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层气开采地面工程设计方案

煤层气开采地面工程设计方案

煤层气开采地面工程设计方案
煤层气开采地面工程设计方案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作品

比赛类别

地面工程单项组

完成日期 2014年 4月 13 日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作品简介

本参赛作品是根据大赛给出的沁端区块的基础数据设计的一套煤层气田开发中的地面工程设计方案。主要由煤层气集输管网、集气增压站、污水处理、SCADA系统、消防安全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部分的设计以及各种用途站场整体优化布局设计等组成。

本方案的总集输工艺流程的确定是根据本气田的综合情况,借鉴其它煤层气地面集输工艺,分析各种低产低压煤层气田的总工艺流程,经过反复论证、简化优化,最后确定采用“分片集输、多井低压集气、单井简易计量、多井单管串接、集中增压、集中脱水处理和外输”的煤层气集输工艺流程。

管网部署部分根据气田气井位置的分布,提出了四种管网部署方案,分别是环状管网部署方案、枝状管网部署方案、集气阀组管网部署方案、多井单管串接管网部署方案。然后以管网系统费用最省为优选目标(包括井场、采气管线、集气阀组、集气管线、增压站、中央处理厂等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对四种管网部署方案进行优选,最后选择多井单管串接管网部署方案。

为选取适合管材, 对PE100 聚乙烯管和无缝钢管投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主要比较了公称直径50~600 mm 的PE100 聚乙烯管和无缝钢管的安装费、建筑费、主材费、预制费和总造价等,得出:当采气、集气管道的公称直径不大于250 mm 时, 采用PE100 聚乙烯管道投资低。当采气、集气管道的公称直径大于250 mm 时, 采用钢制管道投资低。该示范工程施工中采用了PE100聚乙烯管道与钢管相结合的方案。

用软件模拟不同工况下煤层气水合物生成温度,对比本气田集输

系统工作条件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煤层气的输送选择低压不注醇工艺。在集输管道低点设置凝水缸,收集管道中的游离水。

通过设备及工艺对比,集中处理站入口的过滤分离器选择高效旋流过滤分离器;一级增压的压缩机选择螺杆式压缩机,二级增压的压缩机选择活塞式压缩机;脱水工艺选择三甘醇脱水工艺;脱碳工艺选择分子筛法。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概况 (1)

1.2 井网部署方案 (1)

1.3 产能规模及单井产量 (2)

1.4 井口压力 (2)

1.5 煤层气品质及外输 (3)

1.6 产出水特征 (3)

1.7主要标准规范 (3)

第2章管网部署 (5)

2.1集输总工艺流程 (5)

2.1.1 煤层气集输工艺流程 (5)

2.1.2 本气田煤层气集输工艺流程 (5)

2.2集中处理站位置选择 (5)

2.2.1 站址选择原则 (5)

2.2.2 集中处理站位置选择 (6)

2.3管网部署方案 (7)

2.3.1 环形管网 (7)

2.3.2枝状管网 (8)

2.3.3集气阀组管网 (8)

2.3.4多井单管串接管网 (9)

2.4管网部署方案优选 (10)

2.5管材选取与管径确定 (11)

2.5.1管材选择 (11)

2.5.2管径确定 (13)

第3章煤层气集输工艺 (16)

3.1井口工艺流程 (16)

3.2节流调压 (16)

3.3管道敷设与保护工艺 (17)

3.3.1 管道敷设 (17)

3.3.2 弯头 (17)

3.3.3 管道连接 (17)

3.3.4 穿越 (17)

3.3.5 保护措施 (17)

3.3.6 抗震措施 (18)

3.3.7 防腐 (18)

3.3.8 氮气置换 (18)

3.3.9 管道警示带(含金属示踪线) (18)

3.4煤层气水合物防治工艺 (18)

3.4.1 低压输送不注醇集气工艺 (18)

3.4.2 清除管线中凝析水工艺 (19)

3.5集中处理站工艺流程 (19)

3.6集中处理站中的主要设备及工艺 (20)

3.6.1 过滤分离器设备选型 (20)

3.6.2 压缩机选型 (20)

3.6.3 脱水工艺 (21)

3.6.4 脱碳工艺 (22)

3.7主要仪表选型 (22)

3.7.1 温度仪表选型 (22)

3.7.2 压力测量仪表选型 (23)

3.7.3 流量计仪表选型 (24)

第4章污水处理及辅助系统 (26)

4.1污水处理 (26)

4.1.1 污水来源 (26)

4.1.2 污水处理 (26)

4.2供电系统 (26)

4.2.1 电站 (26)

4.2.2 供电电源 (27)

4.2.3 供电负荷 (27)

4.2.4 爆炸危险场所电器线路及安装 (27)

4.3通信系统 (28)

4.3.1 通信要求 (28)

4.3.2 通信方式 (28)

4.4给排水及消防系统 (28)

