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靠性理论习题1

可靠性理论习题1

可靠性理论习题1
可靠性理论习题1

可靠性理论习题

1.设产品的失效率函数为

λ(t)=

求该产品的失效概率密度函数f(t)和平均寿命d。

2.对40台仪器进行现场考查,在t=2000h以前有1台仪器失效,存2000-4000h之间有1台失效、在4000-6000h之间有2台失效.在6000一8000h之间有2台失效,分别

求t为2000h.4000h及4000—8000h的可靠度和不可靠度估计值。

3.有150个产品,工作到t=20h时,失效50个。再工作lh,又失效2个,求t=20h的失效率估计值λ(20)和失效概率密度估汁值f(20).

4. 5只指示灯泡进行寿命试验,寿命分别为3000,8000,17500,44000,53500h,若灯泡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即λ=常数),求、(4000)及t0.5。

系统可靠性模型

1.喷气式飞机有3台发动机,至少得2台发动机止常才能安全飞行和起落.假定飞机事故仅内发动机引起,并假定发动机失效率为常数(MTBF =2x103求飞机飞行10h和l00h的可靠度。

2.某一系统的可靠件逻辑框图如下图所示,若各单元相互独立,且

单元可靠度分别为Rl=O.99,H2=0.98,R3=0.97,R4=0.96、R5=0.975,试求该系统的可靠度。

可 靠 性 预 计 与 分 配

1. 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见下图。其中部件A、B、C的可靠度预测

值均为0.99,部件D、F的预测可靠度均为0.9,试求该系统的可靠度的预计值。若要求该系统可靠度Rs=0.98,则各部件的可靠度为

多少?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题库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题库《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一、选择题: 1、鉴定单元中细分的单元,一般可按地基基础( )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 A、主体结构 B、混凝土结构 C、砌体结构 D、上部承重结构 E、屋面部分 2、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 )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危防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 B、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 C、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D、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 E、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3、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建筑物大修前的安全检查 B、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 C、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D、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 E、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中详细调查的承重结构检查,包括( )以下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 B、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 C、结构支承工作情况 D、建筑物侧向位移和局部变形 E、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5、砌体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非受力裂缝和( )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承载能力 B、构造 C、有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D、风化 E、裂缝

6、木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干缩裂缝和( )三个检查项目的检测结果,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承载能力 B、虫蛀 C、裂缝 D、危隐性的腐朽 E、初期腐朽 7、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和( )两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裂缝 B、承载能力 C、构造 D、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E风化(或粉化)、 8、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工程地质状况 B、建筑物概况 C、鉴定的目的 D、检查、分析、鉴定的结果 E、结论与建议 9、对承重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鉴定所查出的问题,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以下措施( ) A、考虑经济因素而接受现状 B、减少结构上的荷载 C、加固或更换构件 D、临时支顶 E、 停止使用 10、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和( ) 和进行评定。 A、各种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B、结构的侧向位移 C、结构的整体性等级 D、围护系统的工作状态 E、其承重部分的使用功能等级 二、判断题: 1、已有建筑物是指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 2、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 3、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 )

西工大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机械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题目:扭杆 姓名:刘昀 班号: 05021104 学号: 59 日期:机械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一、题目: 扭杆:圆截面直径D为(μ,σ)=(20,)mm,受扭矩T为(μ,σ)=(677400,),工作循环次数N≥4000,材料疲劳极限S为(μ,σ)=(,)MPa。 二、思路: 给定强度分布与应力有关的随机参数分布条件,确定应力计算公式,计算相应的分布参数,假定各随机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然后根据应力--强度干涉理论计算可靠度,主要考虑载荷的均值与方差两项变化可靠度如何变化,以上要求编程实现。 三、输入的数据:扭矩T的均值与标准差T(μ),T(σ) 四、输出的结果:可靠度R 五、计算的模型:

(1)几何参数(扭杆圆截面直径)D、扭矩T和工作循环次数大于等于4000时的材料疲劳极限,亦即此时的疲劳强度S,均为随机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 (2)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大多数机电产品的应力和强度都是服从一定统计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我们用L表示应力,S表示强度。它们的概率密度函数f(S)和f(L)两曲线出现部分交叉和重叠,亦即出现干涉时,有可能出现强度小于应力的情况,但可把这种引起失效的概率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干涉的情况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在保证一定可靠度的前提下,使零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价格较低。 对于强度和应力均为正态分布时,我们采用联结方程来计算可靠度,公式如下: SM称为可靠性系数,在已知、、、的条件下,利用上式可直接计算出SM,根据SM从标准正态分布表中查出可靠度R的值。也即: 六、程序流程图

