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IT-丰田管理模式

JIT-丰田管理模式

JIT-丰田管理模式
JIT-丰田管理模式

JIT-丰田管理模式

丰田的生产和管理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丰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率的源泉,同时也成为国际上企业经营管理效仿的榜样,例如,作为丰田生产管理一大特

点的看板管理已被世界各地的企业所采用。如今,世界很多大型企业都在学习

丰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管理系统,以试图实现标杆超越,像通

用电气公司、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都加入了这一行列。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尽管丰田管理模式已为全球所认同和接受,真正成功的企

业却并不多,如今位于日本的丰田公司每天都要接受数以万计的企业高级管理

者参观,这些参观者将他们看到的管理方式带到本国后,并没有得到意想的效果,为此,很多人认为丰田管理模式的成功根源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但事实

并非如此,例如同是日本公司的尼桑和本田却并没有达到丰田的标准,而丰田

本身却将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带到了全世界,这其中的代表就是位于美国肯塔基

州的丰田乔治城汽车生产厂,该厂自1988年7月开始在1300英亩的厂址上进

行批量生产,年生产能力为200000辆Camry轿车,相当于以往美国从日本进

口同类型轿车的总量,1991年秋天丰田美国公司引入了全新的Camry 轿车,1992 年该类型车的供应量为40000辆,销售额将增加20%。新的Camry轿车

属于中等家庭车系列,占有美国所有轿车市场l/3的市场份额,价格平均为$18500,税前平均利润为17%,显然,其经营绩效是十分瞩目的。

由此看来,丰田管理模式并不是因为其独特的日本文化而难以为其它国家的企业所学习,之所以存在管理方法难以移植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参观者所看到的丰田管理模式只是其外在的东西,诸如它的活动、连接和生产流等都是较为固定、甚至死板的东西,但是,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和流程后面,却蕴含着丰田公司巨大的柔性和适应性,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颇具柔性的管理特点,造就了丰田公司举世瞩目的经营业绩,也使得他的柔性化生产管理方式--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成为管理中的精髓,并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和生产成为现实。以下从纵(历史发展)、横(管理特点)两个方面来揭示丰田公司JIT管理的奥秘。

的"Just in Time"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日本汽车工业从其起步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技术设备引进对国产化→建立规模生产体制→高度成长→工业巨大化→强化国际竞争力→出口增大对全球战略"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从一开始的技术设备引进阶段,日本汽车工业就没有全部照搬美国的汽车生产方式。这其中除了当时的日本国内市场环境、劳动力以及二次世纪大战之后资金短缺等原因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丰田汽车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虽然已很先进,但需采取一种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生产方式。

在20世纪后半期,整个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给制造业提出的新课题即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否则的话,生产过剩所引起的只是设备、人员、库存费用等一系列的浪费,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能力以至于生存。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综合了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和优点,创造了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准时生产(Just In Time,简称JIT)。

JIT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JIT的基本思想是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

JIT 生产方式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和其它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汰淘、调整,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在生产现场控制技术方面,JIT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即准时生产。它将传统生产过程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货,改为后道工序根据"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货,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扬控制技术的核心,但JIT不仅仅是看板管理。

JIT 的目标是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

1.废品量最低(零废品)。JIT要求消除各种引起不合理的原因,在加工过程

中每一工序都要求达到最好水平。

2.库存量最低(零库存),JIT认为,库存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

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

3.准备时间最短(零准备时间)。准备时间长短与批量选择相联系,如果准备

时间趋于零,准备成本也趋于零,就有可能采用极小批量。

4.生产提前期最短。短的生产提前期与小批量相结合的系统,应变能力强,柔性好。

5.减少零件搬运,搬运量低。零件送进搬运是非增值操作,如果能使零件和装配件运送量减小,搬运次数减少,可以节约装配时间,减少装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6.机器损坏低。

7.批量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JIT 对产品和生产系统设计考虑的主要原则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当个产品寿命周期已大大缩短的年代,产品设计应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在产品设计方面,应考虑到产品设计完后要便于生产。

2.尽量采用成组技术与流程式生产。

3.与原材料或外购件的供应者建立联系,以达到JIT供应原材料及采购零部件的目的。

在JIT方式中,试图通过产品的合理设计,使产品易生产,易装配,当产品范围扩大时,即使不能减少工艺过程,也要力求不增加工艺过程,具体方法有:(1)模块化设计;(2)设计的产品尽量使用通用件,标准件;(3)设计时应考虑易实现生产自动化。

JIT 的基础之一是均衡化生产,即平均制造产品,使物流在各作业之间、生产线之间、工序之间、工厂之间平衡、均衡地流动。为达到均衡化,在JIT中采用

月计划、日计划,并根据需求变化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JIT 提倡采用对象专业化布局,用以减少排队时间、运输时间和准备时间,在工厂一级采用基于对象专业化布局,以使各批工件能在各操作间和工作间顺利流动,减少通过时间;在流水线和工作中心一级采用微观对象专业化布局和工作中心形布局,可以减少通过时间。

JIT 可以使生产资源合理利用,包括劳动力柔性和设备柔性。当市场需求波动时,要求劳动力资源也作相应调整。如需求量增加不大时,可通过适当调整具有多种技能操作者的操作来完成;当需求量降低时,可采用减少生产班次、解雇临时工、分配多余的操作工去参加维护和维修设备。这就是劳动力柔性的含义;而设备柔性是指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加工问题,发展多功能设备。

JIT 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是消除不合格品,消除可能引起不合格品的根源,并设法解决问题,JIT中还包含许多有利于提高质量的因素,如批量小、零件很快移到下工序、质量问题可以及早发现等。

JIT 生产管理方式在70 年代末期从日本引入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最先开始应用看板系统控制生产现场作业。到了1982年,第一汽车制造厂采用看板取货的零件数,已达其生产零件总数的43%。8O 年代初,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组织推广现代管理方法,看板管理被视为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并为许多企业采用。

近年来,在我国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制造业等实行流水线生产的企业中应用JIT,获得了明显效果,例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合厂情创造性地应用JIT,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JIT 以订单驱动,通过看板,采用拉动方式把供、产、销紧密地衔接起来,使物资储备,成本库存和在制品大为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生产方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为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生产方式亦为世界工业界所注目,被视为当今制造业中最理想且最具有生命力的新型生产系统之一。

二、"看板"方式管理方法

以往日本汽车生产商从各自独立的公司那里获得零部件,而单个企业内部的纵向联系又显得不够紧密,因此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民主高度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丰田公司同它们的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牢固的协作关系,这种作关系主要依靠交叉管理、相互融资、技术转移和规定作业区来维系,所以,"看板"和"及时供应"等管理方法能在供应商中到采用。其结果合理的生产流水线的安排减少了运输费用,使运输中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大幅度降低了必要的库存作备。在"看板"制度下,很多部件一直要等到下一道工序需要前几个小时才生产出来,免去这些库存也就暴露了人员过多、人员不足及机器效率低等早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以上这些管理上的变革产生的效果是惊人的,丰田汽车每售100辆因质量问题受到申诉的数量从1969年的4.5次下降到1973 年的l.3次,生产效率也大为很高。

