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考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考题和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马克思主义考题和答案

试卷 1------作业 11. (单选题)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本题 1.0 分)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C 解析:得分: 02. (单选题)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本题 1.0 分)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 C、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1/ 52

得分: 13. (单选题) 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马车送粮,而不是用汽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能做到七十二变,可就是变不出计算机。

这说明( )。

(本题 1.0 分)A、人们的立场不同,所以认识就不同 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不善于联想,想象力不够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D、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发展变化的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得分: 14. (单选题)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本题 1.0 分)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最新资料推荐------------------------------------------------------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得分: 15. (单选题) 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

(本题 1.0 分)A、客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 16. (单选题) 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

这种观点属于 ( )(本题 1.0 分)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学生答案: B

3/ 52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 17. (单选题)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 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本题 1.0 分)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得分: 18. (单选题) 辩证的同一是( )。

(本题 1.0 分)A、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B、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C、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D、不包含任何差别的绝对的同一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最新资料推荐------------------------------------------------------ 解析:得分: 19. (单选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

(本题 1.0 分)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 110. (单选题)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中的这段话语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本题 1.0 分)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学生答案: C

5/ 52

标准答案:C 解析:得分: 111.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

(本题 1.0 分)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 112. (单选题) 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

(本题 1.0 分)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最新资料推荐------------------------------------------------------ 解析:得分: 113.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本题 1.0 分)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 114.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本题 1.0 分)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7/ 5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