Y 七、算例分析结果说明及结论 (1)程序运行结果 T(μ)↑,T(σ)不变时,可靠度R的变化情况:T(μ) T(σ) R 120677 180677 240677 300677 360677 420677 480677

可靠性工程师考试模拟

可靠性工程师模拟试题1 2. 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 N(μ,σ^2)(其中 σ>0),则随着的σ增大,概率P{|X-μ|<σ}()。 1. 某产品的故障分布函数为,其中η>0,那么该产品 的故障率函数是()。 (得分:0.0) A 随时间递增的 B 随时间递减的 C 常数 D 增减不定 试题解析: 您的解答 正确答案 备选答案 单调增大 单调减小 保持不变 增减不定 试题解析:在σ>0时,不管σ取何值,Y=(X-μ)/σ总是为标准正态分布N (0,1),因此P{|X-μ|<σ}=P{|Y|<1}为恒定值,与σ无关 3. 通过对产品的系统检查、检测和发现故障征兆以防止故障发生,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叫做( )。 (得分:0.0) 备选答案 修复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 改进性维修 现场抢修 4. 关于测试点的布置说法不恰当的是( )。 (得分:0.0) 您的解答 正确答案 备选答案 应在可达性好的位置 应在易损坏的部位

应尽可能集中 应尽可能分区集中 5. 修复性维修不包括()。(得分:0.0) 您的解答正确答案备选答案 故障定位 故障隔离 使用检查 功能核查 6. 在整个产品寿命期中,可靠性管理应重点关注哪个阶段()(得分:0.0) 您的解答正确答案备选答案 设计开发 概念策划 使用维修 报废处置 7. 在一台设备里有4台油泵,每台失效率是0.1,则4台油泵全部正常工作的概率是(得分:0.0) 您的解答正确答案备选答案 0.9 1 0.656 0.81 试题解析:0.9的4次方 8. 某串联系统由3个服从指数分布的单元组成,失效率分别是0.0003/h,0.0002/h,0.0001/h,系统的失效率是()。(得分:0.0) 您的解答正确答案备选答案 0.0003/h 0.0002/h 0.0001/h 0.0006/h 试题解析:串联系统的失效率,指数分布时,相加。 9. 一台设备由三个部件组成,各部件的寿命分布均服从指数分布,且各部件的失效率为每1000,000h分别失效25次、30次、15次,若其中一个失效,设备也失效,则该设备工作1000h的可靠度为()。(得分:0.0)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库

质量知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 ) 2.散布图的简单象限法中,对角象限区域内点数N Ⅰ+N Ⅲ

机械可靠性设计复习题

A C D B E 0.90.90.9 0.9 0.9 1、 可靠度和失效率如何计算?失效率与可靠度有何关系? 2、 在可靠性的的定义中“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分别指的是什么? 3、 可靠度、失效概率、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4、 机械系统的逻辑图与结构图有什么区别,零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哪几种? 5、 试写出串联系统、并联系统的可靠度计算式。 6、 什么是割集?什么是最小割集? 7、 什么是故障树分析?故障树符号常用的分为哪几类? 8、 在建立故障树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9、 在可靠性工程中应力的含义是什么?强度的含义是什么? 10、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可靠性试验的含义是什么?它主要包括那些个方面? 11、加速寿命试验根据应力施加的方式可分? 1、一个系统由五个单元组成,其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所示.求该系统可靠度和画出故障树。并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与最小路集。 解:最小割集A,B C,D,E A,E B,C,D R=1-(1-0.9x0.9)(1-0.9[1-0.1x0.1])=0.8929 2、抽五个产品进行定时截尾的可靠性寿命试验,截尾时间定为100小时,已知在试验期间产品试验结果如下:t 150=小时,和t 270=小时产品失效,t 330=小时有一产品停止试验,计算该产品的点平均寿命值? 解:总试验时间 350100)35(307050=?-+++=n T 小时 点平均寿命 MTTF=1752 350=小时 3、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解: 5002.01002.0006.0012.01500 1167183111 ==++=++==λMTBF 小时 02.0=λ, %47.90)5(1.0502.0===-?-e e R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费 2.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主要贡献是() A.开发出了因果图 B.提出了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个要点 C.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 D.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 3.产品质量的最终裁判者是() A.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B.公司领导 C.产品设计人员 D.顾客 4.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是() A.识别和细分顾客 B.产品的开发设计 C.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D.销售产品 5.将顾客的需要描述为“金字塔”式层次结构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朱兰 C.石川馨 D.狩野纪昭 6.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 B.菲根堡姆 C.戴明 D.泰罗 7.一般来讲,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 B.20%-40% C.10%-50% D.0.5%-5% 8.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称为()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D.供应和合作过程 9.发动质量改进的第一步是() A.质量改进的制度化B.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C.产品设计人员D.顾客 10.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工序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6σ范围内的概率或可能性约为() A.99.73% B.95.45% C.68.27% D.80.25% 11. 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 A.质量文件 B.质量目标 C.质量体系 D.最高管理者 12. 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 A. P阶段 B. D阶段 C.A阶段 D. C阶段 13. 在散布图中,当x增加,相应的y减少,则称x和y之间是()