三、TPS的管理方法与精髓

丰田管理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在保持稳定质量的同时,能够使生产能及时反映

市场的变化,并在逐步改善提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这种指导

思想反映在丰田的发展战略上,就表现为不盲目地进行扩张,或步其它企业的后尘,匆匆进入某一市场,而是稳扎稳打,在充分了解市场和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供应体系或竞争力后,再当机立断地进入海外市场,无论是他进入美国市场,还是后来进入亚洲,包括中国市场,都表现为这一特点。当然,丰田公司独特的经营管理意识不仅反映在它的发展战略上,更反映在它的日常管理上,为了全面揭示丰田的管理艺术,特别是以JIT 为重要内容的TSP,下面将从4 个方面来介绍他的现场作业管理,从中可以使我们对它的JIT有着更深入的了解。1.员工该如何工作

丰田公司的管理思想中认为,要想实现及时化、质量稳定的生产,就必须从作业活动的细微之处抓起,把所有的工作分化为一个一个相互衔接的流程,并规定好各流程的作业内容、所处的位置、作业时间和作业绩效。例如,在汽车座椅的安装活动上,螺丝的安装都是以同样的顺序进行,安装的时间也是规定好的,甚至连上螺丝的扭矩也被规定得清清楚楚。这种精确的管理方法不仅仅运用在重复性的生产活动中,同时也被运用在企业的所有活动中,无论是职能型的活动,还是管理活动也都如此。这一管理方法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

以TMM(Toyota Motor Manufacturing,U.S.A.,Inc,简称美国丰田汽车工厂)厂中安装前座椅为例,操作人员被要求从纸板箱中取出4 颗螺丝,然后安装在汽车上,扭紧,然后在计算机中输入一个代码,以表明整个作业已经无暇疵地完成,再等待下一辆汽车的安装。新手往往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手把手地教,当新手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如没有扭紧螺丝或忘记输入代码时,老工人就会立刻帮助他们。上述管理现象看上去并不十分复杂,但事实上并不这么简单。如果作业现场存在大量新手时,往往会比经验丰富的工人表现出更多的作业差异性,从而使得质量变得不稳定,如有的操作员可能先安装前面的螺丝,再安装后面的螺丝,而有的可能正好相反;有的先安装好全部螺丝后再扭紧,而有的边上螺丝边扭紧,这种作业上的差异性必然会产生低生产率和高成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业上的差异性必然阻碍相互的学习和改善。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出现,丰田公司制定了精细、完善的流程和步骤,所有员工无论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员工都必须遵守,并且任何偏离行为也能够及时被发现。

例如,前座椅的安装被分解为7 道工序,被安装汽车在流水线上均速、顺序地通过操作人员,整个工序的时间为55 秒。如果一个工人在第4 道工序旧装前座椅螺丝)之前去做第6道工序(安装后座椅螺丝),或者40 秒之后还在从事第4道工序作业(一般第4道工序要求在31秒完成),这说明这个工人的作业违背了规定。为了能及时发现这种状况并加以纠正,丰田公司精确计量了流水线通过每道工序的时间和长度,并按通过的时间和长度在作业现场标上不同颜色的作业区,如果工人在超过的作业区仍然实施上一道工序的工作,则检测人员就能够很容易地发现,并及时加以纠正,防止员工再出错。除了生产作业外,其它管理工作(如人员培训、建立新模型、更替生产线、设备迁移等)也都是按这种方法进行,像设备迁移(即将设备从一个地方搬运、安装到另一个地方)被分解为14个活动,每个活动的内容、时间、顺序也都是规定好的。值得指出的是,丰田公司的这种管理方法与传统泰勒制的管理有本质区别,后者是一种由上而下的作业管理方法,不重视基层作业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上具有僵直性。而丰田管理方法则不同,它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管理,各项作业流程的规定、实施和监督都是由现场作业人员通过相互讨论、学习而形成的,因此,具有管理上的柔性。这样不仅确保了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而且比泰勒制管理更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正是JIT 的核心要素。具体讲,在制定各项流程时,管理者不是硬性制定制度,而只是向大家提出问题,要求大家对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寻找解决的方法,通常这些问题是:这项工作该如何做?如何知道你在做正确的事?你怎样知道产出没有任何瑕疵?有了问题该如何处理?显然,这些问题能促使每一位员工深入思考他所面对的工作,并通过学习将之完善。

2.员工如何沟通和连接

在人际沟通与联系方面,丰田公司的管理观念强调的是,任何沟通与连接必须

是规范、直接的。首先在规范性要求方面,无论是人员、产品与服务的形式、

数量、每个顾客所要求的具体条件以及提供的时间、地点等等都无一例外地要

求明确,这样在供应商与顾客之间、各流程之间就不会存在灰色地带。例如,

当一个工人需要某种零件时,供应商交付的时间都必须是确定的;同样,当某

个流程需要帮助时,必须明了谁将提供这种帮助、该如何帮助以及以什么样的

形式进行等。这里的关键是如何防止人们在交互式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上

的差异性,仍然以座位安装为例,当作业人员需要新的一盒塑料螺套时,他将

以看板的形式向供应商提出要货请求,这种薄板状的看板上标明有零件的代码

和数量,以及供应商的地址和作业人员的姓名,在丰田公司,看板和其它设施如指示灯起到了连接供应商和顾客的纽带作用。通过这种连接手段,任何零部件都是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的数量传递给特定的作业人员。不仅如此,甚至作业小组的成员数都是按照预期问题发生的状况、需要支持的程度以及团队领导者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来决定的。

丰田公司在流程连接的管理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非常强调连接的直接性。在传统的企业中,作业现场向供应方提出要货请求往往要经过一个媒介,即通过管理监督人员来执行,而这必然带来时间上的延误和责任的模糊,丰田公司认为这种管理方式所产生的结果是每个人对问题的解决相互推倭,没有一个人承担责任。因此,TSP规定任何请求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一般来讲,当作业人员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指定的助手必须立即响应,并在一个作业周期内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工人安装前座位需要55秒钟,那么,对于操作人员问题的回复和解决也必须在55秒内完成,假如55秒内没有能解决上述问题,则说明在顾客和供应之间的连接上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发出的信号模糊不清、指定的助手忙不过来,或者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再解决,不断促使流程的规范化和柔性化。

