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检索系统说明书

文献检索系统说明书

文献检索系统说明书
文献检索系统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文献检索系统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

文献检索系统

摘要

21世纪,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互联网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来源,而且还是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的空间。信息检索系统是指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关信息搜集、加工、存储和检索的程序化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

本系统是基于B/S结构的网站。数据库系统使用微软的SQL server2005,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用户注册、登陆、信息检索、打开、后台管理等。

本文主要分为5章,分别从系统绪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结论等方面从抽象到具体分层次的来介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文献检索系统,asp,SQL server2005

Document Retrieval System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he Internet is affecting and changing our lives. The network is not just a source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provided to us, but also a mutual exchange of spac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needs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d retrieval program system, its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people.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B / S structure of the site. Database systems using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ystem: user registration, log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open, Admin.

This file have five chapters:introduce,analyse,design,achieve,conclusion files to introduce the system.

Keywords:Document Retrieval System,ASP,SQL server2005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1.绪论 (5)

1.1 系统设计环境介绍 (5)

1.2 B/S结构设计 (5)

1.3 SQL和SQL SERVER语言介绍 (5)

1.4 本系统要求的软硬件开发环境 (6)

2. 系统分析 (7)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7)

2.2 系统流程图 (7)

3. 系统设计 (8)

3.1 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8)

3.2 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思路 (8)

3.3 系统界面设计 (8)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9)

4.系统实现 (11)

4.1 系统编码的实现 (11)

4.2 系统测试 (17)

5. 结论 (18)

5.1 系统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18)

5. 2 开发过程中的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1.绪论

1.1 系统设计环境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Internet已经成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开始准备建立自己的网站。为满足这种需要,微软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叫做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 Server Pages ,简称ASP)的Web开发平台。使用ASP进行Web开发一方面的确给网站设计者带来了简便,但是另一方面将服务器端代码和HTML及JavaScript代码放在同一页面中,常常会导致Web页面中混合了服务器端逻辑代码和为用户界面设计的HTML代码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这样使得网站的各种代码难于管理,并且由于一些脚本语言的局限,很多功能都不能够轻松实现。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及其他一些问题,微软公司开发出了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更优秀的Web开发环境。

微软的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 Framework是于2000年推出的用于构建新一代Internet集成服务平台的最新框架,这种集成服务平台允许各种系统环境下的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和共享数据。它在系统中处于操作系统内核与应用程序之间,使得应用程序可以更好地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并使程序开发更快更简单。

1.2 B/S结构设计

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

1.3 SQL和SQL SERVER语言介绍

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SQL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

SQL Server 特点:

(1)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2)图形化用户界面,使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更加直观、简单。

(3)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为用户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1.4 本系统要求的软硬件开发环境

本课题需要的硬件环境:intel coreCPU。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ME /2000/XP/VISTA/7;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2005 ;编程语言及工具:C#,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等。

2. 系统分析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可行性研究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首先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定义。在问题定义阶段初步确定的规模和目标,如果是正确的就进一步加以肯定,如果有错误就应该及时改正,如果对目标系统有任何约束和限制,也必须把它们清楚的列举出来。

此报告主要从技术可行性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使用了系统流程图,及数据流图来分析。

2.2 系统流程图

图2-1 系统流程图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本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前台功能主要有:注册、登陆、修改个人信息、检索信息等。后台主要功能有:登陆、上传文献、管理文献、类别管理等。

3.2 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思路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分为:管理员基本信息表、用户基本信息表、文献基本信息表、类别信息表。

3.3 系统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用户对软件产品的评价,从而影响软件系统的竞争力和寿命,因此必须对人机界面设计给予足够重视。本系统在设计初期考虑了系统响应时间,用户帮助设施,出错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对系统界面进行设计。

3.3.1 本系统的出错信息处理举例:

图5-1 系统出错处理举例

3.3.2 系统首页界面设计

3.3.3 系统后台首页界面设计图

图5-3 系统后台首页界面设计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3.4.1 数据库逻辑设计

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1)表名采用单数,表名第一个字母小写,多于一个单词时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2)表中字段首字母小写,多于一个单词时从第二个单词开始首字母大写。

Book

表5-5 Users表(用户信息表)

4.系统实现

4.1 系统编码的实现

4.1.1 数据库链接代码

public const string ConnStr = "Data Source=.;Initial Catalog=employ;User ID=sa;Password=123";

4.1.2 系统管理员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登录

public bool login(string admNo, string admPw)

{

bool result = false;

using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Str))

{

con.Open();

string sql = "select admNo,admPw from Admin where admNo=@admNo and admPw=@admPw";

SqlCommand cmd = con.CreateCommand();

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mandText = sql;

cmd.Parameters.Add("@admNo", SqlDbType.VarChar).Value = admNo;

cmd.Parameters.Add("@admPw", SqlDbType.VarChar).Value = admPw;

using (SqlDataReader dr = cmd.ExecuteReader())