产品可靠性试验试题

产品可靠性试验考核题 (总分60,每空2分) 部门:姓名:成绩: 1、产品的可靠性就是在()下,在()内、 产品完成()的能力。 2、不可维修的产品的平均寿命是指从开始投入工作,至产品失效的 时间平均值。也称()时间,记以MTTF 3、对可维修产品而言,其平均寿命是指两次故障间的时间平均值, 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习惯称()时间,用MTBF 记之 4、质量(Quality)就是()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 ()的要求,是否符合各项性能指标的问题; 5、可靠性(Reliability)则是对产品()的测量,它回答了一 个产品()有多长,简单说,它能用多久的问题。 6、质量(Quality)解决的是()的问题,可靠性(Reliability) 解决的是()的问题。 7、可靠性(Reliability)的问题就是要力图将处于()的 产品去除并估算其良率,预计产品的使用期,并且找到()的原因 8、评价分析电子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 9、可靠性试验按试验项目划分,可分为()、()、 加速试验和各种特殊试验;按试验性质来划分,也可分为

()试验和()试验两大类。 10、()试验目的: 评估产品中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 属之间的界面的接触良率。 11、恒定湿热试验一般用于受潮机理以吸附或吸收作用为主、只有渗 透(或扩散)而无呼吸作用的产品,目的是评价这些产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能否保持其所要求的(),或密封绝缘材料等能否起到足够的防护作用。 12、防腐试验其中应用较多的有()、二氧化硫等试验。 13、()目的是检查产品对正弦振动或随机振动的适应性以 及评价其结构的完好性。 14、运输包装试验:凡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大都涉及运输包装问题。 运输包装试验是评定包装件承受()、冲击、()、摩擦、温度和湿度变化的能力及()对内装物保护能力的综合试验。 15、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可在不改变失效机理的条件下用加大应力的方 法进行试验,这就是()试验。 16、筛选试验是一种对产品进行全数检验的非破坏性试验。其目的是 为选择具有一定特性的产品或剔除()的产品,以提高产品的()。 17、鉴定试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时而做的试验。它是根 据抽样理论制定出来的()方案。在保证()不致使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被拒收的条件下进行鉴定试验。

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测试题目:基于应力-强度理论,完成某机械装备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已知:动力源为37KW 的四级电机,通过三级减速齿轮传动至工作机;系统可靠性R S= 0.93,系统传递效率η= 0.985 × 0.975 × 0.965,工作机输入转速为 120rpm。1、 1.1查资料可知四极电机的额定转速n1=1450r/min,而工作机输入转速为n6= 120r/min,由此可知总传动比为: i=i1+ i2+i3=n1 n4=1450 120 =12.083 对于多级减速传动,可按照“前小后大”(即由高速级向低速级逐渐增大)的原则分配传动比,且相邻两级差值不要过大。这种分配方法可使各级中间轴获得较高转速和较小的转矩,因此轴及轴上零件的尺寸和质量下降,结构较为紧凑。 i2=√i3=2.29469477 ,为了便于计算,i2取2.3,i1取1.7,i3取3.1 1.2、三级减速器的运动和参数计算 Ⅰ轴(与电动机直接相连) P1=P0=37KW n1=1450r/min T1=9549P1 n1 =243.66N?m Ⅱ轴 P2=P1η1=36.445KW n2=n1 1 =852.94r/min T2=9549P2 n2 =408.02N?m Ⅲ轴 P3=P2η2=35.534KW n3=n2 i2 =370.84r/min T3=9549P3 n3 =914.99N?m Ⅳ轴(工作轴) P4=P3η3=34.29KW