3.生产线该如何构建

在丰田公司,所有生产线的构筑都必须保证产品或服务能沿着简单、特定的线路流动,流程不能随意变动,除非整个生产线需要重新设计,原则上产品流程不能有更改、交叉、回流等各种现象。仍以汽车座椅安装员的工作为例,当需要更多的塑料螺栓盖时,他向负责提供螺栓盖的物料供应员要货,该供应员直接再向特定的螺栓盖工厂订货,与此同时,螺栓盖工厂再将要货请求告知工厂的运输部门。像这样整个流水线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从塑料螺栓盖工厂、经注模公司到丰田公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

这种管理的关键是整个生产流水线都是明确规定好的。无论是设备、作业方法、环节,还是人员都是如此,所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特定的人员或特定的设备不能及时到位,则丰田公司就认为流程出现了问题,需要重新设计。还有一个值得指出的问题是,尽管每个产品都是沿着预先设计的流程和工艺进行生产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生产流程只生产一种产品。相反,丰田公司的整个流程非常注重生产的柔性化,可以说,他要比其它任何企业都能使生产线适应多种规格产品的生产。除了生产流程外,丰田公司的服务流程设计也是如此,例如现场操作人员需要帮助时,就会有特定的人员予以支持,如果该人

员仍然不能实现支持或他本身需要进一步支持时,又有一个指定的人员会出现

在现场,就这样,整个服务流程从基层操作人员到管理人员都是预先设计好的,不允许服务流程出现中断。

4.如何改进

任何管理系统或作业流程都是不断完善、进步和提高的,丰田公司也不例外。

但是发现问题只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只有真正的计划和实行才能使这种愿望

转化为现实,这就涉及到如何去改变、谁来负责这种变革等问题。丰田公司在

这方面会明确地告知执行者如何去做,而不是希望他们通过个人的经验去实施

提高,换句话说,任何生产行为或流程的改变都必须在一个指导者的指导下,

从基层开始,按照科学的办法来进行。

(一)人们是如何意识去改善

为了清晰、明了地探析丰田公司是如何促使人们意识去改善生产和作业流程的,这里以丰田集团中的一个企业--相先精机公司(Aisin Sebo)为例来加以说明。相先精机公司主要为丰田公司生产诸如动力传动装置这样的复杂汽车零部件,1986年,该公司在某个工厂建立了一条新型气垫生产线,以充分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施以后效果显着,生产品种数从原来的200种增加到850种,生产能力从原来每天生产160个增加到550个,生产效率提高了1 倍,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是与他们积极、有效的指导员工如何改善作业大有关系。原来每个员工只对他们自己的标准化作业负责,并不富有解决问题的职责。此后,公司专门派了一个指导员来指导员工的工作,告诉他们如何运用科学的办法来改善作业流程。例如,有这么一个场景,在该工厂中有一个工作小组正在从事合理化的流程再造,以缩短特定生产线的前置时间,工作小组首先向丰田公司供应商支持中心(TSSC)的主任描述他们是采取哪些步骤生产出产品,并发现了在进行零部件转换生产时会有什么问题,他们的针对性解决方案是什么,其结果原来的15分钟的转换时间,缩短到了7分半钟,比目标值5分钟仅仅多了1分半钟。但是,卫工记的主任却提出为什么原来5分钟的目标不能实现,对此,工作小组的成员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们的努力下,前置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事实上,TSSC 主任的问题是在提醒工作小组在合理化的过程中会不会存在忽视和遗漏的问题,从而放弃了更多、更大的改善。对TSSC主任的问题,工作小组的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如机器的复杂性、技术困难以及设备升级的成本问题等等,对于这些理由,TSSC的主任又反问了很多问题,从而促使工作小组去深入思考那些他们认为既定事实、不可更改的观念和做法

,诸如螺丝是不是一定要四个?可不可能存在两条线的同时转换?生产线转换中的各种步骤是不是一定必要?有些流程是不是能压缩或消除?显然,TSSC 主任的问题并不是指工作小组的努力是失败的,而是提醒他们可能没有充分、深入地考虑各种问题和假设,并且说明预期目标没能实现有可能存在还没有完全规范化、模糊的地方。

(二)谁负责改善

在谁负责改善这个问题上,TSP将责任明确到人,一般一线工人对他们自身的工作负有不断改进的责任,与此同时,监督者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如果有时在业务流程上出现了差错,则在指导者的帮助下共同解决问题。当变更是在大规模范围内开展时,TSP保证建立一个改善小组,该小组包含所有与流程操作和管理相关的人员。例如,在相先精机的气垫工厂,工厂的主管负责将生产线从3条削减为2条,他不仅仅是为这种变革提供政策和指导性的意见,同时必须监督和保证从支线到最后总装线所有

流程的顺利运转,所以,业务流程的改善是一个贯穿企业上下的工作,这样不仅改善工作是彻底有效的,同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改善过程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当然,在促使企业全体人员从事改善的行为时,TSP 非常注重每个人的改进目标必须是明确、清晰的,从总体上看,任何流程的改善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是:

无差错;

能在要求的时间传递;

能适应各种要求,根据需求供应;

能及时传送;

能在没有任何原材料、人力、能源和其它资源浪费的基础上生产;

能在一个舒适的物质、情感和作业环境中工作。

"丰田生产方式"由四个部分构成:A:理念、方针、目标、计划;B:体系、系统、规划;C:技术、技能、实践;D:道德、人材。

到底丰田生产方式的精髓是什么?更通俗易懂的诠释就是"让每一个到夜市的人都能吃到热的、新鲜的食物;顾客能等两分钟的决不让他等三分钟;不生产任何卖不出去的食物;用今天赚的钱采购明天需要的原料;时刻注意食客回味的变化并及时改进

丰田管理模式

丰田管理模式 成立于1937年的丰田汽车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以“通过汽车,创造富裕社会”为基本指导方针,在全世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称心如意的汽车。丰田始终坚持全球统一品质标准,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生产富有竞争力的汽车,并以一流的管理、经营理念使其在销售量、销售额、知名度方面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丰田管理的十二要决 在长期的管理中,丰田公司总结出了十二条基本要决。它流传很广,除了日本之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管理者也都将其默记在心,以便随时指导自己的工作。 第一,所谓管理,就是为下属提供管理上的建议,调整总体的工作,并且借用沟通,协助下属解决工作上所面临的困难,以及畅通无阻地推动管理的循环。 管理并非管制。所以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建议者、一位计划者、而不是一位监督者和管制者。 此外,管理者所定下的目标是通过下属的工作来实现的。因此,管理者必须提供给下属恰当的建议,并发挥其领导能力,致力于培养下属,并成为最佳建议者。简单地讲,任何事都是一种给与取的关系,不付出就不会获得回报,“尽量地给,否则无理由取!”一语道出了管理者的职责。 第二,所谓管理,就是为了能够更经济地推动管理目标施行,建立不浪费资源的作业体系,同时也为了这些作业体系能够运作得更为有效率而建立了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同时存在作业和管理的问题。一方面,管理者以人、物、设备为对象,建立一套减少浪费的作业体系来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管理者又必须时常为提升部、料、组而思考如何在管理上建立一套体系。只有如此这般,才能提高整体组织的工作效率,并且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制定一套以人、物、设备为对象,不浪费人力资源的生产流程,并且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2)运用提升整体效率的系统工程方法可以有计划地改革、改善部门的运作制度或组织的体制。 第三,所谓管理,就是为了要达到所设定的目标值,选择应当优先处理的重点项目,根据实际的分析数据,并且清楚地了解项目的背景,以重点导向来积极推动管理循环。 工作不分领域,总会存在形形色色、大小各异的项目。然而经营就必须讲究效率,不能随便选择。因此需要依据目的将资料做分门别类、层层递进的分析,根据结果,依据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种类,选定优先的重点项目。而且,最重要的是重点施行选定的项目,以及将其施行效果反映到经营目的上。 第四,所谓管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现象管理,例如将计划执行所产生不良现象的结果加以纠正,而是探求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并加以排除的管理。 纠正不良现象的善后管理是一种着重于表面现象的管理方法,缺乏效率,它导致成本长期持续的损失,但管理者若能够从根本上找出其产生不良现象的真正原因且能解决,将其转变为注重原因的管理方法,那么只需投入一次,便可以一劳永逸。以长期的眼光看来,这是非常有效率的。而管理者本来的职责就是真正地了解企业的基本理念,发挥其领导能力,督促下属实践该理念。

