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RCgiss水文提取2

ARCgiss水文提取2

ARCgiss水文提取2
ARCgiss水文提取2

利用ArcGIS水文分析工具提取河网的操作

DEM包含有多种信息,ArcToolBox提供了利用DEM提取河网的方法,但是操作比较烦琐(帮助可参看Hydrologic analysis sample applications),今天结合我自己的使用将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提取河网首先要有栅格DEM,可以利用等高线数据转换获得。在此基础上,要经过洼地填平、水流方向计算、水流积聚计算和河网矢量转化这几个不步骤。

1.洼地填平

DEM洼地(水流积聚地)有真是洼地和数据精度不够高所造成的洼地。洼地填平的主要作用是避免DEM的精度不够高所产生的(假的)水流积聚地。洼地填平使用ArctoolBox-

>Spatial Analysis Tools->Hydrology->Fill工具。

2.水流方向计算

水流方向计算就可以使用上一步所生成的DEM为源数据了(如果使用未经洼地填平处理的数据,可能会造成精度下降)。这里主要使用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 Tools->Flow Direction 工具。输入的DEM采用第一步的Fill1_exam1

3.水流积聚计算

这里主要使用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 Tools->Flow Accumulation工具流向。栅格数据就是第二步所获得的数据(FlowDir_fill1)。可以看到,生成的水流积聚栅格已经可以看到所产生的河网了。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河网栅格提取出来。可以把产生的河网的支流的象素值作为阀值来提取河网栅格。

4.提取河网栅格

使用spatial analyst中的栅格计算器,将所有大于河网栅格阀值的象素全部提取出来。至于这个阀值是多少因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是要大于积聚计算后得到栅格的最低河流象素值。这里采用的是500这个值。最后生成只有0、1值的栅格数据。其中1表示是河网,0是非河网。

5.生成河网矢量

这里主要使用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 Tools->Stream to Feature工具.Input Stream raster 为第四步只有0、1值的河网栅格。流向栅格使用第二步所生成的栅格数据。

6.矢量河网处理

由于Stream to Feature工具.将所有栅格象素均转为矢量线段。所以要进行处理,方法是利用属性查询的方法把所有GRID_CODE为1的全部选择出来。导出就得到了由dem所生成的河网矢量。

7.处理结果

最后,得到的河网如下图所示。但是由于是栅格转换而来。生成的河网并不是连续的矢量。可以根据需要做简单的处理。

水文分分析工具 (1)

1. 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 3

2.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 (4)

3. 计算流水累积量 (5)

4. 提取河流网络 (6)

5.流域分析 (9)

6. 其它应用--降水分析(选做) 11

水文分分析工具

有两种途径使用水文分析功能:

(1) 通过Arctoolbox:水文分析工具位于[Spatial Analyst Tools]>>[Hydrology]之下

如果Hydrology 工

具集没有出现,可以

选中某个工具箱后新

建一个工具集

[Hydrology],然后

右键点新建的工具

集,在出现的菜单中

执行[添加]>>[工具]

会出现如右图所示的

(2) 另一种方法是添加[Hydrology]工具栏到ArcMap 中。

在ArcMap 中执行菜单命令:[工具]>>[定制] 命令

点击 [从文件添加]按钮

找到esrihydrology_v2.dll 文件

注意:这个文件通常是在ArcGIS的安装路径下,默认的情况是[C:\Program

Files\ArcGIS\DeveloperKit\samples\SpatialAnalyst\HydrologicModeling\Visual_Bas ic]

[Hydrology Modeling]工具条就被加载到ArcMap,在其前面的检查框上打上勾,如下图所示。

[Hydrology Modeling]工具条就可以显示在ArcMap中

注意:以下的练习基于 Hydrology Modeling 工具

1. 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

在ArcMap中加载 DEM数据,执行工具条 [Hydrology Modeling]中的菜单命令

[ Hydrology ]>>[ Fill Sinks],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 [Input Surface]参数指定为“DEM”

确定后得到无洼地的DEM数据:[ Filled Sink1 ]

2.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 [Hydrology Modeling]中的菜单命令

