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笔记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笔记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笔记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笔记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一)的笔记

第一讲智慧的痛苦

西方哲学史是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项内容,以前的讲授不是按照历史的线索而是按哲学的分支介绍哲学。在面对没有系统接触过西方哲学的人,还是应该介绍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时间跨度是公元前6世界到公元19世纪,没有包括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由于时间的原因,讲授的方式是“史论结合、以点带面”。西方哲学史除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以外经过历史的筛选内容比较稳定,只是在理解与分析上的不同。

我们通常将西方哲学史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称古代哲学;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称中古哲学;17世纪到19世纪称近代哲学;20世纪称现代西方哲学。19世纪下半叶学科制度化以后,哲学成为一个学科,大学设立哲学系,哲学从业人员增多,哲学流派、哲学著作增多。20世纪哲学呈现出不同于以前2000多年的景象。

一、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哲学是什么”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至今为止没有定论的问题,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有自己的解释,但没有形成共识。

我们无法说“哲学是什么”,不妨我们先看一下“哲学不是什么”。关于哲学有以下一些错误的看法:

(一)哲学是科学

我们处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往往和知识划等号,如果有一门学问不是科学我们会认为它根本就不是学问,科学似乎成为衡量知识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假如你用这个标准衡量哲学就会很糟糕,因为在事实上哲学的问题、理论、学说几乎都处在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中,它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特征:普遍性和必然性。攻击哲学的人认为哲学不是科学,而维护哲学的人试图证明自己是科学。实际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是中性的,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完全有赖于使用它的人,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伤害,甚至毁灭人类,假如我们把哲学也作为科学,也只是多了一个工具和手段,那么为其确立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工作谁去做?而这个也正是哲学应该做的,哲学不是自然科学式的科学,在2000多年的哲学史中,哲学家们就是想让哲学成为科学,一直到19世纪黑格尔将其实现也将其终结了。20世纪以后的哲学发生了转向。

(二)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不是让人聪明的学问,是让人糊涂的学问。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二)的笔记

糊涂,问题在这个世上太多道理,而道理和道理之间是相互冲突的。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把问题的解决方式推到至极。

(三)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哲学是讲大道理的,大到没有办法认证的程度,那这个道理和道理的冲突就变得没有道理。哲学往往是被看作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哲学家问什么总是有理呢?科学知识的对象:往往带有现实性。哲学的对象:是一种理想性的东西(带有乌托邦式)。

哲学表现下来的剩下来的是一套逻辑。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用道理来使人信服打动人的。

(四)哲学无用。

哲学不能用来考面包。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的效用。物质生活,精神问题。工具理想和价值理想之间的平衡问题。哲学应该是人的精神家园。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三)的笔记

在古希腊的时候,所有的学科都包含在哲学中,问题在于随着二千多年的发展,很多学科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当一个学科有了自己的对象,有了一套方法和概念,就从哲学中独立出去,只要那个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它就不再是哲学问题,它就会成为一门学科,而留给哲学的就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哲学家不甘心这样,使哲学成为科学就成了二千多年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理想,最后这个理想以破灭而告终,因为它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哲学被当做知识去学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需要学的是哲学要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特有方式,而不在于具体的知识内容,具体的知识内容都已过时。比如西方哲学始祖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源”,今天没有人相信水是万物的本源,但问题现在依然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为后人提供了典范,说明这种方式能解决问题的程度或不能解决问题,它的局限性是什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怎么为哲学定位?我们可以对科学、哲学、宗教作出对比,科学研究自然,诉诸于理性,要把握事物的性质、规律;宗教关注超自然世界,诉诸于信仰,面对终极关怀的问题,终极关怀就是人从何而来?归于何处?而哲学恰恰居两者之间,首先它和科学一样讲理性,和宗教一样起源于终极关怀的问题,这样的位置使哲学很尴尬,因为科学和宗教可以泾渭分明各管各的,哲学既不能像科学一样守本分,又不像宗教有信仰这个方便法门,这就是哲学性质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哲学问题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到北。”

哲学是面对问题而生的,它面对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说到问题,我们通常将问题分为两类: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即“问题”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同解决方式的问题即“难题”。而我们面对的大量的问题正是“难题”,需要我们去抉择,找到我们自己的答案,并且这些答案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可能对所有人有效。哲学家必须面对难题,哲学家的思考带有根本性,会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极致,在这条思想之路的尽头,就会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路不通”,告诫后人换一条路走,哲学史就是给我们留下一条条的道路,而且没有一条可以通达到智慧的顶点,但每一条都是一个典型。

如果哲学面对的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把精力耗费在此,这就是“智慧的痛苦”。

二、哲学的痛苦

基督教《旧约圣经》的“创世纪”失乐园的故事,人类因为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实,获得“原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智慧,就会出现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的巨大冲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智慧的痛苦。有了智慧就有了对生死的恐惧,就有了终极关怀的问题,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此。我们把哲学看作广义的人生哲学,就是要面对生死问题,就会变成有限、无限,相对、绝对,暂时、永恒之间关系的问题,就会涉及到对宇宙的看法,这些看法不断加深、拓展,哲学就成了像滚大的“雪球”,使人看不到核心。实际上人的原初的问题就是生死问题,宗教和哲学都是这样,宗教会允诺一个来生另一个世界灵魂不朽的方式去面对这个问题。哲学不能这样,哲学是在人之有死的情况下解决人之永恒的问题,这样的“人生悖论”就是哲学的困境所在。哲学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有了理性,有了智慧在人面前出现的“人生的悖论”:有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

泰勒斯仰观天象,不注意掉进井里,有人笑话他眼前的东西都没看清楚,观察天上干什么。或许哲学就发端与此,人生有限,但却思考无限的问题,不是把眼前的事都搞清楚后才去关注更远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是人的本性,人就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去面对理想的世界。这个故事也体现出当最早的哲学家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可以使用。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四)的笔记

三、问题与对话

在此我们讨论怎么学哲学。我们不能给哲学以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把哲学看作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围绕哲学问题所做的永恒的探索。我们把哲学看作哲学史,把哲学史看作问题史,也就是说哲学并不存在于某一本教科书或某一个哲学理论之中,哲学只能存在于哲学史中。哲学就是哲学史是由黑格尔提出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和黑格尔不同,因为黑格尔是抱着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整个哲学史是一个哲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不断完善,最终成为科学的一个过程。”。我们理解哲学是哲学史是在哲学的发展中并不是只有一种哲学,它不像科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哲学存在于所有哲学运思的道路上,我们学哲学就是把前人走过的路在走一遍,然后开创自己的道路或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学哲学史就是学哲学家的思想,就是读书。当我们阅读哲学家的著作时会觉得晦涩难懂,这是因为哲学家们用日常语言描述无限的东西,正如《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能用日常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道,哲学家要说不可说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通过他的描述了解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他的描述去体会他想要描述的东西。体会他要解决的问题和以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学哲学要注意的几点:首先要了解哲学家的问题,这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哲学,哲学始祖围绕问题展开,假如我们不能把哲学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问题,把哲学家的理论背的滚瓜烂熟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说是换没入门,因为如果作为知识它是没有意义的;其次要熟悉哲学家的术语,哲学家虽然也使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概念,但它肯定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含义,甚至不同的哲学家也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必须熟悉每一位哲学家所有的特有的含义;第三要沿着哲学家的思路,哲学家有其自己的论证方式,在面对问题时,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某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他论证的思路;最后要了解哲学家的思想,要通过前面的努力去理解哲学家对问题解决所做的贡献。

我们不可能都去从事哲学专业,因为我们不仅关注于生存条件的改善,我们也关注思想、灵魂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所以学习哲学是很有意义的。

四、西方哲学精神

我们应注意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中国哲学这个概念是20世界初,曾经留学归国的一些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按照西方的概念、方法、体现框架梳理我们的历史典籍建立起来的。到现在人们越来越感觉是否合适。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文、史、哲不分家,是一个整体,如果把它拆开来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整体神韵。按照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2世纪看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认为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各大文明独立发展分别产生了自己原创的理念,有希腊哲学、印度佛教、中国先秦思想等等。

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的哲学思想,它有以下特点,一点是他们偏爱非个人性的,更关注有普遍性的东西;你可以有你的意见,我可以有我的意见,不必强求一致,有普遍性就意味着他们追求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第二点是他们试图给事物的存在找出合理的原因,希腊早期有“拯救现象”的成语,这个现象的概念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一样,我们现在认为现象是与本质相对,是飘忽不定、生灭变化的,在它的背后存在永恒的本质。希腊人认为现象

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他们试图给它找到理由,为现象找合理的解释,如找到说明该现象存在,如找不到他们就会感到有问题,就会怀疑现象的合理性。原子唯物论学说创始人德谟克利特曾说:“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王要好。”,他们是“学以致知”而不是“学以致用”,这就是希腊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就是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与哲学上的体现有区别。比如人们从个各种各样的花中抽象出花的概念,它概括看所有花的共性,通过对花草树木中抽象出植物的概念,这样抽象的程度越高说明的事物就越多,那么那个最抽象、最普遍的东西就能够说明宇宙万物,如何才能找到这个最抽象、最普遍的东西,按照科学的方式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广阔无垠的宇宙,这个抽象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所以哲学和科学虽然都会使用科学思维方式,但它们的方向正好相反,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在描绘的柏拉图一手指天,亚里士多德一手按地,体现出哲学的两种倾向,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柏拉图关注超越自然的终极问题。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一)的笔记

