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机床PLC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机床PLC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机床PLC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机床PLC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数控机床PLC设计

学生姓名付增文

学号 0902011612

二级学院(系)电气电子工程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0911

指导教师沈军达黄建军

起讫时间:2012 年 2 月13 日~2012 年 4 月 6 日

数控机床PLC设计

摘要

对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并了解用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如何进行PLC(PMC)的逻辑语言编辑,并设计冷却、润滑、刀架、主轴这四部分的PLC程序,实现冷却润滑的手、自动和四位刀架的手、自动,模拟效果能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并对主要的程序、电气图、实物构造加以说明解释。

关键词: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工作原理图;PLC;电气控制设计

目录

摘要 ............................................................................................................................... I 第1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主要机械结构分析 (2)

第2章数控系统设计 (3)

2.1 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介绍 (3)

2.2 FANUC系统的传输途径 (4)

2.3 FANUC系统PMC的功能指令 (6)

第3章数控机床电气设计 (9)

3.1 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硬件连接 (9)

3.2 冷却、润滑、主轴、刀架的电气图 (10)

3.3 数控系统PMC程序设计方向 (11)

第4章数控机床PLC程序设计 (11)

4.1 PLC简介 (11)

4.2 数控编程一阶程序编写及说明 (12)

4.3 数控编程冷却程序及工作原理 (12)

4.4 数控编程刀架程序及工作原理 (14)

4.5 数控编程润滑、主轴程序及工作原理 (15)

第5章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19)

第1章绪论

1.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结构越来越合理,其性能、精度和效率日趋提高更新换代频繁,生产类型由大批大量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化。因此,对机械产品的加工相应的提出了高精度、高柔性与高度自动化的要求。数字控制机床就是为了解决单件、小批量、特别是复杂型面零件加工的自动化并保证质量要求而产生。我国数控机床起步较晚,经过了30年的跌宕起伏式发展,已经由成长期迈入成熟期。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加工母机主要应用于航天工业、造船工业、汽车制造业、兵器制造业等。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这是一种将数字计算机应用于机床的控制技术。它把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控制信息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机械制造方面也代表了现代先进的科学发展力。

PLC 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具体应用于机床的辅助功能控制(主轴控制,转塔控制,刀库控制,尾台控制,冷却控制,卡盘控制,自动门控制,润滑控制,限位控制,报警控制,中心架控制,液压控制……)数控系统操作过程中运用到的PLC技术,也会给系统带去一定故障,如:输入/输出(I/O)故障是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输入/输出由PLC(PMC)控制完成,主要包括诸如对主轴正、反转起动和停止,刀库及换刀装置控制,工件夹紧松开,工作台交换,气压液压,冷却与润滑等机床动作进行顺序控制。顺序控制的信息主要是I/O控制,如行程开关、压力开关和温度开关等输入元件,继电器、接触器和电磁阀等输出元件;同时还包括主轴驱动、进给伺服驱动的使能控制和机床报警处理等。因此熟悉数控机床操作、PLC编程指令,将有助于PLC及I/O故障的诊断。

1.2 主要机械结构分析

在数控机床发展的最初阶段,其机械结构与通用机床相比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在自动变速、刀架和工作台自动转位和手柄操作等方面作些改变。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考虑到它的控制方式和使用特点,才对机床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控机床的主体机构有以下特点:

1)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无级变速主轴及伺服传动系统,数控机床的极限传动结构大为简化,传动链也大大缩

2)为适应连续的自动化加工和提高加工生产率,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静、动态刚度和阻尼精度,以及较高的耐磨性,而且热变形小

3)为减小摩擦、消除传动间隙和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更多地采用了高效传动部件,如滚珠丝杠副和滚动导轨、消隙齿轮传动副等

4)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辅助时间、改善操作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了刀具自动夹紧装置、刀库与自动换刀装置及自动排屑装置等辅助装置。

第2章数控系统设计

首先通过对数控系统的认知,让我们可以更清晰明白的了解到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工序,如系统传输过程中的主要途径、设计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的程序指令。这样对设计冷却、润滑、刀架、主轴四个程序有所帮助。

2.1 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介绍

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由CNC、伺服及主轴驱动、PMC、I/O单元、外围开关、继电器电路、电磁阀、接近开关等组成。其特点为(1)系统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模块化结构。这种结构易于拆装,各个控制板高度集成,使可靠性有很大提高,而且便于维修、更换。(2)有较完善的保护措施。(3)FANUC系统所配置的系统软件具有比较齐全的基本功能和选项功能。(4)提供大量丰富的PMC信号和PMC功能指令。(5)具有很强的DNC功能。(6)提供丰富的维修报警和诊断功能。系统结构如下图2-1所示

图2-1 数控系统结构图

FANUC 系统常用的I/O 装置如下图2-2所示

图2-2 FANUC 系统常用的I/O 装置

2.2 FANUC 系统的传输途径

2.2.1 CNC 系统、系统PMC 及机床的信号关系:

图2-3 传输信号关系

我们在实际程序的编写中,在PMC 编程界面输入I/O 口,PMC 用G 代码通知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接收到G 代码指令后用F 码再输回PMC ,PMC

在通过输出

I/O 口通知机床,在这个循环中有这样的逻辑关系,缺一不可。

内置I/O 模外置I/O 单分线盘I/O 模系统I/O 单

机床操作面板

I/O 卡

2.2.2 FANUC系统PMC的分类:

PMC—L/M: 用于FANUC—OC/OD系统

PMC—SA1:用于FANUC—O i系统(B功能包)/O i Mate系统

PMC—SA3:用于FANUC—O i A系统(A功能包)