丰田之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目录[] ? ? ? ?

丰田之精益生产 [] 起源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源于丰田生产方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花费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以汽车工业这一开创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典型工业为例,经理论化后总结出来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也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精益生产方式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的共同努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 定义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 核心 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 [] 实质

丰田管理模式

丰田管理模式 丰田管理模式相对西方管理有三大突破: 第一,用人方式。丰田管理体系是一个对员工充分授权的体系,而不是精英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强调,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的主要力量应当是每一个员工,而不是像美国管理体系一样,主要依赖管理人员或技术专家。 第二,绩效管理。它强调绩效评估而不是绩效考核。在丰田管理体系之下,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不十分巨大,业绩管理的重点放到评估上,帮助员工成长。 第三,解决问题方式。强调解决问题的时候,机制比责任重要,过程、方法比结果更重要,这对美国式职业精英强调责任、强调结果的方式是一个大的突破。 不同于精英文化的员工智慧 丰田开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人财机制?即如何确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机制,从而尽可能地让每个人都能最大化地去创造财富? 西方的产权制度,是把农地私有化,而丰田则制造出一个让每个人的智慧变成私有制度,让智慧有价格,可以买卖,可以交易,只不过交易的不是金钱,交易的是社会认同。从社会学的角度,财产是经济交换,交换的是物品,而丰田公司鼓励智慧交换,结果是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认同。 智慧跟精英通常都会被相提并论,美国人对于智慧的奖赏,通常是学历,职位、官职、升迁、工资来完成的,一切的智慧都在公司最优秀的一部分人手里,给予其尊严、地位和财富。但在丰田却有一个口号,叫做不要担心员工不够素质,要担心的是管理者习惯对智慧的浪费。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竞争力不够,生产效率不高,那就意味着员工的智慧被浪费了,而员工智慧被浪费,并不是因为员工的素质问题,而是因为管理者对浪费的麻木。 这样一来,丰田的每一个员工都会把智慧花在产品价值与客户价值上,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浪费的团队场。 在这个场中,管理人员致力于把每个员工的智慧激发出来,而每一个员工也把发挥自己的才能去为企业做贡献当成自己最大的成就。这种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管理方式,是我们很

丰田制造-精益生产方式

从丰田制造看精益生产方式 邵大理 一、丰田制造的历史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工业大生产毫无疑问是从汽车工业开始的。20世纪初,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开始,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就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象征。亨利·福特改变了效率低下的单件生产方式,其发明的流水线生产被称为生产方式的第2个里程碑。大规模生产方式是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汽车生产流水线的产生,一举把汽车从少数富翁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美国汽车工业也由此迅速成长为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和促进了包括钢铁、玻璃、橡胶、机电以至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一大批产业的发展。 1950年一个年轻的日本工程师丰田英二到底特律对福特的鲁奇厂进行了三个月的参观,当时该厂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效率最高的制造厂。当时丰田英二对这个庞大企业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作了审慎的考察,回到日本名古屋后,他同生产制造方面富有才华的大野耐一一起研究,并很快得出了结论:大量生产方式比较适应美国当时的国情,却并不适合于日本。因为,首先当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所需汽车的品种又很多,多品种、小批量并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方式的要求;其次,战后的日本缺乏足够外汇来大量购买西方的技术和设备,不能单纯地仿效鲁奇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由此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开始了适合日本需要的生产方式的革新。大野耐一先在自己负责的工厂实行一些现场管理方法,如目视管理法、一人多机、U型设备布置法等,这些都是丰田生产方式的萌芽。 丰田公司在探索新的生产模式的过程中发现,小批量生产比大批量生产的成本更低,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小批量生产不需要大批量生产那样大量的库存、设备和人员;第二,在装配前,只有少量的零件被生产,发现错误可以立即更正。根据后一个原因,丰田得出结论,应该将产品的库存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这就是准时生产(JIT)和零库存的雏形。事实上后来JIT方式还推广到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确定了这种模式下制造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亲密的依赖关系。

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

丰田公司生产管理模式 通过及时生产(JUST IN TIME)和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质量的一系列手段,丰田汽车给汽车工业中的质量、可靠性和制造成本等标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种种好处使许多制造型企业都争先恐后地学习并且实施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以增强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但令人失望的是,许多企业在努力之后得出了一个悲观的结论:“丰田生产系统不适合本公司和本行业的实际情况。”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在精益生产领域的多年研究以及对几十个涉及不同工业领域的公司精益实施成败的调查表明:精益思维对贵公司是适合的! 精益思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灵活,并且在不同程度上给各行各业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下面,我们将就精益思维做一个深入浅出的探讨: 许多对精益生产是否适用于您公司业务所产生的怀疑起源于“到底什么是精益?”。如果精益只是一套丰田汽车用于供应商管理、整车装配以及零部件供应的特定工具和技巧,那么如果您的业务与丰田模式不匹配,移植这些工具与技巧无疑是有相当难度的。这里列出了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些基本特性: 1.成熟工业,渐进式的产品更替。比如:车型三年一小改,六年一大变; 2. 大批量高速生产,每分钟一辆车下线是普遍现象; 3. 选装件有限:虽然整车配置可以有上万种变化,但是对于每个零部件只有几种选装配置(比如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座椅); 4. 许多小型零部件,虽然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相对较大,但是大多数的零部件都能放在小型的标准化料箱中; 5. 通过分销商实现最终销售:根据分销商的订单建立生产计划,如果直接向最终

