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1 苏科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1 苏科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1 苏科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1 苏科版 (I)

复备栏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1 苏科版

(I)

【教学时间】________ 【 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并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辩正地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实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 工作的装置称为电热器。

家中的电热器有 。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电热器

1.预习交流: 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利用 工作的装置称为电热器。家中的电热器有 。

2.思考:(1)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电流的热效应,根本原因是什么?

(2)电热器工作过程中,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二)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1.活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1)说一说:《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3)得出结论: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本身的 、通过导体的

复备栏

以及通电时间有关,导体的 越大、通过导体的 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电

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2.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 ,与导体的电阻

成 ,与通电时间成 。

(2)公式:Q=

A . 若电流的单位是安(A ),电阻的单位是欧(Ω),时间的单位是秒(s ),

则产生的单位就是 ( )。

B .可变形为I= ,R= ,t= 。

C .如果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几乎全部转化内能,则电热器产生的热量

等于 ,即Q=W= = = 。

(3)自学课本P14例题,说一说: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3.电热的利与弊(生活·物理·社会)

电热的应用实例:

电热的危害实例:

五、总结提学

六、达标检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路元件,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同时还学习了初中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电学物理量──电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亲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在学习电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电路作图的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实验,认识并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当然识别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和后续性,所以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和能力逐渐内化。 四、教学准备

第四节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电流的热效应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1)本节课从一个简单的用“热得快”烧水的生活现象,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用电器的发热现象,让学生体会电流的热效应,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2)本节课设计成体现物理新课标理念的以学生为主体,经历科学探究的探究课,探究的课题是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其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事实,归纳、概括出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使学生得到创造、探索的训练。 2.本节课体现了高效型课堂教学理念——优化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思维动机的激发,通过引导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教学,主动的探究和建构知识。传统的教学常把这节课上成实验验证焦耳定律的规律课,忽视了课题的方法教育功能(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我力图将本课题的教学转变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启发问题探究课,在实验中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将课堂教学组织起来,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使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充分展现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3.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随着探究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分别观察比较:1、电炉丝接入电路中时,电炉丝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电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来。2、假如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并分析它们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作出合理的猜想:电流的热效应可能与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及通电时间有关。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体会自然规律的探究历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规律,及时总结,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果。

2021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课后作业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课后作业1 苏 科版 班级姓名 1. 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成 正比,跟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定律,可用公式表示。 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4V时,通过的电流是0.5A,则导体的电阻是Ω,这段导体消耗的电功率是 W,通电10s产生的热量是 J。 3.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熨斗表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串联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通过他们的电流_____(相等/不相等),而导线电阻比熨斗电阻___(大/小)得多。 4.有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均相同的电风扇、电烙铁、日光灯,各自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产生热量最多的是______,消耗的电能_______(相等/不相等)。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 示数为0.4A.则R1两端的电压为 __ V,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__ A。若通电100秒,R2产生的热量为 __ J。 6.一只电热器接在照明电路中,5min产生的热量为2.64×105J,则通过该电热器的电流是A,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Ω。 7.将阻值为R甲=40Ω和R乙=1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相同时间内,两电阻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______.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在4V的电源上,1min内两电阻产生的总热量为_________J.8.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I,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则该电动机工作时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为_________. 9.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笔记本电脑 B.电冰箱 C.电风扇 D.电暖器 10.电炉丝坏了,去掉1/5后,仍接在原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原来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5∶4 B.4∶5 C.5∶1 D.1∶5 11. 把两根电热丝并联接到电源上,相同时间发出热量较多的一定是() A.通过电流较大的 B.两端电压较大的 C.电阻较大的D.以上三个都对 12.关于电热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有利的 B.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原理制成的 C.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不利的 D.电视机工作过程中没有产生电热 13.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部分电路,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 电阻丝的阻值.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 A、U B以及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 A、Q B, 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是() A.U A=U B,Q A=Q B B.U A<U B,Q A>Q B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案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1.宇宙有多大? (1)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和课本图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③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 ④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电流和电路》,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这六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电流和电路》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是学习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和前提。《电流和电路》无论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本节中的电流、电路、电路图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因此,掌握好本节的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电学内容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在本节教材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符号,第一次学习用电学符号表示电路图。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教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加强引导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教材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过程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2)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2)