PMC—SB7:用于FANUC—16i/18i/21i及O i B/O i C系统(A包) PMC—RB5/RB6:用于FANUC—16/18系统

2.2.3 FANUC –Oi系统PMC的性能和规格

图2-4 0i系统PMC性能和规格

2.2.4 系统M代码控制时序图

图2-1 XX结构示意图(宋体,五号,居中)

图2-5控制时序图

2.3 FANUC系统 PMC的功能指令

1、定时器指令 SUB3/SUB24(TMR、TMRB)

可变定时器TMR:TMR指令的定时时间可通过PMC参数进行更改。

固定定时器TMR:TMRB的设定时间编在梯形图中,在指令和定时器号的后面加上一项参数预设定时间,与顺序程序一起被写入FROM中,所以定时器的时间不能用PMC参数改写。

2、译码指令 SUB4/SUB25(DEC、DECB)

DEC指令的功能:当两位BCD代码与给定值一致时,输出为“1”;不一致时,输出为“0”,主要用于数控机床的M码、T码的译码。一条DEC译码指令只能译一个M代码。

DECB的指令功能:可对1、2或4个字节的二进制代码数据译码,所指定的8位连续数据之一与代码数据相同时,对应的输出数据位为1。主要用于M代码、T代码的译码,一条DECB代码可译8个连续M代码或8个连续T代码。

3、比较指令 SUB15/SUB32(COMP、COMPB)

COMP指令的输入值和比较值为2位或4位BCD代码。

COMPB指令功能是:比较1个、2个或4个字节长的二进制数据之间的大小,比

较的结果存放在运算结果寄存器(R9000)中。

4、二进制码变化(查表指令)SUB27

CODB指令是把2个字节的二进制代码(0—256)数据转换成1字节、2个字节或4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指令。具体功能是把2个字节二进制数指定的数据表内号数据(1字节、2个字节或4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输出到转换数据的输出地址中。

5、上升沿触发 SUB57

DIFU指令是取输入信号的上升沿,并在1 个扫描周期内输出信号W1 为1

图2-2 受力分析

当按下ACT 这个I/O的输入时,SUB57的指令会触发一次扫描,让W1得电,要再次让W1得电,就要再次触发ACT。

第3章数控系统电气设计

3.1 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硬件连接

图3-1系统连接框图

3.2 冷却、润滑、主轴、刀架的电气图

以后我们在真正的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在一张或者一本图册中马上找到任何一个功能的全部图像,所以我们在设计电气图的时候,要注意我们标注图形的方法,让不了解我们这个行业的技术工人也能准确无误的找到每个电气借口的连接对象,并且少有差错。

根据实际图册RS-SX1型数控机床电路图册绘制:

(1)冷却、润滑(2)主轴、刀架控制单元所有电路

刀架的PLC控制

冷却、润滑的主电路

控制

用中间继电器

控制冷却、润滑

的输入、输出

主轴的主电路

3.3 数控系统PMC程序设计方向

冷却设计——要求它可以实现手、自动两种转换

(注:在手动操作时,用一个按钮来控制冷却的开和关)

刀架设计——要求四工位刀架可以实现手、自动换刀

(注:在模拟四工位换刀时,要谨记开始换刀时,四个传感器上肯定会有一个感应到刀具,如何让它能启动,是一个关键点)

主轴、润滑设计——要求按下指定的按钮,模拟界面上能显现出效果,相对于

前两个,主轴和润滑的设计相对于简单。

这四个程序都必须放在二级程序里,因为一级程序要要放急停和限位,在这里设计最主要注意急停,在任何状态下,按下急停键,所有动作必须停止,这样这个键在程序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4章数控系统PLC设计

4.1 PLC 简介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可编程控制器与CNC机床的联接方式本质上是外电路联接方法,通过CNC 数控系统I/O口发出控制指令,使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端无触点开关通断,完成可编程控制器对机床强电的逻辑控制。CNC机床的被控对象有带动主轴旋转的主电机、大量开关量、伺服电机等,可编程控制器与CNC机床的强电、CNC数控装置I/O口的联接可归纳为下列三部分:(1)PLC输入输出端与机床面板信号联接(2)PLC输出端与机床强电信号联接(3)PLC输入端与CNC机床数控装置I/O口的联接。

4.2 数控编程一阶程序编写及说明

图4-1 急停

F1.7——控制装置准备完成MA(Machine Ready)

电源接通后,CNC控制软件正常运行准备完成后,该信号变为1

注:该信号可以作为常开信号使用

程序开启时,按下绿色的按钮,X8.4闭合,CNC系统接收到G8.4急停信号,在我编写的程序中多了一步,用Y1.1将急停信号输出

4.3 数控编程冷却程序及工作原理

(1)模式开关

“8”说明有状态:

0 3 编辑

1 1 自动

2 0 手动

3 33 DNC

4 4 手轮

5 5 JOG

6 5 步进

7 -123 回零

图4-2 模式开关

模式开关在冷却液手、自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冷却液自动时,必须保证冷却不能手动打开,这就是为什么要设计模式开关。

在模式开关程序的变成下用到了SUB27,查表指令,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指令的自身功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状态。

(2)冷却自动

图4-2 冷却自动

工作原理:

在“手动输入”的模式下,MDI 程序中输入“M08;”按下绿色循环启动按钮X1.6,这样面板上Y5.3的灯就亮了,代表冷却自动开始运作了,输入“M09”同上,Y5.3灯熄灭,代表冷却自动结束

注:在这个程序中,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按下循环启动按钮X1.6,G7.2得电,但是SUB25前的F7.0不会闭合,这时程序少了一步,G8.5*ESP 紧急停止信号有硬件信号和软件信号CNC 直接读取机床信号X008.4和PMC 的输入信号G008.5,两个信号中任意一个信号为0时,进入紧急停止状态。

必须“串联上一步R9091.1和G 码输出G0008.5。这样就保证程序开始G008.5始终制‘1’” (3)冷却手动

把模式开关转换到“MJ ”,F3.2闭合,SUB57是上升沿触发的指令(就是当前面的按钮动作一下,后面会出一个脉冲)

工作原理:

按下X3.6,Y5.6灯闭合,冷却开

再按下X3.6,Y5.6灯断开,冷却关

这样就实现了一个按钮来控制冷却开/关

图4-2 冷却手动 这段程序保证了PMC —CNC 一种保持作用,CNC —PMC 用F 码的一个循环

4.4 数控编程刀架程序及工作原理

图4-3 四位刀架程序

运动流程:

当数控装置发出换刀指令后,电动机正转,并经联轴器,由滑链带动蜗杆、涡轮轴、轴、轴套转动,轴套的外圆上有两处凸起,可在套筒内孔中的螺旋槽内滑动,从而举起与套管相连的刀架及上端齿盘,使齿盘与下端齿盘分开,完成刀架抬起动作,当撞击到限位,电机正转停止,反转,1秒钟后停止。

工作原理:

X10.6为刀库换刀按钮

Y7.7为刀库正转

X10.6按下

Y7.7

得电(自锁)

X7.7、X7.5、X3.3、X7.4为F1、F2、F3、F4模拟限位开关,当按下其中一个时,电机正转停止,反转Y7.4启动,这时反转常开动作,SUB3(TMR )过了1秒设定时间,R222.2得电,电机反转停止,刀架移动到指定位置,保证夹紧,换刀完成。 在这里用到了一个"SUB57"上升沿触发,因为四个模拟限位开关中总会有把刀停在某个限位上,如果按下按钮Y7,.7马上得电,而Y7.4也马上得电,可能这个刀架就不会转,所以我用了一个上升沿触发。解决这个问题

刀架PLC I/O口地址分配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

名称代号输入点

编号

名称

输出点

编号

一号刀T1 X7.7 中间继电器KA1 R222.2

二号刀T2 X7.5 电机正转接触器KM1 Y7.7

三号刀T3 X3.3 电机反转接触器KM2 Y7.4

三号刀T4 X7.4

手动换刀按钮SB1 X10.6

表4—4 I/O地址分配表

4.5 数控编程润滑、主轴程序及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要求

(1)首次开机时,自动润滑15秒(2.5秒打油、2.5秒关闭)。

(2)机床运行时,达到润滑间隔固定时间(如30分钟)自动润滑一次,而且润滑间隔时间用户可以进行调整(通过PMC参数)。

(3)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手动润滑(通过机床操作面板的润滑手动开关控制)。

(4)润滑泵电动机具有过载保护,当出现过载时,系统要有相应的报警信息。(5)润滑油箱油面低于极限时,系统要有报警提示(此时机床可以运行)。

润滑PLC I/O口地址分配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

名称代号输入点

编号

名称

输出点

编号

润滑启动按钮SB1 X16.7 润滑KM1 Y0.5 热继电器FR X0.7 警报灯KM2 Y0.6 故障按钮SB2 X0.6

图4-5 I/O分配表

图4-6 润滑程序

润滑程序在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设计时间,不会明白一个时限,这样才可以在真正的实际生产上得到运用,而对于主轴的设计,相对于前面的设计而言,就较为简单,在控制面板上,找到主轴正转,主轴反转的按钮,并记录下它们的I/0口,这样在PMC编程中只要一个常开串联一个输出,就可以实现。但是主轴的设计和别的程序一起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在以后的编程中要

学会使用。

图4-7 主轴程序

注:主轴启动在操作面板上有对应的按键,所以我们要找到主轴正转、反转的对应输

入和输出,以便操作更方便。

第5章结论

对于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我并不陌生,因为上学期我们有沈军达老师给我们上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我们在上课之余已经熟练的掌握的数控编程的原理及方法,并且也敢自己大胆尝试新的指令,而且开学前两周的数控实训中,我的数控车床实训,实训的器材就是FANUC数控系统的车床,虽然有些差异,但是大体上都差不多,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工作原理。经过两个月的毕业设计,成功地通过了数控车床的调试,基本实现了四个程序的功能,在自动换刀的程序编写中,在指导老师的提点下,也有了大胆创新地突破。在做这次毕业设计时,不光得到老师指导,并与同学之间交流,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会让我自己不断成长。