第二讲哲学的诞生。本讲讨论希腊早期自然哲学。

(一)希腊文明的兴起

哲学是希腊人的创造,为什么会在希腊产生这样一种形态的哲学?这就涉及到希腊的历史背景。希腊哲学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终止于公元6世纪,前后一千多年。公元529年,皈依了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最后一所柏拉图学园,通常人们以这一年作为希腊哲学终极的标志。作为一个大的哲学形态,这个终极只是一个象征。希腊哲学的一千多年,包括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构成文明的大部分东西已经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存在了好几千年,又从那里传播到了四邻的国家,但是其中却始终缺少着某些因素,直到希腊人才吧把它们提供出来。(罗素《西方哲学史》)”,罗素的这番话显然是站在西方中心论的角度来说的,但也体现出希腊文明不同于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埃及、中国、印度、古巴比伦都是历史悠久的、地域辽阔、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希腊在公元前8-9世纪兴起希腊古典文化,它不是大一统的国家,而是实行城邦制。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主体是希腊半岛和克里特岛,东道小亚细亚沿岸,西到意大利南部包括西西里岛。到罗马帝国时代是环地中海的大帝国,与其他古老国家相比陆地很小,与其他古老国家相比它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希腊哲学的早期也不是在雅典兴起,19世纪的考古发现克里特王宫和迈锡尼文明,说明迈锡尼文明也是中央集权制的文明,公元前12世纪,外族入侵烧掉了克里特王宫,历史从此湮没。经过一段“黑暗时代“,希腊文明再次复苏的时候,已不知道这段历史,只是将其当做传说。这段经历使管理文明对希腊的影响较之其他古老国家小。时代越久远,人们受传统的影响越大。人类的生存要应对自然的挑战,但在生理条件无法与动物相比,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延续生命,延续文明。个人要社会性的存在,最初要靠风俗习惯、宗法制度传承,对于希腊人来说,这个传承中断了,再次兴起时没有了传统的负担,创造了城邦制的形式,大大小小几百个城邦,每个城邦有自己的制度。早期希腊哲学不是诞生在希腊本土,而是在它的殖民城市,它的繁荣是在雅典,具有师承关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当时的雅典实行城邦民主制度,这时哲学由外邦回传至雅典。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我们[1]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有能力为国家服务的人,不因地位卑微而受妨碍。”,

雅典的民主制度成为后世的典范。其实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是少数雅典公民的民主,当时的希腊仍然是家庭奴隶制,成为公民的条件是“土生土长雅典人,成年男子自由民”。在这种背景下希腊哲学达到鼎盛时期。这段时间延续时间不长,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雅典就陷入战争。

renbo58来自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二)的笔记

为什么说这样的民主制度会是哲学产生的土壤?因为哲学的产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人们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提供了这些条件。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不再是一种等级制度,也没有财富的差异,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用语言相互影响。

语言在人们相互影响中有压倒一切的的力量,人们要在政治生活中提出议案,并对议案提出充分的论证和说明,要说的非常合乎道理得到大家的赞同,或提出理由反驳其他人,是靠语言的交流和语言的影响。人们在这样相对平等的政治空间里,不是靠传统的东西、信仰的东西,不是靠地位的武断,要靠道理。

这就是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二)哲学的诞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脱胎于神话。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但最早给我们提供世界观的是宗教神话,远古人类没有对世界有整体的考虑,他们从幻想的角度给世界远古说明,所以最早就是以神话的方式给出对世界的说明,神话的落足点就是神秘的、不能说的、无法解释的,就是命运,当事物用道理无法解释的时候,就会用命运去解释,希腊人受命运影响很大,如索福克勒斯的三大悲剧就是对命运的描述。而当人们不满足用命运作简单的解释的时候,人们就把它归结为必然性,归结为规律。神话止步的地方,哲学开始往下问。所以在最早的哲学家那里可以看到由神话到命运到哲学的演变过程,如米利都人泰勒斯的学生阿纳克西曼德说:“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此生成的原始它们灭亡后的归宿,这是命运注定的。根据时间的安排,它们要为各自对事物的损害而互相补偿,得到报应。”。

当人们试图进一步解释自然的时候,哲学诞生。这时的哲学是所有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对自然的研究构成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主要内容。希腊哲学可以分为前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哲学时期、晚期希腊哲学。

(三)前苏格拉底哲学--宇宙生成论

前苏格拉底时期,也称为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或宇宙生成论。这一时期对自然的研究是试图给宇宙生成一个合理的说明。哲学起源于问题,当人们对眼前的问题感到好奇,这个问题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死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应该是有生有死的,但这个世界四季交替,草木枯荣,是循环的,希腊人由此产生问题,感到在生灭变化的世界中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否则存在生灭变化的世界是无法永恒的,他们认为自然是有水、火、土气四大要素构成,那么这四种要素哪一种是最古老的开端,这就形成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概念:本原。本原有许多含义,其中两个含义对哲学有用:开端、主宰,亚里士多德:“所谓本原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给出的答案是“水是万物的本原”,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三)的笔记

泰勒斯:大地浮在水上;宇宙充满了灵魂。赫拉克利特: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

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变化,只有变是不变的,但是变不是没有,不是无迹可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Logos。一切皆流,无物常驻。早期自然哲学的局限: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持;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穷后退不可能。4、本体论的转向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巴门尼德:

泰勒斯是小亚细亚米利都城邦(现土耳其)人,所以他创立的学派称米利都学派。对泰勒斯的了解指出泰勒斯的“盛年”是在公元前585年,“盛年”是指开花结果的季节,对于泰勒斯的具体生存年代不清楚,当时的希腊人认为人在四十岁时应该是功成名就的时候,而泰勒斯在公元前585年,成功地预言了一次“日蚀”。泰勒斯留下的是“大地浮在水上”“宇宙充满了灵魂”两句话,由此推断他的认识是“水是万物的本源”。如果我们主要关注他面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话,说明泰勒斯在解决宇宙生成的问题时,没有合适的自然科学概念,只能用比喻的方式,用“水”来比喻本源所具有的流动性、可塑性的特征,这个本源始终流变不已,它可以变成所有东西而不失去其自身。

最早的哲学家用比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赫拉克利特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他是在小亚细亚艾菲斯城邦,他为我们留下130多篇残篇断简,他指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我们也可以认为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的本源”,我们更应该将其作为赫拉克利特的比喻和象征,他强调的是“变”,在自然界,唯有“变”是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就像河流一样,“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柏拉图将其观点总结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在希腊人认为的水、火、土、气这四种构成自然的元素中,只有火是没有质料性的,是其他东西的燃烧。

那么既然一切都在变化中,我们如何去认识自然?当希腊人摆脱宗教来为这个自然世界做出说明的时候,他们追求的是对自然的知识,知识不同于“意见”,知识应该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如果“一切皆流、无物常驻”,那么知识的根源何在?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在变化,只有变是不变的,但是变不是没有,不是无迹可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他提出“逻各斯”的概念,这个概念很难用中文准确翻译,有很多含义,比如计算、理性、推理等等,赫拉克利特将其定义为“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中的“分寸”,即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早期自然哲学有其局限性:1、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持;2、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

3、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4、无穷后退不可能。这些就必然导致它的衰落,出现本体论的转向。

四、本体论的转向

在希腊西部南意大利地区出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一体的组织。爱利亚学派是早期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的研究影响很大,正是他们对数学的研究使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他们倾向于用确定的东西作为知识的基础,他们强调和谐,认为万事万物千差万别但都具有确定的数量比例关系,这个认识不是基于经验观察之上,它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就要大的多,但它只是量的规定而不是质的规定。而整个早期哲学的转向起重要重要的是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他的“盛年”与赫拉克利特同时代,但他们的观点完全不同,巴门尼德强调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是不动不变的。

在早期希腊哲学所有流派解决的问题是关于自然的知识,是我们如何对自然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在巴门尼德看来像泰勒斯、赫拉克利特这样,只能获得“意见”,他提出两条认识道路的区别。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哲学的诞生(四)的笔记

他认为非存在既不能被诉说也不能被思想,只有存在才能被诉说、思想,所以存在和思想是一致的。巴门尼德在那个时代提出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前面的推理论证,为什么思想与存在是一致的,因为存在只有思想才能把握,非存在既不能被诉说也不能被思想,感觉经验的对象当你说它“是”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不是”,花当你说它是“花蕾”的时候它已经“开花了”,所以说感觉经验变动不居,无法确定,真正能够被确定的就是“存在”,他认为存在是“一”,是不动不变的,这个存在才是哲学追问的对象,所以“存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本源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概念,存在才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我们也面临翻译的问题,存在作为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在汉语里它不是这个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哲学概念,所以从语言学进行解释就非常必要。因为哲学的表达、写作、思考都离不开语言,语言的方式对哲学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思考,起码在形式上有区别,印欧语系有一个基本的语句结构是系词结构,在这个结构里可以看出只有系词的那个“是”是不变的。希腊人最早的是想把哲学变成知识,他们还没有把自己从自然独立出来,要认识自然你就要思考它,你就要描述它,你就需要使用语言。那么你要在自然界寻找永恒不变的东西,就和语言中不变的有了关系。“是”是不变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一起东西先“是”才能说“是什么”,先“存在”然后才能存在那个“存在物”,所以这个“是”作为系词就有了名词的特征,成了最普遍的现象,一切对事物的描述都离不开它,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所以,“存在”这个概念的提出有西方语言的必然性。这个词翻译成“存在”,是学术界近年争论的问题,清华大学王路认为从逻辑学角度应该翻译成“是”,因为存在在汉语里有太强的空间性,而西方是把这个“存在”视为“看不见、摸不到的,是存在物的前提。巴门尼德提出”存在“的问题影响极其深远,奠定了以后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部门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对于形而上学汉语里比较习惯于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的,片面、孤立的思维方式。但在西方哲学里,它是一个核心部门,与“本体论”为同义语,本体论的概念是后来在17世纪初出现的,这里要注意的是“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巴门尼德就是这个理论的开创者,他为此做出的贡献有:确定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了思辨哲学的一个基本公式: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在哲学中开始了推理论证。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苏格拉底的问题(一)的笔记

第三讲苏格拉底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问题包括几重含义,一方面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人类思想史上留下一个历史公案,第二重含义是苏格拉底始终在追问“是什么”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划时代的人物,尽管在前面我们讲到早期哲学“本体论”的转向由巴门尼德提出,但真正把这条线索发扬光大的是苏格拉底,把这些落实在文字上是柏拉图。

在讲到雅典哲学的时候我们必须立即“智者”,智者原本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但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则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辨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他们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的对手。以前的自然哲学由于种种原因,在如何获得自然知识上陷入困境,使人们对能不能获得自然知识感到失望。这样一个背景下,在苏格拉底之前开始智者采取了另外的方式,他们认为不仅了解自然知识不可能,关于社会、关于人的知识的了解同样不可能。他们对动摇传统观念权力很重要的作用。他们采取的方式是感觉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他们也激发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发展。智者的兴起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同时也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败。

在希腊城邦民主制的时期,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力和义务,相互之间地位平等,在参与政治时主要体现在语言的申述和论辩,智者就在教授人们修辞学和论辩术。在历史上智者通常与诡辩划等号,是因为他们不考虑是非、真假、对错、曲直的问题,他们认为事物没有对错,只有论证方式。那个时候,没有规范的、经过推理论证的哲学命题,他们的中的第一个代表普罗泰戈拉留下两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认为一切都是意见。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智者盛行,这样的社会状态,使民主制度走向衰败。

