 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组共同症状,它是指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该病理生理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减低,其临床表现决定于器官组织的缺氧程度和对缺氧的代偿功能和适应能力。故贫血症状的有无及轻重,除原发疾病的性质外,主要是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及其发生速度,同时也与患者年龄及心肺代偿能力有关。 一、心脏搏出量增加 贫血患者因红细胞减少,血液粘度减低和选择性的周围血管扩张,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心率加速,循环速度加快,为防止对机体供氧量减少,心脏排血量会增加。 二、增加组织的灌注 贫血时血液供应重新分配,供血减少区域为皮肤组织和肾脏,故皮肤苍白,对缺氧敏感的心肌、脑和肌肉供血量增加。 三、肺的代偿机能 贫血时呼吸加快、加深、呼吸增强,但这并不能得到更多的氧,这可能是对组织缺氧的一种反应。 由此可见,贫血者容易出现一系列缺氧症状,久而久之,将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坚持使用鲜氧机进行日常氧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3.老年痴呆症与缺氧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脑缺血、缺氧,脑神经细胞变性而出现的大脑慢性功能障碍,以意识模糊、记忆缺损、人格障碍和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该病导致老年人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目前,我国约5%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痴呆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人数还将大幅度上升,成为未来社会的“流行病”。 据临床观察发现,除衰老退化基础上发生的痴呆外,遗传因素也是引起老年痴呆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还有微量元素的影响,特别是铝的含量过高与痴呆的发病率、死亡率密切有关;也有认为脑外伤、中毒、代谢、内分泌疾病、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均可影响痴呆的发生;另外,神经内科专家经多年研究证实,老年性痴呆还与脑部慢性缺血缺氧有关。 专家建议,老年朋友平时应注意主动学习,勤于用脑,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环境性缺氧及缺氧症状

环境性缺氧及缺氧症状 大气中的氧含量是20.9%。在一个氧含量低于18%的环境中,人体摄入的氧气不足,血液中的氧分压过低,血红素处于不饱和状态,各部分组织的细胞就都会由于供氧不足出现一定的变化,表现出相对应的缺氧症状。 环境大气中的氧浓度降至16~14%(氧分压122~106 mmHg)时,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加速,血压升高,肢体的动作协调功能变差。 环境大气中的氧浓度降至14~10%(氧分压I06~76 mmHg)时,有疲劳感,精神动作失调,注意力减退,思想出现紊乱,如同喝醉了酒,进而迷失方向,失去知觉。 环境大气中的氧浓度降至10~6%(氧分压76~46 mmHg)时,出现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和紫疳,全身发热,失去自主动作和说话能力,并很快丧失意识,陷入昏迷。 环境大气中的氧浓度降至6%以下(氧分压46 mmHg以下)时,血压下降,心跳微弱,抽搐,张口呼吸,很快停止呼吸,进入死亡状态。 但是,个体对缺氧的耐受程度和反应有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平时劳动强度大或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人,对缺氧更加敏感。

