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局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推动全局文化建设,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氛围,结合我市文明委相关文件要求,决定深入开展道德经典诵读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的道德规范。开展道德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是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全局要充分认识开展道德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活动深入开展,使干部职工从中华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良好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为“弘扬美德,构建和谐”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活动地点

三、参与人员

全体干部职工

四、活动内容

1.诵读主题:读国学经典,做道德先锋。

2.活动对象:全局干部职工。

3、诵读志愿者:

4.主要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论语》、

《道德经》和唐诗、宋词等经典名篇。

5.活动安排: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宣传发动。3月,进行动员宣传,宣讲传统文化中道德精神的现实意义,宣讲经典诵读在国内外开展的情况和成功的经验,宣讲诵读活动的具体做法。二是组织实施。3-10月,开展诵读活动,比经典储存、比赏析能力,激发兴趣。三是成果展示。11月,组织道德经典美文展示,展示道德诵读实践风采。

五、道德经典美文诵读相关要求

诵读活动要坚持“分散自学与专题讲解相结合、学习经典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诵读为基础,以感悟为路径,以实践为目的,提升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促进道德生成。

1.结合实际,优化工作方案。要结合实际,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要加强对诵读的检查督导,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评先表优,诵读活动健康有序持久发展。

2.强化师资,提升诵读实效。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设备,以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不断提高诵读活动的实效性。

3.注重实践,促进道德生成。要抓好经典诵读与道德实践的结合。要把经典诵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大教育成果,内化气质。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前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其中,经过千百年锤炼与洗礼的蒙学教材,语言相袭,血脉相承,以其显著的教育功效与广泛持久的影响力,成为蒙养教育的经典教材。如《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内容,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言简意赅,广泛生动。诵读《三字经》,不仅可以学习语言文字,而且能够“知天下事,通圣人礼”,堪称“蒙学之冠”。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推广。这类蒙学教材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为载体,文以载道,渗透着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今电子媒体发达、垃圾文化泛滥、传统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儿童教育显得更为珍贵而必要。在小学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在“大量阅读”语文教改实验的架构下,为补充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和近现代白话读物之不足,系统地组织开展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典诵读的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补充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之不足,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二、经典诵读的设定目标 总体目标: 在不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小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具体目标: 1、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低中年纪以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为主;高年级以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为主。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依次系统地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大学》《中庸》《孟子》《论语》《道德经》等,使之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2、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并以此锻炼与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内容的质量。 3、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今年我校将《道德经》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天的早晨上课前和下午上课前,还有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道德经》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进行经典诵读、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道德经》、争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3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道德经》章节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道德经》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道德经》默写或《道德经》手抄报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道德经》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章《道德经》,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章《道德经》。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道德经》诵读,督促学生每

开展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开展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推动全局文化建设,结合创建文明单位等相关文件要求,7月22日下午,临颍县国土资源局开展了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机关干部职工参加了诵读活动。 诵读活动以“集体诵读与自学诵读相结合、学习经典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诵读为基础,以感悟为路径,以实践为目的。干部陈丽娜共同组织大家诵读了《弟子规》有关部分内容。通过诵读,大家认为《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单位、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应认真反复读诵,深入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针。 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9月12日上午,铜陵市气象局开展了“中华道德经典诵读”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 配乐诗歌朗诵《春江花月夜》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帷幕;随后大家欣赏了歌曲《明月几时有》,优美的旋律带领大家感受到了千年以前那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随后,业务科代表的《兰亭集序》、气象台职工的《滕王阁序》、枞阳县局的《声声慢》等一个个精彩节目,博得现场掌声阵阵。最后,一曲歌伴舞《气象之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此次活动形式多样,为全体气象职工献上了一场

震撼心灵的听觉盛宴。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使全局职工从学习中感悟中华经典文化的源远流长,纷纷表示一定会学经典、用经典,真正的将经典融入行动、融入工作。 9月18日下午,云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道德讲堂”诵读经典活动。会议由师朝魁副局长主持。本期道德讲堂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共分为“唱首歌、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五个环节。活动中局领导和职工分别为大家诵读了《道德经》的相关内容。活动结束后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在此次活动中获益匪浅,同时力争向身边人学习,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争当道德模范。 9月9日,德江县档案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道德讲堂“诵读经典”活动,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伟参加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 活动以阐析经典、齐读经典的方式,为干部职工进行一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教育,旨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在学习诵读道德经典中提升道德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履职作为。 通过活动开展让全体机关干部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努力追求卓越,成为诵读经典的传播者、践行者、受益者。大家纷纷表示,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秉承档案人忠于职守、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营造书香校园,培育时代新 三、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人生。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各年级诵读内容: 七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八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古诗文必背》 六、诵读活动安排 1、领导小组成员: 由校长亲任组长,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及各班语文老师担任组员

