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上好大学英语第一节课

如何上好大学英语第一节课

如何上好大学英语第一节课
如何上好大学英语第一节课

开学第一堂课:

点睛之作

亲爱的外语教学xx:

大家好!

受《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周刊》之邀,我将在这里为大家开辟一个“外语教师职业生态园”。

作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这个“生态园”的耕耘者,我会用心为大家提供阳光(教育理念)、土壤(课堂环境)、种子(学生成长基因)、肥料(教学方法)、杀虫剂(难点攻略)等各位“园丁”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因为,我和你们一样,是对外语教学钟情无限、对学生拥有一片爱心,对生活充满热情,对职业前途富有憧憬的外语教师。我也和你们一样,曾经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经历过痛苦和欢笑、困惑和挣扎、失败和成功。

现在,就让我们在这个“生态园”中分享外语教师生活中的经历、感受、心声、经验和体会。

我会首先向大家介绍自己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四个方面的点滴心得,同时,期盼各位同仁将自己的困惑、难点、想法、建议、需求提出来,在栏目中与我互动。我憧憬着这块园地呈现出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衷心地祝愿中国外语教师相互帮扶、相互支持,展现出当今外语教育者的时代风貌!

设问:

你重视开学的第一堂课吗(态度与目的)?你是怎样准备的(内容与方法)?你为什么这样准备(信念与原则)?这堂课的实际效果与原计划相符合吗?为什么(不)?你爱学生吗?学生爱你吗?你有爱的魅力吗?课堂里有爱的氛围吗?

开学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和该班学生“学习力”的发挥与提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内驱力和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许多事实与经验证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往往来自他们对该课程任课教师的感觉。因此,任课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就会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

你爱我们吗?你在用心教学吗?你“有料”吗?你是在马虎应付还是经过了认真准备?你是照本宣科还是创意无限?你的课是可上可不上的还是非上不可的?接下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动将会证明:

你的课堂是依靠强制性的纪律让人无可奈何参与的还是引人入胜让人积极投入的?你的课堂是让学生心不在焉的还是能让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像这类发人深省的问题还有很多。

在笔者看来,对学生的爱是教师教好课的第一要素。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力”进行刺激、诱发、引导,这也是教师的最大功力所在。那么,笔者是怎样在第一堂课上“发功”的呢?

开学第一堂课是教师展示自我风采、示范课程设计、让师生相互了解的时机。

如果任课的班级是新生,我会以“自我介绍”“相互介绍”“课程导学”开场。自我介绍试图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消除学生与我的年龄代沟,增强学生对我的教学风格的认同。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恩威并重”,即将“学术威慑力”和“教学亲和力”相结合。前者通过自己对本专业的权威性来表现,后者则通过表情、态度、言语、行为以及相应活动的精心设计来体现。例如,我采用或设计的自我介绍活动有“信息沟”“任你问”“好奇点”“个人主页”“往届学生的评价反馈”“师生合影”等。学生的相互介绍活动包括“信息卡片”“寻找对象”“介绍新同伴/同学”“名片卡座”“自我档案包”等。这样的活动设计使课堂全然成为一个真实的交际场所,每个学生都能尽力展现自我风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成为交际伙伴关系。从教学效果来看,我的第一堂课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在真实语言情景中教学的状态。特别是对80后和90后的学生来说,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高,追

求学习的趣味性,我在课堂上初步建立爱的磁场后,学生“学习力”被挖掘的目的基本达到。

(未完待续)

如果任课的班级是上学期曾经教过的班级,我会以“反思总结与更新完善”开场。

如果是接手其他教师曾经任教的班级,则以“回顾与期望”开场。无论怎样开场,我都希望达到这样的目的,即引导学生反思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在新学期更上一层楼。学生反思之后,我会通过组织一系列课堂活动引发他们对新学期学习的兴趣,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上文提到的第一堂课的“课程导学(introduction)”也可以命名为“课程介绍(course description)”或“课程纲要(course syllabus)”,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成绩评定标准与组合成份(形成性考核评价法)、自主学习渠道与方法以及自己作为任课教师的重要特征等信息告知学生。最重要的是,这些信息的告知形式应当生动活泼、有时代感、适合当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特别是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笔者在2005级到2009级的5届大学新生中实施“任务型团队式”教学法,关键的第一步就在于对新生的导学设计。

1.对课程的宏观导学。

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的介绍,让新生了解高等教育的使命、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的本质区别)、大学生的标准(成人宣誓后的发展途径)、大学英语课程的真正现实意义等。

我首先采用“热身/导入”问题法,向学生提问以下问题:

(1)What is “college”?

(2)What is “college student”?

(3)What is “English”?

(4)What is “college English”?

(5)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llege English” and

“middle-school English”?

(6)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er-centered” and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在讨论这6个“是什么”的问题的过程中,我设计了案例、说法、比喻、描述、记叙、比较/对比、研讨、争论、辩论、选择等小组活动,利用幻灯片的“吊胃口”“链接”等功能,保证小组讨论的顺利进行。

在幻灯片中,我为新生提供往届学生自拍的学习生活录像,具有讽刺、批判、警醒、反思意义的视频图片等生动、真实的内容,同时将往届学生书写的学习收获、体会、遗憾以及他们对新生师弟师妹的告诫、建议、提醒、期望等文字材料呈现给学生。此外,我还将往届学生的优秀英语作品展示给新生。这些具有说服力的作品会让学生体会到:

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我会要求他们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中做出选择,并当场公布其选择结果以便决定教学方法取向。之后,我再向学生详细介绍“任务型团队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要求,然后分工到人。

2.对课程的微观导学。

通过对教材的总体归纳,让学生了解本学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各单元的主题、课文的主要观点、词汇的处理方法、各语境涵盖的语言功能、应用技能、交际法则等。我会在进行综述后要求学生自己去研习探究、寻找资源,并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其“语言应用业绩(performance)”计入本学期的总成绩。

3.其他形式的活动。

我设计创作了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自我介绍”“相互认识”“需求调查”“水平预测”“理念梳理”“认知游戏”“竞赛”“访谈”“问答”“选择”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归而纳之,第一堂课就是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不由自主地爱上任课教师,爱上这门课,从而将自主学习力发挥到极致,使他们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显性化,最终达到“掌握英语、为我所用”的目标。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这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不懈努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