在严重缺氧环境中,有时会没有明显先兆症状而突然昏迷。没有准备而进入严重缺氧的环境的人,往往在自己察觉到呼吸困难时,已经无力逃生,甚至猝然死亡。 轻度的环境性缺氧患者,在及时转入供氧正常环境或及时获得补充给氧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如果缺氧时间较长,可能造成脑水肿等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幻觉、表情淡漠或兴奋等延续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造成大脑皮质、基底节等永久性病变,发生瘫痪、记忆丧失或意识丧失。 环境性缺氧现象多出现在密闭空间,例如地窖、地下室、化粪池、温室、冷库、阴沟、抽水站、涵洞、地下管道、贮罐、反应塔、船舱等。在这些地方发生缺氧现象,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而没有补充或更新的缘故。在密闭空间放置的金属设备生锈会消耗氧,存放的农产品会消耗氧。另外,气体输送管道的漏泄、沼气的生成等,都会把密闭空间里面原有的氧气置换掉。 要有明确的环境性缺氧意识。在进入密闭空间以前,一定要进行检测。必须进入缺氧空间时,要配备必要的供氧装备或直接通连外界新鲜空气的呼吸器具。过滤性呼吸面具不能解决氧气的匾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也不能解决缺氧。 一般说来,凡是氧含量低于20.9%的环境,都是缺氧环境。即便是轻度缺氧的环境,长期在其中生活、工作,也会终身体健康带来不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试验的讨论问题1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试验的讨论问题 小组成员: 1、请给出本实验的五个关键词 缺氧氯丙嗪总耗氧率 CO 亚硝酸盐美兰存活时间 2、请指出临床上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①血氧分压PO2:又称血氧张力,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越多,血氧分压越高。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的功能状态,正常约为100mmHg;静脉血氧分压反映内呼吸状态,正常约为40mmHg。 ②血氧容量CO2max: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完全氧合后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及 其与氧结合的能力。 ③血氧含量CO2: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与Hb结合的氧量。正常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ml/dl,静脉血氧含量为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反映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 ④血氧饱和度SO2:Hb结合氧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98%,静脉血氧饱和度为70%~75%。 ⑤氧解离曲线:PO2与SO2之间的关系曲线,S型。血氧饱和度变小,氧解离曲线右移。 ⑥P50: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反映Hb与氧的亲和力。 3、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哪些? 年龄、身体机能和代谢状态、营养、锻炼等都是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总的来说就是耗氧过大(供氧不足)及用氧障碍两点。 4、请简要归纳缺氧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 急性缺氧由于机体来不及代偿而较易发生功能代谢障碍,慢性缺氧时通常既有代偿性反应又有损伤性反应。呼吸系统主要是代偿性肺通气量增加;循环系统主要是心排出量增加、血流重新分布、肺血管收缩和毛细血管增生;血液系统主要是红细胞增多、向组织释氧能力增强;神经系统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丧失;细胞、组织主要是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增强 5、缺氧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血液性缺氧、低张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6、低张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血氧变化有何特点? 原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 发病机制: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过低,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出现发绀症状。 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及氧饱和度均降低。 7、血液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血氧变化有何特点?举例? 原因: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发病机制: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降低,毛细血管床中的平均血氧分压较低,血氧不易时放入组织。 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降低,血氧饱和度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8、循环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血氧变化有何特点? 原因:全身性或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组织供氧不足。

缺氧与疾病

缺氧与疾病讲稿 氧气对人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刻也不能停止吸入。由于缺氧会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严重损害,体内各器管,组织活动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于是使人发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甚至于发生昏迷、死亡。我们所说的氧气疗法是针对缺氧而给于治疗的一种办法。引起缺氧的疾病很多,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的疾病等等。都可以使身体缺氧。 我们健康人体内氧的储备量是极少的,总括起来算也只1500毫升左右,而我们人体在正常的生活中,每分钟的耗氧量也要250毫升左右,这少得可怜的储备,只够在缺氧的环境中用6分钟。人在缺水的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天,在缺食物的环境中存活数十天。而缺氧一刻也不能维持下去。 缺氧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疾病、脑部疾病、消化疾病、关节病、痛风、前列腺炎、紫绀、肿瘤癌症、亚健康,等一系列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 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里,仅仅只有15%-18%的人不缺氧,而在剩下的82&-85%中60岁以上的人占的比例更高。老年人更缺氧,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功能、和各种疾病导致携氧功能都减低,因而更加缺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趋于都市化与工业化了,在带来巨量经济财富的同时,缺氧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也愈加明显。为什么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缺氧也随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呢?中健联健康专家介绍说,在我们吸入的空气中,原本只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含量是氧气,剩下的均为其它气体与杂质。工业化程度加深,势必会导致空气污染加重,这个时候,氧气含量则会进一步下降。于是,不知不觉中,缺氧已成为现代人亚健康状态凸显的“罪魁祸首”。 氧在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运作里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尤其关系到

大脑缺氧

大脑缺氧 长时间大脑缺氧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脑死亡。一般性的体内缺氧”,即使不会直接发生生命危险,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氧气如同食物和水,是人体代谢活动的关键物质,是生命运动的第一需要,营养物质必须通过氧化作用,才能产生和释放出化学能。 缺氧是指氧气缺乏症,即空气中缺氧或氧气缺乏状态的总称。大自然为每个人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然而,如果处在一个缺少氧气的特殊环境,或者虽然环境当中不乏氧气,但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摄入足够的氧,或者对吸入的氧气不能充分利用,人体就会发生机能、代谢和形态上的变化。这种状态总称就是缺氧或低氧。因此,医学家把缺氧的原因分为环境性缺氧、病理性缺氧、生理性缺氧和运动性缺氧。缺氧的一般表现缺氧的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继之有恶心、呕吐,呼吸浅快而弱,心跳快而无力。随着缺氧的加重,会渐次出现意识凝,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正常的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造成气体交换不充分。这时,人体首先将作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或血气的直接作用,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继而呼吸频率加快。如果代偿性的反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缺氧。于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聚造成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水平。这种现象总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rnmhg,就称为呼吸功能衰竭。 二、大脑缺氧表现 没有很大的体力消耗却感觉疲惫,心力交瘁,情绪波动大性情改变、困的要命却睡不着,严重时会伴随1和2所述的大脑缺氧表现。 1)过度使用大脑: 我们运动的时候呼吸会急促,心跳会加快,可是谁也没有见过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呼哧带喘的。为什么?这个原因分两点:第一,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会增大大脑对氧气的消耗速度,而大脑对氧气的这种过度的消耗,并不能引起人体代偿性的呼吸速度、心跳加快(原因还不清楚)。第二,然而大脑对缺氧敏感,对于人体其他器官来说完全可以忍受的低氧状态,对于大脑来说是不可饶恕的,于是就会出现上面描述的缺氧症状。 2)伏案工作造成肺通气量减少: 我们的呼吸能力和我们胸腔的体积是有关系的,当我们做扩胸动作的时候,胸腔张开胸腔体积变大有利于肺部的舒张,而我们处于双臂前伸状态的时候胸腔