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对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的电气构造,外围装置的部分也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分析别人的程序,对自己在编程中的不足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在Auto CAD的绘图过程中,很多以前知道的知识都渐渐遗忘,在和同学交流,网上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自己也在绘图方面有了提高。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做到老学到老,很多知识我们看似都懂了,其实都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在毕业设计中,我想出一个问题,用方法去解决它,可能错了,可能对了,但是对自己都是一种积累,在实践中学习,屡败屡战,才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能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把目标设得太高,而让自己都不行动,当我开始做时,觉得很多自己以前知道的知识都在慢慢变得模糊。这次毕业设计是对自己上学期这门课的检验,大学三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汇总,虽然我马上要毕业了,但是我人生的挑战还在继续,大学只是一块敲门砖,在以后的社会舞台我还要去吸收更多、更广的知识。在学校只是给自己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我希望我可以把自己这份自信带到工作中,让我以后的工作充满光明。

生活就像一盒未打开的巧克力盒,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刻吃到的是什么味道。(学会把握机遇,才会让以后的路走得更远)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板式样

项目5 型腔加工训练一 训练目的 ●根据工艺要求掌握内型腔和封闭凹槽加工方案。 ●合理选用刀具及合理的切削用量。 ●运用环切法切削内型腔。 ●掌握内型腔的加工刀具、走刀路线、去除余量的方法和编程技巧。任务1 工艺分析及理 1.零件图样的分析 零件图 图1-5-1

毛坯图 图1-5-2 如图1-5-1所示,零件材料为硬铝,切削性能较好,加工部分由内型腔和岛内型腔构成,图中主要尺寸注明公差要考虑精度问题。零件毛坯100mm×120mm ×20mm的方料,已完成上下平面及周边侧面的加工,如图1-5-2所示。 2.选择加工机床 用立式三坐标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较为合适。机床型号:XK6325(FANUC-oi MC系统)或VMA600。这里选用VMA600加工中心。 3.加工工艺分析 本零件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所有加工内容,故确定一道工序,四个工步完成零件加工。 工步一用φ16的高速钢键槽铣刀环切法粗铣十字形凹槽。侧面留单边余量0.1mm。深度留0.1mm精加工余量。 工步二用φ16的高速钢立铣刀环切法精加工十字形凹槽到图纸尺寸要求。 工步三用φ8的高速钢键槽铣刀粗铣方形凹槽,侧面留单边余量0.1mm。深度方向留0.1mm精加工余量。 工步四用φ8的高速钢立铣刀精铣方形凹槽到图纸尺寸要求。 4.走刀路线 工步一环切法粗铣十字形凹槽。走刀路线如图1-5-3。从A(-10,0)点下

至切削深度,按A→C→D→E→F→H→I→J→K→M→N→L→P→Q→R →S→T→Z→D→E →F→H→B→O的路线进给,从O(0,0)点抬刀。 图1-5-3 粗铣十字形凹槽走刀路线 工步二环切法精铣十字形凹槽。走刀路线如图1-5-3所示。从A(-10,0)点下至切削深度,A→C建立左刀补,C→E直线切入,按E→F→H→I→J→K→M →N→L→P→Q→R →S→T→Z→D→E →F→H的路线进给,H→B直线切出,从B →O取消刀补,O点抬刀。 工步三粗铣封闭方型凹槽,方型凹槽内轮廓走刀路线(经旋转45度角后得到)如图1-5-4。O(0,0)→A(0,-40)建立左刀补,A点下刀至切削深度,按A→B→C→D→E→F→H→I→J→A的路线进给,A点抬刀,A→O点取消刀补。 方型凹槽外轮廓走刀路线(经旋转45度角后得到)如图1-5-4。O(0,0)→K(0,-40)建立右刀补,K点下刀至切削深度,按K→M→N→U→V→W→Q→P →S→K的路线进给,K点抬刀,K→O点取消刀补。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主要是在合理选择数控系统的前提下,然后再对普通车床进行适当的机械改造,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床身的改造,为使改造后的机床有较好的精度保持性,除尽可能地减少电器和机械故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机床零部件的耐磨性,尤其是机床导轨。 (2) 拖板的改造,拖板是数控系统直接控制的对象,所以对其改造尤显重要。这中间最突出一点就是选用滚珠丝杠代替滚动丝杠,提高了传动的灵敏性和降低功率步进电机力矩损失。 (3) 变速箱体的改造,由于采用数控系统控制,所以要对输入和输出轴以及减速齿轮进行设计,从而再对箱体进行改造。 (4) 刀架的改造,采用数控刀架,这样可以用数控系统直接控制,而且刀架体积小,重复定位精度高,安全可靠。 通过对机床的改造并根据要求选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这样改造后的机床就能基本满足现代化的加工要求。 关键字:普通车床数控改造步进电机经济型数控系统数控刀架

一绪论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是从1958年开始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引进了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数控伺服及伺服系统技术后,我国的数控技术才有质的飞跃,应用面逐渐铺开,数控技术产业才逐步形成规模。 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多品种、中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普通机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如果设备全部更新替换,不仅资金投入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原有设备的闲置又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快,应用到数控系统上,它既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又能提高加工精度,所以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进行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优点:(1)改造闲置设备,能发挥机床原有的功能和改造后的新增功能,提高了机床的使用价值,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2)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生产;(3)自动化程度提高、专业性强、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4)降低对工人的操作水平的要求;(5)数控改造费用低、经济性好;(6)数控改造的周期短,可满足生产急需。因此,我们必须走数控改造之路。 普通车床(如C616,C618,CA6140)等是金属切削加工最常用的一类机床。普通机床刀架的纵向和横向进给运动是由主轴回转运动经挂轮传递而来,通过进给箱变速后,由光杠或丝杠带动溜板箱、纵溜箱、横溜板移动。进给参数要靠手工预先调整好,改变参数时要停车进行操作。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和横向进给运动不能联动,切削次序也由人工控制。 对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主要是将纵向和横向进给系统改为用微机控制的、能独立运动的进给伺服系统;刀架改造成为能自动换刀的回转刀架。这样,利用数控装置,车床就可以按预先输入的加工指令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切削次序和刀具都会按程序自动调节和更换,再加上纵向和横向进给联动的功能,数控改装后的车床就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回转零件,并能实现多工序自动车削,