4.4.1 给水系统 (28)

4.4.2 排水系统 (29)

4.4.3 消防系统 (30)

4.5自动控制系统 (31)

4.5.1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31)

4.5.2 系统方案 (31)

4.6供热、暖通设计 (32)

4.7道路工程 (32)

4.8建(构)筑物 (32)

4.9健康、安全与环境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6)

第1章总论

1.1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概况

沁端区块位于沁水盆地南部,隶属于山西省沁水县,矿区属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本区块属于丘陵山地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本区为典型的干旱性大陆气候,降雨量较少,冬季气温较低,年平均降雨量400~900mm,年最大降雨量891mm,最大积雪深度212.5mm。年平均气温10.9℃,最高37.3℃,最低-16.3℃,最大冻土层深度0.41m。该区处于张性应力区,地震发生的概率较低,其地震烈度为6度。区块内有沁河流过,省道和县道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区块地形图见图1.1。

图1.1区块地形图

1.2 井网部署方案

本区共部署生产井124口,其中直井120口,分段压裂水平井2口,单翼多

分支水平井2口,井网部署见图1.2。

图1.2 井网部署

1.3 产能规模及单井产量

本区设计产能规模为336000m3/d。其中120口直井开发年限为25年,见气时间均为6个月,产气量范围均为1900m3/d~2500m3/d,平均产气量均为2300m3/d,产水量范围均为0.5m3/d~6m3/d,平均产水量均为1m3/d;2口分段压裂水平井开发年限均为8年,见气时间均为2个月,产气量范围均为6000m3/d~15000m3/d,平均产气量均为10000m3/d,产水量范围均为1m3/d~8m3/d,平均产水量均为2m3/d。2口单翼多分支水平井开发年限均为6年,见气时间均为1个月,产气量范围均为14000m3/d~25000m3/d,平均产气量均为20000m3/d,产水量范围均为2m3/d~18m3/d,平均产水量均为5m3/d。

1.4 井口压力

根据本气田现有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实测数据,本区井口套压一般在0.1MPa~0.5MPa。

1.5 煤层气品质及外输

本气田产出煤层气气体组成见表1.1,本气田生产的煤层气全部外输到沁太管线。沁太管线入口位置如图1.1所示,管线工作压力为6MPa,其气质符合国家标准GB17820-1999《天然气》中Ⅱ类气质指标要求,具体要求见表1.2。

表1.1煤层气气体组分

表1.2我国天然气国家标准

1.6 产出水特征

本区直井和压裂水平井生产初期煤层产出水型以NaCl为主,平均矿化度4000mg/L。生产20~40天之后产出水接近地层水的状态,水型转变为以Na-HCO3型为主,平均矿化度1200mg/L,PH值为8。单翼多分支水平井产出水水型为Na-HCO3型,平均矿化度1200mg/L,PH值为8。

1.7主要标准规范

本设计从使用性、安全性和先进性出发,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1)《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DZ/T 0249-2010;

(2)《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2012);

(3)《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一部分:管材》GB 15558.1-2003;

(4)《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二部分:管件》GB 15558.2-2005;

(5)《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Q/SY1301-2010;

(6)《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设计规范》GB50183-2004;

(7)《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

(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

(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

(10)《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91;

(11)《石油天然气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GB/T9711;

(12)《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

(13)《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21448;

(14)《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

(15)《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SY/T0011;

(16)《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0076;

(17)《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划》SY/T0048;

(1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19)《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

(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2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

(22)《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

(23)《工业锅炉水质》GB1576;

(2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GB50019;

(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7)《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28)《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污染物环境防治法》;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

第2章管网部署

2.1集输总工艺流程

2.1.1 煤层气集输工艺流程

煤层气田具有井口压力和初期产量低,单井产气量低,井间间距小,甲烷含量高,基本上不含重烃和硫份,开发周期长以及开发后期井口压力下降等特点。沁端区块所在地区地貌属于山区丘陵地貌,区块内井口最大高程差为200米,井口套压为0.1MPa~0.5MPa,气田生产的煤层气全部都需增压外输到沁太管线。根据以上煤层气及本气田的综合情况,借鉴其它煤层气地面集输工艺,分析各种低产低压煤层气田的总工艺流程,经过反复论证、简化优化,最后确定了采用“分片集输、多井低压集气、单井简易计量、多井单管串接、集中增压、集中脱水处理和外输”的煤层气集输工艺流程[1]。

2.1.2 本气田煤层气集输工艺流程

本区块气田面积较小,为简化集输流程,节省工程造价,采用“分片集输―一级增压”工艺,具体工艺流程为“井场―采集气管网―集中处理站―增压外输管线―沁太管线”,见图2.1。

图2.1煤层气集输总工艺流程

2.2集中处理站位置选择

2.2.1 站址选择原则

战场的位置应选在乡镇和居民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避开窝风的地段。大型站场还应靠近公路、水源、电源选择,注意避开木材厂、弹药库等易燃易爆场所。