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 下)⑵ [设计意图] 学生关于操纵变量法的实验的印象应该讲是比较深刻的,然而在结论的表达上也存在一 定的咨询题,专门是焦耳定律如此有三个变量的公式,而且关于电功和电热在认识上和运算 上都存在着误区,因此针对如此咨询题,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了学生自主复习,教师重点强化 训练的方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练习,对典型实例分析讲明,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明白得和分析、运算能力。 [复习目标] 1、认知目标复习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明白它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了解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 〔2〕通过复习明白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白焦耳定律的公式; 2、技能目标培养 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操纵变量法和串并联电路特点的认识;能正确认识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把握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运算方法;能够用电热的知识讲明实际生活中的咨询题。 3、情感目标表达 通过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辨证地观看分析咨询题的能力;[复习重点和难点] 1、复习重点识不电热器,明白电热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明白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 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白焦耳定律的公式并会运算电热; 施教策略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引导分析归纳 2、复习难点对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的认识以及会用电热的知识讲明 实际生活中的咨询题。 克服方法典型例题讲解,对比〔或类比〕分析,强化训练 [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 [课前预备]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的过程,当电流通过电水壶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 能。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正比,跟___________ 成正比,跟 ___________ 成正比。那个结论是 ______ 国科学家__________ 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它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3. 两个电阻 R:R2=3: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两端的电压之比U:U2= ______ ,相同的时刻内,R和R2中电流做功之比W:W2= ___________ ,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 P1:P2= ____ , R1和R2在相同的时刻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Q2= ______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 ﹥V 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 ﹥r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 ﹤r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13.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 内能的定义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热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温度、状态变化 物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不能逆说) 三、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四、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讲:P 129 空气压缩仪)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 电流教学教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电流》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与水流大小的类比了解电流大小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了解常见电流值。 (3)认识电流表,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值。 (4)通过对电流表使用说明书的阅读,提高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法学习电流的概念。 (2)通过测量小灯泡灯丝中电流值,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安培,树立勤奋学习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2)在实验中体会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3)学会团队协作,养成科学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难点:(1)电流表的读数。 (2)正确连接含电流表的串、并联电路。 三、教学器材: 教师示教板两套,电源(两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电流表、导线。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回顾 1、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 规定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下面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是按 怎样的顺序流动的?(教师讲解金属导线中 电流的形成情况:金属导体中是许许多多的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二)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作电源,演示小灯泡发光实验。开关断开,提问:此时电路中有电流吗?(没有);开关闭合,提问:此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有),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电路中有电流的?(小灯泡发光) 教师讲解:有电流通过时,小灯泡不仅发光,用手触摸小灯泡还很热,小灯泡是先发热才发光。为什么小灯泡会发热呢?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我们能判断电流的存在。 演示实验2: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使小灯泡发光。提问:前后两次小灯泡中的电流哪次更大些?(第二次)你是通过什么现象判断的?(第二次小灯泡更亮一些)说明我们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还能判断电流的大小。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描述电流的大小呢?”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认识电流 (1)通过与水流类比形成电流大小的初步概念。 多媒体演示水流大小的课件,提问:通过观察,你认为哪个水管中水流大?(左管)为什么?(左管中流过的水量多)教师强调:比较水量的多少必须保证时间相等。总结水流大小的概念:用每秒钟内通过水管某一横截面的水量的多少,表示水流的大小。 多媒体演示电流大小的课件,提问:每秒钟内通过哪一段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更多一些?(第一段)请同学们猜测哪段导体中电流更大一些。(第一段导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案-(新版)沪科版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电流产生的热量跟通电时间、电流大小、电阻大小的定性关系.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焦耳定律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出示一些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1)比较它们有何不同? (2)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灯泡发热,电风扇的电动机发热. 【新课引入】 师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什么正常情况下电线不会起火?而发生短路或

