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版本及文件编制、会签、归档、保存、发放、更改、收回等管理要求。

目的是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版本、形成、归档、保管、使用和借阅。

2. 引用文件

SJ/T 207.1~3-1999 《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第1~3部分》

SJ/T 207.4-1999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4部分:设计文件的分类编号》

QB/YT KF 7.7.9-2009 《更改控制程序》

QB/YT KF 7.03-2009 《项目(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GB/T 19017-2008 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Q/YTD 1002-2011 《企业档案分类编号及标识》

3.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3.1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所包含的信息构成了产品技术状态基线。必须以产品为单位,提出明确的产品技术状

态信息。它包括产品的定义和使用信息,即:要求/规范(技术指标)、设计图样、零件清单、软件清单、模型、试验规范、维护和操作手册及文件版本号。

3.2 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关键件、重要件,应在文件中进行标识,确保关键件、重要件的可追溯性。对静电敏

感器件、湿度敏感器件等,应予以标识,以便加强防护。

3.3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应以产品或整件为单位成套,归档图样文件需会签完整。其编制要求和填写格式及十

进分类编号、名称必须符合SJ 207的规定。产品成套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资料的编制明细要求见附录A。

3.4 产品定型鉴定文件的编制要求(见附录B)。

4. 各部门职责

技术开发部:负责产品研制过程中的产品实现策划,设计、工艺图纸文件及定型文件、资料的拟制、审核、齐套、会签及更改,并对产品图样的正确性、现行有效性负责。对应用软件工具,研

发过程中的电子文件及其修改状态、文件的版本、流转进行掌控,对电子文件的质量负责。

生产管理部及车间:负责产品在试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所领用的产品图样完整、安全和回收负责;

质量控制部:负责产品在试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质量文件、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

销售服务部:负责收集、整理、提供有关产品销售合同、技术协议、来自顾客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

技术管理部:负责收集、整理有关产品研制合同、技术协议、设计任务书、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定型鉴定文件。负责产品图样、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分类保管和借阅、发放、登记、控制。5. 会签

5.1 会签的产品图样由设计师负责提供,未经会签的图样不得归档和投入生产。

5.2 会签路线

产品图样按下列规定逐级会签:

拟制→审核→工艺(需要时)→标准化→批准

研发试制阶段加工所需图样的会签可简化为:拟制→审核→批准

5.3 会签者权限

会签者权限见表1。

5.4 会签者的职责

5.4.1 拟制

a.对所设计产品的结构、性能、参数的正确、公差和材料的选择、及对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加工要求及公

差的合理性负责。

b.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制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定,内容正确、清晰。

c.标题栏、明细表及其他文件填写正确、完整。

5.4.2 审核

a.对所设计图样进行审核校对,对设计中的错误提出修正建议,保证设计图纸质量。

b.审查设计文件是否贯彻了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c.审查公差配合尺寸基准面的选用是否合理,材料、涂复的选用及表面粗糙度和热处理要求等是否合适。

5.4.3 标准化会签:

a.对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负责。

b.检查设计文件是否贯彻了现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

c.检查设计文件的完整性、成套性及图面质量。

d.检查设计文件的幅面格式及编制方法。

5.4.4 批准

a.对产品设计文件的总体适用性、发放的合宜性及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负责。

b.对产品的结构、性能、寿命、精度及符合使用要求和产品的经济合理性负责。

c.审查是否贯彻了现行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d.对产品能否按预定规模生产负责。

6.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管理要求

6.1 产品试制阶段产品图样的管理

6.1.1 试制产品的底图图纸、经拟制、审核、批准会签后,由技术开发部流转档案室作准归档,由档案室登记

统一保管。

6.1.2 试制阶段所需用的图纸一律由技术开发部提供。档案室根据用图部门申请复印,试制用图加盖“试制用

图纸”印章,非标产品图样加盖“ZX”(专项)印章,印章为红色,然后登记发放。

6.1.3 试制产品在批量生产前,技术开发部应及时做好产品设计、工艺图纸文件的完善、齐套工作。档案室在

设计、工艺图纸基本齐套后,根据生产计划,复印发放试制用图纸。

6.1.4 “试制用图纸”如需更改,由原设计师进行划改,在更改处记录更改标记号(“a”、“b”、“c”、……等)

和更改日期。

6.1.5 试制产品定型鉴定前,由产品项目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到档案室取出该产品全部资料,重新整理齐套,

经标准化审查会签,再经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后交档案室存档。

6.2 产品生产阶段产品图样的管理

6.2.1 产品定型后,一般冻结产品的技术状态,确需更改时,应由技术开发部提出申请,经评审和总工程师批

准后进行。必要时还应获得客户同意。

6.2.2 产品图样、文件归档后的更改,按QB/YT KF

7.7.9-2009《更改控制程序》规定办理,由设计人员填写

更改通知单,有关部门进行更改评审,会签审批后,送档案室。更改/评审工作由档案室负责。

6.3在产品图样文件中,“关键件”标识为“G”(或“△”),“重要件”标识为“Z”(或“☆”)。

6.4 外来图纸、文件的管理

外来图纸、文件亦应移交档案室登记并加盖“外来文件”印章,然后归档,需使用时,由使用部门申请,档案室复印、加盖有效使用印章后登记发放使用。

7. 归档、保存与发放

7.1 归档

7.1.1 归档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资料要字迹清晰、端正,内容完整且经过会签、批准,具有完整性。

