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布莱恩关于轮回的研究

美国布莱恩关于轮回的研究

美国布莱恩关于轮回的研究
美国布莱恩关于轮回的研究

美国布莱恩.魏斯博士用催眠研究轮回的科研成果

作者:钟茂森博士主讲

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位可以说是用催眠来回忆前世这种研究领域里面最著名的学者,他的名字叫做布莱恩.魏斯博士,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心理学学家。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布莱恩.魏斯博士,他在一九七O年毕业于美国的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耶鲁大学我们都晓得是美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最近某要职某某某曾经在那里演讲。当他毕业以后,曾经在美国的匹兹堡大学、迈阿密大学任教,而且从事心理临床治疗达三十多年,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论文和著作,是现代的精神心理学,尤其是轮回学的权威。

他发表的著作,在轮回领域里面有很多,有一下几种,包括Many Lives , Many Masters ,现在有中文译本,中文译本的题目叫做

《前世今生》,在书店里我们都看到有得卖。还有Throngh Time into Healing ,《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以及Mirrors of Time : Using Regression for Physical ,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Healing 《医治身心的前世回归疗法》等等。

他的案例非常之多,我在美国德州大学任教的时候曾经跟魏斯先生通过电话,他告诉我,那是已经四年多前的事情,他说他已经自己亲手收集有两万多个用催眠来帮助人回忆前世的案例。他最早的作品就是这本《前世今生》,发表在一九八八年这本可以说是他在轮回学上的处女作,这个著作里面记载了他如何来治疗一位心理病人的前后经过。在这本书上,这个研究对象是一位叫做凯瑟琳的女病人,这个事情发生在一九八零年,当时魏斯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个医疗中心做主席,他的中心里有一个实验室的化验员,就是凯瑟琳,当时她二十七岁,以为女病人,这个女病人她有综合的精神忧郁症,她很怕黑,很怕被关在一个空间里,另外她也很怕水,她怕水怕的程度,连吃药的时候喝点水她都不敢,因为她怕呛着的感觉,而且她整天做恶梦,重复相同的恶梦,梦见自己要死了,甚至她有梦游的倾向。

她有一位男朋友,名字叫斯托特,这个男朋友跟她在一起,虽然是生活在一起,但是两个人很不和谐,这个女病人见到她男朋友就有一点又害怕又无奈的这种感觉。后来这个女病人就请魏斯医生用催眠的方法治疗,魏斯医生也是对轮回没有任何的概念,原来给她用了各种各样的治疗办法都不见效,所以最后决定用催眠,结果没想到一给她催眠,就帮这个女病人回忆起自己十几世的轮回。在医生的引导当中,她在催眠状态下看到自己曾经在地球上有八十六次的轮回,这个轮回的时间跨度有四、五千年的时间,整个地理的跨度可以说是全球各地都有,她讲过的这是在催眠当中提到国家,曾经去过的国家,有意大利、法国、德国、俄国、西班牙、埃及、摩洛哥、美国、日本等等这些地方,可以说是、全世界都走到了。这位女病人详细的,因为做了十几次的催眠疗程,每次疗程都能够讲到自己一到二次的轮回经历,虽然她说她在地球上已经做了八十六,可是每次做人都做得很痛苦。在她十几次的轮回经历描述里头,她做过什么?在古老的石器时代做过一个在洞穴里居住的野人,在古埃及时代做过一个女奴,在十八世纪殖民地里头做过一个殖民的居民,还有在十九世纪美国维吉尼亚做过一个奴隶,统统都是很悲惨的经历。做过一次可以说是比较好的是最近一次,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做过德国法西斯的一名男子飞行员,可是那次他也是被飞机轰炸给炸死的。

我们来细细地看一看她催眠当中的几次轮回经历,在一次的催眠治疗当中,魏斯医生就帮她引导进入这种心里安定的状态,然后让她描述自己看到什么样的情景。结果女病人就开始讲,

这都是录音录下来的,她说我看到一个白色的大建筑,是个尖顶的,这个建筑没有门,下面有步梯可以上去,我看到自己穿着一种古老的长袍,正在搬运泥沙,她说现在这个年代是公元前一八六三年。公元前一八六三年已经是将近四千年之前的事情。她说我的名字叫做阿罗德,现年二十五岁。所以这个女病人,她在每一生每一世的时间、年代、地点、人物的形象都交代得很清楚。

完了,她说我有一个女儿,她的名字叫做克莱斯托,女病人说这个女儿就是我这一生的侄女,这个侄女叫雷托。这个女病人跟她侄女之间关系很密切,很要好,真的是情同母女,原来她们前世(将近四千年前)真的做过母女。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偶然的,跟我们在一起生活的、居住的、共事的,很可能前世都有很深的缘分。于是这个女病人就继续说,从她的叙述当中可以看到这个女的是个奴隶,当时正在做埃及的金字塔,她说尖顶的建筑就是金字塔,那个年代就是古埃及金字塔构建的时代。

这个女病人继续说,我看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村庄里头这个村子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谷,这个山谷很干旱、很炎热,结果有一天从山顶上就冲下来大洪水,就想海啸一样,那个大浪铺天盖地地卷过来。这时女病人在催眠当中看到这个村庄也没淹没了,把大树掀到了,很多人都被淹死了,这个女病人当时正抱着自己的女儿想要去逃命,结果一个大浪扑过来把她的女儿从她的怀里给卷走了,这时她自己也被水呛着了,非常痛苦。这时候魏斯医生看到这个女病人的表情很紧张、很痛苦,赶紧给他做安慰,安慰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看到她的神情放松下来,呼吸放松下来,这个治疗过程就结束了。这个疗程结束以后她对水的恐惧就消失了,她以后喝水就再也不怕被呛着,为什么?原来她这种感觉就是心理作用,她的心理可能灵魂深处留下了这种过去生中被水呛死的印象,现在把这种印象给抹平,给擦掉,她就好了!