站场选址应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防止产生的废气、污水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产生高噪声的站场应远离居民区、医疗区和学校。无储油罐的计量站、接转站和其它独立的中小型油气站场,均按五级站库的划分要求进行布置。有水路装船外运方式的站库及距离通航河道岸边小于200m的站场,均要有严密可靠的防油沟。选择站库址时,应注意与周围相邻企业和建构筑物的关系,其相邻距离

应符合相关规定

占地面积较大的大型站库,不宜选在坡度小于0.2%平坦的场地上,宜选在易于排水具有明显坡度的高包上或斜坡上,也不应选在低凹易积水或背阳的山坡上,在局部高差较大的地段,必行坡度宜小于5.0%,应避开挖填土方过大的复杂地段,应合理利用地形自然条件,减少土地占用量[2]。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当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最重要的是场站连接着集输管网,气田采、集气管网覆盖面广、管材用量大、施工费用高,其工程建设投资在地面工程建设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是影响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所选场站位置应该尽可能减少采、集气管网长度。

2.2.2 集中处理站位置选择

本气田集输总工艺流程为“井场―采集气管网―集中处理站―增压外输管线―沁太管线”,采用一级增压方式,井场来气经采、集气管网直接到达集中处理站经增压、处理后外输到沁太管线。本气田所给井网密度大,占地面积较小,相应的管线长度不长,其中煤层气压降较低。考虑外输管线造价高,尽可能缩短外输管线长度,集中处理站位置应选择在距离沁太管线入口接近的地方,同时考虑管网部署方便,集中处理站位置见图2.2。

图2.2 集中处理站位置

2.3管网部署方案

沁端区块位于沁水盆地南部,所处地区属于山区丘陵地貌,相对高差为200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外输管道在气田东北部。本区设计产能规模为336000m3/d。辖井124口,其中120口直井,平均产气量均为2300m3/d,2口分段压裂水平井,平均产气量均为10000m3/d,2口单翼多分支水平井,平均产气量均为20000m3/d。根据沁端区块的地形、周边环境、井口位置及集中处理站位置对本气田的集输管网部署提出了四种管网部署方案。

2.3.1 环形管网

把气田中120口直井分成四部分,每部分辖30口井并布置环状管网,单井就近接入环状管网。2口分段压裂水平井及2口单翼多分支水平井产量大,开发年限及见气时间短,不接入环形管网,单独铺设集气支管集气。四个环状管网及四口水平井接入集气干管进入集中处理站,经集中处理站处理及增压后通过外输管线输入沁太管线。管网布局见图2.3。

图2.3环状管网管网部署

广西水资源保护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提纲

广西水资源保护工程初步设 计编制提纲 一、基本情况 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和所在水功能区 2.水源地概况及保护区划定 3.项目区土壤、植被、地质、气象概况 4.河流及水文 5.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6.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工程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及规模 1.工程建设目标 2.总体布局及规模 三、工程设计 (针对工程布置的工程措施逐项进行设计) 1.设计原则 2.设计标准 3.工程设计 四、施工组织设计及分年度投资计划 1.施工管理机构 2.施工组织安排 3.技术保障及质量保障措施 4.分年度投资计划(投资在120 万元及以下的一年完成) 五、投资概算

1.编制依据 2.编制方法 3.基础单价及费率标准 4.投资概算 5.资金筹措方案 六、效益分析及评价 1.经济效益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3.综合评价 七、工程管理 1.工程建设管理 2.工程运行管理 附图: 1.项目区所在地理位置图(在市县地形图中标注) 2.水源地保护范围图 3.工程总体布置图 4.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典型设计图 5.其他图

附 2:广西水资源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大纲一、概算构成(一)工程部分 1.土建工程 (1)挡土护坡工程 (2)净化系统工程 (3)污(废)水处理工程 (4)栏(挡)沙(渣)工程 (5)沼气工程 (6)节水工程 (7)水源地隔离保护工程 2.设备及安装工程 (1)水质监测设备工程 (2)水质净化设备工程 3.植物措施工程 (1)植物防护工程 (2)植物净化工程(湿地、植物浮床) (二)临时工程 (三)独立费用 1.建设管理费 2.勘测设计费 3.工程建设监理费 4.工程施工验收费 (四)预备费 1.基本预备费 2.价差预备费 、取费标准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最新版】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煤层气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煤层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使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费用,保障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包括不限于新旧技术的介绍与对比、国内外技术对比,目的是搞清楚煤层气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 一.煤层气背景介绍 1.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我国大型煤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13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矿区埋藏深度1500m以浅,煤 ,煤 2. 12起,。3. 程等。 地质载体特殊性 煤层气的地质载体为煤层,煤炭本身就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对象,这一自然属性更是有别于其他所有的化石能源矿产。煤层气与煤炭资源的同源同体的伴生性决定了这2种资源的开发必然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煤矿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引起矿区岩层移

