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嗅探器》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嗅探器》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嗅探器》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嗅探器》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报告课题名称:网络嗅探器

提交报告时间:2010年12月17日

各成员的工作量划分表

网络嗅探器

专业

组号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重视。嗅探技术作为网络安全攻防中最基础的技术,既可以用于获取网络中传输的大量敏感信息,也可以用于网络管理。通过获取网络数据包的流向和内容等信息,可以进行网络安全分析和网络威胁应对。因此对网络嗅探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通过分析网络上常用的嗅探器软件,在了解其功能和原理的基础上,以VC为开发平台,使用Windows环境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开发库WinPcap,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嗅探工具。该嗅探工具的总体架构划分为5部分,分别是最底层的数据缓存和数据访问,中间层的数据捕获,协议过滤,协议分析和最顶层的图形画用户界面。

本嗅探器工具完成了数据包捕获及分析,协议过滤的主要功能,实现了对网络协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及端口号等信息的显示,使得程序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出相关信息以供用户参考决策。

关键词:网络嗅探;WinPcap编程接口;数据包;网络协议;多线程

(中文摘要在150字左右。摘要正文尽量用纯文字叙述。用五号宋体字。姓名与摘要正文之间空二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摘要”这两个字加粗)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感应器;分析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Network sniffer

Major: software engineering

Group Number: 2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being attention. Sniffing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as the most basic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techniques,

both used to obtain a large number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of sensitive information can also be used for network management. Access to network packets through the flow and content and other information, can be network security threat analysis and response networks. Therefore, the network sniff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course is designed by analyzing the commonly used network sniffer software,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and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VC as a development platform, using the Windows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acket capture library WinPcap, according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etwork sniffer tool.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niff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namely, the bottom of the data caching and data access, middle layer of the data capture, protocol filtering, protocol analysis and top graphic art user interface.

The completed tool sniffer packet capture and analysis of data, protocol filtering of the main functions, the realization of network protocol, source IP address, destination IP address and port number and other information display, makes the program out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Decision-making for user reference

[Keyword]network sniffer; WinPcap programming interface; data packet; network protocol; multi-threaded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内外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文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相关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嗅探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捕获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Winpcap体系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研究内容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测试环境和过程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调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展望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嗅探器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接口监视网络数据运行,截获网络数据的工具,可用于网络管理,网络协议分析以及网络安全等众多方面。在网络攻防技术中,嗅探器技术是最为基础的一种技术。从攻防的角度,黑客可以利用嗅探器程序非法获取网络中传输的大量敏感信息,如账号和口令等,对网络安全极具威胁;从防守的角度,嗅探技术是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最底层环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来源。

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全球信息化进程,各种重要数据在网上的传播日益普遍,使得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网络嗅探器作为一种网络数据监听程序,在网络安全攻防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目前已经有不少的嗅探工具,譬如在Windows环境下,最富盛名的工具是Netxray,Sniffer pro,在UNIX 环境下是sniffer和snoop,以及同时支持Linux和windows平台的Ethereal等工具都是比较常见的。网络嗅探器实际是一把双刃剑,通过使用网络嗅探器可以把网卡设置于混杂模式,并可以实现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此分析结果可供网络安全分析之用,也可以为黑客发动进一步的攻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在网络安全方面,目前使用最广泛的TCP/IP协议存在很多安全缺陷,网络嗅探器可以有效地探测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利用是有助于网络安全维护的。我们通过对网络嗅探器的数据包捕获与分析功能进一步了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有针对性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利用对这些休息进行网

络安全协议和网络威胁应对。

根据《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分析》一文中的数据,2007年以来网络监听技术出现了新的重要特征,传统的Sniffer技术是被动的监听网络通信,用户名和口令,而新的Sniffer技术则主动地控制通信数据。我们通过对网络嗅探器的数据包捕获与分析功能的进一步了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有针对行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利于对这些信息进行网络安全分析和网络威胁应对。因此,对网络嗅探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现状

Sniffer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嗅探器,在当前网络技术中使用的非常得广泛。Sniffer 既可以做为网络故障的诊断工具,已可以做为黑客嗅探和监听的工具。最近两年,网络嗅探监听(sniffer)技术出现了新的重要特征。传统的sniffer技术是被动地监听网络通信,用户名和口令。而新的sniffer技术出现了主动地控制通信数据的特点,把sniffer技术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Sniffer技术除了目前在传统的网络侦测管理外,也开始被应用于在咨询保全的领域。可以这样说,sniffer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更好的利用它,了解它的一些特性,将能使用这项技术更好的为我们需求带来便利。Sniffer的编程方法比较通用的有以下几种:

.winpcap这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库,相信做过抓包的工具大多人都不会陌生。

.raw socket在2000以后的版本都比较支持此项功能,2000server有个网络监视器就是基于raw socket。

.tdi,ndis,spi,hook socket技术,这种技术比较大的不同是,可以将包截取而不仅仅是获得包的一份拷贝。

实际应用中的Sniffer还分软,硬两种。软件Sniffer的优点在于比较便宜,易于学习使用,同时也易于交流,缺点是往往无法抓取网络上所有的传输(不如碎片),某些情况下也就可能无法真正了解网络的故障和运行情况;硬件的Sniffer

通常称为协议分析仪,一把都比较昂贵,它的优点恰恰是软件Sniffer所欠缺的,但是昂贵是它的致命的缺点。因此目前流行的Sniffer工具都是软件的。

本文工作

作为论文的主要部分,本文正文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提出相关技术,剖析网络嗅探器的作用和危害的同时提出论题,并介绍出现网络嗅探器工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本次设计中用到的Winpcap技术;