缺氧症状

氧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对缺氧环境是有一定耐受力的,但是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人体,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易疲劳等。而这种缺氧状态持续下去就会引起人体器官组织的损伤。 吸氧—简单的说就是改善人体因为内因或者外因导致的缺氧症状,弥补人体内缺失的那一部分氧气,从而达到保健或者治疗的目的。 缺氧原因 简单地说氧气是支持我们生命活动的不可缺乏的物质之一。人体短时间缺氧会引起体感不适,长时间的缺氧会引起组织病变。造成人体缺氧的原因可以分为3点即摄入障碍型缺氧、输送障碍型缺氧和过度消耗型缺氧。 1)摄入障碍: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典型的摄入障碍引起的缺氧病例,在发病时会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在此之外,缺氧环境如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冬天不换气的室内空间是外界因素引起的摄入障碍。而驼背、含胸等不良的姿势使得呼吸时肺部不能充分舒展而引起缺氧,这是因为肺通气量不足引起氧气的摄入障碍。 2)输送障碍:氧气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血液来输送到全身各处的。所以如果我们的血液输送出现障碍就会引起人体组织缺氧,而人体组织缺氧的结果就是发生病变。下面列举几个输送障碍的例子 **冠心病:是指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而引起的心肌缺氧(供血不足)所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血管内腔变细变窄自然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病变和坏死。 **脑血管病:脑血管栓塞等原因造成脑组织缺氧和其他必须的营养物质导致组织病变坏死。 **贫血:血液中负责运送氧气的红血球的数量或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而导致氧输送障碍。 等等。。。。。 3)过度消耗:最长见的就是用脑过度的人,长时间过度使用大脑会造成大脑缺氧,从而导致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反应迟缓、夜间睡眠障碍等结果。另外,乳酸是导致人体感觉酸软、疲惫的原因。而乳酸是在氧供应不足的条件下,组织进行无氧酵解的产物。所以从补充体能、增进大脑活力的角度看,如果不能通过运动来改善体内缺氧状况可以适当吸氧气。缺氧症状和缺水症状是一样的 人体缺氧和缺水是一个道理的,如果感觉到口渴了,其实体内水分的缺失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了。同样如果出现了缺氧症状,说明体内氧的缺失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了。因为人体组织中,只有大脑和心脏对缺氧很敏感并且常常会提意见。 1)气急、气促、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伏天尤甚。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2)轻微活动即明显心慌、气短心率变快。老年人和长期缺乏运动的中年人中比较常见。 3)经常乏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记忆力下降。高生活压力人群、脑力劳动者等等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 Safety regulation for working under hazardous condition of the oxygen deficiency 2006-12-1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为了更好地保护缺氧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本标准对国家标准GB8958—198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进行了修订,使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符合实际情况。本标准代替GB8958—1988。 本标准和GB8958—1988相比,内容的变化主要有: ——按照GB/T1.1的要求重新起草了标准文本,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对缺氧定义进行了调整,将缺氧危险作业氧气浓度由18%提高到19.5%。 ——本标准对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分类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本标准对一般和特殊缺氧危险作业要求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将属于事故应急救援的内容纳入新增加的事故应急救援部分。 ——本标准对安全教育和管理部分修改为安全教育和培训部分,增加了事故应急救援部分,删除了管理部分。同时,对安全教育和培训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 1 -

toxic hazardous work in oxygen deficiency atmosphere 1 范围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玢、黄燕娣、赵寿堂、王栋、靳江红 本标准规定了缺氧危险作业的定义和安全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及其人员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安全标志 GB5725安全网 GB6095安全带 3术语和定义 3.1 缺氧oxygen deficiency atmosphere 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0.195的状态。 3.2 缺氧危险作业 hazardous work in oxygen deficiency atmosphere 具有潜在的和明显的缺氧条件下的各种作业,主要包括一般缺 - 2 -

