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知识梳理一】

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其中哪些营养物质属于有机物?哪些属于无机物? 答: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六大营养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

能够提供能量的仅有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类。

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不同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的主要

作用是用于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

注意:同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脂肪提供的能量多。

3、维生素的作用以及缺乏相应的维生素,人体会出现哪些疾病?

答: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对他的需要量也很少,但是它对人体的作用是其他营养物不能替代的。

4、缺乏相应无机盐,人体会出现哪些疾病?

答:缺钙-----儿童易患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会患骨质疏松症;

缺铁-----缺铁性贫血;

缺碘-----成年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患呆小症。

【适时练习一】

1、常吃标准M、标准面能有效预防(B)

A.夜盲症 B.脚气病 C.坏血病 D.佝偻病

2、下表列出了A、B、C、D、E五种食物(各100g)的主要营养成分:

(1)根据上表可知,食物有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含有较多的能量,食物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食物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填上表中食物代号)。(2)一个小孩,经常吃钙片,但还是得了佝偻病。你建议他多吃表格中的类食物。

(3)表中还没有列出的营养成分有水分、和一部分其它维生素等。

(4)吃牛肉、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防治脚气病,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本题答案】(1)B、A、E、A(2)A(3)无机盐(4)维生素B1

3、某人阑尾炎手术后,为了促其伤口愈合,你建议她多吃一些?()

A蔬菜 B 水果 C 粗粮 D 奶、蛋、鱼、肉

【本题答案D】蛋白质具有修复受损细胞的作用,所以手术后应多吃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4、现有一病人既患夜盲症又患佝偻病,十分苦恼。医生建议他吃药的同时,再

补充一些食物。你认为他可补充的最佳食品是( C )

A.胡萝卜 B.鱼 C.动物肝脏 D.新鲜蔬菜

【知识梳理二】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结合课本36页图完成这部分的学习,后附题目)

2、小肠是人体吸收的主要器官,你能说出它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有哪吗? 答:(1)小肠足够长,约5到6M ;

(2)小肠内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3)小肠绒毛内有很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注意:同学们想一下,“小肠内有肠腺”这一结构,你觉得与是吸收功能有关

还是与消化功能有关呢?(与消化有关,肠腺分泌肠液用来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3、我国的营养学家把食物分为哪五类?(按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描述) 答:谷类、果蔬类、肉类、乳类、油脂类。

4、什么是绿色食品?它的分类和标志?(课本43、44页,了解即可)

【适时练习二】

1、根据上图,回答以下问题:(该题一定要记住,包含的很多知

识点)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2)写出图中序号所标结构的名称。(填写在图上相应位置)

(3)用图中序号表示一粒南瓜子经过消化道的先后顺序:口腔→。

(4)口腔中的消化腺是[]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腺。(5)[ ]胆汁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是却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6)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其内含有的消化液是

肠液、胰液和胆汁。

(7)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胰腺和[ ]肠腺,

其内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8)我们每天吃的馒头最终在[ ]小肠中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9)胃腺分泌胃液,其内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10)淀粉最初在[ ]口腔消化;

蛋白质最初在[ ]胃消化;

脂肪最初在[ ]小肠消化。

(11)现在一些口服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或糖衣里,你认为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为胃部不能消化淀粉,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胃部的刺激。

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被化

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

成消化道顺序的各个器官。请

图回答:

(1)曲线甲代表的消化,曲线乙代表的消化。

(2)图中字母C所代表器官的名称是。

(3)肝脏分泌的胆汁是从(填字母)进入消化道的。

【本题答案】(1)脂肪、蛋白质(2)胃(3)D

3、下表是探究食物在口腔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设计,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

(1)②号试管不变蓝的原是。

(2)①号与②号试管对比说了。

(3)②号与③号试管对比说了。

(4)②号与④号试管对比说了。

(5)②号与⑤号试管对比说了。

【本题答案】

(1)淀粉在唾液作用下转变成了麦芽糖

(2)唾液能消化淀粉

(3)只有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才能更好消化

(4)唾液只能消化淀粉

(5)37℃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适宜温度

4、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后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

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其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唾液

【本题答案C】

5、下列有关人体消化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各种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最适合温度为400C