在某种程度上苏格拉底是出来收拾残局的,他要重建哲学,重新树立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他的时代的背景是经过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战败,希腊文明走向衰败,苏格拉底在此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追求知识。但他也认识到,自然哲学家追求构成自然的本源这条路是错的,他认为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即善。他认为我们认识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认识人自己,他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苏格拉底在公共场合向人提问,探讨哲学问题,试图以此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无知,打开人们求知的大门,也由此得罪了很多人。公元前399年,在他70岁时,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苏格拉底的问题(二)的笔记

苏格拉底留下了一篇《申辩词》,这个申辩词经柏拉图修饰留于后人,在申辩词中苏格拉底把自己比作“牛虻”,咬着雅典这匹又大又苯的马,使其活跃起来,他认为自己对雅典是有用的,他的申辩激怒了审判他的人,最终被判死刑。所以在西方人们把他作为为真理殉道的烈士。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原因是苏格拉底的政治理想和当时的雅典城邦发生了冲突。苏格拉底提出的是“知识救国论”,他希望治理国家也要有专门的知识,强调人一定要对国家、对政治生活有知识,才能够参与政治生活,才能有效地、有意志地区做这些工作。这就与整个城邦在观念上发生了冲突。

一、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早期追随自然哲学家学习自然知识,但是令他失望,他认为自然哲学家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是无法获得知识的,在对自然万物本源的探讨上,主要以感觉经验为依据,以自然物作为原因是不对的。苏格拉底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它的本质所决定的,每一个事物的生成是它自身本性的实现。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的“善”。这个“善”苏格拉底称其为“德性”,在希腊语中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从苏格拉底开始,善这个词最早不是伦理学的概念,马跑的快是马的德性,鸟会飞是鸟的德性,一个东西的本性、一个东西的功能就是这个东西的德性。认识人就是认识人的特有本性,就是认识“使人成为人”的德性,但人的德性与万物的德性有区别,区别在于人的德性是一个潜在的东西,它需要得到自觉才能发挥出其作用,只有对它有认识有知识人才能按照它去做,所以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人要以对自己德性的自觉作为一切行动的一个根本前提,一切行为要以一个善的意志为前提,人的行为才是善的。由此后人也将苏格拉底作为“伦理学”的开创者。在这里就出现了“怎么去认识”的问题,即我们怎么去获得德性的知识?所以苏格拉底的一系列的对话始终围绕着“是什么”的问题,他倡导对事物的认识就要认识事物的类本质及类概念。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苏格拉底的问题(三)的笔记

在柏拉图早期编撰的关于苏格拉底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始终在追问一个事物的本质规定,而与他对话的人总是以具体事物来回答。我们知道人的抽象思维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苏格拉底的每一篇对话其实都是训练抽象思维的一个范例。把对事物的认识确定为认识事物“是什么”是在巴门尼德那里可以看到的,但将巴门尼德的思路确定为西方哲学基调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巴门尼德区分了“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他的“真理之路”是将万物看成“一”,认为存在是“一”,存在是不动不变的,存在是思想认识的对象。但哲学虽然要追问万事万物背后统一的东西,也要给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事物做出合理的解释,把万物归为“一”,认为这种千差万别全是假象,需要有合理的解释,而通过思想把握存在这条道路,由苏格拉底将它落在实处,即通过思想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定,通过柏拉图这条思路更加清晰。苏格拉底更多的探讨与道德相关的论题。

苏格拉底的论证方式也被称为“助产术”,因为他母亲是一位接生婆,在当时只有没有生育能力的成年妇女才能从事接生的工作,他认为自己是给灵魂接生,他认为自己无知,但他可以让别人的知识展示出来。这个”助产术“就是”辩证法“,辩证法后来通过黑格尔、马克思而发扬光大。在希腊,辩证法有很多形式,黑格尔在去《哲学史讲演录》里,把很多人称为辩证法的开创者,比如赫拉克利特、芝诺、苏格拉底,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赫拉克利特是描述自然的朴素的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芝诺对“悖论”分析的概念的辩证法。这就涉及到对辩证法历史性的理解,实际上在希腊的时代,辩证法更多的是一种论证方式,甚至于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类似我们现在“辩论赛”的游戏。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苏格拉底的问题(四)的笔记

知识的根据何在?我们现在的认识是任何知识都要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假如我们说一种知识是科学知识即意味着它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从何而来?如果说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偶然的就意味着感觉经验本身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那么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根据就值得怀疑,所以很多哲学家就会从“先验论”的角度去考虑,当然哲学考虑有不同的方式。我们现在认为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相对意义上的,超出它规定的范围就失效,尤其在'相对论"出现后,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过去以为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只是适应到某个层面上的,但它毕竟有相对的普遍性必然性。

我们如何证明这些普遍性必然性?对于它的根据的问题,通常得不到科学家的关注,哲学家恰恰探讨认识的根据是什么。“对经验的对象进行归纳总结,最终获得普遍的认识”这种观点,在18世纪休谟的年代受到挑战,后来被人们称为“休谟问题”,就指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由休谟提出。经验的归纳,不可能是“全称判断”,只能是在归纳的范围内有效。这样一个问题的出现,对实验科学的影响非常大。

苏格拉底始终认为自己无知,只是能够让人自觉地有了知识,所以他的每一次对话都是让人自我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哲学家是一面镜子,他在启发人们认识自己,哲学家不是说教者。这就与当代哲学学科的发展形成了矛盾,因为随着研究的具体、深入,能够读懂哲学著作的人越来越少。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柏拉图的理念论(一)的笔记

第四讲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20岁是追随苏格拉底,在他28岁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苏格拉底死时柏拉图不在现场,苏格拉底的死令柏拉图很痛苦,也很费解,在他眼里,老师是一个城邦的最好的公民,一个城邦为什么判处最好的公民死刑?于是离开雅典,开始

十余年的游历生涯,考察各地的社会制度寻找拯救希腊的文明的方法,四处碰壁后又40岁时回到雅典,在雅典郊区叫阿卡德摩体育场办了一个学校,称为“柏拉图学院”,教学、著书长达四十多年,留下来三十余篇“对话”和一些书信。

“对话”基本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我们现在讲柏拉图是以一个哲学体系来讲,在这样一个时代哲学是要面对时代问题的。哲学要面对时代现实的重大问题和理论问题才能对社会发挥影响,否则只是自娱自乐的东西。因此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超出了哲学的范围,且被人们广泛接受。它的思想内容与苏格拉底一脉相承,苏格拉底讲“知识救过”,有专门的知识才能参与政治。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找到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以它来规范现实中的国家。他把国家以人来比喻,一个人的灵魂有理性、激情、欲望三个因素,国家也有类似的三个阶层,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三个阶层各尽其职,各自完成实现其德性国家才是一个正义的国家,统治者应该是理性的,应该有智慧;战士应该有激情,应该勇敢;生产者应该表现欲望,应该有节制。因此,柏拉图提出古希腊传统的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并提出“哲学王”的思想,“除非一个哲学家做王,或者国王成了哲学家,否则一个国家是治理不好的。”,因为哲学家通晓知识,没有私念,他是被迫当王的,当一个国家治理好的时候,哲学家就会飘然隐退,继续与宇宙相往来。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比较完整的讨论他的整体思想的是《理想国》,是柏拉图中期对理念论的比较成熟的思想,在他长达40年的著述生涯里,思想有变化,尤其在后期变化较大,意识到了他的理念论面临的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理念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有变化的。

一、柏拉图早期和中期的理念论的思想

柏拉图为了说明理念论,在《理想国》中用了三个比喻:太阳之喻、线段之喻、洞穴之喻。

太阳之喻是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在世界。现象世界是可见事物的世界,实在世界是不可见的理念世界。现象世界中太阳是主宰,理念世界中善的理念是主宰。“善”的概念尽管包含了价值的因素,但主要的是指万物试图达到自身完善所追求的目标。

线段之喻是把一条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相等于可感世界,一部分相等于理念世界;然后根据真实性与明确性作再次划分。

洞穴之喻明确地讨论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区别。它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比喻为洞穴里的影子。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引领人们从洞穴中走出,将我们信以为真的可感世界转向我们看不见的理念世界。这个转向实际上在柏拉图之前就有,如巴门尼德区分了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到苏格拉底一直追问“是什么”,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一脉相承,他明确地提出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区分,建立了理念论的思想。这样的区分使我们清楚看到,早期自然哲学那种朴素的思想主要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之上,巴门尼德所代表的转向,相对于从感觉经验的对象转向了思想的对象。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对“认识论”的问题在希腊哲学有深入的讨论,但并没有成为重要的内容,真正成为人们集中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在17世纪的近代哲学。

柏拉图把世纪区别为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而知识的对象不是可感世界,而是由本质构成的理念世界。柏拉图的“理念”的概念不同于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人类灵魂的认识而不是肉眼的观察,是从苏格拉底“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就是一类事物的共相,即类的概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早年柏拉图为了维护理念的纯洁性,主张理念与理念之间没有关系,他认为他们是独立存在的。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柏拉图的理念论(二)的笔记

“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我们说它们存在,并以这样的话定义它们;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对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实在。”(柏拉图)。理念和事物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概念和事物的关系,但我们理解的概念往往是对一类事物的共性的抽象。柏拉图指的概念有本体论的意义,有一类事物就有一类事物的理念,理念是“一”,事物是“多”,它们的关系在柏拉图的早年有过两种说法:1、分有说: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如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分有了美的理念。“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每类事物都是如此。”(柏拉图);

2、模仿说: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建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他事物亦同样。”(柏拉图)。柏拉图通过分有和模仿来解释理念和事物的关系,将我们对“事物”和“理念”的认识做了一个颠倒,我们认为我们是在对花有了了解才形成花的概念,而柏拉图认为先有花的概念具体的花才存在,也就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柏拉图主张,一般和个别是完全分离的两个世界。理念世界是存在于可感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可感世界是由于分有或模仿了理念世界的模型而变成的。所以按照柏拉图的思想,有三张桌子,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模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模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这三张桌子当中哪一个是真实的存在?画家画的桌子不过是现实存在的桌子的摹本或者影像,而现实存在的桌子不过是桌子的理念的摹本或者影像,真实存在的是作为理念的桌子。所以人们把柏拉图看作是“客观唯心主义”,由此看出柏拉图的理念至少有四重含义: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理念是事物模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由此柏拉图就区分了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这个两个世界的概念实际上是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综合。