道德经典诵读100条

道德经典诵读100条 《道德经》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5.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论语》 1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不迁怒,不贰过。 18.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9.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3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7.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9.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孟子》 40.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弟子规》 45.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46.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47.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4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50.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眦

道德经典诵读年度工作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为了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职工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基层医院。特制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社区中心文化。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体伟 副组长:邹长群,周长喜。 成员:中心全体职工 三、活动时间: 1、活动筹划:2015年2月 2、活动实施:2015年3月——12月 四、活动内容: 1、诵读的名篇:《劝学》、《论语》、《大学》、《孝经》、《正气歌》、《三字经》、《弟子规》、《孟子》、《中庸》、《诗经》、《尚书》、《礼记》等。 2、诵读时间:每周中心会课——班级诵读,假期独立自读。 3、领诵人:王体伟 4、实施快乐学习法。领导引导职工熟读,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5、营造氛围,走进中心,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科室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在中心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职工时时处

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濮阳市实验中学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1、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

巨大魅力,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受到高尚道德品格的熏陶,在与古人关于励志、修身、勉学、处世的经典对话中,锻炼人格、塑造品德,提高人文修养。 3、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把道德文章转化为道德观念,自觉践行 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任务要求 要充分发挥学校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主阵地的作用,坚持把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每个学期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具体就是要做到坚持五个原则,通过五条途径,抓好六个落实。(一)坚持五个原则 1、坚持“三贴近”原则。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精选内容,创新形式,增强诵读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每名学生参加诵读活动,组织各类比赛活动,人人参与,人人锻炼,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心理素质。 2、坚持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紧密结合时代特点组 织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 道德观和理想信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一一、活动目的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二、实施方式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各班级结合自己实际,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校本课程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的诵读活动。学校举行师生诵读展演活动。三、具体措施学校方面14月初,学校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计划,提出活动要求。2广泛宣传,营造书香校园。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建立每班的诵读板块;学校开设校园经典诗文小广播;开辟"古诗角"、"经典壁"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发动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共同创良好的读书氛围。3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古诗文。利用校本课程开设经典诵读课。开展"经典诵读"为主题内容的班队会。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展演活动。4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5

学校将组织人员,把活动中师生搜集的古诗文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做为我校古诗文学习的校本教材。班级方面1在经典诵读课上做诵读指导,可举办诵读擂台赛,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展示或交流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搜集、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2倡导班级开展"课前一吟"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广泛搜集古诗文,开展看谁找的多、读的多、背的多活动。班级每月要评出"诵读大王"、"小诗仙"等。4开设"诗文"园地。每个班级在板报栏里开设一块"诗文"园地,内容可以是要求会背的古诗或古诗的背景介绍,也可是为古诗配的书画,学习、巧用古诗的仿写习作等。四、诵读内容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三字经》。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千字文》。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朱子家训》。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大学》《中庸》《论语》部分篇章。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孟子》《论语》部分篇章。五、具体活动安排四月份1、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各班针对本班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全校拉开诵读活动序幕。2、发动学生广泛搜集优秀诗文。并选出适合本班的优秀作品诵读。3、各班在板报中开辟一个学古诗文的园地,

经典诵读计划

榆中县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在“大量阅读”语文教改实验的架构下,为补充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和近现代白话读物之不足,系统地组织人员编写了诵读校本教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诵读活动。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补充学生外国文化积淀,补充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之不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二、经典诵读的设定目标总体目标: 提高学生的诵读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具体目标: 1.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以诵读校本教材为内容,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依次系统地学习,使之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促进语文诵读能力的提高。 2.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并以此锻炼与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内容的质量。 3.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增强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读书、独立思考的良

好习惯与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学习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经典诵读的基本方法 1.每日一读。我校的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各班都应下载经典诵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 4.不求甚解。经典诵读重在“读”,读得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宜作过多地讲解,对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越是经典的篇目,越难以理解,甚至发生歧义,当前的任务是让学生记忆牢固原文,等待将来学生的阅历和知识丰富了,自己会寻找到最佳的答案。 5.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经典诵读要与抄录、绘画、歌咏、手抄报、辩论、演讲、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把诵读变成了“苦读”。四、经典诵读的原则 1.模糊性原则:要求正确朗读,熟读成诵,不要求理解内容,对于其中的生字生词能够识记即可。