(完整版)三菱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三菱plc四层电梯控制 年级 2008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08级应用电子 姓名梁婷学号 指导教师赵鹏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电梯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 发展.一些电梯厂也在不断改进设计、修改工艺。更新换代生产更新型的 电梯,电梯主要分为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两大部份,随着自动控制理论与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方式与控制手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 流调速是当前电梯拖动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控 制方式:继电路控制系统(“早期安装的电梯多位继电器控制系统)、PLC 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控 制方式不灵活以及消耗功率大等缺点,目前已逐渐被淘汰。微机控制系统 虽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一 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而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 高,使用维修方便,抗干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较短等优点,倍受人们 重视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目前也 广泛用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 目录 引言.............................................................................. 一、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电力拖动 ................................................................ (二)电气控制 ................................................................ 二、电梯PLC 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一)楼层状态指示设计......................................................... (二)电梯下行程序设计.........................................................

C6140车床数控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题目:经济型C6140车床数控改造

内容和要求:内容:司服进给系统的校核计算和微机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完成普通C6140车床的数控化改造及相关图纸。 技术要求:利用微机对纵、横向进给系统进行开环控制,纵向(Z向)脉冲当量为0.01mm/脉冲,横向(X向)脉冲当量为0.005mm/脉冲,驱动采用步进电机,传动系统采用滚珠丝杠,刀架采用自动转位刀架。 工作质量要求:方案设计合理,理论计算准确,结构设计合理,图纸图面清楚,投影正确,标注完整,设计及绘图过程符合国家要求等。 软硬件条件:个人计算机;参考书;AutoCAD(或其他绘图条件)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机床作为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的发展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促使机床的控制信息出现了质的突破,导致了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柔性自动化控制的新一代机床-数控机床的诞生 和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为人类提供了实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理想手段。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改造普通机床,在投资少的情况下,使其既能满足加工的需要,又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厂家生产经济型数控系统。可以预料,今后,机床的经济型数控化改造将迅速发展和普及。 关键词:机床, 数控机床, 伺服进给系统, 单片机

1.前言 (1) 1.1 概述 (1) 1.2 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 (1) 1.3 数控机床的特点 (2) 1.4 数控机床的发展 (3) 2.总体方案的设计 (4)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2.1.2 课程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4) 2.2.3 课程设计的内容 (5) 2.2.4 课程设计的要求 (5) 2.2.5 课程设计的图纸 (5) 2.2 总体方案的设计 (5) 2.2.1 数控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 (5) 2.2.2 伺服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 (6) 2.2.3 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6) 3.伺服进给系统的计算 (8) 3.1 确定系统脉冲当量 (8) 3.2 切削力的计算 (8) 3.2.1 纵车外圆 (8) 3.2.2 横切端面 (8) 3.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9) 3.3.1 纵向进给丝杠 (9) 3.3.2 横向进给丝杠......................................... .11 3.3.3 纵向和横向滚珠丝杠螺母副几何参数..................... .14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标题︰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指导老师︰ 校外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4) 1.绪论 (5) 1.1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 2. 零件工艺分析 (6) 2.1零件的用途 (6) 2.2零件图工艺分析 (6) 2.3零件毛坯及材料的选择 (7) 3.加工设备及辅助工具的选择 (9) 3.1机床的选择 (9) 3.2刀具的选择 (9) 3.3量具的选择 (10) 3.4夹具的选择 (10) 4.拟定工艺方案 (11) 4.1加工工序的划分 (11) 4.2加工顺序的确定 (11) 4.3加工路线的确定 (12) 4.4零件定位基准的确定 (14) 4.5装夹方式的确定 (15) 4.6工作坐标原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16) 5.切削用量选择 (17) 5.1背吃刀量的确定 (17) 5.2主轴转速的确定 (17) 5.3进给速度的确定 (19) 6.切削液的选择 (20)

7.工艺文件的制定及程序编制 (21) 7.1数控加工工艺卡 (21) 7.2刀具卡 (22) 7.3程序编制 (23) 8.机械加工精度及零件表面质量 (31) 8.1机械加工精度 (31) 8.2零件表面质量 (31) 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5) 后记 (36)

摘要 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础,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数控加工质量、发挥数控机床效能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主要是对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详细地阐述了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制定加工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该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是由圆柱、圆弧、椭圆弧、螺纹、槽等组成内外表面的回转体。零件的加工过程是首先用粗基准定位,加工出精基准表面;然后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零件的其他表面。工艺路线的拟订是制订工艺规程的关健,它与定位基准的选择有密切关系。其次在机床、刀具、夹具切削用量的选择中,着重考虑到其对零件的加工的因素,为工艺设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本文内容大致介绍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对零件加工工艺步骤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绘制椭圆轴的二维图,用G代码指令进行手工编程并制定了相关的工艺文件,最后对机械加工精度及零件表面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控技术、轴类零件、工艺设计、程序编制

