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电课程设计

供电课程设计

供电课程设计
供电课程设计

目录1.原始数据

1.1设计任务

1.2设计依据

1.3车间负荷性质

2.负荷计算

2.1机加工车间一的负荷计算

2.2车间总体负荷的计算

2.3^

2.4无功补偿的计算和变压器选择

3.供电系统选择

4.短路电流计算

5.高、低压一次设备选择

6.高压侧继电保护选择及整定

7.防雷设计

8.结束语及参考文献

9.附录

!

]

绪论

变电所担负着从电力系统受电,经过变压然后配电的任务。车间变电所主要用于负荷大而集中、设备布置比较稳定的大型生厂房内。车间变电所一般位于车间的负荷中心,可以降低电能损耗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并能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耗可以保证供电的质量。因此,对这种车间变电所的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比较高。

车间变电所是工厂供电系统的枢纽,在工厂里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而设计一个合理的变电所对于整个工厂供电的可靠、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本设计是从工程的角度出发,按照变电所设计的基本要求,综合地考虑各个方面的要素,对供电系统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在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方便、维护简单,尽可能地节省投资。

1.原始数据

机加工厂一车间生产任务

本车间承担机修厂机械修理的配件生产。

设计依据

①机加工一车间用电设备明细表,见表1-1。

②车间变电所配电范围。

a.一车间要求三路供电:1~13,32~34为一路,14~31为一路,照明为一路(同二车间)。

b.车间变电所除为机加工一车间供电外,还要为机加工二车,铸造,铆焊,电修等车间供电。

c.其他个车间对参数和要求见表1-2。

表1-1机加工一车间用电设备明细表

表1-2机加工二,铸造,铆焊,电修等车间计算负荷表

本车间负荷性质

车间为三班工作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5500小时。属于三级负荷。 供电电源条件 ①电源从35/10千伏厂总降压变电所采用架空线路受电,线路长度为300米。

②供电系统短路数据见下图所示。

③厂总降压变电所配出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时间为2秒。 ④要求车间变电所功率因数应在以上。 ⑤当地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25℃。

2.负荷计算以及变压器、补偿装置的选择

在进行负荷计算时选用需用系数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1()

(tan )n

ca si di N i i n

ca si di N i i i ca

P K K P Q K K P S ?∑=∑=?

=??

?

=??

?=??

∑∑ (i=1,2,3…n)

机加工车间一的负荷计算

根据机加工车间一的负荷性质,将一车间分为三路:1~13,32~34为一路,

14~31为一路,照明电路为一路。

通过分析机加工车间一的第一路属于小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查表2-1得它的需用系数

为:Kd=~ Cos φ= tan φ=

Pca1=Kd Pn=*Pn=(KW ) Qca1=Pca1*tan φ=(Kvar )

其中:

Pn=++*3+*7+++10+70=(KW )

1ca S =22ca ca Q P += (KVA)

1ca I =ca S /3N U = (A)

'

通过分析机加工车间一的第二路属于小批热加工,查表2-1得:Kd=~

Cos φ= tan φ=

Pca2=Kd Pn=*Pn=(KW ) Qca1=Pca1*tan φ=(Kvar ) 其中Pn=(KW )

2ca S =2

222ca ca Q P = (KVA)

2ca I =2ca S /3N U = (A)

第三路

*

3ca P =10=3ca S

3ca I =10/(3*)=(A )

通过以上的计算得到以下的负荷的汇总:

车间总体负荷的计算

根据附表2-2查得车间的同时系数Ksi=,则

Pca=(Pn1+…Pn4)*Ksi=*= KW Ica=741.088 A Qca=(Qn1+…+Qn4)*Ksi=*= KVA

Sca= KVar COS φ=Pca/Qca= tan φ= 无功补偿的计算和变压器的选择

]

0.020.08T ca T ca

P S Q S ?=??

?=?

0.0150.06T ca T

ca P S Q S ?=???=? 12(tan tan )C ca Q P ??=-

(1) 变压器的预选

变压器低压侧:Pca= KW Qca= KVA Sca=

根据《简明电工手册》P33页预选SZ9型10KV 有载调压变压器,相关参数全部列举如下:额定容量:800KVA 高压:10KV 高压分接范围(%):±4* 低压:4KV 连接组标号:Yyn0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空载电流(%): 阻抗电压(%): 重量:器身—2050Kg 油重-805Kg 总重:3245Kg 外形尺寸(mm )长*高*宽:2445*800*2420

(2) 无功补偿计算△Pt=△P0+△Pk (Sca/Sn )2=+*(800)2

= △ [

Qt=△Q0+△Qk (Sca/Sn )2

=(I0%/100)*Sn+

Sn Uk 100

%

Sn Sca 2=1002.1*800+1005.4*800*(800

389.731)2

= KW

高压侧:P 高=Pca+△Pt=+= KW Q 高=Qca+△Qt=+= KVA

实际需要变压器容量:St=2

2

Q P +=22548.560636.522+= KVA 此时功率因数:

COS φ=P 高/St== φ=o

取补偿后要求达到的功率因数为COS φ'= φ'=O 补偿无功:Qc=P 高()=

根据以上计算选择电力电容器:《简明电工手册》P579页 BWM04-25-1 选15台,每三台一组,共分5组 Qc *=25*15=375KVar (3) 考虑无功补偿后应选的变压器

^

无功补偿后应选的变压器容量为:

S=

2

2)(Qc Qca Pca -+ =2

2)375888.520(426.513-+

=

考虑无功补偿后最终确定变压器:

根据《简明电工手册》 应选sz9型, 额定容量为:630kvA (具体参数见P33页) (4)变压器的校验:

△PT=△P0+△Pk(

SN Sca )2=+×(630

750.533)2

= !

