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

1、电信带宽是按Bit计算的,电脑文件是按Byte计算的,1Byte=8Bit,接入光纤的带宽/8=实际使用带宽。

2、浏览网页一次2K,网络游戏、视频是交互式的一般80K就搞定了,QQ或MSN等即时工具也是占10K左右。

3、以20台电脑为例:

浏览网页: 20台电脑*2K=40K

网络游戏+视频:20台电脑*80K*2=3200K

MSN、QQ : 20台电脑*10K=200K

40+3200+200=3440K Byte

3440*8=2M光纤

4、ADSL带宽是非对称的的,电话线路中0~4Khz用来传输电话音频,用26Khz~1.1Mhz频段传数据,并把它以4Khz的宽度划分为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输入的数据经过TCM编码及QAM调制后,送往子信道,所以理论上上行速率可达1.5Mbps, 下行速率可达14.9Mbps,考虑到干扰等情况,实际上传输速率一般为上行640Kbps,下行8Mbps 。我们常用的2M ADSL实际速率下载约250Kbyte,上传约64Kbyte

光纤带宽是对称的,上传和下载均等

网络带宽计算方法

这里指的是带宽网速的单位计算方式方法及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

换算关系为:1Byte=8bit

1B=8b ----------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 1KB/s=1024B/s

1MB=1024KB ---------- 1MB/s=1024KB/s

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然而我们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理论上:2M(即2Mb/s)宽带理论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实际速率大约为80--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4M(即4Mb/s)的宽带理论速率是: 512KB/s,实际速率大约为200---440kB/s。

网络带宽计算方法

bps:位/每秒,通常对于串行总线设备使用bps为单位,如串口,USB口,以太网总线等。Bps:字节/每秒,通常对于并行总线设备使用Bps为单位,如并口,IDE硬盘等。

网络技术中的 10M 带宽指的是以位计算, 就是 10M bit /秒 ,而下载时的速度看到的是以

字节(Byte)计算的,所以 10M 带宽换算成字节理论上最快下载速度为: 1.25 M Byte/秒! 在计算机/通讯行业中,计算数据传送速度也使用十进制来衡量。

在数据存储容量计算中,一般采用二进制来衡量。1MB=1024K=1024*1024B。

根据进制规定,传送速度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 bps 和 Bps,但是他们是有严格区别。Bps中的B使用的是二进制系统中的Byte字节 ,bps中的b是十进制系统中的位元。在我们常说的56K 拨

号,100M局域网都是bps计量,当用于软件下在时,下载工具一般又以Bps计算,所以它们之间有8bit=1Byte的换算关系。那么56Kbps拨号极限下载速度是56Kbps/8=7KBps,即每秒下载7K字节。

在操作系统中,硬盘容量的单位GB、MB和KB之间进制是1024。而硬盘生产商,通常按照1GB =1000MB,1MB=1000KB来计算硬盘的容量。

带宽需求如何估算

带宽需求如何估算 带宽需求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应用场景、组网模式用流量工程进行测算,需要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笔者不具备这些条件,只能根据一些简单假设来推算: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网络流量,了解各种业务所需带宽,需要对各种业务作出流量模型。各种业务的流量(L)属性可以有以下变量: T-平均业务时长(视音频业务,主要是视频业务) C-总用户数(覆盖用户数) c-订户(渗透用户)数量,c=C×N,N-订户比率(渗透率)。渗透率与竞争优势、业务适应性、业务定价以及用户经济能力、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职业、行为习惯等因素相关。 M-激活(在线)订户数量,M=c×m,m-峰值激活(在线)用户比率。主要和订户数量以及时间相关。订户数量越大,峰值在线率越低;时间主要指时间段,比如特定节假日、特定事件、特殊内容发生时段等,还有工作时间、休息时间。 n-忙时使用率,主要和平均业务时长、内容更新速度相关。 l-单位业务流量,实际发生的单个业务流量。主要和业务性质、编码方式相关,一旦选定就是固定的。 则某项业务流量L=L(l,T,C,c,M,n)=L(l,T,C,N,m,n) 其中忙时使用率和在线率是最难掌握的两个变量,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模型,而且是随业务发展和时间变化的,需要不断统计分析。 通常的业务模型有以下几种: 1、用户管理 2、网络管理 3、网页浏览 4、文件和视音频下载(上载) 5、视频通信(IP语音、视频)

