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 1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 1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 1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 18页)

第1章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性质

××××××工程,新建

1.1.2 建设单位名称、性质、负责人

××××,集体,×××

1.1.3 项目批准单位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1.1.4 建设与投资规模

本项目起点位于××××处,向西经×××,终点至×××处。按××××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公里/小时,规划红线宽度××米,机动车道为×向×车道,××路面。

项目估算总投资××亿元,由××自筹及银行贷款。

1.2 使用林地规模

项目拟使用林地总面积××××公顷(××亩),范围涉及××县××镇的××村等××个行政村、场,共××小班(细班、地块),其中用材林地××块、经济林地××块、宜林地×块,山林权属分别为××县××镇的××村等××个行政村、场所有,全部为永久性使用,无临时用地。

项目拟使用林地面积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地面积××公顷,占××%;

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公顷,占×%;宜林地面积××公顷,占×%;

有林地面积按林种分,用材林面积××公顷,占××%,经济林面积××公顷,占××%;

有林地面积按树种分,杉木面积××公顷,占××%;松类面积××公顷,占××%;竹林面积××公顷,占××%;阔叶树面积××公顷,占××%。

林地内活立木蓄积××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立方米,占××%。

1.3 拟使用林地费用估算

经估算,项目拟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为××万元。

1.4 编制依据

1.4.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4.2部门规章

1《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号令);

1.4.3技术规范

1《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2]237号);

2《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3]139号);

3《××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

1.4.4研究报告

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1.4.5有关文件

1××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工程立项的批复》(××【20××】××号)

1.5 研究结论

××工程,是××的需要,是形成××的需要,也是××促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符合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有关“××批准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以××以外的林地”的规定;项目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拟使用林地范围合理,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的影响较小,因此,项目拟使用林地可行。

第2章项目背景与项目区域情况

2.1 项目背景

近年来,××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的招商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当地经济得到稳定快速提高;目前,××提出了“”××的发展格局。项目建成后,××的发展格局。

××是交通较为繁忙的干线,××作为××旅游交通量集结及整合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已渐渐不能满足增长交通量及作为××经济大动脉快捷、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为使项目早日建成运行,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工程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年××月,××委员会以《关于××工程立项的批复》(××【××】××号)的批文批复同意。

2.2 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位于××省境西南,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东××,南××,西××,北××。

全区自×向×,由×××区。区域内山脉××山区的北缘,属××山脉。主脉自区境××分别向北跨××县和向西延伸跨××等县,最高峰××海拔××××米。主要河流有××支流××××水系。

××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属温湿多雨地区。全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雨量××mm之间。全年无霜期××天左右,年均日照××多小时,大于××℃的积温××℃。

××县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总面积23980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公顷,占全区总面积××%, 是全省重点山区县(市、区)之一。

全县设××乡,×个镇,下辖×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个行政村,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县是×××名城。

××县物产富饶。盛产××等,是全国××基地大县,全国××生产基地。

××县交通便捷。拥有××公里,××国道横贯东西,已建成通车。全区已基本形成以乡镇干线为骨架、干支相接、城乡贯通的公路网。

××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招商引资××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3 项目所在地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2004年××县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全×林地面积××公顷,其中有林地××公顷,占××%;疏林地××公顷,占××%;灌木林地××公顷,占××%;苗圃地××公顷;未成林造林地××公顷,占××%;无林地××公顷,占××%;宜林地××公顷,占××%;辅助生产林地××公顷。

林地面积中,生态公益林地面积××公顷,商品林地面积××公顷。

有林地中,用材林××公顷,占××%;防护林××公顷,占××%;特用林××公顷,占××%;经济林××公顷,占×%;薪炭林×公顷。

乔木林分面积××公顷,按树种分,松类××公顷,占××%;杉木××

公顷,占××%;阔叶树××公顷,占××%;其它面积××公顷,占××%。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立方米,占××%;疏林蓄积××立方米,占××%;散生及四旁树木蓄积××立方米,占××%。森林覆盖率××%。

2.3.2项目乡镇森林资源概况

××县××镇现有林地面积为××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地面积××公顷,商品林地面积××公顷;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公顷;灌木林地面积××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公顷。

