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两课时)

3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两课时)

3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两课时)
3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两课时)

授课课题: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对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了解计算机的各种分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对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了解计算机的各种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时安排: 2课时

参考资料:无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的特点

尽管计算机在规模、性能、用途、结构等方面有差异,但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计算机里面有运算器,运算器主要功能就是运算,而且运算速度特别快,而计算机是使用二进制进行运算,位数很多,所以精度高。

2、程序控制下实现操作自动化。

计算机里面有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程序的要求自动跳转到相应的位置进行操作,所以可以脱离人的干预自行操作。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带有存储器,可以存放大量的数据,在运行的时候还可以根据程序的要求读出所存储的数据。

计算机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以判断一个条件的真假,并根据结果自动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4、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计算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都是被一层保护膜覆盖着的,可以避免大多数的外界损坏,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而且计算机由于同时具有计算和逻辑判断的功能,使得计算机不但可用于数值计算,还可对非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使得计算机可以在各行各业都发挥出它的效率。

二、计算机的类型

1、按信息表示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分类

(1)模拟计算机

运行模拟信号的计算机,常用于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2)数字计算机

就是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结合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长处设计出来的一种特殊计算机。

2、按使用范围分类

(1)专用计算机

专用领域使用的计算机,如影视编辑计算机和军事训练计算机。

(2)通用计算机

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可以在大多数领域使用,应用范围大,但是不专业,所以达不到专业领域的高要求。

3、按照规模和性能分类

(1)巨型机

超级计算机,主要进行复杂的计算。

(2)大型机

容量比巨型机稍小,造价比巨型机小,大型企业使用。

(3)小型机

规模和运算速度比大型机差,由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使用和维护,适合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使用。

(4)微型计算机

个人电脑,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的计算机。

(5)工作站

介于微型机和小型机之间的高档微型计算机。

(6)服务器

网络环境下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共享设备,运行稳定,存储容量大。

作业布置:无

教学后记: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说明

14《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石角镇中心小学桂花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手法,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二自然段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用“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等词句,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最后用“……”含蓄地表明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 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容。 2.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容,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仿照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容,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的总分构段方式,能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手法把景物写具体。运用总分构段方式,并模仿练习写一处景物。

最新人教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九册 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九册中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的第二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 习的,教材的编排是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来求三角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 的操作过程,同时渗透了旋转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灵活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 思考方法,在探索学习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与态度: 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 2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内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破传统的以 教师讲解与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广泛参与操作实践,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情感 得到发展。 2、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习方法上我侧重以下几点: 1.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将所研究的三角形面积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2.操作实验法。学生自己动手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摆出自己学过的图形,弄清三角形 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3.学习讨论法。在操作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 关系,从而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说教学过程 针对上述内容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的面积计算?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这样,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对己有知识及其形成过程的记忆,为学习新知识 做准备。 2、大家看看胸前的红领巾,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如果要想知道它用多少面料,你会算吗?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你们有兴趣吗?(揭示课题)(二)、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1、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三年级数学《三角形(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三角形(新课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内容结构及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