身体缺氧有五大症状

身体缺氧有五大症状 https://www.doczj.com/doc/6d1902499.html, 2012年06月04日09:17 京华时报 现在,制氧机已经成为家庭中一件时髦的健康器材,怎么知道自己身体缺氧?如何为身体补氧呢? 身体缺氧有五大症状 朝阳医院高压氧科主任医师武连华表示,人几天不吃不喝还可以生存,但无氧几分钟就可能昏迷,十几分钟就可能休克甚至死亡。急性缺氧症状明显,但慢性缺氧症状轻、缓慢发展、呈多样性,往往被人们忽略,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以下这些症状就预示身体可能出现了缺氧。 神经系统:精神差、打哈欠、整天感觉疲倦、无力、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能力下降、失眠、痴呆。 心血管系统:经常头晕、心慌、胸闷、憋气、血压不正常、面色灰暗、眼睑或肢体水肿。 胃肠、内分泌系统:食欲变差、经常便秘、胃胀痛、烦躁、易感冒。 肌肉骨骼系统:容易抽筋、腰腿酸痛或关节痛。 皮肤黏膜:容易口腔溃烂、咽喉发炎、牙龈出血、头皮屑多、皮肤苍白、伤口不易愈合。 耗氧运动有助“补氧” 预防缺氧,武连华表示,平时要多开窗通风,要多吃“补氧”食物,如葵花籽油、杏仁、奇异果、红薯等,此外还要多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都有助于身体吸纳氧气。 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吸氧,只要多做些耗氧运动,如游泳、跑步等,即可加强心脏功能的锻炼。武连华强调,当身体有明显缺氧症状,经过开窗、食补、运动等仍不能缓解症状时,尤其是有明确的慢性缺氧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功能不全等,采用家庭吸氧比较好。 什么时间吸氧好?武连华表示,饭后出现困倦可以适当吸氧。不过,睡前才是一天中最好的吸氧时机。心血管疾病常在深夜或凌晨发作,睡前吸氧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而且氧气的镇静作用,可以改善睡眠,尤其是对精神紧张、大脑疲劳过度引起的失眠有效。 专家表示,一般在家每次吸氧的时间为20-30分钟,缺氧症状严重的慢性病患者,可以视病情适当增加时间和吸氧次数。

“乘风破浪”的年轻人,身体缺氧5大症状出现2个,快用家用血氧仪!

“乘风破浪”的年轻人,身体缺氧5大症状出现2个,快用家用血氧 仪!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都面临着沉重的房贷、车贷等压力,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然而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身体健康,如果您出现了以下5种症状中的2个或2个以上,请赶快使用家用血氧仪监测身体血氧含量,实时监控血氧健康,确保心脑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其他一切都等于零。 身体缺氧的5大症状: 1、经常打哈欠。 一般来说,人们打哈欠是因为睡眠不足、身体劳累或者居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的。但是有一部分人打哈欠是因为身体缺氧导致的。身体一旦缺氧就会将信号直接传输到大脑,大脑就会向肺部发出指令,做深呼吸,从而获得更多的氧气。

2、头晕。 大脑使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如果长时间工作,特别是脑力工作,大脑的耗氧量会急剧上升。但同时人体摄氧能力是有限的,在摄氧能力一定,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缺氧。轻微的缺氧会使脑部运动出现障碍,如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同时伴随出现的就是头晕的情况。 3、胸闷。 人体所需的氧气是需要通过心脏不断的跳动而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的,而心脏要不断的跳动就需要充足的动力,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作为支撑。身体一旦缺氧就会引起心肌缺氧,从而出现胸闷的症状。 4、疲惫。 一般的疲惫可以通过睡眠和休息缓解,但是如果通过睡眠和休息仍然无法解决,就说明

身体缺氧。身体缺氧就会引起疲劳感加重,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 5、身体水肿。 一般身体水肿会导致身体缺氧,而身体缺氧又会加重水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就是身体缺氧的5大症状,如果您出现了2个或2个以上,请赶快使用家用血氧仪,监测身体血氧含量,实时监控血氧健康,确保心脑健康。 关于家用血氧仪的选择,建议可以选择腕式血氧仪或指夹式血氧仪,这类血氧仪体积小、易携带,便于时时监测血氧状况。 再次提醒“乘风破浪”的年轻人,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身体健康,如果您出现了经常打哈欠、头晕、胸闷、疲惫、身体水肿五种症状中的2个或2个以上,请赶快使用家用血氧仪监测身体血氧含量,实时监控血氧健康,确保心脑健康。

