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我们在上述讲授中,介绍了多种逻辑记忆方法。现在,我们介绍如何将各种记忆方法予以综合运用,大面积地扩展词汇量。

一、顺向词中词等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extinct 绝灭了的

tinct 色泽

distinct 明显的

instinct 本能

二、逆向词中词等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dictionary 词典

diction 用词,措词

addiction 热衷;嗜好

benediction 祝福

contradiction 矛盾

indiction 控告

interdiction 禁止

jurisdiction 司法权

malediction 中伤;诽谤

valediction 告别;告别词

三、词首对比等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aver 主张

laver 洗礼水

clavier (钢琴等)键盘

ever 曾经

lever 杠杆

clever 聪明的

over 超过

lover 情人

clover 三叶草

四、词中对比等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lander 着陆舱

slander 诽谤

lender 贷方

slender 微薄的

五、词尾对比等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aid 援助

maid 少女

ail 使烦恼

mail 邮件

aim 目标

maim 使残废

六、运动记忆等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span ________ pan _________ pang

跨度平锅剧痛

││

│spang

│恰好地

aspen _______ pen _________ pent

白杨钢笔被关禁的

││

│spent

│精疲力竭

spin ________ pin _________ pine

旋转别针松树

│││

sidespin │spine

侧旋│脊柱

│││

spun pun punk

纺成的双关语胡言乱语

││

homespun spunk

朴实的胆量

人们常常感叹,在国内学习英语没有视、听、说的良好条件和环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在自己的头脑中营造一个学习外语的环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会了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及其综合运用,数以千计的英语词汇连同你对学习英语的美好憧憬就在你的面前。

考研复习考研英语怎样进行整理词汇逻辑记忆

考研复习考研英语怎样进行整理词汇逻辑记忆 逻辑记忆法与传统的记忆方法的记忆顺序与角度截然不同。逻辑记忆法采用各种顺序,从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地去分析某一个 具体词汇,找出最少字母组成的词,然后进行由多及少或由少及多 地倍增词汇的训练直到形成思维定式熟记不忘。 写作其实很简单 英语作文写作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困难,大家可以在平时多背一些复杂而又漂亮的句型,写作的时候尽量把他们用进去就是了。 专家提醒考生,有一个关键是要不要去背具体的句子而要背漂亮的 语法结构。具体的句子应用面太窄,而一个漂亮的语法结构几乎在 任何一篇作文中都可以用上。平时做一些练习,主要练习怎样在实 际的句子中使用这些漂亮的语法结构,考试时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至于其他的题目,比如完型填空,确实比较考察你的英文水平积累。前面说过,英文水平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提高,所以请不要去做他们 的专项练习。你多记了三五个固定搭配对最后分数的影响微乎其微,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不要浪费时间。 单词是基础 专家认为,英语的复习就是以背单词为基础,抓住阅读与写作,不要做其他题型的针对训练。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也是大家在 复习过程中需要从头到尾一直在注意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我们在 背诵英语单词会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导致大家的复习进 度慢,或者效率不高。专家提醒考生,如果大家在复习前期没有过 好单词关,那么在后期的复习过程中就会很受限制,因此大家在现 阶段最好能够“因地制宜”,及时分析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就考 研英语复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自己在复习过程中能 够有的放矢。 逻辑记忆法

传统的记忆方法是以字母为单位,而逻辑记忆法则以词为单位。例如,按照传统的记忆法,我们要记住dapple这个词,我们得数字母,借助国际音标正确发音,并记住其词性和汉语意思,据心理学家测试,至少要重复100-150次。而逻辑记忆法是以词为单位:apple与dapple。若想记住dapple这个词,只要在apple一词前面加个“d”,采用以词为单位的逻辑记忆法,只要重复3、5次就能记住,而且还能起到记一个词就能记住两个词的作用。专家提醒考生,逻辑记忆法改变词的记忆空间,就是在以词为单位的基础上,拓展记忆空间,实现词汇的纵向扩展。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2019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高考地理在答题时,应该有一定的程序,并养成习惯。以下是2019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供参考!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微博)等。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