B.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

C.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可被小肠吸收的物质

D.胆汁内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本题答案B】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温度应该是体温,约37°C;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麦芽糖并不能被人体吸收,麦芽糖要继续被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胆汁不含消化酶。

6、请你当一次营养师:父母为了让你在期末考试期间精力旺盛,考前精心准备

了四组食谱。从“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下列哪一组最为科学( )

A.鸡蛋、面包、羊肉串、鱿鱼

B.鸡肉、番茄、M饭、牛奶

C.馒头、火腿、汉堡包、烤鸭

D.土豆、面条、生菜、玉M

【本题答案B】不少同学会错选C,觉得汉堡包中含有青菜叶。这里同学们要注意,果蔬类在膳食中占得比例居第二位,仅靠汉堡中的一片青菜叶远远不够。

7、欲购买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应关注下列哪一个标志()

【本题答案A】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分为A级和AA级。可适当看课本43、44页

小记:

亲爱的猴孩子们,请允许我犯傻般的这样称呼你们。这是老师第一次用WORD的形式,将我们第二章的知识点总结梳理了一下。想告诉孩子们,我体会到你们的努力和用心。因为

老师也一直在很用心很用心的努力着。老师同大家一样,一样在路上,在通向自己梦想的路上,奔跑!

最后,愿我们的付出得到回报。

提拉M苏

2011-10-29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课)【教材分析】

【知识梳理】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无机盐:含量少,作用大 食物中的糖类:主要的物质 营养物质蛋白质:构成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的主要, 脂肪:备用的物质提供。 A:缺乏易患 维生素 B1:缺乏易患 C:缺乏易患 D:缺乏易患 口腔:的咀嚼,的搅拌 咽:食物的 消食道:能,将食物推入 化胃:通过将食物与胃液充分的混合,并初步消化 消道小肠:是和的主要场所 化消化大肠: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和系统肛门 吸唾液腺:分泌,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 收消胃腺:分泌,含蛋白酶可初步消化 化肝脏:分泌胆汁,不含,对起乳化作用 腺肠腺:分泌,含有消化、蛋白质和的酶 胰腺:分泌,含有消化、蛋白质和的酶 淀粉————→ 食物的消化蛋白质———→ 脂肪————→ 营养物质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 的吸收主要场所是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典型例题】 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唾液 解析:此题考查各消化液的作用。能消化脂肪的有胰液、肠液、胆汁,所以选C。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第二章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汇总复习课程

第二章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1、大气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2.两大过程 (1)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 (2)保温作用: 4.意义 [点睛]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

2、 热力环流 3、 大气水平运动

反之越小 1.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 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风暴潮是怎样形成的?其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形以什么为主? :风暴潮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1)风力较大;(2)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即向岸风或迎岸风)。风暴潮一般对沿海平原地区危害更大。 4、风向 (1)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 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2)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近地面风: 北半球高空风: (3)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②判断南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风向在水平 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③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 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2.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风力 (2)等压线稀疏————风力 3.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4.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 (3)低气压过境时, 高气压过境时, (4)低气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 5、风带气压带的形成 三圈环流 气压带 风带 极锋 6、北半球气压中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规律: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22 1gt h =,速度公式:v=gt 3.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3(:)12--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以下公式全是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常用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 1v t =v 0+at ○2x=v 0t+at 2 /2 ○ 3v t 2-v 02=2ax ○42/02 t t v v v v =+=-x=(v 0+v t )t/2 ○52aT x =?(一定是连续相等的时间内) (1).上述各量中除t 外其余均矢量,在运用时一般选择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该量与v 0的方向相同则取为正值,反之为负。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结果是正值,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反。 另外,在规定v 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 为正值,表示物体作加速运动,若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作减速运动;若v 为正值,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 为负值,表示物体沿反向运动;若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 (2).注意: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 专题三.汽车做匀变速运动,追赶及相遇问题 (1)追及 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如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从不同地点出发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若二者速度相等了,还没有追上,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 若二者相遇时(追上了),追者速度等于被追者的速度,则恰能追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二者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二者的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再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有最大距离,位移相等即追上. (2)相遇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分析同(1). 相向运动(两物体对着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H2O(g) CO(g)

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④闭合回路“成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水” 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⑤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正正负负” ⑥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氧化,正还原” 负极:失电子,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

第2章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3)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 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数学选修2-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好好记公式,你们是最棒的,加油,老师与你们一起努力!) 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准线方程 2a x c =± 2 a y c =± 13、设M 是椭圆上任一点,点M 到1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2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 2 F F e d d M M = =.