两个世界的划分其实是和认识论相关的,一个是感觉的对象,一个是思想的对象。那么我们如何认识理念?怎么知道有理念世界的存在?在柏拉图的早期和中期的思想里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回忆,他认为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理念的世界,通晓理念世界的一切,但当下降到尘世与肉体结合后就把一切都忘记了,学习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有、诱导,让人回忆起原本知道的东西。这就涉及到经验论与先验论的争论,先验论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偶然的,是不可靠的,经验无论怎么重复,人们都不可能从中找到普遍性和必然性。比如归纳推理的问题,当我们没有看到黑天鹅是认为天鹅都是白的,但当黑天鹅出现是以前的归纳推理就无效了。希腊人追求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经验论无法解决普遍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在柏拉图是思想里我们可以看到先验论的模型,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很显然,以上认识很难说服人。所以柏拉图又提出灵魂转向说。

正如“洞穴之喻”所表明的,我们不可能通过动壁上的影像认识身后的思维,除非转过身来(柏拉图)。灵魂转向说是说灵魂的转向就是需要从感觉经验的世界转向理念世界。在这里柏拉图将以前我们有“先天的知识”改变为我们有“先天的认识能力”。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重要的目的是给知识提供依据。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柏拉图的理念论(三)的笔记

柏拉图的理念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知识提供根据,对理念论的批评正是柏拉图自

己,后人对柏拉图的批评没有超过柏拉图的自我批评,古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说我们以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太在意我这个体系如何,当我的体系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毫不讳言我的体系的问题,只要有必要,我会毫不犹豫,抛弃体系,去找到那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哲学——解决问题,但是后来的哲学家有些不同,当人们营造起一套体系之后,他的很重要的工作是维护自己的体系,用自己这套体系去说明所有的东西,当有些东西不能说明了,他会牵强附会让它符合体系这点也可以理解,哲学体系的科学性何在?因为在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一直想让哲学成为科学,柏拉图丝毫不隐瞒自己的问题,理念的困境之一:1、理念论的普遍性(只要有一类事物就有一类事物的理念,现实世界太阳是主宰,在理念世界善是主宰,所以那些肮脏的东西有无理念?作为善作主宰的世界,怎么会有恶的东西,道德伦理怎么处理“恶”的问题2、理念的分有问题,事物的存在是因为分有理念,那事物分有的是事物的部分还是整体?(比如杯子的理念,那个御一般与个别的发生究竟是怎么发生的?)3、理念是什么?理念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比如花有花的共性,那么花的事物与理念有无共性,如果要有那就产生了“第三者”4、“分离”的问题:如果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那么如何认识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又怎么对可感世界发生作用。柏拉图认为理念与事物之间是不能有关系的,他要维护理念的纯洁性,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事物与事物自身的概念是融为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理念存在于事物之中...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分离”问题,柏拉图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柏拉图说我不是不认识这个问题,但是即便如此理念论的立场我还必须坚持,因为我后退一步,知识将无立足之地;也就说他的理念论是什么,就是给知识一个根据,也就是说我给知识一个根据的任务就不能完成;但是后来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不在探讨事物与理念之间的关系,而是去探讨理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通常叫作“通种论”,最大的理念是“种”,但是不仅事物和理念之间与世界有关,理念和理念之间也与世界有关,柏拉图的这个观点对后来的康德、黑格尔的影响非常大,

《智者篇》里的六大概念:存在-非存在;相同-相异;运动-静止;逻辑上就叫做“种”。“通种论”:打通理念和理念之间的关系的学说,(其实也是希腊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直到黑格尔才完成了,哲学要追问的是现象界背后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本质与现象是两个世界,(黑格尔认为现象即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自身显现),怀特海:“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给柏拉图作注脚。”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从中可以看到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中世纪哲学: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教父哲学受柏拉图的影响(等级系统)。基督教哲学始终是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混合物。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的笔记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希腊北部马其顿人,他的父亲曾经是国王的御医,17岁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学院学习工作20年,柏拉图去世后离开雅典。

柏拉图自己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并延续了几百年,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相比老师,亚里斯多德有所不同,因他不是雅典人,而且是当时雅典的敌邦马其顿人,在离开柏拉图学院不久就当了马其顿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在亚历山大登基后回到雅典。此时亚历山大实施东征计划,吞并希腊,占领波斯,一直打到印度。因喜马拉雅山阻挡,班师回朝,定都巴比伦。不久亚历山大暴死马其顿帝国三分天下,雅典掀起反马其顿浪潮,亚里斯多德受到迫害出逃,不到一年死于逃亡路上。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著作也能说明两人的命运的不同。柏拉图的对话用非常生动的方式探讨哲学问题,而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著作抽象、晦涩。有一个说法说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的作品有向外公开和自我笔记两种方式。而柏拉图留下的著作是向外公开

的作品居多,这些著作都经过反复的文字修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却是自我笔记,未经文字修饰。因为亚里士多德对外公开的作品在当时都被愤怒的雅典人烧掉了,一二百年以后在一个地窖的一些瓦罐里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手稿,这些手稿辗转运到罗马图书馆,由罗马图书馆的馆员安德罗尼柯在公元前1世纪整理这些手稿,而这些手稿大部分是自我笔记。

亚里士多德被后人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强调“求知是人的本性”,他留传下的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诗论》,其中真正哲学著作是《形而上学》,黑格尔给这个著作很高的评价,“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

希腊哲学在面对很多问题时有“就事论事”的特点,没有构建庞大的哲学体系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同样在面对问题进行分析时,缜密、富有逻辑,这样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因角度不同,出现相互冲突的看法,所以他强调一词多义。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进行分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制知识。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二)的笔记

二、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论是在物理学上讨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年代,物理学就是自然学或自然哲学,他总结和概括了以往的哲学,提出了“四因说”。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原因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概念是用在因果关系上;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原因”意义接近于一个事物存在所需要或者说必备的、充分的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往哲学在探讨哲学问题时都在讨论构成事物存在的条件、原因,只是没有将其概括总结。

亚里士多德将构成事物存在的条件归结为四种,即“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是构成事物的材料,也是构成事物的的持续条件。形式即柏拉图的理念,是一个事物是什么,也即“构成桌子之为桌子的东西”,就是现在所说的“本质规定”。动力是推动事物生成的东西。目的是一个事物存在是为什么,就是苏格拉底的“善”。

接下来亚里士多德对其“四因说”进一步概括,将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统称为形式,与柏拉图“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个本质世界”的认识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形式和质料是结合在一个事物里边的,只有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我们可以单独抽象认识事物的形式,形式才能与事物分离,现实的事物是不存在分离的,质料和形式也有其相对的关系,相对于砖瓦来说,泥土是质料,相对于房子来说砖瓦是质料。

亚里士多德还发现,当我们讨论事物的原因时我们还是对事物静态的分析,但事物是运动生成的,所以他又引入了“潜能和现实”这一对概念,也就是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亚里士多德也就对其进行排序,最初的质料是完全没有形式的水、火、土、气,最高的存在就是完满的现实性-“隐德莱希”,这个最完满的现实性就是宇宙万物最高的目的,是引起万物运动但自身不动的东西。

三、形而上学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三)的笔记

形而上学与本体论是同义语。17世纪初,西方哲学家造了一个词解释形而上学,词义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我们翻译为“本体论”。对于这个概念要从巴门尼德讲起。

(一)存在论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四卷有一个经典的描述:“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存在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因为所有的学科只研究存在的某些方面和属性,而作为这些存在的属性方面的前提-存在本身它们是不研究的,所以就应该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认识在西方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明确确立了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称其为“第一哲学”;其次确定了哲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哲学是研究最基本、最前提的东西,确立了哲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启动了后来整个西方哲学直到黑格尔“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

亚里士多德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存在是不可定义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逻辑为事物下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存在既为独一无二的、作为一切事物的前提,这样“存在”就没法定义,于是亚里士多德转而探讨“存在是怎么存在的”,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认为存在的意义有偶然的意义和本然的意义,比如一个建筑师漂亮是偶然的,建筑师懂建筑设计是本然所属,我们探讨存在就是探讨存在的本然意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范畴”,范畴在希腊语中是“关于神的述说”,就是对一个事物的规定,是对事物最大、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在希腊哲学时代,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对事物的描述是通过语言的,对事物语言描述的正确与否也是一个逻辑问题,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就自身而言的存在的意义如范畴表表示的那样,范畴表标出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意义。”,亚里士多德概括出十个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状态、动作、所有、承受,这十个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眼中是对万事万物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也构成了世界的逻辑结构。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四)的笔记

在十个范畴里最核心的是“实体”,亚里士多德曾说,回答存在是什么就是回答实体是什么。“实体”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是“是什么”的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本质”。在哲学史上,每一个哲学概念都有其演变的过程,西方哲学史也可以说是一个概念演变的历史。亚里士多德给实体的定义是:“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一个主体之中,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是这个定义里亚里士多德讲的是判断,是一个判断中的主语,即它不描述其他的东西,只能是其他东西描述它,只能充当主语的东西,如“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就是只能充当主语,而不能说“人是苏格拉底”使其变成宾语,就是绝对的主语。

在形而上学里“事物被称为‘实体’有两种方式:实体是终极的主体(主语),它不再述说其他事物;以及‘实体’是某个‘这个’,它也是独立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那么什么是实体,最早亚里士多德主张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后来发生了变化,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里将具体的实体区别出形式和质料,通常人们称为“质料的发现”,那么形式和质料哪个更是实体?亚里士多德主张形式是第一实体。因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是质料可以解决的,只有形式才能解决。

另外亚里士多德还主张神是最高实体。这就涉及到《形而上学》里“神学”的内容,亚里士多德神学里的神是哲学意义上的神,是理性神,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而不是指宗教的信仰的神。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根据五穷后退不可能“原理论证了”第一动者“即”不动的动者“。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证存在着永恒的实体。他认为如果实体是可以生灭的,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生灭的,而时间和运动是不会生灭的,也就是生灭变化以时间和运动为前提,那么时间和运动以什么为前提?因此一定存在着一个不会生灭的实体。纯质料的”隐德莱希“就是自身不动而引起万物运动的东西,即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的“善”。

renbo58来自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五)的笔记

说到此我们就方便解释一个问题,我们曾讲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但宗教通过信仰解决问题,哲学通过理性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满的存在是纯思想、纯理性,作为人最高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这个理性,即思想“思想”,当我们去思想这个崇高的思想时,我们就与它融为一体,分享它的生命。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有一次达到这个境界就有福了,有很多次达到是奇迹。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到神圣的存在。哲学不可能允诺灵魂的不朽存在,能给人的是通达这种无限的境遇,当人的有限的思想与那个无限的纯思想融为一体的瞬间,就实现了作为人最高的价值。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思辨是最高的幸福”。