用户销售将会增加难度; 6. 均衡的生产计划:丰田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均衡生产计划,尽量保证在每天的生产计划中的生产数量和不同车型的混合比达到均衡。这样能够保证所需要的零部件库存维持在一个最优和最低的数量; 7. 具有高度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权的员工:这在日本几乎是一个相当普遍的企业文化,在丰田的海外工厂中,丰田通过自身的评估中心来招募适合丰田企业文化的当地员工; 8. 长远的眼光:丰田不用担心每个季度的华尔街盈利状况汇报; 对于一个非汽车行业的制造企业来说,如果上述几大特性不符合您企业的情况,那么实施丰田生产系统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丰田使用看板拉动系统和“物料超市”来对生产线旁的零部件进行补充。零部件供应商每隔一至二个小时会对该“物料超市”中的几千种零件进行补充。所以当您去参加了一个研讨会,学习了拉动系统,兴冲冲地回到本公司,希望建立一个“物料超市和看板拉动”系统。但是当您花费了相当的金钱与精力后,却发现无法实现真正的业务运转,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您没有一个均衡的生产计划:在物料超市中的库存水平是直接由贵公司的生产计划的波动(FLUCTUATION) 来决定的。您必须保证一个最小的最大库存量来维持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您的生产计划波动过大,那么所有涉及到的零件的最大库存也要相应增加,这样您最后可能会发现自己被淹没在零部件的海洋之中;?您的工厂可能有上千种最终产品,由此牵涉到的零部件可能会达到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种。某些用于特殊订单或季节性订单的零部件一年甚至只会用上一次,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丰田生产系统适用于大批量、少品种的稳定生产情况(比如电脑、家电行业); ?您的物料部门员工认为物料拉动系统是一种麻烦,不予以采纳。

丰田公司TPS管理模式

丰田公司的TPS 管理模式 丰田的生产和管理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丰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率的源泉,同时也成为国际上企业经营管理效仿的榜样,例如,作为丰田生产管理一大特点的看板管理已被世界各地的企业所采用。如今,世界很多大型企业都在学习丰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管理系统,以试图实现标杆超越,像通用电气公司、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都加入了这一行列。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尽管丰田管理模式已为全球所认同和接受,真正成功的企业却并不多,如今位于日本的丰田公司每天都要接受数以万计的企业高级管理者参观,这些参观者将他们看到的管理方式带到本国后,并没有得到意想的效果,为此,很多人认为丰田管理模式的成功根源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同是日本公司的尼桑和本田却并没有达到丰田的标准,而丰田本身却将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带到了全世界,这其中的代表就是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丰田乔治城汽车生产厂,该厂自1988 年7 月开始在1300 英亩的厂址上进行批量生产,年生产能力为200000 辆Camry 轿车,相当于以往美国从日本进口同类型轿车的总量,1991 年秋天丰田美国公司引入了全新的Camry 轿车,1992 年该类型车的供应量为40000 辆,销售额将增加20%。新的Camry 轿车属于中等家庭车系列,占有美国所有轿车市场l/3 的市场份额,价格平均为$18500 ,税前平均利润为17%,显然,其经营绩效是十分瞩目的。 由此看来,丰田管理模式并不是因为其独特的日本文化而难以为其他国家的企业所学习,之所以存在管理方法难以移植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参观者所看到的丰田管理模式只是其外在的东西,诸如它的活动、连接和生产流等都是较为固定、甚至死板的东西,但是,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和流程后面,却蕴含着丰田公司巨大的柔性和适应性,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颇具柔性的管理特点,造就了丰田公司举世瞩目的经营业绩,也使得他的柔性化生产管理方式--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成为管理中的精髓,并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和生产成为现实。以下从纵(历史发展)、横(管理特点)两个方面来揭示丰田公司JIT 管理的奥秘。 一、JIT 生产方式 透视丰田生产方式,会发现三位杰出的人物:丰田佐吉、其子丰田喜一郎和一 名生产工程师大野耐一。 佐吉的儿子喜一郎于1927 年完成了'即时到位'的生产思想和方法,即彻底完备各种专用工作机器和加工组装工具,并统一它们的规格,与此同时,对零部件进 行提前喷漆和辅助安装,然后供给组装工厂的流水作业形式,这就是后来成为' 丰田生产方式'另一大支柱的'准时化生产'体系。喜一郎远赴美国学习了亨利福特的生产系统。归国时,他已经完全掌握了福特的传送带思想并下定决心在日本的小规模产量汽车生产中加以改造应用。喜一郎的办法是,在装配生产线的各工序,只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数量的必要零件。因此,每一道工序只是在下一道工序需要的

丰田管理模式全集

丰田管理模式全集 一、生产管理模式 1、精益生产,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 2、减少一成浪费就是增加一倍销售额。丰田的“浪费”有两层意思:一是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检验、物流等都是浪费;二是尽管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也是浪费。丰田这种“杜绝浪费”的理念走的是“非成本主义”的路子,它认为商品的售价是市场决定的,企业的利润必须以市场认可的价格为基点,减去企业实际发生的产品成本后产生。这种观点,相对于“成本主义”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更适合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成本主义”者期望在企业自身所发生的成本额上加上预期的利润,以此决定售价。丰田公司首先识辨出企业流程或制造流程中7大类未能创造价值的达浪费,分别如下:1.过多生产造成的浪费;2.待工浪费;3.搬运中的浪费;4.在原产品基础上加工过程中的浪费;5.库存造成的浪费;6.动作中的浪费;7.生产次品造成的浪费。为此,丰田为“杜绝浪费”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办法:1.让作业者牢牢地坚守标准作业,不要做本质以外的事情;2.通过提示公告的生产方式限制工作过快;3.在传输装置上明确工作区,禁止提前动手。 3、JIT“三及时”管理方式。丰田JIT生产(Just In Time)即准时生产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其总体目标是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具体目标有以下几点:1.最大限度减少库存;2.将废品量减少到最低;3.在最短的时间做好准备;4.柔性好、应变能力强;5.减少搬运浪费。 4、用眼睛看的管理工具。丰田公司通过拉式制度把生产与客户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达到了补货的理想状态。再采用“看板”,监控与协调着数千种零件与工具的使用及补货,安排特定的补货时间,指定何时启动补货信号的规则,计算容许的最大库存量等。 5、“一个流”无间断生产。丰田是流程导向的公司,他们认为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优异成果,而正确的流程始于“一个流”,它以低成本、高安全性与高士气实现最佳品质。 6、生产均衡化。 7、带有人字旁的自动化。 8、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分为五个特定程序:1.确定循环时间;2.确定一个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3.确定标准作业顺序;4.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5.编制标准作业书。 二、产品研发管理模式 1、从“请消费者注意”到“请注意消费者”。 2、只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 3、应用高科技进行产品开发。 三、产品质量管理模式 1、优质产品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 2、视觉管理让问题无法逃脱。在视觉管理的基础上,反复连续问5个“为什么”,只有这样做了,才可能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经营改进模式 1、让“改善”成为习惯。心理学认为,人具有追求尊重、信任和成就感的普遍心理。为了满足这种心理需求,人可以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动力。这种动力能够激发人产生出无限的创造力。