n4=n3 i3 =119.63r/min T4=9549P4 n4 =2737.07N?m 1.3. 齿轮的设计 三级减速器选择外啮合直齿圆柱齿传动,对于第一级,小齿轮模数为6mm,齿数为10,大齿轮模数为6mm,齿数为17;对于第二级,小齿轮模数为5mm,齿数为10,大齿轮模数为5mm,齿数为23;对于第三级,小齿轮模数为7mm,齿数为10,大齿轮模数为7mm,齿数为31。三级减速器模型如图所示。 2、对于30CrMnSiA钢 σr(R)=σr?Z Rσσ r R=0.5时,σr(0.5)=σr?Z Rσσ r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得Z R=0,则具体参数与上

可靠性测试产品高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指南汇总

术语和定义 HALT(High Accelerated Life Test):高加速寿命试验,即试验中对试验对象施加的环境应力比试验对象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运输、存储及运行环境内,可能受到的环境应力大得多,以此来加速暴露试验样品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而后对暴露的缺陷和故障从设计、工艺和用料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达到快速提升可靠性的目的。 运行限或操作限(Operation Limit):指产品某应力水平上失效(样品不工作或其工作指标超限),但当应力值略有降低或回复初始值时,试样又恢复正常工作,则样品能够恢复正常的最高应力水平值称为运行限。 破坏限(Destruct Limit):在某应力水平上升到某值时,样品失效,即使当应力回落到低于运行限时,试样仍然不能恢复正常工作,这时的应力水平值称为破坏限。 裕度(Margin):产品运行环境应力的设计限与运行限或破坏限的差值。产品的裕度越大,则其可靠性越高。 夹具(Fixture):在HALT试验的振动项目中固定试样的器具。振动试验必须使用夹具,使振台振动能量有效地传递给试样。 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ometer):在某方向测量试样振动加速度大小的传感器。在HALT试验的振动项目中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视试验箱振动能量通过夹具有效传递给试样的效率。 振动功率谱密度(Vibrating Power Spectral Density):也称为加速谱密度,衡量振动在每个频率点的加速度大小,单位为(g2/Hz)。 Grms(Gs in a root mean square):振动中衡量振动强度大小的物理单位,与加速度单位相同,物理含义为对振动功率谱密度在频率上积分后的平方根。 热电偶(Thermocouple):利用“不同导体结合在一起产生与温度成比例的电压”这一物理规律制作的温度传感器。在HALT试验的热应力测试项目中,利用热电偶监视产品各点的温度分布。 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对试样的测试,用以判断试样能否在测试环境下完成规定的功能,性能是否下降。一般是通过测量试样的关键参数是否达到指标或利用诊断模式测试试样的内部性能。 摘要:本文围绕产品HALT试验,详细介绍HALT试验基本要求、总体过程及试验过程。 关键词:HALT试验、基本要求、试验过程 1、HALT试验基本要求 1.1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1.1.1对试验箱的要求 做HALT试验的设备必须能够提供振动应力和热应力,并满足下列指标: 振动应力:必须能够提供6个自由度的随机振动;振动能量带宽为2Hz~10000Hz;振台在无负载情况下至少能产生65Grms的振动输出。 热应力:目标是为产品创造快速温度变化的环境,要求至少45℃/min的温变率;温度许可范围至少为-90℃~+170℃。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补) 一.名词解释 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 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设计是指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一些专门技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3.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就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割集。最小径集就是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 4. 网络:连接不同点之间的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5.广义可靠性: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 6.可靠性指标分配:指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经过论证和确定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设备、单元和元器件,并将它们写入相应的设计任务书或经济技术合同中。 7. 降额设计: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电应力或温度应力),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定的额定值,从而达到降低基本故障率、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8. 人机系统: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人为主导而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二.填空题 1.可靠性的定义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对象、使用条件、使用期限、规定的功能、概率等。 2.由三种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是: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3.对于可修复的产品,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称为平均寿命。 4.失效率函数为常数λ时,可靠度函数表达式可写为: t e t Rλ- = )(。 5.系统进行可靠度分配时,若已知各元件的预计失效率,而进行分配的方法称为阿林斯分配法。 6.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全概率分解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 7.割集和径集中反应导致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割集;反应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径集。 8.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等。 9.产品失效率曲线一般可分为:递减型失效率曲线、恒定型失效率曲线、递增型失效率曲线。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一.选择题: 1.鉴定单元中细分的单元,一般可按地基基础()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A .主体结构 B.混凝土结构 C.砌体结构 D.上部承重结构E.屋面部分 2.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危防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 B.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 C.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D.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 E.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3.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建筑物大修前的安全检查 B.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 门鉴定 C.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D.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 使用的鉴定 E.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中详细调查的承重结构检查,包括 ()以下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 B.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 C.结构支承工作情况 D.建筑物侧向位移和局部 变形 E.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5.砌体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非受力裂缝和()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A .承载 能力 B.构造 C.有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D.风化 E.裂缝