{

if (dr.Read())

result = true;

}

return result;

}

}

//添加管理员

public bool tjGly(string admNo, string admPw)

{

bool result = false;

using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Str)) {

con.Open();

string sql1 = "insert into Admin values

(@admNo,@admPw)";

SqlCommand cmd = con.CreateCommand();

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mandText = sql1;

cmd.Parameters.Add("@admNo", SqlDbType.VarChar).Value = admNo;

cmd.Parameters.Add("@admPw", SqlDbType.VarChar).Value = admPw;

cmd.ExecuteNonQuery();

result = true;

}

return result;

}

public bool no(string admNo)

{

using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Str)) {

bool result = false;

con.Open();

string sql = "select admNo from Admin where

admNo=@admNo";

SqlCommand cmd = con.CreateCommand();

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mandText = sql;

cmd.Parameters.Add("@admNo", SqlDbType.VarChar).Value = admNo;

using (SqlDataReader dr = cmd.ExecuteReader())

{

if (dr.Read())

result = true;

}

return result;

}

}

//删除管理员

public bool delete(string admNo)

{

using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Str))

{

bool result = false;

con.Open();

string str = "delete Admin where admNo='" + admNo + "'";

SqlCommand com = con.CreateCommand();

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mandText = str;

com.ExecuteNonQuery();

result = true;

return result;

}

}

4.1.3 系统查询功能实现代码

//多条件查询

public DataTable sgndigwxz(string qUName, string qDq, string qgWname, string qZpsalary)

{

using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Str))

{

con.Open();

string str = "select

qZpxinxi.qUName,qZpxinxi.qgWname,qZpxinxi.qZpRenshu,qZpxinxi.qZpdetai l,qZpxinxi.qZpsalary,qZpxinxi.qZpTime from qZpxinxi inner join qUser on qUser.qUName=qZpxinxi.qUName where qUser.qDq=@qDq and

qZpxinxi.qUName=@qUName and qZpxinxi.qgWname=@qgWname and

qZpxinxi.qZpsalary=@qZpsalary";

using (SqlCommand com = new SqlCommand(str, con))

{

com.Parameters.Add("@qZpsalary",

SqlDbType.VarChar).Value = qZpsalary;

com.Parameters.Add("@qgWname",

SqlDbType.VarChar).Value = qgWname;

com.Parameters.Add("@qDq",

SqlDbType.VarChar).Value = qDq;

com.Parameters.Add("@qUName",

SqlDbType.VarChar).Value = qUName;

SqlDataAdapter da = new SqlDataAdapter(com);

DataTable dt = new DataTable();

da.Fill(dt);

return dt;

}

}

}

4.1.4 论坛主要功能实现代码

//发帖

public bool fatie(string UName, string yJdeteil)

{

bool result = false;

using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Str))

{

con.Open();

string sql1 = "insert into yJfk(UName,yJdeteil) values

(@UName,@yJdeteil)";

SqlCommand cmd = con.CreateCommand();

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mandText = sql1;

cmd.Parameters.Add("@UName", SqlDbType.VarChar).Value = UName;

cmd.Parameters.Add("@yJdeteil",

SqlDbType.VarChar).Value = yJdeteil;

cmd.ExecuteNonQuery();

result = true;

}

return result;

}

//添加回复

public bool tjhuifu(string yJID, string UName, string hfdeteil) {

bool result = false;

using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Str))

{

con.Open();

string sql1 = "insert into fuifu(yJID,UName,hfdeteil) values (@yJID,@UName,@hfdeteil)";

SqlCommand cmd = con.CreateCommand();

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mandText = sql1;

cmd.Parameters.Add("@yJID", SqlDbType.VarChar).Value = yJID;

cmd.Parameters.Add("@UName", SqlDbType.VarChar).Value = UName;

cmd.Parameters.Add("@hfdeteil",

SqlDbType.VarChar).Value = hfdeteil;

cmd.ExecuteNonQuery();

result = true;

}

return result;

}

4.2 系统测试

4.2.1 测试目的

(1)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到今为止尚未发现的的错误的测试。

4.2.2 测试方法

测试有两种方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在程序接口进行,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够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确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并发生正确的输出信息,而且要能够保持外部信息的完整性。白盒测试又叫结构测试,完全了解程序的结构和处理过程,这种方法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照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本系统采用的是黑盒测试。

4.2.3 测试步骤

功能测试

1、链接测试

2、表单测试

3、数据库测试

可用性测试

1、图形测试

2、浏览器测试

安全性测试

系统的安全性测试区域主要有:测试有效和无效的用户名和密码,要注意到是否大小写敏感,可以试多少次的限制,是否可以登录而直接浏览某个页面等。

总结

从功能、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对本系统的每个模块逐个进行测试,分析错误,最终所有的功能都能正常运行。