数控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零件图纸分析 (5) 2.1 零件的特征 (5) 2.2 数值计算 (5) 第三章工件的定位与装夹 (7) 3.1加工精度要求 (7)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7) 3.3装夹方式 (7) 3.4工艺过程制定 (7) 第四章车削工艺分析 (9) 4.1 选择夹具 (9) 4.2 工步设计 (9) 4.3 刀具选择 (9) 4.4 设计走刀路线 (11) 第五章切削用量 (15) 5.1 切削用量 (15) 5.2 主轴转速的确定 (15) 第六章数控车床的对刀 (16) 6.1 刀位点 (16) 6.2 待加工毛坯的对刀 (16) 6.3 刀偏值的测定 (16) 第七章编程 (17) 第八章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后记 (2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 第一章绪论 关键词:数控车床车削加工工艺工艺分析 摘要: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的加工艺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为此,分析了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 数控机床产生20世纪4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机械产品的形状和结构不断改进,对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零件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已无法达到零件加工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加工方法。 数控车床又称为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车床,即用计算机数字控制的车床,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CNC车床能加工各种形状不同的轴类、盘类即其它回转体零件。 一、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内容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采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 (二)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三)工具、夹具的选择和调整设计; (四)工序、工步的设计; (五)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 (六)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编写、校验与修改; (七)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的处理; (八)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

三菱plc各类毕业设计论文

学号:100310209 题目类型:设计 (设计、论文、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基于PLC控制的搅拌站控制系统的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自动化 10-2 学生姓名:符杰克 学号: 100310209

指导教师:林晓东 教研室:电气自动化教研室 2012 年12 月

基于PLC的混凝土搅拌站控制及监控程序设计 摘要:混凝土搅拌站是随着水泥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建筑、桥梁、道路、大坝等工程施工中的必备设备,它由贮料、配料、搅拌、放料等结构部件组成,是一个受多环节制约的复杂系统。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拉动了城市商品混凝土的高速发展,同时,使混凝土搅拌站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最初搅拌站仅以单机的形式出现,混凝土自拌自用,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商品混凝土市场,搅拌站的需求越来越大,计量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带有计量装置的搅拌站,从而产生了现代的混凝土搅拌站。 常见的混凝土搅拌站控制方式有继电器直接控制、PLC和计算机结合以及PLC 和配料控制器结合3种控制方式。采用PLC和配料控制器结合控制的搅拌站性能可靠、性价比高,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效率。作为混凝土搅拌站的核心,控制及监控程序在计量精确、控制可靠、管理方便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本文针对PLC和配料控制器结合控制的搅拌站来设计其控制及监控程序设计中主要要完成的任务有系统构造、PLC的I/O分配、工作流程图及PLC程序的编写。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I/O分配;可编程控制器(PLC);自动控制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的组成加工原理与工艺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老师: 班级: 学生: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 1.1 任务准备 (4) 1.1.1 机床结构 (4) 1.2 工作原理 (6)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6)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7)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8)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10) 2.1 数控车床概述 (10) 2.1.1数控车床的组 (10)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11) 2.1.3数控系统 (11)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12)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13)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13)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13)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13)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13)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14)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20) 3.1 零件图样分析......................................... (20) 3.2 工艺分析 (21)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21)

3.4 解决排屑问题 (21) 3.5 加工方法 (22)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24) 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24)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24)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6)

绪论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数控折弯 机并加工零件。 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 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数控折弯机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题,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数控机床●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 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设计姓名:钱春花 学号:07323 专业:机电一体化 学历:大专 指导教师: 姜爱国

函授站: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国·南京 2012年5月 目录 前言(引言) 1.课题选择及说明 1.1 选题目标 1.2 课题说明 1.3图纸

2.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分析 2.1 加工结构及分布 2.2 加工要求分析 2.3 加工重点和难点分析 2.4加工内容和要求分析表 3.1加工方案设计初步考虑 3.1 加工过程设计 3.2 加工设计其它方案及优化4.加工设备选用 4.1机床选用: 4.2刀具选择 4.3夹具选用: 4.4量具 4.4工具清单 5.加工程序 6.操作加工要点 6.1加工准备 6.2工件加工 6.3对工件加工操作的改进 7.课题设计小结 7.1设计内容总结 7.2设计效果论证 7.4设计不足分析和可能的优化展望 7.3设计体会 参考文献资料

1.课题选择及说明 1.1 选题目标 通过典型轴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设计,进一步提高工艺分析、工艺设计及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写、程序编写,提高综合数控加工技能。 是专业各门课程综合应用,提高专业能力。 设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工作适应能力。 目的: 1、通过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进一步掌握零件加工的过程和每一步的加工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在校所学内容,使之融会贯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加工三要素的设定,它们是加工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合理设置可以提高加工精度,缩短加工时间,节约生产成本。通过设计可以更深一点地理解并掌握三要素的设定方法。 3、设计中涉及了车断面、车外圆、车椭圆、镗孔、车内外螺纹等加工方式。通过对如上常用加工方式的工艺设计,熟悉了这些加工方式的加工特点,工艺设计的方法。 4、在此次设计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也能提高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都大有益处。 意义: 1、随着全国产业机械化的提高,相应的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随之愈加严格,对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合理设计能更好的在现有的加工条件下使加工精度得以最大化。 2、在制造业要求“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的大前提下,零件加工工艺也有充分的必要性。它可以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报废率,从另一方面讲,也有效的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毕业设计论文三菱plc控制机械手设计系统