四、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伦理学属于实践知识的范围,伦理学不是探讨德性是什么,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亚里士多德思考的问题有两个,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当情况不明显的时候,我们怎样确定什么是应该做的?提出这两个问题是因为希腊人对幸福的理解,当时希腊人认为幸福就是有好运气,但运气是变化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地实现活动,就是自我完善,达到完满的境界,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伦理学作为实践理性不同于理论理性,理论理性面对的是这个世界,而实践理性面对的是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认识世界是没有选择的,实践的活动是可选择的,在面对诸多可能性是如何选择?亚里士多德选择“中道”,不选择过分和不及。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晚期希腊哲学的笔记

第六讲晚期希腊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中世纪之前一段时间的希腊哲学,这段时间延续800多年,历史跨度经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我们讲这段时间的哲学是作为希腊哲学的形态来讨论后来哲学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除了柏拉图学院是正统的之外,晚期希腊哲学主要有四大流派: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

这段时期希腊文化动荡不安,个人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握,人们对哲学的要求更多的会倾向于人生的问题、伦理的问题。首先是对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人生无常,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伊壁鸠鲁主义利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提出快乐主义伦理学,他认为世界是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聚集形成世界是自然而然的是,所以没必要对神和死亡恐惧,他认为神在另外一个世界,与我们无关,同时他认为“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临;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所以不用恐惧死亡。人生的目的就是幸福、快乐,并且他认为“肉体上的快乐,只是粗糙的原子运动,是暂时的,有时会带来痛苦,只有精神上那些精致的灵魂原子运动,才能带来宁静、愉快和持久的快乐。”。斯多亚学派正好与其相反,它是创始人塞浦路斯岛的芝诺更强调灵魂和肉体的区别,斯多亚学派的早期思想对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他们厌倦理性,他们认为宇宙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就是这个圣神之火的火花,人生的目的就是按自然去生存,是要摆脱肉体的限制,如灵魂得到净化。他们的观点有禁欲主义的影子,他们认为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无论在皇位还是在枷锁中,人都是自由的。怀疑主义则认为人左右不了这个世界,人生无常,他们认为像伊壁鸠鲁主义按照物质的自然生活和斯多亚学派按照灵魂的自然生活去认识自然是解决不了灵魂安宁的问题的,认识自然就会陷入烦扰之中,不得安宁,因为我们是无法获得知识的,知识建立在

感觉经验上,但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要想得到安宁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一切不下判断,不置可否,达到不动心的境界。新柏拉图主义产生较晚,它的重要人物普罗提诺通过对柏拉图的理论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他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改造有两个方面很重要,首先他在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更高的存在,即“一”,因为对最完满的存在我们无法说是什么,因为完满就会流溢产生理念的世界,用“流溢说”解释思维和理念之间的关系。这是向下的路,一直到具体的事物。对于人的灵魂来说,需要回归,是一条向上的路,当人能够关照到那个理念,与“一”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达到灵魂脱离肉体,物我两忘,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

总地来说,希腊哲学是从神话脱胎而出,发展到普罗提诺,又回归到了神秘性。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一)的笔记

第七讲信仰的时代

我们划分中世纪的年代与世界历史的划分不同,哲学的划分是依据哲学形态,所以希腊哲学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世纪哲学是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哲学形态。在这段时间,基督教诞生给西方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西方主流的宗教意识形态。在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绝对的一统天下,不仅在思想上,在社会生活中也渗透到各个方面。从17世纪开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社会发生变革,宗教与政治分离。中世纪基督教在西欧的统治地位给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们将其分为公元2世纪到5世纪的教父哲学、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黑暗时期、公元8、9世纪之后的文化复苏、11世纪到14世纪的经院哲学、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16世纪的宗教改革。

一、基督教精神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之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间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希腊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就会产生一种家园感。”。

实际上,构成西方文明有两大源头:希腊文明和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尤其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通过感化“蛮族”首领的方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地位,就哲学而言也是一样,尽管没有直接的表现,基督教的思想已经融化到西方人的血液中。从两大源头说人们用比较典型的象征:雅典和耶路撒冷,教父哲学及经院哲学认为哲学就意味着讲理性,或者说要调和理性和信仰,要在信仰的背景下讲哲学。

讲中世纪,有三大要素:罗马帝国、基督教、日耳曼人。罗马帝国是由一个小城邦发展起来的环地中海、横跨亚欧非的世界性的大帝国,其鼎盛时期,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但它是以军事立国,建立在对其他国家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日耳曼人原来社会在罗马帝国北部的寒冷地区,因民族大迁徙被挤入罗马,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掉。罗马帝国是在公元395年分裂成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和西罗马帝国(罗马)。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但东罗马帝国在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灭亡。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支系,但它的教义突破了犹太教的限制,它认为所有信仰上帝的人灵魂都能得救。

在当时所有的民族都受到罗马人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人们利用宗教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但基督教强调“以爱化解仇恨”,给当时的人们的精神上以安慰。基督教由一个犹太教里的一个小宗派变成全球性的宗教,是罗马帝国给它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罗马帝国辽阔的地域给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罗马帝国这个民族大监狱对“蛮族”的奴役使其原有的信仰发生动摇而基督教为其提供精神安慰;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二)的笔记

尽管罗马人是通过军事立国,对“蛮族”进行奴役。但也不能保证罗马人在战争中不战死,加上在战争中掠夺的财物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罗马人在享乐方面竭尽所能,生活在醉生梦死的状态,基督教的兴起对他们也是一个精神安慰,虽然在最初统治者对基督教心存疑虑,但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教义有所不同,但成为一个大的宗教后就需要有统一的教义,在公元325年罗马皇帝主持在小亚细亚的尼吉衙城举行了基督教大公会议,订立了《尼吉亚信经》。这时,基督教一方面面临与其他宗教的竞争,也面临与希腊哲学的竞争,而且罗马人喜欢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亚学派,所以基督教就必须借助哲学说服人们皈依,基督教就开始了哲学化,这样就带来了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并贯穿整个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主题。

日耳曼是一个有不同民族的若干部落组成,在进入西欧时是处于公社氏族部落解体,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文明程度比较原始,被称为“蛮族”,不接受基督教、希腊哲学,形成西欧历史上的“黑暗时期”,他们统治西欧是“封建中原制度”,形成的每个国王其实就是一个庄园主。

在以上的背景下,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有:1、超验性:虽然在希腊哲学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也有超验的成分,但不是主流。基督教强调“天国”,强调另一个世界,关注死后如何进天堂的问题,对于超越于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的关注远远高于任何一个时代;2、内在性:基督教强调信仰,强调只有信仰上帝灵魂才能得救,使人们将对自然的关注转到人及人信仰的层面。3、自由的问题:在希腊哲学讲必然性的问题,不讲自由,因为人们感到自由是天经地义的,不成为问题。但基督教就成了问题,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有是否自由选择基督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全知、全善、全能的上帝和伊甸园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形成的悖论,是教父哲学的代表奥古斯丁解决的,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也给了人自由选择的意志,上帝将生命给了人,也对人劝导了,是人滥用了自由意志,选择了恶而没有选择善,“人有自由不犯罪,但犯罪后就不得不犯罪”。4、超自然的观念:对自然的概念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腊时期的自然是有机的自然,人和自然是同质同构的,人们认识自然但不改造自然。基督教的自然是上帝创造的,自然是死的,自然是为人服务的,这也为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前提。

二、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公元2世纪到公元5世纪,基督教会中一批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了基督教信仰,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他们的思想称为教父哲学。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三)的笔记

同样的教会在传教布道的时候,不同的地区使用的语言不同,在西罗马帝国是用拉丁语,东罗马帝国用希腊语,使用人们也分别称西方教父(拉丁教父)和东方教父(希腊教父),这样东、西方的分裂,就使基督教后来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在教父哲学中,最大的代表是奥古斯丁(345-430),他是基督教思想史上是浪子回头的典范,父亲是异教徒、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是在西罗马帝国风雨飘摇的时代,罗马城屡次被日耳曼人洗劫,使人们对基督教产生怀疑,他一样认为基督教肤浅,既然上帝全知、全能、全善,但为什么允许“恶”存在,这使他皈依了摩尼教,后来,经历一次“花园的顿悟”,皈依了基督教,并成为北非希波城的主教,

奥古斯丁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创立了“神正论”,为神做神正义的辩护,新柏拉图主义的古罗马普罗提诺用“流溢说”解释万物的本源,认为上帝是完满的,上帝创造的世界是不完满的,上帝不可能创造和它一样完满的世界,恶不是实体性的存在,是善的缺失。奥古斯丁努力为基督教的教义做论证,如关于“原罪”,奥古斯丁以自己为例,说明人从开始就有做恶的企图。奥古斯丁著有《忏悔录》。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公元8、9世纪,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大帝统一建立法兰克王国,在巡行帝国的过程中,见识到希腊、罗马的遗迹,痛感日耳曼人的野蛮,就开始兴办学校,聘请修道院和教会里有文化的人做教师,这些人也传承了一些希腊的文化,被称为“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小文艺复兴)。查理曼大帝之后,帝国分裂为东法兰克福(德国前身)和西法兰克福(法国前身),东法兰克福继承了查理曼大帝的权杖,也继承了”罗马人的皇帝“的地位,后来被称为”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962年,奥托加冕为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933年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中世纪为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大学”,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大学,大学在开始时有“行业工会”的性质。巴黎大学就成为当时神学的中心,产生了11--14世纪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指最初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信仰的时代(四)的笔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院哲学才是土生土长日耳曼人的哲学,因为教父哲学有希腊的影响。中世纪经院哲学最大的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始终在讨论理性和信仰的关系,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本来不应成问题,因为是通过信仰皈依上帝的。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安瑟尔谟在讨论是就指出是对不信上帝的人讲的,他指出即使是不信上帝的人也得承认上帝是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至高无上的,完满的概念,如果它不但在思想中存在,也在现实中存在,就更完满了,发过来说,是完满,就不应仅在思想上存在,也应在现实中存在,所以由此可推断上帝的存在。当时法国马尔穆节隐修院修士高尼罗的驳斥。高尼罗在他所著的《为愚人辩》中指出,存在于心中的未必存在于现实;安瑟尔谟所证明的最伟大的存在不过是"海上仙岛"。安瑟尔谟回答:上帝的概念和一切概念不一样,能够成为完满的只有上帝。这就是关于上帝的“本体论证明”,是从概念推断存在。

