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班社会健康教案

学前班社会健康教案

学前班社会健康教案
学前班社会健康教案

学前班社会与健康教案

第一课:谁的姿势正确

活动目标:1、知道不正确的坐、立、行、读的姿势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2、了解人体肋骨、脊柱骨的主要功能,懂得保护骨骼的健康。

3、逐步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读的正确姿势。

活动准备:挂图

活动重难点: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读的正确姿势。

活动过程:

1、结合X光胶片,引导幼儿了解肋骨和脊柱骨。

(1)、请幼儿观察X光胶片,告诉幼儿肋骨与脊柱骨长在哪里。(2)、请幼儿找一找、摸一摸自己的肋骨和脊柱骨长在哪里?

2、教师与幼儿谈一谈这两处骨骼的作用。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骨骼?

4、结合活动手册“谁的姿势正确”画页。巩固幼儿对正确的坐、立、姿势的理解。

5、幼儿讨论

活动延伸:

寻找“哪些食物含钙多”?激发幼儿搜集信息的兴趣,有初步的营养意识,丰富相关经验。

第二课:保护眼睛

活动目标:1、知道眼睛对人健康的重要性。

2、了解有关保护眼睛的卫生常识,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视力图

活动重难点:知道眼睛对人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幼儿蒙上眼睛进入教室

让幼儿感受眼睛看不见时的困难和不便,知道眼睛的重要。

2、知道怎样保护眼睛

3、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1)、讨论:小朋友如何保护眼睛?

(2)、结合《幼儿活动手册》扩展和巩固幼儿对保护眼睛方法的理解。

4、学习眼保健操

活动延伸:了解保护眼睛的科学知识。

第三课:怎样保护嗓子

活动目标:1、了解声带是发声的重要器官,对人健康生活有重要作用。

2、知道保护嗓子的正确方法,养成轻声说话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活动背景资料

活动重难点:知道保护嗓子的正确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交流所收集的关于声带的资料信息,并讨论:声带长在哪里?做什么用?

2、小实验:长时间高声叫嚷会怎样?

3、幼儿集体唱歌曲《我叫“轻轻”》

走路轻轻轻轻

上夜班的阿姨还没醒呀

敲门轻轻轻轻

给邻居叔叔送呀送封信

说话轻轻轻轻

姐姐灯下看书多用心呀

大家夸我是好孩子

给我取个名字叫呀叫轻轻

4、结合《幼儿活动手册》“怎样保护嗓子”讨论:小朋友怎样保护嗓子?

5、引导幼儿分析自己在保护嗓子方面存在的不正确做法。

活动延伸: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嗓子,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第四课:学做值日生

活动目标:1、了解值日生工作,学做值日生的方法。

2、喜欢做值日生工作,感受器快乐。

活动准备:歌曲《值日生》

太阳出来眯眯笑,

值日生呀来得早。

先把桌子擦干净,

再把椅子摆摆好,

玩具图书放整齐,

再给花儿把水浇。

小朋友们眯眯笑,

今天的值日生真正好!

活动重难点: 了解值日生工作,学做值日生的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在做值日时都做哪些事情,他们是怎样做值日的。

2、幼儿思考:小朋友为什么要做值日生?

(1)与幼儿交谈知道值日生是为大家做事的。

(2)结合幼儿活动手册,巩固幼儿对值日工作的认识。

3、幼儿分组做值日生。

4、各组完成任务后,交流做值日生的经验、感受和好方法。

活动延伸:师生共同设计值日生分工表。

第五课:洗手学问大

活动目标:1、知道保持手的清洁可以预防疾病。

2、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知道手部清洁应包括洗手等。

3、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重难点: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知道手部清洁应包括洗手等

活动过程:

1、讨论;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不洗手吃东西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2、教师与幼儿讨论正确的洗手方法。

(1)怎样才能将手洗干净?

(2)看书说一说正确洗手的方法。

3、幼儿尝试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4、品尝水果,体验讲卫生带来的快乐。

5、讨论:说说洗手时的感觉?

活动延伸:保护小手

第六课:换牙的时候

活动目标:1、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消除恐惧心理,体验成长得快乐。

2、了解换牙时应注意的卫生常识,学会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换牙的短片、图片

活动重难点:了解换牙时应注意的卫生常识,学会保护方法。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

2、提问:牙齿为什么松动?掉了牙还能长出来吗?

3、结合实际利用图片介绍换牙的经历。

4、说说换牙期的保健方法。

5结合活动手册引导幼儿用绘画、剪贴的方式巩固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延伸:

了解牙齿保健的常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

第七课:感冒了

活动目标;1、了解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

2、知道患感冒期间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3、了解预防感冒的生活小常识,

活动准备:体温计

活动重难点:

1、知道患感冒期间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2、了解预防感冒的生活小常识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讨论图片内容。

2、结合《幼儿手册》说一说感冒时我们会有些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3、讨论:人为什么会感冒?