△QT=SN 100%Ik + SN 100%Uk (Sn

Sca )

2

=630×

10012.1+630×1005.4×(630

750.533)2

=

考虑损耗后实际需要变压器容量:

S 实=2

2)41.27375888.520()647.6462.513(+-++ =<630kvA cos ?=

实S PT Pca ?+=186

.548647

.6426.513+=

3.供电系统的选择

从原始资料我们知道车间为三级负荷,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并不是很高,且通过负荷计算

我们知道车间的总消耗功率并不是很高,初步估计了后决定使用一台变压器来为车间供电,同时为了节省变电所建造的成本和简化总体的布线,所以在设计中我们首先考虑了线路—变压器组结线方式。

线路—变压器组结线方式的优点是结线简单,使用设备少,基建投资省。缺点是供电可靠性低,当主结线中任一设备(包括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全部负荷都将停电。但对于本设计来说线路—变压器组结线方式已经可以达到设计的要求。

线路—变压器组结线方式也按元件的不同组合分为:a进线为隔离开关;b进线为跌落式保险;c进线为断路器。因为设计为车间为变电所,所以采用c方式。

(a)(b)(c)

图线路—变压器组结线

a—进线为隔离开关;b—进线为跌落式保险;c—进线为断路器

根据普通变电所的设计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车间变电所的电路总体如下:

|

4.短路电流电流计算

各短路点的平均电压

线路的平均电压Uav1= Uav2=

各元件电抗计算

电源的电抗:Xs=U 2av1 /Sk=200)5.10(2

=?

线路L 的电抗:Xl=×=?

变压器的电抗;Xt=Uk%×Sn

Uav 2

1=%×63010)5.10(32 = ?

~

各短路点总阻抗

K1点短路:

Xk1=Xs+XL=+= ? K2点短路

Xk2=+(5

.104.0)2

= ? 根据电抗值计算短路电流

K1点短路 Ik )

3(=

1

31Xk Uav =

631

.0*35.10=KA

~

ish 1=)3(=*=

Ish1=

)

3(=*=

Ica1=

1

31Uav Sca =

5

.10*3116.548=30.139A

K2点短路时 Ik2

)

3(=

2

32Xk Uav =

01234

.0*34.0= KA

ish2=)

3(=*= KA Ish2=

)

3(=*= KA

Ica2=

2

32Uav Sca =

4

.0*375.533=770.42 A

5.高、低压一次设备选择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对导线和电缆截面进行选择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发热条件

导线和电缆(包括母线)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发热温度,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的最高允许温度。 2电压损耗条件

导线和电缆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允许的电压损耗。对于工厂内较短的高压线路,可不进行电压损耗校验。 3经济电流密度

35KV 及以上的高压线路及电压在35KV 以下但距离长电流大的线路,其导线和电缆截面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以使线路的年费用支出最小。所选截面,称为“经济截面”。此种选择原则,称为“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工厂内的10KV 及以下线路,通常不按此原则选择。

"

4机械强度

导线(包括裸线和绝缘导线)截面不应小于其最小允许截面。对于电缆,不必校验其机械强度,但需校验其短路热稳定度。母线也应校验短路时的稳定度。对于绝缘导线和电缆,还应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

根据设计经验,一般对高压线路,常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用其他三种方法校验。对10KV 及以下高压线路及低压动力线路,通常先按发热条件来选择截面,再由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校验。对低压架空线路,常按长时允许电流选择,其余校验。对低压照明线路,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因此通常先按允许电压损耗进行选择,再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进行校验。对长距离大电流及35KV 以上的高压线路,则可先按经济电流密度确定经济截面,再校验其它条件。

高低压一次设备选:则:根据以上负荷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高低压一次设备。

.选母线:

导体尺寸:63×8 单条,平放:995 见《发电厂电气部分》P343。

附表1

)

.选低压侧QF:

选Dk2—1000型,见《低压电器》P440 表2.41.1

~

高压侧选QF:

选SN10—10I,见《供电技术》P125

高压侧隔离开关:

选GN6—10/600—52,见《发电厂电气部分》 P346 附表7

隔离开关技术数据

互感器是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间的联络元件,用以分别向量仪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供电。

互感器的主要作用

1)隔离高压电路。互感器圆边和副边没有电的联系,只有磁的联系,因而是测量仪表和保护电路与高压电路隔开,以保证二次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扩大仪表和继电器的使用范围。例如一只5A量程的电流表,通过电流互感器就可测量很大的电流。