所以这个心,你看我们前面有提到,心的力量很厉害它能够在身上留下前世的记号,那是痛苦的印象留下来的。它也能够使你的精神产生精神忧郁症,如果这个念头都是痛苦、都是烦恼,那会让你的身体、你的精神都会受到伤害。所以身体是由心来支配,不仅身体受心理支配,而且一切万物都受心理支配。你看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就用水结晶的实验给我们证明一切万物都受心灵来支配、来影响,他的水试验是这样的,江本胜花了十年的功夫做了几万次的实验,每次他都是从比如说从自来水接了两个试管水,一条试管上面给它贴上一些美好的语言,代表一些美好的心念,譬如说“爱、谢谢”。你看水能够帮我们解渴,给我们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水。完了之后就放在那里,一段时间之后让它冷却结冰,然后用高倍的显微镜去观察它的结晶右边这幅图就是水结晶的照片,看它非常美丽,像个大钻石,那样美好。

另外一瓶试管,同样的水,他就加上一些恶毒的语言,譬如说“真恶心、讨厌、我恨你、我要杀你”,这些恶毒的心态给它加在水上,过来一段时间,也是这样冷却结冰,完了之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拍出来的结晶体的照片就是这样,左边这幅图,你看这么难看,这么丑陋,可见的人的心态能够影响水结晶的结构。那我们晓得我们这个肉体里面百分之七十的成分是水,加入我们常常存着好心、爱心、感恩的心态,那我们晓得我们身上的水结晶一定是很美好的,身体怎么会有病?假如说整天心里面都是那些恶念、那些恨你、讨厌你、生气、烦恼、甚至痛苦,那些都不是好的心态,那你就晓得身上百分之七十的水分结晶都很难看、很丑陋,久而久之面相都丑陋了,而且身体还会不好。

身体如此,那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知道整个世界百分之七十是海洋,陆地只占百分之三十,而已。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存着一颗美好的心态,一颗爱心,感恩的心态,这是对世界最美

好的环保,让整个世界的水结晶都很美丽,真的是做到天下和平,灾厉不生。所以最近,就是上个月,在中国杭州举行的,在中国第一次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他提倡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从我们这颗心开始,这就非常有道理。现在这些科学给我们证明确实心可以影响物质的结构,可以影响物质的结晶,会不会影响其他的矿物?会不会影响植物?都可以,所以真正心的能量是不可思议。未来的科学发展,像爱因斯坦所讲的,真正发展到极处的时候还要向心发展,能够让人类从心上获得真正完全的解脱和自由,这是爱因斯坦当时对科学的一种憧憬。所以你看看这些心理医生,他对于病人的安慰、治疗,也都让他在心上放下这些不好的心态,放下那个痛苦的印象,所谓心病还要心药医,那就好了。

凯萨琳在另一个催眠治疗里面他又治好了另外一种心理病症,因为她很怕黑,很怕被关在一个黑屋子里,连坐飞机都不敢,因为她觉得坐在密闭的机舱里面非常难受。这个事情也是有过去世的原因,原来她在催眠当中看到,她在远古时代生活在一个古老的部落里面,当时这个部落患了一种很可怕的瘟疫,传染病,像现在的SARS,禽流感这种,患了这种病的就必死无疑。当时因为这个部落没有什么医药,凡是患了这种病的,他们认为是上天对这个人的惩罚才让他患上这种病,所以不可以去治他,只好把这个病人搬到山洞里面,把山洞的口用土埋起来,就让他死在里面。结果这个女病人在那一世也患了那种病,结果被人抬到山洞里头,洞口一封,她在山洞里面什么都看不见,一片黑漆漆的,结果就在这样一种痛苦、无奈、绝望当中死去。大概这种痛苦的印象太深刻了,深深地烙在她的灵魂深处,结果她轮回了那么多世,到了这一生你看凯瑟琳还有这种心理病症,很怕黑,很怕被关在黑屋子里那种感受,后来也给治好了。

下面一个疗程,医生又给凯瑟琳做催眠,,结果她就发现自己在有一世,做了一个男孩,轮回当中的性别是不一定,难得可以变成女的,女的可以变成男的。所以她那一世做了一个男孩。结果她就看到自己站在一个战场上,看到他自己的人和敌人正在打仗,正在互相厮杀,看见很多人拿着弓箭、刺刀、盾牌。还在那里厮杀。这个男孩看到自己穿着一双皮制的靴子,穿着战袍,手上还拿着刀,他没有上去杀人,因为他说他很害怕,他不愿意杀人。结果就在战场上迟疑不定的时候,这个女病人还在催眠当中描述,忽然之间这个女病人就喘不过起来,脖子好像被人扼住一样,气都上不来,很痛苦。过来好一会儿,当她气缓过来以后她才继续说,刚才她看见很可怕的一幕情景,有一个敌人在战场上从他身后冲上来,一下子就用手臂扼住他的脖子用刀刺入了他的喉咙。这小男孩临死之前,转身就看到了那个敌人的脸,她说他就是我这一生的男朋友斯托特。怪不得这个女病人跟她的男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么不和谐,看到她的男朋友很害怕,这都是前世的冤家,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社会的夫妻不和的问题也是很严重,夫妻离婚、家庭不和,甚至夫妻之间互相相杀的情况都有。根据统计数字,在二00二年美国离婚的人数有八十万,在台湾离婚率高居亚洲第一。根据二00一年统计,每结婚3.5对的夫妻,就会有一对是离婚的,在台湾。在中国二00三年的统计数字,全年有一百三十三万对的夫妻离异,夫妻离婚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是世界问题,每个国家的离婚率,每年都在逐步攀升。所以这种夫妻不和的问题,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晓得,那都是有前生的因果。前生是仇家,见了面感召在一起,就是这样互相的抱怨,他怎么能够和睦?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离婚率高的国家和地区,他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就会很多,根据统计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儿女,他在各种的人生观这样一种发展都比较不太正常,他和正常家庭出来的孩子相比,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对于犯罪将来的犯罪倾向,吸毒、强奸婚前性行为,各种各样的不良倾向,是正常孩子发的九到三十二倍。所以不解决一个社会的家庭不和,夫妻离婚率高的问题,这个社会就很难和谐。

怎么来解决?这就要靠教育“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什么样的教育?要用爱心的教育,真正的爱心是要能够互相的忍耐、互相的敬重,互相的帮助,讲求道义、恩义、情义这种教育。所以你看女病人凯瑟琳跟他男朋友之间那种关系,当她的心理对对方还有一丝毫的怨恨,产生那个冲突,这种心上的结打不开的时候,这个怨恨就没办法化解,只会越结越深。古人讲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哪怕是对对方感觉不好,这个时候要晓得,这可能是因为前世因缘,一定要用理智把这种怨恨心,那这种不平的心让它化解,取代之以爱心、孝敬之心,真诚之心。所以现在中国世界佛教论坛所提出来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太对了。如果心上还有不和谐,还对对方有这些怨恨,有不平,心就不和谐了。人、家庭怎么能和谐?这个世界怎么能和谐?