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五单元三角形 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用每秒钟执行定点加法的次数或平均每秒钟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衡量。运算速度快是计算机的一个突出特点。 2. 计算精度高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计算工具只能达到几位有效数字(如过去常用的四位数学用表、八位数学用表等),而计算机对数据的结果精度可达到十几位、几十位有效数字,根据需要甚至可达到任意的精度。 3. 存储容量大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存储大量数据,这使计算机具有了“记忆”功能。目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已高达千吉数量级的容量。计算机具有“记忆”功能,是与传统计算工具的一个重要区别。 4. 具有逻辑判断功能计算机的运算器除了能够完成基本的算术运算外,还具有进行比较、判断等逻辑运算的功能。这种能力是计算机处理逻辑推理问题的前提。 5. 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由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是将程序和数据先存放在机内,工作时按程序规定的操作,一步一步地自动完成,一般无须人工干预,因而自动化程度高。这一特点是一般计算工具所不具备的。计算机通用性的特点表现在几乎能求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一切类型的问题,能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扩展资料: 应用领域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辅助管理者提高决策水平,改善运营策略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具体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已成为当代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据统计,80%以上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信息管理,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导方向。信息管理已广泛应用与办公自动化、企事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与决策、情报检索、图书馆里、电影电视动画设计、会计电算化等各行各业。 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值计算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工作中,科学计算的任务是大量的和复杂的。利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和连续运算的能力,可以解决人工无法完成的各种科学计算问题。例如,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火箭发射等都需要由计算机承担庞大而复杂的计算量。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利用计算机实时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按最优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或自动控制。采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量及合格率。因此,计算机过程控制已在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电力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1)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第二学段中提出“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课标解读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图形认识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二是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图形自身的认识,是进一步研究图形的基础。如:本单元中认识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都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大小、位置、形状之间关系的认识。如:本单元中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是对图形大小关系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分类”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特征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形象地揭示三角形按角分得的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二是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按边分类较难一些,教材不强调分成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3、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求是小学刘晖教案 学情分析: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语句理解词语。但深刻的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教学时,教师应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庐山那美丽的云雾里。 3、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师引: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知道了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庐山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简笔画勾勒庐山大概轮廓。 师:作者最喜欢什么景色?你从课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尤其)——通过重点词知道的。从课题入手(神秘美) 2、引入过渡:是的,庐山景色很美,但庐山的云雾更神奇,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那么庐山的云雾到底神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板书课题《庐山的云雾》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通过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并通过教师简短的过渡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删除 二、品析课文二三自然段,感受庐山云雾的美。 (一)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看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是围绕哪句话讲的?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2、学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第3课时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注重数据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 3.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有序思考、逻辑判断等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角形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夯实基础。(预设8分钟) 1.计算练习。(第10题) 25×12÷2 122×8÷2 25×(12÷2) 122×(8÷2) 这节课,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进行练习。计算时采用男女生比赛。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或字母表示出来。 2.不计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 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提醒:第三幅图,你为什么会上当?怎么改就可以了? →点拨:在选择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3.量一量、再计算。 32 18 46 4 5

(1)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第12题) (2)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数),算出它的面积。(第15题) 提示:量的时候要量哪些数据?(取整厘米数) 导学单:时间3分钟 (1)组长分工,1人负责把红领巾的边拉直,1人度量,1人记录。 (2)想一想,可以怎样量出红领巾的高? (3)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小组围绕导学单展开测量活动,再算出红领巾的面积。 二、变式练习,优化结构(预设11分钟) 1.画一画。(第11题) 你能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一个格子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画完后请把底和高的长度标出来。 导学单(时间:5分钟) 2.汇报交流画法。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总结写出公式,加以还原: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高=三角形的面积×2 =9×2 =18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提醒:分析学生列举的几种方法。 (1)注意有序思考。 (2)注意特殊形状:底2厘米,高9厘米;底1厘米,高18厘米(横着画)2.说一说。(第16、17题)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 交流内容 1. 涂色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这个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点拨方法和解答疑惑。 让学生自己说说判断的方法。 补充:还可以把每个涂色三角形进行分割,也能证明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引导:1.求出底和高。2.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就相当于求谁的面积?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电脑应用课使用)

问题:请同学想象一下第一台计算机的模样 二.知识点剖析(130分钟) (一)、计算机的产生: 1、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人们预先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传递。 2、计算机的发展史: 1)机械式计算机时代 A.帕斯卡:法国人。于17世纪制造出一种机械式加法机,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 B.莱布尼兹:德国人。于1672年,发明了乘法计算机,他是受中国易经八卦的影响最早提出二进制运算法则。他认为中国的八卦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记数法,对200多年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巴贝奇: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研制出差分机和分析机,为现代计算