6.木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干缩裂缝和 ()三个检查项目的检测结果,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 .承载能力 B.虫蛀 C.裂缝 D.危隐性的腐朽 E.初期腐朽 7.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和()两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A .裂缝 B.承载能力 C.构造 D.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E风化(或粉化). 8.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不包括以下内容() A.工程地 质状况 B.建筑物概况 C.鉴定的目的 D.检查.分析.鉴定的结果 E.结论与建议 9.对承重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鉴定所查出的问题,可根据其 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以下措施() A.考虑经济因 素而接受现状 B.减少结构上的荷载 C.加固或更换构件 D.临时支顶 E.停止使用10.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和()和进行评定。A .各种 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B.结构的侧向位移 C.结构的整体性等级 D.围护系统的工作状态 E.其承重部分的使用功能等级 二.判断题: 1.已有建筑物是指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2.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应进行可靠性 鉴定() 3.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 鉴定。()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应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 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 B. 差异性 C. 准确性 D. 可比性 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 B. 水平 C. 能力 D. 差异 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 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 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 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 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 B. 诊断测评 C. 配置测评 D. 开发测评 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 B. 诊断性测评 C. 配置性测评 D. 开发性测评 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 B. 考察 C. 诊断反馈 D. 应用 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 B. 教育 C. 个性倾向性 D. 个性 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 B. 可靠性 C. 差异性 D. 基础作用性 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 B. 诊断性 C. 配置性 D. 开发性 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A. 测评标准刚性最强 B. 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能 C. 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 整个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第二章 1、麦克里兰认为,胜任力是能在特定工作岗位、角色或者情景中绩效水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 A. 表示 B. 区分 C. 展现 D. 代表 2、下列模型中,不属于胜任力的结构模型。 A. 洋葱模型 B. 金字塔模型 C. 矩阵模型 D. 冰山模型 3、BEI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里兰开发出来的一种重要的胜任力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这

测量与评价复习试题

习题 (一)名词解释部分1.体育测量 2.直接测量 3.测量量表 4.测量的可靠性 5.同质测量 6.测量的有效性 7.内容有效性 8.效标 9.测量的客观性 10.科学性检验 11.标准观测值 12.成套测验 13.项目的区分度 14.评价 15.体育评价 16.评价标准 17.理想标准 18.评价量表

19.百分位数法 20.离差法 21.体格测量 22.身高 23.坐高 24.体型 25.身体姿势 26.体质 27.健康 (二)选择题 1.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是( )。 A.测量是基础,评价是手段 B.测量是基础,评价是目的 C.测量是手段,评价是基础 D.测量是方法,评价是手段。 2.体育测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阶段。 A、人体测量 B.体育测验 C.体育测量学 D.体育评价 3.最早的人体测量发生在( )时期。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希腊 4.体育测量学目前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了( )的测评方法。 A.简便 B.实用 C.高质量 D.规范化、标准化 5.下面几项哪项不属于测量的三要素。( ) A.符号 B.法则 C.有效性 D.属性 6.反复横跨测灵敏性,小学生的测验场地应间隔( )。 A.90 cm B.100 cm C.110 cm D.120 cm 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一共分为( )类。