[ Hydrology ]>>[ Flow Direction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 [Input Surface]参数指定为“Filled Sink1”

确定后得到流向栅格 [ Flow Direction1],了解流向栅格单元的数值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3. 计算流水累积量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 [Hydrology Modeling]中的菜单命令

[ Hydrology ]>>[ Flow Accumulation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 [Direc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Flow Direction1”

确定后得到流水累积量栅格[Flow Accumulation1]

4. 提取河流网络

(1) 提取河流网络栅格: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打开Arctoolbox,运行工具[Spatial Analyst Tools]>>[Map Algebra]>>[单输出地图代数]

在 [地图代数表达式]中输入公式:con (Flow Accumulation1>800,1)

[输出栅格]指定为:StreamNet

说明:通过此操作将流水累积量栅格[Flow Accumulation1]中栅格单元值(流水累积量)大于800的栅格赋值为1,从而得到河流网络栅格[StreamNet]

1 setnull

2 con

3 pick up

这三个命令很有用。setnull,将栅格图像中满足条件的栅格值设置为null,即nodata,这样很便于在栅格图像中删除不需要的部分。其对应Grid模块命令为setnull,格式:outgrid = setnull 5, ingrid>,表示,如果ingrid》5,则变为nodata,否则返回为原值。

con表示条件,如果满足条件,返回为指定值1,否者返回为指定值2,Grid命令:

outgrid = con < ingrid > 5, 10 ,100>,表示,如果ingrid值>5,则对应栅格值改为10,否者改为100。若100不指定,则返回为nodata。这里可以指定多个条件。

pick up,我还没看到呢。。。。

ps。发现toolbox有个特点,右击命令的话可以批处理哦。

得到的的河流网络栅格:StreamNet

关闭除[Streamnet]之外的其它图层

(2) 提取河流网络矢量数据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 [Hydrology Modeling]中的菜单命令

[ Hydrology ]>>[ Stream Network As Feature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 [Direc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Flow Direction1”,[Accumula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Flow Accumulation1”,[Minimum Number of Cells for a Stream]参数指定为 1000

确定后得到河流网络矢量数据

(3) 平滑处理河流网络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执行工具栏中的命令[编辑器]>>[开始编辑],确保目标图层为河流网络图层[Shape1],

通过打开[Shape1属性表,并选择属性表的所有行选择图层[Shape1]中的所有要素,也可以通过要素选择按钮选择图层中所有要素

执行[编辑器]工具栏中的命令[编辑器]>>[更多的编辑工具]>>[高级编辑]打开工具条:[高级编辑],点击其上的[平滑]按钮(下图中前头所指):

在[平滑]处理对话框中输入参数[允许最大偏移]:3

得到平滑后的河流网络矢量图层,执行命令: [编辑器]>>[停止编辑],保存所做修改。

比较平滑处理后的数据与没有进行处理过的数据

5.流域分析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 [Hydrology Modeling]中的菜单命令

[ Hydrology ]>>[ Watershed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 [Direc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Flow Direction1”,[Accumula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Flow Accumulation1”,[Minimum Number of Cells for a Stream]参数指定为 2000

确定后得到流域栅格 [Watershed1]

打开[空间分析] 工具栏,执行命令:[空间分析]>>[转换]>>[栅格到要素] 将流域栅格转换成为矢量图层,按下图所示指定参数:

得到矢量数据:[WaterShed.shp]

设置图层[Watershed]属性[符号]后得到类似上图的效果

重复以上操作步骤并将[Minimum Number of Cells for a Stream]参数指定为 10000,看看结果是否有所不同。

6. 其它应用--降水分析(选做)

执行命令 [Hydrology]>>[Interactive Properties]

选中“Rain Drop”按钮,(如下图红色前头所指),在DEM上任意位置点击(表示这里有降雨),则显示一条路径表示此处的降水的最终流向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XXX 学号: 专业年级: 2012级临床医学 组别:第3实验室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分离 实验日期2013-12-30 实验地点第9实验室 合作者XXX 指导老师XX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肝糖原的提取 糖原储存于细胞,采用淹没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糖原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开来。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绿叶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的鉴定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的存在。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2Cu(OH)2 + C6H12O6 = 2CuOH + 氧化型葡萄糖 + H2O