4.2.4 系统测试举例

如果密码出错弹出提示信息,如果用户名不存在弹出提示信息。

图6-1 登陆测试

5. 结论

5.1 系统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本系统的优点:

(1)界面简洁美观,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操作。

(2)系统的开发中使用了CSS+DIV等新的技术,使得系统具有了一定的技术高度。

本系统的缺点:

(1)由于需求分析做的不够全面,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的存在缺陷,很多字段多于或者缺少必要的字段。且系统在速度方面不是考虑的很完善,

所以导致系统完成以后速度有点慢。

5. 2 开发过程中的体会

在修改信息的时候datalist获取行或者列信息的时候出现了困难,通过查找资料终于能够圆满完成系统的设计。

经过几个多月的设计和开发,文献检索系统基本开发完毕。其功能实现基本符合要求。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更深入地了解了ASP ,css-div,SQL Server2005,从以前的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虽然在设计中我遇到了不少问题,而且往往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使我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修正,但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最终还是一一克服了。

参考文献

[1].汤代禄,韩建俊.ASPX案例开发集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

[2].周纳.ASPX动态网站编程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李晓黎,张巍.ASPX+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4].李严,于亚芳,王国辉 .ASPX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5].容钦科技.ASPX+Dreamweaver MX2004数据库网站开发与实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6].杨仁毅,金卫臣.Dreamweaver MX实例教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7].吴晨,孙少波.ASPX数据库项目案例导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2001年

[8].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第3版,2000年

[9].杨格.Dreamweaver MX 2004设计与制作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2004年

[10].龙马工作室 . ASPX+SQL Server组建动态网站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11].资讯教育小组.IIS5.0中文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郭永灿,孟凡奇,王军 . 网页美工设计 .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唐凡,王春蓬,王凯像 .网页艺术设计 .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

[14].易昭湘,聂元铭,杨眉 . ASP开发答疑200问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档案文献检索系统

第一章档案文献检索系统概述 1.广义的档案文献检索包括存储和查找两个具体过程。前者是指将档案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通过编制检索工具、建立数据库等方法使之成为有序的档案信息集合的过程;后者则是指在档案信息集合中选择、获取特定档案信息的过程。 2.简答档案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是实现档案需求与相关档案信息的匹配,即将特定的档案需求与存储在检索系统中的档案信息进行相符性比较,根据一定标准从中选择出符合需求的档案信息。匹配的实现是存储和查找互相作用的结果。 3.存储阶段的目的是:使档案信息达到高度的组织化。主要采取对档案文献进行标识化压缩处理的方法,即把档案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用语词、代码等符号表示出来,通过编目、编写提要等方式将档案原件转换成一种篇幅较短的特殊文献形式,一般成为简短记录档案文献特征的一个条目,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把这些条目组织起来,形成有序的档案信息集合,供查找之用。 4.查找阶段的目的:是获取所需档案信息,主要方法是对档案需求课题进行标识化处理,形成检索提问,再将提问标识与档案信息集合中的标识进行相符性比较,选择出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也就是说,在存储的逆过程中把所需档案查找出来。(3、4题可合并一题) 5.档案文献检索同其他文献检索一样,可以采取三种形式: (1)数据检索。这种检索是直接回答利用者所需要的有关特定主题的查询,检索出的结果是数据、公式、图表等。 (2)事实检索。这种检索也是直接回答利用者所需特定主题的确定性检索,检索出的结果是某种事实。 (3)文献检索。这种检索是要查出记载所需信息的档案文献,但检索结果所提供的并不是文献本身,而是文献线索,检索人员借助文献线索中提供的存址提取档案文献,再从文献中获得所需信息。 6.试述档案文献检索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从检索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去设计规划各个因素或环节的构成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可以使整个检索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获得较好的检索效果。档案文献检索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存储部分和检索部分。存储部分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著录标引、编制检索工具、建立数据库等手段使档案信息有序化;档案部分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编制检索策略实现利用者提问与档案信息的有效匹配。 在存储档案时,档案标引人员首先要对档案文献的内容进行主题分析,形成若干能反映其主题的概念,并借助于检索语言把这些概念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标识,这一段工作就是档案的著录标引。 在检索(查找)档案文献时,档案检索人员首先要根据利用者的提问确定其所需档案的实质内容,形成概念,然后同样借助于检索语言,把表示检索课题的概念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标识,并按实际需求把这些标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形成检索表达式。 7.档案文献单元方式按照目录构成或计算机文档中数据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区分为文献单元方式和标识单元方式。 8.文献单元方式:在计算机检索中又称为顺检方式、顺序文档。它以一份文献为一个条目,指明该文献的各种特征,即以文献为单元进行检索。 9.标识单元方式:在计算机检索中又称为逆检方式、倒排文档。它以文献的一个属性标识为单元,指明含有该属性的全部文献,一般只有标识和文献号(档号)两个项目。 10.检索效率是指在检索过程中满足利用者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程度,它是衡量检索系统性