第二部分描述研究内容,包括程序需求分析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讨论用户类及特征,用户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运行环境等因素,对嗅探工具开发的思想和过程作初步的分析和论证。此外。还详细介绍使用Winpcap开发程序的一般流程及相关功能函数,以及数据包捕获,分析,过滤等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

第三部分介绍测试环境及过程,作为课程设计的最后一部分,网络嗅探器的结尾工作,我们将严格地对我们的网络嗅探器进行测试。

第四部分总结这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以及列出我们的参考文献。

相关技术

嗅探原理

嗅探器是一种常用的收集有用数据的方法,嗅探器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目的地为其它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一种工具。由于组网方式不同,嗅探器的工作原理也有所不同,总共可以分为三类:

基于网卡混杂模式的嗅探原理;

基于ARP欺骗的网络嗅探原理;

基于中间人攻击的嗅探原理。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利用第一种方式来实现嗅探器的功能,可见监听到所有流经同一以太网网段的数据包,这是一种被动嗅探的方式。从以太网的工作原理来看,数据传输是基于“共享”的,所有的同一本地网范围内的计算机共同接收到相同

的数据包,这意味着计算机直接的通讯都是透明可见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以太网卡都构造了硬件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将忽略掉一切和自己无关的网络信息,事实上时忽略掉了与自身MAC地址不符合的信息。从网卡原理上来说,在一个实际的系统中,数据的收发是由网卡来完成的,网卡接收到传输来的数据包,网卡内的单片程序接收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根据计算机上的网卡驱动程序设置的接收模式判断该不该接收,认为该接收就接收后产生中断信号通知CPU,认为不该接收就丢掉不管,所以不该接收的数据网卡就截断了,计算机根本就不知道。对于网卡来说一般有四种接收模式:

(1)广播方式:该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广播信息;

组播方式:设置在该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组播数据;

直接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只有目的网卡才能接收该数据;

混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一切通过它的数据。

而本次设计嗅探工具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把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因此,嗅探程序就能够接收到整个以太网内的网络数据信息了,而不管该数据是否是传给它的。正常模式和混杂模式的两者对比如图所示:

图网卡对数据包的处理方式

捕获机制

很多网络安全系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捕获网络上的数据信息,而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是从网络上捕获所有的或特定的网络数据包信息,供其他网络安全系统使用。不同的网络有不同的捕获技术,不同的操作系统其捕获机理也有所不同。以太网采用了CSMA/CD技术,它使用了广播机制,所有与网络连接的机器都可以看到网络上传播的数据,操作系统提供的捕获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

SOCK_PACKET类型套接口;

数据链路提供者接口(Data Link Provider Interface,DLPI);

伯克利数据包过滤器(Berkeley Packet Filter,BPF)。

BPF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网络转发部分和数据包过滤部分。网络转发部分是从链路层中捕获数据包并把它们转发给数据包过滤部分,数据包过滤部分是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接受过滤规则决定的网络数据包,其他数据包就抛弃。捕获数据包和过

滤数据包都是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完成的,而且使用了数据缓存机制。从效率上来讲,BPF在三种机制中是性能最高的,而SOCK_PACKET是最弱的。

在实际应用中,实现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的代表是Libpcap。它是一个专业的跨平台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开发包。使用Libpcap可以很轻松地实现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功能,它的捕获机制就是BPF捕获机制。在Windows平台下有与Libpcap兼容的WinPcap开发包,它是专门针对Windows平台而开发的,本次程序的开发就是利用WinPcap库函数实现的。

功能介绍

WinPcap(Windows Packet Capture)是Windows平台下的一个免费、公平的专业网络数据包捕获开发包,也是其它一些安全工具的应用基础。使用该开发包的软件主要有:Windump、Analyzer、Ethereal、Dsniff等。WinPcap包括三部分,即数据包捕获和过滤块NPF、较低层的网络编程接口、较高层的编程接口。使用该开发包可以提高应用效率,WinPcap充分考虑了各种性能和效率的优化,在内核层实现了数据包的捕获和过滤,这是由NPF来实现的,NPF是WinPcap的核心部分,它实现了内核的统计功能,对于设计网络流量的程序很有好处。

WinPcap是Libpcap在Windows平台下的版本,在设计WinPcap时参照了Libpcap,对Windows进行了优化处理和发展,主要功能:

数据包捕获。跟Libpcap一样,WinPcap主要的功能还是完成了对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它可以捕获在共享网络上传输的各种网络数据包。

数据包过滤。WinPcap也具备数据包的过滤功能,在接收网络数据包和发送个应用程序之前在内核层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其过滤规则与BPF过滤规则兼容。

数据包发送。使用WinPcap可以实现数据包的发送功能,可以发送原始的网络数据包,网络数据包的内容可以由开发者自己确定。

流量统计。在WinPcap中还实现了流量统计功能,这也是在内核层实现的。

数据包存储。使用WinPcap可以在内核中将捕获到的数据包直接存储到磁盘中。Winpcap体系结构

前一节提到你了WinPcap的三个模块,它们分别是NPF、、,其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WinPcap体系结构

这个三个模块组成了有较好扩展性的底层网络分析体系结构,下面对三个模块作详细说明。

NPF是WinPcap的组件,用来处理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并对用户层导出数据包捕获、发送与分析的能力。它是运行于操作系统内核中的驱动程序,它直接与网卡驱动程序进行交互,捕获在网络上传输的原始数据包。在Windows XP系统中,它以SYS文件形式存在。该模块提供了抓取数据包以及发送数据包的基本功能,