6、网络游戏 7、IPTV(含VOD、时移电视) 用户管理、网络管理是运营商自己内部的两项业务,占用的流量是基本固定的。语音通信的忙时使用率和激活订户数量主要取决于用户本身需求,已经有足够多的传统话务理论研究和实际统计数据。其他业务则与网络内容的提供、资费策略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相关,是经常变化的,是个交互的过程,需要经常统计分析、归纳调整。 流量模型应该分级——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因为流量是逐级汇聚、逐级收敛的,每层都要有合适的流量。比如接入层收敛比是3/5,汇聚层收敛比是1/2,总收敛比就是3/10。下面首先对接入层流量模型进行分析。接入按50户一个节点考虑。 各种业务流量模型: 1、互联网(宽带接入、浏览网页): 渗透率:N=10% 订户数:c=C×N=5户。 峰值在线率:m=80%,忙时点击率n=30% l=0.5Mbps ,每个网页浏览的平均数据速率[按每个网页0.1MkByte(文字、图片)=0.8Mbit,封装以后1Mbit,点击后显示时间不超过2s计算(2s下载),每次点击需要的速率大约0.5Mbps] 则L1=l×c×m×n=0.5×5×80%×30%×3=1.8Mbps 2、下载 渗透率:N=8% ,是上网用户的一部分,按4/5计算。 订户数:c=C×N=4户 在线率:n=80% 忙时并发率:m=80% l=5Mbps (3小时下载1部5.4GByte的高清电影) L2=5×4×80%×80%×3=38.4Mbps 3、上载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 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 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 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 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则: 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 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计算如下: 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 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 3、H.264压缩比 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4、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采用H.264,压缩比取80:1。计算如下: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72/80 = 0.9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123/80 = 1.6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224/80 = 2.8 Mbit/s 5、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加上网络开销,传输数据量= 净荷数据量* 1.3 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0.9 * 1.3 = 1.17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1.6 * 1.3 = 2.08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2.8 * 1.3 = 3.64 Mbit/s 6、厂商情况 部分厂商宣传的1M 720P超高清应用,有诸多使用限制。 如宝利通在其《HDX管理员指南》P56中明确指出:“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清晰度”

视频传输带宽换算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 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 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 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 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则: 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 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 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计算如下: 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 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 3、H.264压缩比 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4、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采用H.264,压缩比取80:1。计算如下: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72/80 = 0.9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123/80 = 1.6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224/80 = 2.8 Mbit/s 5、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加上网络开销,传输数据量= 净荷数据量* 1.3 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0.9 * 1.3 = 1.17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1.6 * 1.3 = 2.08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2.8 * 1.3 = 3.64 Mbit/s 6、厂商情况 部分厂商宣传的1M 720P超高清应用,有诸多使用限制。 如宝利通在其《HDX管理员指南》P56中明确指出:“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清晰度”时,系

监控系统带宽如何计算

监控系统带宽计算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先容。# K) }- m- p+ j6 r2 Q) L 2 n) m8 V: F9 s( K+ U/ O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l1 R5 ]7 Y& N7 e. S! y3 s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 j1 u3 _8 m+ y1 c# D' A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2 d1 M0 {, W- Y! |. |1 m/ _% H5 s + f5 {$ ~1 F" R D3 G* Y" w( _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f2 w5 m: ~' v6 v' J# x4 G ) H7 p4 ^' w1 ]" }; ]3 w& ~/ O" J6 c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 f) c) ^) @. g b( R 传输带宽计算: 1 c# T( g3 H7 g( O 2 m2 v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 f# r, I( w4 n, F/ e- S- ~+ y$ Y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2 {. H% i( L3 T# [5 y2 v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9 `2 v7 c. p2 k6 E% V % @, f' ^/ |4 [6 k0 A 地方监控点:) X5 g) _0 _- N - _, ~$ x. l( b/ ~& g1 B: }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 o2 H6 u9 v7 n* T+ I0 |* D8 I

