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工程的勘察与评价

边坡工程的勘察与评价

边坡工程的勘察与评价
边坡工程的勘察与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529

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初步勘察阶段) 一、工程概况 受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进行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由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建(构)筑物的勘探点位置图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拟建建(构)筑物平面特征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编号: 1),有关拟建建筑物性质见下表。 拟建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和地基等级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2.1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下列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9)。 2.2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其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地基施工方案提供初步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做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⑴、初步查明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构成、成因、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⑵、初步查明场地内暗浜、墓穴、地下洞室、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埋深。 ⑶、对场地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心得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心得 1月5日,老师带领我们来到福州福利院进行现场勘察的观察,通过老师的指导,使我明白了,钻机的工作流程、一根钻杆的标准长度、工程地址钻孔现场记录表的编录方法,具备野外鉴定土的能力以及钻进深度的确定,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钻孔布置及深度确定的问题。 控制性勘探点:为控制场地地层结构,满足场地、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变形评价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取土测试勘探点: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 3个;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 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取土试样钻孔和进行原位测试的钻孔孔数量,一般占勘探孔总数的1/3~2/3,且每个场地不得少于2个。取土试样钻孔占总勘探点数量满足规程要求的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勘探点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要求。 此外,还了解了勘察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不要浪费工作量,不要少钻,更不能超钻,少钻满足不了技术要求,超钻了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如勘探地层和预计地层有出入(如碎石类土累计厚度超过30cm、某岩埋深浅,风化层很薄等),发现土石分界及时通知工点负责人,根据勘探揭示地层情况适时的调整孔深,避免浪费。 2、岩芯及编录。在钻探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掌握一手工程地质资料,这是全面阐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正确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依据。 2.1、基岩钻孔的编录和要求:认真填写报表和钻探日志。要详细记录钻具陷落、进尺较快、漏水、孔壁掉块、垮塌等的深度。钻探深度和岩性分层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05米。岩芯采取率一般不小于80%。岩芯按顺序编号,妥善保管。终孔后编制钻孔柱状图和说明书。 2.2土层钻孔编录:土层钻孔的钻进速度较快,下钻提钻频繁。所以要求地

边坡勘察报告

. . . . .. . *************************办公楼边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 **************

. . . . .. . ***********************************办公楼 边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工程负责: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总工程师: 单位长: 勘察单位:******************************* 提交日期:****************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一)、任务由来 (1) (二)、勘察目的 (3) (三)、勘察依据 (4) (四)、勘察手段与完成工作量 (4)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6) (一)、气象、水文 (6) (二)、地形、地貌 (7) (三)、地层岩性 (7)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9) (五)、工程地质条件 (10) (六)、水文地质条件 (11)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2) 第三章、场地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2) 第四章、边坡稳定性分析 (14) (一)、地质破坏类型 (14) (二)、现状分析 (15) (三)、理论计算法 (17) 第五章、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27) 第六章、边坡稳定性治理措施 (28)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29)

附图: 1、勘探点位置平面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钻孔柱状图 4、静力触探曲线图 5、固结试验e~p分层曲线 6、三轴试验曲线 7、直接剪切曲线 附表: 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 2、静探试验成果表 3、标贯试验成果表 4、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边坡勘察报告

一、前言 (一)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受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建设管理中心委托,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对“红星工业园”边坡进行工程勘察。 其目的要求是对边坡稳定性做出分析评价,为边坡治理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提出边坡治理设计方案和监测方案建议。 主要任务是: 1、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 2、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值; 3、提供地震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 4、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与建议。 (二)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 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是: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三)边坡概况 红星工业园边坡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南