下来继续给大家谈她催眠的经过,她说在她那一生被他的男朋友杀死以后,就发现自己的魂离开身体飞到半空中,看到很多的云彩,最后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然后就被吸到一个她形容叫做温暖、狭小的空间。原来她又投胎了,进入了母亲的体内。不久之后她就从母亲的肚子里出生了。从这个细节我们还要多讲几句,你说说看,她这个魂,当她前世(这个男孩)身体出来以后,她就进入了母体,她觉得自己进入了温暖、狭小的空间,她是个胎儿,证明胎儿也有灵魂。

在那一世,她觉得她出世以后,就被人抱在怀里,抱她的那个人是一个接生的护士,然后她看见还有自己的母亲,正在旁边的床上坐着。她看到自己的母亲披着长长的头发,穿着睡衣,结果她认出来原来那一世的母亲也是这一生的母亲。正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关系真是非常的紧密,我们的父母往往可能是多生多世的父母,所以他们对我们的照顾并不止这一生一世。

接着在另一个疗程里面,在魏斯先生的催眠之下,这个女病人另一世的生命情况。她回忆起自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在德国法西斯的军队里面,做一名男子的飞行员,这回她是个男子,这位男子飞行员,他的名字叫Eric,艾利克。她说当时德国法西斯的军队正占领着法国的领土,当时他们的军队驻守在一个叫做阿尔萨提安的城市。这个男子飞行员看到自己有个美满的家庭,太太非常好,另外自己还有一个女儿。她看到那一生的女儿就是它这一生很好的朋友,她这个很好的朋友叫茱蒂跟她关系非常密切,非常的融洽,这也是前生结下这种深深的因缘。

所以我们了解到,我们周遭的人,不管关系如何,都有前世的缘分,如果没有前世的缘分,绝对这一生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所谓即使对面相逢可能都不会相识。在这个家庭里,她看到他的太太,这个太太虽然很好,但是在这一生她已经找不到了;换句话说,人的缘分都有一定的因缘,假如说缘分尽了,过去即使是恩爱的夫妻,这一生也没有办法遇到。于是在医生的引导下,在催眠当中这个女病人就来到那一生生命结束的那一天让她看看到底周围是什么样的情景。

然后女病人就开始描述,她说那天我们这些德国的军人正在搞一个联欢会庆祝,结果,联欢会开了一半,突然之间英美联军的飞机就出现在上空,然后就开始轰炸,对他们的军事基地开始轰炸,一下子就把整个联欢会变成一片火海。她看到这个火到处都是,整个房子,还有很多人都被烧死。他自己也被火烧到,她说他的胸口和腿部都受了重伤,她看到自己流了很多血。说到这个地方,这个女病人额表情也是非常的痛苦,真正感受到当时那个场面,那样一种痛苦的情形。经过医生的引导,很快她就恢复了正常,紧张的情绪就平缓下来。

接着她就开始说了,说我的灵魂又飘了起来,完了之后就飘到半空中,她说正在等一些神灵。在这段空挡的时间里头,这些神灵就会对这个病人说话,而且她还能够接着病人的口来对医生说讲话,所以讲的话已经完全不是这个女病人的声音,是一种很庄严、很铿锵有力的男子的声音,有点像我们俗称的神灵附体,就借着这个女病人的口来讲话。所讲的话都是非常的富有哲理性,有高度的智慧,这种讲话一听就不是人讲的话,因为他的智慧决定是比人要高。

魏斯先生在旁边一开始听到这个话很震惊,因为这个话显然就是神灵对医生讲的话,然后医生就用录音把它录下来。这种神灵在宇宙当中他存在,但是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生命,现在科学还没有探索出来。不过我们可以断定,这种神灵的生命层次是比人要高。我们在这里把魏斯医生这本书里头神灵的开示把它摘录下来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种神灵的智慧。

当这个女病人在这种催眠状态中,这个神灵就透着她的口开始讲话,神灵说,打一段:“生命是无止境的,人决不会死,实际也没有出生,只是在不同的肉体和空间中度过,永无休止。”

你看这段话就相当富有哲理性,他说人根本就没有生也没有死,没有生死。我们一般凡人看到为什么人会有生死?实际上看到的是我们肉体的生死而已,这个肉体就像一件衣服,穿旧了,穿老了就不能再穿,这时候就要把它脱下来。我们肉眼当中看到的这个身体已经死了,实际上这个灵魂是不生也不死,它只是在不同的肉体和空间当中度过,永无休止地去轮回。所以这句话确实跟很多东方古老的哲学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一段神灵的开示,他说:

“人之所以要到世间以肉体的形式存在,是为了做事或还债。”

神灵告诉我们说人之所以到这个世间来是有两个原因,一件事情就是来还债,或者是钱债,或者是人情债,这一生就得来还。除了还债以外,还有一种人,他是来做事的。来做什么事?当然有好事,有坏事,真正是大善人,大好人,他来这个世间有一种使命,就是来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让他们真正能够离苦得乐,这些人来到这个世间做的事业是很有意义,很伟大的事业。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讲过,“年轻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所以结合神灵的开示,我们也要好好地想想自己,这一生当中来这个世间是干什么的。我是要来还债,对,要还债,过去欠的这一生还,天经地义;但是更重要的,来到这个世间要做事,能够让这些苦难的大众真正获得幸福,获得快乐,使天下太平,使人民和乐,这种事情才是我们年轻人应该立志要做的,所谓效仿古来的圣贤。我们现在读书也好,做事也好,都要志在圣贤,这样的人生就不回虚度。这也是神灵告诫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间要有这样的一种思维。

下面我们在看看神灵的另一段开示:

“你一生的生命遭遇完全是你自己造就的。”

这个所说的正如古人所讲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这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你要想知道下一生什么遭遇,不用问大家,看看这一生你自己造作的是什么。造善的,你就会得到善的报应,如果你是做恶事,将来也会得到恶的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的报应确实丝毫不爽。所以神灵他可能从比人类更高的层次来观察我们这个宇宙、这个人生,给我们做这样的提醒。

下来神灵的开示很多,每次的催眠当中魏斯医生,都把它摘录下来,有一段我们觉得特别的精采,这是神灵给魏斯医生的一个互动,一个对话。所以神灵透过病人的口,他就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当这些神灵说到这里的时候,坐在旁边还在催眠的魏斯医生就听不懂,,然后就问了他一句,他说为什么你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不是明明看到我们每个人的面貌也不同,身材也不同,健康状况,到我们每一个的家庭情况,个人收入水平,才能智慧都不一样,怎么能够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

结果维斯医生对这个女病人这么一问,这个女病人又用这种声音(神灵的声音)又开始讲话,神灵用了一个比喻来给魏斯医生解释,他说:

钻石都是七彩放光的,但是由于钻石上有灰尘,光就不显了,我们表面的不平等,正如钻石上的灰尘,厚薄不一样,而我们的本心就想钻石都能够放光一样,是平等相同的。

这都是魏斯医生原话的录音。你看这一段里面,真的富有高德的智慧。神灵所给我们揭示的是直接揭示我们的本心。他说我们的本心个个都相同,就好像一颗大钻石,每颗钻石都是这样子,可以七彩放光的。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每个人这个大钻石放的光都不一样?有的人放的七彩光时闪亮的光芒,有的钻石都已经没什么光了。