. . . . 2CuOH = H20 + Cu2O (红色) Cu(OH)2 ==== H2O + CuO (黑色) ?肝糖原的定量 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10—100mg围,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的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置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他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三、实验材料 ?仪器: 1、普通离心机,室温-100℃恒温水浴箱(x2),722型分光光度计,精度为 10mg级电子天平 2、剪刀、镊子、研钵 3、试管架,离心管,试管 4、刻度吸量管(2ml ,5ml),1000μl微量可调取液器 5、100ml容量瓶 6、白瓷反应板 ?试剂: 鸡肝、95%乙醇、0.31mol/L(5%)三氯醋酸溶液、0.15mol/L NaCl溶液、浓HCl、12.5mol/L(50%)NaOH、碘试剂、班氏试剂、30%KOH溶液、标准葡萄糖液(50mg/L)蒽酮显色剂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学生用)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游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特点,阐述中国水文灾害灾情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灾情特点。 2.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一、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阅读教材P38完成 2、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1)暴雨成因: (2)发生时间: (3)分布: 提示: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4.雨涝

(1)分布: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 5、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P40. 说明:人为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思考: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二、风暴潮灾害 1.分布: 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1.灾害链:暴雨洪涝风暴潮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1954年降雨量要比1998年降雨量大得多。 1954年较1998年淹没范围广,溃堤和分洪的地点多。探究活动: (1)讨论分析完成下表 (2)分析1998年洪水灾害中死亡人数少、经济损失严重的原因。 拓展: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学习,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变,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 ※3.减少洪水灾害威胁的措施: 构建知识体系: 课堂练习: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与鉴定 背景知识 芦丁(Rutin)又称芸香苷,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含有。尤以槐花米(为植物Sophora japonica L 的未开放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含量可达12-16%),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芦丁是由斛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n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形成的苷。 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3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水物188~190℃。溶解度:冷水中为1:10 000;沸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芦丁分子中具有较多酚羟基,显弱酸性,易溶于碱液,酸化后又可析出,因此,本实验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提取芦丁。 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减低血管的脆性,缩短流血时间,可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剂。亦可用于防治因缺乏芦丁所致的其他出血症。

一、实验目的 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熟悉芦丁、槲皮素的结构性质和检识方法。 二、实验要求 独立完成实验,从槐花米中提取出芦丁并进行鉴定。 三、实验原理 芦丁属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较多酚羟基,具弱酸性,易溶于热碱中,酸化后又析出,因此可以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芦丁,又利用芦丁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度相差较大的特性进行重结晶精制。 四、实验材料和器皿 【器皿】 烧杯(500ml)2个,试管2个,布氏漏斗1个,玻璃棒1根,抽滤瓶1个,滴管,移液管(10ml)1根,洗耳球1个,滤纸,pH试纸,电热炉,真空抽滤机。 【材料】 槐米花30 g,饱和石灰水,0.4%硼砂水溶液,镁粉,pH试纸,浓盐酸,95%乙醇,10% α萘酚乙醇溶液,浓硫酸,蒸馏水。 五、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称取30g槐花米于研钵中研成粉状物,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饱和石灰水,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煮沸30分钟后,趁热抽滤。然后用浓盐酸调节pH值为4~5。放置1-2h,使沉淀完全,抽滤,沉淀用水洗涤2~3次,得到芦丁的粗产物。 流程图: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汪煜灵 学号: 3130010071 专业年级: 2013级临床医学 组别:第2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分离 实验日期2014-12-25 实验地点第2实验室 合作者陈海玲指导老师朱利娜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肝糖原的提取 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淹没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糖原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开来。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绿叶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的鉴定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的存在。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2Cu(OH)2 + C6H12O6 = 2CuOH + 氧化型葡萄糖 + H2O