双曲线方程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1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 10,0x y a b a b -=>> ()22 22 10,0y x a b a b -=>> 范围 x a ≤-或x a ≥,y R ∈ y a ≤-或y a ≥,x R ∈ 顶点 ()1,0a A -、()2,0a A ()10,a A -、()20,a A 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实务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存货 一、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存货在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自行生产方式 及盘盈方式下初始计量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继而对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作了相应地案例解析,着力解析 了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二、关键考点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委托加工方 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指标计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三、历年试题分析 四、本章知识点详解 知识点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备供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备供消耗)等。 【备注】 常见存货有: ①原材料 ②在产品 ③半成品 ④库存商品 ⑤周转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1.存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知识点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入账价值基础 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①几乎所有的商品; 消费税只针对 特定商品征纳

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③运输业、电信业; ④转让商标权及版权。 …… (二)不同取得渠道下存货的入账价值构成 1.购入方式 (1)非商业企业 【备注】 ①仓储费(存货转运环节的仓储费应入存货成本,另外,生产过程中的仓储费列入“制造费用”)通常计入当期损益; ②关税=买价×关税率; ③进口商品的进项税=(买价+关税)×增值税率17%; ④合理损耗计入存货采购成本,追加了合格存货的单位成本。 经典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1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2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取得运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运费2000元,增值税220元。另付装卸费用160元、途中保险费用为4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202560 B.236780 C.202780 D.19456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原材料的入账成本=2000×100+2000+160+400=202560(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025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220(=34000+220) 贷:银行存款236780 【拓展】原材料的单位成本=202560÷96=2110(元/吨) (2)商业企业 商业企业进货费用的三种处理 ①与非商业企业相同:进货费用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②先进行归集入“待摊进货费用”,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留存部分的进货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③金额较小的,也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关键考点】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计算,尤其是合理损耗、运费及仓储费的会计处理。 经典例题【2015年多选题】企业为外购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正确答案』ABC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学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4、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第一节要点梳理 1、在六种营养物质中,既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又能构成人体的是、、。只能构成人体不能为人体提能量的是、,既不能构成人体,又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又非常巨大的是。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是:,备用能源物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体内的各种养分只有溶解在中才能被运输,人体缺少铁易得,缺少碘易得。 2、缺少VA得病,缺少VB得病,缺少VC得病,缺少VD得病。 3、可以通过测定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科学实验中设置,科学试验的数字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这样才能。 典型例题 例1现在有一个病人既患夜盲症,又患佝偻病,十分苦恼;医生建议他吃药的同时,再补充一些食物。你认为他应补充的最佳食品是() A.胡萝卜B.动物肝脏C.标准粉D.新鲜蔬菜 例2张陶在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时,她探究的问题是“核桃仁含有多少能量”,在实验过程中,她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称出核桃仁的重量为6克;又找到一个锥形瓶,里面放上适量的水和一只温度计;点燃核桃仁加热锥形瓶里面的水;等核桃仁完全燃烧后,看到温度计的温度上升了12℃。于是,她得出结论:每100克核桃仁所含有的能量是:4.2焦×12÷6×100=820焦。请