神灵说这个原因在于钻石上有灰尘,灰尘比较厚的,它的光就比较小,射不出来了。当你的灰尘比较薄时,这个钻石光就比较明显。换句话说,假如我们把这些钻石表面的灰尘统统给它擦掉以后,那么每个人的钻石都会这样放出七彩的光芒。正如儒家小学课本《三字经》里面第一句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性就是善的,这种善还不是善恶的善,因为善恶的善事相对的,本性的善事绝对的善,正如钻石,每个钻石都是相同的,平等的。这就是平等的善,人人都有的,本来就有的。

现在我们看到为什么有的人善,有的人恶?那是相对的善恶,那是因为人像钻石表面的灰尘有厚薄不一样,比较厚的我们就说他比较恶,灰尘比较薄的就比较善。但是所说的善恶都是在相对意义上的善恶,它不是本性的善。本性本善,它是绝对相同、平等。所以这些灰尘到底是什么?《三字经》上讲得好,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话“性相近,习相远”,本性都是善,性相近换句话说都是相同、平等的,没什么两样。但是习相远,这个习就是指习气、习性。人的习性有多有少,正如钻石表面上的灰尘有厚有薄一样。坏的习气、不良的习气比较多,就想钻石灰尘比较厚,所以就遮盖了他本性的光芒,就是这个道理。

这跟佛家里讲的也是一样,你看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四十九天,结果睹明星悟到,悟到就是成佛了,成佛之后第一句话他就讲:

“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所以你看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第一句话说太奇妙了!太奇妙了!连说了两个奇哉,奇妙什么?原来所有众生,包括在座的你我他,每个人原来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的智慧,就跟佛一样,佛的智慧至高无上的,跟佛的智慧一样,而且跟佛的德相一样。我们说道德水准跟佛一样,而且庄严的相貌也跟佛一样,就是每个人都一样,那怎么会看起来都不一样?下面他讲得好,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就是因为人有妄想、有执着,这些就是儒家里讲的习性。性相远了,就把我们从本来具有的如来智慧德相拉远了,就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就不是佛了。

因此恢复本性本善也好,佛家里讲成佛也好不外乎就是把表面的灰尘去除掉,把什么灰尘、这些习性,这些妄想执著,把它去除掉,那就恢复了本性本善,那就恢复了如来的智慧德相。

所以这个事情确实神灵的开示给我们的启发很多,怪不得你看孟子都讲: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

尧和舜那是古来的圣贤。如果说我不行,我的习性很重,毛病很多,我成不了尧舜,我成不了佛。你说这个话不就等于跟孟子、跟释迦牟尼佛抬杠?孟子说行,你说不行,佛说你就是佛,你偏偏说我不是佛,你这是跟释迦牟尼佛抬杠。所以首先要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本性本善,就是每个人都一样,这个大钻石就能够七彩放光。所以这些神灵不晓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他所给我们揭示的完全就是把宇宙人生的核心问题给我们揭示出来。

到底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自己是佛?看不到自己是圣贤?古大德有一句说得好“所谓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现量之不一”。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情况跟佛不一样,自己又不是佛,这是我们所见到的现量,现前看到的就叫现量。现量不同时因为有迷悟之不同。迷什么?迷的就是这个,就是迷了不相信自己本来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本来就像个大钻石七彩放光,迷的就是这个。悟的是什么?悟的也是这个,悟的自己原来本来就是佛,本来本性就是善,本来这个钻石就是七彩放光,就在这个迷悟,就在这一点上。

你看维斯医生他把这些神灵的讯息统统都发表出来,而且他不仅对凯瑟琳这个病人催眠当中看到这些神灵,听到这些神灵的开示,而且之后好多次给不同的病人催眠当中,他也发现有这种神灵借着病人的口来说话,总之所讲的话都是很富有哲理性,很给人启迪的。魏斯医生后来把这些神灵的讯息集中发表了一本书,叫做The Messages Form The Mastera ,

《来自神灵的讯息》。维斯医生把这些神灵称为Masters(大师),换句话说,魏斯医生也要拜他为老师,因为他们太有智慧了。这本书在美国也很畅销。

魏斯医生是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博士,经过了几十年的科学培训,他完全不相信有轮回,但是经过这些种种的案例,他是亲自做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轮回的事实活生生的就在面前,也使得这位科学工作者最后也相信人确实有轮回。但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学术界大家对于轮回这个东西都认为是迷信,所以当魏斯医生把他第一本著作《前世今生》写好后他

不敢发表,为什么?因为当时魏斯医生已经在学术界比较有名气了,有一定的地位,如果他把轮回这些案例发表出来,那一定会遭到学术界的反对和批评,怎么搞科学的人搞迷信?所以他也是经过了好长的思想斗争。根据他的自序,这本书的序文里头他自己说,他说他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来做思想斗争,最后还是毅然决定把这本书发表出来。他说我们要对科学负责,对真理负责,所以他就把这本书发表出来。

当他把署发表出来以后,一下子引起了轰动的效应,他自己也没想到,他接到很多读者的来信,其中也包括很多这些学术界的,自己的同行们,那些心理医生、这些学术界的学者,教授,都给他来信。结果魏斯医生打开信看,这些来信不是在批评他,没有骂他迷信,反而都祝贺他。这些人告诉医生,他们在他们的研究工作里面,在这些催眠当中,发现也是很多病人能够回忆前生,但是他们这些案例都堆在那里,不敢发表出来,就是怕被人家骂,所以当魏斯医生带了个头,他们都很高兴。结果本书出来以后,这本书一发表出来,当时在佛罗里达州连续两年排上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而且后来这本书也被翻译成十几个国家的文字,在世界都很风行。

我当时跟魏斯医生有电话联络过,他就告诉我他现在忙得很,忙着干什么?他说现在世界各个地方都请他去做报告介绍他这些轮回的科研成果,他的时间表已经排到两年多都已经满满的了,所以产生了轰动的效应。由于他们这些科学先驱的带领,所以后来在美国、在西方这些心里医学界对于轮回的研究,用催眠的方法来研究轮回,一下子就热了起来,很多的心理医生都发表了他们的这些科研成果。