(丰田管理)丰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丰田模式+当地环境+目标=成功 一、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作为一个企业,丰田也希望赚钱,但这不是公司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丰田存在的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社会做贡献,并且实现所有员工和事业伙伴的长期共同繁荣。 虽然员工也期望最起码的工资和利益,但是同时也希望在积极的环境里实现个人事业的发展,希望能够不断学习、培养新的能力,在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公司里工作。 如果把双方的利益集合在一起,其共同目标就是实现员工、公司和社会的长期共同繁荣。

二、塑造优秀员工,造就优质产品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可塑的,能够在一个小组中工作,遵循并改进标准,受企业文化和目标的鼓舞,对家庭和社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丰田的优秀员工及其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无处不在。丰田像生产零瑕疵产品那样为培养优秀员工做出了巨大努力。其结果是培养出了大批优秀员工,他们在塑造和支撑着丰田模式文化。 2.1优秀员工造就优质产品 人力系统模型假设:投资于优秀员工价值流能获得竞争优势和长期的共同繁荣。这表明形成适当的文化是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 丰田的人力价值流信念:以正确的方式投资于员工培训将产生正确的结果。 跟踪并实现S(安全:safety)Q(质量:quality)C(成本:cost)D(交期:delivery)M(士气:morale)的目标是丰田文化的中心,也是人力价值流与产品价值流的结合点。从一开始公司就提醒每一个员工,如果紧密合作他们就能实现这些目标,为实现长期的共同繁荣他们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2追求质量的新文化 在工厂建立之初,就关注质量。无论员工还是经理不仅要执行标准作业,而且还要检查每个产品以避免出现影

丰田精益管理心得体会

丰田精益管理心得体会 丰田精益管理心得体会(一) 尽管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管理也已经做到精益化,但丰田却“永远把今天的水平看成是最差的”。 2018年7月,我们一行40余人赴日本丰田、达登、电装等公司参观学习。通过参观,我们感受到了世界一流企业的高度机械化,管理的人性化。整洁有序的现场生产环境和强烈的环保意识。通过专家授课,我们对TPS(丰田生产方式)及包括杜绝浪费、标准化作业、6S 管理和持续改进为主要内容的精益生产效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更认清了我们的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下面我结合所见所闻所学,谈点感受。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丰田汽车的产量虽然只有美国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每年赚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目前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伏特、克莱斯勒)利润和总和,任何时候都有300亿-5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这些足以使任何人相信这家公司一定做对了些什么。 尽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管理也已经做到精益化,但丰田却“永远把今天的水平看成是最差的”。2018年丰田共接到员工的60多万条建议,其中99%被采纳。建议被采纳的,每条奖励建议人500-200000日元(按目前汇率,100日元约合人民币元)。可以说丰田今天在精益生产上的一切成果都是通过激励员工持续改进带来的。

正如我们在车间看到的一句口号:“好产品好主意”。这就是丰田对员工的要求。 友发也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但并未形成风气,还远未成为员工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加上处理方法、程序不很成熟,执行力度不够,因而效果不很明显。结合丰田的具体做法,我领悟到: 第一,改善首先从小事做起,不要总想着做大的变革,而是马上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好,常此下去就会有惊人的结果。巧迟不如拙速;第二,改善后的效果要让企业和每个人明显看的见; 第三,拿出因改善而增效部分的一定比例回馈给改善者,并且改善者要被认可、表扬甚至提升,以此作为改善者及其他员工下次创新的动力; 第四,对改善的评价和表扬不仅要针对个人,也要针对部门或班组;第五,对工作本身设定标准,才能显现改善的效果; 第六,除精神鼓励外,对改善者要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 第七,要允许失败。企业的发展本来就是进一步退半步的过程; 第八,要建立和完善提案制度及建议评价执行体系,是评价的人积极认真、公平公正地对待建议; 第九,改善需要持之以恒。 杜绝一切浪费,降低成本 给我们授课的丰田生产方式专家佐佐木元先生说:“我经常到中国,到中国企业看,到处都是钱。”他的意思是说我们的企业浪费太多。对此我深有感触。

(丰田管理)丰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丰田管理)丰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2追求质量的新文化 在工厂建立之初,就关注质量。无论员工还是经理不仅要执行标准作业,而且还要检查每个产品以避免出现影响用户的任何可能缺陷。不仅要通过管理者的言行来强调质量第一,而且要到问题现场,训练小组和团队领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让有“质量嫌疑”的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 2.3暂停生产线是每个人的责任 生产线的暂停警示着工厂里的每个人,所有合适的资源都汇集到流程中来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的团队领导回去后都将这重要的一课与整个团队一起分享。丰田建立的文化能够使得员工放心地拉安灯线,尽管这样做会导致整个工厂都停下来,因为事实上如果他们不拉安灯线,存在的问题持续出现,最终仍然会导致整个工厂的生产暂停。 2.4按部就班 只有在每个人对产品质量的全心关注成为一种文化后,才开始期望其他关键性指标的成长,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等问题。 成熟的持续改进流程最终要涉及生产系统的所有方面。一个团队活一家工厂在实现了安全、质量和停工期的目标(在成熟流程中需要再用一年)之后,面临的新挑战就是减少需要的流程数,以减少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团队

成员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改进后的流程又要需要近两年的时间去融入到文化中,其中一半的时间用来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团队合作,去发现并杜绝浪费,另一半时间则是让他们相信“每个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得到提高。” 三、对组织的投入 丰田文化植入新工厂时所需的3个关键性投入因素:丰田的理念和价值观、生产系统原则以及丰田对即将雇用的合格员工的影响方式。 3.1理念和价值观 相互尊重和持续改善是丰田模式建立的基础,而这些承诺则是相互尊重和持续改善的根本性理念和价值观,当然其他的一些理念和价值观对丰田文化也很重要,例如,从长期的角度对待供应商和员工关系,每一名员工都是检查员,每名团队成员都是专家、主管是为其他成员服务,等等,这些理念或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丰田文化。丰田文化起源于它的领导者,他们信守并传播自己的理念。丰田所有的管理者必须接受正式的课堂训练和在职指导来加强对丰田模式价值观的理解。然后这些管理者成为其下属的导师和教练,其中包括管理层和计时人员之间起关键作用的小组领导。 3.2生产系统原则 新员工进入丰田时都要有经验丰富的关键领导者的教导,还需要熟悉由一组操作原则定义的操作。