此外还提供了一些高级功能,如数据包过滤系统和检测引擎。

用于在Windows平台上为数据包驱动程序提供一个公共的接口。不同的Windows 版本在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提供互不相同的接口,而可以屏蔽这些接口区别,提供一个与系统无关的API。开发的数据包截获程序可以运行于不同的Windows平台而不必重新进行编译。可以执行如获取适配器名称、动态驱动器加载以及获取主机掩码及以太网冲突次数等低级操作。

模块提供了一组功能强大且跨平台的函数,利用这些函数,可以不去关心适配器和操作系统的类型。含有诸如产生过滤器、定义用户缓冲以及包注入等高级功能。的函数调用会自动调用中的低级函数,并且可能被转换成若干个系统调用。

研究内容描述

本次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套接字开发网络嗅探器的程序设计,设计要求完成对流经本地网卡的所有数据包的捕获,分析协议类型,并根据不同的协议类型对数据包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包括分析数据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大小等。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让我对嗅探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其两面性在网络中产生的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了打破以上局限性,还需要结合已学知识对网络嗅探技术方面的知识作进一步的学习。

利用套接字开发网络嗅探器程序时的一般步骤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在利用套接字开发网络嗅探器程序时的一般步骤是:首先,创建原始套接字,并设置其操作选项;其次将原始套接字绑定到本地网卡地址上;设置网卡为混杂模式,这样网卡就可以收到任何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在以上条件下开始对数据包进行捕获、分析。

有两类人对于流动在网络上的数据是非常感兴趣的:网络管理员和黑客,他们都要对网络上的以包为单位的数据流进行监测。事实上,一个好的数据包监测软件通常可以在网络管理和黑客技术的工具包中同时找到。黑客可以用数据包监测软件监听互联网,并且追踪一些敏感数据的交换如登录对话和财经交易;网络管理员可

以用数据包监测软件监视网络的状态、查找网络漏洞,检测网络性能和修复网络的故障等。

所以,研究网络数据的捕获和网络协议的分析不但能够有利于管理网络和维护网络的健康运转,更重要的还可以得知黑客对网络攻击的机理,有针对地进行入侵检测,进而避免黑客的攻击破坏和对资料的窃取。

本课题针对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技术做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在对当今网络数据捕获和分析的有关基本实现机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地分析网络数据包捕获函数库Libpcap和winpcap的工作机理和内部架构,描述了网络数据包捕获和分析程序的层次结构,给出了具体的通过调用Winpcap来捕获和分析数据包的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对于今后网络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方案(比如对无线网络和交换环境捕获和分析),本文也在最后部分做了相应的阐述和预测。设计完成后经测试能实现预期要求的功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1.由于时间和所学知识有限,只对数据包作了简单分析,分析内容不是很全面;

2.本论文中的嗅探器适用于基于广播包的网络,而对于诸如交换机这类设备,由于它能够阻止广播,所以就不能够对子网内其他的机器进行监听,若想要对此子网进行监听,就必须处于与此交换机同级的包交换网络中。

测试环境和过程描述

通过对整体框架的设计、程序代码的编写,最终会在调试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细节问题,如语法不明、丢失分号、声明错误,有的问题是程序设计思路本身不够完善,或者代码出现了错误导致不能运行,需要通过不断的调试和改正,从而使程序能正确的按照要求运行。在反复的调试中,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程序员对程序编写的严谨性,养成严于律己的好习惯。

程序调试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查看

相应的协议书,参考WinPcap开发手册,并从网上看了一下流行的处理方法。现将编程实现程序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陈述如下:

(1)用pcap_lookupnet时发现网卡的IP和掩码都是并且无法捕捉。通过网上搜索相关问题,发现是因为使用了pcap_lookupdev这个函数,在WinPcap开发手册中这个函数也是不推荐使用的。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我们的机器安装了VMware这个虚拟机软件,在查找网卡时都能找到一个虚拟的网卡,并且处于第一个位置,这样向下一步提交设备句柄的时候就已经传错了。后面使用了开发手册推荐的pcap_findalldevs函数返回一个网卡列表,然后找到需要的正常网卡,解决了这个问题。

(2)使用了pcap_findalldevs函数,并且调试时发现已经是正常网卡,可是还是

获,

不到包,好像WinPcap没有工作。通过仔细排查,发现pcap_open函数中的延迟参数设置有问题,延迟设置过小使程序无法工作。然后设置为1000ms后,故障排除了。

(3)在MFC下开发的问题,要使用pcap_next_ex函数,而不要使用在Dos下开发时常用的pcap_loop函数,这样才不会有回调函数的那个问题。

通过排除程序中存在语法错误、误用的函数等各种问题后,最终在VC的输出窗口显示无错误的信息,编译成功,显示如图所示:

图编译通过

程序测试

编译通过后,对本系统进行测试,网络环境是一个主机数为4的小型局域网,可以连接互联网,带宽为1Mbps,测试主机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如表4-1:

表4-1 测试主机的环境

运行网络嗅控工具,程序正常运行,其界面如图所示:

图程序界面

程序界面可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程序菜单,过滤规则设置,数据包统计,捕获的数据包信息,数据包详细信息,数据包数据内容。

下面按照菜单的顺序,即数据包捕获的过程来进行程序测试,第一步是配置网卡,

点击网络配置菜单,弹出网络适配器列表,如图所示:

图网络适配器列表

在已显示的网卡列表中,第一个是本机上的虚拟网卡,第二个是本机物理网卡,点开树形结构显示该物理网卡的详细信息。该部分信息符合事实,这部分功能成功实现。然后点击确定可以绑定网卡,如图所示:

图绑定成功提示

网卡绑定成功后,在2区域可设置规则,默认为空,也可以自己设置过滤规则。如果规则为空时则抓取所有的数据包,若自定义规则,则在输入框中编辑当前的捕获规则,然后点选测试语句,若没有错误可以点击“应用生效”按钮使规则生效,程序便可以在以后的抓包过程中自动采用所设置的规则:如有语句不合法,程序会指示当前语句发生错误,要修改再进行测试。这里我们设置“tcp src port 80”的规则,表示捕获公当tcp的数据包的源端口地址为80的数据包,输入后测试,没有语法错误,然后音乐规则,显示新规则设置成功,如图所示:

(a)测试规则(b)应用规则

图规则设置提示

然后点击启动命令,程序开始抓包,可以随时点击暂停命令来停止抓取数据包,显示信息如图所示:

图抓包界面

正如上图所示,在第3区域显示了抓取数据包的统计量,统计显示抓取的都是tcp 数据包,符合实际,该部分功能测试通过。

第4区域显示了数据包的各种信息,如数据包的编号,时间戳,数据包长度,协议类型,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源MAC地址等相关信息,点击任意一个数据包,会在下面的5,6区域显示该数据包的详细信息。

第5区域显示了网络的ISO层次模型中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3层结构中的详细信息,包括版本号,头部长度,服务类型,优先级,延迟,校验和等。

第6区域则是显示的16进制数据,通过对其解码,可以得到数据包的诸如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

以上的种种信息均与第1区域的过滤规则相符合,各种信息也是一高产田的,说明些次编程实现数据包捕获的主要功能已经成功实现。

此外,本程序还添加了数据导出功能,程序中支持对数据包中的信息按XML格式的方式进行导出,可以在程序上方主菜单中选中数据导出便可以完成此项操作。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会自动生成当前时间日期为名的XML文档,当然也可以自己设置文件名,同时可以选择文件的其它保存路径,我这里选择的是桌面位置,如图所示:

图数据导出

点击“导出”按钮后,在好事多磨生成了一个XML格式的文档,打开该文档,内容是所选择数据包的所有信息,如协议类型,IP地址,端口号等,这里就不截图

说蝗了,该文档的生成说明数据包保存这部分功能测试通过。

点击“帮助”菜单则打开一个CHM文档,如图所示:

图帮助文档

此部分功能是调用一个CHM文档,里面有关于本程序说明,帮助信息,有关过滤规则的说明也在其中有详细的解释,具体见上图中的文档目录,包含了该帮助文件的所有内容。

点击“退出”菜单则退出程序,该功能与程序界面右上角的“关闭”按钮的功能是一样的。以上测试均成功通过,些网络嗅控工具成功实现。

小结

程序和课程设计报告都已经完成了,对于课程设计,我们有收获,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经历,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有一些关于嗅探工具的想法,这些想法包含了对嗅探工具的展望以及本组嗅探工具设计中的一些不足。

成果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 计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 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机器视觉检测的分析简答作业及答案要点学习资料

2012研究生机器视觉课程检测及课程设计内容 一、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机器视觉,它的目标是什么?能否画出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结构方 块图,并说出它们的工作过程原理和与人类视觉的关系? 机器视觉是机器(通常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自动处理并报告“图像中有什么”的过程,也就是说它识别图像中的内容。图像中的内容往往是某些机器零件,而处理的目标不仅要能对机器零件定位,还要能对其进行检验。 原始数据特征向量类别标识 特征度量模式分类器 机器视觉系统的组成框图 2、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中:什么是点视觉技术、一维视觉技术、二维视觉技 术、三维视觉技术、运动视觉技术、彩色视觉技术、非可见光视觉技术等? 能否说出他们的应用领域病句、案例?能否描述它们的技术特点? 答:点视觉:用一个独立变量表示的视觉称之为点视觉。如应用位移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移动速度。 一维视觉:普通的CCD。 两维视觉:用两个独立变量表示的视觉称之为两维视觉。比如普通的CCD。 三维视觉:用三个独立变量表示的视觉称之为三维视觉。比如用两个相机拍摄(双目视觉);或者使用一个相机和一个辅助光源。 彩色视觉:用颜色作为变量的视觉称之为彩色视觉。物体的颜色是由照 射光源的光谱成分、光线在物体上反射和吸收的情况决定的。比如,一 个蓝色物体在日光下观察呈现蓝色,是由于这个物体将日光中的蓝光 反射出来,而吸收了光谱中的其他部分的光谱,而同样的蓝色物体, 在红色的光源照射下,则呈现红紫色, 非可见光视觉技术:用非可见光作为光源的视觉技术。比如非可见光成像技术。