动的时空关系,影响着煤层气资源开发的钻井(孔)的布设、采气方法的选择和抽采效果等多个方面。 鉴于上述特殊性,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既有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来源、借鉴甚至直接移植,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与采煤技术交叉融合的耦合特性,是一个与常规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技术系统。 1. 三(多) , 2. 创新, 3. 前提下,协同开采技术得以发展和进步。如解放层开采、井上下联合抽采、煤炭与煤层气共同开采等就是其典型实例。 4.煤层卸压增透技术

对于煤层渗透率低和含气饱和度低的矿区须探索应用煤层卸压增透技术,提高煤层气 抽采率。此类技术主要包括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技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深穿透 射孔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和高压水力增透技术等。 三.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 1.勘探技术手段深化 (eg 2~3倍; 管、。)2. 活性 变排量控制缝高技术、前置液粉砂多级段塞降滤失技术、前置液阶段停泵测试技术、大粒径/高强度支撑剂尾追技术、压后合理放喷控制技术等。 针对多煤层地区,采用煤层和岩层组合分段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和资源 利用效率。

沼气工程初步设计方案(doc 48页)

沼气工程初步设计方案(doc 48页)

**公司粪类·蓝藻大型沼气工程 初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名称 (1) 1.2项目承担单位 (1) 1.3项目主管单位 (1) 1.4项目监管单位 (1) 1.5项目建设地点 (1) 1.6工程投资范围 (1) 1.7项目背景 (2) 1.8建设内容及规模 (6) 1.9项目概算 (6) 1.10资金来源 (6) 第二章设计依据与原则 (7) 2.1设计依据 (7) 2.2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7)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概述 (9) 3.1自然条件 (9) 3.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0) 第四章总体布局 (13) 4.1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13) 4.2布局划分 (13) 4.3沼气站布置 (13) 第五章工艺设计 (14) 5.1 工艺参数设计 (14) 5.2工艺流程 (14) 5.3工艺设施(构筑物)设计说明 (14) 第六章设备选型 (25) 6.1设备选型原则 (25) 6.2所选设备型号 (25)

7.1设计依据 (27) 7.2设计范围 (27) 7.3建筑设计 (27) 7.4设计说明书 (28) 第八章结构设计说明 (31) 8.1设计依据 (31) 8.2自然条件 (31) 8.3设计说明 (32) 第九章电气说明 (33) 9.1设计依据 (33) 9.2设计原则 (33) 9.3设计说明 (33) 第十章给排水设计说明 (35) 10.1设计依据 (35) 10.2设计内容 (35) 10.3设计方案 (35) 第十一章供暖设计说明 (36) 11.1设计依据 (36) 11.2设计内容 (36) 11.3设计方案 (36) 第十二章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37) 第十三章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和应急预案 (38) 13.1运行模式 (38) 13.2运行管理 (38) 13.3人员培训 (39) 13.4维护保养与检修 (39) 13.5使用及维修年限 (40) 13.6应急预案 (40)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01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井下抽放的煤层气不需提纯或浓缩就可直接作为发电厂的燃料,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利用技术 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英国、德

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08年12月19日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据预测,河北省到2010年天然气总需求量为45-50亿立方米,而已落实气量仅为30 亿立方米,缺口约15-20亿立方米。河南、陕西情况类似。按此预测,“十一五”期间,周边省天然气(煤层气)需求缺口可达50-60亿立方米。再考虑京、津地区和山东省,则缺口更大。煤层气周边市场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严重短缺,京津唐等大中城市和东部省区的油气供需缺口急剧扩大。煤层气是赋存于煤层中的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是21世纪的重要接替能源之一。开发利用煤层气,对缓解常规油气供应紧张状况、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大气环境、改善煤矿安全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进一步推动山西新能源和新产业的发展。但是山西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整体活力不足、竞争力薄弱,其产品结构和企业素质同国内许多省份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技术、质量、价格、效益等方面更显落后。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进程中必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煤层气作为中国的战略能源,有诸多优点:可降低甲烷的空排引致的温室效应,极大地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可创造新的财富,据测算,煤层气的开采成本不到0.8元/m3,山西煤层气资源若全部利用,可为子孙后代节约3.3亿吨煤,可为山西省创造1.2万亿元的财富。形成新的生产力和市场盈利模式。因此,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要求、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均为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和良好机遇。 (一)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 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7号)。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我国首部《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十一五”规划》,并以发改能源[2006]1044号下发实施。2007年2月,国务院再次召开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专题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相继出台了《关于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工作实施意见》(发改能源[2007]72号)、《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等文件, 2007年,山西省也正式下发了首部“十一五”煤层气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推进煤层气实现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能源需求旺盛为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的设计范围、原则以及主要参数选取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参见 NY/T667-2003)的设计。畜禽养殖区沼气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J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6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 CJJ31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55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CJJ64 城市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 NY/T667-2003 沼气工程规模分类 3 术语和定义 GB18596-2001、NY/T667-200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沼气工程 biogas plant 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厌氧消化为主要技术环节,集污水处理、沼气生产、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3.2 “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 Process of “energy ecological”disposing and using 畜禽养殖场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农田水肥利用的处理利用工艺。 3.3 “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 Process of “energy environment”disposing and using 畜禽养殖场的畜禽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以回用为最终目标的处理工艺。 4 总则 4.1 沼气工程的设计应该符合当地总体规划,与当地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能够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建设农村沼气工程组织设计方案