A.3 B.4 C.5 D.6 8.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体测指标中有( )三大类。 A.形态,机能,心理 B.形态,机能,素质 C.形态,机能,适应能力 D.形态,心理,适应能力 9.测量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是( )。 A.被测对象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B.指标的选择 C.测量的方法 D.工作的责任 10.随机误差具有( )的特点。 A.随机性 B.对称性 C.倾向性 D.方向性 11.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为的 B.非标准化的 C.多种偶然非控制因素 D.测试次数多 12.系统误差具有( )的特点。 A.系统性和方向性 B.不可修正 C.变化无常 D.无规律性 13.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样本含量大小 B.个体间异差大小 C.抽样方法的不同 D.三项均是14.基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测量非标准化 B.工作不细心 C、测量无细则 D.仪器本身 15.测量的科学性是指( )。 A.准确性、经济性、适用性 B.准确性、实用性、规范性 C.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 D.有效性、适用性、经济性 16.稳定可靠性系数( )。 A.数天重复相同测量结果的相关程度 B.愈接近1愈不可靠 C.指奇数次和偶数次的测量结果相关程度 D.愈接近-1愈可靠 17.测量一致可靠性系数估价适用的测量项目是( ) A.12 min跑 B.立定跳远 C.800m跑 D.1 500m跑 18.引体向上属于( )测验。 A.静力性 B.爆发力 C.动力性耐力 D.静力性耐力 19.已知组间方差为5.21,组内力方差0.481,可靠性系数为( )。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是非题(1分×10题=10分) 1、间接作用大小与结构本身性能有关。(√) 2、在数理统计学上荷载仅有随机过程概率模型这唯一模式来描述。(×) 3、屋面均布活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者。(√) 4、在民用建筑梁设计时,楼面活荷载应按楼面从属面积考虑折减系数。(√) 5、基本风速是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年内的平均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的50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 6、主动土压力大于被动土压力。(×) 7、浅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 8、如果柱截面配筋过多,混凝土收缩会导致收缩裂缝。(√) 9、结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10、国际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推荐使用中心点法计算可靠指标。(×) 二、填空题(1分×15题=15分) 1、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受风对雪的漂积作用、屋面坡度等因素影响。 2、吊车工作级别由使用等级、载荷状态级别两种因素确定。 3、基本风速通常按规定的标准地貌、标准离地高度、公称风速时距、 最大法师样本、基本风速重现期5个条件确定。 4、土压力按挡土墙的移动情况划分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三类。 5、结构构件抗力不定性包含材料性能不定性、几何参数不定性、计算模式不定性。 二、选择题(2分×5题=10分) 1、由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属(C )类地面粗糙度。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2、教室楼面活载标准值为(B )KN/m2。 A.2.0;B.2.5;C.3.0;D.3.5。 3、只有在(A)设计状况下才考虑准永久组合台。 A.持久 B 短暂 C.偶然 D 地震 4、永久荷载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服从(A )分布。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极值Ⅰ型分布 5、计算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当恒载起控制作用是恒载分项系数取值(C )。 A. 1.0 B. 1.2 C. 1.35 D. 1.4 三、简答题(5分×3题=15分) 1、什么是多余地震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它们与基本烈度有何关系? 2、何为结构可靠性和可靠度?两者有什么联系? 3、简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各种组合 五、计算题(50分) α=o,木檩条沿屋面方向间距1.5m,计算跨度3m,该地区1、某屋盖为木屋架结构体系,屋面坡度1:2,26.57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答案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 考试时间 2013.11.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1'20, (共20分) 1、浴盆曲线可以分为 早期失效期 、 偶然失效期 、 耗损失效期三个阶段。我们应着力提高产品的 偶然失效期 。 2、系统故障概率变化率和引起其单元故障变化率的比值成为该单元的 关键重要 度 。 3、在FTA 树中,仅导致其他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称为 底事件 。 4、金字塔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是从金字塔的最 上 层依次想最 下 层进行,逐步进行各层次的可靠性评估,直至系统。 5、FMEA 是一种 自下而上 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6、工程中常用的失效分布类型: 成败型 (二项分布),寿命型( 指 数 分布),性能和结构可靠性模型( 正态 分布)。 7、 降额 就是使元器件在低于其额定值的应力条件下工作。 8、产品可分为单元产品和 系统产品 。 9、可靠性筛选的目的是 剔除早期失效的产品 。 10、为了评价或提高产品(包括系统、设备、元器件、原材料)的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 可靠性试验 。 11、可靠性试验中,环境应力筛选的最有效方法是 温度循环 和 随机 振动 。 12.寿命试验的截尾方式分为 定时 截尾和 定数 截尾两种。