接入电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时会引起火灾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129-133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公式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电流的热效应 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订正. 师生产、生活中电热有哪些应用?哪些地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_教案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探究电热影响因素,体会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焦耳对电热探索的过程,引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难点:电热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对焦耳电律的理解。 重点:认识电流热效应;探究电热影响因素;理解及应用焦耳定律。 【教学方法】 引入环节要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认识到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完成对电热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发讨论,电热的多少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完成实验设计后,动员学生参与操作,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细节问题,包括现象的观察和操作流程的解释。在定性地总结出电热对哪些因素有关以后,要强调焦耳是经过了大量的实验,收集了大量数据以后才确定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定量关系,总结出焦耳定律。一项科学研究或发现对于研究者来讲,其实是要历经很多艰辛才能完成的,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给予认知过程以应有的敬畏,增加对焦耳等科学巨匠的认同感。 对焦耳定律内容的教学应注意Q=I2Rt是实验结论,是电热定义式,而非推导公式,要避免与电功的公式混为一谈。在得出推导公式前要注意条件的交代,但不必进行阐述,要给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公式应用以简单的计算和解释生活中的电学现象为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实验激趣: 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灯泡,用手触摸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风扇,摸触电动机部分,都有什么感觉? 提出问题:为什么? 学生回答:电流通过用电器时会出现热效应。 新课教学: (一)电热器 师生交流: 1.家里还有哪些用电器通电后会发热? 2.课本图中的家用电器有何共同点?我们使用这些电器是为了得到哪一种能量? 学生归纳: 教师总结: 1.电流热效应是每一种用电器使用时都会出现的; 2.电热器就是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装置。 (二)活动: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1.由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电热多少与什么有关? 2.大胆猜测: 3.设计实验: (1)器材装备: 师生讨论: 你想用什么样的用电器来产生电热? 准备用什么器材比较出电热的不同? (2)方法确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电路连接: 师生讨论: 根据实验的要求,要控制变量,这两根电热丝应 学生参与体验 参与的学生回 答问题 学生举例 归纳总结 学生思考猜测 根据生活实践 和对问题的理解, 讨论解决的办法 进一步完善实 验过程 产生感性认 识 在实验中能 仔细观察认真思 考。 将事物进行 合理分类,是知识 的应用过程。 发散性思维, 是一种知识总结 和提取的过程。 通过学生自 己讨论,思维得以 激发,完善解决问 题的方法。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教师版-含答案)

电学板块一 电流和电路 一、知识链接 一、 两种电荷 ★课程重点(内容) 1、 电荷 2、 原子结构 ★难点——摩擦起点的实质 ★考点——①电荷;②原子结构。 1、 电荷 (1)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 带电体的性质: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②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4) 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5)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工作原理:①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②铂片张角的大小反映出带电荷的多少 (6) 电荷量——所带电荷的多少 简称:电荷;字母:Q ;单位:库仑(C ) 如:摩擦的橡胶棒带10-7 C ;云层带几十库仑 2、 原子结构 (1)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 (2) 元电荷——e=1.6×10-19 C (3)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原来中性的物体得 到电子则带负电,失去电子则带正电。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4)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②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③感 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5)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 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不变。因为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6) 电中和:等量异种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 3、 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可导电可带电),常见: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不导电可带电),常见: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空气、 油、干木头… (3) 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电子(负电) 原子核 质子(正电) 中子

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 教师:毕有才 班级:211班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焦耳定律的内容;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4、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用试验的方法探究焦耳定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用“热得快”烧水,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 提出问题:是“谁”给了水“热”? 学生思考并回答:“电流”。 提出问题:第一节中电动机提升重物是将电能转化什么能?用“热得快”烧水,是电能转化为什么能? 通过类比第一节电动机做功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学生会得出用“热得快”烧水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教师引导:同学们生活中你一定见过用电器的发热现象,请列举例子。 学生举出生活中电能变成内能的例子。 提出问题:电炉丝接入电路中时,电炉丝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学生回答:可能导线和灯泡的电阻不同 提出问题:假如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通过导线的电流较大的原因。 提出问题:点亮的灯泡过一会儿烫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是时间变长的原因。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进而猜想到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有关。 (二)制定计划