机设计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D.阿达(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拓者):1834年11月,阿达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查尔斯·巴贝奇。此时的巴贝奇正在到处游说他的计算机设想。当时的人们很少有人理会他,以为他是在“痴人说梦”。但当遇到阿达时,他也将自己的设想全盘托出,讲给阿达听。此时的阿达只有18岁,但她听完他的设想并看了他的文稿后,彻底地领会了他的设想,并深深地为之陶醉。凭着她深厚的科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设想,世界将因之而改变。随后阿达设计图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设计者。 E.阿兰.图林(人工智能之父):1950年,他的一篇论文发表引来的惊雷,是在“第一代电脑”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篇论文甚至可以作为“第五代电脑”和“第六代电脑”的宣言书。从此,人们更愿意把阿兰·图林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后来人们纪念他的卓越贡献,设立了计算机最高奖,“图林奖”。 F.冯.诺依曼(电子计算机之父):指出计算机是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还指出在计算机内部,机器能够识别的是0,1表示的二进制数。 2)电子式计算机时代 A.1926年,美国人发明电子管,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 B.1936年,图灵和诺依曼共同开发出后来被称之为“冯诺依曼存储器。 C.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是投入运行。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亚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的缩写。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分类》教案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和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能力目标: 知道三角形可以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3.情感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类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和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的本领。 教学重点: 能将三角形按角分类,并知道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特征。教学难点: 辨别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三角尺、彩纸、卡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阶段 (1)师:指出下面各是什么角? 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 (2)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线段和角,如果把角的两条边看作线段,把角的两个端点连起来会出现什么图形?(三角形) 那你能告诉老师,这些在三角形里的角分别是什么角吗?(PPT边演示,边提问)(3)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我们今天就一起进一步来学习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二、探究阶段 (1)老师请你们动手在小卡片上任意的画一个三角形,画完后标一标你画的那

个三角形内的每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2)老师请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他画的作品。 (3)观察黑板上你们画的三角形,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把它们分分类呢?可以怎么分?(小组内讨论一下) (4)师:请一个学生代表上台汇报他们小组的发现和讨论出的分类结果。设疑:这样的分类能把我们所画的三角形全分完吗?有没有第四类?看看你手中画的三角形,有没有不属于这三类的中的任何一类?有没有两处都可以放的三角形?如果没有,请几位同学也将自己画的三角形展示在黑板上,归入哪一类?能找到相应的位置吗? (5)就像我们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你能给每一类的三角形取一个名字吗?理由?(直角是这类三角形与其它两类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你能给其余两类三角形取个名字吗?名字可以任意取,但是要求取的名字也能反映出该类三角形的主要特征。(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6)补充课题。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7)定义: 师:那谁能来根据我们前面分类时的标准尝试着定义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板书: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只能将其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3种。 (9)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按角来分可以分成三类,就好像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边说边把集合图展示在黑板上)

计算机具有什么特点

1. 计算机具有什么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内部操作自动化。 2. 简述Cache、ROM、RAM的特点。 Cache:在CPU与主存储器之间设置的一个一级或两级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其信息是随着计算机的断电自然丢失。只读存储器ROM:只能从存储器中读数据,而不能往里写信息,计算机断电后数据仍然存在。随机读写存储器RAM:既可以从存储器中读数据,也可以往存储器中写信息,用于存放运行程序所需的命令、程序和数据等,计算机断电后信息自然丢失。 3.盘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各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软盘的技术指标有:面数、磁道、扇区、存储密度和容量。磁道是以盘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每个磁道被分成若干区域,称为扇区。容量指软盘所能存储数据的字节数。 4、微机主板主要有哪些部件构成?各部件有什么功能? 微机主板包括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中,芯片组是核心,为计算机中的各部件建立可靠的安装、运行环境,为各种外设提供可靠的连接。CPU插座用于固定连接CPU芯片;内存插槽用于连接内存条;总线扩展槽用来连接各种功能卡;输入输出接口用来使主机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有效的相连 5、利用鼠标操作中文Windows XP有那几种方法? 有五种操作方法,即:1)指向: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个目标上2)单击:选择指定的目标3)双击:用来激活、启动或打开一个项目4)右击:显示指定项目的快捷菜单5)拖动:把目标项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6、在Windows中,进行哪些操作可以退出应用程序? 1)单击应用程序窗口右上角的关闭窗口按钮。(2)双击应用程序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3)按快捷键Alt+F4。(4)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菜单命令。(5)按Ctrl+Alt+Del键,从关闭程序列表中选择程序,再单击“结束任务”按钮。 7、要将D:\user\stu.doc移动到D:\exam文件夹中,简述其操作。 单击选中D盘下USER目录下的stu.doc,单击右键选择剪切,然后打开D盘下的exam文件夹,单击邮件选择粘贴。 8、简述Windows XP中启动应用程序的三种方法。 在开始菜单的程序下启动。2.直接找到应用程序所在的可执行文件双击执行。3.开始菜单运行项。 9、简述多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多媒体是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并与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的结合,形成一个可组织、存储、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集成环境和交互系统。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包括: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 10、简述在Word中,移动文字与图形的过程。 首先选定要移动的对象,并指向它。按住鼠标左键,把指针移到新的位置,再松开鼠标按钮,对象就被移动到新的位置。使用编辑菜单下的剪切和粘贴命令、“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和“粘贴”按钮、键盘的Ctrl+X,Ctrl+V操作,同样可以完成此操作。 11、Word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所见即所得;图文混排技术;绘图和制表功能;排版功能;文件格式转换功能;