丰田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

二战以后,丰田汽车公司的丰田和大野考察了福特汽车公司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日产7000辆轿车,比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多。但丰田却没有想到仅简单地照搬福特的生产模式,他认为“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些改进的可能”。回到日本后,丰田和大野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根据日本国情(社会和文化背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团队工作精神),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生产管理体制,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和管理,使丰田汽车的质量、产量和效益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变成世界汽车之王。与此同时,其他的汽车公司和别的行业也纷纷采用这种组织管理方式,使日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与技艺性生产和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组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避免了技艺性生产的高费用和大批量生产的高刚性。为此目的,精益生产采用的是由多能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和柔性很高的自动化设备。 与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的一切都是“精简”的:与大批大量生产相比,只需要一半的劳动强度、一半的制造空间、一半的工具投资、一半的产品开发时间、库存的大量减少、废品大量的减少和品种大量的增加。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最终目标上:大量生产强调“足够”好的质量,因此总是存在着缺陷;而精益生产则追求完美性(不断降低价格、零缺陷、零库存和无限多的品种)。 4.6.1 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 1、精益生产的出现 由丰田和大野创造的精益生产技术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在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制造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的更换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精度要求极高,模具的更换即昂贵且费时,需要极高技术的工人来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汽车制造商采用一组冲压机来生产同一种零件,于是,他们可以实现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更换模具。对于50年代的丰田公司,这种办法却行不通,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好几百台冲压机用于汽车覆盖件的生产,他们必须用少数的几条生产线生产所有汽车的冲压件。于是,大野发明了一种快速更换模具新技术(SMED法──Single Minute of Dies),这种技术使更换一副模具的时间从1天减少到3分钟,也不需要专门的模具更换工。随后,大野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小批量生产的成本比大批量生产更低。造成这种事实有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批量生产不需要大批量生产那样大的库存(当然包括设备和人员);第二个原因是在装配前,只有少量的零件被生产,发现错误可以立即更正。而在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总是被提前很多时间大批量地制造好,零件的错误只有到最后装配时才会发现,造成大量的报废或返修。根据后一个原因,大野得出一个结论,产品的库存时间应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JIT生产和零库存的起源)。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高度熟练的和高度责任感的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但是,如果工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整个工厂的运行就会变得一团糟。 2、改变劳资关系,同舟共济

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

丰田公司与精益生产 二战以后,丰田汽车公司的丰田和大野考察了福特汽车公司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日产7000 辆轿车,比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多。但丰田却没有想到仅简单地照搬福特的生产 模式,他认为“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些改进的可能”。回到日本后,丰田和大野进行了 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根据日本国情(社会和文化背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团队工作精神),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生产管理体制,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和管理,使丰田汽车的质量、产量和效益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变成世界汽车之王。与此同时,其他的汽车公司 和别的行业也纷纷采用这种组织管理方式,使日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与技艺性生产和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组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避免了技艺性生产的高费用和大批量生产的高刚性。为此目的,精益生产采用的是由多能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和柔性很高的自动化设备。 与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的一切都是“精简”的:与大批大量生产相比,只需要一半的劳动强度、一半的制造空间、一半的工具投资、一半的产品开发时间、库存的大量减少、废品大量的减少和品种大量的增加。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最终目标上:大量生产强调“足够”好的质量,因此总是存在着缺陷;而精益生产则追求完美性(不断降低价格、零缺陷、零库存和无限多的品种)。 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1、精益生产的出现 由丰田和大野创造的精益生产技术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在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制造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的更换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精度要求极高,模具的更换即昂贵且费时,需要极高技术的工人来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汽车制造商采用一组冲压机来生产同一种零件,于是,他们可以实现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更换模具。对于50 年代的丰田公司,这种办法却行不通,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好几百台冲压机用于汽车覆盖件的生产,他们必须用少数的几条生产线生产所有汽车的冲压件。于是,大野发明了一种快速更换模具新技术(SMED法——Single Minute of Dies),这种技术使更换一副模具的时间从1 天减少到 3 分钟,也不需要专门的模具更换工。随后,大野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一、批量生产的成本比大批量生产更低。造成这种事实有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批量生产不需要大批量生产那样大的库存(当然包括设备和人员);第二个原因是在装配前, 只有少量的零件被生产, 发现错误可以立即更正。而在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总是被提前很多时间大批量地制造好,零件的错误只有到最后装配时才会发现,造成大量的报废或返修。根据后一个原因,大野得出一个结论, 产品的库存时间应控制在两个、时以内(JIT 生产和零库存的起源)。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有高度熟练的和高度责任感的工人组成的工作、组。但是,如果工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整个工厂的运 行就会变得一团糟。 2、改变劳资关系,同舟共济 在40 年代末期,由于整个经济形势不佳,丰田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公司的经营者提出解雇1/4 的工人,但是收到工人和工会的强烈反对。后来,公司与工会达成协议:1/4 的工人被解雇,公司的总管者丰田辞职,作为对公司经营失败的惩罚;其余的

经典重温:丰田精益生产模式的14条原则

经典重温:丰田精益生产模式的14条原则 精益生产追求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提供他们确实要的产品。精益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及时适量”、“零库存”、“看板”等现场管理手段实现“订货生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美国学者莱克和梅尔在其《丰田汽车:精益模式的实践》一书中,对丰田精益生产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他们认为,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可以概括为14条原则: 第一:管理决策必须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丰田总是以为顾客、社会和经济体创造价值这个目标为起点,例如,当日本经济形式迫使丰田喜一郎必须大举裁员时,他向自己所创办的公司辞职,以示负责。 第二:建立无间断的作业流程以使问题浮现。所谓“无间断流程”,是指尽力把任何工作计划中闲置或等候他人工作的时间减少到零。创造无间断流程的理由并不仅仅是快速输送材料或信息,还要把流程和人员连接起来,以使问题立即浮现,它已经成为促成真正持续改进的流程和员工发展的关键。 第三:使用“拉动式制度”以避免生产过剩。“看板”系统往往被视为丰田生产方式的标志,即根据下游的需要决定上游的生产进度,避免生产过剩。 第四:使工作负荷均衡化,工作应该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创造一个无间断流程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工作负荷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也就是均衡化。若组织的需求剧烈波动,组织将变得被动,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浪费的情形,也不可能实现作业的标准化。 第五:建立立即停止以解决问题、一开始就重视品质管理的文化。当发生问题时,不应该继续作业下去,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而应该立即停止作业,马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升长期的生产力。 第六:标准化的任务和流程是持续改进与授权员工的基础。缺乏稳定、可重复的流程,就无法预测流程所需的时间与产出,也无法推动持续改进与员工授权。把现今的最佳实务标准化,能使员工汲取目前所学到的东西,并以此标准为基础继续改进工作,然后把改进纳入新的标准。 第七:运用目视管理,使问题无处隐藏。人是视觉动物,人们只有看到他们的工作,看到零部件架,看到零部件超市,才能轻易确定他们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状况是否发生变异。 第八:使用可靠的、已经过充分测试的技术以支持人员及生产流程。技术使人员能根据标准流程来执行工作,技术应该是用来支持员工的,不是取代员工的,流程的地位永远要优于技术。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均能减至1/2; 2. 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l/2或2/3; 3. 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 工厂占用空间--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工厂的1/2; 5. 成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工厂平均库存水平的1/4; 6. 产品质量--可提高3倍; 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 (1)拉动式(pull)准时化生产 (JIT) --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 --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组织生产线依靠看板(Kanban)的形式。即由看板传递工序间需求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 --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保证生产中的物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工序供应的准时化)。 --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必要。 (2)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过程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 --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 (3)团队工作法(Teamwork) --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 --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 --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顺利进行。