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地形相关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最新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思路要点:分值决定要点,题型归类莫搞错。 表达语言:专业化,别错字,要点不重复、不拆分、序号化。 题型归类:指出列举归纳、简述概述综述、分析推测比较等不同层次行为动词。1)原因(自然、人为) 2)条件(有利、不利) 3)影响(正面、负面) 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环境)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管理) 7)重大工程意义(涉及两端、中间)或(包括经济、社会、生态) 8)要素(总量、较差、结构)9)评价( 积极、消积) 10)特征(数值大小、分布疏密、水平高低、结构简复、变化快慢、时间分配) 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模拟训练:①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两地气候特点及成因②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③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④比较两地水土流失带来损失的差异性,并分析其 主要原因⑤从环境角度,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三大思维:A比较思维能力、B综合思维能力、C区域思维能力 ☆等值线判读:气温、降水、气压、海拔、盐度 ⑴读数值:同线等值、等差不变、极值确定 h=(n-1)·d~(n+1)·d ⑵看形状得特征:熟练判读中国世界1/7月气温分布图 ①疏密状况推知差异大小:温差、坡度等 ②延伸方向推知递变规律: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 ③弯曲方向推知高低: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④闭合中心推知范围值:大于大、小于小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矿产等,突出重点 ☆如何描述位置特征: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相对位置; 4.大洲交界或国界位 置; 5.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6.经济和军事位置; 7.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势起伏状况(哪高哪低),识记重要剖面特征. 2.地形类型(五种,单一或为主)及其分布。 3.有何特殊地貌(沟谷、峡湾、喀斯特、冰川、熔岩)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总量=强度X日照时间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影响气温的因素:平均值、日较差、年较差、积温等特征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年较差(低纬度气温日较差大于、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形态):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日、年较差变化(内陆较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地面状况: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人为废热)、温室效应(CO2↑O3↓)、湖泊效应(植树、水库) ☆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年际变化等特征1.大气环流:三圈+季风。上升气流多雨,下沉少雨;迎岸风多雨,离岸风少雨 2.地形:迎风坡多雨,且向上递增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森林为标志 3.海陆位置:沿海有海洋迎岸风的多雨,且向内陆递减;盛行离岸风少雨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水汽蒸发和气流上下运动 5.地面状况: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尤其内陆影响水汽蒸发 6.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森林、湖泊有利水汽蒸发,易云雾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降水、季节组合特征 ☆雾、霜的影响因素:需要水汽来源和近地面冷却条件,多与逆温有

英语 词汇 逻辑 记忆 法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 A LOGICAL MEMORY OF ENGLISH WORDS 中央电视台LM系列电视讲座播出稿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A LOGICAL MEMORY of English Words)简称逻辑记忆( A Logical Memory ),英语缩写为LM。 本讲座共计20讲。其中,1-7讲,主要是介绍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的基本出发点与构思,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建立一整套全新的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8-16讲,主要是阐述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的基本方法,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成倍或成几倍的增长。17 ̄20讲,主要是介绍各种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如何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对英 语词汇的记忆,旨在提高记忆档次,为各行各业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习途径。 那麽,大家一定非常关心什么叫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它与传统记忆方法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它是否记得快,它是否记住就不忘,以及其他等等疑问。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量的问题。一般的英语学习者,词汇量达到5000左右,就会出现记忆上的饱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非但突破5000单词步履维艰,即使想保持5000单词,那也绝非易事。究其原因,就是遗忘。而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正是研究如何防止遗忘的方法。具体讲,所谓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就是运用人们已有的词汇、知识和经验,通过词中词、联想、分解、组合、释义、中介、对比等一系列记忆方法,用熟词记生词,从已知导向未知,同人类头脑中所具有的各种遗忘现象作斗争,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大面积扩展词汇量。

第一讲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 (一) 第二讲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 (二) 第三讲更新旧有的思维模式 (一) 第四讲更新旧有的思维模式 (二) 第五讲建立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 (一) 第六讲建立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 (二) 第七讲建立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 (三) 第八讲词中词记忆法 第九讲联想记忆法 (一) 第十讲联想记忆法 (二) 第十一讲联想记忆法 (三) 第十二讲联想记忆法 (四) 第十三讲联想记忆法 (五) 第十四讲词缀记忆法 (一) 第十五讲词缀记忆法 (二) 第十六讲对比记忆法 第十七讲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十八讲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记忆,扩展词汇量 (一) 第十九讲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记忆, 扩展词汇量 (二) 第二十讲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记忆, 扩展词汇量 (三) 第一讲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 (一) 我国学校的英语教学,始于1903年。近百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均有了长足

英语单词记忆方法20种

英语单词记忆方法20种 人们通常认为掌握一门外语要过三关(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斩五将(听、说、读、写、译),相对来说,掌握英语单词是最难过的一关。英语的词汇量大,总词汇量至少在60万以上,实用词汇量为8千至1万,基本词汇量为 4千。一般的说,掌握英语单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不同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下面介绍20种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 1.逻辑记忆: 通过词的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外部逻辑关系记忆单词。 (1)把几个字母看作一个来记如:“ight”light right fight night might sight tight。 (2)外旧内新,如:bridge“桥”看成bridgeridge“山脊”sharp看成sharpharp“竖琴”。 (3)外新内旧,如:cleave“劈开”看成cleave tact“机智”看成tact 2.联想记忆:

(1)音与形的联想,即根据读音规则记忆单词。 (2)形与义的联想,如:eye把两个e看成两个眼。banana把a看成一个个的香蕉。bird把b和d看成两个翅膀。 (3)象声词,联想实际的声音,如:gong锣coo咕咕声。 3.分类记忆: 把单词进行分门别类如:动物、植物等进行分类记忆。你可以找一本分类字典作为参考。 4.卡片记忆: 自己制作单词卡片随时随身进行单词记忆,卡片写上单词的词形、词性、词义、音标、搭配、例句等。 5.感官记忆: 记单词时,不要只用一种感官,尽可能地用多个感官,耳听、嘴读、手写、眼看、心记等。 6.软件记忆: 软件进行记单词,如:《开心背单词》、《开天辟地背单词》、《我爱背单词》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

专题: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 熟知如下常见的置疑 ..(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内部的因果关系。常见的 误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所以迷惑性大。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大。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图文转换、图 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这是当今高 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 二.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题目结构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组试题的题干包括主题干和小题题干,主题干的条件是各个小题的共同条件,小题题干只是本小题的条件“仔细审题”是指对主题干与小题题干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等。选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②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显性信息: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隐性信息: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2)认真筛选。

地理答题方法总结大全

七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题型一特征描述类 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 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 2.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 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 ①气候(湿、热、冷、干)②植被状况 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 4. 气候特征: 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 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5. 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 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 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 7.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 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半球位置④相对位置。 10.等值线特征:①等值线数值高低②延伸方向③弯曲趋势④疏密变化 1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①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②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应用体验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英语词汇记忆方法总结

英语词汇记忆方法总结 英语词汇记忆方法总结 1.逻辑记忆:通过词的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外 部逻辑关系记忆单词。1)把几个字母看作做一个来记如:"ight"light,right,fight,night,might,sight,tight2)外旧内新,如:bridge桥看成b+ridgeridge"山脊sharp看成s+harpharp"竖琴。3)外新内旧,如:cleave劈开看成c+leave,tact"机智:看成 t+act 2联想记忆:1)音与形的联想,即根据读音规则记忆单词。2)形 与义的联想,如:eye把两个e看成两个眼。banana把a看成一个 个的香蕉。bird把b和d看成两个翅膀。3)象声词,联想实际的声音,如:gong锣coo咕咕声。 3.构词记忆:利用构词法,通过分析词根、前缀、后缀、派生 和合成等记忆单词。 5.卡片记忆:自制作单词卡片随时随身进行记单词,卡片写上 单词的词形、词性、词义、音标、搭配、例句等。 6.词典记忆:即背字典,这种方法是一种强行记忆的方法。它 的缺点是容易忘记,只是孤立记住单词的意义。可以作为一种短时 间的强化手段。 7.比较记忆:1)英汉比较如:mama,cigar,beer,bar,fee等。2) 单复数的比较如:good-goods,spirit-spiritswood-woods3)同音 词的比较如:right-write,eye-I4)词的阴阳性的比较如:actor-actresshost-hostess 8.理解记忆:通过正确理解单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如:second是秒,它来源于古代的六分法,分,秒,它是二次划分,因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强烈推荐!!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A LOGICAL MEMORY OF ENGLISH WORDS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A LOGICAL MEMORY of English Words)简称逻辑记忆( A Logical Memory ),英语缩写为LM。 本讲座共计20讲。其中,1-7讲,主要是介绍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的基本出发点与构思,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建立一整套全新的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8-16讲,主要是阐述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的基本方法,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成倍或成几倍的增长。17 ̄20讲,主要是介绍各种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如何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对英语词汇的记忆,旨在提高记忆档次,为各行各业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习途径。 那麽,大家一定非常关心什么叫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它与传统记忆方法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它是否记得快,它是否记住就不忘,以及其他等等疑问。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量的问题。一般的英语学习者,词汇量达到5000左右,就会出现记忆上的饱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非但突破5000单词步履维艰,即使想保持5000单词,那也绝非易事。究其原因,就是遗忘。而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正是研究如何防止遗忘的方法。具体讲,所谓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就是运用人们已有的词汇、知识和经验,通过词中词、联想、分解、组合、释义、中介、对比等一系列记忆方法,用熟词记生词,从已知导向未知,同人类头脑中所具有的各种遗忘现象作斗争,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大面积扩展词汇量。 第一讲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一) 我国学校的英语教学,始于1903年。近百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提高,但就记忆单词来讲,仍然是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采用数字母记忆单词的传统方法,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这种陈旧的、一成不变的、传统的记忆方法,消耗了我们几代人的精力,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和英语人才的培养。 一、改变记忆单位 传统记忆法是以字母为单位,而逻辑记忆法则是以词为单位。 按照传统记忆法,我们要记住dapple 这个词,就得经过如下五个步骤: ①数字母:d,a,p,p,l,e; ②借助于国际音标的标注正确读出dapple; ③记住词性,知道它是名词或动词; ④记住其汉语含义是“斑点”或“使有斑点”; ⑤记住其相应的英语解释。 经过这五道工序的加工,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若想把dapple这个词记住终生不忘,至少要重复100 ̄150次,而且中间还得有停顿和间隔,否则一分钟重复100次,其效果实际上还是等于一次。而逻辑记忆法则是以词为单位: apple 苹果 dapple 斑点 若想记住dapple“斑点”这个词,只要在apple “苹果”一词前面加一个字母“ d ”即可。这样,能记住一般词汇apple 就能记住高难词汇dapple,会读apple 就会读dapple。如果说按照以字母为单位的传统记忆法,记住dapple需要重复100次的话,那麽采用以词为单位的逻辑记忆法,只要重复3 ̄5 次就能记住终生不忘,而且还能起到记一个词就能等于记住两个词的作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以词为单位的逻辑记忆法代替以字母为单位的传统记忆法,克服记忆上的饱和状态和英语学习者的徘徊不前的心理障碍,实现记忆上的突破和词汇量的倍增。 二、改变记忆顺序