7.1.2 归档的产品图样、文件、资料需按Q/YTD 1002-2011《企业档案分类编号及标识》分类整理编号,盖上

红色“受控”印章,装订成册并填写文件资料归档登记表。归档的图样、文件分类目录见附录C。

7.1.3 归档产品图样的电子文档,按产品编制文件目录刻录CD光盘存档备查。并将盘片交档案室归档保存。

7.1.4 归档的图纸、技术文件资料的保密密级、保存期、销毁以及其管理要求,按有关档案管理规定执行。7.2保存

7.2.1 归档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资料应妥善保存在室内文件柜中,不受雨淋、日晒、虫蛀、灰尘侵入等。

7.2.2 归档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保存期定为“永久”。即无特别原因和未经公司最高管理者同意,所有归

档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不得销毁和移作他用,而应永久妥善保存。

7.3 发放

7.3.1 试制用产品图样,由技术开发部提供,使用部门提出用图申请,档案室复印后加盖红色“试制用图纸”

或“ZX”(专项)印章后领用。

7.3.2 各部门需使用归档的产品图样,由用图部门申请,经批准后由档案室复印,加盖红色“有效”和“生产

用图纸”印章后领用。无红色印章和黑色“受控”复印印章视为无效用图。

7.3.3 外购(非标)件和外包件,发外加工时,设计图样应加盖红色“有效”和“生产用图纸”印章,并标明

文件版本号,如遇更改,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加工方。

7.3.4 所有发放的图纸、文件均须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登记。

7.3.5 发外加工的印制板图样,可以以软盘形式提供,但必须做到“一件一盘”,加工结束随加工件一起收回,

一起验收。

8. 更改

归档前产品图样更改:技术开发部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设计文件电子文档的更改,由设计人员在文件电子档中做好更改记录,标明更改前后的版本、日期。研发过程中,文件版本以A为标识(A0,

A1,A2……),以便追溯和查考。

归档后产品图样更改:按QB/YT KF 7.7.9-2009《更改控制程序》规定执行。并在对应产品的《项目技术状态及更改记录》上,修改文件或图样的版本号,并在更改记录上填写更改单号、经办人、

日期、描述等。

9 文件版本号

9.1 设计图样、文件资料均需标注版本标识。采用英文字母A、B、C、……为版本标识。首次版本定义为“版

本A0”,出现第一次更改,版本定义为“版本A1”,第二次更改,版本定义为“版本A2”,……;版本第一次升级后,首次版本定义为“版本B0”,出现第一次更改,版本定义为“版本B1”,第二次更改,版本定义为“版本B2”,……;以此类推,第二次升级后,可以为“版本C0”、“版本C1”、……

9.2 版本号“A0”、“A1”、……适用于未归档的图样、文件使用。版本号自“B0”开始,适用于归档的图样、

文件使用。

10. 收回与销毁

10.1 收回

10.1.1 各部门领用的各类产品图样、文件,需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涂写或遗失。生产结束后及时将旧图收回

并交还档案室注销。

10.1.2 发外加工的外包件或外购(非标)件的产品图样,由发外加工或采购的联系人负责将图样随外包或外

购零件一起回收交还挡案室注销。

10.2 销毁

10.2.1 产品图样、文件资料的销毁需由档案室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鉴定甄别。

10.2.2 被剔除待销毁的图样文件档案必须造册,经领导审定。销毁时,要指定监销人,防止失密。由挡案室

执行销毁。

附录A 设计/工艺文件成套资料编制明细

附录B 定型鉴定文件要求

任何类型、级别的新产品(含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新技术推广等)定型鉴定,技术开发部均应提供足够数量的定型鉴定样机及设计图纸、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资料(含软件)。本公司为使此项工作规范化,参照有关规定对各类定型鉴定文件要求如下:

A1 技术鉴定

A1.1 设计任务书;

A1.2 技术条件(送审稿)和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A1.3 技术总结报告(含产品照);

A1.4 性能测试报告;

A1.5 试验报告;

A1.6 国内外技术及应用情况对比;

A1.7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

A2 设计定型鉴定

A2.1 设计任务书;

A2.2 产品企业标准(报批稿)和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A2.3 试制总结报告(含产品照);

A2.4 成套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及产品说明书;

A2.5 必要的工艺文件;

A2.6 主要工艺装置、专用设备及测试仪器仪表清单;

A2.7 性能测试报告;

A2.8 型式试验报告;

A2.9 标准化审查报告;

A2.10 工艺审查报告;

A2.11 质量分析报告

A2.12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A2.13 用户使用报告。

A3 生产定型鉴定

A3.1 产品企业标准(批准稿)及标准编制说明;

A3.2 试生产总结报告(含产品照);

A3.3全套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及有关说明书;

A3.4全套工艺文件;

A3.5 批量生产需要的工艺装置、专用设备和测试设备清单;

A3.6 主要配套产品、部件的生产及采购情况;

A3.7 性能测试报告;

A3.8 型式试验报告;

A3.9 质量审查报告;

A3.10 LCC成本核算报告;

A3.11 环保、安全、电磁兼容性等规定的执行情况;

A3.12 用户使用报告。

附录C 产品图样、文件、资料归档目录

C1 产品研制合同、技术协议、设计任务书、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C2 产品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及评审会记要、记录。

C3 产品质量保证计划、可靠性保证大纲、试验大纲。

C4 产品验证试验报告、记录。

C5 产品确认或定型鉴定证书及有关文件。

C6 产品成套设计图样、文件。

C7 产品成套工艺文件。

C8 产品设计开发评审、验证、确认报告。

C9 项目控制计划。

C10过程流程图。

C11 FEMA分析

C12 RAMS分析。

C13用户使用报告。

C14其他与产品有关的需归档的资料。

C15 产品技术状态及更改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