侧,北临东北大街西线。边坡长600m,高5~26m,坡角62~80°。边坡开挖形态呈弧形,表面极不规则,伴有崩塌、滑塌现象。 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勘察方法及工作质量评述 1、测量 本次测量的控制点由建设方提供。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施测点位,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施测孔口高程。坐标系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黄海高程系。BM点设在GP1上H=38.836m。测量成果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探槽及取样 探槽由人工开挖,开挖长度和深度均符合地质编录要求并有效的揭示了地层情况。 在探槽内粉质粘土部位现场环刀采取原状土样。边坡地质调查期间,在坡角及坡肩采取岩样,以上工作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现场原位测试 现场原位测试工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进行,由我院物探工程处对粉质粘土、碎石土、中风化板岩分别进行土体现场直剪试验和岩体直剪试验。测试过程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成果真实可靠。 4、室内试验 对本次勘察取岩土样进行有关物理力学试验,试验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试验成果真实可靠。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内容 要依据。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原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岩土分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测试、现场地质编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

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与实验资料的盾、图表间的盾、文图间的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置图。 (2)对照原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 2017-10)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二O一七年一月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2017-10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 校对: 审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

月1年2017 期:日察勘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 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 2.7 水文地质条件 5 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 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 4.结论与建议10 5.说明11 图表第二部分 1. 图例1页 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 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 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 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2017-10 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目录 6. 钻孔柱状图8页 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 2017-10 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岩土工程勘察论文

我看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是一门包括岩体工程和土体工程的学科,就工程学科而言,要处理好各种条件下的低级,确认工程建筑地基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就必须具有地质学、材料学、实验及力学、基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包含有关土木工程学科的分支称为岩土工程。在我国,因不同的历史沿革形成了以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为学科的传统岩土工程和包括土力学、基工程、岩石力学和地下工程、工程地质三个领域的广义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建筑物地基时起着其上结构和各种荷载的支撑于传力的作用;作为地下工程,其周围岩土体通过围岩对建筑物起着施力的作用等。就岩土工程本身而言,由于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看,因此,要获得准确分析资料和设计参数往往难度很大,其复杂性也反映了岩土工程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的技术与任务包括岩体和土体的工程性质及评价、岩土工程勘察、土地基和岩石地基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岩土边坡工程、滑坡治理、地下洞室、岩土工程爆破、岩土工程防护技术、原位测试技术、土工聚合物等。由于对此的认识与了解不够,这里只能粗略地介绍一些关于岩土勘察的知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是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有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从而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或改造其不利因素,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岩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即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质量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2、查明工程范围内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的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治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3、分析研究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得岩土工程问题,并依此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建议。4、对建筑地基做出评价,并对基础方案、岩土加固与改良方案及其他地基设计方案。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6、为现有工程安全性评价,拟建工程为现有工程的影响和事故工程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7、指导岩土工程自爱营运过程和使用工程的长期预测,如建筑物的沉降与变形等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有: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检测、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等。其中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初期阶段进行。在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和初步勘察阶段,工程测绘和调查发挥重要作用。为体现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服务的宗旨,勘察阶段划分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由于岩土工程设计划分为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又称“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施工勘察阶段。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正是在第一第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详细勘察阶段可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对某些地质问题做补充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实际是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地面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根据野外调查和测绘的结果,绘制工程地质图,以此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地下地质情况。此法是率先进行的勘察工作,具有指导勘探、测试等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但单靠此法无论在认识的深度和定量评价的要求上都是不够的,还必须实施其他勘察方法,特别是需要通过勘探