丰田管理模式全集 一

丰田管理模式全集一、生产管理模式1、精益生产,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2、减少一成浪费就是增加一倍销售额。丰田的“浪费”有两层意思:一是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检验、物流等都是浪费;二是尽管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也是浪费。丰田这种“杜绝浪费”的理念走的是“非成本主义”的路子,它认为商品的售价是市场决定的,企业的利润必须以市场认可的价格为基点,减去企业实际发生的产品成本后产生。这种观点,相对于“成本主义”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更适合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成本主义”者期望在企业自身所发生的成本额上加上预期的利润,以此决定售价。丰田公司首先识辨出企业流程或制造流程中7大类未能创造价值的达浪费,分别如下:1.过多生产造成的浪费;2.待工浪费;3.搬运中的浪费; 4.在原产品基础上加工过程中的浪费; 5.库存造成的浪费; 6.动作中的浪费; 7.生产次品造成的浪费。为此,丰田为“杜绝浪费”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办法:1.让作业者牢牢地坚守标准作业,不要做本质以外的事情;2.通过提示公告的生产方式限制工作过快;3.在传输装置上明确工作区,禁止提前动手。3、JIT“三及时”管理方式。丰田JIT生产(Just In Time)即准时生产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其总体目标是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具体目标有以下几点:1.最大限度减少库存;2.将废品量减少到最低;3.在最短的时间做好准备;4.柔性好、应变能力强;5.减少搬运浪费。4、用眼睛看的管理工具。丰田公司通过拉式制度把生产与客户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达到了补货的理想状态。再采用“看板”,监控与协调着数千种零件与工具的使用及补货,安排特定的补货时间,指定何时启动补货信号的规则,计算容许的最大库存量等。5、“一个流”无间断生产。丰田是流程导向的公司,他们认为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优异成果,而正确的流程始于“一个流”,它以低成本、高安全性与高士气实现最佳品质。6、生产均衡化。7、带有人字旁的自动化。8、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分为五个特定程序:1.确定循环时间;2.确定一个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3.确定标准作业顺序;4.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5.编制标准作业书。二、产品研发管理模式1、从“请消费者注意”到“请注意消费者”。2、只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3、应用高科技进行产品开发。三、产品质量管理模式1、优质产品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2、视觉管理让问题无法逃脱。在视觉管理的基础上,反复连续问5个“为什么”,只有这样做了,才可能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经营改进模式1、让“改善”成为习惯。心理学认为,人具有追求尊重、信任和成就感的普遍心理。为了满足这种心理需求,人可以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动力。这种动力能够激发人产生出无限的创造力。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2、没有问题就是问题。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3、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或者流水线员工,都要主动发现作业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要相信,任何作业程序都是可以改进的,而千万不要认为,在现在的生产中,流水线的运转率非常高,不合格产品率也被控制在比较好的范围内,从而拒绝做出“改善”的努力。4、组织机构的改进。5、人有我优、人优我新。6、科学机制保证“持续改进”。如:组织结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业绩考核制度等等。五、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只招合适的,不要最优秀的。积聚人才,善用能人,重视职工素质的培养,树立良好的公司内部形象。2、“能力主义”和“成果主义”。一个出色的丰田员工,既要在能力上有出色的表现,又要在业绩上有可观的成绩。对于资格职务较高的员工,在“能力主义”的基础上更多关注“成果主义”;对于资格职务较低的员工,在“成果主义”的基础上更多体现“能力主义”。3、为员工考虑一辈子的事。4、员工是企业的“轮子”。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有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员工,充分利

JIT 丰田管理模式

JIT-丰田管理模式 丰田的生产和管理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丰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率的源泉,同时也成为国际上企业经营管理效仿的榜样,例如,作为丰田生产管理一大特点的看板管理已被世界各地的企业所采用。如今,世界很多大型企业都在学习丰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管理系统,以试图实现标杆超越,像通用电气公司、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都加入了这一行列。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尽管丰田管理模式已为全球所认同和接受,真正成功的企业却并不多,如今位于日本的丰田公司每天都要接受数以万计的企业高级管理者参观,这些参观者将他们看到的管理方式带到本国后,并没有得到意想的效果,为此,很多人认为丰田管理模式的成功根源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同是日本公司的尼桑和本田却并没有达到丰田的标准,而丰田本身却将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带到了全世界,这其中的代表就是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丰田乔治城汽车生产厂,该厂自1988 年7 月开始在1300 英亩的厂址上进行批量生产,年生产能力为200000 辆Camry 轿车,相当于以往美国从日本进口同类型轿车的总量,1991 年秋天丰田美国公司引入了全新的Camry 轿车,1992 年该类型车的供应量为40000 辆,销售额将增加20%。新的Camry 轿 车 属于中等家庭车系列,占有美国所有轿车市场l/3 的市场份额,价格平均为$18500,税前平均利润为17%,显然,其经营绩效是十分瞩目的。 由此看来,丰田管理模式并不是因为其独特的日本文化而难以为其它国家的企 业所学习,之所以存在管理方法难以移植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参观者所看到 的丰田管理模式只是其外在的东西,诸如它的活动、连接和生产流等都是较为 固定、甚至死板的东西,但是,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和流程后面,却蕴含着 丰田公司巨大的柔性和适应性,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颇具柔性的管理特点, 造就了丰田公司举世瞩目的经营业绩,也使得他的柔性化生产管理方式--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成为管理中的精髓,并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和生产成为现实。以下从纵(历史发展)、横(管理特点)两个方面来揭示丰田公司JIT 管理的奥秘。 的Just in 楔敭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日本汽车工业从其起步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技术设备引进对国产化→建立规模 生产体制→高度成长→工业巨大化→强化国际竞争力→出口增大对全球战略这 样一个过程。但是,从一开始的技术设备引进阶段,日本汽车工业就没有全部 照搬美国的汽车生产方式。这其中除了当时的日本国内市场环境、劳动力以及 二次世纪大战之后资金短缺等原因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丰田汽车公 司副总裁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生 产方式虽然已很先进,但需采取一种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够提高产 品竞争力的生产方式。 在20 世纪后半期,整个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给制造业提出的新课题即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多 品种小批量生产,否则的话,生产过剩所引起的只是设备、人员、库存费用等 一系列的浪费,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能力以至于生存。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53 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综合了单件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