阿图什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农村沼 气工程 技 术 标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50300-2001) (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4)《建设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1) (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6)我公司ISO9002《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7)国家和行业现行建筑设计规程、规范、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8)业主提供旳`阿图什市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农村沼气(一标)工程图纸. 二. 编制原则 (1)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将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四是满足业主要求旳`原则. (2)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旳`原则; (3)满足与业主、监理、设计及有关单位协调施工旳`原则; (4)充分利用充足旳`施工机械设备,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做到连续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5)采用先进旳`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旳`施工方案; (6)贯彻施工验收、安全及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旳`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7)采用科技成果和先进旳`技术组织措施,节约施工用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8)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笨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9)充分利用原有和正式工程建筑和设施,减少临时设施,节约施工用地; (10)合理选择资源和运输方式,节省费用开支. 三. 编制内容 我公司在认真分析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踏勘旳`前提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别对施工组织、劳动力计划、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施工技术方案、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2、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阿图什市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农村沼气(一标)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及阿湖乡 项目内容:全套施工图纸范围内土建工程、安装工程 建设规模:本标段410座,其中:上阿图什乡300座(白依萨克村100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版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范围 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 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制定本 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系统中 涉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设施竣工验 收的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 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1082) 《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

程》(AQ1081) 《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3)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 3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3.1 设计必备条件 3.1.1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3.1.2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 —1—

大型养猪场沼气工程设计方案1

大型养猪场沼气工程设计方案 受居民的饮食结构、畜禽产品的增殖性能、生产投资等因素影响,中国猪肉食用量在肉食消费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养猪业在畜禽养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983年到2005年猪肉消费占肉食品比例均大于60%。2004年中国肉猪存栏48189.1万头,出栏61800.7万头,猪肉产量4701.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肉类人均占有量达55.73 kg/人,其中猪肉36.17 kg/人,超过世界猪肉人均的15.74 kg/人。2004年我国全年畜禽养殖业粪便废弃物的产生量为25.76亿吨,其中猪年排泄粪便为12.31亿吨,占总粪便量的47.8%,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必然导致更大量的粪便废弃物,因此猪场粪污水的治理成为畜禽污染治理的关键。 2.1沼气产量计算 2.1.1干物质量计算 猪场基础母猪存栏量500头,猪场总存栏量为5354头,设计采用干清粪工艺,按《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计算,夏季污水排放量为1.8m3/(百头.d),冬季污水排放量为1.2m3/(百头.d),则排放污水量为64.2~96.4 m3/d。日产粪便量为5.1t/d,猪粪含水率按82%设计,干物质(TS)量计算见表2-1。本项目中,干物质量按照0.92 t/d进行设计。 2.1.2物料总量和补充水量计算 本设计中采用高浓度反应器设计,养殖场产生的5.1t鲜猪粪全部投放到高浓度反应器,并调配成10%干物质浓度,约需要4.1m3污水,余下猪场排放的污水经过水力筛,将部分存留在污水中的猪粪渣筛除,投入到配料池,与鲜猪粪一同调配(该部分物料包含在 5.1t 鲜猪粪中),过筛后污水进入储肥池,进行厌氧处理储存。 加水量计算: W=Xq(α×m0-W0) 式中Xq=16t m0=18% W0=1- m0=82% 配水比a= 11.5 若发酵物料干物质含量mp=8% 含水量wp=92% 则X=则α==11.5 W=16(11.5×18%-83%)=17.33t≈17t 每天进入发酵罐物料总量约16+17=33t (理论和实践测定:TS=8%之物料容重r≈1030㎏/m3) .通过有效保温和增温措施,确保全年恒定中温发酵(t=33℃-38℃), 则设计容积产气率ξ=0.8—1.2m3/m3.d 发酵罐的容积大小与发酵原料的特性、发酵液浓度和水力滞留期有关。 发酵罐的容积V1与每日处理原料量、发酵液浓度。发酵液密度和滞留期有关。 计算公式: V1 = G f * HRT / q y V1 为发酵罐内发酵液的容积;G 为发酵罐每天进料量;f 为发酵原料干物质含量;q 为发酵液浓度;y 是发酵液的密度。 发酵罐的总容积V等于发酵罐的发酵液容积V1加上发酵罐的储气容积V2。V2 一般取V2 = (8%~10% V1 V = V1 + V2 2.1.3沼气产量计算考虑2%的干物质损耗率,每天投TS 902kg,产沼率为0.28~0.32 m3/kg TS,取值0.30 m3/kg TS,可产沼气271m3。