活立木总蓄积××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立方米,散生及四旁蓄积××立方米。

第3章规划使用林地情况调查分析

3.1 森林资源情况调查分析

3.1.1 林地与林木资源情况

对项目拟使用的林地,参考××县××年森林资源调查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材料,经现地重新区划和调查、计算、复核后,确定其面积、蓄积等有关技术数据。

项目拟使用林地总面积××公顷(××亩),范围涉及××县××镇的××村、××村等××个行政村、场,共××小班(细班、地块),其中用材林地××块、经济林地××块、宜林地××块,山林权属分别为××村、××村等××个行政村、场所有,全部为永久性使用,无临时用地。项目拟使用林地面积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地面积××公顷,占××%;按地类分,

有林地面积××公顷,占××%;宜林地面积××公顷,占××%;有林地面积按林种分,用材林面积××公顷,占××%,经济林面积××公顷,占××%;有林地面积按树种分,杉木面

积××公顷,占××%;松类面积××公顷,占××%;竹林面积××公顷,占××%;阔叶树面积××公顷,占××%。

林地内活立木蓄积××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立方米,占××%。

3.1.2 野生植物资源情况

根据实地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项目拟使用林地内分布的现有植物资源主要有××种,这些野生植物均为××省内的常见种,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见附录1。

3.1.3 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项目所在区域为山区,野生动物资源不丰富。通过访问当地村民及查阅有关资料,项目拟使用林地内发现的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13种,这些野生动物不属国家与××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1.4 森林资源分析评价

项目所在区域为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拟使用的林地以×林地为主;林分以××林为主;林种为×林;树种以××占大多数;龄组以中龄林为主;林分质量××,平均每公顷蓄积××(每亩××)立方米,经济利用价值较低,生态防护效能较差。

项目拟使用林地内未发现国家及××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植物种类。

3.2 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古迹情况调查分析

经实地调查及访问村民,项目拟使用林地内无百年以上的古树及有特殊意义的名木分布;地形一般,无××等自然景观资源及名胜古迹,也没有被各级政府列为保护之文物。

第4章森林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1 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分析

项目拟使用林地面积××公顷,占××县林地面积的××%。拟使用林地内林木总蓄积××立方米,占××县林木总蓄积的××%。由此可见,项目拟使用林地对××县整体以及所涉及乡镇的林地和林木资源总量影响较小。

4.2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根据对项目拟使用林地的实地调查、访问和查阅有关资料,项目拟使用林地范围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少,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在项目建设期间,由于野生动物具有迁移特性,栖息于拟使用林地内的野生动物会自动向工程两侧山地迁移。而且,随着工程的建设完成,项目区内将增加一定的绿化面积,采取措施对两侧森林植被加以保护,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生长和繁衍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和拟使用林地,对野生动物群落和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没有大的影响。

4.3 对森林生态效能的影响分析

项目拟使用的林地是以有林地占优势的商品林地,拟使用林地范围全部为低山,地势较平缓,故使用林地对森林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效能的负面影响不大。

4.4 对环境质量及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在该项目建设期间,将进行道路建设和建筑挖填作业,由于破坏了原有森林植被,弱化局部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和空气粉尘,造成局部空气、水体质量下降,以及噪声的增大。但这只是短暂的、局部的,影响的强度和范围较小。

拟使用的林地面积占××县林地面积的××%,对当地林业生产与发展的影响较小。而且,由于项目建设完成后,按要求将对道路沿线两侧进行绿化,也增加了一定的森林面积,美化了环境,同时也因为项目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带动项目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税收,保障当地林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5章综合评价

5.1 使用林地的必要性

近年来,项目建成后,可以形成××的发展格局。

××是交通较为繁忙的干线,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已渐渐不能满足增长交通量快捷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工程拟使用林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5.2 使用林地合理性与可行性

根据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对照《××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和《××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报告》等有关资料,项目拟使用的林地区域不属于生态公益林范围,且项目拟使用的绝大多数为人工林,林分结构简单,树种组成单一,单位面积的立木蓄积量较低,生态效能弱,经济效益差。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构成明

显的影响,不属于国家禁止供地区域。但是林地被征用后,相应水土保持等环保措施应予落实。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和使用林地范围合理、可行。

5.3 项目的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将使×××繁忙的现状得到缓解,×县招商、矿产资源及以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得到加强,使当地经济得到稳定快速提高。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一方面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保持社会经济更好平稳地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保证财政的公共投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6章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措施6.1 建立制度,明确责任,杜绝乱砍乱占