3)是测量仪表及继电器小型化、标准化、并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在10kV配电所设计的过程中,10kV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如果选择不当,就很有可能造成继电保护功能无法实现、动稳定校验不能通过等问题,应引起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10kV电流互感器按使用用途可分为两种,一为继电保护用,二为测量用;它们分别设在配电所的进线、计量、出线、联络等柜内。在设计实践中,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偏小的现象不在少数。如在一台630kVA站附变压器(10kV侧额定一次电流为36.4A)的供电回路中,配电所出线柜内电流互感器变比仅为50/5(采用GL型过电流继电器、直流操作),这样将造成电流继电器无法整定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继电保护用10kV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至少要按以下条件进行选择:一为一次侧计算电流占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的比例; 二为按继电保护的要求; 三为电流互感器的计算一次电流倍数mjs小于电流互感器的饱和倍数mb1; 四为按热稳定; 五为按动稳定。而对于测量用10kV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因其是用作正常工作条件的测量,故无上述第二、第三条要求;下面就以常见的配电变压器为例,说明上述条件对10kV电流互感器的选择的影响,并找出影响电流互感器变比选择的主要因素。

根据上述情况初步选用LFZJ1-3型电流互感器.具体参数如下:

电压互感器选择:型号:JDJ-10具体参数如下

:

6.高压侧继电保护选择及整定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按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规定:对电力变压器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2)绕组的匝间短路;

(3)外部相间短路引过的过电流;

(4)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5)过负荷;

(6)油面降低;

(7)变压器温度升高或油箱压力升高或冷却系统故障。

对于高压侧为6~10KV的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来说,通常装设有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如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大于~时,还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容量在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和400K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按规定应装设瓦斯保护(又称气体继电保护)。容量在4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台运行并作为其它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情况装设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及瓦斯保护在轻微故障时(通称“轻瓦斯”),动作于信号,而其它保护包括瓦斯保护在严重故障时(通称“重瓦斯”),一般均动作于跳闸。

对于高压侧为35KV及以上的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来说,也应装设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和瓦斯保护;在有可能过负荷时,也需装设过负荷保护。但是如果单台运行的变压器容量在10000KV?A及以上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每台容量在6300KV?A及以上时,则要求装设纵联差动保护来取代电流速断保护。

在本设计中,根据要求需装设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和瓦斯保护。对于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保护应装于下列各侧:

1)、对于双线圈变压器,装于主电源侧

2)、对三线圈变压器,一般装于主电源的保护应带两段时限,以较小的时限断开未装保护的断路器。当以上方式满足灵敏性要求时,则允许在各侧装设保护。 各侧保护应根据选择性的要求装设方向元件。

3)、对于供电给分开运行的母线段的降压变压器,除在电源侧装设保护外,还应在每个供电支路上装设保护。

*

4)、除主电源侧外,其他各侧保护只要求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而不要求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

5)、保护装置对各侧母线的各类短路应具有足够的灵敏性。相邻线路由变压器作远后备时,一般要求对线路不对称短路具有足够的灵敏性。相邻线路大量瓦斯时,一般动作于断开的各侧断路器。如变压器高采用远后备时,不作具体规定。

6)、对某些稀有的故障类型(例如110KV 及其以上电力网的三相短路)允许保护装置无选择性动作。 差动保护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应躲过变压器差动保护区外出现的最大短路不平衡电流 应躲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端线且变压器处于最大符合时,差动保护不应动作

由于车间变电所是三级负荷,变压器容量为500MVA 在选用保护时选电流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而不采用差动保护。

1 速断整定:Idz '

=Kk ×Imax=×=

Ks=

2

3

×=〈 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可使用低压闭锁保护。 2 过电流保护的整定: Idz '

'=

088.74185

.02

25.1??= KA 近后备保护的灵敏系数Km=18.2/4844.162

3

?= 〉2 动作时限:△t=

{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又称气体继电保护,是保护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一种基本的保护装置。按GB50062—92规定,800KV?A及以上的一般油浸式变压器和400K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的主要元件是气体继电器。它装设在变压器的油箱与油枕之间的联通管上。为了使油箱内产生的气体能够顺畅地通过气体继电器排往油枕,变压器安装应取1%~%的倾斜度;而变压器在制造时,联通管对油箱顶盖也有 2%~4%的倾斜度。

当变压器油箱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时,由故障产生的少量气体慢慢升起,进入气体继电器的容器,并由上而下地排除其中的油,使油面下降,上油杯因其中盛有残余的油而使其力矩大于另一端平衡锤的力矩而降落。这时上触点接通而接通信号回路,发出音响和灯光信号,这称之为“轻瓦斯动作”。

当变压器油箱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由故障产生的气体很多,带动油流迅猛地由变压器油箱通过联通管进入油枕。这大量的油气混合体在经过气体继电器时,冲击挡板,使下油杯下降。这时下触点接通跳闸回路(通过中间继电器),同时发出音响和灯光信号(通过信号继电器),这称之为“重瓦斯动作”。

如果变压器油箱漏油,使得气体继电器内的油也慢慢流尽。先是继电器的上油杯下降,发出报警信号,接着继电器内的下油杯下降,使断路器跳闸,同时发出跳闸信号。

7.防雷设计

防雷措施

?