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综述 【中文摘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本文将对循环经济的历史由来发展、概实,及对国内循环经济内涵研究给以综述,井尝试从循环经济遵循的规律、循环经济的特殊属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经济”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简评。 【关键词】循环经济、历史由来、理论发展、内涵综述、内涵简评 【正文】 全球环境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各国学者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对循环经济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1998年,我国学者对循环经济开始关注井进行研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循环经济一词也成为2005年中国经济关键词。不过遗憾的是,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鉴于此,本文对国内循环经济内涵研究给以综述,井尝试进行评价,给出自已的见解。 一、循环经济的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 早在1904年,俄罗斯思想家В.Н.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指出,地球如果像宇宙飞船一样,用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并留下废弃物,那么,到资源用尽、飞船舱内充斥垃圾的时候,地球也会如宇宙飞船一样最终毁灭。如果地球免于因资源枯竭而毁灭的命运,就必须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航天员经济”)取代“牛仔经济”(“牧童经济”),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第一,人与自然界应该是双向互动关系;第二,采取新的生态生产方式,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最小化;第三,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观念,形成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进而,波尔丁引入循环经济概念以实现他对经济发展的设想,他提出,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人均资源利用》,说明资源循环问题。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 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和“消费限制理论”、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魏斌聪 学号:200806016139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081班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原理 指导教师:陈蔚青教授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5月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魏斌聪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工081班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人们将所需要的外源基因(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基因) 定向导入作物细胞中, 使其在新的作物中稳定遗传和表现,产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 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先描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对其基因问题的研究作了讨论,并列出转基因作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分析,最后对此项技术作出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DNA技术;基因导入;安全性 前言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是指基因工程中运用DNA 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实用价值。[ 1 ]其主要范围是在作物方面,如可食用的大豆、玉米等,或者可投入生产的棉花等作物。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它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 2 ]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于任何一种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注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 3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86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年,美国最早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

组织承诺研究评述与展望

组织承诺研究评述与展望 马海龙,张 (天津商学院管理学院,天津300134) 摘 要:回顾了组织承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组织承诺的定义、前因和后果变量、组织承诺的测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了外部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的前因和后果变量也获得了扩展。 关键词:组织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62(2004)06-0025-05 21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如何处理 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已成为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员工的主观需求和结构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提高组织的绩效,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组织承诺对于预测员工的离职意向,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改善组织与员工的关系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重视。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Commitment )是当代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反映雇员和组 织之间的心理契约。直到20世纪70年代,组织承诺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组织承诺的定义 Morrow 分析了30种组织承诺的定义,他认为这些研究“往往致力于形成自己的定义和开发出量 表进行测量,而对别人的研究很少关注”[1] ,因此,他认为组织承诺的定义存在严重的概念冗余。ArnonE.Reichers [2]将组织承诺的定义归纳为三类(见表1)。 表1 组织承诺的定义 定 义 理论特点 单边投入理论(Side 2bets) 承诺是与组织成员有关的报酬与成本的函数。当员工在组织服务的年限、薪酬等增加时,承诺也明显随之增加。这种理论是基于“经济理性”的假设,关注的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经济交换关系。 归因理论(Attributions) 承诺是个人与其行为的连结,这是由于当个人从事有意志的、明显的及不能更改的行为后,他会归因于自己早已对组织有承诺。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为了维持其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 个人—组织目标的一致性(Individual/Or ganizationalGoalCon gruence)组织承诺产生于个人认同并且致力于组织目标与价值时。这种理论更倾向于社会交换,即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2]整理。 第24卷第6期2004年11月 天 津 商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Tian jinUniversit yofCommerce Vol.24No.6 Nov.2004 收稿日期:2004-06-15 作者简介:马海龙(1978— ),男,山西隰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进行梳理,重点分析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将“推动循环发展”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见,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所有经济生产活动中,农业无疑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它是直接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最广泛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循环经济概述 1.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是美国太平洋海岸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1903年由W.E.里特教授创建,从事海洋生物研究。1912年归属加利福尼亚大学,以主办人姓氏定名为斯克里普斯生物学研究所。1925年由大学董事会改为现名,开始全面研究海洋。杰出的挪威海洋学家H.U.斯韦尔德鲁普博士曾于1936~1948年任所长。该所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研究所。研究所下设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大洋3个研究部,海洋物理、能见度和生理研究3个实验室,还有海岸研究中心,海洋生命研究组,以及供博士学位教学用的研究生院。拥有5艘海洋学研究船,2个研究平台,多用途的岸上和船上计算机系统和海洋专业图书馆,以及“深海钻探计划”岩心总库和供免费参观的水族馆等。作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研究生部,开设有覆盖地理和海洋科学领域约45门课程,PhD 项目是海洋学博士,海洋生物学博士和地球科学博士该所研究课题涉及海-气相互作用,深海锰结核的形成及其开采,海岸侵蚀,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以及包括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在内的大洋地质演化史等200多项。近年来还增加了气候预报、二氧化碳问题和空间海洋学的研究。建所以来,研究船队总航程近400万海里,培养出许多著名海洋学家,主持和参加了深海钻探计划,提出了有划时代意义的波浪预报方式,发现了赤道潜流,在海洋科学各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出版物有《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通报》、《斯克里普斯论文汇编》等。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标志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景色 研究领域 ?Atmosphere & Climate Researcher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tudy the global climate system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physical, dynamic, and 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the air, sea, land, ice, and biosphere. ?Biology Scripps biologists investigate the fundamental processes affecting life and energy flow in marine ecosystems. They examine biodiversity at multiple levels, and explore most marine habitats, including coral reefs, the deep sea, polar regions, the nearshore, and coastlines. ?Chemistry Scripps chemists examine natural processes and human-caused effects occurring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he atmosphere, and geophysical systems. Research combines field observations with laboratory projects and computer modeling. ?Engineering Studies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s are technology intensive. Scientists spend long periods of time at sea and on land deploying a wide range of instruments and processing enormous volumes of data ?Geosciences Geological research at Scripps encompasses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tectonics, sedimentology, paleooceanograph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 geology. ?Oceanography Physical oceanographers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energy transfer through the

浅谈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一)