文献检索有几种适用方法

1.确定检索策略。通过概念或主体分析,先确定检索用词和检索途径,明确各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对查找步骤做出科学安排,在检索过程中还要对方案不断做出调整。概况起来,有以下几个步骤:分析研究课题、编制检索策略、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检索、索取原始文献、满足课题检索。 2.掌握快速查找与阅读文献方法。在文献检索时往往会有大量的资料与所检索主题或关键词相类似, 我们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逐一通读,在这种情况下,快速查找和阅读的基本原则是:先综述后论著,先摘要后全文。多数文章看片段,少数文章看全文,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全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图表帮助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讨论和结论将图表和结论相联系,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并养成了解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 3.掌握快速筛查的能力。文献检索的过程其实就是搜集资料的过程,在整个搜索过程中,必须保持一种辩证分析的态度,具有辨别是非评判标准的能力。同时检索的过程也是不断制造问题的过程,这样就扩大了搜寻的目标和范围,缩小关键词范围,将检索范围缩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4.选择适当的阅读方式。由于文献的广泛和杂乱性,对于同一内容的文献最好要集中时间看,这样看过的文献不会被遗忘,集中时间更有利于前后逻辑思路的衔接,并可根据文献对自己的利用价值程度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分为粗读、跳读和精读。 5.正确确定关键词。检索的关键词确定对于没有太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比如这篇论文, 如果把关键词确定为“大学生毕业论文文献检索方法”则什么都检索不到,根本无法找到你要找的文献资料。如果确定为“文献检索+空格+要找的目的关键字”,就会检索到大量的文章或图书。 6.关注文献被引用的次数。在检索过程中会出现众多文章或图书,下载哪些更有助于自己的写作呢? 这时一定要看下载旁写的引频次数,它表示该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文献权威性就越大,对我们的论文写作也就越有参考价值。 7.掌握文献的筛选方法。天下文章一大堆,下载容易,但是下载后看到一堆的电子书你怎么化繁为易呢?最好的办法是把最核心的部分下到四五篇时要停顿一下,关掉所有的检索资料,打开下载的文章,做第一次初步筛选,将原文转化为word形式,把无聊的可有可无的话全部删掉,同时删掉各种修饰词。这样筛选完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核心价值的资料。 8.做好标记和笔记。阅读时,要边阅读边做好标记和笔记,这也会为接下来的文章整理提供比较高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对已阅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文献检索的方法

文献检索的方法 一、文献检索方法 查找文献的方法分为如下三种: 1. 直接法 直接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是文献检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顺查法 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 (2)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3)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2. 追溯法 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信息来源的方法。它还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献。 3. 综合法 综合法又称为循环法,它是把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的方法。综合法既要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常规检索,又要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即先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到一批文献,再以这些文献末尾的参考目录为线索进行查找,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满足要求时为止。 综合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可以查得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文献,是实际中采用较多的方法。对于查新工作中的文献检索,可以根据查新项目的性质和检索要求将上述检索方法融汇在一起,灵活处理。 二、文献检索途径

文献检索概述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第五章 一、文献检索概述 (一)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以载体形式传递知识 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二)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 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一)文献的等级 1、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2、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3、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这类综述性文献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教育科学文献的特点:内容广泛,数量众多。学科复杂。相互交叉渗透,系统性、积累性和继承性强。文献类型以专著论文、研究报告为主。 (二)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1、书籍 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如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及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名著要籍指一个时代、一个学科、一个流派最有影响的权威著作,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教育,中外古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的教育名著等。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治学和研究的基石,因而大都作为必读书、必备书收入各种导读书目。专著(包括论文集)是就教育领域某一学科、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内容专深,大多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专著一般就某个问题发展历史和现状,研究方法和成果,不同学派的观点和争论,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加以论述,并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和书目。专著中阐明了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介绍了新颖的材料,通常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论述较系统,形式较规范。论文集往往是汇集了许多学者的学术论文,问题集中,论点鲜明,情报容量大,学术价值高。如瞿葆奎先生主编的26卷本大型《教育学文集》则属此种类型。 教科书是专业性书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学科领域内的科研成果以及讨论的问题。要求

整理文献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的方法 文献检索目的是通过查阅各国药典、药政部门的公开信息、生产厂家的公开信息以及各类公开的期刊文献等一切可得资源,全面了解待研药物的有关物质信息,为产品的有关物质研究提供依据。 1、各国药典及国家标准 对3类化学药物,目前可供查阅的国外药典包括英国药典(BP)、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日本药局方(JP)。主要查阅最新版次的药典,同时在检索时对各药典的增补也应关注。可在各国药典的官方网站进行检索。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药典也可检索(主要是上市国家)。 对6类化学药物,除检索上述国外药典外,还应检索中国药典、新药转正标准、部颁标准、新药注册标准及进口药品注册标准。其中前三项国家标准公司内部可查。 2、各国药政网站检索 分别检索FDA(美国)、EMA(欧盟)、PMDA(日本)等最新关于研制品种的信息。特别关注FDA(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公布的NDA的REVIEW相关内容;EMA (www.emea.europa.eu)公布的scientific discussion中的相关内容;PMDA (www.pmda.go.jp)中的审查报告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美国文献 1FDA文献查阅 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default.htm