1〉.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1)架设避雷线这是防雷的有效措施,但造价高,因此只在66KV及以上的架空线路上才沿全线装设。35KV的架空线路上,一般只在进出变配电所的一段线路上装设。而10KV 及以下的线路上一般不装设避雷线。

(2)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在架空线路上,可采用木横担、瓷横担或高一级的绝缘子,以提高线路的防雷水平,这是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防雷的基本措施。

(3)利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兼作防雷保护线由于3~10KV的线路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此可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绝缘子装以保护间隙。在出现雷电过电压时,顶线绝缘子上的保护间隙被击穿,通过其接地引下线对地泄放雷电流,从而保护了下面两根导线,也不会引起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书

. . 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控制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方向)班级:电控082 学号: 2008308235 学生:子弦 指导教师:景 职称:助教 2011年 8 月 22 日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对机械厂降压变电所进行的详尽的电气设计。 本文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及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等规,对机械厂降压变电所进行电气设计,尽量达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注意电能和有色金属的节约问题。 为了保证供配电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本文进行了如下操作: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和主结线方案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变电所一次侧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变电所进出线选择,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并附有参考文献以及主接线图,平、剖面,接地装置图。 本文采用文字叙述与图表相结合的方式,一步步推算相关数据,从而得到具体的结论,并作出判断。本文中负荷计算表、变压器一次侧设备选择表、短路计算结果表、变电所进出线和联络线表等均给读者以较为直观的印象,这些表都是对计算结果的总结,对于实际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改正! 作者 目录

一、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4) 1、负荷计算 (4) 2、无功功率补偿 (5) 二、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5) 1、负荷中心的计算 (5) 三、变电所主变压器和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1、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5) 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6) 四、短路电流计算 (6) 1、计算电路 (6) 2、确定基准值 (6) 3、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6) 4、10.5kv侧的短路电流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的计算 (6) 5、0.4kv侧的短路电路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的计算 (6) 五、变电所一次侧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7) 1、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7) 2、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8) 3、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8) 六、变电所进出线保护选择 (8) 1、10kV高压进线的选择校验 (8) 2、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8) 3、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选择校验 (9) 七、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10) 1、直击雷防护 (10) 2、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10) 附录、参考文献.................................................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 仿真分析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2班 学号:Z01114007 姓名:吴奇 指导教师:过希文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5年 1 月7 日

中文题目 基于Matlab 的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分析 一、设计目的 (1)加深理解《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 (2)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3)学习Matlab 仿真软件及各模块参数的确定。 二、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根据设计题目要求的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设计电路原理图; (2)利用MATLAB 仿真软件绘制主电路结构模型图,设置相应的参数。 (3)用示波器模块观察和记录电源电压、控制信号、负载电压、电流的波形图。 三、设计内容 (1)设计一个降压变换器(Buck Chopper ),其输入电压为200V ,负载为阻感性带反电动势负载,电阻为2欧,电感为5mH ,反电动势为80V 。开关管采用IGBT ,驱动信号频率为1000Hz ,仿真时间设置为0.02s ,观察不同占空比下(25%、50%、75%)的驱动信号、负载电流、负载电压波形,并计算相应的电压、电流平均值。 然后,将负载反电动势改变为160V ,观察电流断续时的工作波形。(最大步长为5e-6,相对容忍率为1e-3,仿真解法器采用ode23tb ) (2)设计一个采用双极性调制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主电路直流电源200V ,经由6只MOSFET 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与三相阻感性负载相连接,负载电阻为1欧,电感为5mH ,三角波频率为1000Hz ,调制度为0.7,试观察输入信号(载波、调制波)、与直流侧假想中点N ‘的三相电压Uun ’、Uvn ’、Uwn ’,输出线电压UV 以及负载侧相电压Uun 的波形。 四、设计方案 实验1:降压变换器 dc-dc 变流电路可以将直流电变成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称为斩波电路,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直流电。本次实验主要是在Matlab 中设计一个降压斩波电路并仿真在所给条件下的波形和数值与理论计算相对比。降压斩波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该电路使用一个全控型器件V ,这里用IGBT ,也可采用其他器件,例如晶闸管,若采用晶闸管,还需设置使晶闸管关断的辅助电路。为在V 关断时给负载中电感电流提供通道,设置了续流二极管VD 。斩波电路主要用于电子电路的供电电源,也可拖动直流电动机或带蓄电池负载等,后两种情况下负载中均会出现反电动势,图中用m E 表示。若无反电动势,只需令0m E ,以下的分析和表达式中均适用。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10KV变电所电气设计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题目 能动学院10kV变电所电气设计 2.原始资料 2.1 课题原始资料 工程概况地下室为自行车库,地上五层,集实验室、办公室、研究室等综合性建筑。框架结构,现浇楼板,共有南北两栋楼。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学院楼拟用两台变压器,一用一备,两路10kV电源进线引自校内10kV总配电所,变压器设在北楼一层的室内。现已建一台10/0.38kV变压器,另一台为二期工程,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引自校内10kV总配电所。在南楼设置总配电间,电源引自北楼变电所。本工程消防负荷(如排烟风机、消防电源、应急照明、防火卷帘等)、弱电电源、客梯电力等为二级负荷,其余照明、空调、实验用电等均为三级负荷。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分别引自两段低压母线)供电,消防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两路电源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三级负荷采用单回路供电。 电力负荷:

2.2 供电条件 (1)供电部门110/10kV变电所位于工程附近1.5km处,10kV母线短路电流为20kA,根据需要可提供给用户1路或2路10kV专线供电。 (2)采用高供高计,要求月平均功率因数不少于0.95。不同电价负荷,计量分开。如学校用电统一执行居民电价,公共建筑执行商业照明电价、非工业动力电价,工业企业生产用电统一执行大工业电价、职工生活用电执行居民电价。 (3)供电部门要求用户变电所高压计量柜在进线主开关柜之前,且第一柜为隔离柜。 2.3 其他资料 当地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为38℃,年最热月地下0.8m处最高温度平均值为25℃。当地年雷暴日数为35天。当地地质平坦,海拔高度为100m,土壤为普通粘土。 3.具体任务及技术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共1.5周时间,具体任务与日程安排如下: 第1周周一:熟悉资料及设计任务,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变压器选择。 周二:供配电系统一次接线设计,设计绘制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图。 周三:设计绘制变电所低压侧主接线图。 周四:设计绘制变电所低压侧主接线图。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清河门煤矿地面变电所部分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学位) 班级:电气10—1班 姓名:陈景辉 学号:100571010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本文是清河门煤矿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的设计说明。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该电力用户所处的地区供电条件、生产工艺和公用工程等用电负荷资料的分析。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 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关键字:电能;供电系统;变电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变电所主接线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对变电所主结线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变配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一次侧接线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二次侧接线方式 (4) 1.5 变电所主变压器运行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厂负荷计算的方法?7 2.1 工厂低压侧负荷计算?7 2.2?清河门煤矿负荷计算过程................................. 8 2.3 电容器的选择........................................... 10 2.4主变压器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践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表:清河门煤矿负荷表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X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2014.5.24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x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 1.工厂总平面图 图11—2××机械厂总平面图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2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 h。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74所示。? 表1-74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

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 kV 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 -15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5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6 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 MV 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种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6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70 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15 km。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5℃,年平均气温为26℃,年最低气温为-100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年最热月地下o.8m处平均温度为24℃。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雷暴日数为15。 5.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600m。地层以粘土(土质)为主;地下水位为3m。 6.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18元/kV A,动力电费为0.20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56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lOkV为800元/kV A 二、设计说明书 (一)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供用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供用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供用电系统课程设计 (报告书范例)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X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 1.工厂总平面图: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25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5h。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 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15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5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7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7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

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50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20km。 4.气象资料:本场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5o C,年平均气温为23o C,年最低气温为-8o 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o 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 o 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0C。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5.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以沙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1m。 6.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15元/kVA,动力电费为0.2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5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kV为800元/kVA。 四、设计任务: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下列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需包括: 1)前言。2)目录。3)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4)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5)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类型的选择。6)变电所主结线方案的设计。7)短路电流的计算。8)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9)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和校验。10)变电所继电保护的方案选择。11)附录——参考文献。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成绩: 姓名:谢杰 班级:电1201—4班 学号: 指导教师:杜立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25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2) 二本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2) 2 3.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类型的选择 (4) 4.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 计 (6) 5.短路电流的计 算 (7) 6. 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 验 (10) 7.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与校 验 (15) 8.心得体 会 (17) 9.参考文 献 (17)

摘要 本设计的题目为“某工厂10kV车间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0/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其中还对变电所的主接线通过CAD制图直观的展现出来。本次设计的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通过查找大量相关资料,设计出符合当前要求的变电所。本变电所对低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为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本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要求厂总负荷的月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短路电流的计算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 关键词: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接地装置,变压器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示例(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示例 一、设计任务书(示例) (一)设计题目 X 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三)设计依据 1、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1-3所示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 h ,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 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于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伏。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伏。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3所示。 表11-3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示例) 厂 房编号厂房 名称 负 荷 类 别 设备 容量 (KW) 需要 系数 Kd 功率 因数 cosφ P30 (KW) Q30 (Kvar) S30 (KVA) I30 (A) 1 铸造 车间 动 力 300 0.3 0.7 照 6 0.8 1.0