你对张陶的探究过程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 解析:张陶的探究过程及得出的结论是有错误的:①没有使用易拉罐将锥形瓶及点燃的核桃仁罩住。这必然导致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大量散失,使计算结果偏低。②没有称量锥形瓶里面水的质量。③计算公式有误。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因此计算式子中应当再乘上锥形瓶里面水的质量数。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每克食物所含能量=平均温度差×水的毫升数× 4.2÷测定食物的克数。 一、达标检测 1、和尚食素(不吃肉食),却没有患夜盲症,你认为这是因为() A.植物性食物也含有VA B.新鲜水果也含有VA C.VA可以由其他物质代替 D.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VA 2、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使用铁制炊具,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 A.铁是维生素的成分 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C.铁可以防治贫血 D.铁是骨胳的组成成分 3、(2009,山东)“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给小丽增服()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下表是五种食物(100克)含各种营养数量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点通传奇专用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一条. 分类:(1)速度随着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2)速度随着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速度公式: 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t时间内;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就可以得到t时刻物体的. 一、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加速度a恒定不变; (2)v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a与速度v同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a与速度v同向. 二、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公式v=v0+at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v0是开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称为初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称为末速度;at是在时间t内的速度变化量,即Δv=at. 2.公式的适用条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3.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 4.特殊情况 (1)当v0=0时,v=at,即v∝t(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a=0时,v=v0(匀速直线运动). 针对训练质点在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222所示,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 m/s,经过3 s 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14 m/s,若再经4 s到达C点,则在C点时的速度多大? 答案26 m/s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一辆以12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险情而紧急刹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汽车刹车后5 s末的速度为() A.8 m/s B.14 m/s C.0 D.32 m/s 答案 C 2.火车机车原来的速度是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机车行驶到下坡末端,速度增加到54 km/h.求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答案25 s 12.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立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时,交通灯恰好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一半的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的过程用了12 s.求: (1)卡车在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 12、(1)-1 m/s2 2 m/s2(2)8 m/s 6 m/s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v t,在速度图象中,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 t图象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围的矩形面积.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由v t图象求位移: (1)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32甲所示,把物体的运动分成几个小段,如图乙,每段位移≈每段起始时刻速度×每段时间=对应矩形面积.所以整个过程的位移≈各个小矩形.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5.山脉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 7.要想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 ....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 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 ...... .....,是高原山地气候 11.受海陆位置 ....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降水量>800mm)、半湿润地区(400mm<降水量<800mm)、半干旱地区(200mm<降水量<400mm)、干旱地区(降水量<200mm),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在西北地区。 14.受纬度位置 ....共同影响,我国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和海陆位置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学案3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知识梳理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6类):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需经消化后才 能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三者可直接被人体吸收), 唾液腺:分泌 胃腺:分泌 肠腺:分泌 胰:分泌 肝脏:分泌 ,其不含消化酶,只能 脂肪。 最大的消化腺是 ;最膨大的消化道是胃;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3、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在消化系统中 逐步被分解成简单、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 4、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 的过程叫做吸收。小肠与大肠比较说出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①________ 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_ 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1、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脂肪 B .糖类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2、某同学参加长跑前准备了以下食物,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水果糖 B .牛肉干 C .花生米 D .牛奶 3、不经人体消化可直接被吸收的物质( ) A .牛奶 B .鸡蛋 C .维生素 D .肥肉 4、2008年我国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人的生长发育 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不法分子在婴幼儿奶粉加入 三聚氰胺正是假冒了该种营养成分。 5、和尚食素(不吃肉食),却没有患夜盲症,你认为这是因为( ) A .植物性食物也含有V A B .新鲜水果也含有V A C .V A可以由其他物质代替 D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 转化成V A 6、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使用铁制炊具,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铁是维生素的成分 B .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C .铁可以防治贫血 D .铁是骨胳的组成成分 7、“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消 化 系统

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1、观察蜗牛借助进行观察。蜗牛喜欢生活在的地方,以为食。 2、蜗牛有觉、觉、觉、觉,但无。 3、生物:①.有能②.能生长③.能进行(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构成(除病毒)⑤.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⑥.有和变异的特性⑦.能并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②植物能,自己制造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在植物体内的一个结构—中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 5、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和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构成;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分裂产生的。 8、细胞结构:(1),功能 (2),功能(3),含有 (4)、,内有(5)、,内含,进行的场所(6)、,功能 9、显微镜的构造:(1)、(2)、(3)、 (4)、(5)、(6)、(7)、 (8)、(9)、(10)、(11)、 (12)、(13)、(14)、 10、显微镜的使用包括: a.安放:左手托,右手握,镜筒在,镜臂在,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使正对通光孔,再转动,让对准通光孔。通过目镜观察,同时睁开,调节(光线亮时用,光线暗时用),看到一个视野。 c.放片: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上,两端用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 d.调焦:①眼睛盯住,向前转动,使镜筒慢慢,物镜靠近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②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调节,使镜筒慢慢,直到,再转动,使物像更加清晰。