韶关市职工大学韶关市第二技师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三菱plc控制机械手设计系统 系别:电气自动化工程系专业系别:14电气自动化双高 学生姓名:饶金荣 学号:42 指导教师:王建军老师 温惠萍老师 李集祥老师

摘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应用面极广,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集微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PLC的广泛应用,已经给生产带来许多的好处,它具有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维护容易、通用性强、可靠性好、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已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成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一种强有力工具。比如plc控制的机械手在搬运工件方面的应用,以前一直采用人工搬运物料,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而且效率低。本文分析了机械手和PLC之后,我们采用PLC控制的机械手进行物件的搬运来代替人力。 本文基于汇川公司的PLC,提出了PLC控制工件传送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实验开发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部分的主要构成,以及硬件部分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实验应用开发。讨论了汇川PLC指令系统、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分析了汇川PLC专用编程软件在本系统中具体应用, 关键词:机械手,PLC,

第一章概述 1.1 PLC产生、定义及发展趋势 1.1.1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产生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近几年来,PLC技术在各种工业过程控制、生产自动线控制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控制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应用技术。 在PLC出现以前,继电器控制曾得到广泛应用,在机电设备和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继电器控制系统有明显的缺点;体积大,可靠性低,故障查找困难,特别是因为它是由硬接线逻辑构成的系统,造成了接线复杂,容易出故障,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应性较差。 20世纪60年代未,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要,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生产线控制方法,使之尽可能地减少重新设计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工作量以及尽量地减少控制系统 硬连接线的数量,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制造周期,减少生产线的故障率,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当时,电子计算机的硬件己经基本完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因此具有灵活性、通用性等优点,但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于是他们想到了把继电器控制系统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的长处与计算机灵活、通用的优点结合起来,用来制造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并进而采用招标的方式,首先是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符合上述想法的工业控制装置,命名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即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1969年,第一台PLC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运行,成功地取代了沿用多年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尽管当时的PLC功能仅具有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但却标志着一种新型装置问世。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这些新技术很快也被用到PLC之中,使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就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她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4、1 就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就是技术集成与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高速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在高档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新的机床运动学理论与先进的驱动技术,优化机床结构,采用高性能功能部件,移动部件轻量化,减少运动惯性。在刀具材料与结构的支持下,从单一的刀具切削高速加工,发展到机床加工全面高速化,如数控机床主轴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转发展到几万转、几十万转;快速移动速度从每分钟十几米发展到几十米与超过百米;换刀时间从十几秒下降到10秒、3秒、1秒以下,换刀速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毕业设计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 分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数控08—1班 学号: 080744080104 学生姓名: XXXX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职称: 教研室主任: 审核日期: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 摘要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邮箱釉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数控机床中润滑系统为间歇供油工作方式。因此,润滑系统中的压力采用定期检查方式,即在润滑泵每次工作以后检查。如果出现故障,如漏油、油泵失效、油路堵塞,润滑系统内的压力就会突然下降或升高,此时应立即强制机床停止运行,进行检查,以免事态扩大。油面过低以往习惯的处理方法是将“油面过低”信号与“压力异常”报警信号归为一类,作为紧急停止信号。一旦PMC系统接收到上述信号,机床立即进入紧急停止状态,同时让伺服系统断电。但是,与润滑系统因油路堵塞或漏油现象而造成“压力异常”的情况不同,如果润滑泵油箱内油不够,短时间不至于影响机床的性能,无需立即使机床停止工作。但是,出现此现象后,控制系统应及时显示相应的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添加润滑油。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补充,系统就会控制机床立即进入暂停状态。只有及时补给润滑油后,才允许操作人员运行机床,继续中断的工作。针对“油面过低”信号,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停机,减少辅助加工时间,特别是在加工大型模具的时候。在设计时,我们将“油面过低”信号归为电气控制系统“进给暂停”类信号,采用“提醒——警告——暂停,禁止自动运行”的报警。一旦油箱内油过少,不仅在操作面板上有红色指示灯提示,在屏幕上也同时显示警告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如果该信号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消失,则让机床迅速进入进给暂停状态,此时暂停机床进行任何自动操作。操作人员往油箱内添加足够的润滑油后,只需要按“循环启动”按钮,就可以解除此状态,让机床继续暂停前的加工操作。 该系统采用PLC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按下启动按钮,润滑电动机M立即运行,20S

(完整版)数控车床毕业设计98212

一、前言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振兴制造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世纪,它是数控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数控机床代表一个民族制造工业现代化的水平,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通过数控加工程序的运行,可自动完成内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形表面、螺纹和端面等工序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车槽、钻孔、扩孔、铰孔等工作。车削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更多的加工工序,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特别适合于复杂形状回转类零件的加工。 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作为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数控车床。主要内容有关于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编程的注意事项、加工工艺分析、刀具的选用、刀位轨迹计算。 下面就是本文的主题,关于数控车床的编程与实例。