3、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中:光源的种类有哪些?不同光源的特点是什么?光照 方式有几种?不同光照方式的用途是什么?又和技术特点和要求?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中光源有以下几种:荧光灯,卤素灯+光纤导管,LED 光源,激光,紫外光等。几种光源的特点如下: 成本亮度稳定度使用寿命复杂设计温度影响种类名 称 荧光灯低差差一般低一般 卤素灯+光纤导管高好一般差一般差LED光源一般一般好好高低光照方式有以下几种: 背景光法(背光照射)是将被测物置于相机和光源之间。这种照明方式的优点是可将被测物的边缘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由于在图像中,被测物所遮挡的部分为黑色,而未遮挡的部分为白色,因此形成“黑白分明”的易于系统分析的图像。此方法被应用于90%的测量系统中。 前景光法(正面照射)是将灯源置于被测物和相机之前。又可分为明场照射和暗场照射。明场照射是为了获得物体的几乎全部信息,照射物体的光在视野范围之内几乎全部反射回去;暗场照射是为了获取物体表面的凹凸,照射物体的光在视野范围之外有部分光反射回去。 同轴光法是将灯源置于被测物和相机之间。 4、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光学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光学器件有哪几种,它们 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光学镜头有几种类型,它们各自有何用途?光学镜头有哪些技术参数,各自对测量有什么影响? 答: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光学系统用来采集物体的轮廓、色彩等信息。 光学器件主要有:镜头、成像器件(CCD和CMOS)、光圈、快门等。 镜头的作用是对成像光线进行调焦等处理,使成像更清晰;成像器件的作用是将光学图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光圈的作用如同人得瞳孔, 控制入射光的入射量,实现曝光平衡;快门的作用是将想要获取的光学

中小型企业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项目实践报告 项目名称: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 院(系):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网络 班级:s2011-2-22 学生姓名:朱佳才 指导教师:黄晗文 完成时间:2014.3.23

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一.工程概况 公司有一栋独立大楼,高4层,每层面积2000平方米。由研发技术部(成员60人,分成硬件(25)和软件(35)2大部门)、生产部(主要产品是手持电子产品,110人,管理人员10人)和市场部(30个销售,10个工程师)组成。还有一般企业都有的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公司管理层组成:董事会,1个总经理,3个副总经理。3个总监。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需求 公司网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层为市场部和后勤部; 2层为生产部; 3层为研发技术部; 4层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办公室和财务部。 (2). 各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文件服务器,且文件服务器通常不允许跨部门访问。.但管理层办公室可以访问四个部门的文件服务器。 (3). 公司内部的计算机间采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和IM(即时通讯)系统联系。 (4). 公司内部网络与Interner之间采用10M光纤接入。 (5). 公司内部架设Web服务器,对Internet提供公司的形象和电子商务服务。 (6). 财务部可以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其他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 (7). 为保证安全,Internet与公司内部网络间应该采用防护措施,防止外界对内部网络未经授权的访问。 (8). 具体要求: WWW服务

E-mail、FTP服务 集团内行政管理 拨号上网服务 文件服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服务 防火墙系统 邮件服务 视频会议系统 2.稳定可靠需求 现代企业的网络应具有更全面的可靠性设计,以实现网络通信的实时畅通,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各种业务应用逐渐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上来,网络通信的无中断运行已经成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关键。现代大型企业网络在可靠性设计方面主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不仅要考察网络设备是否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冗余备份,还要从网络设备整体设计架构、处理引擎种类等多方面去考察。 (2)、业务的可靠性设计:网络设备在故障倒换过程中,是否对业务的正常运行有影响。 (3)、链路的可靠性设计:以太网的链路安全来自于多路径选择,所以在企业网络建设时,要考虑网络设备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链路自愈手段,以及快速重路由协议的支持。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技术之---万用表课程设计报告 同组学生姓名(学号):寡人猪八戒 任务分工::查阅资料设计电路并进行电脑仿真, 焊接电路并参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负责撰写课程设计及实验总结的工作 设计时间:2012年04月28日——2012 年05月04日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含设计指标) 1、设计目的 (1)了解ICL7107芯片工作原理及应用。 (2)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调试。 (3)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4)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5)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 (6)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2、设计要求 (1)提出具体方案 (2)给出所设计电路的原理图。 (3)进行电路仿真设计 (4)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5)用分立元件和运放设计的万用表电路要求先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正确后,在进行安装调试。 3、设计指标 直流电压表:满量程+6V; 直流电流表:满量程10mA; 交流电压表:满量程6V,50HZ~1KHZ; 交流电流表:满量程10mA;

欧姆表:满量程分别为1KΩ,10KΩ,100KΩ 三、方案论证及选择 设计万用电表,总体来说有两种设计方案,来源于万用电表的指针式和数字式的两种类型。指针式万用电表,需有表头,同时主要用HA17741,LM324N等芯片,借助集成运放实现万用电表。但是考虑到表头的应用,还有本课题其他组同学采用这个方案,我们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案,设计数字式万用电表。主要运用ICL7107来实现,ICL7107是高性能、低功耗的三位半A/D转换器电路。它包含七段译码器、显示驱动器、参考源和时钟系统,ICL7107可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所以,用此芯片可以直接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在数据采集时,采用分开设计,直流电压测量电路,直流电流测量电路,欧姆表测量电路,交流电流、电流测量电路。 三、原理设计(或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ICL7107是高性能、低功耗的三位半A/D转换器电路。它包含七段译码器、显示驱动器、参考源和时钟系统,ICL7107可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ICL7107 是双积型的A/D 转换器,还集成了A/D 转换器的模拟部分电路,如缓冲器、积分器、电压比较器、正负电压参考源和模拟开关,以及数字电路部分如振荡源、计数器、锁存器、译码器、驱动器和控制逻辑电路等,使用时只需外接少量的电阻、电容元件和显示器件,就可以完成模拟到数字量的转换,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vf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9年12 月28 日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 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学校对繁杂的学生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它可以融入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方便了学生信息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 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 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 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 的各种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 1 -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 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系统 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登录 管理 学学学学学 生生生生生 信信信信信 息息息息息 录查浏修删 入询览改除 三、系统设计内容及步骤 3.1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1.启动foxpro 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命名为“学生管理”。 哑 目f ■ 也 电 岂同左 矣 氏H. 0 存 JI 蛋誤曾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系):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