1.1 Drugs@FDA

1.2 Orange Book Seach 主要用来搜索专利 1、点击进入Orange Book Seach 2、选择检索方式 3、选择商品名搜索,输入商品名,点击Submit提交 4、点击申请号

6、复制专利号到soopat(非免费网站)检索:https://www.doczj.com/doc/6f17888248.html,/ 1.3 溶出度方法数据 回到“Drugs”首页,点击以下位置

文献检索(完整版)

武汉工程大学 文献检索课 综合实习报告 检索课题(中英文):Today’s average car cortains more than 15000 separate, individual parts that must work together.These parts can grouped into four major categories:engine,body,chassi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现代汽车有超过15000个零件组成,分成几个必须在一起工作的功能部分,重要包括4个功能部分:引擎,车身,底盘和控制。 姓名: X X 学号: 系(院):总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文献检索课): 说明及要求 1、本报告中的题录格式书写要求:第一作者、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参照以下格式: Morse SP. Factors in the emerg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Emerg Infect Dis 1995; 53(2): 117-21 2、若指定数据库查不到相关文献,写出检索式,在“检出篇数”一项内填写零。 3、检出篇数指按检索词或检索式实际检出的篇数,而非经人工筛选的切题篇数。列出题录可经人工筛选出最切题的。 4、检索式包括检索词、字段限定、检索途径(简单或高级检索等) 5、在检索结果不理想时,如检出篇数为零时可进行检索词调整,在报告中应对检索策略作说明。 6、“综合检索实习报告”为本课程考核形式,5月30日前由各班班长统一收齐后交报告的打印稿。如两份检索报告相同,两份都记为零分。

文献检索技巧大全

一结合本专业的研究课题或感兴趣的课题,选择学术搜索引擎、中文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各一个,进行检索。 1.课题的中英文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内容、背景和选题意义 课题中文名称:“基于不同尺度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综述” 课题英文名称:"Review of innovation systems based on different scales" 简要内容:本文基于文献检索,通过阅读该领域的经典研究论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脉络和研究进展,并基于此写一篇中文论文综述。 研究背景:“创新系统理论”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属于众多学科研究的交叉领域,而从空间上(尺度)去研究创新系统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优势。目前,属于创新研究的分支有: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部门创新体系,技术体系、网络、价值网、生态体系,产业集群。而前三个研究分支直接与空间尺度相关,故本论文主要从国家-区域-部门三个空间尺度来总结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部门创新体系的研究进程,并重点分析这三个尺度上的创新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 选题意义:进入21世纪,创新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各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但各学科都是基于各自的视角展开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者围绕“空间、尺度”视角也展开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

系统、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但是对各创新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的成果仍然较缺乏。如果不理清各创新系统之间关系,就难以深刻、完整地把握创新系统的状态和运行,也难以科学地指导创新政策的制定。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做一个深入的对比分析,旨在厘清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部门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便为科学制定创新政策提供指导依据。因此,文献检索工作对于本文的成功写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文献检索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的论文的质量。 2.选择的学术搜索引擎与中英文数据库名称,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学术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 原因:Google学术搜索是一个可以免费搜索学术文章的Google网络应用,具有强大的跨库检索能力,对于论文的查全是非常重要的。中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原因:《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覆盖范围广,包括十大专辑--理工A、理工B、理工C、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集题录、文摘、全文文献一站式检索功能。 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 原因:Web of Science是美国Thomson Scientific(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基于WEB开发的产品,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主要包括三大引文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文献检索方法介绍