各个人群缺氧

老年人补氧:补出健康,益寿延年 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需要经常性的补氧来改善身体的供氧状况。定期的补氧可延缓身体器官的功能衰退,降低顽疾突发的机会。对于患有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心绞痛等疾病的老年人,吸氧则能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疾病。 运动员/健身补氧:迅速恢复体力,增加血氧饱和度 运动后,人体内血氧含量降低,肌肉易出现酸疼抽搐等现象,及时的补充氧气可以有效地提升血氧含量,从而达到迅速恢复体力的功效。另外运动前吸氧还可以显著提高肌肉耐力及爆发力。 孕妇补氧补氧从胎儿开始 怀孕期间孕妇身体耗氧量是常人的2倍左右。调查表明:大部分孕妇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定期补养能够有效缓解孕妇出现的疲劳恶心等不适症状,同时有利于安胎、保胎;充足的氧气也能促进婴儿身体及大脑良好的生长发育。 学生补氧给大脑加油做考场上的常胜将军 大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医学证明:大脑缺氧会使脑细胞丧失活力、造成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思维散乱、记忆力下降。长时间学习、复习、人脑耗氧量增大,只有定期补氧才可以让大脑保持活力,记得多、学得快。 驴友补氧远离高原反应再登新高峰 高原景点空气稀薄、气压低、氧分压低、容易引起人体缺氧。轻者头痛、头晕、失眠、乏力、四肢麻木、烟花耳鸣等;重者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甚至威胁生命。如未能及时采取吸氧措施,容易引起高原反应。 白领/商务人士/公务员补氧轻松工作开心生活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紧张的工作节奏容易让长期居于封闭办公环境的白领商务人士产生明显的缺氧症状,精力衰退、胸闷、心悸、头晕眼花等,每日吸氧3到5分钟,能缓解疲劳,保持精力旺盛,清洁呼吸道,置换有害气体,确保身体健康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 标准号:GB8958-2006 替代标准号:GB8958-1988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为了更好地保护缺氧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本标准对国家标准GB 8958—198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进行了修订,使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符合实际情况。本标准代替GB 8958—1988。 本标准与GB 8958—1988相比,内容的变化主要有: ——按照GB/T 1.1的要求重新起草了标准文本,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对缺氧定义进行了调整,将缺氧危险作业氧气浓度由18%提高到19.5%。 ——本标准对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分类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本标准对一般和特殊缺氧危险作业要求与安全防护措施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将属于事故应急救援的内容纳入新增加的事故应急救援部分。 ——本标准对安全教育与管理部分修改为安全教育与培训部分,增加了事故应急救援部分,删除了管理部分。同时,对安全教育与培训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玢、黄燕娣、赵寿堂、王栋、靳江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缺氧危险作业的定义和安全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及其人员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缺氧的综述

缺氧的文献综述 【摘要】:缺氧(hypoxia)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缺氧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就研究它的分类,发病原因,造成后果以及治疗方法等。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2011级药学 用氧的状态要检测二个方面因素:组织的供氧量、组织的耗氧量。测定血氧参数对了解机体氧的获得和消耗是必要的。血氧指标:氧分压(P O2)、氧容量(CO2max)、氧含量(CO2)、氧饱和度(SO2)、动–静脉氧差(A-Vd O2 ) 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同时,也是氧向组织弥散的动力因素;而PvO2 则反映内呼吸功能的状态。 CO2max 指PaO2 为19.95kPa (150mmHg) 、PaCO2为 5.32kPa(40mmHg) 和38℃条件下,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CO2max高低取决于Hb质和量的影响,反映血液携氧的能力。正常血氧容量约为8.92mmol/L(20ml%)。 1.3 氧含量(oxygen content,CO2) CO2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包括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和与Hb 化学结合的氧。当PO2为13.3kPa(100mmHg)时,100ml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氧约为