二.判断题'15, (1共15分) 1、点估计的特点是“简单、精度高”,区间估计的特点是“复杂、精度低”。 ( × ) 2、FEMA 只能进行定性分析,FTA 只能进行定量分析。 ( × ) 3 、 降 额 越 多 , 电 子 线 路 可 靠 性 越 高 。 ( × ) 4 、 旁 联 属 于 工 作 储 备 模 型 。 ( × ) 5、系统的逻辑图表示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 ( × ) 6、若使用储备模型时,在层次低的部位采用的储备效果比层次高的差。 ( ×) 7、FTA 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系统完整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 ) 8 、 同 一 产 品 越 新 , 可 靠 性 越 高 。 ( × ) 9、 r/n 系统中的MTBFS 比并联系统少,比串联系统大。 ( √ ) 10.在工程中常认为组成系统的任何一个单元失效都会引起系统失效,故认为系统的可靠性 建模基本上是由各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 ( × ) 11 、 严 重度分 布图 是以严 重度 级别为 纵坐 标。 ( ×) 12、割集是指故障树中一些底事件的集合,当这些事件同时发生时,顶事件必须发生。 (√ ) 13、系统结构可靠性分配过程中,对重要的单元,应分配较高的可靠度。 ( √) 14、一个系统的逻辑图和原理图是一一对应的,他们在联系形式和方框联系数目上是相同的。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题库—仓库保管员(技师)理论试题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题库—仓库保管员(技师)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物资保管要求中“严”的含义(D) A、质量严 B、要求严 C、进出严 D、工作严 2、仓库日常管理中“四无”的内容是(D) A、无鼠 B、无虫、无蛛丝 C、无杂草 D、以上都是 3、物资验收的内容包括(D) A、资料数量验收 B、内在质量验收 C、外观质量和规格尺寸 D、以上全是 4、用来存储和保管物资的场所称为(B) A、库房 B、仓库 C、管理室 D、储物间 5、仓库管理的性质是(C) A、存储性 B、保管性 C、生产性 D、非生产性 6、“四保”是指(D) A、保质、保量 B、保安全 C、保急需 D、以上全是 7、按客户类型分,物流可分为(BC) A、一般物流 B、企业物流 C、社会物流 D、B和C 8、以下不属于物流项目特点的是(B) A、周期长 B、人员多 C、费用多 D、涉及面广 9、物流项目组织中最原始的组织形式是(A) A、直线式 B、职能式 C、项目式 D、矩阵式 10、增加仓库数量会使仓储成本(B)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当顾客需要存货时所拥有的库存能力是指(A) A、可得性 B、不可得性 C、可靠性 D、不可靠性 12、特别重要的库存是指(A) A、A类商品 B、B类商品 C、C类商品 D、均不是 13、年持有成本与订货批量,成(D)关系(书113页)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不确定 14、(B)是测定企业库存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A、平均库存量 B、库存周转率 C、库存使用量 D、销售量 15、一般物资抽查发现问题,抽查比例,酌情扩大到(C) A、10%-15% B、10%-20% C、15%-20% D、15%-25% 16、物资存放一般采取(D)的储存方法。 A、分区 B、分类 C、分性质 D、分区分类 17、码垛的基本要求是(D) A、垛形合理 B、定量整齐 C、经济方便 D、以上全是 18、物资出库以供需双方签订的(C)为依据。 A、调拔单 B、提货单 C、供货合同 D、上级函电 19、物资出库程序中不包括(D) A、备货 B、装卸搬运 C、出库 D、交接 20、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是(A)服务 A、标准化 B、个性化 C、特定性 D、订单 21、企业经营中的“双零”是指(D) A、零库存 B、零缺陷 C、零投诉 D、A和B 22、目前最为流行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 B、职能式 C、直线职能式 D、项目式