实验四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该学校网络需要具有包括图书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本次设计以实用、够用、好用、安全为指导思想;以开发标准、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为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开放性标准化原则: 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学院不断的扩招,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级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 (2)先进性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很快。这就要求校园网建设在系统设计时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只有采用当前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校园网络能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3)可靠性原则: 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络物理级的可靠性,如服务器、风扇、电源、线路等;以及网络逻辑级的可靠性,如路由、交换的汇聚,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校园骨干网络为多个用户内部网提供互联并支持多种业务,要求不仅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安全控制,同时还应支持虚拟专网,以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选择。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分层设计理念: 对于大型网络而言一般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如图所示:

机器视觉课程设计报告

机器视觉课程设计 对圆盘形零件圆心与直径和矩形零件长与宽尺寸测量 学生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 月 20 日

目录 1 问题描述 (3) 1.1 基本目标 (3) 1.2 基本要求 (3) 2 程序及其算法 (3) 2.1 检测与计算圆半径的程序 (3) 2.2 检测与计算矩形长和宽的程序 (6) 2.2.1 打开摄像头程序 (6) 2.2.2 保存拍摄的照片程序 (7) 2.2.3 读取拍摄到的图片(读取文名字CurrentImage.jpg的图片) (7) 2.2.4 检测边上的点和计算长和高的函数 (8) 2.2.5 老师写的显示图片的函数 (11) 3 运行结果 (12) 4 小结 (13)

1 问题描述 1.1 基本目标 显示一张图片(包含一个矩形或一个圆),测量矩形的长宽或圆的直径。完成得及格分,扩展有加分! 要求图片 1.2 基本要求 “机器视觉”考试结果要求独立在计算机上完成,建议使用Visual C++和OpenCV 实现一个具有视觉捕捉、图像显示、尺寸测量等功能的对话框程序,其中必须完成对圆盘形零件圆心与直径和矩形零件长与宽尺寸测量内容。在教师提供的基本框架程序基础上,修改、补充界面和功能。 2 程序及其算法 2.1 检测与计算圆半径的程序 思路:从图片中间横扫取点得M_Point[0],M_Point[1](x坐标相加除2的圆心的x 坐标)中间纵向取点得M_Point[2],M_Point[3](y坐标相加除2的圆心的y坐标)圆上四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半径)取平均值,输出为半径。

程序如下: double c_DialogTeclarn::f_MakeCircle(double e_dThreshold) { if(NULL==m_pIplImageSource) {return 0;} //定义变量存图像的宽,高,行像素 int q_iWidth=m_pIplImageSource->width; int q_iHeight=m_pIplImageSource->height; int q_iWidthStep=m_pIplImageSource->widthStep; uchar *q_pchDataImage=(uchar *)m_pIplImageSource->imageData; CvPoint M_Point[4]={};//存放检索出的四个点 循环检索 //01纵扫 for(int Cycle_Y=1;Cycle_Yq_pchDataImage[q_iWidth/2+q_iWidthStep*(Cycle_Y-1)]) { M_Point[0].x=q_iWidth/2; M_Point[0].y=Cycle_Y; } 显示图片

中小型企业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项目实践报告 项目名称: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院(系):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网络 班级:s2011-2-22 学生姓名:朱佳才 指导教师:黄晗文 完成时间:2014.3.23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需求分析 (2) 1、用户要求 (2) 2、稳定可靠需求 (3)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4) 1、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4) 2、网络IP 地址规划及VLAN划分 (5) 3、网络方案设计拓扑图 (5) 4、网络平面设计图 (6) 5、网络方案设计 (6) 6、设备选择 (7) 7、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7) 四、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8) 1、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8) 五、主要代码 (8) 六、总结 (9)

一.工程概况 公司有一栋独立大楼,高4层,每层面积2000平方米。由研发技术部(成员60人,分成硬件(25)和软件(35)2大部门)、生产部(主要产品是手持电子产品,110人,管理人员10人)和市场部(30个销售,10个工程师)组成。还有一般企业都有的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公司管理层组成:董事会,1个总经理,3个副总经理。3个总监。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需求 公司网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层为市场部和后勤部; 2层为生产部; 3层为研发技术部; 4层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办公室和财务部。 (2). 各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文件服务器,且文件服务器通常不允许跨 部门访问。.但管理层办公室可以访问四个部门的文件服务器。 (3). 公司内部的计算机间采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和IM(即时 通讯)系统联系。 (4). 公司内部网络与Interner之间采用10M光纤接入。 (5). 公司内部架设Web服务器,对Internet提供公司的形象和电子商 务服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DT-830B数字万用表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DT-830B数字万用表报告

三亚学院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理工学院 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9月7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二、电路原理……………………………………………… 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四、装配过程……………………………………………… 五、电路功能测试………………………………………… 六、结论与心得……………………………………………