0.3ml ,化学结合氧约为19ml。正常动脉血氧含量(CaO2)约为8.47mmol/L (19.3ml/dl) ;静脉血氧含量(CvO2)为 5.35-6.24mmol/L(12ml%-14ml/dl)。氧含取决于氧分压和Hb的质及量。 SO2是指Hb结合氧的百分数。 SO2 =(氧含量–物理溶解的氧量)/氧容量×100% 1.5 动–静脉氧差(A-Vd O2 ) A-Vd O2为CaO2 减去CvO2 的差值,差值的变化主要反映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 2.68- 3.57mmol/L(6ml%-8ml%)。当血液流经组织的速度明显减慢时,组织从血液摄取的氧可增多,回流的静脉血中氧含量减少,A-Vd O2 增大;反之组织利用氧的能明显降低、Hb 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强等回流的静脉血中氧含量增高,A-Vd O2 减小。Hb 含量减少也可以引起A-Vd O2 减小。 1.6 P50 氧离曲线左移时P50 减小,比如红细胞内2,3-DPG 浓度增高1mmol/gHb 时,P50将升高约0.1kPa。 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气变化的特点,可把单纯性缺氧分为四种类型: 1、低张性缺氧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指由Pa O2 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当Pa O2 低于8kPa (60mmHg)时,可直接导致CaO2和SaO2 明显降低,因此低张性缺氧也可以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hypotonic hypoxemia )。 原因 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为吸入气体氧分压过低、肺功能障碍和静脉血掺杂入动脉血增多。 (1)吸入气体氧分压过低:因吸入过低氧分压气体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大气性缺氧(atmospheric hypoxia )。

缺氧的表现及其危害

缺氧的表现及其危害 大家所理解的缺氧是怎样的呢?有人认为缺氧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亦有人认为缺氧会使人马上丧失生命。今天小编引导大家深入地探讨一下缺氧的表现极其危害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道缺氧会使人出现什么样的反应以及后果,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更好地避免遭遇此类病症侵扰。 缺氧的表现 缺氧的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继之有恶心、呕吐,呼吸浅快而弱,心跳快而无力。随着缺氧的加重,会逐渐出现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正常的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造成气体交换不充分。这时,人体首先将作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或血气的直接作用,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继而呼吸频率加快。如果代偿性的反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缺氧。于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聚造成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水平。这种现象总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rnmHg,就称为呼吸功能衰竭。 缺氧的危害 神经系统对于缺氧最为敏感。即便轻度缺氧也有可能出现智力和视觉的功能紊乱。脑是人体各器官中对氧的需求最大的器官。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3%,而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心脏输出血量的15%都供给了脑。但是,脑组织本身几乎没有一点点供能物质储备,全部依赖脑循环带来新鲜血液里面的氧气来维持生存和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低。脑的慢性轻度缺氧即可引发困倦、注意力分散、记忆力降低等症状,随之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昏睡或昏迷,以至死亡。如果脑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断,在8~15秒就会丧失知觉,6~10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心脏也是耗氧量大、代谢率高和氧储备少的器官,所以对于缺氧也很敏感,最容易受到损伤。严重缺氧和持续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缓慢、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与缺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持续的慢性缺氧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严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或出现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 如何避免和纠正缺氧 缺氧后果的严重程度,与缺氧持续的时间有很大关系,及时纠正缺氧,可以避免或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迅速恢复机体代谢功能。如果缺氧长期得不到纠正,细胞的损伤便难以恢复,并会导致器官病变。避免缺氧污染的发生,使用新风系统,让您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的保障,也让您的生活更好充满生机与活力。

头部缺氧有什么症状呢

头部缺氧有什么症状呢 鱼之所以遨游着,是因为它们不能没有水。植物之所以灿烂着,是因为它们不能没有阳光。鸟儿之所以飞翔着,是因为它们不能失去天空......世间万物,每每都有存在的价值与目标、梦想。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存在是世界的骄傲,更是它们自己本身的骄傲!!!然而,人之所以活着,是因为人们不能缺少氧气。当然,这只是最最基本的。那么,头部缺氧有什么症状呢?与一起去看看。 一般轻的是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或者产生恶心、呕吐、心慌、气急、气短、呼吸急促、心跳快速无力。 而随着缺氧的加重,就容易产生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严重的甚至导致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 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缺氧症状。 因为人体对段时间的缺氧是有一定的耐受力的,所以偶尔出现缺氧症状并不可怕,但是对于缺氧症状的频繁出现却要提高警

惕,因为氧是我们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人首先免疫力降低,易感冒、运动耐力下降..... 产生原因 正常的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造成气体交换不充分。这时,人体先将作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或血气的直接作用,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继而呼吸频率加快。如果代偿性的反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缺氧。 于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聚造成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水平。这种现象总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 50rnmhg,就称为呼吸功能衰竭。缺氧的危害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缺氧,都会改变机体的机能和代谢状态。神经系统对于缺氧最为敏感。 即便轻度缺氧也有可能出现智力和视觉的功 能紊乱。脑是人体各器官中对氧的需求最大的器官。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3%,而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