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 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 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 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 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咼。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X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 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 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 20Mbps; 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企业网络需求分析

企业网络需求分析 为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和网络的稳定运行,今天的企业网络建设比传统企业网络建设有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带宽性能需求 现代企业网络应具有更高的带宽,更强大的性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日益增多,今天的企业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业务承载平台。不仅要继续承载企业的办公自动化,Web浏览等简单的数据业务,还要承载涉及企业生产运营的各种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以及带宽和时延都要求很高的IP电话、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业务。因此,数据流量将大大增加,尤其是对核心网络的数据交换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另外,随着千兆位端口成本的持续下降,千兆位到桌面的应用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企业网的主流。从2004年全球交换机市场分析可以看到,增长最迅速的就是10 Gbps级别机箱式交换机,可见,万兆位的大规模应用已经真正开始。所以,今天的企业网络已经不能再用百兆位到桌面千兆位骨干来作为建网的标准,核心层及骨干层必须具有万兆位级带宽和处理性能,才能构筑一个畅通无阻的"高品质"企业网,从而适应网络规模扩大,业务量日益增长的需要。 稳定可靠需求 现代企业的网络应具有更全面的可靠性设计,以实现网络通信的实时畅通,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各种业务应用逐渐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上来,网络通信的无中断运行已经成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关键。现代大型企业网络在可靠性设计方面主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不仅要考察网络设备是否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冗余备份,还要从网络设备整体设计架构、处理引擎种类等多方面去考察。 2、业务的可靠性设计:网络设备在故障倒换过程中,是否对业务的正常运行有影响。 3、链路的可靠性设计:以太网的链路安全来自于多路径选择,所以在企业网络建设时,要考虑网络设备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链路自愈手段,以及快速重路由协议的支持。 网络安全需求 现代大型企业网络应提供更完善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以阻击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传统企业网络的安全措施主要是通过部署防火墙、IDS、杀毒软件,以及配合交换机或路由器的ACL来实现对病毒和黑客攻击的防御,但实践证明这些被动的防御措施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网络的安全问题。在企业网络已经成为公司生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现代企业网络必须要有一整套从用户接入控制,病毒报文识别到主动抑制的一系列安全控制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网络的稳定运行。 应用服务需求 现代大型企业网络应具备更智能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以适应网络规模日益扩大,维护工作更加复杂的需要。当前的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以应用为中心"的信息基础平台,网络管理能力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了业务层次,传统的网络设备的智能已经不能有效支持网络管理需求的发展。比如,网络调试期间最消耗人力与物力的线缆故障定位工作,网络运行期间对不同用户

IPTV流量带宽计算

流量带宽计算 1各节点带宽需求计算 单播带宽:根据用户模型表,计算得出每个节点的单播带宽。 信令带宽:根据各节点组网计算得到每个节点信令带宽。 直播带宽: 1)如果是全网组播,则每个节点只需要计算一份直播带宽,如50个H264频道,为2M x 50 = 100Mbps。 2)如果是组播中继,则: 中心节点带宽与下挂的区域中心(边缘节点)个数有关,为n+1的关系。如:某中心节点下挂3区域中心,则带宽需要计算3+1=4份。 区域中心带宽与下挂的边缘节点个数有关,为n+1的关系。如:某区域中心节点下挂12个边缘节点,则带宽需要计算12+1=13份。 每个边缘节点需要一份直播带宽,如50个H264频道,为2M x 50 = 100Mbps。 3)如果是全网单播,则: 中心节点和区域中心节点计算方法与组播中继相同。 边缘节点带宽需要根据用户访问模型计算本节点直播用户数获得。如某边缘节点带用户10000个,H264频道50个,按照用户访问模型,有1850直播并发访问。则需要的带宽为:2M x 50 + 2M x 1850 = 3800Mbps,其中2M x 50为中继来的直播频道带宽。 汇总获得每个节点的接入带宽需求: 节点带宽=单播带宽+直播带宽+信令带宽 2带宽计算实例 在计算之前先通过查看FRS了解频道码率、用户数、频道数等参数。 ①在线率和并发率和哪些部件有关系 在线率:EPG容量 并发率:HMS性能 ②基础带宽计算

