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人八字郭沫若

名人八字郭沫若

名人八字郭沫若
名人八字郭沫若

名人八字——郭沫若

\

名人八字——郭沫若

2014-10-18 20:12 阅读:1,338

X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

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出生公历:1892 年11 月16 日11 时37 分(北京时间),星期三。出生农历:壬辰年九月廿七日午时。

日元

丙(日空寅、卯)乾造壬

辰亥子午

起大运周岁: 6 岁9 个月24 天,每一交大运年9 月9 日

起运(公

历)。

大运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岁数8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年份1899 1909 1919 1929 1939 1949 1959 1969 1979 金笑易浅析:A、《滴天髓》云:强众敌寡,势在去其寡。年月时三柱金

水成局,势在去时柱丙午之火,以金水为用,木火为忌。戊午、己未运,克制旺神,有志难伸,且刑克子女。

B、男命比劫成局,几度新郎,命主有三个妻子。

C、时日相冲,刑妻克子。实际确如此,妻子受苦,有二个

儿子自杀

D、满盘金水,智慧淫邪之人。命主是联明风流之人。

E、癸丑运,1912年壬子年,亥子丑三会夫妻宫,第一次

结婚。癸丑运,1916 丙辰年,亥子辰类水局,娶日本妻子。胶乙卯交丙辰运,1938 戊寅年与第三个妻子同居,1939 己卯年(子见卯,红鸾星动)补办婚礼。

(2014 年10 月18 日金笑易)(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一)郭沫若出生时间考证“海棠香国”出骄子

深秋时节,已近正午,温暖的阳光丝毫没有减轻室内紧张的气氛。在母腹中躁动已久的小生命,再也忍受不住包围着他的沉闷异常、蠕动不已的黑暗,迫不及待地脚先下地,跨出了“反逆者的第一步”。在强烈的光线刺激下,他眯着惊恐的眼睛睇视这陌生的世界,面对一张张惊喜交集的脸庞,显得迷惘、浑沌,不安分地张开嘴啼哭着。床上的女人刚经受了难产的痛苦,这时露出疲惫的笑容,伸出滚热的双手搂住他,仔细端详着这个与自己十分酷似的宁馨儿:略呈三角形的面孔,前头部十分发达,突起的眉峰下嵌着一对机灵的大眼。

这是一八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农历壬辰年九月二十七日)发生在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郭家的情景。婴儿乳名文豹,据说母亲受胎时曾梦见过一只小豹子咬她左手的虎口。由于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两兄两姐,而且还有一兄两姐夭折了,因此母亲又叫他“八儿”。学名开贞,“开”是排行,“贞”

是本名。号尚武。一九一九年首次发表新诗时,自署笔名“沫若”,并以此为号。这是由其“故乡的两条河,沫水与若水合拢来的”,“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名号意在不忘故土。

(上文节选自:人物传记《郭沫若》)(二)人物生平

郭沫若八字:壬辰辛亥壬子丙午大运:8 壬子18 癸丑28 甲寅38 乙卯48 丙辰58 丁巳68 戊午年份1899 1909 1919 1929 1939 1949 1959 1969 1979

1892 年 11 月 16 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

湾。

的浪漫主义气息, 《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 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 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 旗手。

4、 1922 年 3 月 15 日,《创造季刊》问世。这一时期,郭沫 若的诗作同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作品,影响了 日据时期台湾的早期新诗创作。

5、 1926 年到 1927 年,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 员。

6、 1927 年,他就任蒋介石总司令指挥下的北伐军总政治部 副主任。

7、 1928 年 2 月,郭前往日本避难。

8、 1930 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通过引用当 时的历史文献资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学发展规律 的论断,证明中国同样经历过原始郭沫若, 2、 1914 年, 3、 1921 年 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书中洋溢着强烈

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郭沫若由此在中国开创了唯物史观派,该学派在此后占据了中国学术界的主流地位。

随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纲领的中国共产党走上执政舞台,该书的观点被当作中小学课本的参考教材之一。郭沫若凭借这一时期的甲骨文研究而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并称甲骨四堂,并借此于1948 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9、郭沫若在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回国。回国后,前往南京拜谒蒋介石,然后发表了一篇《蒋委员长会见记》,对蒋介石进行颂扬,不久拜见汪精卫。之后,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期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武汉抗战文化运动,发动歌咏、话剧、电影等各界一同宣传抗战。他也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台大历史系教授王远义认为郭沫若等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创了一条大众形式与精英创作结合,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学与文化道路。

10、1948 年国共内战期间,郭沫若因为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而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员在《知识场域的桂冠:从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的选举谈起》一文,叙述了这次中研院院士选举和郭沫若的当选过程。

11、1949 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12、1958 年9 月至1978 年6 月,任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3、1978 年6 月12 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 岁。

二)父母家庭出身

郭沫若八字:壬辰辛亥壬子丙午大运:8 壬子18 癸丑28 甲寅38 乙卯48 丙辰58 丁巳68 戊午

年份1899 1909 1919 1929 1939 1949 1959 1969 1979

根据乐山《郭氏家谱》所载,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是为闽西客家人。父亲郭朝沛 (1853 —1939 ),字膏如,秉性耿介,精明能干,早年辍学从商,酿酒、榨油、兑换银钱、粜纳五谷,甚至贩卖烟土,“所企之业,业无不成”,未及成年就为四世同堂、伯叔共炊的大家庭当家管事,终于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