附一 科技文献检索 一、概述 科技文献检索(document retrieval)是以文献(包括全文、文摘和题录)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情报检索方式。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科学有效的文献检索方法对大学本科生乃至研究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说: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要掌握的学科知识,另一类是要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有关知识的信息(Knowledge is of two kinds. We know a subject ourselves, or we know where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upon it)。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培养,除了通过日常教学使其掌握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师不但能“授人以鱼”,而且还要能“授人以渔”。毕竟大学中课堂中教授的知识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深度、范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而生命科学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相关的知识领域更新快,单单依靠课本是很难满足学生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仅从教材的更新速度上来看,国外课本的更新速度为版/2-3年,而国内的教材的更新速度则远远落后。因此,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扩充,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科技文献检索的应用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 有人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为信息时代,这是指我们是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上不断产生、传递和利用信息情报的时代。因此,在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科技文献检索已愈来愈显示其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文献检索的习惯和方法,以及对所获取文献的利用,一个人可以大大的扩展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是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地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遇到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方法,也就无法避免通过文献检索来查疑解惑。例如在学习中想了解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的最新进展的时候,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些基本的数字和事实的时候,或者在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的时候一定会进行文献的检索。在这些文献需求上,谁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文献检索的方法谁就可以更好完成学习工作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些对文献的需要是很局限的,是学生觉得必须进行文献检索的时候才会进行文献检索。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慢慢的培养学生自己主动的情报需求的意识,也就是说把文献检索变为一种获取知识的习惯和工具,通过它来进行主动的学习,这才是真正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内涵。 在本节中,我们简要地介绍有关科技文献检索地一些相关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技文献检索地一些基本概念,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地一些基本方法,并结合所学专业开展一些相关科技文献的检索,从而拓宽知识来源渠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其情报意识、自觉查阅文献和利用文献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科技文献的主要来源 (一)科技文献的级别 根据文献的内容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科技文献划分为四个级别,即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与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未经正式出版发行的文献,包括手稿、个人通信、原始的实验记录等。零次文献属于难得文献,通过正常的文献检索途径很难检索到,但这些文献有时会有重要的意

文献检索及答案(优选.)

1,文献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具有三属性和两大功能:知识性、记录性、物质性,存储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 期刊是指有名称固定,周期出版,刊载多个作者论文和其他文章的连续出版物。 2,情报 广义上是指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性的信息。可以分为知识性和非知识性两大部份。狭义的情报则专指知识性情报。 3.信息检索 从大量的信息中迅速、准确、全面地查找出特定信息的工程。 4.信息 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它是物质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关系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特点的外在表现。 5.标准 答案: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6.记录 记录是文档的基本单元。它是对某一实体的全部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 7.关系 知识来源于信息,是理性化、优化和系统化了的信息;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和智慧,是激活的那部分知识;文献是它们的载体。 8.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是包括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 总称 9.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10.馆藏资源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指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的总和。 11.检索策略 指在分析信息需求实质的基础上,确定检索工具、检索途径与检索用词,并明确各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检索策略的制定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检索表达式的形成过程。 12.联机检索 采用PC通过公共通信系统联接到远程数据中心检索相关文献,称作联机检索。目前我国常用的联机检索系统有:美国的DIALOG系统、ORBIT 系统、OCLC系统、我国的国防科工委检索系统和中国科技情报所系统。 13.数据库 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14.文摘 是文章的摘要,它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文献的主要内容。 15.数据库 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中国知网等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

文献检索一般方法 同学们: 可能你们目前接触到的文献并不多,但以后你的作业和设计很大一部分要求自己查阅文献,期刊,论文来解决(比如说:微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酶工程,白酒工艺学,啤酒工艺学,食品安全学,白酒勾兑等)。在四川理工学院我们检索文献的方式不外乎在图书馆找纸质档案和网络检索两种,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文献都要求是近三年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因为只有这些才能反映某个领域目前发展的现状,所以我们一般都偏向于跟新更快的网络搜索,其中又以知网和超星使用最多。下面简单介绍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希望能给大家的学习,包括实验室学习带来一点帮助,有不明白的地方请直接联系我。 1、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 计算机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o physics in middle school 2、分析研究课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在中学物理教育 中,同样可以引入计算的先进技术,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今,计算机在 中学物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2)计算机在实验仿真中的应用。 3)计算机在教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根据计算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应用进行相关 材料的查找。 3、检索策略 3.1 检索工具 1)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 2)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3)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4)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 5)利用“SpringLink”查找相关论文。

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 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SCI 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

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

科学文献检索介绍

目录 第一部分检索部分 一、课题分析 二、检索策略 三、检索结果列表 四、检索文献 第二部分综述报告 一、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理论分析方法 2试验方法 三、存在的问题 1理论分析问题 2试验问题 四、今后发展的方向 1接触面本构的完善 2计算方法的改进 3数值分析方法与室内外试验相结合五、结语

第一部分检索部分 一、课题分析 题目名称:粗粒土类基础的桩土相互作用研究 英文题目:Research On The Soil-pile Interaction Of Foundation In Coarse-Grained Soils 关键词:粗粒土基础桩土相互作用 KEY WORDS:Coarse-Grained Soils Foundation Soil-pile Interaction 二、检索策略 中/英文检索式(根据每讲所学内容列出,不同数据库可能不同) 检索式一:粗粒土and基础and桩土相互作用 检索式二:粗粒土and基础or桩土相互作用 检索式三:桩土相互作用or桩-土相互作用and粗粒土 检索式四:桩土相互作用or桩-土相互作用and基础 英文检索式一:(Coarse-Grained Soils or Coarse Granular Soil) AND (Foundation) AND (Soil-pile Interaction) 英文检索式二:(Coarse-Grained Soils or Coarse Granular Soil) AND (Foundation) OR (Soil-pile Interaction) 英文检索式三:(Soil-pile Interaction or Soilpile Interaction) AND (Coarse-Grained Soils or Coarse Granular Soil) 英文检索式四:(Pile-soil Interaction or Pilesoil Interaction ) AND (Coarse-Grained Soils or Coarse Granular Soil) OR (Foundation)