2CuOH = H20 + Cu2O (红色) Cu(OH)2 ==== H2O + CuO (黑色) ●肝糖原的定量 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10—100mg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的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置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他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三、实验材料 ●仪器: 1、普通离心机,室温-100℃恒温水浴箱(x2),722型分光光度计,精度为 10mg级电子天平 2、剪刀、镊子、研钵 3、试管架,离心管,试管 4、刻度吸量管(2ml ,5ml),1000μl微量可调取液器 5、100ml容量瓶 6、白瓷反应板 ●试剂: 鸡肝、95%乙醇、0.31mol/L(5%)三氯醋酸溶液、0.15mol/L NaCl溶液、浓HCl、12.5mol/L(50%)NaOH、碘试剂、班氏试剂、30%KOH溶液、标准葡萄糖液(50mg/L)蒽酮显色剂

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A4

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指导老师胡浩斌 作者姓名张娜娜 专业班级2007级化学本科(2)班提交时间二〇一一年四月

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张娜娜,胡浩斌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目的以芦丁为例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性质及黄酮甙,甙元和糖的部分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法、碱水(石灰水) 提取法、有机溶剂(乙醇) 回流法对芦丁进行提取分离,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及色谱鉴定。结果水提法、碱水(石灰水) 提取法、有机溶剂(乙醇) 回流法,三种方法均可制的芦丁,且质量合格。结论从提高芦丁产率和纯度的角度出发,乙醇回流是较理想的提取方法。制得芦丁产率高,且测定方法简单、迅速、灵敏度高。 关键词:槐花米;芦丁;槲皮素;提取;分离;鉴定 Extraction, Sepe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utin Zhang Nana, Hu Haob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 Abstraction: Objection Rutin as an example to lear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square. Grasp the main properties and flavonoids ingredients flavonoids glucoside. Method W ith the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buck (limewater) extraction,organic solvent (alcohol) extraction to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rutin and chromatographic identification. Result With water formulation,Buck (limewater) extraction,organic solvent (alcohol) method of extraction rutin backflow separation,three methods are made rutin and obtaining rutin quality qualified. Conclusion From improve yield and purity of rutin angle, ethanol refluxing was ideal extraction method. Preparation of rutin of high yield,high sensitiv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is simple to rutin rapid. Key word: Sophora japonica; rutin; quercetin; extraction;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且死亡率居各种疾病之首,因此,对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药品与保健品的开发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肝糖原提取和测定(严选内容)

肝糖原的提取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肝糖原的性质并掌握其提取的方法。 2.熟悉肝糖原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肝糖原是糖在体内的重要储存形式之一。其储存量虽然不多,但在代谢过程中,它是动物体内糖的重要的来源之一。肝糖原的合成或分解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原属于高分子糖类化合物,微溶于水,无还原性,与碘作用变成红棕色。提取肝糖原是利用三氯醋酸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肝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被三氯醋酸所沉淀,而糖原仍留在溶液中。过滤除去沉淀,滤液中的肝糖原可借加入的乙醇而沉淀。将沉淀的糖原溶于水,即可得到糖原溶液。 糖原与碘作用呈红棕色。糖原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可用班氏试剂检验。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组织中糖原的存在。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1. 材料: 小白鼠等动物新鲜肝脏组织 2. 仪器: (1)天平(2)研钵(3)离心机 (4)离心管(5)恒温水浴锅(6)试管

(7)广泛试纸(8)移液管(9)洗耳球 (10)电炉(11)量筒(12)滤纸 3.试剂: (1)10%的三氯醋酸溶液 (2)5%的三氯醋酸溶液 (3)95%乙醇溶液 (4)浓盐酸 (5)20%的NaOH溶液 (6)碘液:(取碘1g、碘化钾2g溶于500mL蒸馏水中) (7)班氏试剂:(将硫酸铜17.3g溶于100mL温蒸馏水中;取柠檬酸钠173g和无水碳酸钠100g溶于700mL温蒸馏水中,待冷却后,将硫酸铜溶液缓缓加入柠檬酸钠和碳酸钠混合液中,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四、操作步骤 (一)肝糖原的提取 (1)肝匀浆的制备:迅速处死小白鼠,立即取出肝脏,用滤纸吸取附着的血液。称取约1g肝脏置研钵中,加入少许石英砂及10%的三氯醋酸溶液1mL,研磨至呈乳状后再加入5%的三氯醋酸2mL,继续研磨,直至肝脏组织已充分磨成均匀糜浆。 (2)提取糖原:将制备好的肝匀浆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另一离心管并量取体积,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溶液,混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第七实验室(一类特选)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组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合作者指导老师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肝糖原提取和鉴定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3、学习并掌握刻度吸管和微量加样枪的使用方式; 4、正确掌握使用离心机的方法步骤; 5、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6、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7、正确掌握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 实验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 糖原是生物的主要储能物质之一,主要储存与肝细胞中,采用研磨匀浆等方法可以使肝细胞破碎。肝细胞破碎,细胞内容物流出。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