1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X; 12、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上下左右全颠倒)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移动。 13、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在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正中心,然后,使对准,再稍微调节,即可看到进一步放大的物像。 1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表皮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⑤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 染色:滴加 16、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可能是因为 ,应该;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应该。 17、细胞分裂:一个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 分裂成的过程。 18、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到两个子细胞中。 19、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使得个体数目;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但个体数目。(填“增加”“减少”“不变”)20、细胞的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它们能,合成,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 21、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的细胞,即形成。 22、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和的结果。 23、许多相似,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形成组织。 24、植物组织:(看下图填空) A B C E D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对预防牙龈出血起主要作用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的物质依次是()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C.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D.麦芽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消化道的器官是() A.肝脏、胃、小肠B.口腔、小肠、肠腺 C.食道、胃、大肠D.唾液腺、口腔、咽 4.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哪些腺体分泌的() ①胃腺②胰腺③肠腺④肝脏⑤唾液腺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 5.在设计航天食品时,午餐包里已经准备了八宝米饭、酱香牛肉肠、五香鲽鱼、柠檬茶。根据均衡膳食原则,你认为还应增加的食物是() A.黑米炒面B.花椰菜C.宫保鸡丁D.桃汁饮料 6.下列生活习惯容易造成龋齿的是() A.喜爱吃零食、多吃甜食B.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C.喜欢喝牛奶D.多吃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 7.人类的食物是有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等提供的,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和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 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肪④水分⑤维生素⑥无机盐. A.①⑤B.②④C.②①D.③⑥ 8.下列疾病与其病因对应不正确的是() A.贫血--缺钙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C.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D.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 9.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 A.口腔、口腔、胃B.胃、胃、胃C.口腔、胃、小肠D.口腔、胃、胃

必修三 第二章 统计 知识点总结及复习题

第1课时随机抽样 一、目标与要求: 理解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 二、要点知识: 1、三种抽样方法、、,其中简单随机抽样分为抽签法、随机数法。 2、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都是一种,抽样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它们都是不放回抽样。 2)区别:一般的,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常采用;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常采用;一般情况下,采用。 三、课前小练: 1、要了解一批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200个产品进行检测,则这200个产品的质量是()A总体 B总体的一个样本 C个体 D样本容量 2、为了调查某城市自行车年检情况,在该城市主干道上采取抽取车牌个数为9的自行车检验,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抽签法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3、要从已编号(1-50)的50部新生产赛车中随机抽取5部进行检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部赛车的编号可能是() A. 5,10,15,20,25 B. 3,13,23,33,43 C. 5,8,11,14,17 D. 4,8,12,16,20 4、某校有老师200人,男生1200人,女生1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女生中抽取的人数为80人,则 n=。 5、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1003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50的样本,则在抽样过程中,被剔除的个体数为,抽样间隔为。 四、典例分析: 例1、某工厂平均每天生产某种零件大约10000件,要求产品检验员每天抽取50个零件检查其质量情况,假设一天的生产时间(8小时)中,生产机器零件的件数是均匀的,请你设计一个抽样方案。

地理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 是城市的主要 职能 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 住宅区的分化; 位置上是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 高坡、文化区联 系,配套设施完 善,环境优美 低级住宅区 位于内城、与 低地工业区联 系,配套设施缺 之,环境较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 口数量昼夜差别 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内 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 移,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及交通干线两侧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同时地租、工资水平、历 距市屮心距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翻距离递减示意图

OA :商业区AB住宅区BC工业区 3、空间结构的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划分: ①划分标准:城市人口规模 ②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大城 市;20万?5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小城市。 2、服务范围的差异: 3、影响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例如上海;发达的交通条件, 例如石家庄;丰富的资源条件,例如大庆。 二、城市的等级体系 1、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差异 2 第三节城市化 一、概念、标志、意义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 市化 2、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完整版)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知识点.doc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知识梳理一】 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其中哪些营养物质属于有机物?哪些属于无机物? 答: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六大营养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能够 提供能量的仅有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类。 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不同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的主要作 用是用于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 注意:同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脂肪提供的能量多。 3、维生素的作用以及缺乏相应的维生素,人体会出现哪些疾病? 答: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对他的需要量也很少,但是它对人体的作用是其他营养物不能替代的。 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 维生素 A 夜盲症肝脏、鱼肝油、绿色蔬菜、瓜果、胡萝卜 维生素 B1 神经炎、脚气病米糠、麦麸、酵母 维生素 C 坏血病新鲜水果蔬菜 维生素 D 佝偻病、组织疏松症肝脏、鱼肝油等 4、缺乏相应无机盐,人体会出现哪些疾病? 答:缺钙 ----- 儿童易患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会患骨质疏松症; 缺铁 ----- 缺铁性贫血; 缺碘 ----- 成年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患呆小症。 【适时练习一】