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合同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型号为LGJ-150 ,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2 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8 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 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7 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80 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25 km 。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C,年平均气温为23°C,年最低气温为-8°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一章供配电与电气照明系统概述 (2) 第二章照明系统的设计 (3) 2.1照明设计的负荷的选取与原则 (3) 2.2 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4) 2.3 照明的分类方式 (4) 2.4照明灯具的要求 (6) 2.5照度计算 (7) 第三章电气设备的选型 (10) 3.1 开关的选型 (10) 3.2 插座的选型 (11) 3.3 断路器的选型 (12) 第四章供配电系统设计 (13) 4.1 负荷分级 (13) 4.2 负荷计算 (13)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摘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13,14,15,16号楼总建筑面积33160平方米。由四栋楼组成一个教学楼系统,运用供配电照明的相关知识与实际的规范进行设计。根据本次供配电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设计方案考虑了教学楼作为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遵照建筑电气照明规范,民用住宅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电气消防规范以及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学校建筑功能的实际要求,来完成相关的设计,根据照度计算和负荷计算选取相应的配电箱,灯具,导线,以及断路器等相关的电气设备,并根据实际计算值选取相应的大小。教学楼由四个部分,在一层相互独立二层以上相互连接,本楼电源从室外埋地电缆引入楼总箱,再由总箱引出连入每个单元的层箱,由层箱引出至每一层的用户配电箱,一般照明为三级负荷,电压等级为380V/220V,三相五线制引至各配电总箱。 照明系统设计,其中包括照度计算、灯具的选择、照明干线、插座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以及导线的敷设方式。插座系统按高档住宅标准设计。插座回路与照明回路由同支路供电,一般插座安装高度为0.3米,潮湿场所应装设防潮、防溅型的插座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 关键词:照明设计;插座设计;照度计算;天正电气CAD。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报告001解析

1.某重型机械制造厂35KV总降变电所及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设计依据原始资料如下: (1)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2)生产任务、规模及产品规格:本厂承担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各附属厂的大型电机、变压器、锅炉配件制造任务。年生产规模为制造大型电机配件7500台,总容量为45万kw ,制造电机总容量6万kw ,制造单机最大容量为5520kV?A ;生产电气配件60万件。本厂为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重要组成部分。 (3)工厂各车间负荷情况及转供负荷情况如表1所示。 (4)供电协议: 1)当地供电部门提供两个供电电源,共设计者选用。从某220/35kV区域变电所提供电源,该变的所距厂南10km 。从某220/35kV区域变电所提供 电源,该变的所距厂南5km 。 2)电力系统短路数据如表2所示。 3)供电部门提出的技术要求: a)区域变电所35kV馈出线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时间为1.8s ,某变电所 35kV馈出线过电流保护整定时间为1.1s 。 b)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 c)在总降压变电所35kV侧进行计量。 d)供电贴费为700元/ (kV?A),每月电费按两部分电价制:基本电费为18 元/(kV?A),动力电费为0.4元/(kV?A),照明电费为0.5元/(kV?A)。 e)工厂负荷性质。本厂大部分车间为一班制,少数车间为两班制或三班制, 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2300h。锅炉房供生产用高压蒸汽,停电会 使锅炉发生危险,又由于该厂距离市区较远,消防用水需要厂方自备。 锅炉房供电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其中60%为一、二级负荷。 f)工厂自然条件: ?气象资料。年最高气温31O C,年平均气温20O C,年最低气温-27O C, 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1O C,年最热月地下0.7~1m处平均温度20O C,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样本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电1201-4 学生姓名:张桂芳指导教师(签名):杜立强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某制药厂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 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是在《供电技术》课程学完结束后的一次教学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或撰写论文的步骤和方法。围绕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工业供电系统和建筑供电系统电气部分设计计算能力,包括供电系统设计计算能力和电力设备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供电专业知识的认识水平。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供电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1、设计依据 1)电源和环境条件: 由石家庄热电集团热电四厂10KV双回路供电,正常情况下,一路工作,一路备用。热电四厂10kv 出线母线短路容量为200MVA,该路线路长为:架空