高考地理 秒杀必备 18个经典高考地理专题主观题答题要点

1. 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观题: ⑴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有关海洋资源主观题: 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有关盐度和洋流的主观题: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英语词汇逻辑速记法【全】42页.doc(1)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 第一讲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一) 我国学校的英语教学,始于1903年。近百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提高,但就记忆单词来讲,仍然是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采用数字母记忆单词的传统方法,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这种陈旧的、一成不变的、传统的记忆方法,消耗了我们几代人的精力,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和英语人才的培养。 一、改变记忆单位 传统记忆法是以字母为单位,而逻辑记忆法则是以词为单位。 按照传统记忆法,我们要记住dapple 这个词,就得经过如下五个步骤: ①数字母:d,a,p,p,l,e; ②借助于国际音标的标注正确读出dapple; ③记住词性,知道它是名词或动词; ④记住其汉语含义是“斑点”或“使有斑点”; ⑤记住其相应的英语解释。 经过这五道工序的加工,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若想把dapple这个词记住终生不忘,至少要重复100 ̄150次,而且中间还得有停顿和间隔,否则一分钟重复100次,其效果实际上还是等于一次。而逻辑记忆法则是以词为单位: apple 苹果 dapple 斑点 若想记住dapple“斑点”这个词,只要在apple “苹果”一词前面加一个字母“ d ”即可。这样,能记住一般词汇apple 就能记住高难词汇dapple,会读apple 就会读dapple。如果说按照以字母为单位的传统记忆法,记住dapple需要重复100次的话,那麽采用以词为单位的逻辑记忆法,只要重复3 ̄5 次就能记住终生不忘,而且还能起到记一个词就能等于记住两个词的作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以词为单位的逻辑记忆法代替以字母为单位的传统记忆法,克服记忆上的饱和状态和英语学习者的徘徊不前的心理障碍,实现记忆上的突破和词汇量的倍增。 二、改变记忆顺序 传统记忆法的记忆顺序是从左到右,而逻辑记忆法则是采用灵活顺序。传统记忆法数字母记忆单词是按照从左到右这个固定不变的顺序进行记忆,而逻辑记忆法是以词为单位,可以采用正向、逆向或中间词的方式进行记忆。 offspring 后代 spring 春天

高中地理主观题20个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主观题20个答题技巧 1.地理位置分析 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半球位置 (2)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3)经纬度位置高低中纬热带、温带、寒带 (4)海陆位置 (5)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1)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地形) (2)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小) (3)地势特征(东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3.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4.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 (1)等高线的分布 (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5.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地无三里平 (3)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4)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6.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7.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归纳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归纳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 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 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 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 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 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 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 2.海拔高度:海拔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2. 海拔:山地的海拔越3.热量(即阳坡、阴坡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 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 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 3.农业因素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的答题模版——自然地理部分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1. 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 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3. 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1. 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 含沙量大;c. 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2. 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 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1. 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2.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原因「自然原因」1. 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 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 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 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 、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 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 2. 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 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 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水库的作用:1. 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 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 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 具有防洪作用 5. 具有发电价值6. 具有灌溉功能7. 提高航运价值