DT-830B数字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要求: 学习了解DT830B数字万用表,熟悉它的工作原理。然后安装并调试数字万用表。通过对DT830B数字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实训,了 解数字万用表的特点,熟悉装配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工艺过程、掌握基本 的装配技艺、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严谨 的学习工作作风。 DT830B由机壳熟料件(包括上下盖和旋钮)、印制板部件(包括插口)、液晶屏及表笔等组成,组装成功关键是装配印制板部件。因为 一旦被划伤或有污迹,将对整机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整机安装的流 程图如下所示: 3)认识DT830B数字万用表的液晶显示器件、印制板部件等。 4)安装制作一台DT830B数字万用表。 5)根据技术指标测试DT830B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参数 6)校验数字式万用表,减小其误差。

二、电路原理 DT830B电路原理它是3位半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的核心是以ICL7106A/D转化器为核心的数字万用表。A/D转化器将0~2V范围的模拟电压变成三位半的BCD码数字显示出来。将被测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及电阻的物理量变成0~2V的直流电压,送到ICL7106的输入端,即可在数字表上进行检测。 为检测大于2V的直流电压,在输入端引入衰减器,将信号变为0~2V,检测显示时再放大同样的倍数。 检测直流电流,首先必须将被测电流变成0~2V的直流电压即实现衰减与I/V 变换。衰减是有精密电阻构成的具有不同分流系数的分流器完成。 电阻的检测是利用电流源在电阻上产生压降。因为被测电阻上通过的电流是恒定的,所以在被测电阻上产生的压降与其阻值成正比,然后将得到的电压信号送到A/D转换器进行检测。 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某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

徐州工程学院 综合训练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综合训练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题目某中小企业网络规划和设计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时间:2009 年12月7日至 2009年 12月25日

某中小企业网络规划和设计 一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业务拓展、经营管理和进行形象宣传的一个独特的窗口。建立企业网络,早已不再是为了赶潮流或是博取好听的名声,而是把网络技术同企业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和商务运作等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平台,建立最直接、丰富、快捷的商务沟通平台和管理平台,从而搭建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商务运作平台。 1.1企业对信息的需求 全球信息网的出现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得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贮、查询以及预测决策等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电脑只是停留在单机工作的模式,各科室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致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纯粹手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需求,这将严重妨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1. 2 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它正全方位地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企业可以进行网上广告宣传,可以及时获取重要的有关市场信息和企业间的竞争情报,还可利用网络的电子邮件功能和有业务往来的客户进行方便、快捷的远程通信。另外,企业还可在网上进行人才招聘,通过上网招聘可以引进更优秀的人才。企业通过把因特网技术引进企业内部,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这样的局域网既具有因特网的功能,又为企业全部拥有。 1. 3 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 通过网络对网络资源的共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存储、检索、处理和共享需求,使企业能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使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投资导向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企业内部网建立,企业各业务部门可以有更方便的交流沟通,管理者可随时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并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切实做到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使原有的设备、投资得到有效利用。 二客户的需求 某公司部门,由于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信息流量逐渐加大,人员管理变得日益复杂,给企业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带来新的隐患,为了消除这些隐患,公司需要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来构建内部局域网,而在办公区域有多个业务部门员工。要求同一部门之间能够互相通信,某些部门之间可以互相通信,而某些不同部门之间不能通信,因此需要在局域网中为

2013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彩色图像增强软件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 班级: 1002501 姓名:曾小路 学号: 100250131 指导教师:赵占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3 年12月27日

目录 目录 .......................................................................................................................... I 一. 课程设计任务 (1) 二. 课程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 (2) 2.1 彩色图像基础 (2) 2.2 彩色模型 (2) 三. 课程设计的步骤和结果 (6) 3.1 采集图像 (6) 3.2 图像增强 (7) 3.3 界面设计 (9) 四. 课程设计总结 (12) 五. 设计体会 (13) 六. 参考文献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课程设计报告 一. 课程设计任务 1.1设计内容及要求: (1)、独立设计方案,根据所学知识,对由于曝光过度、光圈过小或图像亮度不均匀等情况下的彩色图像进行增强,提高图像的清晰度(通俗地讲,就是图像看起来干净、对比度高、颜色鲜艳)。 (2)、参考photoshop 软件,设计软件界面,对处理前后的图像以及直方图等进行对比显示; (3)、将实验结果与处理前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设计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1.2参考方案 1、实现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学习使用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利用imread()语句读入图像,例如image=imread(flower.jpg),利用彩色图像模型转换公式,将RGB 类型图像转换为HSI 类型图像,显示各分量图像(如imshow(image)),以及计算和显示各分量图像直方图。 2、彩色图像增强实现 对HSI彩色模型图像的I分量进行对比度拉伸或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提高亮度图像的对比度。对S分量图像进行适当调整,使图像色彩鲜艳或柔和。 H 分量保持不变。将处理后的图像转换成RGB 类型图像,并进行显示。分析处理图像过程和结果存在的问题。 3、参照“photoshop”软件,设计图像处理软件界面 可设计菜单式界面,在功能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按键式界面,视 功能多少而定;参考matlab 软件中GUI 设计,学习软件界面的设计 - 1 -