高边坡工程勘察模板

K65+820高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工程概况 K65+820高边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坡仓乡刘岗村境内,设计为一段整体式高边坡工程方案,路线走向方位角约284°,该里程处横断面最大切坡深度约29.5m。 1.2勘察方法及完成度工作量 工程地质详勘采用了钻探、物探、工程地质调绘相结合的方法,以进一步查明该高边坡设计方案及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岩土体结构类型、自然边坡稳定性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为高边坡设计和方案比选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根据设计要求,在高边坡区布置钻孔1个;工程地质调绘采用1:2000地形图为底图,重点对不良地质体和地层分界线及构造展开调查和测绘,并绘制工程地质平面图。报告编制中利用初勘钻孔1个。勘察日期为2010年5月17日~5月19日,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 完成实物工作量表 1.3工程地质详勘质量控制 本次勘察从外业施工到内业资料整理,均以现行公路行业相关规范、《荣成-乌海高速公路河北徐水至涞源(翼晋界)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和设计要求为依据进行质量管理;管理程序上贯彻执行中交二公院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QHSEMS301-2008版)的各项规定;勘察质量经项目部自检、公司组织检查和院总工办验收合格,勘察满足施工段设计阶段技术要求。 二、工程地质条件 高边坡所在地区勘察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充分,降水基本适宜,但季节分布不均,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全年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晴朗寒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区内气温以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随海拔高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海拔高程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3-0.6°,沿线各地气温有所变化,其中,极端气温以徐水最高,可达42.1°,涞源最低为38.3°;最低气温为易县山区,为零下23.1°。年平均降雨量为620 mm 年。 2.2地形地貌 高边坡区属构造剥蚀低山重丘陵地貌,拟建高边坡位于山体斜坡下部。山体自然坡度较陡,坡度角30~40°,坡向185~195°。地面标高顶约361.1m,洼地内约304.5m,相对高差约57m。坡面植被较少,主要为灌木,洼地为旱地。 2.3地层岩性 根据勘察资料,高边坡通过的山体地段覆盖层较薄,钻孔钻探未揭露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分布较不连续;基岩零星裸露地表,为震旦纪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

**文化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工程概况 受*****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文化中心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场地位于***,占地面积约为196×103平方米。拟建文化中心占地面积约130×80平方米,包括图书馆、会议室、活动中心等,具体使用功能未定,2~5层,框架结构,拟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大部分区域设有一层地下室(围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底板设计标高暂时未定,设计单位为***。 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三级,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和要求、依据、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勘察目的和要求 勘察阶段属详细勘察,要求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查明场地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和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地下水赋存状况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基坑开挖及支护、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并结合本地区经验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满足基础施工图设计要求。 按详勘要求,布设勘探孔38个,勘察技术要求按满足桩基础设计要求及基坑开挖支护设计要求编制。 (二)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合同书》及委托方提供的“总平面图”。 2、执行的标准及规 《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DBJ15-31-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三)勘察方法及完成工程量 外业工作于***年***月***日至***月***日进行,采用全取芯钻进、现场鉴别,结合标准贯入测试及取试样作室试验的勘察方法,完成勘探孔38个(其中取样测试孔13个),总进尺1221.04米,标贯测试205次,取土试样73个、岩石试样9个、水试样2组,试样的试验工作由我公司试验室完成。 勘探孔主要数据见下表:

边坡勘察报告

院长:胡孟卿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目录 1绪言 (1) 1.1工程概况 (1) 1.2勘察目的与要求 (1) 1.3边坡安全等级 (2) 1.4边坡工程勘察等级 (2) 2勘察工作 (2) 2.1工作依据 (2) 2.2工作量布置的原则 (3) 2.3勘探方法 (3) 2.4室内试验 (5) 2.5完成工作量 (5) 3自然地理概况 (7) 3.1交通位置 (7) 3.2区域地形、地貌 (7) 3.3气象、水文 (7) 4区域地质概况 (8) 4.1地层岩性 (8) 4.2地质构造与地震 (10) 4.3水文地质条件 (10) 5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 (12) 5.1地形地貌 (12) 5.2地层时代及成因类型 (13) 5.3边坡岩土构成及岩性特征 (13)

5.4勘察区地质构造特征 (14) 5.5勘察区水文地质特征 (15) 6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 (15) 6.1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原则 (15) 6.2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分析与选用 (15) 6.3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 (16) 6.4边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16) 7场地岩土综合分析评价 (17) 7.1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评价 (17) 7.2岩土的腐蚀性 (18) 8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9) 8.1边坡稳定性宏观分析 (19) 8.2边坡稳定性计算 (23) 8.3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28) 9 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建议 (28) 10 结论与建议 (29) 10.1结论 (29) 10.2建议 (30) 附图: 工程地质平面图No.01 工程地质剖面图No.02~03 钻孔柱状图No.04~06