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63~64页例5、“做一做”及第65~66页练习十五第4、5、9、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种类特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三角板、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卡片。 卷^甑字12帀呈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三角形,请你们仔细观察,并给它们分类, 说说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新课讲授】 教学例5 知识点:三角形的分类 1.先想一想按角分类怎样分? 自己先试着分,然后再6人小组交流。

小组讨论汇报: (1)按角分: 按锐角个数分:把有三个锐角的放在一起,有两个锐角的放在一起,分成两 按有没有直角分:有一个直角的放在一起,没有直角的放在一起。 (2)出示三角形关系图 (3)出示三角形关系表 2.按边分的: (1)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三角形按下列标准分类: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三角形按照边的长度不一,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教师出示三角形关系表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就叫等腰三角形。在这些等腰三角形里,好像有一个三角形长得很特别,你们发现了吗?(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小结: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交通标志牌是等边三角形…… 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分别测量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测量,教师个别指导。 提问:谁愿意把你的测量结果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讨论汇报。 小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 【课堂作业】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 (1) 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 (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3)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4) 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20°,其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3.按要求把序号填入相应的圈内 4.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庐山的云雾 第二课时

编号:08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进程: 一、检查复习 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

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 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优质教案.doc

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3课时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P91~92例2及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能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3.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共同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出的?(演示推导过程)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二、互动新授 l.谈话: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佩带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如果要想知道它用多少面料,要怎样解决呢?(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追问: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猜测,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2.请每个小组拿出三角形学具,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每组都有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师提出操作要求: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并思考: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这里不让学生回答,而是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问世之初,主要用于数值计算,“计算机”也因此得名。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智能模拟等各个领域,能处理包括数字、文字、表格、图形、图象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与其她工具与人类自身相比,计算机具有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与精确性等特点。 (1) 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部件采用的就是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远非其她计算工具所能比拟, 且运算速度还以每隔几个月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在快速发展。目前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几百亿次运算,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极其复杂的运算问题;即使就是微型计算机,其速度也已经大大超过了早期的大型计算机,一些原来需要在专用计算机上完成的动画制作、图片加工等,现在在普通微机上就可以完成了。 (2) 存储容量大:计算机的存储性就是计算机区别于其她计算工具的重要特征。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运算指令等存储起来,以备随时调用。存储器不但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够快速准确地存入或取出这些信息。 (3) 通用性强:通用性就是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基础。任何复杂的任务都可以分解为大量的基本的算术运算与逻辑操作,计算机程序员可以把这些基本的运算与操作按照一定规则(算法)写成一系列操作指令,加上运算所需的数据, 形成适当的程序就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4)工作自动化:计算机内部的操作运算就是根据人们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控制执行的。只要把包含一连串指令的处理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便会依次取出指令,逐条执行,完成各种规定的操作,直到得出结果为止。 (5) 精确性高、可靠性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很高,差错率极低,一般来讲只在那些人工介入的地方才有可能发生错误,由于计算机内部独特的数值表示方法,使得其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当长,可达百位以上甚至更高,满足了人们对精确计算的需要。 2、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处理的对象、用途与规模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面介绍常用的分类方法。 (1) 按处理的对象划分 计算机按处理的对象划分可分为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与混合计算机。 ◆ 模拟计算机:指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其特点就是参与运算的数值由不间断的连续量表示,其运算过程就是连续的,由于受元器件质量影响,其计算精度较低,应用范围较窄。模拟计算机目前已很少生产。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美轮美奂的写景散文,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上能够根据上下文,联系绳或实际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但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手法,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二自然段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用“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等词句,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最后用“……”含蓄地表明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 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仿照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的总分构段方式,能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手法把景物写具体。运用总分构段方式,并模仿练习写一处景物。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诵读《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题西林壁》。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与庐山有关的诗词,引导学生积累,并将注意力指向“庐山”,自然导入本课的学习。)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 2.学生齐读课题——庐山的云雾 3. 学生认读词语。 第一组:幽谷瀑布流连忘返