而托马斯·阿奎那是从现实中推论上帝的存在,“任何事物都已另一事物为动力因,以此类推就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任何事物都以其他事物作为其存在的条件。在这些偶然的相对之中,最后一定会出现一个绝对的必然作为它们的根据”“万事万物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都是要达到完善。由此推论下去你就一定会推出一个最高的完善。”。

在当时经院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般和个别,即共相和殊相的问题,由此将哲学家分为两派:唯实论(实在论)和唯名论,唯实论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殊相或个别的东西不过是现象。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这些也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柏拉图强调理念,亚里士多德强调个别具体的事物。这些问题起源于新柏拉图主义的普罗提诺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引论》里,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归结为三个问题: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还是仅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如果共相是实体,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如果共相是无形的,它与可感物是分离的还是存在于可感物之中?为什么是个问题会成为那个时候讨论的焦点,

有以下原因:1、经院哲学利用希腊哲学来进行哲学思考,因而也就继承了希腊哲学的问题;

2、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民族开始进行知识活动时,他们需要接受逻辑的训练,但这种训练方式恰恰缺少具体的内容,这就使他们陷入空洞抽象的争论而不能自拔;

3、由于神学的限制,哲学所能讨论的范围很狭窄,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了学者们有可能思考和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另外,一般和个别也涉及教权和王权的关系,教会是普世教会。实在论(唯实论)是当时教会哲学的正统,唯名论往往被视为异端,唯名论是维护王权的。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11-14世纪。

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复兴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元前8、9世纪在这段时期,阿拉伯人有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科学文化发展,亚里士多德的东西受到重视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言。在教会哲学期间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被禁止的,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努力使教会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中世纪哲学有影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推理方式为经院哲学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工具。

经院哲学的衰落是从“唯名论”的兴盛开始的,唯名论后来走向极端,坚定地认为信仰和理性是不可调和的,通过理性证明上帝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存在是个别具体的事物,共相不过是声音而已。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出生于英格兰萨里郡奥卡姆的威廉(约1285-1349),他认为“能以较少者去完成的事情,若以较多者去做,便是徒劳。”,被后人称为“思维经济原则”,即“奥卡姆剃刀原则”。

由于人们厌烦了经院哲学的繁琐,所以在接下来的文艺复兴时期没有出现大的哲学家。同时,哲学意味着理性,当理性不能解释上帝的存在时,就动摇了人们的信仰。对于坚信上帝的人,说明了理性的无能。人们不再相信理念而走向感性,宗教走向世俗化,这个过程就导致了教会的腐败。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上)的笔记

第八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14世纪到16世纪由意大利发端后来波及整个欧洲的一场有关艺术、文学、自然科学和建筑等各方面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其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而他的实质则是人文主义运动。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古希腊、古罗马文献在那个时候,已经全部搜集完毕。说“文艺复兴”不足以体现当时的文化运动,所以也被称为“人文主义运动”。人文主义是指与神学相区别的那些人文学科,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等。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以及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为什么被称为“人文主义运动”?首先,在思想被长期禁锢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有了自己想法,却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只能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献来体现人的精神;其次,认为主义突出人的地位,不是和神学对立,而是将人和自然对比,体现出人的价值和尊严,人与自然相比,人的万物之灵被体现出来,所以人文主义是换了角度使人的自然属性受到重视,人们追求欲望的满足,追求功名利禄,人们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去追求,产生了很多“巨人”,如达芬奇这样的全才式人物、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尤其是拉斐尔,他在梵蒂冈签字厅的壁画《圣体辩论》《雅典学派》《帕拿巴斯山》《法学三德》分别代表了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这四个人类精神活动,体现了人文的东西。这个时期也产生了大批的作家,如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拉伯雷《巨人传》,文学艺术的成就至今人们难以企及。但相对来说,文艺复兴在思想文化上有很大影响,对实际生活来说,不如接下来的宗教改革影响大,因为文艺复兴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活动而不是普通人的事。在

哲学方面,文艺复兴的作用是使希腊哲学与近代哲学的关系接通了,但没有出现大的哲学家。

二、宗教改革

是指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

中世纪的教会奢侈腐败,当时教皇重修圣彼得大教堂,为了筹集经费,强行出售“赎罪卷”,引起教徒的不满。尤其德国深受其害,因为德国代表神圣罗马帝国,当时德国处于分裂的封建割据状态,被称为“教皇的奶牛”,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宣布反对赎罪券,写了九十五条论纲。现在被普遍认为是新教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始。由宗教改革引起从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从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成全欧洲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在德国进行的,导致“德国历史倒退二百年”(恩格斯)。和文艺复兴一样,由于基督教的内在性,马丁路德的新教又回归到原始状态,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是指某些宗教群体提倡对基本的经文或文献做出文字解释,并且相信从这些阐释中获得的教义应该被运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所有方面)。回到了教父哲学,走向人的内心信仰,即信徒每个人凭自己灵魂站在上帝面前受审,与教会无关。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下)的笔记

三、近代哲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用三个发现来概括:

(一)、世界的发现:

15世纪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是指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为了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查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路地的航海活动。如哥伦布17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这样的活动给世界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15世纪在整个世界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欧洲人走向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出现,海上的工商业贸易(包括掠夺美洲的财富)和奴隶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思想方面,也使欧洲人跳出狭小的眼界以全球的角度、从与不同文明对比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文明。早期的航海活动中国人是参与其中的,但因倭寇的侵扰,后期退出,采取封海政策。这样中国人退出海洋,欧洲人走向海洋,就决定了后来500年的世界格局。

欧洲人走向海洋也有其原因,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经常骚扰周边的欧洲国家,使欧洲陆上贸易荒废,德国深受其害,迫使欧洲人走向海洋。

(二)人的发现

中世纪人和上帝的关系通过文艺复兴转变了角度,成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并突出了人的能动性,就是人的发现,这一点对近代哲学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三)科学的发现

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基本上是15世纪以后形成的,它起源于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个假说也成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因文艺复兴建立起的人对自然的态度,人是万物之灵,人可以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来提高自身的价值,人的价值不再体现在神学的宇宙观里,体现在自然的宇宙观,继哥白尼后,出现了开普勒、伽利略到牛顿对物理的研究,这个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讲基督教哲学对哲学的贡献有超验性、内在性、自由的问题、超自然的观念,其中超自然的观念把自然看作僵死的东西,但相对于希腊人的宇宙观,也为近代人的宇宙观提供了条件,希腊人只有认识自然的观念,没有改造自然的观念。基督教认为自然是为人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翻译硕士经验帖(含复试)

中国人民大学翻译硕士经验帖(含复试) 大家好,我是2018级中国人民大学笔译硕士~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刚结束一个多月吧,说来感慨万千,作为一个过来人,想在这里把备考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有所收获。 谁的青春不迷茫?当年的我却觉得,我的青春特别迷茫。学了三年,不知道自己路在何方,往前看,保研成果的希望很小,而我却不想在自己没有搞清楚想做什么的时候糊涂地步入社会。于是,我想给自己多几年时间,了解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我选择考研。 我是在2017年2月决定考研的,一年不到的时间,但是时间也是很充分了。其实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大部分人对未来都有了一些想法。跟我一样选择考研的,大多在那个时候开始准备。其实做这个决定并不困难,毕竟高三那样辛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考研对我来说当然不算什么。 我选择了MTI翻译硕士的方向。因为对语言本身很感兴趣,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不跨考,于是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复习了。MTI考四门,基础英语,翻译基础,汉语百科和政治。每一门都有很大的复习量。这意味着我需要投入全面的复习,我的考验战线拉的比较长,足足10个月,我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了解考研信息+好好完成大三课业+准备最无法“突击”的科目;中期进入全科式复习;后期冲刺训练。 前期搜集信息和打基础:3月-7月中旬 这一段时间,除了认真完成学业任务之外,我每日都会做以下几件与考研相关的事情: 1.搜集信息:首先确定地理范围,确定研究生在北京读,就定了北大、北师、人大、北外、中传,后来七挑八选,在北大和人大中间摇摆不定,一直到9月份都还

没有完全决定好。不过,时间最后给出了答案。在凯程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我的实力、潜在竞争对手数量和能力、与上岸的师兄师姐们数次交流、了解人大的授课风格和学校的风格之后,我选择了人大。当时没有考虑卷子难不难的问题,一方面觉得,难都一起难,简单也一起简单,所以一直觉得卷子的难度根本跟自己考得好不好(相对排名)没有很大关系。主要还是实力这种主观因素。 2.英语基础:这一时期,我特别重视单词和句式的积累。所以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主要是外刊精读、单词背诵(专八单词书)以及雅思写作,多看,多抄,能记多少是多少。 3.翻译基础:这一段时间,我看了2-3本翻译教程。还是喜欢张培基先生的翻译,很有味道,我认为里面的例句可以好好钻研,尤其适合北师大和北大这样偏文学风格的MTI学生学习。可惜张老的书有点太久了,不适合MTI考研用,不推荐他的翻译教程。我现在觉得大家可以好好钻研二级笔译教材,比较适合偏实务类的MTI专业(如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传媒等),但是汉英翻译过于灵活,可能不适合按点拿分的应试考试。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几本书都看一下,有针对性地利用,各取所长,不需要全部吸收。此外,我从三月中旬开始练习三笔真题,每天一对英汉互译,节奏把握得很好。进步大不大不知道,但是那种踏实的感觉,让我觉得复习渐入佳境(其实后来你会发现,考研复习最重要的不是实力,而是如何克服那种焦虑的心情,如何习惯踏实耕耘的感觉)。 4.政治、百科3-7月都没有动。政治这一阶段完全不用管,百科大家比较闲的话可以考虑好好看看书。 中期全科练习:7月中旬-10月底 暑假是每一个考研学生的黄金时期,我建议大家能留校都留校吧!这一阶段,我开始革除自己松散的学习习惯,进入全面的复习。我每天6:15起床到晚上23:30结束,午休半小时到一小时(有段时间放弃午休,发现中午下午的学习量很大,不午休很容易犯困),每天安排得很满,这一段时间我: 1.英语基础:专八单词一天不落地背诵,另外五月份找师兄师姐要了资料,现在也开始利用了(选择性地看)。有一份材料是经典汉英翻译(句子),一共1000条,每天背诵40条,非常痛苦,背了500条但是那500条可是背的很熟练的了。不敢说绝对有很大用处,也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心态吧,多读没坏处。八月份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

