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地球仪和经纬网知识点:上册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地球仪和经纬网知识点:上册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地球仪和经纬网知识点:上册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地球仪和经纬网知识点:上册

七年级地理地球仪和经纬网知识点参考: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具体内容请看下文。?1.地球仪

?要求各小组观察小地球仪,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哪些不同?其作用是什幺?地球仪上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线和纬线的定义后,课件展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模型图

”,让学生用鼠标拖动名称(北极、南极、赤道、地轴、经线、纬线)到正确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线与纬线

?教师展示经线与纬线填充表格”,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探究经线的问题,一组探究纬线的问题,各小组发言人在讲台上用经纬网模型介绍本小组的结论,师生共同明确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表格的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3.半球的划分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⑴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为什幺?⑵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幺?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进而提出问题:为什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径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 3、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径线和径度。 2、纬线和纬度 三、教具 地球仪和活动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设计(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面同学们思考: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分别是多少? (同学回答,老师总结) 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 二、地球的模型(板书) 人们要认识地球,研究地球,最好是进行实地考察,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于是就依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此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板书)同学们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就是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 在地球仪上用颜色,文字,符号,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指图讲解)我们看用蓝色表示河流湖泊,用黄色表示山脉,文字表示名称,用符号表示国界,铁路等。 大家看(转动地球仪)地球每天自西向东的转动,是绕着一根轴在旋转,这根轴就代表地球的旋转轴——地轴(板书) 事实上,大家想一想,地球里会不会真有一根轴呢?不是的,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地轴穿过球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同学们看,指向北方的一点,叫北极(板书),指向南方的一点叫南极,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地轴和两极(板书) 同学们再看,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我们把它叫做纬线,而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我们就叫它经线,好,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纬线和经线,(配合地球仪来讲) 四、纬线和经线(板书) (用移动小黑板列表格对比纬线和经线。)

中国地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示意图;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纬度的确定方法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记住南北半球的划分,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南北半球。 4.通过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自然界物质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纬度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难点:纬度的划分。 教具:地球仪、投影仪、自制投影片、经纬仪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和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板书)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看图)看地球卫星照片(课本封底彩页)指出地球形状是球体。 (出示投影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讲述)众所周知,地球是个球体,但是古代人却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大锅,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很多自然现象表明了

地球表面是圆的,特别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状。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球状的地球照片,更是一目了然。 (想一想)有哪些现象证明地球是圆的? (出示投影片:人们从海边观察船从远处驶来或船离岸远去的现象)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地球是个球体,但它是不是绝对圆的圆球体呢? (看图)看《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示意图》 (谈话)地球半径是否等长?(结论:不等长,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所以,地球不是绝对圆的圆球体。 (板书)2.地球是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讲述)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只差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其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计算)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 2πR=2×3.14×6371千米=40030千米≈4万千米 (讲述)地球的体积非常庞大,人们难以真正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板书)二、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展示地球仪)讲述地球仪上各种颜色、符号和文字的含义。 (转动地球仪)让学生找出南北两极。 (黑板绘图)说明地球自转时是绕着地轴旋转的。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 (提问)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结论:没有,是假想的)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明正确方法:面对地球仪,让其自左向右(即自西向东)作逆时针转动。 (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4个方向。 (讲述)只知道东西南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充气地球仪若干个,学生准备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材料(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另备其他材料)、标有度数的卡片 教学方法:讨论、分组观察、比较、实验 课时: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在晴朗的白天可以看到太阳像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怎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只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个巨大球体的呢?今天我们能在自然界中找到那些证据证明地球是球体呢?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读图』读图1.1“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过程。 『分组活动』(1)在地球仪上模拟“海边看船”,记录自己的体验,去过海边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2)对比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3)观察图1.4月食照片,古铜色影子(即地球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状? 『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凭借这些证据能不能肯定地球是球形?为什么?(海天一色、站的高看的远等;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的结果可能相同) 『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图文和地球卫星照片,了解人类由猜想到实践,最后科学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设问』用那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仪和经纬网》知识点及习题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仪和经纬网》知识点及习题商务星球版 知识点 .地球仪 要求各小组观察小地球仪,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哪些不同?其作用是什么?地球仪上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线和纬线的定义后,展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模型图”,让学生用鼠标拖动名称到正确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线与纬线 教师展示“经线与纬线填充表格”,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探究经线的问题,一组探究纬线的问题,各小组发言人在讲台上用经纬网模型介绍本小组的结论,师生共同明确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表格的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3.半球的划分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⑴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

半球的分界线?为什么?⑵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利用演示动画“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及180°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以20°w和160°E?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化难为易,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展示“高、中、低纬度分布图”,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拖动备选答案到图中正确的位置上,如拖动的位置错误,备选答案则自动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课后练习题 .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D.经线和纬线 2.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 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设计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 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 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 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 (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 (事例 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 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 2. 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 6357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 4 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 6357 千米,赤道半径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地球仪和经纬网 同步练习

2019-2019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2地 球仪和经纬网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经度和纬度的递变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 B. 18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 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 D. 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 2.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B. 从赤道向两极,纬度数值逐渐减少 C.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如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读图,根据图中纬度和经度位置判断,甲地位于() A. 东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5.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向南方,应选择建在()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赤道 D. 本初子午线 6.地球仪上,下列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 A. 中、低纬度分界线 B. 东、西半球分界线 C. 南回归线 D. 北极圈 7.地球上的0°经线和0°纬线相比() A. 正好相等 B. 0°经线较长 C. 0°纬线较长 D. 0°纬线的长度大约是0°经线的两倍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A. 0°,180° B. 20°W,160°E C. 20°E,160°W D. 40°E,140°W 9.地球上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这点的地理坐标是() A. 160°E,0° B. 20°W,23.5°S C. 160°E,66.5°N D. 20°W,0° 10.不同纬度的地方,纬线长度是不同的,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 A. 10°S纬线 B. 30°N纬线 C. 15°S纬线 D. 0°纬线 11.读图,丙地位于(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和160°E(14)经线(15)纬线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 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⑤流星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