岩土工程勘察试卷及答案

课程试卷3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土作为工程地基和工程环境时,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 ①无机土②有机质土 ③泥炭质土④泥炭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附图包括() ①钻孔柱状图②工程地质剖面图 ③实际材料图④基础设计图 3.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的等级主要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三个等级,即()。 ①简单场地②中等复杂场地 ③很复杂场地④复杂场地 4.对岩溶规律的研究与勘探应遵循() ①从点到面②从面到点 ③先地表后地下④先地下后地表 5.在我国抗震防震标准中,地震烈度可分为() ①破坏烈度②非破坏烈度 ③基本烈度④抗震设防烈度

6.特殊性岩土是指具有自己独特的工程特性的岩土,例如() ①无机土②湿陷性土 ③红粘土④老粘土 7.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基本技术行为准则() ①实践准则②判据准则 ③工程准则④地质准则 8.液化土层的液化危害程度可按其液化指数不同分为() ①轻微②中等③严重④很严重 9.岩溶场地岩土工程评价一般包括() ①场地稳定性评价②岩溶发育过程评价 ③地基稳定性评价④洞体地基稳定性评价 10.根据所施加荷载的性质的不同,触探可分为() ①标准贯入试验②动力触探 ③轻便触探④静力触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岩土的变形、强度和稳定性应定量分析,场地的适宜性、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可仅作定性分析。() 2.全新活动性断裂,在我国地震和工程界中,一般是指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有过活动的断 裂。()

3.膨胀土是指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特性的土或具有显著的失水收缩特性的土。() 4.在高层建筑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为了对基坑边坡稳定性及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必须的设计计算参数,应同时进行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5.在高层建筑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取土试样和作原位测试勘探点的数量不应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 6.岩土工程勘探就是指采取某种技术方法去揭示地下岩土体的空间分布和变化,具体可分为钻探、坑探、物探和触探。() 7.为保证工程地质测绘精度,除在测绘时应满足测绘技术要求外,测绘所用的底图的比例尺应比成图比例尺小一级。() 8.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开展施工勘 察。() 9.钻孔取土器应根据土样质量级别和土层性质选用,对于采取Ⅰ级原状试样,必须选用薄壁取土器,采取Ⅱ级原状试样,可选用薄壁取土器或厚壁取土器,Ⅲ、Ⅳ扰动样则不需取土器。() 10.为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应尽量使建筑物的震动周期与地基的卓越周期相一致。() 三、问答题(共65分) 1.什么是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什么?(15分) 2.简述宏观液化势的初判条件与地震液化的微观判别条件。(15分) 3.什么是勘察纲要?其内容主要有哪些?(10分) 4.简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及其附图的主要内容。(20分)

某某工程边坡支护设计教程文件

**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 *****工程勘察院 二○一*年*月

**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 法定代表人: 单位技术负责: 项目负责: 审定: 审核: 项目技术负责: 校对: 勘察单位:****工程勘察院 勘察证书资质等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级 勘察证书编号:****** 营业执照:**** 电话:***** 传真:***** 提交日期:201*年*月**日

目录 0 前言 (1) 0.1任务由来 (1) 1、设计依据、标准及原则 (1) 1.1设计依据 (1) 1.2设计标准 (1) 1.3设计范围 (1) 1.4设计原则 (2) 2 边坡概况 (2) 3 设计思路 (2) 4 设计方案 (3) 4.1 挡墙工程 (3) 4.2 排水工程 (3) 4.3 监测工程 (4) 5 质量与施工要求 (5) 5.1 挡墙施工要求 (5) 5.2 排水沟施工要求 (6) 5.3 其他施工要求 (6) 6 施工工序与工期 (7) 7 工程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1′、2—2′剖面稳定性计算书 附图: 1、*******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工程平面布置图1:500 2 、1—1′~7—7′剖面结构图1:100 3、板肋式锚杆挡墙断面图1:50 4、截水沟、防护栏网示意图1:10、50 5、监测点示意图1:10

某某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 0 前言 0.1任务由来 201*年*月,受**市电力设计院委托,**工程勘察院承担了**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工作。 1、设计依据、标准及原则 1.1设计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6)《*******新建工程边坡支护勘察报告》(**工程勘察院); (7)其它现行设计施工规范、规定。 1.2设计标准 拟支护边坡为岩质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高度H≤15m,如果边坡出现失稳,将严重影响*******的正常运行,因此,将本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板肋式锚杆挡墙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3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为**新建工程用地红线周围及进站道路两侧边坡,总长约***m。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示例