可靠性设计复习题集

可靠性设计复习题集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可靠性工程?决定产品的可靠性由哪些因素? 2、什么是可靠性?什么是可靠度? 3、可靠性分哪几类? 4、产品与可靠性由什么关系? 5、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什么关系? 6、度量可靠性有哪些指标? 7、什么是累积失效概率?它与可靠性有什么关系? 8、什么是失效率?它与累积失效概率有什么关系?一般应用在那些 产品?其单位是什么? 9、什么是“浴盆曲线”? 10、什么是平均寿命?什么是可靠性寿命?MTTF与MTBF有何区 别? 11、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基本任务是什么? 12、什么是随机事件?该事件之间有哪些运算? 13、随机变量的特征是什么?其均值和方差如何获得? 14、概率运算的基本法则有哪些?它们的运算公式和含义是什 么? 15、什么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分布指什么? 16、可靠性工程中常用哪几种概率分布? 17、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威布尔分布 的函数表达式和参数如何表示? 18、什么是系统可靠性设计? 19、可靠性指标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20、什么是可靠性预测?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21、元件可靠性预测有哪些方法? 22、什么是电子元器件应力分析法?数学表达式含义是什么? 23、什么是逻辑图?它与系统的装配关系有什么联系? 24、结构的串、并联与逻辑的串、并联有何关系? 25、串、并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有何不同?分别对机电系统总的可 靠度有何影响? 26、什么是热、冷储备系统?如何计算其组成的可靠度? 27、混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步骤是什么? 28、什么是表决系统?它的可靠度与串、并联系统相比有什么特 点? 29、布尔真值表法(状态枚举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应用时有什 么特点? 30、界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与数学模型法相比有什么特点? 31、什么是相似法?其适合什么样的产品可靠性的预测? 32、相似设备法和相似电路法原理有什么区别?利用数学模型说

可靠性加速试验 阿氏模型讲解

阿氏模型讲解 3.1 阿氏模型反应方程式 DMTBF测试均采用阿氏模型进行计算﹐其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 R 为反应速度 A 为温度常数 EA 为活化能(eV) K 为Boltzmann常数,等于8.623*10-5 eV/K. T 为绝对温度(Kelvin) 3.2 阿氏模型中的加速因子 加速因子AF即为产品在使用条件下的寿命和高测试应力条件下的寿命的比值.在阿氏模型中﹕ 其中﹕Vu为使用条件下的绝对温度 Va为加速条件下的绝对温度 B=EA/K 由上式可得﹐温度加速因子为﹕ =Exp((Ea/K)(1/Tspec-1/Telev)) A Ftemp 3.3 加速因子中活化能Ea 活化能是分子与化学或物理作用中需具备的能量,单位是电子伏特Ev. 当试验的温度与使用温度差距范围不大时,则Ea可设为常数. Ea= K* (Inλa – Inλn)/(1/Tn-1/Ta) 其中, Tn,Ta均为绝对温度0K λa为加速温度时的失效率 λn为正常温度时的失效率 (λa和λn可以以试验的方式的得出,但需要较长的试验时间.而且新机种的失效率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 3.4 活化能Ea的取值 一般电子产品在早夭期失效之Ea为0.2~0.6eV,正常有用期失效之Ea趋近于1.0eV;衰老期失效之Ea大于1.0eV.新机种的Ea无法计算,一般为0.67eV. 3.5 参数估计 为了解产品可靠度水准,须先对其失效时间分布做某种程度的推定.通常有参数点估计及参数信赖区间估计推定

3.5.1参数点估计 点估计,是寻求一个统计量,作为参数的估计,它是一随机变量,其好坏只能以其期望值及变异数来衡量(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其期望值要等于母体参数,即不偏性,且其变异数愈小愈好).平均值的点估计量(Estimator)为样本数之平均值﹕ μ即称为点估计值(Estimate).不管f(x)属于不偏性还是可偏性,只要 n(>=30)足够大,则的μ分布将呈常态分布(如图3.1所示)。 图3.1μ的点估计分布曲线 3.5.2信赖区间估计 信赖区间估计,是求得一函盖参数真值的可信赖区间,其中所谓的信赖就是用机率来度量估计的程度,即一区间估计的好坏是以信赖区间的长短来衡量(信赖区间短,则信赖度高). 图3.2为μ的区间估计分布曲线。 图3.2μ的区间估计分布曲线 信赖水准 信赖区间 α称为显着水平 3.6 MTBF 值的分布函数 指数(Exponential)分布是可靠度统计分析中使用最普遍的机率分布.指数分布之MTBF 数值(θ)为失效率λ的倒数,故一旦知道θ或λ值,即可由可靠度函数估算产品的可靠度 . 信赖下限信赖上限信赖区间 α γ-=1U L μμ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