组织中的酶并且使蛋白质沉淀,糖原则能够稳定地保存在上清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糖原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的目的。糖原不溶于乙醇但可溶于热水,故可以先用95%乙醇将滤液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此外,糖原还可以被酸水解成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以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存在。糖原水解溶液与班氏试剂混匀沸水浴加热2min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2Cu(OH)2 + C6H12O6 = 2CuOH +氧化型葡萄糖+ H2O 2CuOH = H20 + Cu2O↓ (红色) Cu(OH)2 ==== H2O + CuO↓ (黑色) 实验2肝糖原定量测定 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可将肝组织先置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他成分,保留肝糖原。糖原可以被浓酸水解成葡萄糖,而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5-羟甲基呋喃甲醛,该化合物与蒽酮脱水缩合可以生成蓝色的化合物。该物质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10-100μg,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的含量成正比。利用该反应原理处理标准葡萄糖溶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 三、材料与方法:以流程图示意 1、实验材料 (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 样品:1.50g的鸡肝 试剂:5%三氯醋酸溶液、95%乙醇、蒸馏水、浓HCl溶液、50%NaOH溶液、碘试剂和

芦丁的提取及鉴定

实验二芦丁的提取及鉴定 (一)概述 芦丁(Rutin)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含有。尤以槐花米(为植物Sophora japonica 的未开放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芦丁是由斛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为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n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 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水物188~190℃。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有助于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主要用作防治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剂,亦可用于防治因缺乏芦丁所致的其他出血症。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①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②通过芦丁结构的检识,了解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③了解UV及NMR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要求 ①要拿到以下三个化合物:芦丁、槲皮素、芦丁的全乙酰化合物。 ②能够拿根据化学试验及UV、NMR数据初步推断出芦丁的结构。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有一般性的了解。 试验方法 芦丁的提取与分离(见下图) 芦丁的鉴定 ①芦丁的定性反应 取芦丁3~4mg,加乙醇5~6ml使其溶解,分成三份作下述试验: A. 取上述溶液1~2ml,加2滴浓盐酸,在酌加少许镁粉,注意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B. 取上述溶液1~2ml,然后滴加2%柠檬酸的甲醇溶液,注意观察颜色变化情况,在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ZrOCl2的甲醇溶液,并详细记录颜色变化情况。 C. 取上述溶液1~2ml,然后再加入10%α-等体积的萘酚乙醇溶液,摇匀,沿管壁滴加浓硫酸,注意观察两液面产生的颜色变化。 ②芦丁的紫外光谱解析 取芦丁溶于色谱纯甲醇中,加入规定的试剂,测定其UV光谱,试解析光谱并初步判断其结构。

最新23中国的水文灾害汇总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分析洪水灾害、风暴潮等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与危害。 (2)掌握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差异和危害。 (3)掌握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气候、地貌和水文因素,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2)结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风暴潮的时空差异和危害。 (3)联系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分析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灾情状况与解决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发展关系。 教材分析 第二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而本节的水文灾害是其中的一种,所以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对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於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也在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因此,联系中国的气候、地貌和水文等知识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中国水文灾害的特点、分布和形成原因是本节的重点,而中国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又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幻灯片)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文言文,引入新课)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3130010071 专业年级: xx级临床医学 组别:第2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分离实验日期 xx-12-25 合作者评分 陈海玲 签名 实验地点