HLS SD Bit Rate = (64+214+464+664+1328+1928)/ = 可以通过以上方式计算出标清或者高清的的带宽 2.1Dimension for IPTV Services

网络规划与需求分析

网络规划与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找出"需"和"求"的关系,从当前业务中找出最需要重视的方面,从已经运行的网络中找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依据客户要求修改已经成形的方案. 本章重点 2.1需求分析的类型 2.2如何获得需求 2.3可行性论证 2.4工程招标与投标 2.2.1应用背景分析 应用背景需求分析概括了当前网络应用的技术背景,介绍了行业应用的方向和技术趋势,说明本企业网络信息化的必然性. 应用背景需求分析要回答一些为什么要实施网络集成的问题. (1) 国外同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取得哪些成效 (2) 国内同行业的信息化趋势如何 (3) 本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4) 本企业拟采用的信息化步骤如何 需求分析的类型 P33 2.2.1应用背景分析 应用背景需求分析要回答一些为什么要实施网络集成的问题. (1) 国外同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取得哪些成效 (2) 国内同行业的信息化趋势如何 (3) 本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4) 本企业拟采用的信息化步骤如何 需求分析的类型 P33 2.2.2业务需求 业务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明确企业的业务类型,应用系统软件种类,以及它们对网络功能指标(如带宽,服务质量QoS)的要求.

业务需求是企业建网中首要的环节,是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依据. 需求分析的类型 P33 2.2.2业务需求 通过业务需求分析要为以下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1) 需实现或改进的企业网络功能有那些 (2) 需要集成的企业应用有哪些 (3) 需要电子邮件服务吗 (4) 需要Web服务吗 (5) 需要上网吗带宽是多少 (6) 需要视频服务吗 (7) 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共享模式 (8) 需要多大的带宽范围 (9) 计划投入的资金规模是多少 需求分析的类型 P33 2.2.3管理需求 网络的管理是企业建网不可或缺的方面,网络是否按照设计目标提供稳定的服务主要依靠有效的网络管理.高效的管理策略能提高网络的运营效率,建网之初就应该重视这些策略. 需求分析的类型 P34 2.2.3管理需求 网络管理的需求分析要回答以下类似的问题: 是否需要对网络进行远程管理,远程管理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利用远程控制软件管理网络设备,使网管工作更方便,更高效. 谁来负责网络管理; 需要哪些管理功能,如需不需要计费,是否要为网络建立域,选择什么样的域模式等; 需求分析的类型 P34 2.2.3管理需求

监控存计算公式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计算方法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 情况刚好相反。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 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 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 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 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 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 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 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 2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

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 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 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单位为bps(BitPerSecond) ,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 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 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 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咼。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X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 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