线采用高压架空绝缘线LYJ—3ⅹ150mm2,o长度1.2km,引至厂区北边,然后换用YJLV 型高压交 22 联聚乙烯电缆直埋至高压配电室内。热电四厂10kV 母线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整定为1.2秒。酵母生产厂变电所内设有两台变压器,容量待选。 2)其它条件 石家庄供电局要求在10KV电源进线处装设计量电费的专用仪表,要求厂总负荷的月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2。 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 总配电所周围无严重粉尘和腐蚀性气体。 3)负荷资料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指导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指导 第十章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和设计图样的绘制 第一节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设汁说明书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结束时必须提出的重要设计文件。在工程设计中,初步设计阶段结束时也必须编写出设计说明书,而施工设计阶段则不要求系统的设计说明书,必要的文字说明只作为施工图样的补充。 一、设计说明书编写的一般要求 1.必须阐明设计主题 1)首先必须说明设计的项目名称(设计题目)、任务要求及分工情况。 2)简要说明设计的依据,包括设计原始资料的摘要。 3)整个设计说明书要反映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或遵循的设计原则。 2.应突出阐述设计方案 1)要突出设计方案的选择比较。例如对变配电所的主结线方案,一般要求选2~3个比较合理的方案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从中优选一个最佳方案。 2)设计方案的比较要简明,分析要全面,论述要科学有据。 3.文字要精炼,计算要简明 1)说明书的文字叙述要开门见山,不要滥用修饰词;特别是写“前言”,要实事,切忌虚夸。 2)文字说明要精炼、准确,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讲究标点符号用法,避免语法、修辞和逻辑错误。字迹要清楚,力求工整,切忌写错别字。 3)选择计算要简明,力戒繁琐,尽量采用一目了然的图表形式。 4.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1)除“前言”或“结语”外,设计说明书的中间主体部分应尽量采用条款分明的形式,罗列叙述,或采用图表格式,力求作到条理清晰,叙述清楚。 2)要按照设计的顺序,安排好说明书的层次结构。前后之间既要层次分明,又要有逻辑联系。 3)设计说明书要统一编写页码,前面要编写“目录”。目录中的章节序号、标题及页码,均应与正文一致。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说明书,后面须列出“参考书目”。参考书目的格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应为:编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按1990年3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书名外可加书名号《》。例:介才主编· 《工厂供电设计指导》·:机械工业,1998。 二、设计说明书常用的层次格式 设计说明书常用的层次格式,如表10—1所示。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总结大全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的接线出现误操作的几率很大,所以本设计不予采纳。 10KV 10KV采用带有母联断路器的双母线接线的分析:详见110KV变电所一次负荷设计 1.个人课程设计总结 桑瑾电气0804 0801120407 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本次变电所所电气主接线课程设计。回想这十多天的努力,虽然辛苦,却有很大的收获和一种成就感。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在我们小组,我主要负责变压器选型以及短路电流计算,在电气主接线形式的确定中也发表了主要意见。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加深了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知识的理解,基本掌握了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步骤,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际工程中。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涉及了很多知识,知识的掌握深度和系统程度都关系到整个设计的完整性和完善性,正是这样有趣而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了我的兴趣,我会尽可能的搜罗信息,设计尽量合理的电气主接线,而这个过程,也是我学习进步的过程。因此本次设计不但是我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也锻炼了我查找资料、分析信息、选择判断的能力。 在之前的理论学习中,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各种信息了解不够全面,对于《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以及《发电厂电气部分》等专业可乘的知识不能联系起来,所学到的知识感觉都是分散的,不能融会贯通。而且以前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达到轻车熟路的程度。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熟悉和学习了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和各种计算。其中包括: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型、导体选择计算、防雷保护等。掌握了各种电气主接线使用条件、优缺点、接线形式。了解了各种电气设备的性能指标,校验方法,以及导线的选择。 在整个的程设计中,把遇到的疑问做了笔记,并通过各种资料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也希望带着这些疑问在学习中与其他同学讨论或请教来解决。除此之进行外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通过边做边学习及向同学、老师请教,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范围内的工作。 回顾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自己还有以下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勉励自己:虽说对整个设计过程中涉及的计算机基本的规范已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但因为初次做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对部分设备性能、使用方面了解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应通过多查阅各种相关资料来掌握;对于所学专业知识应多熟悉,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本次课程设计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自学的能力,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清河门煤矿地面变电所部分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学位) 班级:电气10—1班 姓名:陈景辉 学号:100571010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本文是清河门煤矿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的设计说明。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该电力用户所处的地区供电条件、生产工艺和公用工程等用电负荷资料的分析。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关键字:电能;供电系统;变电

前言 (1) 1 变电所主接线方式 (2) 1.1 对变电所主结线的要求 (2) 1.2 变配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原则 (2) 1.3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一次侧接线方式 (2) 1.4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二次侧接线方式 (4) 1.5 变电所主变压器运行方式 (5) 2 工厂负荷计算的方法 (7) 2.1 工厂低压侧负荷计算 (7) 2.2 清河门煤矿负荷计算过程 (8) 2.3 电容器的选择 (10) 2.4 主变压器的选择 (12) 实践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表:清河门煤矿负荷表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终极版)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404 姓名:张勇 学号:201209927 指导教师:王思华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5年7月17日

1.某轧钢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1.1设计依据 1.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52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5h。该厂除冶炼车间、制坯车间和热轧车间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l所示。 2.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6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电源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24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5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5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600MV 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5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40km,联络线电缆线路总长度为15km。 3.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40℃,年平均气温为25℃,年最低气温为-3℃,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6℃,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9℃,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当地主导风向为东风,年雷暴日数为25。 4.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300m,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 5.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20元/kV A,动力电费为0.3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4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 表1 轧钢厂负荷统计资料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学号: 专业(方向)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2011年 1月 7日

前言 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供配电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此次课程设计是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是一个实际的设计课题,能更好的让我们体会到实际的供配电系统是怎么回事。它涵盖了本书几乎所有的内容,包括全厂负荷统计,变压器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供电线路的选择,供电设备的选择,无功补偿等等,并要求画变电所主接线图。同时课程设计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可以巩固各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工厂供电电能分配等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编号、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本设计可分为八部分: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及补偿;变电所位置和形式的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防雷和接地装置的确定;附参考文献。 由于设计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本设计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敬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目录 1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1) 2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2) 3变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3) 4短路电流的计算 (6) 5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8) 6变电所进出线及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 (9) 7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13) 8变电所主接线电路图 (14) 9参考文献 (16)