血液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发生改变,致血液携带的氧减少,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由于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液内的氧不受血红蛋白的影响,这型缺氧的PaO2正常,属于等张性低氧血症(isotonic hypoxemia)。 (一)原因 1、贫血(anemia)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虽然PaO2和氧饱和度正常,但氧容量降低,氧含量随之减少。虽然由血红蛋白携带的氧减少,但由于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减少,血液粘度降低,血流加快,运输氧的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血液给组织运输的氧量以血细胞压积为30%时最高),一般当贫血使血细胞压积低于20%,才会引起组织对氧供给不足。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ethemoglobinemia)血红蛋白的二价铁,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可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HbFe3+OH),也称变性血红蛋白或羟化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的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加上血红蛋白分子的四个价铁中有一部分氧化为三价铁后还能使剩余的Fe2+与氧的亲和力增高,导致氧离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生理情况下,血液中不断形成极少量的高铁血红蛋白,又不断地被液中的还原剂如NADH,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还原为二价铁的血红蛋白,使正常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占血红蛋白的1.7%以下。当亚硝酸盐、过氯酸盐、磺胺等氧化剂中毒时,如使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至20~50%,就可出现头疼、衰弱、昏迷、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等症状。较常见的是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吸收后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称为“肠源性发绀”(enterogenouscyanosis)。 3、碳氧血红蛋白血症(carboxyemoglobinemia)碳氧血红蛋白血症是由于CO中毒引起的,CO与Hb的亲和力为O2与Hb亲和力的218倍(37℃),Hb与CO结合后就不能与O2结合。另一方面,CO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其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HbO2中的氧不易释出,从而加重组织缺氧,血液HbCO含量达到Hb总量的10~20%,就可引起轻度缺氧;当吸入气中有0.1%的CO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能有50%为HbCO,则可发生极为严重的缺氧。

缺氧的症状和原因以及如何防止缺氧

缺氧的症状和原因以及如何防止缺氧 缺氧的症状 每天频打呵欠、心情烦闷、长吁短叹、忘东忘西?你可能已经慢性缺氧了!很多人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都以为是疲劳或压力大而引起,却轻忽这些都是慢性缺氧常见症状。慢性缺氧是无形的健康杀手,如果长期处在缺氧状态,除了引起老化,各种疾病也会找上门。想要过不生病的健康人生,就得远离缺氧症候群,启动你的补氧计划,马上开始。 疲劳,是现代人共同的写照。不知道为什么,每天都觉得好累。即使睡很久,还是觉得睡不饱,就算看医生也查不出原因来。暂时性的疲劳也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长时间的疲劳,无疑是在向死神下请帖。 现代人常感觉身体倦怠、疲劳,原因之一可能是氧气不足所导致,有可能是一种慢性缺氧的现象。他表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慢性缺氧的大环境中,饮食也因满足口腹之欲而过食,造成排毒功能当机,身体上很多的不适,连医生都检查不出来,这些都是体内器官氧气不足所致。王剀锵强调,少了氧,身体所有的器官都会闹罢工。人体的所有活动,都与氧脱离不了关系。由于各个器官对缺氧的敏感度不同,在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对氧的需求量也不同,在身体长期缺氧时,身体会慢慢出现一些病理现象,逐渐形成一些慢性疾病。因此,如何选择不生病的补氧生活,对现代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缺氧的原因 我们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呼吸,为何还会缺氧呢?王剀锵表示,造成身体缺氧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精神压力过大根据研究显示,心理因素会影响生理现象。精神压力过大时,耗氧量增加是静止时的2~3倍以上,如果供氧情况不足,就会影响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 2.不好的饮食偏好各种现代化速食、冷冻食品充斥,不知节制地过食,都造成内脏过量的负担,使体内产生各种有害物质。体内为了排泄这些有害物质,需要大量的氧气。加上每天不知不觉中吸收合成色素、人工防腐剂、合成调味料等,也需大量的氧气来中和,因此更加重肝脏及胃的负担。此外,现代人喜欢吃重咸、重甜的食物,这些加工食物都含有氢离子、乳酸、脂肪等不利人体消化吸收的成分,这一类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如果摄取过量会造成身体缺氧,甚至形成大量的自由基。 3.环境污染、高压工作长期在封闭的空调空间里工作,通风不良,氧的供给量自然不足。加上竞争激烈,工作时数及压力大增,影响了多数人生理正常机能,进而造成身体缺氧。 4.缺少运动长期缺少运动,心肺功能会慢慢下降,使得人体内的氧气吸收减少,而造成缺氧。