TD-LTE_基站传输带宽需求分析

TD-LTE 基站传输带宽需求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TD-LTE的网络结构,给出了TD-LTE基站的峰值传输带宽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峰值传输带宽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种保证带宽的计算方法,对TD-LTE基站的传输带宽需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TD-LTE 传输带宽峰值带宽保证带宽 在北京怀柔以及上海世博的TD-LTE试验网的测试中,TD-LTE的峰值速率均可以达到每小区80Mbps左右的理想传输速率。更高的传输速率决定了无线基站所需要的传输带宽要求更高,而无线基站传输带宽要求的不同,也决定了对传输网络规划建设要求的不同。 本文对TD-LTE峰值带宽以及保证带宽的几种计算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提出合理的TD-LTE基站所需传输带宽需求,为传输网络的规划建设提出合理的要求。 一、TD-LTE的网络架构 TD-LTE网络与2G/3G网络的架构完全不同,去掉了BSC/RNC 这个网络设备,只保留了E-NodeB 网元,目的是简化网络架构和降低时延。RNC 功能被分散到了E-NodeB 和接入网关(aGW)中。 图1 GSM/UMTS网络架构向LTE网络架构的演进 E-NodeB与aGW 之间的接口称为S1 接口。S1接口也分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其中用户平面接口S1-U将eNB和SGW连接,用于传送用户数据和相应的用户平面控制帧。而控制平面接口S1-MME则将eNB和MME相连,主要完成S1接口的无线接入承载控

制、接口专用的操作维护等功能。 E-NodeB之间通过X2接口互相连接,形成了所谓Mesh型网络,这是LTE相对原来的传统移动通信网的重大变化。X2接口也分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X2用户平面接口X2-U在E-NodeB之间的IP传输层上,采用面向非连接的UDP协议进行用户数据传输,在UDP协议之上承载GTP-U协议,即采用了和S1接口相同的用户平面机制。X2控制平面接口X2-C的协议结构底层也采用了SCTP over IP的机制,保证信令的可靠传输。 二、峰值传输带宽计算 根据TD-LTE的网络架构可以看到,E-NodeB基站的总传输带宽需求包括S1用户平面的业务数据带宽需求、S1控制平面的信令传输带宽需求、X2用户平面的业务数据带宽需求和X2控制平面的信令传输带宽需求几部分。 具体计算公式为: E-NodeB总带宽需求=(S1用户平面带宽需求+X2用户平面带宽需求)×扇区数+S1控制平面带宽需求+ X2控制平面带宽需求+其他开销带宽 其中: ●S1用户平面的业务数据带宽需求与小区吞吐量相关,可以用(扇区吞吐量×扇 区数)来表示,对于峰值传输带宽计算时,扇区吞吐量采用峰值传输速率进行 计算 ●X2用户平面的业务数据带宽需求与小区中同时切换的用户数及每用户平均需要 转发的数据量相关 ●切换时的X2用户平面流量较少。同时如果用户在切换时,流量从X2接口走, 则不占用S1接口,因此总的S1+X2流量不变。 ●S1控制平面带宽需求约为1Mbps ●设一个基站与另一个基站的X2接口信令带宽约64kbps,一个基站与邻近16个 基站有X2连接,X2控制平面的带宽需求总共约1Mbps流量 ●其他开销带宽每个厂家不一样,可以按照5%计算 从上面的公式可知,要计算基站的峰值传输带宽,需要计算单小区的峰值速率。目前,单小区峰值速率计算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采用单时隙承载的bit数进行计算。首先分别计算一定带宽和调制方式

(完整版)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和传输带宽计算.doc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和传输带宽计算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 (bit) 数。单位为 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 (压缩 )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 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 0,要么是 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 ;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 (DataRate) 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 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 FTP 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 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 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 的 ADSL 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 路 )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 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 ×10(摄像机的路数 ) ≈ 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 即:采用CIF 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 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1.5Mbps ,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 ×10(摄像机的路数 )=15Mbps( 上行带宽 )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 )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2Mbps ,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 传输带宽为 2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常见网络应用对带宽的需求分析