开题报告--网络规划与设计

滨州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莒南县医院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系(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年级2009级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2班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刘阳职称讲师 滨州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吴培力专业班级:信息SY1201 指导教师:刘可文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数字式电子锁的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 本设计既可以使用集成电路和必要的元器件等,也可以使用单 片机系统构建数字密码电子锁。自行设计所需工作电源。电路组成 原理框图如图1,数字密码锁的实际锁体一般由电磁线圈、锁栓、 弹簧和锁柜构成。当线圈有电流时,产生磁力,吸动锁栓,即可开 锁。反之则不开锁。 图1 数字式电子锁原理框图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1周。 2、技术要求: 1)课程设计中,锁体用LED代替(如“绿灯亮”表示开锁,“红灯亮”表示闭锁)。 2)其密码为4位二进制代码,密码可以通过密码设定电路自行设定。 3)开锁指令为串行输入码,当开锁密码与存储密码一致时,锁被打开。当开锁密码与存储密码不一致时,可重复进行,若连续三次未将锁打开,电路则报警并实现自锁。(报警动作为响1分钟,停10秒) 4)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安装调试设计电路。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1、年月日,布置作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说明。 2、年月日至年月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 3、年月日至年月日,电路调试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4、年月日,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及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名:张国生 学号:XX0233 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 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1) nsinα=mω2x(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沈阳理工大学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

第1章相关知识 1.1 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传输距离有限,传输速率较高,以共享网络资源为主要目的的网络系统,它仅包括OSI参考模型的底部3层协议。将一个网络限制在物理上较小的区域之内,可以减少从网络上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到最远处计算机的时延。 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广播式分组交换网。在局域网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共享的传输介质上,任何计算机发出的数据包都会被其他计算机接收到。由于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通信系统,所以共享介质的信道分配技术是局域网的核心技术。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决定了各种局域网的数据类型、数据传输速率、通信效率等特点,也决定了局域网的应用。 1.2 VLAN概述 传统的局域网中,通常一个工作组(Workgroup)是在同一个网段上,每个网段可以是一个逻辑工作组或子网。多个逻辑工作组之间通过实现互连的网桥或路由器来交换数据。因此,逻辑工作组的组成要受节点所在网段的物理位置限制。虚拟局域网功能: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式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同时,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可以划分多个VLAN。IEEE于1999年颁布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IEEE 802.1q协议标准草案。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这里要指出,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由于虚拟局域网是用户和网络资源的逻辑组合,因此可按照需要将有关设备和资源非常方便地重新组合,使用户从不同的服务器或数据库中存取所需的资源。 1.3关于boson实验平台的介绍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报告

精选文档编辑 贵州师范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校园网规划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 年级 2009级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姓名学号 090403010021 日期 2012 年 6 月 24 日

精选文档编辑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 1 校园信息网的现状 (1) 1. 2 校园网规划的意义 (1) 1. 3 校园网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2) 第2章校园网络设计系统需求分析及目标 (2) 2. 1 项目背景 (2) 2. 2 网络需求分析 (3) 第3章校园网总体规划 (5) 3. 1 网络技术选择 (5) 3. 2 网络拓扑结构 (6) 第4章校园网总体结构设计 (7) 4.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7) 4. 2 网络设备的选择 (11) 4. 3 子网与WLAN划分 (14) 第5章综合布线设计 (15) 5. 1 设计范围及要求 (15) 5. 2 布线的设备选择 (16) 5. 3 布线设计方案描述 (17) 第6章总结 (18)

精选文档编辑 第1章绪论 1.1 校园信息网的现状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自从1993年美国政府公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提出了本国或本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可以说,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家加快改革教育体系,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建设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教育体系。为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建立先进高效的教育体系,提供更为先进的教育手段,学校很有必要建设一个校园网络管理应用系统,这样可以达到校园资源共享、建立完备的数据交换体系、快速的传递信息等目的。顺应无纸教学,无纸办公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公效率,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提供一个优良的硬件教学环境。 1.2意义 校园网指校园内计算机及附属设备互联运行的网络,是由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网络软件构成的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办公和交流等活动服务的大型集成应用系统,并能接入因特网实现与国内国际网站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校园网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基础设施。校园网的规模、网络性能、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已成为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长远来看,校园网的建设,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它能使广大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教学,开展科研活动,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导语: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专业班级:自动化112班学生姓名: xx 学号:xx指导教师: xx 设计时间: xx 教师评语:成绩评阅教师日期 所谓数字钟,是指利用电子电路构成的计时器。相对机械钟而言,数字钟能实现准确计时,并显示时、分、秒,而且可以方便准确的对时间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现整点报时的功能。因此,数字钟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要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掌握数字钟的原理,学会设计简单的数字钟。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能显示时、分、秒24时制地的数字电子钟,具体要求如下: 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 整点报时,整点报时电路要求在每个整点前鸣叫五次低音,整点时再鸣叫一次高音。

数字电子钟所采用的是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和十进制计数器74SL160,根据时分秒各个部分的的不同功能,设计成不同进制。秒的个位,需要10进制计数器,十位需6进制计数器。秒部分设计与分钟的设计完全相同;时部分的设计为当时钟计数到24时,使计数器的小时部分清零,从而实现整体循环计时的功能。 (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系统箱, (2)直流稳压电源, (3)集成芯片:74LS161 2个、74LS160 4个、 74LS00 2个、 74LS20 1个。 (4)喇叭,1/4W、8Ω。 计数部分:利用74LS161芯片,74LS160芯片和74LS00芯片组成的计数器,它们采用异步连接,利用外接标准1Hz 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1. 显示部分:将两片74LS161芯片和四片74LS60的Q0Q1Q2Q3脚分别接到实验箱上的数码显示管上,根据脉冲的个数显示时间。 (一)设计步骤及方法 所有74LS161芯片和74LS160的16脚接5V电源(置为1),3脚、4脚、5脚、6脚和8脚接地。74LS00芯片的14脚接5V电源,7接地。 1. 秒设计 秒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利用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和与非门74LS00在面包板上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