浅谈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一) 论文关键词]水稻转基因论文摘要]稻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水稻转基因研究在我国已取得显著进展。详细介绍转基因技术,并阐明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水稻分布极其广泛,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染色体组型和数目复杂多样,成为研究稻种起源、演化和分化必不可少的材料。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并导入植物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者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它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育种技术体系。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各种抗性或抗性相关基因转入水稻,进一步拓宽了水稻抗病基因源,为抗病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一、国内外的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取得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是全球第4大转基因技术应用国。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大多分布在抗虫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抗逆基因工程、品质基因工程、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控制发育的基因工程等领域。中国是继美国之后育成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现在河北省与美国孟山都合作育成33B抗虫棉(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由中国农科院生物中心、江苏省农科院导入Bt基因,由安徽省种子公司,安徽省东至县棉种场共同选育的抗虫棉“国抗1号”在安徽省已通过审定。国际水稻所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育成抗二化螟、纵卷叶螟的转基因水稻。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农科院等许多科研单位和高校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小麦育成抗病转基因小麦、转基因烟草、转基因水稻等等。英国爱丁堡大学将水母发光基因导入烟草、芹菜、马铃薯等作物,获得发光作物,驱赶害虫。 至于油菜方面利用转基因工程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研究,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利时为了提高菜饼粗蛋白质的含量,将一种草控制的蛋白质基因转移到油菜上来,选出高蛋白质含量的转基因油菜品种。瑞典Svalow-Weibull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培育成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比利时PGS公司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创造出新的油菜授粉系统;法国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恢复基因引入甘蓝型油菜,充分利用萝卜不育细胞质不育彻底的特性,实现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三系配套,对推动全球杂交油菜育种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二、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我国是农业超级国,因此,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关键是水稻问题(高产和抗性问题),而水稻问题的核心便是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成功应用。 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技术路线已趋向成熟,国内外相继开展了水稻东格鲁病、条纹叶枯病、黄矮病、矮缩病等8种病毒病的转基因育种研究,将各病原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编码结构或非结构蛋白基因干扰素CDNA等分别导入水稻,获得了抗不同病毒病的转基因株系或植株。在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一)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植株的抗Basra除草剂的成果 王才林等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获得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PCR分析,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bar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并在T代开始分离出抗性一致的稳定株系。段俊等利用转基因技术,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_谢君君

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第10卷第3期Fudan Education Forum2012.Vol.10,No.3·方略·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 谢君君1,2 (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01) 摘要: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扶贫的功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扶贫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扶贫的模式,并对目前教育扶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新时期的教育扶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扶贫;理论;模式;述评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3-0066-06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XIE Jun-jun1,2 (1.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430074,Hubei,China; 2.Hainan Medical College,Haikou571101,Hainan,China) Abstract:Since the1960s,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related research.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models on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flects upon the issues concerning current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Theory;Model;Review 教育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关于扶贫开发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贫困文化理论”[1]、“资源要素理论”[2]、“人力素质贫困理论”[3]到“系统贫困理论”[4]的发展,从经济、文化、人力资本、社会政策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并从经济、文化、教育、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扶贫方式。而对于教育扶贫的研究大多是在扶贫开发理论假设下,从教育的扶贫功能[5]43这一角度去阐述。 一、教育扶贫的理论渊源 1、贫困文化理论 贫困文化论是由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提出的。他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反应,并且内化为一种习惯和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对自然的屈从感、听天由命、对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怀疑等。[6]也就是说,贫困地区人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内化成群体的一种思维定势和行为准则。在这种贫困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一种低水平的经济均衡,并在贫困地区一直延续。 2、资源要素理论 国外学界资源要素论的主要代表有马尔萨斯(T. R.Malthus)的土地报酬递减理论、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莱本斯坦(H.Leibo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7]。他们主张增加贫困地区的资本投入力度,使其达到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强调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以期推动社会的经济增长。中国学者姜德华最早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自然生态恶性循环的过程。他把贫困的原因归结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 DOI:10.13397/https://www.doczj.com/doc/6f17238420.html,ki.fef.2012.03.006

规范承诺研究述评

规范承诺研究述评 摘 要:在Meyer和Allen提出了组织承诺概念框架以来,规范承诺一直以来不被人关注,概念上往往与情感承诺混淆同时其针对员工行为的解释力较弱。本文总结了规范承诺的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提到了规范承诺理解为一种道德责任感或一种负债义务感的这两种双重属性。同时提出了规范承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规范承诺 组织承诺 研究综述 1、前言 现在的组织开始更加依靠承诺型的员工来积累竞争优势,但现在很多被引入提高组织效率的管理手段(例如:裁员、流程再造、企业并购)却成为破坏承诺的潜在因素(Meyer, 2009; Mowday, 1998)。因此,理解组织承诺的性质、发展和涵义可以说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现在一般认为承诺可以被划分为不同部分。例如Meyer 和Allen(1991)将组织承诺划分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本文主要对规范承诺的进行深入的研究。 规范承诺是在Meyer和Allen(1991,1997)提到的组织承诺模型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包括了感情承诺和组织承诺。规范承诺的内涵已经扩展到应用于一般的工作场所承诺(Meyer和 Herscovitch, 2001)。规范承诺一般被认为员工对组织的义务感(例如,留任组织的义务感)。理论上区分了感情承诺与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也已经被证实与情感承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存在很多的相似性(Meyer 等, 2002)。 2、规范承诺的内涵 Meyer和Allen(1991)两位学者提出了组织承诺模型 (Meyer&Allen,1991)。他们认为规范承诺(normative commitment)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长期受到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但长期以来,这种基于义务感的定义都是存在的,例如,Kanter(1968)将承诺定义为一种个人对于规范、价值观和内在信念的承诺,并在道德上约束个人,并区别于基于强烈个人情感的凝聚力承诺以及基于个人得失的持续承诺。类似的,Etzioni(1975)将组织内的道德参与看作是组织目标、价值观、规范内化的结果。他认为外在环境变化时这种锁定个人的道德参与活动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要比基于个人得失的承诺明显。Marsh和Mannari(1977)在针对日本的案例研究后发现,无论员工职业生涯的满足程度如何,接受“终生承诺“的员工都多考虑留任公司的道德权利。 Wiener(1982)认为规范承诺是反映组织目标和利益的内化规范一种方式。同时,他认为承诺型员工更愿意为组织做出牺牲。相对基于员工绩效的激励而激发的员工行为来说,规范承诺是文化、家庭与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与Wiener相似的是,Scholl(1988)认为规范承诺必须明确地与工具性动机区分开来,他认为承诺是一种在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情况下仍保持正确行为方向的平衡力量。虽然Scholl没有认为规范承诺必然反映内化的规范,但却是一种潜在机制的规范,即互惠规范(Gouldner,1960)。 虽然前面很多学者的定义不同,Meyer和Allen(1991)注意到以往学者的这些观点都反映了义务感的常见的观点。他们把规范承诺阐述为影响内化规范义务感,他们认为这种强制性规范承诺的员工拥有继续留任组织之中的义务感。Meyer和Hersovich(2001)提出规范承诺是员工在追求特定目标活动过程的义务感心态。在组织变革模型中,Meyer和Hersovich也将规范承诺认作是为组织变革提供支持的义务感。 3、规范承诺的测量 Marsh和Mannari第一次通过四项终生承诺衡量规范承诺,他们的测量强调了终身承诺的普遍性、终生规范的留任意愿。Wiener和Vardi(1980)提到了规范承诺的三项维度:员工忠于的信念、为之牺牲的信念与对组织的认可。很遗憾的是这两种划分的信度很低,同时也缺乏心理学测量的属性(Meyer和Allen,1991)。但除了内部一致性系数之外,没有发现该量表的心理测量指标。值得注意的是,Wiener提出的组织承诺的