供配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复习过程

供配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单层厂房供配电设计实训心得 单层厂房供配电设计实训心得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综合实训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后,需要有一个实践环节,强化所学内容。参加本综合实训,使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工程设计,使之进一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完善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并运用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掌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的基本内容及程序。根据设计任务书,对指定的车间进行电气设计。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车间的照明配电系统设计、动力配电系统设计与计算、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熟悉并能正确的应用有关设计规范。着重于知识的运用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和所学建筑供配电工程的专业知识进行电气施工图设计的能力,学会选择和确定电气设备的型号和规格,学会查找和运用有关设计手册和技术资料,为将来的工程设计或施工识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实训主要是设计单层厂房供配电,我认为工厂供电工作,不仅对电力工业是一种促进,而且对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生产与生活对电能供应的质量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电能传输与控制的中间枢纽,变电所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和控制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电能从区域变电站进入工厂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对电能进行控

制、变换、分配和传输等问题。而变电所就担负着这一重任,一旦变电所出了事故而造成停电,则整个工厂的生产过程都将停止进行,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工厂的供电工作要很好的为工业生产服务,必须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根据可靠性的要求,工厂内部的电力负荷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 负荷三种。一级负荷因突然停电会造成设备损坏或造成人身伤亡,因此必须必须有两个独立源供电;二级负荷突然停电会造成经济上的较大损失或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必须有两回路供电,但当去两回路有困难时,可容许有一回专用线路供电;三级负荷由于突然停电造成的影响或损失不大,对供电电源工作特殊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用户对电压、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高婷婷,林建华 成绩:

摘要 整流电路尤其是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电路,不仅用于一般工业,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及其他领域,因此对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和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电力电子电路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而且对工程实践的实际应用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因此调试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并对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电子,三相,整流

目录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3 设计方案 (1)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1) 3.1.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图原理分析 (2) ?3.1.2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2) ?3.1.3晶闸管的选择 (3) 3.2 保护电路的设计 (4) 3.2.1变压器二次侧过压保护 (4) ?3.2.2 晶闸管的过压保护………………………………………………4 3.2.3 晶闸管的过流保护………………………………………………5 3.3 触发电路的选择设计 (5) 4 实验调试与分析 (6) 4.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 (6)

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7 5 设计总结 (8) 6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属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更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他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通过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反复调试、训练、便于学生掌握规范系统的电子电力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150,10,0.5U V R L H ==Ω=为阻 感性负载。 1.写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的移相范围,并计算出直流电压的变化范围 2.计算α=60°时,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晶闸管平均电流和有效电流。 3.画出α=60°时,负载两端 d U 和晶闸管两端 1 VT U 波形。 4.分析纯电阻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以及加续流二极管电路的区别。 5.晶闸管的型号选择。 3 设计方案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汇总

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2015年 7 月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 电力工程与管理 班级 1201班 姓名 关海波 学 号 201211318 指导教师 杜露露

课程名称: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杜露露 班级:电力1201 姓名:关海波学号: 201211318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 - 0 - 1.1、设计要求 ............................................................ - 0 - 1.2、设计依据 ............................................................ - 0 - 1.2.1、工厂总平面图................................................... - 0 - 1.2.2、工厂负荷情况................................................... - 1 - 1.2.3、供电电源情况................................................... - 1 - 1.2.4、气象资料....................................................... - 1 - 1.2.5、地质水文资料................................................... - 1 - 1.2.6、电费制度....................................................... - 3 - 第二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 3 - 2.1、负荷计算 ............................................................ - 3 - 2.1.1、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 3 - 2.1.2、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 4 - 2.1.3、各车间负荷统计计算............................................. - 4 - 2.1.4、总的计算负荷计算............................................... - 7 - 2.2、无功功率补偿......................................................... - 9 - 第三章变电所位置与型式的选择................................................ - 10 - 3.1、变配电所的任务...................................................... - 10 - 3.2、变配电所的类型...................................................... - 10 - 第四章变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 10 - 4.1、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10 - 4.1.1、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 10 - 4.2、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 11 - 第五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 13 - 5.1、绘制计算电路........................................................ - 13 - 5.2、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 13 - 5.3、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 13 - 5.3.1、电力系统...................................................... - 13 - 5.3.2、架空线路...................................................... - 13 - 5.3.3、电力变压器.................................................... - 13 - 5.4 、k-1点(10.5kV侧)的相关计算....................................... - 14 - 5.4.1、总电抗标幺值.................................................. - 14 - 5.4.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 14 - 5.4.3、其他短路电流.................................................. - 14 - 5.4.4、三相短路容量.................................................. - 14 - 5.5 、k-2点(0.4kV侧)的相关计算........................................ - 14 - 5.5.1、总电抗标幺值.................................................. - 14 - 5.5.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 14 - 5.5.3、其他短路电流.................................................. - 14 - 5.5.4、三相短路容量.................................................. - 14 - 第六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6.1、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6.2、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6.3、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 1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