目前,80%以上的网民使用ADSL接入方式上网,仅有很少一部分用户使用光纤接入或者小区宽带。无论哪种接入方式,用户的带宽都非常有限,主流带宽在 2Mbps,罕有用户享有10Mbps或10Mbps以上的带宽。视频聊天这个互联网应用就需要占用200Kbps的上行带宽,很多ADSL宽带的上行带宽仅512Kbps,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的今天,你的宽带可以做些什么呢? 1、512kbps的宽带可以做什么:在北京、天津一些大城市里,512Kbps的ADSL 是主流的网络接入模式,如此小的带宽,可以做什么呢?从上文的叙述可以看出,512Kbps的ADSL 宽带,可以流畅的浏览网页、视频聊天和看在线电影,无法运行IPTV业务。如此小的带宽,无法同时使用视频聊天和在线电影等互联网应用。如果用户使用 P2P下载软件,浏览网页也会变得非常不流畅,显然,512Kbps 的ADSL宽带业务,已经无法满足网民的需求了。 2、 1Mbps的宽带可以做什么:从理论上来讲,1Mbps的ADSL宽带可以提供 1024Kbps的下行速率,512Kbps的上行速率,这意味着 1Mbps的宽带与512Kbps 的宽带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下行速率变大了。1Mbps的宽带,网民可以同时视频聊天和在线电影,这是一大进步,但仍不足以运营IPTV业务,也无法使用 P2P下载软件。在实际应用中,1Mbps宽带仍然有缺陷。 3、2Mbps的宽带可以做什么:对于第一代ADSL接入技术来说,2Mbps的宽带仍然只有512Kbps的上行带宽。在2Mbps带宽的应用环境下,可以运行多种互联网应用,IPTV业务也可以运行,但无法保证流畅程度。不过,2Mbps带宽已经可以完全运行各种主流的互联网应用了。 4、 8Mbps的宽带可以做什么:不久前,中国网通宣传启动宽带提升计划,未来将推出8Mbps的ADSL宽带。8Mbps的宽带,可以流畅运行各项互联网应用,包括P2P下载及IPTV业务。不过,上行仅仅有512Kbps的上行带宽,让8Mbps的ADSL宽带失色不少。 目前,一部分宽带用户的的带宽已经有了2Mbps,更多的人还在使用512Kbps 的宽带,在互联网应用非常丰富的今天,如此小的带宽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渗透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这个时代,用户需要更大的带宽。宽带提速已经正式踏上日程,光纤接入可以提供足够的带宽,ADSL2+也能提供大带宽,互联网应用还在增长,网民到底需要多大的带宽? 网民需要多大的带宽? 互联网应用决定了网民需要的带宽大小,尽管我们的宽带网络一直在升级,可目前的网络带宽仅仅能够满足网民的需求,无法满足未来的应用。未来的互联网应用中,多少带宽才是网民需要的呢? 就目前的主流互联网应用而言,视频聊天、在线电影、在线音乐及IPTV业务等互联网应用,至少需要10Mbps的下行带宽。从表面来看,网页浏览和在线音乐不需要上行带宽,在实际应用中,所有的互联网应用都需要上行带宽,因为每一项互联网应用都需要向服务器发出请求。

现状分析及需求

一、现状分析及需求 公安城域网络是政法网络的主要承载平台,当前德阳市公安和其他单位公用政法网络作为公安的骨干网络实现与上下级互联;作为新一代公安信息网的接入网部分,通过与用户域和数据域的结合,共同组成新一代公安信息网。 德阳市政法三级网分为主干链路和备份链路,备份网络设备使用年限已11年,超过设备使用设计使用寿命且备品备件已严重缺失,技术滞后;备份链路原有带宽622M, 备份链路当前的设备性能和链路带宽越来越难以满足承载公安业务,因此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采用最新的网络组网技术对备份链路进行升级和改造。 视频专网整个系统采用IP网络方式传输。每个区县上行视频传输带宽保证500M。由于视频业务的持续增加,上行视频传输带宽需要扩容到1G。 当前政法网络的设备和链路采用的设备与链路整体租赁的形式由中国电信德阳分公司承建维护,合同日期从2016年12月1到2019年12月1日截止,本次项目须面对通信运营商重新采购2020-2022年度德阳市政法三级主备网、视频专网服务租赁。 二、政法三级网主备份网络升级方案 德阳市政法信息传输网依托于通信运营商现有的骨干传输网,遵循设备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一个覆盖全市政法部门的传