第2实验室 指导老师朱利娜 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肝糖原的提取

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淹没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糖原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开来。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绿叶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糖原的鉴定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的存在。 CuSO 4 + 2NaOH = Na2SO 4 + Cu(OH)2Cu(OH)2 + C6H 12O 6 = 2CuOH + 氧化型葡萄糖 + H2O 2CuOH = H20 + Cu2红色) Cu(OH)2 ==== H2黑色) ●肝糖原的定量 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该物质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10—100mg 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的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置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他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综合化学实验: 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芦丁简介: 芦丁(Rutin)又名芸香苷化学式: C27H30O16·3H2O,是一种浅黄色针状结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是一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有机天然产物。目前已发现含有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常见的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有不同含量。尤其以中药槐米(豆科、槐属,槐树Sophorajaponica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因此槐米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天然植物原料。 中药槐米(炒碳)味苦性凉、具清热凉血、止血之功。常用于治疗多种出血症: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衄血、崩漏下血、赤血下痢等。西医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机化合物“芦丁”而中药槐米中芦丁的含量可高达12~16%,是主要的芦丁天然来源。槐米中还含有槲皮素、三萜皂苷、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等。研究文献证明芦丁具有VitP(维生素P)样作用(VitP具有生物类黄酮的功能,可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增强维生素功效;增加毛细血管壁强度,防止瘀伤。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等)。而芦丁具有类似作用如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调节通透性等,在医学临床上常将其用作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以及防治高血压病等的辅助治疗药物。 芦丁是由槲皮素(quercetin)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nose,一种由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n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结晶水时188~190℃。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 补充知识: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组别:

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实验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合作者指导老师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移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视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混匀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 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研磨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用糖原与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分离开来。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滤液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 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存在。 2、肝糖原定量测定

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成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该物质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10~100)g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臵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它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三、材料与方法:以流程图示意 1、材料 (1)样品:鸡肝(2)试剂:95%乙醇、5%(W/V)三氯乙酸、浓盐酸、12.5mol/L(50%)NaOH溶液、碘试剂、班氏试剂、5.35mol/L(30%)KOH溶液、标准葡萄糖液(50mg/L)、蒽酮显色剂(3)仪器和器材:普通离心机、室温-100℃恒温水浴箱、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托盘天平、剪刀、镊子、研钵、试管架、离心管、试管、100mm*15mm试管、刻度吸量管(2ml、5ml)、1000μl微量可调取液器、100ml容量瓶、白瓷反应板 2、操作方法 (1)肝糖原提取与鉴定 鸡肝约1.5 g,剪碎 COOH 1 ml +5%CCl 3 研磨至乳状 COOH 3 ml +5%CCl 3 研磨成肝匀浆 全部转入离心管中,离心3分钟(4000 r / min) 沉淀(弃去)上清(取约3 ml)

综合实验_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与鉴定(给学生)

