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力学名词解释

土力学名词解释

土的结构: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粒或土粒集合体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

与联结等

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之为土的构造

结合水:是指受电分子吸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

自由水:在土粒表面的电场作用以外,主要收重力作用的水

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土层中的地下水,它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运动的自由水

毛细水: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土的密度: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称之为土的质量密度,简称土的密度土的重力密度: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称之为土的重力密度,简称土的重度

土的相对密度:土粒密度(单位体积土粒的质量)与4° C时纯水密度之比, 称为土粒的相对密度,或土粒比重

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成为土的含水量

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中土粒的质量成为土的干密度

土的饱和重度:土中孔隙完全被水充满诗土的重度成为饱和重度

土的有效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扣除水浮力后单位体积所受的重力称为土的有效重度

土的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土的孔隙率:土中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土的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粒度成分:是指土中各种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

粒组:工程上把大小相近的土粒合并为组,称为粒组

颗粒级配:反映构成土的颗粒粒径分布曲线形态的一种特征

土粒级配:土中各粒组质量含量的百分比

不均匀系数:反映土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的系数定义为限制粒径(d60)与有效粒径(d10)之比值

曲率系数:反映土颗粒粒径分布曲线形态的系数定义为

Cc=d30 ? d30/(d10 ? d60),其中d30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粒

质量占土总质量的30%的粒径

液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塑性指数: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

液性指数:是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性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碎石土:粒径大于2mmB勺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勺土

砂土:粒径大于2mmB勺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而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的超过总质量的50%勺土

粉土: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

量的50%勺土

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粘性土按塑性指数大小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土中应力:土中自重应力、基地压力、地基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由土体自重引起的应力

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

基底附加应力:建筑物建造后在基础底面新增加的压力,是基底压力减去基底标高处原有自重应力之后的应力

地基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土中引起的,附加在原有自重应力之上的应力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平均法向力

角点沉降系数:单位均布矩形荷载在某角点处引起的沉降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计算地基时,超过地基下一定深度,土的变形可不计,该深度称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

压缩曲线:室内土的侧限压缩试验结果,是图的孔隙比与所受的压力关系曲线

压缩系数:反映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或在一定压力变化区间其压缩性大小的参数,其值等于e――p曲线上对应一定压力的切线斜率或对应一定压力变化区间的割线斜率

压缩指数:采用半对数直角坐标测绘的e―― log p压缩曲线,其后段接近

直线,直线的斜率称为土的压缩指数

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

变形模量:根据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的参数,定义同弹性模量,但由于变形模量随应力水平而异,加载和下载时值不同,故未称作弹性模量,而称变形模量

地基最终沉降量: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时地基表面的沉降量

应力比法: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20观,在

该深度以下如有高压缩性土,则继续向下取至10观,这种确定沉降计算

深度的方法称为应力比法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处附加应力系数的平均值

变形比法:由基底下一定深度向上取规定的计算厚度,若计算厚度土层的压缩量不大于该深度土层总压缩沉降量的 2.5%,即可确定该深度为地基沉

降计算深度,这种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规范方法为变形比法

前期固结压力:土体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的最大固结压力

正常固结土:历史上所经受的最大固结压力等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的土体超固结土:土体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的前提固结压力的土体欠固结力:在目前自重应力下还未达到完全固结的土体,土体实际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

超固结比:土体经受过的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的土自重应力之比

原始压缩曲线:指室内压缩试验e―― log p曲线经修正后得出的符合现

场原始土体孔隙比与有效应力的关系曲线

抗剪强度: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破坏准则:当土体中的应力组合满足一定短息是,土体即发生破坏,这种应力组合即为破坏准则,也是判定土体是否破坏的标准,破坏准则也称极限平衡条件

库伦定律:将土的抗剪强度表示为剪切面上法向应力的函数

莫尔一库伦强度理论:由库伦公式表示莫尔包线的强度理论

莫尔包线:土地发生剪切破坏时,剪切破坏面上的剪应力是该面上的法向应力的函数,这个函数在坐标中是一曲线,该曲线为莫尔包线

快剪试验:在试样施加竖向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应力使试样剪切破

坏的直接剪切试验,要求在3~5min内将土样剪坏固结快剪试验: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的直接剪切试验,要求3~5内将土样剪