前世今生的轮回

前世今生的轮回 回首之间,我就爱上了你,把这份爱牢牢的放在心里,海誓山盟的爱也给了你,把你的样子留在了脑海里。 时间飞逝,爱的那么甜蜜,鱼和猫咪从此也不再对立,感动上天与你相偎相依,今生的相遇不会轻言分离。 前世的轮回,注定了爱你,奈何桥上等着你。梦过的疼你,留下了回忆,下辈子你能否记得起。 心中的秘密,注定是天意,就像牛郎和织女。好好的爱你,祈求天的赐予,我们这辈子要在一起。 一世的情缘,我拥有了你,把这份甜蜜好好的去珍惜,沧海桑田的爱带给了你,把你的瞬间留给了你自己。 时间飞逝,爱得那么彻底,老鼠大米退了世俗在一起,感动上天,与你经历风雨,今生的相遇不会随便放弃。 爱你在心里,没人能代替,把你拥在我怀里,感受你的气息,体会你的爱意,真的不能没有你。 想你在梦里,念你在心底,失去你我不愿意。把你的甜蜜,抓在我的手里,会用一生好好的陪你。 回首之间,我们在了一起,一时的分离有了新的相聚,罗曼蒂克似的爱情洗礼,把我们心真正牵随在一起。 时间飞逝,爱得那么清晰,蜜蜂密蜂你永远不会离弃,感动上天死心塌地的爱你,今生的相遇,注定了我爱你。 今世的轮回,爱了你无悔,下辈子还要相会。相识的美味,梦里的相对,来世要紧紧的跟随。 蝴蝶空中飞,诉说的很美,感动了月老的体会。来生的相会,红线来牵随,生生世世与你一起轮回,生生世世与你一起轮回。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

想着你的脸,空虚的脸 麻木的走在崩溃边缘 我需要可以流泪的花园 灌溉着多枯萎的诺言 最心爱的情人,却伤害是我最深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 女人天真的眼神,藏着冷酷的针人生看不清却奢望永恒 哦软弱的灵魂已陷入太深 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 早已冷却的吻,藏在心中加温爱情充满残忍,我却太认真 爱一层层,被撕裂 想着你的脸,空虚的脸 麻木的走在崩溃边缘 我需要可以流泪的花园 灌溉着多枯萎的诺言 最心爱的情人,却伤害是我最深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 女人天真的眼神,藏着冷酷的针人生看不清却奢望永恒

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第19卷第1期2006年2月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Jour nal of Xi an I nstitute of F inance and Economics Vol 19 No 1 Fan 2006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马莉莉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 摘 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为把握中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本文对其历史由来、理论发展、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与观点,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06)01-0029-07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概念 1、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 早在1904年,俄罗斯思想家B.H.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 E 波尔丁指出,地球如果像宇宙飞船一样,用资源满足自己需要并留下废弃物,那么,到资源用尽、飞船舱内充斥垃圾的时候,地球也会如宇宙飞船一样最终毁灭。如果地球冤于因资源枯竭而毁灭的命运,就必须用 宇宙飞船经济理论 ( 航天员经济 )取代 牛仔经济 ( 牧童经济 ),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第一,人与自然界应该双向互动关系;第二,采取新的生态生产方式,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最小化;第三,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观念,形成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进而,波尔丁引入循环经济概念以实现他对经济发展的设想,他提出,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 增长的极限 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 人均资源利用 ,说明资源循环问题。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中专门写了 公共资源管理 ,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 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 零增长理论 、戴利的 稳态经济理论 、库普斯的 资源高价理论 和 消费限制理论 、柯尔姆的 环境使用税理论 ,以及托宾等人的 福利经济指标体系理论 等。 2、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 29 收稿日期:2005-11-09 作者简介:马莉莉(1977-),女,江苏无锡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文献综述 摘要:组织承诺对于企业适应现代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组织承诺结构及组织承诺模型两方面进行文献研究。 关键词: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结构;组织承诺模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当今社会,雇主与员工已经从单纯的雇佣关系,呈现为多元化的关系,对于员工和组织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留住核心人才,而组织承诺就是探讨这种关系的重要课题。组织承诺自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以来,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热点。组织承诺作为重要的员工态度变量,会影响到员工的许多组织行为,例如旷工、缺勤、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领导-成员关系等。高组织承诺的员工队伍能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对组织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理论界和实业界十分重视组织承诺的研究和运用[1]。 1、组织承诺定义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 Commitment)的概念最早源于Whyte在1956年所写的《组织人(organization Man)》一书,书中描述:组织中的人不仅为组织工作,并隶属于组织;组织承诺是了解员工在组织内工作行为的一个要素。第一个给组织承诺进行系统定义的是Becker,他在1960年提出了单方投入理论。Becker认为组织承诺是由员工单方投入(Side—Bet Theory)而产生的维持“活动一致性”的倾向[2]。Robbin认为组织承诺是对组织的忠诚度,认同感与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程度。张治灿、方俐洛、凌文辁第一次介绍国外对组织承诺的定义及前因后果的研究成果,国外对于员工组织承诺的类型以及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并且肯定了承诺对于员工的表现是有影响的[3]。在2001年他们在对不同文化下企业员工组织承诺概念进行了调查研究后,认为组织承诺指的是员工对于自己所在企业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以及愿意承担作为企业的一员所涉及的各种责任和义务[4]。 2、组织承诺结构 组织承诺具有复杂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对于其结构的研究也经历了从单维

前世今生的轮回

前世今生的轮回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就是那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 前世,究竟是谁埋的你?而你,又埋了谁?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等到那个与自己牵手一生,共度一世的人? 孟婆说: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汤解解渴。口渴的人心急的喝了。于是,那个前世埋她们的人,在她们头脑中渐渐模糊了。她们开始惊惶的四处张望,妄图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今生的爱人。 世界上有许多出色的男人和美丽的女人,然而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情只有一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当你携起他的手时,就是前世残存的记忆在提醒着你,前世埋你的人,就是你身边与你相濡以沫的爱人! 月光下的大海,泛着粼粼的波浪。和你的爱人去看看月光下的大海吧,在大海的最深处,也许就藏着你前生的记忆。 那三生石上的旧精魂,真的不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吗?与前世埋过自己的爱人,携手在银色的沙滩,该是今生最完美的一种幸福了。 倘若真相信有生命的轮回,那也该相信一定是前世今生的注定。今生的情缘是前世的因果,千万年的缘来缘去,情路轮回,只为来世不再是陌生人。无论前方道路荆棘坎坷,障碍丛生,只祈祷着不让风霜入侵,雨雪来袭。笑对红尘!笑对人生!!