综合实验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2)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的检识方法。 (3)掌握薄层层析法的操作。 (4)掌握由芦丁水解制取槲皮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芦丁((rutin)亦称芸香苷(rutinoside),为黄酮苷,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中以槐花米(为槐树Sophora japnica,的花蕾)和乔麦叶中含量较高。芦丁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作用、维P样作用及抗病毒作用,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释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的作用;对脂肪肝有去脂的作用,与谷胱甘肽合去脂作用更明显;对于放射性伤害所引起的出血症也有一定治疗作用;临床上只要作防治高血压的辅助药物,毛细血管性止血药。芦丁水解后可生成槲皮素,槲皮素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 槐花米中含芦丁8%~28%,槐花米甲素sophorin A 14% ,槐花米乙素sophorin B 1. 25%,槐花米丙素sophorin C 0. 35%,也含槲皮素quercetin、白桦脂醇betulin,槐二醇sophoradiol等。 本实验以常用中药槐花米为原料,对其主要成分芦丁进行提取分离及鉴定。根据芦丁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弱酸性,能与碱成盐而增大溶解度,以碱水为溶剂煮沸提取,其提液加酸后加酸酸化则芦丁游离析出(碱溶酸沉法),然后也可通过快速柱层析法对粗品进行纯化。 (三)实验步骤 1.芦丁的提取 (1)于250mL烧杯中加入120 mL石灰水溶液,0. 5 g硼砂,置于石棉网上加热至微沸后,加入10g槐花米粗粉,保持微沸60 min(不断搅拌)后,趁热用纱布包裹挤压过滤。滤渣再用100mL石灰水溶液同法操作一次。合并滤液,然后在60∽70℃保温情况下,以15%盐酸液调节pH为3∽4。静置过夜,使沉淀完全。 (2)将静置过夜的滤液的上层清液小心倾倒到烧杯中,剩下的少量液体和沉淀混合物用离心分离法得到沉淀,小心倒出离心管上层清液,再加入蒸馏水,用玻棒搅拌洗涤沉淀,离心,倒出上层清液,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倒出的蒸馏水洗液为中性,将离心管和沉淀一起放入烘箱中干燥,称量。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和危害。2.理解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差异及危害。3.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一、我国的洪水灾害 1.我国①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②东部多,③西部少;④沿海多,⑤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⑥东坡和⑦南坡多,⑧西坡和⑨北坡少。 3.⑩暴雨洪水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4.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5.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水土流失与?低洼地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1.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洪水灾害是由于降水、融雪(冰)、风暴潮等引起江河湖库水量增加、水位上升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涝渍灾害是指降水过于集中,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灾害。 1.长江、珠江等河流流域易发生洪水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答案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汛期长,河流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为什么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实验报告记录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组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合作者指导老师 评分XX 教师签名李某某批改日期2013-06-03 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 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研磨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用糖原与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分离开来。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滤液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

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存在。 CuSO4十2NaOH = Na2SO4+Cu(OH)2↓ 2Cu(OH)2十C6H12O6 = 2CuOH十氧化型葡萄糖+H2O 2CuOH = Cu2O↓(红色)+H2O Cu(OH)2= CuO↓(黑色)+H2O 2、肝糖原定量测定 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成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该物质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10~100)g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直接比较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臵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它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三、材料与方法:以流程图示意 1、材料: (1)样品:鸡肝 (2)试剂:95%乙醇、5%(W/V)三氯乙酸、浓盐酸、12.5mol/L(50%)NaOH溶液、碘试剂、班氏试剂、5.35mol/L(30%)KOH溶液、标准葡萄糖液(50mg/L)、蒽酮显色剂 (3)仪器和器材:普通离心机、室温-100℃恒温水浴箱、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托盘天平、剪刀、镊子、研钵、试管架、离心管、试管、100mm*15mm试管、刻度吸量管(2ml、5ml)、1000μl微量可调取液器、100ml容量瓶、白瓷反应板 2、方法:

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六肝糖原的提取 实验六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 (生物化学实验操作考核卷) 姓名,学号,专业,级班组,月日 目的要求: 1. 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 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 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 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视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混匀方法)。 5. 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 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实验原理: 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研磨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 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用糖原与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分离开来。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 乙醇将滤液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存在。

CuSO 什 2NaOH ? Na2 SO4+Cu(OH)2? 2Cu(OH)2十 C6H12O6 ? 2CuO 十氧化型葡萄糖 +H2O 2CuOH ? Cu2O?红色)+H2O Cu(OH) CuO?(黑色)+H2O 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成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 物—— 5- 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该物质 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糖含量在(10?100)?g 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 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标准溶液比 色,通过标准 对照法 (直接比较法 )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糖原在浓碱溶液 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置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它成分,而保留 肝糖原。 实验材料 : ( 一 ) 仪器 1. 普通离心机,室温?100?恒温水浴箱(X 2) , 722型分光光度计,精度为 10mg 级电 子天平(X 1) 试管架(X 1),10mL 离心管(X 2),(100 X 15)mm 试管(X 6) 刻度吸量管(2mL X 1,5 mL X 2),1000^L 微量可调取液器(X 1) 5. 100mL 容量瓶(X 1) 6. 白瓷反应板 (X 1) ( 二) 实验样品和试剂 1. 鸡肝。 2. 95, 乙醇。 3. 0.31mol/L(5,) 三氯醋酸溶液 :称 2. 剪刀(X 1),镊子(X 1),研钵(X 1) 3. 4.