道德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道德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示 范文本 In the specific time, budget, resource activities pla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effect, specially customized project process and parameters befo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make a system and specific scheme, to guid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道德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方案资料应用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里进行的活动计划,内容包含活动范围、质量等。为实现的目标效果、专门定制的项目前中后期的流程和各项参数做成系统而具体的方案,来指导项目的顺利进行。,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活动目的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而道德经典 是历史长河中经过激流冲刷而格外璀璨的珠玉。我校旨在 通过诵读道德经典,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增强学生民族自 豪感,培植民族精神,建构正确的人生信念,促进学生可 持续发展。 二、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xx年3月—5月,学校通过 教师会、班会、给家长写信等形式宣讲传统道德文化精神 的现实意义并按区教育局的部署,制订实施方案,理清工 作思路,设计活动载体。

第二阶段:诵读实践。20xx 年5月开始,各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实践,开展诵读系列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更多学生能主动亲近经典诗文。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20xx年6月起,不定期地举办全校性的诵读比赛,巩固取得的成果,积极组织道德经典诵读研讨会,交流经验。参与区活动成果展示,推动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 三、具体实施要求 1、实施对象。 全校初一至高二级学生都要参加道德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师作为经 典诵读的主要实施者,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建立经典诵读领导小组。 下设诵读指导小组: 组长:阿布拉江·买买提

“言传身教,品味道德经典”活动方案

“言传身教,品味道德经典”活动方案 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推动道德文化建设,营造乐思好学氛围,结合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相关文件要求,决定在开展应知必读道经典诵读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道德经典美文诵读活动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的道德规范,是对教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二、道德经典美文诵读主要工作安排 1.诵读主题:言传身教,品味道德经典。 2.活动对象:全校教职工。 3.主要内容:见附件。 4.活动安排: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6-8月。 (2)组织实施,9-11月。 (3)成果展示,12月。 三、具体实施 任课教师在课程中穿插道德经典的品读,在专业中或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体现道德经典品读的影响,以教学活动、教学成果、课程总结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 附件:“言传身教,品味道德经典”活动推荐书目、篇目 一、四书五经(10篇) 1、《论语》(名句) 2、《孟子》(名句) 3、《诗经》(部分)(1)《关雎》(2)《子衿》(3)《鸡鸣》(4)《伐檀》(5)《硕鼠》 4、《礼记》(1)《苛政猛于虎也》(2)《不食嗟来之食》(3)《学记教学为先》 5、《左传》《曹刿论战》 二、爱国治国篇(8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歌) 5、《满江红》(宋岳飞) 6、《正气歌》(宋文天祥) 7、《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三、劝学励志篇(6篇) 1、《劝学》(荀子) 2、《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4、《陋室铭》(唐刘禹锡) 5、《爱莲说》(宋周敦颐) 6、《为学》(清彭端淑) 四、经典诗词(34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12、《题临安邸》(林升) 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推荐书目、篇目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推荐书目、篇目 一、四书五经 1、《论语》(名句) 2、《孟子》(名句) 3、《诗经》(部分)(1)《关雎》(2)《子衿》(3)《鸡鸣》(4)《伐檀》(5)《硕鼠》 4、《礼记》(1)《苛政猛于虎也》(2)《不食嗟来之食》(3)《学记?教学为先》 5、《左传》《曹刿论战》 二、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歌)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三、劝学励志篇(10篇) 1、《劝学》(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室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四、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诗》(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王维)6、《送友人》(李白)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9、《春望》(杜甫)10、《过零丁洋》(文天祥)11、《泊秦淮》(杜牧)12、《题临安邸》(林升)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5、《望岳》(杜甫)16、《观书有感》(朱熹)17、《元日》(王安石)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21、《游园不值》(叶绍翁)22、《登颧雀楼》(王之涣)23、《春晓》(孟浩然)24、《枫桥夜泊》(张继)25、《饮湖上?初睛后雨》(苏轼)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7、《江南春》(杜牧)28、《春夜喜雨》(杜甫)29、《初春小雨》(韩愈)30、《示儿》(陆游)31、《卖炭翁》(白居易)32、《望庐山瀑布》(李白)33、《如梦令》(李清照)34、《西江月》(辛弃疾)35、《石壕吏》(杜甫) 五、寓言故事(10篇)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拔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卖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10、《朝三暮四》(《庄子》) 六、神话故事(5篇) 1、《精卫填海》(《山海经》) 2、《夸父逐日》(《山海经》)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_共10篇.doc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_共10篇 范文一: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2014.3达旗实验小学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达旗实验小学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星河璀璨,圣贤千古,德播乾 坤,文以载道,继往开来。时代需要我们的教育继承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元素,让那些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思想精粹的睿语哲思熏陶孩子们的言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根本愿望。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以下诵读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 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的道德规范。开展道德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是对全校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我校旨在通过诵读道德经典,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植民族精神,建构正确的人生信念,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4年3月—4月,学校通过教师会、班会、给家长写信等形式宣讲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并制订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诵读实践。2014年4月开始,各班组织开展丰 富多彩的诵读实践,开展诵读系列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主动亲近经典诗文。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2014年9月起,不定期地举办全校 性的诵读比赛,巩固取得的成果,积极组织道德经典诵读研讨会,交流经验。参与活动成果展示,推动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 三、具体实施要求 1、实施对象及文化志愿者。