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摘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为把握中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本文对其发展概况、理论发展、基本概念、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循环经济理念、具体实践形式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概念 1、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 早在1904年,俄罗斯思想家B.H.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人均资源利用》,说明资源循环问题。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和“消费限制理论”、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系理论”等。 2、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CircularEconomy、RecycleEconomy、Circu2lateEconomy、CirclingEconomy这些英文名称的中文翻译都叫做循环经济,可见,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本质和内涵的界定还是有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对“用于循环的资源”和“循环的方式”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大致区分为“狭义循环经济”和“广以循环经济”。“狭义循环经济”概念认为,循环经济是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也就是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以至循环不断的经济过程。“广义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资源都能不断地在流程中得到合理开发和持久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二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在极大满足人类无止境物质欲望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国际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即是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学界开始从不同学科中探寻破解这一矛盾的方法,并大致提出了六种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在微观、中观、宏观三种层面上。

海洋与生命

海洋与生命 ——童裳亮 我们之前学了《包身工》,那是一篇报告文学,属于记叙文,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海洋与生命》。 一、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引用说明、摹状貌、引资料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事例说明文。课文选自《科学实验》,作者是童裳亮。童裳亮教授是浙江临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1980-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1986-1987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研究。历任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主任、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海洋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等职。长期从事海洋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鱼类生理学》、《海洋生物技术》、《仿生技术》、《中老年健康自助》等。他也是一名科普作家。《海洋与生命》一文于1985年入编全国高中《语文》课本作为教材,他的科普图书《海洋生物趣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7

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王彩芬,安永平,韩国敏,张文银,马 静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永宁 750105) 摘要:对水稻转基因技术在抗虫、抗病、抗逆及改良米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水稻; 转基因育种; 进展 中图分类号:S511.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05)06-0055-0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使生物学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它的理论和方法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上应用很广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据专家预测,到2025年在现有稻谷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60%才能满足需要(K hush,199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世界尤其是我国将面临粮食问题的严峻挑战,培育优良品种是提高稻谷产量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育种技术已为培育水稻新品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在今后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品种资源的贫乏,单靠传统育种已很难有大的突破。基因工程技术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稻转基因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基因转入水稻,从而实现水稻种质创新和为生产提供优良品种。自1988年以来,国内外已得到了许多水稻转基因植株,涉及到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旱、耐盐、改良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有些已进入田间试验和应用阶段。 1 水稻转基因育种进展 植物转基因育种是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众多材料中,水稻不仅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而且由于其基因组较小、重复序列较少的优点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单子叶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已完成。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以来,水稻转基因技术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成功获得籼稻、粳稻、爪哇稻的转基因植物。随着基因枪转化技术的建立和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成功,水稻基因转化技术日益完善。而且转移目标基因已从报告基因或筛选标记基因进入改良水稻抗性和适应性,以及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重要基因的利用。 1.1 抗虫转基因水稻育种 水稻是虫害最多的大田作物,稻螟虫和稻飞虱危害最为严重,水稻中抗虫资源贫乏,转基因技术为抗虫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自从1989年实现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抗虫基因转化水稻并得到再生植株以来,转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转抗虫基因水稻包括转Bt基因、转蛋白酶抑制基因和转凝集素基因。在转Bt基因的研究方面,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杨虹等(1989)将Bt基因导入水稻品种台北309、中花8号的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Fujim oto等(1993)通过电激法将cry LAb 基因导入水稻,首次报道了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项友斌等(1999)利用农杆菌介导实现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cryI A(b)和cryI A(c)在水稻中的转化;黄健秋等(2000)利用农杆菌介导获得转(Bt)基因秀水11和春江11植株;薛庆中等(2002)利用农杆菌介导获得转双价抗虫基因(cryI Ac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 pTI)浙大19植株;朱常香等(2002)获得Bt和X a21共转化水稻(C48)植株。近几年转Bt基因研究越来越多,进展很快,在籼稻、香稻、爪哇稻、杂交稻、深水稻中获得成功,选育出克螟稻1号、2号、3号(舒庆尧等,1998)。转Bt基因水稻在我国已进入环境释放阶段,有望培育出应用于生产的抗虫品种。 在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水稻研究方面,通过电激介导原生质体转化,Xu等(1996)把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 pT i转入粳稻品种台北309,转基因植株对大螟和二化螟2种水稻虫害都具有抗性;通过基因枪介导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转化水稻,Duan等(1996)获得了Nipponbare、台南67和Pi4等3个粳稻品种的抗大化螟转基因株系;Lee等(1999)利用PEG介导法将大豆K units胰蛋白酶抑制剂(SK TI)的cDNA转入粳稻Nagdongbyeo的原生质体,再生转基因植株的后代抗褐飞虱。曾黎琼等(2004)利用农杆菌介导将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导入玉优1号、HT-7中;孔维文等(2004)利用农杆菌介导将PT A和马铃薯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 B401)同时转入超级杂交稻亲本材料1826中。在转凝集素基因水稻研究中,主要是转雪莲花凝集素(G NA)基因,采用基因枪法,英国John Innes Centre(Maqbool等,1999;Rao等,1998;Sudhakar等,1998)把G NA基因导入AS D16、M5、M7、M12、FX92D、Basmati370等籼稻品种中,得到200多株转基因植株,G NA在水稻中呈高水平的组成性表达(用Ubi启动子)或韧皮部专一性表达(用Rssl启动子),转基因植株抗褐飞虱。在我国,傅向东等(1997)用G NA基因枪转化水稻IR72、IR76、珍汕97和秀水11等品种,部分转基因植株子代对褐飞虱有一定抗性;T ang(唐克轩等,1999)通过基因枪介导实现了G NA 基因和X a21基因的共转化,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唐克轩等(2003)利用农杆菌介导将半夏凝集素基因(pta)导入粳稻鄂宛105、中花12和籼稻E优532中,获得7个转基因纯系。 1.2 抗病转基因水稻育种 抗病转基因水稻包括转抗病毒基因、抗真菌病害基因和抗细菌病害基因。抗病毒转基因已开展了8种病毒的转基因研究,包括水稻通枯罗病毒(rice tungro disease)、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收稿日期:2005-07-21 作者简介:王彩芬(1968-),女,副研究员,从事水稻花培育种研究。T el:0951-*******E-mail:caifen-68@https://www.doczj.com/doc/6f17238420.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