常见的文献检索系统有哪些

常见的文献检索系统有哪些 在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文检索从最初的字符串匹配程序已经演进到能对超大文本、语音、图像、活动影像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综合管理的大型软件。由于内涵和外延的深刻变化,全文检索系统已成为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的代名词,目前,国内就存在多种这样的全文检索系统,其中以TRS、TRIP、TPI影响最大,普及面最广。 (1)TRS系统 TRS全文检索系统是由北京易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TRS是英文Text Retrieval System(文本检索系统)的缩写,她是北京拓尔思公司的TRS注册商标,是公司的简称。文检索系统包括检索服务器、TRS网站内容检索系统、关系数据库全文搜索引擎、中文知识管理等。TRS站点检索系统为网站提供了信息检索功能,用户可以使用它在一个或者多个网站的站内进行搜索。关系数据库全文搜索引擎支持Oracle、DB2、SQL、Server、Sybase和in for mix五大关系数据库,并扶持它们的多个不同的主流版本。中文知识管理和挖掘主要是为中文文本应用提供了开发的接口。TRS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全文检索的范畴,她是拓尔思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内容管理及知识管理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统一标识。TRS公司在信息检索、文本挖掘、搜索引擎和内容管理等领域具有长期的研发积累和丰富的成果,特别是这些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已经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2)TRIP系统 TRIP全文数据库系统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全文数据库系统,更准确的说,TRIP是一种具有非常快速查找功能的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擅长于处理那些规格不一,结构无定、类型各异、长度参差的数据。最适用于在公网Internet上或局网Intranet上管理、检索、出版像法律法规、合同文本、技术文件、来往书信、报刊杂志、备忘录、报告、图书馆系统等任意规格的文本数据,以及照片、图像、图表等二进制数据。TRIP 系统也同样擅长处理像日期、时间、数值(实数、虚数)、人名、地名等一般关系型数据库所擅长处理的规格化数据。此系统源于瑞典皇家工学院图书馆1972年开发的、面向非规格化数据处理的图书情报检索志用软件3RIP,它是具有全文检索与管理功能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它最初是瑞典的产品,可谓是世界上最早最成熟的全文检索系统。自1985年在3RIP的基础上开发成为TRIP后,已经在图书情报界中,尤其是在企业、公共机关中间找到了更多的用户。应用最多的是化学、化工公司、医药公司、政法部门、议会、海关、警厅、报业、交通、电信、广播、保险等领域作管理。九十年代期间,TRIP曾先后变成德国、美国、加拿大的产品,其销售额鼎盛时居全球范围第一、居美国第二。1998年以来,又成为瑞典公司的产品。 (3)TPI系统 TPI系统是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该系统以全文检索数据库(FTS)为核心,采用B/S结构的检索方式提供全文检索服务。该系统的用户包括许多图书馆、政府机关、企业、科研院所等。TPI系统中提供的全文检索数据库FTS,是基于分析策略的,它把智能排序、主题检索、同义词扩展检索、跨语言检索、中英混合检索都包括在内,对海量数据采取的是非结构化TB级数据。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S 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 版本(及区别名称) 出版周期收录期刊数 印刷版(SCI) 双月刊3,500种 联机版(SciSearch) 周更新5,600种 光盘版(带文摘)(SCICDE) 月更新3,500种(同印刷版) 网络版(SCIExpanded) 周更新5,600种(同联机版) 《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 版本(及区别名称) 出版周期收录文献源 光盘版(EI Compendex) 双月刊2600种 网络版(EI Compendex Web) 季度更新5,600种 光盘版(带文摘)(SCICDE) 周更新5000种 其中网络版(EI compendex Web)包括光盘版(EI compendex)和EI pageone两部分。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Proceedings,ISTP),也是由ISI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的会议论文。 版本(及区别名称) 出版周期收录文献源 印刷版(ISTP) 月刊每年报导4,700多种会议录 光盘版(ISTP) 季度更新每年报导10,000多种会议录 网络版(WOSP—S/T) 周更新同光盘版

文献检索系统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文献检索系统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

文献检索系统 摘要 21世纪,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互联网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来源,而且还是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的空间。信息检索系统是指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关信息搜集、加工、存储和检索的程序化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 本系统是基于B/S结构的网站。数据库系统使用微软的SQL server2005,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用户注册、登陆、信息检索、打开、后台管理等。 本文主要分为5章,分别从系统绪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结论等方面从抽象到具体分层次的来介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文献检索系统,asp,SQL server2005