慢剪试验: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在缓慢地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的直接剪切试验,为保证剪切过程中土样内不产生孔隙水压力,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历时较长,对粘性土一般历时4~6h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在施加周围压力和随后施加竖向压力直至剪切破坏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允许排出,自始自终关闭排水阀门的三轴压缩试验固结不排水试验:施加周围压力,打开排水阀门,允许排水固结,固结完成后关闭排水阀门,再施加竖

向压力,使试样在不排水的条件下剪切破坏的三轴压缩试验

固结排水试验:试样在施加周围压力后,允许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排水条件下施加竖向压力至试件剪切破坏的三轴压缩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将圆柱土样放在无侧限抗压仪中,不施加任何侧向压力的情况下施加垂直压力,直到使土样剪切破坏,剪切破坏时试样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压力孔隙压力系数:指土体在不排水和不排气的条件下,由外荷载引起的孔隙压力增量与总应力增量的比值

天然休止角:指干燥砂土自然堆积所形成的最大坡角

临界孔隙比:由不同初始孔隙比的砂土试样在同一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得出初始孔隙比与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相应于体积变化为零的初始孔隙比为临界孔隙比应力路径:土体内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该移动轨迹为应力路径

破坏主应力线:在p-q坐标表示的剪切破坏包线,是表示极限状态应力圆最大剪应力的特征点的连线

残余强度:密砂或超固结土在剪切过程,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达到峰值后,

若变形继续发展,偏应力将不断降低,当变形很大时,趋于稳定值,称为残余强度峰值强度:密砂或超固结土在剪切过程,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达到峰值的强度

屈服应力:土体开始发生塑性应变的应力

应变硬化:土体开始屈服以后,屈服点的位置不断提高,土体能够承受更

大的应力的现象

应变软化:密砂或超固结土在剪切过程,应力一应变关系达到峰值后,土的强度随应变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挡土墙:用来支撑天然或人工土坡,防止土体滑动的构筑物

土压力:墙后填土的自重或填土表面上的荷载对墙产生的侧向压力刚性挡土墙:指用砖或混凝土所筑成的断面较大,在土压力作用下仅能发生整体平移或转动,墙身绕曲变形可忽略不计的挡土墙

柔性挡土墙:挡土结构物自身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扭曲变形,结构变形影像土压力的大小分布,这种类型挡土结构物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本身重量维持其倾斜和抗滑移稳定性的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受到墙后填土的作用产生离开填土方向的移动,当移动量足够使墙后填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墙背上的土压力成为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手外力作用向着填土方向移动,挤压墙后填土使其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郎肯土压力理论: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得出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挡土结构墙背垂直、光滑、挡土结构物刚性、挡土结构物墙后填土为均质刚塑性半无限体、挡土结构物墙后填土面水平、墙高H以下的土体状态及位移与其上的一致

库伦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就、墙后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并形成一滑动体

时,从体的精力平衡条件得出土压力的理论

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挡土墙和滑动土契体视为刚体,墙后填土为无粘性砂土,当墙身向前或向后偏移时,墙后滑动土契体是沿着墙背和一个通过墙踵的平面发生滑动

太沙基饱和土体单向渗透固结理论的假定:1. 土层是均质、各向同性和完

全饱和的;2. 土的压缩完全是由于孔隙体积的减少,土粒和水是不可压缩的;3.水的渗流和土层的压缩仅在竖向发生; 4.水的渗流遵从达西定律;

5.渗透系数K和压缩系数A保持不变。

6.外荷载一次瞬时施加临界深度:对墙后填土为粘性土的挡土墙,若离填土面某一深度处的主动土压力等于零

坦墙:墙后土体破坏时,滑动土体不沿墙背滑动,而沿第二滑裂面滑动的

墙背比较平缓的挡土墙

极限承载力:地基从局部减损破坏阶段进入整体破坏阶段,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基底压力

容许承载力:指地基同时满足强度和变形的两个条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天然土坡:由长期自然地质应力作用形成的土坡人工土坡:人工挖方或填方形成的土坡

滑坡:土坡中的一部分土体对另一部分土体产生相对位移,以致丧失原有稳定性的现象

圆弧滑动法:假设土坡滑动面为圆弧面,在此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建立的边缘稳定分析方法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滑裂面全部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之比;或沿整个滑裂面的抗剪强度与实际产生的剪应力之比

塑性区:地基中某一区域内土体个点都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临塑荷载:地基中即将出现塑性区但还未时所对应的基底压力,即相应于塑性区的最大深度等于零时所对应的基底压力临界荷载:塑性区最大深度限制在基础宽度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时相应的基底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