脑缺氧症状及后遗症

脑缺氧症状及后遗症 由急性缺氧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可由急性大量失血,严重心衰或肺气肿,心搏、呼吸骤停和低氧血症等引起。 【病因学】 常见病因,如: 1、被沙土掩埋、胸部创伤、神经毒气、癫痫持续状态、呼吸肌麻痹和麻醉意外等所致的呼 吸功能障碍和氧吸入不足。 2、各种原因所致的喉头水肿或痉挛、严重肺水肿、异物误入呼吸道以及昏迷患者的严重舌 后坠等所致的呼吸道阻塞和氧气不能进入肺泡。 3、一氧化碳或亚硝酸盐类中毒等所致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障碍。 4、吸气中的氧含量过低。 发病一般较急。轻者可有烦躁不安、欣快、激动、反应迟钝、领悟力和定向力不良,且有呼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腱反射亢进。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全身或局限性痉挛发作。 如昏迷加深,则四肢厥冷,大汗,血压进一步下降,心音微弱,眼球固定或游动,深浅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病理反射阳性或蹠反射呈中性,并常伴有去大脑性强直;如病情进一步恶化,常因呼吸、心搏骤停而死亡。经抢救,轻者可逐渐清醒,不遗留或仅遗留某些轻微后遗症;重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和神经体征,或长期处于去大脑皮质状态或去大脑性强直。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明确的病因常可诊断。 发病一般较急。轻者可有烦躁不安、欣快、激动、反应迟钝、领悟力和定向力不良,且有呼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腱反射亢进。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全身或局限性痉挛发作。 如昏迷加深,则四肢厥冷,大汗,血压进一步下降,心音微弱,眼球固定或游动,深浅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病理反射阳性或蹠反射呈中性,并常伴有去大脑性强直;如病情进一步恶化,常因呼

吸、心搏骤停而死亡。经抢救,轻者可逐渐清醒,不遗留或仅遗留某些轻微后遗症;重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和神经体征,或长期处于去大脑皮质状态或去大脑性强直。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明确的病因常可诊断。 如出现心搏、呼吸骤停,应尽快进行复苏以及有关方面的药物治疗,力求迅速恢复巩固呼吸、循环功能。同时应进行病因处理,以尽快改善和纠正脑缺氧;加强对脑水肿、继发感染、酸中毒和癫痫大发作等并发症的防治;给予必要的神经营养代谢药物,如胞二磷胆碱(250mg)、辅酶Q10(10mg)、辅酶A(50U)、ATP(20mg)和西比灵(5mg)等,为以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缺氧相关知识

缺氧相关知识

————————————————————————————————作者:————————————————————————————————日期:

鄞州中心区高教园区学府路51号 宁波市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是指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正常范围:95%~98%。 检查介绍: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百分比,即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氧结合量之比乘以10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压氧治疗。 降低:见于肺气肿等缺氧性肺疾病、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动脉血氧含量(CaO2): 动脉血氧含量指每升动脉全血中含氧的mmol数或每分升动脉血含氧的ml数。它是红细胞和血浆中含氧量的总和,包括HbO2中结合的氧和物理溶解氧两部分。 缺氧可分为几种类型?各型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1.低张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指由Pa O2 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血氧变化的特点: ①由于弥散入动脉血中的氧压力过低使PaO2降低,过低的PaO2可直接导致CaO2和SaO2降低; ②如果Hb无质和量的异常变化,CO2max 正常 ③由于PaO2降低时,红细胞内2,3-DPG增多,故血SaO2 降低 ④低张性缺氧时,PaO2 和血SaO2 降低使CaO2降低; ⑤动-静脉氧差减小或变化不大。 2. 血液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指Hb 量或质的改变,使CaO2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Hb 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血氧变化的特点: 贫血引起缺氧时,由于外呼吸功能正常,所以Pa O2 、SaO2 正常,但因Hb 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氧容量降低导致CaO2减少。 CO中毒时,其血氧变化与贫血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但是CO2max在体外检测时可以是正常的,这因在体外用氧气对血样本进行了充分平衡,此时O2已完全竞争取代HbCO中的CO形成氧合Hb,所以血CO2max 可以是正常的。 血液性缺氧时,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因血中HbO2总量不足和PO2下降较快,使氧的弥散动力和速度也很快降低,故A-VdO2 低于正常。 Hb与O2 亲和力增加引起的血液性缺氧较特殊,其PaO2 正常;CaO2和SaO2 正常,由于Hb与O2亲和力较大,故结合的氧不易释放导致组织缺氧,所以PvO2升高;CvO2和SvO2升高,A-VdO2 小于正常。 3.循环性缺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