沼气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初步设计

讷河市北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大型沼气工程项目 初步设计

第一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二部分:初步设计图纸 第三部分:初步设计概算书

第四部分:初步设计附件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讷河市北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大型沼气工程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讷河市北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1.3 项目建设地址 讷河市六合镇灯塔村 1.1.4 建设目标 33,发电936kwh,日处理鲜粪24t项目达产后日生产沼气864 m。,供气240 m 该项目以沼气为核心,通过利用养殖场固体粪便生产沼气和有机肥,并利用沼气发电;沼渣,沼液用于有机作物种植。该项目将环境保护和养殖业、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养殖场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通过生产可再生能源缓解农村能源供需矛盾,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使项目区走上能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沼气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粪便利用方式,促进物质高效转化和能源高效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使其上连养殖业、下承种植业,促进农业种养一体化。通过沼气工程的建设,形成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1.1.5 建设标准

本工程所依据的建设标准主要为农业部发布的沼气工程建设8项农业行业标准 及《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标准汇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农村能源办公室)。 8项标准分别为:《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3部分:施工及验收》、《沼气工程技术 规范第4部分:运行管理》、《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5部分:质量评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1 第一章工程概况 气工程设计规范》和《沼气发电机组》。 《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标准汇编》包括:《沼气工程工艺设计规范》、《沼气工程供气设计规范》、《沼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沼气工程运行管理规范》、《沼气工程质量评价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沼气发电机组技术规范》、《沼气工程规模分类》。 1.1.6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该项目以处理粪污为主,采用以“高浓度CSTR厌氧反应器”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在工艺选择和方案设计中,采用全混式机械搅拌、高浓度的消化工艺,沼气经过净化后发电及供气。同时该工程配置有贮气柜,辅助用房等辅助设施,该养殖小区采用人工干清粪方式,养殖小区每日产生30t粪便(主要为牛粪),其中80% 即24t可收集起来作为CSTR厌氧反应器的原料,GSTR厌氧反应器浓度为10%。 1.1.7 建设内容及规模 33;864m/T,36m)日处理粪便24T,牛粪的单位产气量为项目区日产沼气(133贮液池,辅助用房5000m反应器22)500m座,输气工程一处,CSTR(3的贮气柜1座用于供气及发电。及配套脱硫、脱水等设备;450m33,日产沼气万m864m,厌氧反应器年产沼气量(3)项目投产后,CSTR31.54333沼气日发电936kwh,剩余624m年供气,8.76万m,年发户供气向200240m电34.16万kwh,年产沼渣1577吨,沼液14190吨。 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56万元。其主要资金来源有:申请国家资金150万元,地方投资 68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38万元。 1.1.9 建设期限 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后1年。 1.1.10 市场预测及效益分析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达产期内年均销售收入2 第一章工程概况 86.1万元,年均总成本72.94万元,利润13.16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6.49%,项目财务净现值(ic=6%时)为14.46万元。以上部分说明盈利能力 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 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9.23年(含建设期),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表明项目投资能按时收回。

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方案

** 养猪场 沼气工程 初步设计 建设地点:**县镇村建设单位: ** 县* *养猪场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目录 一、概述 (2) 二、设计依据与设计范围 (3) 2.1、设计依据 (3) 2.2、设计原则 (3) 2.3、设计范围 (4) 三、基本设计参数及要求 (4) 3.1、基本设计参数 (4) 3.2、主要设计参数 (4) 四、沼气系统规划设计 (4) 五、工艺流程设计 (5) 5.1、设计原则 (5) 5.2、工艺流程设计 (5) 5.3、工艺流程描述 (6) 六、各单体设计和主要设备选型 (6) 七、总平面设计 (7) 7.1 设计依据 (7) 7.2 总平面布置 (7) 八、主要仪器设备选型 (8) 九、工程造价概算 (8) 十、劳动定员和操作管理 (9) 10.1、劳动定员 (9) 10.2、操作管理 (9) 10.3、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10) 十一、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10) 11.1、占地面积: (10) 11.2、运行费用分析: (10) 十二、效益分析 (11) 12.1、经济效益分析 (12) 12.2、环境效益分析: (12) 12.3、社会效益分析: (12)