勘察报告示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我公司受**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筹建的“**中国研发中心”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拟建“**中国研发中心”工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开发区内东川路****号,文井路以西地块。 此次拟建项目为单幢2层实验室,拟采用桩基础。建筑面积8400.00m2。拟建建筑物均无地下室,基础埋深均按1.50m考虑。 本工程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承担设计。 勘察项目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的目的及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1)查明拟建场地地面以下5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征,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地基 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分析与评价。 (2)查明本场区浅层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渗透性及判定其对混凝土有无腐蚀性。 (3)判定浅层地基土的场地地震效应及判别本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型,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查明暗浜、暗塘和地下障碍

物(如人防)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埋深、走向、范围等), 并评价其对天然地基的影响,对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4)为拟建2层实验室建议合理经济的桩基类型、选择适宜的桩基持力层;提供不同桩型的设计参数,并估算桩基的单桩竖 向承载力设计值。 (5)提供桩基础沉降计算参数,并估算沉降量。 (三)执行的规范、规程 (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08-40-94)(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 (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勘察目的与任务 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 (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 (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

本);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8)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9)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0)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 三、拟建工程概述 拟建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本次施工路段从K0+036.074至K1+165.795,道路全长为1129.721米,;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35809.166 Y=14831.661),终点坐标(X=35519.613 Y=16014.400),设计起点位于濠江路,桩号为K0+000,设计路面标高为23.75米,西北至东南走向,终点相交于东环路,桩号K1+165.795,设计路面标高为40.89米;为城市Ⅱ级主干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40 千米/h,设计荷载城-A,设计年限30年,设计道路宽为26米,双向四车道,两侧设人行道,路面交通等级为轻等级,轴载标准BZZ-100,雨

岩土工程勘察

名词解释 1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 2不良地质现象:是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 3工程的安全等级:工程的安全等级是根据由于工程岩土体或结构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破坏,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及修复可能性等后果严重性来划分的。4场地复杂程度:由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和地形地貌条件四个条件衡量的,也划分为三个等级. 5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现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与其他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6标志层:指岩性、岩相、层位和厚度都较稳定,且颜色、成分和结构等具特征标志,地面出露又较好的岩土层 7岩心采取率: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心加上破碎岩石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8岩石质量指标(RQD):指在取出的岩心中只选取长度大于10cm的柱状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长度的百分比 9钻孔柱状图:是钻孔观测与编录的图形化,将每一钻孔内岩土层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尺编制成柱状图,并作简明的描述。 10地球物理勘探:是用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各种地质体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对其数据及绘制的曲线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划分地层,判定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一种勘探方法。 11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壳内传播的特点来探查地质体的一种物探方法。 12土体原位测试:一般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土层的情况下对土层进行测试,以获得所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划分土层的一种土工勘测技术。 13静力触探试验:是把具有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借助机械匀速压入土中,以测定探头阻力等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14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来判定土的性质,并对土进行粗略的力学分层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15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在土层中形成圆柱形破坏面,测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后换算成土的抗剪强度 16旁压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利用钻孔作的原位横向载荷试验。 17岩体原位测试:是在现场制备试件模拟工程作用对岩体施加外荷载,进而求取岩体力学参数的试验方法,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 18钻孔变形法:利用钻孔膨胀计或压力计对孔壁施加径向水压力,测记各级压力下钻孔径向变形(U)。按弹性力学中厚壁筒理论可以求得岩体的变形模量。 19水压致裂法:是利用橡胶栓塞封堵一段钻孔,然后通过水泵将高压水压入其中,使孔壁岩体产生拉破裂。