输承载平台,能够支持数据、语音和图像业务的高速、可靠、安全地传送。德阳市政法三级网升级改造后的网络拓扑架构如下图所示: (1)传输网络建设:本次政法三级网备份网络服务租赁按照骨干网络标准进行规划,采用OTN技术建立一套全新的1000M传输网络,为各县市区公安局核心节点提供1条1000M的传输网络接入,各县市区业务采用点对点方式汇聚接入德阳市公安局核心设备,核心路由设备和核心传输设备支持10G以上的交换能力。同时为了保证整个骨干网络上所有节点的电路可用性,为每个网络节点和汇聚节点建立不用路由的双光路环路保护,在一条光纤中断的情况下自动倒换至另外一条光纤电路,电路具备自愈功能,双光路环路保护功能能保证主干网络全年99%以上的网络通达性。为了保证德阳市政法三级网业务的独立性,运营商的传输设备将下沉安装至各公安局机房,网络拓扑图如下: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_1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 1 SZ世纪昌蓝-谢飞(20789402) 17:27:17 每日增量数据/计划恢复时间*8=带宽 做异步一般2~3M基本可以,但是要参考客户每天数据的增量和备份窗口时间 SZ世纪昌蓝-谢飞(20789402) 17:31:05 同步一般推荐10Mb以上 1、电信带宽是按Bit计算的,电脑文件是按Byte计算的,1Byte=8Bit,接入光纤的带宽/8=实际使用带宽。 2、浏览网页一次2K,网络游戏、视频是交互式的一般80K就搞定了,QQ或MSN等即时工具也是占10K左右。 3、以20台电脑为例: 浏览网页: 20台电脑*2K=40K 网络游戏+视频:20台电脑*80K*2=3200K MSN、QQ : 20台电脑*10K=200K 40+3200+200=3440K Byte 3440*8=2M光纤 4、ADSL带宽是非对称的的,电话线路中0~4Khz用来传输电话音频,用26Khz~1.1Mhz频段传数据,并把它以4Khz的宽度划分为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输入的数据经过TCM编码及QAM调制后,送往子信道,所以理论上上行速率可达1.5Mbps, 下行速率可达14.9Mbps,考虑到干扰等情况,实际上传输速率一般为上行640Kbps,下行8Mbps 。我们常用的2M ADSL实际速率下载约250Kbyte,上传约64Kbyte 光纤带宽是对称的,上传和下载均等

网络带宽计算方法 这里指的是带宽网速的单位计算方式方法及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 换算关系为:1Byte=8bit 1B=8b ----------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 1KB/s=1024B/s 1MB=1024KB ---------- 1MB/s=1024KB/s 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然而我们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理论上:2M(即2Mb/s)宽带理论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实际速率大约为80--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4M(即4Mb/s)的宽带理论速率是: 512KB/s,实际速率大约为200---440kB/s。 网络带宽计算方法 bps:位/每秒,通常对于串行总线设备使用bps为单位,如串口,USB口,以太网总线等。Bps:字节/每秒,通常对于并行总线设备使用Bps为单位,如并口,IDE硬盘等。 网络技术中的 10M 带宽指的是以位计算, 就是 10M bit /秒 ,而下载时的速度看到的是以 字节(Byte)计算的,所以 10M 带宽换算成字节理论上最快下载速度为: 1.25 M Byte/秒! 在计算机/通讯行业中,计算数据传送速度也使用十进制来衡量。 在数据存储容量计算中,一般采用二进制来衡量。1MB=1024K=1024*1024B。 根据进制规定,传送速度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 bps 和 Bps,但是他们是有严格区别。Bps中的B使用的是二进制系统中的Byte字节 ,bps中的b是十进制系统中的位元。在我们常说的56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