一、概述 **县**生态农业开发位于**县****八组,是一独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生态安全猪的养殖和饲料加工,公司注册资本金300万元,总资产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10万元,公司拥有员工18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大专学历以上员工3人。 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以发展规模生猪养殖业为宗旨,致力于生猪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公司现有种猪群280头、杜洛克公猪4头,存栏肉猪3000头。 公司建有700立方米中型沼气厌氧发酵工程,年处理粪污1460吨,产沼气5.5万立方米,集中供气12个农户,沼液用于果园、农田蔬菜基地作肥料和渔场作饲料,基本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生猪养殖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危害。生猪养殖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和废渣,如果不及时处理,BOD、COD、大肠杆菌、蛔虫卵、氮、磷等含量较高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仅污染地表水,而且极易渗入地下,严重污染地下水,使水体发黑变臭;高浓度的污水如果用于灌溉,会使农作物生长过旺,表现出徒长、易倒伏、贪青晚熟,造成农作物减产;肉猪养殖废弃物还可产生大量的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严重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造成大气污染。此外,生猪养殖场废弃物还是许多病原微生物、有害寄生虫卵及蚊蝇滋生的载体,对当地的环境卫生状况构成巨大的威胁。 同时,生猪养殖污染物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生猪养殖废渣是开发有机肥料的好原料,**县是湖南省绿色食品基地县,有机肥料潜在

煤层气产出过程

第五章煤层气产出过程 煤层气井的排采过程与常规天然气井显然不同,通常具有一个产气高峰期。这种差异,起源于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 第一节主要内容: 在煤层气开采初期一般要进行“脱水”处理,即所谓的“排水降压”过程,目的是诱导煤层气的解吸、扩散、渗流作用由高势能方向往低势能方向连续进行。 一、煤层气流动机理 煤层气产出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即解吸、扩散与渗流。 地下水的采出使煤层气压力降低。当煤层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煤中被吸附的气体开始从微孔隙表面分离,即解吸。解析气浓度在解吸面附近较高,在裂隙空间中较低。因此,煤层气会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通过孔隙—微裂隙系统向裂隙空间扩散。在煤层中,可能有三种扩散机理: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为主的体积扩散,以分子—表面相互作用为主的Knudsen扩散,基质表面的吸附气层表面扩散。 按照煤层中发生的物理过程,煤层气产出相继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水的单相流。在此阶段,煤层裂隙空间被水所充满,为地下水单相流动阶段。 第二阶段,非饱和单相流。这一阶段,裂隙中为地下水的非饱和单相流阶段,虽然出现气—水两项阶段,单只有水相才能够连续流动。 第三阶段,气—水两相流。随着储层压力下降和水饱和度降低,水的相对渗透率不断下降,气的相对渗透率逐渐升高。最终,在煤层裂隙系统中形成了气—水两相达西流,煤层气连续产出。 上述三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排采时间的延长,第三阶段从井筒沿径向逐渐向周围的煤层中推进,形成一个足以使煤层气连续产出的降压漏斗。 二、煤层气开采过程 原始地层条件下,煤层及其围岩中地下水一般较多,储层压力大致等同于水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777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目的范围 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系统中涉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1082) 《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

(AQ1081) 《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3)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 3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3.1 设计必备条件 3.1.1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3.1.2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 —1— 工艺、技术和可靠的设备、设施。 3.2 井位布置 3.2.1 煤层气井不得布置在滑坡、崩塌、泥石流

煤层气开采技术

煤层气简介 1、定义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煤层气与煤矿瓦斯的关系与差异 在煤炭工业界通常将涌入煤矿巷道内的煤层气称之为煤矿瓦斯(Gassy),其气体组分除煤层气组分外,还有煤矿巷道内气体的成分,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空气组分以及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等采矿活动所产生的气体组分。

在煤层气概念引进初期,有些学者为便于业外人士了解煤层气,通常在煤层气一词后加注“俗称煤矿瓦斯”。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为区分两者之间的概念差异,将通过煤矿井下抽放(Gas Drainage in-mine)、采动区(GOB)抽放或废弃矿井(Abandoned Mines)抽排等方式获得的煤层气称为Coal Mine ethane (缩写为CMM)。 2、存在形式 吸附于煤内表面;以游离态存在于煤的天然孔隙中;少量溶解在煤的地层水中。 3、用途 煤层气(煤矿瓦斯)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可作为瓦斯发电、居民生活和工业锅炉燃料。煤层气可以用作民用燃料、工业燃料、发电