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艾略特非人格理论P128 卡夫卡《城堡》主题 “城堡”既非具体的城市,又非国家,它只是一种象征。因而有无穷的寓意: ( 1 )“城堡”象征与普通人疏远、敌对的冷漠无情的国家机器。 ( 2 )上帝 ( 3 )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目标 ( 4 )象征犹太人苦苦追求的国家、故乡、精神归宿。 ( 5 )象征“代沟”,K至死未能进入城堡,象征卡夫卡争取与父亲沟通的失败。 卡夫卡《城堡》的艺术贡献 (1)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 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城堡》中的K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想、所思)才能获得信息,再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城堡》中的K半夜被摇醒,要求出示居留许可证,其实也就象征着无所归依的现代人被摇醒说明自己的人生由来,解释自己的生存依据。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 《城堡》作为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品,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造诣。整个小说像日常生活用语,简单而生动;又像法律用语,严密而精确,娓娓道来。尽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荒诞的,但卡夫卡对事物过程的描述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冷静而细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严谨,推理缜密,无懈可击,使读者难以摆脱作者的叙述逻辑。 约克纳帕塔法:译为河水静静流过平原。表现的就是约克纳帕塔法颓败的命运,旧的制度、旧的秩序不断瓦解、慢慢消亡的命运。也是《喧哗与骚动》的主题之一。 《喧哗与骚动》思想内容 小说写的是杰弗逊镇上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以及在没落过程中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遭遇和精神状态。 这个曾经出过将军和州议员、拥有大量田产和黑奴的庄园世家现在败落了。 《喧哗与骚动》叙述人意义 (1)白痴班吉 作者在第一部分选择白痴班吉来叙述故事,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为人生,尤其事美国南方社会中的人生,浑浑噩噩,就“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这正好点明了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标题来自莎剧《麦克白》的一段台词:人生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无丝毫意义。 人生的毫无意义由于是通过班吉的混乱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更具有发人深省的象征意义。班吉33岁,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没有时间概念,过去和现在之间没有任何界限,都汇入一种混乱的意识流动中。但是,读者从班吉混乱的意识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因为失去姐姐对他的关怀而感到的痛苦。 叙事结构:小说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由不同的叙事者讲述。尤其有特点的是第一部分的叙事者——白痴班吉的叙事风格。 班吉的叙事突出地反映了福克纳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精心营造,白痴的形象也寄托了福克纳的刻意追求:

西方经济学考试知识点归纳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 一、名词解释 1.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2. 供给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 3.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 4.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 5. 交叉价格弹性:着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互补品的需价差价格弹性为负,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 6. 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要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7. 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刚好够买得起的生产要素可能的组合的轨迹 8. 约束线(预算线):在既定价格下,由花费所有收入的消费组合构成的曲线 9. 需求收入弹性: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10.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他代表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11. 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12. 需求量: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 13.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4. 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利益的指标):消费者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花费的代价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收益的多少) 15.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轨迹 二、简答题 1 导致供给变化的因素: « 投入品价格 « 对价格变化的预期 « 技术 « 生产者数量 2 无差异曲线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 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是不会相交的 «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越往右上方,偏好越大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doczj.com/doc/709856360.html,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4-汉语基 础 445-汉语 国际教育 基础 专业综合,外语 050101- 文艺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文学理论,外语 050102- 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语言学概论,外 语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古代汉语及现代 汉语,外语 050104- 中 国古典文献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中国古典文献 学,外语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 (含中国古代文 论),外语 050106- 中 国现当代文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中国现当代文 学,外语 050108- 比 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40德语 或241法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1-汉语 言基础 欧美当代文学, 外语 1303Z1- 戏剧戏曲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2-中外 戏剧史 戏剧戏曲学,外 语 1303Z2- 电影学00-无 101-思想政 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626-中国文 学基础 813-电影 史与电影 评论 电影学基础,外 语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由缪朗山、赵澧、茅于美、王金陵等老一代学者在1960年代建立,当时是国内最早培养导师制研究生的单位。本专业于1963年开始招收“外国文艺理论史”研究生;1981年又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世界文学”硕士点之一;1996年以后开始招收“西方文艺理论”、“比较诗学”、“比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资料-外新史考研复习笔记

新闻传播学考研攻略 第一章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一、人类早期新闻传播活动 三个阶段 口头传播、——人类传播史上延续最久的时期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座里程碑——马拉松 ——口头传播 标记传播 声光传播 图式传播——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手写传播——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古罗马,公元前59年, 《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私人——流行于上层社会 官方,政情、军情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毕昇,古登堡 二、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17世纪 欧洲 德国——世界上最早诞生定期刊物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周报:1609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与《报道》 最早的日报——1660年《莱比锡新闻》

德国最早出现近代报刊的原因 第一,活字印刷术 第二,邮政系统发达 第三,封建政治统治势力薄弱 英国 第一份日报——1702年《每日新闻》 初创期近代新闻事业的特点 第一,报刊从一般出版物中分离 第二,报纸与杂志逐渐区分开来 殖民地国家近代报刊 特点:早期近代报刊多数为殖民者所创办。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发展,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 政治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封建秩序,加速了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新兴的阶级和政治力量更加迫切需要传播信息、宣传观点,左右舆论,以促进社会的变革 社会物质条件上看:印刷和造纸工业日益发展;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 三、近代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英国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高鸿业版_西方经济学_笔记讲义_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这份资料是2年前上过人大专业课考研辅导班的一个朋友的笔记。历经千心万苦才整理出电子版来,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希望好好利用一下这些资料!更希望版主别删掉!!!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外国新闻史笔记 (2)

外国新闻史笔记 试题:简述 5*8分=40分 分析 3*10分=30分 论述 2*15分=30分 重点复习题36 总6+欧12+美4+亚5+非2+大2+拉3+终3 总论篇(6道) 1.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三个阶段:口语、文字、电子。 7.西方各国报业为什么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有何特点?P15 原因:不同党派都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经济上只好依赖政党。 特点:政治倾向性;内容侧重时政;以政界和上层为对象。 8.廉价报纸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何?它们有何共同特点?P15-P16 背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 城市化进程加快,扫盲率,政治环境改善,高速印刷机产生,广告收入。 廉价报纸指的是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 特点:1)政治上标榜独立;2)经济上自主经营;3)读者为平民大众;4)内容贴近生活; 5)形式活泼可读性强;7)经营上完全商业化。 11.何谓报团?美、英、法、德等国的报团大体出现于何时?P19 报团是一个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 美:斯克里普斯报团 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英:北岩报团 1908(英国第一个现代报团) 法:一战以后德:一战期间 26.当前世界上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有哪些?并加以分析比较。P36 体制: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均属公共广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属 商业广播电视) 比较:公共广播电视重视社会效益,品位高,但经济困难;商业广播电视谋求效益,品位 不高。 管理:并存并加强法律和管理。 30.Internet对于新闻传播领域有何影响?P44 全面影响全过程。 在线信息采集;把关权分散;多媒体与超链接的信息产品;全天候新闻发布;多渠道的反 馈。 欧洲篇(12道)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学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辅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没有指定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文学基础参考书: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基础参考书: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846-古典学基础参考书: 《古典语文学常谈》,克拉夫特,华夏出版社 《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萧华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启古典诗学》,刘小枫,华夏出版社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蒋寅,中华书局 823-小说写作参考书: 《小说写作教程》,杰里?克利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罗扎基斯辽宁教育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课件》王家新 812-中外戏剧史参考书: 《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戏剧史》,徐慕云,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方戏剧史通论》,周慧华,宋宝珍,浙江大学出版社 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参考书: 《中国电影史》李少白高教出版社 《西方电影简明教程》潘天强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影视刊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

【精品】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 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西方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

西方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一)微观经济学总结 一、框架 二、基本概念 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市场均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机会成本 三、几种市场类型 市场类型厂商产品差异对价格控制进入市场接近的商品 数量程度程度难易程度市场 完全竞争很多无差别没有很容易农产品 完全垄断很多有差别较小比较容易轻工业、零售业寡头市场几家有差别较大比较困难民航、通讯、汽车 或无差别制造、石油开采完全垄断一家不可替代很大不可能公用事业 四、七种均衡

1.市场均衡 2.消费者均衡 3.生产者均衡 4.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短期均衡 5.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 6.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短期均衡 7.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 五、概念辨析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实证与规范经济学 3.需求(供给)的变化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化 4.短期与长期 5.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6.停业点与盈利点 六、基本原理 1.需求、供给、供求原理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5.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七、典型经济现象解释 1.丰收悖论 2.猪流感疾病,是猪肉价格下降,分析均衡变动 步骤:㈠确定事件使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移动或二者同时移动 ㈡确定曲线的变动方向 ㈢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数量 3.为何钻石比水贵:水数量多边际效用小。 4.惨淡经营,店铺为何不关门? P=AVC 为停业点。当AC>P>AVC虽亏本,但其收入高于可变成本,还有一部分可弥补固定成本。若其关门将损失全部固定成本。因此商家会选择继续经营。 5.为何铁路、供水、供电等行业能保持其垄断地位? 政府特许自然垄断 6.最低工资法德出台将会有哪些成效和弊端? 一部分人取得叫高收入造成失业 7.在小镇放烟花,能向居民收取观看费用吗? 不能外部性不直接收费