第2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

第2课时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1内容及P92例2,完成教科书P92“做一做”第1~3题和教科书P93“练习二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探究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准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空间观点和初步的推理水平。 3.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准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形纸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问题。 师:求做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其实是求红领巾的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是求一条红领巾的面积。 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学情预设】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 师:怎样才能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动手操作,自主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师:三角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呢?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 2.分组活动,动手操作。 师:想好了吗?(想好了)我们现在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究之前先听清楚操作要求。(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学生4人一小组,展开操作活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交流,分享探究过程和结果。 师: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学情预设】预设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另一条直角边(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结合学生的展示,课件演示。 预设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学生上台展示后,课件演示。 预设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推理过程跟前面的基本相同,此时能够直接说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预设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预设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教学提示】 展示交流时,教师结合巡视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分类》教案1

三角形的分类(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三角形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2、能根据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将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能总结出: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通过折叠,探索,初步体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部分特征: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它的两腰、两底角都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部分特征: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它的两腰、两底角都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学准备:剪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三角形吗?谁能说一说? 生:见过红领巾、三角架、钟面等。 师:每个小组桌上都有许多小棒,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相同颜色的小棒长度相同,不同颜色的小棒长度不同。 师:你能用这些小棒搭一些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吗?比一比,谁搭的又快又多?(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注意小棒要首尾相连。) 二、观察分类 师:你能把搭的三角形分一分类吗? 生汇报:按角分类: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 两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三条边都一样长的三角形)师:谁再来总结一下。 生:三角形可以分为两类:两条边相等的(其中包含三条边都相等的)和三条边都不相等的。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为三角形起名。 看书P48 出示板书: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三角形吗?

生:举例。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用手势表示) 生:手势表示图(13)是等腰三角形。 师: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师:请大家再来搭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看谁搭的有快又好。师: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分别有什么性质?你知道吗?我们下一课来进一步研究。 四板书: 三角形的认识 三条线段首尾连接而成的平面图形就是三角形。 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五作业 一填空 1 由()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2 锐角三角形有()个锐角 3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4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正三角形,也叫() 二判断 1 直角三角形没有锐角() 2 正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 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反思:

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

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 计算机具有以下特点: 快速的运算能力 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基于电子脉冲电路原理,由电子线路构成其各个功能部件,其中电场的传播扮演主要角色。我们知道电磁场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现在高性能计算机每秒能进行几百亿次以上的加法运算。如果一个人在一秒钟内能作一次运算,那么一般的电子计算机一小时的工作量,一个人得做100多年。很多场合下,运算速度起决定作用。例如,计算机控制导航,要求“运算速度比飞机飞的还快”;气象预报要分析大量资料,如用手工计算需要十天半月,失去了预报的意义。而用计算机,几分钟就能算出一个地区内数天的气象预报。 足够高的计算精度 电子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在理论上不受限制,一般的计算机均能达到15位有效数字,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任何精度要求。历史上有个著名数学家挈依列,曾经为计算圆周率π,整整花了15年时间,才算到第707位。现在将这件事交给计算机做,几个小时内就可计算到10万位。 超强的记忆能力 计算机中有许多存储单元,用以记忆信息。内部记忆能力,是电子计算机和其他计算工具的一个重要区别。由于具有内部记忆信息的能力,在运算过程中就可以不必每次都从外部去取数据,而只需事先将数据输入到内部的存储单元中,运算时即可直接从存储单元中获得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可以做得很大,而且它记忆力特别强。 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判断能力,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分析能力。借助于逻辑运算,可以让计算机做出逻辑判断,分析命题是否成立,并可根据命题成立与否做出相应的对策。例如,数学中有个“四色问题”,说是不论多么复杂的地图,使相邻区域颜色不同,最多只需四种颜色就够了。100多年来不少数学家一直想去证明它或者推翻它,却一直没有结果,成了数学中著名的难题。1976年两位美国数学家终于使用计算机进行了非常复杂的逻辑推理验证了这个著名的猜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