岩土工程勘察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址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要素。坝基渗漏是指水库蓄水以后由于坝上,下游的水头差,使库水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坝基基岩土体的透水层向下游渗漏。 绕坝渗漏;在坝接头的岸边地带,若岩土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就可能形成库水绕过坝肩岸边地带向坝下游渗漏。 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的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作为岩土工程的重要成果提供给建筑物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使用。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受荷载后,塑性区(或破坏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至产生剪切破坏而丧失稳定,且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是哦承载能力。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有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现行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 现场检验:在施工阶段对勘查成果的验证核查和施工质量的检测 现场检测:对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因施工运营影响,引起岩土体性状和周围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进行的各种观测工作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岩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问题可能产生影响的矛盾或问题。 岩心采取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分比 岩心获得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进尺长度的百分比 RQD:大于10cm的岩心总长度占钻探总进尺长度的比例 静力触探:用准静力将一个内部有传感器地触探头匀速压入土中,由于地层中各种土的软硬不同,探头所受的阻力不一样,传感器将这种大小不同的贯入阻力通过电信号输入到记录仪记录下来,并绘制出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工程地质图:综合反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并给予综合评价色图面资料 基本烈度:在今后一定时间内,某地区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场地烈度:地区内普通遭受的烈度 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地下洞室:人工挖掘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内,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并有较大的延伸长度,可作为各种用途的构建筑统称。 岩爆:在完整岩体中开挖洞室,若地应力较高获洞室卖身较大,洞体围岩存储大量的应变能,突然释放,产生冲击地压,有时伴有气浪和巨响。 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单个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 流土:一定体积的土颗粒在渗流作用下同时发生移动。 参透变形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其颗粒发生移动或颗粒成分及土的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 当水中含有一定量的HCO3时,必须溶解一定数量的游离CO3以达到平衡,称为平衡CO2 游离CO2大于平衡CO2,超过平衡CO2的那部分游离CO2称为侵蚀性CO2 1)岩溶:地壳中可溶性岩石在具有侵蚀性和腐蚀性能力的水体作用下,以化学溶蚀作用为特征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现象的统称 2)滑坡:由于受到地层岩性、水的作用、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坡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或带,以一定的加速度下滑,形成滑坡 3)危岩: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松动和塌落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目录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为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我院受中国中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委托,于2010年9月承担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西杭商住南组团A42地块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结古镇南片区,西为西杭路,东为巴曲路。7度抗震设防,勘察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勘察的目的与任务 (1)、查明拟建场地内各岩土层分布、结构、均匀性,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分布范围及发育情况并提出整治方案; (3)、查明地下水类型、水位、埋藏条件、地下水及土的腐蚀性等; (4)、判定地基土地震液化可能性,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5)、对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作出评价; (6)、提供基础设计方案,并对基坑开挖和降水方案提出建议及设计参数。 3、勘察执行规范和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JGJ 118-98) (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9-92)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4、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取样、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对拟建场地进行了综合性勘察。 本次外业勘察工作于2010年9月8日开工至9月15日结束,共投入150型钻机10台,采用回转钻进工艺,地下水位以上采用无水干作业,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浆护壁。 完成勘察工作量如下:本次勘察共布设33个钻孔;取样及原位测试孔(含控制性钻孔)17个,孔深米,其一般性钻孔16个,孔深米,累计钻探进尺米。 采取扰动样122件,并进行了相应的室内扰动土的筛分试验以及土的腐蚀性试验,现场于钻孔内做动力触探102次。 二、区域地质概述 1、气候特征 玉树县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没有绝对的无霜期。冷季由青藏高原冷高压所控制,风大、干燥、温低,长达7~8个月;暖季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又具有半湿润气候特征,降雨

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分析与评价

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分析与评价 在工程勘察中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时有发生。为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估地下水对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估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影响。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本文结合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及地下水的腐蚀性,说明了岩土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及重要性。 标签: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地下水 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中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又常被忽略的问题。地下水既是构成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境要素,成为改变岩土体特征的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以往常规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大部分成果只对自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做一般性的评价,很少能结合基础设计、施工的需要来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影响、危害、预防和治理。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研究的不深入,导致因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时有发生。 1 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估内容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地区已发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内容:①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②工程勘查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③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 2 地下水的腐蚀性 2.1 地下水的腐蚀性对建筑物危害分为多种,这里对潜水型作下探讨,其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呈季节性变化;补水来源主要是人工灌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