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都要参加道德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师 作为经典诵读的文化志愿者和主要实施者,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建立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形成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网络。 2、内容选择。 以《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经典与古诗词为重点,配 以儿童诗、对韵、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内容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充分参考《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好书伴我行》等资料。各年级段制订必读内容与选读内容目录。 3、诵读要求。 对学生原则上采用“素读”方式,以记忆为主、不求甚解。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道德思想,在诵读总自然而然地养成文明礼仪,在实践中体味经典的人文营养,在实践中修养自己的道德心灵。 4、时间安排。 (1)倡导“每日诵读”。学校在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安排5分钟的“每日一诵”时间,诵读内容由语文老师摘抄于黑板上的诵读角,并让学生在课余时记载到诵读摘录本中,利用晨间活动等零碎时间进行读背,确保每日诵读10—15分钟。 (2)倡导“学科整合”。每周利用儿童校本课时间开展班级读书会与经典诗文赏析活动,并注意“学科整合”。比如在美术课上,让学生给古诗配画;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吟唱配乐诗词,使高深典雅的诗词在学生的口中变得更优美,更亲近。 (3)倡导“校外延伸”。各年级段要激励和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统一制订假期经典诵读内容与要求。 5、活动载体。 (1)环境渲染。学校将悬挂一些推广道德经典诵读的宣传标语,并利用诗、画或学生亲笔书写的名言佳句妆点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专栏内都有活动成果,比如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兴趣活动。每学年,学校将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读书节”或“诵读节”活动,平时各班可以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开展“经典朗诵会”、“诵读音乐会”、“诵读擂台赛”、“知识大考场”等活动。在让学生读准读熟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歌咏、故事等形式

道德经典诵读

“道德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单周诵读、双周写字),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

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诵读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首古诗词,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讲故事大王”等评选活动。 二、措施到位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四年级(2020年最新)

【精品】2020年四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实施 方案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根据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活动开展,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道德、文化、情操、智能等方面 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四、活动内容 1、参加人员:全体同学。 2、诵读内容: 《小学生必背古诗20首》 《道德经》前20章。 五、活动的时间及形式 1、每天利用上、下午预备铃前、后,进行5—10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学习委员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 表演,可吟诵,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年级诵读内容并结 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语文课前2-3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3、双休日各班语文教师可安排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内容; 4、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时间,由各班语文老师具体指导本班学生 的国学经典诵读。 5、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经典教育特色。 6、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推荐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 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昆教委《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根本,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把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载体和平台。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1.建立一支经典诵读团队,各年级挑选3-5名诵读基础比较出色的学生,组建校经典诵读团队,定期排练节目,并根据这些学生的表现及

时更换人选,以备参加校级、镇级、市级等比赛和展示活动。主要负责:校长室。 2.编印一份诵读教材,先由教科室收集整理中华经典诗文,然后由总务处协助编印。主要负责:教科室、总务处。 3.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具体时间和指导老师(各班语文老师)安排见教导处下发的课外活动安排表,并由教导处定人定期检查(崇真楼熊瑛主任、笃实楼张红梅主任、致远楼王万萍主任)。主要负责:教导处。 4.每班开辟一个经典诗文角,每周更换一次内容。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每堂课的课前两分钟、吃饭前的两分钟,放学的路队上 等时间,每班都在班长的带领下诵读老师布置的每周诵读内容,做到熟读成颂。主要负责:各班班主任。 5.每周播出一期“书香广播”,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每期都进行有奖竞猜活动,激发学生收听和参与的兴趣。主要负责:冯丽萍。 6.进行校园内的阅读文化环境布置。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要求辟有诗园,内容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等。主要负责:总务处。 7.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

道德经诵读实施方案

道德经诵读实施方案 道德经诵读实施方案一 各单位: 现将我矿《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八月一日 关于开展中华道德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省、市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刻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内容,发动全矿干部职工、家属、青少年广泛参与,把道德文化变成道德实践,引导干部职工、家属、青少年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为提升矿区文明程度和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活动目的 诵读经典,提高修养。 中华道德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全矿干部职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干部职工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在 诵读古诗文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平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 拓展视野,启迪心智。 中华道德经典内容丰富,且富有哲理,读起来琅琅上口,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拓展视野、启迪心智。中华道德经典倡导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公道正派、诚实守信等道德取向,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明确了行为规范。通过在全矿职工家属中广泛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矿区和谐发展,全面提升了矿区的文化品位。 三、活动原则 坚持企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相结合原则。 坚持德、智、体、美相结合原则。 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美德教育和人类一切优秀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