4、讨论怎样预防感冒?

5、情景表演;表达感冒时的感受。

活动延伸;知道怎样预防感冒

第八课:他为什么肚子疼

活动目标:1、知道多吃零食及冷饮影响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及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演小品剧《毛毛肚子疼》、《毛毛平时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看小品剧。

毛毛两手捂着肚子并大声的叫喊:"哎呀!哎呀!"老师问:"毛毛你怎么了?""我肚子疼!"老师带毛毛去看病。

1、提问:毛毛为什么肚子疼?

2、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看《毛毛平时的习惯》。

1、毛毛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吃过多的冷饮、吃太多的食物、吮手指等。

2、启发幼儿再次讨论:引起毛毛肚子疼的原因。

小结:毛毛小朋友不讲卫生,还吃了那么多的冷饮和零食,肚子里面的东西太多了,消化不了,所以他肚子疼。

三、经验讲述。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疼的感觉和原因。

2、提问:如果生病了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水果要洗净了再吃,要按时按量吃饭,不能贪吃冷饮和零食。如果生病了,要找大夫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四、拓展经验:说一说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

让幼儿知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就能预防和减少疾病,身体就会健康。

五、复习儿歌《小弟和小猫》。

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每天爬高又爬低,满头满脸都是泥。妈妈叫他来洗脸,装没听见他就跑;爸爸拿镜子把他照,他闭上眼睛格格地笑。姐姐抱来个小花猫,拍拍爪子舔舔毛,两眼一眯“喵,喵,喵,谁跟我玩,谁把我抱?”弟弟伸出小黑手,小猫连忙往后跳,胡子一撅头一摇,“不妙不妙!太脏太脏我不要!”姐姐听见哈哈笑,爸爸妈妈皱眉毛,小弟听了真害臊:“妈!妈!快给我洗个澡!”

第九课:着火了怎么办?

设计意图: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宝贵资源遭到破坏,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无情地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知识和防火能力。因此,增强幼儿防火意识,提高

幼儿防火能力,对保护幼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儿,都无法进行这种危险的体验。所以我根据学前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突破说的模式,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张。

2、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使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安全防火,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VCD一盘(内容有大火烧毁房屋、拨打火警电话的镜头)。

3、布置好情境表演的场景。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消防员,领孩子跑步带入。

2、组织幼儿观看大火烧毁房屋的图片,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3、组织幼儿讨论:这些火灾是怎么引起的?火灾的后果是什么?

4、发生火灾怎么办?观看影碟,使幼儿知道火警电话是"119",并知道如何报警。

5、请个别幼儿模拟拨打报警电话。提示幼儿说清着火地点、着火物和自己的姓名。

6、讨论:如果小朋友家里发生火灾,消防员叔叔还没有来到,我们该怎么逃出来呢?

7、"安全逃生演习":教育幼儿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运用学到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第十课:吃有吃相

活动目标:1、知道良好的进餐习惯有益于身体健康。

2、掌握正确的进餐方法,初步养成健康的进餐行为,如细嚼慢咽、不说话、饭菜分开、饭后安静活动等。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图片后讨论:这样进餐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它会给人们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进餐时的安全、文明行为。

(1)在进餐时应该怎样做更安全、健康?

(2)进一步讨论在进餐时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更文明、更受大家喜爱。

3、结合《儿活动手册》“吃有吃相”画页,请幼儿判断画中的小朋友在进餐时行为的正误,进一步强化幼儿健康、文明的进餐意识与做法。

第十一课:我的胃肠好舒服

活动目标:1、了解事物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增强对胃肠的保护意识。

2、养成按时进餐,不乱吃零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

活动过程:

1、幼儿品尝苹果,教师以“吃进嘴里的苹果到哪去了”引导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回答这一问题。

2、教师以苹果的口气,结合消化系统图,让幼儿了解各种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3、幼儿听故事《胃的话》,让幼儿重点感受胃这一消化器官的重要。了解保护胃的方法。

4、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胃是否有过不舒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幼儿改正不良饮食习惯。

第十二课:食品袋上的秘密

活动目标:1、知道食品袋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食用新鲜的食品。

2、了解几种常见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罐装等。

3、乐意参加调查实践活动,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完成调查内容。

活动过程:

1 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事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装。

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食品袋上有什么?包装上为什么要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小结: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清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吃上新鲜、卫生的食物。

2、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食品保存方法的调查。

教师激发学生的调查兴趣。

教师:你知道怎样才能让食物保持新鲜呢?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教师出示调查表,和学生讨论如何完成调查表。如:两两结伴,一个人记录,一个人讲述;学习用符号和图画来表示发现的内容;要专心完成任务,不能开小差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两两结伴,一同到附近的超市中完成调查任务,并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详细地记录在表格中。

1、幼儿整理、统计调查表。

教师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调查表,并介绍自己调查的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