项目建设单位要制订有关林地林木的管理办法,落实人员,明确职责,防止施工期间乱砍林木、乱占林地现象发生,切实做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6.2 严格按规定缴纳使用林地的各项费用

项目建设单位应按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等费用。

6.3 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项目施工期间,要采取措施,减少粉尘、噪音等污染。

6.4 落实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森林植被恢复费必须专款专用,统一管理。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在项目两侧或异地安排面积不少于××公顷的植树造林,以恢复森林植被和

森林生态环境。

6.5 加强对区域森林资源的管护

对项目区周边的森林资源,应切实加强管护、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

第7章研究结论

××工程,是××县的××的需要,是形成××发展格局的需要,也是××促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符合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有关“××批准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以占用征用××范围以外的林地”的规定;项目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拟使用林地范围合理,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项目拟使用林地可行。第8章说明

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咨询中介业务的管理规定和本项目拟使用林地的具体特点,就与本项目拟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涉及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本报告只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工程拟使用林地申请的依据。

2. ××县××对提供给报告编制单位的文字、图、表及附件等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报告编制单位对拟使用林地的现状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拟使用林地的可行性结论承担责任。

3.本报告仅就委托方提供的××工程用地规划红线图给定的拟使用林地范围的使用林地是否可行进行评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需增征或

临时占用土地,其使用林地可行与否与本报告结论无关。

附件1:

××工程拟使用林地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1 调查工作简况

受××县××的委托,20××年××月,我××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安徽省林地保护条例》、原林业部《森林资源采伐更新作业设计调查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对××工程拟使用林地进行现状实地调查,并参考××县××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材料,经区划、调查、计算、复核后,确定其地类、权属、林种、树种、龄组、面积和蓄积等有关技术数据。

2 林地与林木资源情况

项目拟使用林地总面积××公顷(××亩),范围涉及××县××镇的××村等××个行政村、场,共××小班(细班、地块),其中用材林地××块、经济林地××块、宜林地××块,山林权属分别为××县××镇的××村等××个行政村所有,全部为永久性使用,无临时用地。

项目拟使用林地面积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地面积××公顷,占××%;

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公顷,占××%;宜林地面积××公顷,占××%;

有林地面积按林种分,用材林面积××公顷,占××%,经济林面积××公顷,占××%;

有林地面积按树种分,杉木面积××公顷,占××%;松类面积××公顷,占××%;竹林面积××公顷,占××%;阔叶树面积××公顷,占××%。

林地内活立木蓄积××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立方米,占××%。

详见附件1中表1~2。

3 野生植物资源情况

根据实地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项目拟使用林地内分布的现有植物资源主要有有××种,这些野生植物均为××省内的常见种,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见附录1。

4 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项目所在区域为低山区,野生动物资源不丰富。通过访问当地村民及查阅有关资料,项目拟使用林地内发现的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种,这些野生动物不属国家与××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见附录2。

5 森林资源分析评价

项目所在区域为低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拟使用的林地以×林地为主;林分以×林为主;林种为×林;树种以××占大多数;龄组以×林为主;林分质量×,平均每公顷蓄积××(每亩××)立方米,经济利用价值较低,生态防护效能较差。

项目拟使用林地内未发现国家及×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植物种类。

6 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古迹情况

经实地调查,项目拟使用林地内无百年以上的古树及有特殊意义的名木分布;项目拟使用的林地为×,地形一般,无×等自然景观资源及名胜古迹,也没有被各级政府列为保护之文物。

××工程使用林地地类、面积统计表

××工程拟使用林地乔木树种面积、蓄积统计表

附表3 ××工程拟使用林地小班主要调查因子一览表

单位:平方米、厘米、米、立方米、株

附件2:

××工程拟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估算

按照《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林业局[2002]73号)、《安徽省林地管理办法》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计算。

1、计算标准

用材林地、经济林地:6元/平方米

宜林地:2元/平方米

2、计算结果:森林植被恢复费费用为××元(见附表4)。

拟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一览表

附录一

使用林地范围野生植物名录

1、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2、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3、化香树 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

4、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

5、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

6、苦槠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 Schott.

7、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 (Rehd. et Wils.) Cheng et

T.Hong

8、毛竹 Bambusa multiplesx (lour.) raeusc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