Document Retrieval System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he Internet is affecting and changing our lives. The network is not just a source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provided to us, but also a mutual exchange of spac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needs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d retrieval program system, its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people.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B / S structure of the site. Database systems using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ystem: user registration, log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open, Admin. This file have five chapters:introduce,analyse,design,achieve,conclusion files to introduce the system. Keywords:Document Retrieval System,ASP,SQL server2005

文献检索实例

一检索课题概况 (一)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说明:检索课题名称结合自己专业自拟) ARCH模型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The ARCH model that is applied in the financial time series (二)课题简介及总体检索思路 简单介绍对本检索课题背景、目的、意义及检索思路(如根据检索需求准备利用哪些数据库或网络检索工具完成课题检索)。 所谓ARCH模型,就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粗略地说,该模型将当前一切可利用信息作为条件,并采用某种自回归形式来刻划方差的变异,对于一个时间序列而言,在不同时刻可利用的信息不同,而相应的条件方差也不同,利用ARCH 模型,可以刻划出随时间而变异的条件方差。 将ARCH模型作为一种度量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波动性 的有效工具,并应用于与波动性有关广泛研究领域。包括政策研究、理论命题检验、季节性分析等方面。 ARCH模型能准确地模拟时间序列变量的波动性的变化,它在金融工程学的实证研究中应用广泛,使人们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风险(波动性),尤其是应用在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理论中,在华尔街是尽人皆知的工具。 本课题将首先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资讯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进行检索了解国内对ARCH模型研究情况;再利用EBSCO-Host 和

Springer-Book 电子期刊两个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了解ARCH模型的研究情况;最后利用Google 和Baidu 进行相关搜索,了解有关信息 二检索过程记录该部分为综合检索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对所选用的数据库、检索年限、检索词、检索策略(即逻辑检索表达式)以及检索结果等的记录。 1、潘省初. 计量经济学中级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唐国兴. 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模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3.张世英, 许启发, 周红.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Ruey S.Tsay.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 张世英, 樊智.协整理论与波动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一)检索馆藏书目的情况 (围绕课题查找本校图书馆的相关藏书,如词典、年鉴、最新教科书以及相关的新书进展等,依次列出所参考的书目信息。参考书目格式为:作者.书名.地点:出版社,年份。如:焦玉英.信息检索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杜建卫,王若鹏.数学建模基础案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李德宜,李明.数学建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严喜祖,宋中民,毕春加.数学建模及其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许洪范.数学建模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徐全智,杨晋浩. 数学建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周义仓, 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文献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 一、文献检索途径 文献检索途径是指利用文献信息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查找所需信息的方法或渠道。每一种类型的信息检索系统都会根据需要对信息不同特征进行标引而编制出各种索引,为检索者提供各种检索途径。 (一)分类途径 分类途径是从知识所属学科专业来检索信息的途径。检索工具中常用“目次表”、“类目表”、“分类目录”、“分类索引”等来提供分类检索途径,计算机检索系统则用类目名或分类号的字段限制来提供分类检索途径。大部分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都提供分类检索途径,如《全国报刊索引》提供《中图法》分类号检索,《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提供《国际专利分类法》分类检索,用户使用时需先熟悉所用的分类法,正确确定课题所属的分类号或类目。分类途径能满足从学科体系出发进行全面检索的需要,但不适应专指度高的主题、新兴学科或跨学科主题的信息检索。不管怎样,分类途径是文献检索主要的和较常用的途径。 (二)主题途径 主题途径是从文献主题内容角度来检索信息的途径。它以主题词作检索标识,利用检索工具的主题索引或关键词索引、计算机检索系统的主题词字段限制来提供主题检索途径。主题词是揭示信息主题内容的词、词组或短语,包括标题词、叙词和关键词等,检索时根据课题和具体的检索工具确定主题词。主题途径适合检索内容较具体、专深的信息,能满足从主题概念出发进行特性检索的需要。用户使用时需注意了解有关的词表或关键词的规范,选准主题词或关键词。主题途径也是文献检索的重要途径。 (三)著者途径 著者途径是以文献的责任者为检索标识来查找信息的途径。科技人员往往知道一些同行姓名和研究机构名称,当要查找某个同行或某一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献时,可利用检索工具的著者索引、机构名称索引或计算机检索系统的著者字段限制来查找,从而获得其发表的文献线索和文献。 (四)题名途径 题名途径是以书名、刊名、篇名等标题名称作检索标识来查找信息的途径。检索工具中提供该途径的是书名索引、刊名索引、会议名称索引、标准名索引等(此类索引也称目录),计算机检索系统提供该途径的是题名字段限制。它主要用于已知书名、刊名等名称,为获取原文其他方面的信息(如作者、出版者等)或索取原文献时使用。 (五)号码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