二、数控机床(主要介绍数控车床) 2.1数控车床简介 数控车床即装备了数控系统的车床。由数控系统通过伺服驱动系统去控制各运动部件的动作,主要用于轴类和盘类回转体零件的多工序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化等综合特点,适合中小批量形状复杂零件的多品种、多规格生产。 数控车床按车削中心是在普通数控车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加工机床。除具有一般二轴联动数控车床的各种车削功能外,车削中心的转塔刀架上有能使刀具旋转的动力刀座,主轴具有按轮廓成形要求连续(不等速回转)运动和进行连续精确分度的C轴功能,并能与X轴或Z轴联动,控制轴除X、Z、C轴之外,还可具有Y轴。可进行端面和圆周上任意部位的钻削、铣削和攻螺纹等加工,在具有插补功能的条件下,还可以实现各种曲面铣削加工。数控车床种类较多,但主体结构都是由:车床主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2.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于三菱PLC立体车库毕业设计(已通过)

摘要 立体车库是专门实现各种车辆的自动停放及科学寄存的存储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汽车拥有率进入急速上升时期。机械式立体车库可充分利用地上资源,发挥空间优势,最大限度地停放车辆,成为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以较为典型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综合介绍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运行模式和操作模式。本课题以典型常见的地上3×3升降横移式为例,说明了停车库的运行原理。并用组态王对立体车做了实时监控和动态演示。 本文在对国外车库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三层三列式车库结构为研究模型。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就其组成部分而言,可分为三大部分:车库结构部分、传动机构部分和控制系统部分。本文简单介绍了车库的主体结构和特点,对车库的控制系统也作了详细的说明。依据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运行原理,运用理论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框架结构的机械强度、横移传动系统中轴的强度和升降传动系统中轴的强度等。在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常用的的PLC控制,运用三菱公司的编程软件编制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程序,并经调试、运行,证明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控制系统简单易行。其稳定、可靠、快速、性价比高的特点使得控制系统更加稳定可行。为了使停车设备满足使用要求,根据国家关于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的标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实际运行,在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中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技术,这样保证了车辆的绝对安全,使得整个车库可以安全平稳的运行。 关键词:立体车库;控制系统;PLC ABSTRACT Stereo garage is specifically implement check of vehicles automatic parking and scientific storage aciliti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urban car ownership, parking problem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Mechanical stereo garage can make full use of land resource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space and maximize the parked vehicles, become the important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1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毕业论文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一、绪论 (4) 二、数控机床概述 (4) (一)数控机的简介 (4)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5) (三)数控技术的特点 (5) (四)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6) (五)数控机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7) 三、数控机床各部故障分析及维修 (8) (一)数控机床主轴伺服系统故障检查及维修 (8) (二)机床PLC初始故障的诊断 (8) (三)数控设备检测元件故障及维修 (9) (四)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故障及维修 (9) 四、数控机床的保养及维护 (9) (一)数控机床的保养知识 (10) (二)数控机床系统的维护 (11) (三)机械部件的维护 (12) 五、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论文题目:附图:

摘要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繁荣和富强。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则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得巨大效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科技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数控维修技术不仅是保障数控机床正常运行的前提,对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它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同时也表明,数控维修技术是制造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标志。论文主要研究了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及诊断方法,数控机床的保养知识和讲解了数控车床的维修方法与注意的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数控加工在当前制造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他的出现,它的发展将带动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将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此,做好数控设备的维护工作,提高数控设备的维修效率,是现代制造业的—项重要工作本文的特色在于:通过分析数控机床的维修维护,提高了加工效率,最终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关键词: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方法

ca620车床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0摘要 (3) 1引言 (6)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8 - 一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8 - 二机械部分的改造设计与计算.......................................................... - 8 - (一)纵向进给系统的设计选型...................................................... - 8 - (二) 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步进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步进电动机选用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步进电机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C620纵向进给系流步进电机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C620横向进给系流步进电机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110BF003型直流步进电机主要技术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110BF004型直流步进电机主要技术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经济型数控系统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电动刀架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编制零件工序及数控程序实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机床改造参数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车床纵向运动由Z向步进电动机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菱plc毕业设计自动售货机PLC设计

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自动售货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流程,然后以一次交易过程为例,把交易过程分为几个程序块,然后分别对程序块进行编程。具体说明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自动售货机中的作用。程序涉及到了自动售货机工作的绝大部分过程。利用PLC 控制的自动售货机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保证自动售货机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自动售货机;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vending machine's basic principle as well as the work flow, then take a transaction process as examples, divides into several blocks the transaction process, then carries on the programming separately to the block. Explained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in vending machine function specifically. The procedure involved the vending machine work major part process. Enhanced system's stability using the PLC control's vending machine, the guarantee vending machine has been abl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movement. key word vending machin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rapezoidal chart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系别:化工机械系 专业:数控技术 班号:3101 学生姓名:阴向明 学生学号:21 设计(论文)题目:传动轴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指导教师:邵永录 设计地点: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13.4.24~2013.5.8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数控技术班级 3101 姓名阴向明 一、课题名称: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1 大批量生产 2 Ф60和Ф32轴段公差等级较高分别要达到6级和7级公差。 3 Ф32Ф60轴段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要达到1.6。 4 Ф60的轴心线相对于Ф32的轴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Ф0.03。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零件图分析 2 结构与工艺分析 3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4 零件图一张轴的三维造型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志华主编.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M].第一版本.出版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孙学强主编.机械加工技术[M]. 第一版本.出版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赵长旭主编.数控加工工艺西安[M]. 第一版本.出版地: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宋书善主编.数控加工工艺[M]. 第一版本.出版地: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 [5]王凡主编.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M]. 第一版本.出版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邱坤主编.MasterCAM数控自动编程[M]. 第一版本.出版地: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