【免费下载】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 一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 (一)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A LOGICAL MEMORY of English Words)简称逻辑记忆( A Logical Memory ),英语缩写为LM 。 本讲座共计20讲。其中,1-7讲,主要是介绍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的基本出发点与构思,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建立一整套全新的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8-16讲,主要是阐述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的基本方法, 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成倍或成几倍的增长。17 ̄20讲,主要是介绍各种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如何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对英语词汇的记忆,旨在提高记忆档次,为各行各业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习途径。 那麽,大家一定非常关心什么叫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它与传统记忆方法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它是否记得快,它是否记住就不忘,以及其他等等疑问。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量的问题。一般的英语学习者,词汇量达到5000左右,就会出现记忆上的饱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非但突破5000单词步履维艰,即使想保持5000单词,那也绝非易事。究其原因,就是遗忘。而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正是研究如何防止遗忘的方法。具体讲,所谓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就是运用人们已有的词汇、知识和经验,通过词中词、联想、分解、组合、释义、中介、对比等一系列记忆方法,用熟词记生词,从已知导向未知,同人类头脑中所具有的各种遗忘现象作斗争,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大面积扩展词汇量。 第一讲 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 (一) 第二讲 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 (二) 第三讲 更新旧有的思维模式 (一) 第四讲 更新旧有的思维模式 (二) 第五讲 建立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 (一) 第六讲 建立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 (二) 第七讲 建立逻辑思维的记忆模式 (三) 第八讲 词中词记忆法 第九讲 联想记忆法 (一) 第十讲 联想记忆法 (二) 第十一讲 联想记忆法 (三) 第十二讲 联想记忆法 (四) 第十三讲 联想记忆法 (五) 第十四讲 词缀记忆法 (一) 第十五讲 词缀记忆法 (二) 第十六讲 对比记忆法 第十七讲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十八讲 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记忆,扩展词汇量 (一) 第十九讲 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记忆, 扩展词汇量 (二) 第二十讲 运用各学科知识强化记忆, 扩展词汇量 (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地理主观题答题思路

大题答题总的原则 答题总的原则——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审题(圈关键词)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大的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光热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等; 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2.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4.学会看分值,多角度答题 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要熟记的地图——做题的基础。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 2、世界地形图——主要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 E、120°E、125°E穿过的地形区)。 1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3、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

(完整版)初中地理答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地理会考答题技巧 考场答题要领 答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当你进入考场拿到试题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几个大题目,一般分为两大类型题,即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是5个题还是6个题?通观全卷,做到心中有数。 (2)要仔细、认真地看清楚试卷前对考生的要求,对答题的说明,使你的答卷符合规定,减少或避免失误。尤其是选择题,要将答案写到试卷前面的答题卡上,而不是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3)开始答题时,要十分认真仔细地领会每一道大、小题目的要求,比较有把握才开始下笔。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4)答题前只要明确考题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给的条件有哪些?抓住关键词,在心中打好腹稿,安排好答题要点的先后顺序。 (5)要根据各种类型题型,有针对性地回答。如读图填充题要求简明、扼要;简答题和综合题则要求内容充实、要点精确。 (6)答题要先易后难。刚一进入考场,在开始答卷时的前几分钟,心情多数是比较紧张的。这样,思维、记忆都难以达到最佳状态。如再遇上难题,心情就更易慌乱。因此,做题时先要从容易的入手,当你做过几道有把握的试题后,心情就会自然地稳定下来,这时再做较难的试题,思维也活跃多了,增加了自信心,以后的考试也将顺利得多了。 (7)书写要整洁、清晰。 答题的书写不能粗枝大叶,要按照试卷的要求,注意答题的格式。书写要清楚,特别是地名不能写错别字,整洁的卷面使阅卷教师能看清答题的内容,而不易遗漏。综合题答题切忌错位。 (8)答完综合题后要认真检查。 检查的目的就是要看答案与题目是否一致,有无答非所问,有没有看错题,综合题该答的是否都已完成,有无漏题现象,试题是否都已完成。选择题完成后直接填涂,准确无误,不建议检查。 答题四大对策 (一)、读懂题意: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看清图示: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三)、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一).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跟,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等。 (二).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 (三).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排除法”。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出去,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四).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