最新实验一、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实验一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一、概述 槐米系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 japonicaL.)的花蕾(槐米)。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赤血痢下,风热目赤,痛疽疮毒,还可用于预防中风。近年来被用作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药理实验证明,槐花米具有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抗炎作用,解痉、抗渍疡作用,影响脂质代谢,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槐花米中主要含有黄酮苷,皂苷、甾醇和鞣质等成分,其中芦丁(Rutin)含量最高,达12~20%。 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xx(rutin):C 27H 30O 16·3H 2O,浅黄色针状结晶,mp174~178℃(含三分子水);188℃(无水物)。难溶于冷水(1:8000~10000),可溶于热水(1:180~200),热甲醇(1:10),冷甲醇(1:100),热乙醇(1:60),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易溶于碱液。 槲皮素(quercetin):C 15H 10O 7·2H 2O,黄色结晶,mp313~314℃(2分子结晶水),316℃(无水物)。能溶于冷乙醇(1:290),易溶于沸乙醇(1:23),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丙酮等;难溶于水、苯、石油醚等溶剂。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芦丁的制备,掌握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的原理和操作。 2、掌握酸水解将芦xx生成槲皮素的方法。 3、掌握芦丁与槲皮素的鉴别方法,聚酰胺薄膜的操作方法,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芦丁的提取原理:芦丁中含有多个酚羟基,具有酸性,故用碱提酸沉法。 2、芦丁的分离原理:芦丁在沸水中溶解,在冷水中析出。 3、芦丁的鉴定原理:芦丁与槲皮素分别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苷与苷元,用Molish反应可以进行鉴别,也可以利用聚酰胺的氢键吸附性质进行定性分析,Rf值也应不同。 (三)实验药材、仪器与试剂 1、药材:槐米50g(每组)。 2、仪器:电炉子、不锈钢锅、量杯、1000ml烧杯、冰箱、滤纸、PH试纸、减压抽滤装置、锥形瓶、玻璃漏斗、纱布、电子天平、聚酰胺薄膜。 3、试剂:0.4%硼砂水溶液、石灰乳、2%硫酸溶液、浓盐酸、蒸馏水、镁粉、浓硫酸、甲醇、90%乙醇、1%三氯化铝醇溶液、醋酸镁乙醇液等。 (四)实验方法 1、xx的提取:(碱提酸沉法) 取槐米50g,加0.4%硼砂水溶液400ml至小锅中,加热煮沸,用石灰乳调节PH=9,加热微沸30min,随时补充失去的水分及控制PH值,四层纱布过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_48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洪涝灾害的区域分布。 2.分析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掌握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1)通过实验演示,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小组分析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灾情状况与解决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发展关系。教材分析 此节内容是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中国水文灾害在第二章。第二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而本节的水文灾害是其中的一种,所以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对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分小组资料准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运用当地洪水灾害图片对比展示洪水的影响,引出今天新课。并且明确今天学习内容:洪涝灾害的概念、成因、分布、影响、措施。 二:新课教学 本节课主要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为例学习, 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一、洪涝灾害 PPT展示区分洪水和涝灾的概念,为了便于理解并且图片展示暴雨洪水和涝灾(板书)暴雨洪水、雨涝 洪涝灾害它是怎样形成的呢?通过四个实验展示说明

实验一:PPT播放实验过程 说明:洪涝灾害的发生和降水的强度有关 实验二:PPT播放实验过程 说明: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支流数量、流域面积有关系 实验三:PPT播放实验过程 说明:洪涝灾害和地形有关,地势平坦流速较快水流畅通;地势平缓,流速变慢,水流不畅 实验四:PPT播放实验过程 说明: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过渡)通过对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大家对洪涝灾害有了初步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一组长江流域的洪灾数据。从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我国洪涝灾害的频发地区位于长江流域 (板书)二: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 展示长江中下游图片,指出频发洪涝灾害的三大地区。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洪涝灾害的成因。通过学生探究小组展示成果: 自然原因:(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 (2)水系:长江支流众多,汇水量大且特殊年份雨带在长江南北两岸来回摆动导致北岸汉江、南岸湘江和赣江洪水同时来袭加剧干流水量引发洪涝灾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