1、常吃标准米、标准面能有效预防(B ) A.夜盲症 B .脚气病 C .坏血病D.佝偻病2、下表列出了 A、B、C、D、E 五种食物(各 100g)的主要营养成分: 食物糖类(克) 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 A 维生素 C 维生素 D (克)(克) A 0.4 90 9 4 7 45 B 49.3 7 32 40 10 0 C 9.8 6.2 62 7 12 14 D 52.3 0.3 12.3 0 5 4 E 15 3 6 3 230 0 ( 1 )根据上表可知,食物有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含有较多的能量,食物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食物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填上表中食物代号)。 ( 2)一个小孩,经常吃钙片,但还是得了佝偻病。你建议他多吃表格中 的类食物。 (3)表中还没有列出的营养成分有水分、和一部分其它维生素等。 ( 4)吃牛肉、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防治脚气病,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本题答案】( 1) B、 A、E、A(2)A(3)无机盐( 4)维生素 B1 3、某人阑尾炎手术后,为了促其伤口愈合,你建议她多吃一些?() A 蔬菜B水果C粗粮D奶、蛋、鱼、肉 【本题答案D】蛋白质具有修复受损细胞的作用,所以手术后应多吃含蛋白质 多的食物。 4、现有一病人既患夜盲症又患佝偻病,十分苦恼。医生建议他吃药的同时,再 补充一些食物。你认为他可补充的最佳食品是(C) A.胡萝卜B.鱼 C .动物肝脏D.新鲜蔬菜 【知识梳理二】

第二章__整式的加减概念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知识点 知识点1、单项式的概念 式子x 3,m t xy a ---,6.2,,32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象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一种特殊的式子,它包含一种运算、三种类型。 一种运算是指: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只能是乘法的一种运算,不能有加、减、除等运算符号; 三种类型是指:一是指数字与字母相乘组成的式子,如ab 2;二是指字母与字母组成的式子,如3xy ; 三是指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如m a ,2-,。 知识点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项式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或小数。如42x 的系数是2;3ab 的系数是3 1,2.7m 的系数是2.7。 (2)单项式的系数有正有负,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要注意包含在它前面的符号,如-()xy 2的系数是-2 (3)对于只含有字母因素的单项式,其系数是1或-1,不能认为是0,如-2xy 的系数是-1;2 xy 的系数是1。 (4)表示圆周率的π,在数学中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当它出现在单项式中时,应将其作为系数的一部分, 而不能当成字母。如2πxy 的系数就是2π 知识点3、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1)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不要漏掉字母指数是1的情况。 如:单项式z y x 342的次数是字母z y x ,,的指数和,即4+3+1=8,而不是7次, 应注意字母Z 的指数是1而不是0. (2)单项式是一个单独字母时,它的指数是1,如单项式m 的指数是1,单项式是单独的一个常数时, 一般不讨论它的次数。 (3)单项式的指数只和字母的指数有关,与系数的指数无关。如单项式-43242z y x 的次数是2+3+4=9 而不是13次。 (4)单项式通常根据实验室的次数进行命名。如x 6是一次单项式,xyz 2是三次单项式。 知识点4、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a 、概念中“几个单项式的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项式相加。 如x a a 432++,2+3-7等这样的式子都是多项式。 b 、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前面的符号,如多项式-9623-+a xy 共有三项,它们分别是-32xy ,a 6,-9, 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几个单项式就说这个多项式是几项式如-9623-+a xy 共有三项,所以就叫三项式。 c 、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也不是各项字母的指数和,而是组成这个多项式的单项式中次数 最高的那个单项式的次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