沼气工程设计方案

300立方沼气 集中供气工程设计方案2007年6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摘要 (4) 1.1 项目名称 (4) 1.2 承担单位 (4) 1.3 建设地点 (4) 1.4 建设年限 (4) 1.5 建设目标及规模 (4) 1.6 项目投资 (4) 1.7 效益分析 (4) 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9)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3)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14) 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15) 第六章生产工艺方案分析 (16) 6.1 设计依据和参数 (16) 6.1.1设计依据 (16) 6.1.2 设计参数 (16) 6.2 工艺设计 (17) 6.2.1 工艺流程 (17) 6.2.2 工艺说明 (17) 6.2.3 USR反应器说明 (17) 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 (19) 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 (20) 8.1 土建工程 (20) 8.1.1主要规范 (20) 8.1.2设计标准 (21) 8.2 设备选择 (21) 8.3 总图与运输 (22) 8.4 公用工程 (22) 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23)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23) 第十二章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运行 (23) 12.1组织管理措施 (23) 12.2技术管理措施 (24) 12.3运行维护措施 (24) 12.4安全保证措施 (24)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24)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25)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 项目名称 1.2 承担单位 1.3 建设地点 1.4 建设年限 2007年7月至2007年10月 1.5 建设目标及规模 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成规模为日产沼气300m3,沼气集中供给村村民日常使用,所产沼渣、沼液用来浇灌果树、菜地等。 1.6 项目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49.3万元 1.7 效益分析 1.7.1:工程收益 1.7.2:工程综合收益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总局令第46号)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 总局令第46号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已经2011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煤层气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煤层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使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费

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实施办法》(送审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开展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必须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本实施办法所称的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是指生产经营范围包括地面钻井抽采煤层气并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已领取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在领证所在省(区、市)的其他区块,以及在其他省(区、市)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的,不需要再领取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井田范围内煤层气的,不需要再取得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三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企业申请、省局发证、属地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监督全国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本省(区、市)范围内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未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省、自治区,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以下与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统称省级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级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统称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 第二章安全生产条件 第五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检查、职业危害预防、安全教育培训、生产安全事

沼气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模板

沼气池工程施工组 织设计

沼气工程施工组织 设 计 方 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1)、合同文件, (2)、 xx设计的相关施工图纸。

(3)、国家有关现行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条例、标准及省、市基本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 (4)、本工程图纸及会审纪要。 二、编制目的 为工程施工提供完整的系统技术性文件, 用以指导该工程施工管理, 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 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全面协调好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种之间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安全、合格、文明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统一领导, 分权管理”的施工组织机构, 组成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领导班子, 对该项目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管理。 本工程由对类似工程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建成过多个优良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施工, 为业主提供优质产品。 项目班子人员分工明确, 实行层层对口负责制, 采用责、权、利相结合的各类办法, 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谁施工、谁负责, 奖罚分明。 第二节施工管理机构的运行 一、施工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 项目部为做到有章可循, 将建立、健全以下项目主要管理制度, 实行奖优罚劣, 奖勤罚懒,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

性, 调动员工工作。同时公司在技术、 资金、 设备、 材料等各方面给予积极配合。 项目部机构管理体系网络图 二、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高效运转保障措施: 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选派思想好、 业务精、 能力强、 善合作、 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2.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制定奖惩办法。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 检查工作质量。 3.建立公司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 每周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 重点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 质量、 进度等难题, 带动项目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5.每天由项目执行经理、 责任工长召开主持班组长碰头会, 解决施工中安全、 质量、 进度、 材料等实际问题, 对次日的工作进行组织安排。 6.建立工程周例会制, 例会由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主持, 公司施工、 质安、 设备等部门及现场各单位代表参加, 例会重点解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 施工员 材料员 质安员 试验员 测量员 计量员 机务组长 资料员

沼气工程施工方案

沼气工程-施工方案 (1) 施工任务组织分工及程序安排 1.1施工部署原则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踏勘情况、建筑物的建筑情况及位置状况,结合本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部署。 1.1.1根据本工程既定的质量目标和施工工期目标,结合本工程实际特点,进行施工阶段分解,确定各阶段部署目标。 1.1.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针对各工序和环节,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准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立足抢时间,争速度,科学地组织流水施工及交叉施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严格合理分配班组施工任务,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期,确保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1.2项目组织机构 本工程项目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全权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物资采购供应、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劳务管理、机械设备保障、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见附图。 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质检负责人、项目副经理构成管理核心层;项目经理部下设计“五科、两室、一处”,即施工技术科、安全质量科、财务科、计划统计科、物质设备科、卫生保健室、综合办公室、保卫处构成施工管理中间层;根据本工程内容,将拟派我公司所属的3个专业施工队伍形成工程项目的现场实施层见项目管理机构框架图。项目经理部负责按施工合同内容,保质保量、保证工期完成该合同工程。

项目管理机构框架图 1.3施工程序 根据沼气工程特点如下: 1.3.1水工建筑、构筑物(水池)比较多,施工工序较多、较复杂。 1.3.2要求构筑物具有防水、抗渗、防裂、防变形等特点,针对该特点施工方案应特别考虑。 1.3.3池体基坑开挖较深,应注意将水疏干降压作好护壁。 1.3.4拟建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简单,但局部有软弱层,待基础开挖后可能有部分换土。地下水无侵蚀性二氧化碳对砼无腐蚀性,PH值为7,有利于结构物的稳定。 1.4土建施工顺序: 1.4.1以CSTR厌氧反应罐与贮气一体化基础、配料池、进料池、沼液贮池基础为优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