提出问题:怎样判断产生电热的多少?由用“热得快”烧水的实验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液体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反映产生电热的多少。 提出问题:要想比较不同的电热使液体温度升高的不同,液体应该做怎样的限定? 学生得出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液体的种类、质量都相同。 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导体的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提示:要研究导体产生电流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打算选择哪些器材?画出你的实验电路图。 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步骤通过讨论交流,画出电路图,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让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设计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其他两个因素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探究 教师通过串并联电路示教板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如何判断产生电热的多少?) 学生观察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四)分析与结论 学生分析讨论实验记录,得出: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大,电流的热效应就越显著。进而猜想: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成正比。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指导思想。沿着从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得到知识,理解知识。在课堂上一方面要防止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直接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 在实施课堂教学后,多数学生反映对推导公式不太理解,特别是与电功的计算公式混淆,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要进行辨析理解。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电热和电功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计算公式是存在区别的。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南京第五十四中学杨书忠 [设计意图] 学生对于控制变量法的实验的印象应该说是比较深刻的,但是在结论的叙述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焦耳定律这样有三个变量的公式,而且对于电功和电热在认识上和计算上都存在着误区,所以针对这样问题,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了学生自主复习,教师重点强化训练的方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练习,对典型实例分析解释,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计算能力。[复习目标] 1、认知目标复习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知道它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了解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 (2)通过复习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焦耳定律的公式; 2、技能目标培养 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控制变量法和串并联电路特点的认识;能正确认识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掌握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计算方法;能够用电热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情感目标体现 通过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辨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1、复习重点识别电热器,知道电热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知道电流通过导 体所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焦耳定律的公式并会计算电热; 施教策略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引导分析归纳 2、复习难点对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的认识以 及会用电热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克服办法典型例题讲解,对比(或类比)分析,强化训练 [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 [课前准备] 1.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当电流通过电水壶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成正比, 跟__________成正比。这个结论是_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__经过大量实验确定的,它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两个电阻R1:R2=3: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相同的时间内,R1和R2中电流做功之比W1:W2= ,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 ,R1和R2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 。 4.已知两个电阻R1:R2=3:2,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

九年级物理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同一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 2.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 3.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的过程,提高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难点 对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的归纳。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的概念,电流不但有方向,还有强弱,即大小。那么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合作探究 1.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猜想和假设](1)电流和电压成正比。(2)电流和电压成反比。 [设计实验] (一)设计思路

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两端用电压表测出电压,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测得的多组实验数据,来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 (三)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电阻R=________Ω。 (四)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思想及所画电路图,选择如下器材: 电池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步骤一:按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步骤二:将1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三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数据依次填入数据表中。 [分析和论证](学生讨论) 分析由实验得到的数据,发现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教师总结] 交流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交流评估]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看,尽管数据之间不是完全吻合,但基本能反映规律,所以测得的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 2.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学生实验] [猜想和假设](1)电流和电阻成正比。(2)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设计实验] (一)设计思路 在上面的电路中,只换用不同的电阻,用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用电

2018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电流产生的热量跟通电时间、电流大小、电阻大小的定性关系.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焦耳定律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实验对人们获取科学理论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3.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应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1.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2.对焦耳定律内容、公式的理解. 【教具准备】学生电源、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烧瓶、温度计、水、煤油、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5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出示一些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1)比较它们有何不同? (2)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灯泡发热,电风扇的电动机发热. 【新课引入】 师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什么正常情况下电线不会起火?而发生短路或接入电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时会引起火灾呢?要弄清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129-133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公式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电流的热效应 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订正. 师生产、生活中电热有哪些应用?哪些地方需防止电热? 生:工厂利用电热炼钢,家庭用电热烧水、做饭、取暖,如电水壶、电饭煲,电取暖器都是利用电热的设备.电线、电视机、电脑等要防止电热危害. 师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列举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用电器. 生: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饭煲、电取暖器等. 师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发言: 生1:可能跟通电时间有关,因为通电时间越长,电水壶中产生的热越多. 生2:可能与电阻有关,因为电炉丝发热,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 生3:可能跟电流有关,因为常听说,电流大容易引发火灾. 教师点评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一)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是否有关. 1.电路图:

电流的热效应--优质获奖教案

1.6《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利用给金属丝通电发热现象导入课题,让学生体验到原来不仅仅家用电热器会发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利用多媒体视频和丰富的图片去引导学生学习电热现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根据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动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在做中学,在体验、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通过精心设计探究实验,让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认识电流的热效应,识别生活中的电热器。 2.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3.学生通过交流、反馈,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以及控制电流热效应带来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相关的物理规律。 2、学生通过交流、设计、分析培养学生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实验对人们获取科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流和电阻大小的关系。 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 四、教学资源: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源、一段电阻丝等。 学生用:焦耳定律演示器、学案、课本。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14.2热机效率教学设计 清水河镇中学:陈龙美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燃料热值的含义。 难点:计算热机的效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效率?那么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能把内 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吗?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本课我们学习14.2 热机效率。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1.我能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我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我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我能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学海泛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22-24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22“燃料的热值”部分,建立热值的概念,知道燃料热值的含义,知道热 值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常见物质的热值。 2.阅读课本p23“热机的效率”部分,知道热机效率及能量的流向,会利用公式对热机 效率进行计算,明确提高效率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 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1.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的。

初三物理第三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初三物理第三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4.知道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电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在生产生活中是如此重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电路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这一节我们将来学习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二、先学环节

(一)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36-39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37,认识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 2.参看课本p36-p38,了解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知道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1.______________形成了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经过用电器流向______________。 2.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只有__________电路中才有电流。 3.画出以下电路元件的符号 (1)电池______________ (2)开关______________ (3)灯泡______________ (4)电阻______________ (5)电动机____________ (6)电池组____________ 4.画出小灯泡工作的电路图.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第四节《电流的热效应》电子教案

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 第四节电流的热效应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通过探究,知道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 3.知道焦耳定律内容、公式及适用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本节教学,培养学生重视实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理解电流热效应,探究电热和电阻、电流以及通电时间关系,焦耳定律。 如何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以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多媒体(课件)、白纸灯泡、电热水壶、电烤箱图片。 师:出示白纸灯泡、电热水壶、电烤箱图片,让学回忆并思考,把手靠近发光的白炽灯泡,会感到灯泡发热;给热水壶通电可以将其中的凉水加热;给电烤箱通电可以将其中的面包烤熟;那么这些能量从哪里来的呢? 生:电流通过用电器产生热量了,电能转化为内能。 师: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作电流的热效应。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思考

(1)白炽灯的灯丝热得发光,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2)刚刚发光的灯泡并不热,而过一会儿就会烫手。灯丝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发光时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3)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过它的电流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探究电热与电阻、电流大小及通电时间的关系 1.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会和哪些因素有关。 请同学进一步体验电取暖器的使用情况进而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会和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分别以电阻丝发热而电线不怎么发热的现象和高温、低温档工作时、通电时间不同时电阻丝发热程度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电热和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师:要对以上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 生:讨论,交流。 师:请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出具体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问:如何比较不同导体产生电热的多少呢? 生:用手摸,或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等方法。 师:引导学生通过转化法比较受热煤油温度升高的多少判断电热的多少。 3.进行实验: 实验一:探究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热量和电阻的关系。 将阻值不等的两个电阻丝分别放在盛有等质量煤油的锥形瓶里,并插入温度计,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合上开关,观察在两分钟内两支温度计示数升高的情况,并将实验得出的数据填在已发的表格里。 实验要求:电路连接好,将滑片放在阻值最小端,观察并记录初温。然后再看屏幕上的时钟同时合上开关计时,两分钟后断开开关,并记录末温和电流。 实验二:探究在电阻、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