外国新闻史笔记.doc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二章文字传播 1、古罗马《每日纪闻》 是公告式,即原始形态的手抄官方公报。 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了石膏的特质木板上,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 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是缓解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冲突,把上层会议的内容公诸于众,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公元前6年凯撒的养子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并一直刊布到公元330年止。 公报的内容有议事记录、帝国法令、战争消息、司法案件、官员任命、宗教活动,以及贵族的结婚、生育、死亡等等,除了写在布告牌上面,还抄写、颁发给各地驻军首长。 公报沟通了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起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 2、新闻信 指的是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手写新闻形式。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就有了新闻信。 官方的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而私人新闻信则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直到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后,新闻信才逐渐扩散到商人和平民中去。 3、威尼斯小报 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威尼斯位于地中海北岸,早在10世纪末就是个富庶的商业共和国,东西方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 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这里的手工业主、商人、航海界人士十分关心商品销路、各地物价、来往船期,于是有人专门打听这些消息,抄写后出售。后来,需要相同消息的人多了,他们就抄写多份,卖给需要者,这就是手抄小报。1563年同土耳其发生战争期间,威尼斯政府曾发行手写的小报。1566年又出现定名的小报,叫做“手抄新闻”。 其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圆,当时的铜币叫做“格塞塔”(Gazetta),后来这种小报流行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Venice Gazetta(威尼斯小报),而Gazetta一词也就成为欧洲各国早期报纸的名称。 4、富格尔通讯 在16世纪,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英、法等国都有手抄小报发行,有些大的商行或银行,在银行与分支机构之间常有互通消息的信件,主要供业务参考,也有选择的摘抄一些售予外人阅读。 当时德国富商富格尔家族曾在奥格斯堡开设富格尔金融贸易所,其分支机构遍及欧洲各大城市,该所编集的“富格尔商业通讯”就很有名。据悉,现在维也纳图书馆还存有他们1588-1605年间的商业通讯27册。 二、简述 1、简述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 (1)人类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源远流长,几乎是伴随着人类诞生就出现的,依据形式的演进,大致经历了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而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印刷的发明是这三个阶段的分界线,也是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2)人类大概在几万年前产生了音节语言。语言的产生是信息的内容能得到准确的表述,它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为联系社会成员的纽带。

文学概论笔记

文学史 文艺学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1、文学史:是一门历史的、具体的,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概念和规律的专门学科。 2、文学史三个含义:A:从文学实际出发,并按照一定的历史线索,树梳理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B:分析、比较、评价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 C:分析比较和评价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现象,文学运动,文学思潮 3、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另一分支,他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 文科学理论为指导,是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 科学认识活动 4、文学批评的三个含义:A:文学批评的指导思想是: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哲学以及其他一切人文社会科学 B: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 C: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比较和评价具体作品的审美价值,总结作家创作的优劣长短,判断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引导并帮助读者欣赏,理解文学作品,培养读者健康的审美观5、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价值 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 命题框架、和研究方法 6、文学理论的的含义:A:文学理论以整体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B:是对文学理论的把握 C:文学理论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理论 7、学习文学理论的三种境界: A:第一种境界:不仅仅限于一两种文学理论书籍的阅读,而是对文学理论史做了纵向扫描,对相关文学理论 史原著做了精细的研读。 B:第二种境界:不仅研究文学理论,你还把文学理论作为人类人文思想库的一部分来看待,同时关注哲学、 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等。通过文学理论试图达到的是整体性的理解人类精神生 活的丰富性和可解释性。 C:第三种境界:文学理论成就了你的世界观,,使之学会了为信仰、理想而活,为意义、价值而活。 第二章本质论 ◆本质论是从⑴文学的审美性,⑵文学和文学观念,⑶文学的艺术性三方面来谈的。 一、文学的审美性 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三者关系的理解文学具有感性色彩 ⑴审美:是一个体验和飞鸟影美的现象共性的宽泛概念,是人的心里在感知社会的基础上达到的完善状态,他是意识的社 会心理。 ⑵意识形态:抽象化的思想是以各种理想的方式,无论虚假或真实,来表达支配性的物质关系。 ⑶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与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达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想的一 种艺术样式。 二、文学和文学观念 1、再现说: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再现 文学亚里士多德——《诗学》 理论刘勰——《文心雕龙》 2、表现说: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作品是作家的自然流露。 A:文学本质上是作家的外化 B: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 C:作家也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 3、实用说:强调作品和读者的利用关系 中方:文以载道西方:寓教于乐 4、独立说: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 5、体验说: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和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 (1)

外国建筑史 第一章 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c60年代到19c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1)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一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而向罗马共和国借用英雄的衣裳。主要是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 国家主要式样实例主要建筑师及作品备注 法国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 雄狮纪念碑 马德莱娜教堂部雷伟人博物馆 牛顿纪念碑 法国古典复兴建筑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 部则常吸取东方各种装饰或洛可可手法—— “帝国式”风格 勒杜农村公安队宿舍 英国希腊复兴不列颠博物馆 爱丁堡中学 德国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辛克尔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 柏林百货商店 美国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Romanticism)——最早出现于18c下半叶的英国 阶段时间风格实例 先浪漫主义时期18c60年代 ~19c30年代 模仿中世纪的寨堡 或哥特风格 追求非凡的区位和异国情调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 威尔特郡的风蒂尔修道院的府邸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哥特复兴(浪漫主义)19c30年代~70 年代 以哥特风格为主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 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3)折衷主义(Eclecticism):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国家时期代表建筑 法国19c中叶巴黎歌剧院巴洛克+洛可可 巴黎的圣心教堂拜占庭+罗马风 美国19c末与20c美国在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采用欧洲折衷主义形式,并特别热衷于古典

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的考研笔记 飞氘有话说:本笔记适用于所有以《比较文学概论(修订版)》(陈惇刘象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为比较文学考试部分指定参考书的考试,根据我的猜测,师大今年考试明显涉及此部分的内容应该还是以名词解释为主吧,这个笔记应该能满足所有的名词解释吧。 内容可靠,可以放心使用,免费发放,吐血推荐,不求真情回报,但求看贴回复……(BK)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跨民族意味着: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跨民族的根本意义在跨文化。二,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在比较文学范围之内。 各种文学关系: 包括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有些文学现象,虽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其相同和相异具有某种可比性和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联系) 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 比较文学的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

清华师兄中建史最新整理笔记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10 学时) (一)建筑史观与木构体系 ? 德昆西的类型说 ? 梁思成的崇俭说 ? 李约瑟的非神权说 ? 张光直的文明延续说 ? 中国固有的阴阳五行说 ? 演变的轨迹: ? 古风时期(上古三代的茅茨土阶,东周的地域景观、秦汉的体系成型、魏晋南北朝的华夷交融); ? 古典时期(从唐风到宋韻,体系的成熟); ? 古典晚期(“清式”的矛盾,中国“洛可可”的倾向); ? 西风东渐的近现代。 ? 演变特征:地域性重于时代性;古风在民间;演进的关键因素: 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华夏聚落的空间概念 ? 长城:游牧—农耕分界限,屋宇变化的地理景观。 ? 城乡同构、交混(亚细亚生产方式)。院、坊(里、闾)、城三个空间层次的同构。 ? “井”的结构与聚落拓扑分析。 ? “中”的概念与定位、定向(中心与轴线):中国的曼陀罗。 ? 从周王城到明清北京。古代城市的地域特征。 ? “营”、“井”、“中”的图式表达。 ? 从结构分析看传统空间的本质。 (三)木构建筑的营造意匠(CHINESE TECTONICS ) ? 尊卑的规制与典章制度。 ? 贵柔的体系 ? 柔性的结构 ? 柔曲的外形 ? 柔糜的装修、色彩 ? 北方官式与江南苏式的异同及渊源关系 ? 模数化的趋势 ? 萧散的园林 1 )造园之“意” ? 隐喻的境 ? 写意的形 ? 模糊的界 2 )造园之“匠” 作业 1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或中国木构建筑特征 ? 中外建筑关系( 6 学时+上讲讨论 2 学时) (一)“建筑之树”与世界建筑体系。

? 古代建筑的“趋同”和“伪形”; ? 中国古代建筑对外来影响的“涵化”; ? 近现代接受西方的“同化”的挑战。 (二)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建筑 ? 丝路背景:“胡”与“佛”的移入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嬗变。 ? 希—印建筑影响:从希腊、犍陀罗到东土。伊斯兰建筑影响。 (三)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 ? 洋风与中式(17 -19 世纪) ? 鲍扎尔与中国古典复兴 ? 近代中西比较 ? 探索“中国风”。 ? 历史建筑保护( 6 学时) (一)基本概念 西方词汇的含义: Conservation: Preservation-Restoration-Rehabilitation-Reuse--Recyclability Regeneration-Renewal-Revitalization ? 意义:保护-发展,保守—进步,文明演进中的制衡。 2 、目的: 3 、专业作用 4 、保护机构 (二)对象与原则 ? 对象 ? 原则 (三)策略与方法 1 、修复性保护 2 、结构性保护 ? 保护与再生 作业 2 :建筑演进中的新旧矛盾 ? 总复习(2 学时+上讲讨论2 学时) ? 教学参考材料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全国统编教材 李允鉌:《华夏意匠》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 计成:《园冶》(陈植注释本) 沈复:《浮生六记》 常青:《建筑志》 汉宝德:《斗拱的起源》、《明清建筑二论》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查尔斯. 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 缪朴:传统的本质,《建筑师》36 、40 期 汉宝德:大乘的建筑观,《世界建筑》1990 年5 期

中传MJC考研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

中传MJC考研|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 总论篇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便于保存记录 (2)文字传播时代:能够长期保存,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3)印刷传播时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 (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 2、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表明,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能力是随着媒介的改良和发明而增强的;传播活动的形式也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即它对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依赖性。但是,传媒发展的过程并非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其实就是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人类由于传播活动的需要,不断想方设法革新和发展传播技术,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又受到人类传播活动的种种制约。 纸草:是人类早期所使用的一种书写材料。在古埃及,尼罗河畔野生的纸草充当了书写的材料,古埃及人以此来制作莎草纸。公元前2000年,埃及统治者普遍使用这种莎草纸传布文字条令,记录各种信息,对整个社会体制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手抄新闻信 14,15世纪随着意大利沿海商贸经济的发展,商人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利用新闻信这种古老的媒介,借助当时最先进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抄送信息分送各处,获取酬金,史称手抄新闻信。 4、手抄新闻(威尼斯小报) 在16世纪,在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首先出现了采访经济,政治,战争,船舶航期等信息的专门机构和从业者,并产生了商业化报:手抄新闻。手抄新闻主要以经济信息为主,这已经是脱离了文件告示形式的纯粹的新闻了。 5、古罗马《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公元前59年,凯撒当选为古罗马执政官后下令创设,下令公布元老院及每日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并将其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其内容多为政府要事,政治性强,目的在于争取民众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6、古登堡和印刷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