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 六三七一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释疑点:赤道周长的例证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出现在地球赤道附近。 辨误区:地球的平均半径 地球的平均半径不是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平均数。 基础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含义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2)地球仪的作用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释疑点:地球仪上的颜色表示 在地球仪上,有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各自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名称等。如用蓝色、淡蓝色来表示海洋,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例2】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仪上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解析: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的模型,有很多种类,有关于地形的,有关于政区的,在绘有世界政区图的地球仪上,有表示国家的符号和名称。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二课时) 教案(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二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 (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 1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巩固练习】 1.读东西半球图(1-3),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 洲的名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 ⑤ _________ ⑥ _________ ⑦ 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能使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画画、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在玩中学,在愉快的心情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经线、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实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讲解:因为地球太大了,人们一般不能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建立模型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新授: 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图片,学生对比手中的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都化作地理符号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 3地球仪上有地轴,能够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 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没有。 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理解地轴是倾斜的。 活动三: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

最新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课题】七上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找出经线的特点,并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重点) 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知道以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难点) 【教学模式】一案三环节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衔接过渡 自主探究 道以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 (多媒体展示自主探究一) 1、概念: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 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 ,制作了地球的 。 2、在下图中填出地球仪各部位的名称。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多媒体展示合作探究一) 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一样吗? (布置活动任务) 让学生转动地球仪,指出地轴、赤道、北极、南极。 教师先用多媒体归纳总结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点,然后问:刚才大家观察地球仪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地球仪上有许多线条?谁知道它们是什么线吗? (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二) 阅读课本7页内容填空: 1.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 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又称子午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独立阅读课本完成探究问题一,对不理解和不会的作出标记。 并用“小试牛刀1”来达到巩固的目的。 按小组交流地球和地球仪形状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互相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赤道、北极、南极。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设计的情境中进入经线、经度的学习。 独立阅读课本完成老师任务,对不理解和不会的作出标记。 (1、通过“子午线”的超级链接,观测子午线的动画,完成表格。) 1、通过观察 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通过思考正确理解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从图片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起到小结和过渡的作用。 通过自学让学生从书上了解有关经线和经度的简单知识

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与地球仪教案 新人教版

地球和地图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根据地球在月面上的阴影,推断大地其实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 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师总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教师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索科学,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课中作业 环节二 任务2 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出港,比较船在球体上和在平面上航行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 教师展示实验要求,分小组进行。

讨论实验结果:如果大地是平的,那么小旗就不会先消失,如果大地是圆的,那小旗会先消失。 列举实例1: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实例2:登高望远 实例3:发生日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形状。 课中作业 环节三 任务3 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2. 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哪些?(1)(2), . (3)(4)(5)。 3.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 4. 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是多少?约万千米。 5. 地球的表面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6. 什么是地轴?地球的。 7. 什么是南极?地轴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 在南极怎样定方向?南极是地球上的最端,所有方向都朝。 9. 什么是北极?地轴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10.在北极怎样定方向?北极是地球上的最端,所有方向都朝。 11. 纬线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周的。 (2)纬线有什么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3)纬度是怎样划分的?把最长的纬线(赤道)定为°。赤道以北划分为°,越往北数值越,称,用“”表示。赤道以南划分为°,越往南数值越,称南纬,用“”表示。 【结论:向南数值增加的是纬(S)。向北数值增加的是纬(N)。】 (4)纬度数值与纬线长短有什么关系?数值越大,纬线越。数值越小,纬线越。 (5)低、中、高纬度地区是怎样划分的? 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6)南北极点的纬度各是多少?南极为。北极为。 (7)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以°纬线(赤道)为界,把地球划分 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半球,赤道以北为半球。 (8)南纬、北纬与南北半球是怎样的关系?南纬度(S)全部位于半 球。北纬度(N)全部位于半球。 练习1:在图1中填写纬线数值、低中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 练习2:图2中,A、B、C、D四点,属于南纬(S)的是,属于北纬(N)的是。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位于高纬度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所在纬线最长的是,所在纬线最短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选择题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3.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4.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5.地球仪上的经线( )。 A.都是圆 B.长度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与纬线斜交 6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 A.正好相等 B.O°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C.0°纬线稍长 D.0°经线稍长 7.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8.下列地点中,既位北于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6°E B.30°N、161°E C.20°S、120°E D.80°N、159°W 9.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经度为180°的点有几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B.180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C.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东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位于东半球 11.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经线 C.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D.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12.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100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00千米,此时该人位于()。 A.原出发点 B.原出发点正北 C.原出发点正东 D.原出发点正西 二、填空题 1.零度经线叫,零度纬线叫。 2.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 3.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经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纬度。 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平方千米。 5.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地理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称为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的我们学习地球的地貌,了解地球表面地理事物分布,并且能够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状况、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地轴: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的穿过地球中心的,地球旋转的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两极。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南极与北极星位置相反。南北极分别代表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经纬网: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的变化规律:以赤道为分界线,越靠近两极的地方,纬度越大,相对应的是,靠近北极是北纬(N),靠近南极的是南纬(S)2.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无论向西向东,都以180°为终点。经纬网的划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⑤流星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

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2)地球仪的作用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释疑点:地球仪上的颜色表示 在地球仪上,有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各自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名称等。如用蓝色、淡蓝色来表示海洋,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国家,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等。 (3)地球仪的构成 地球仪主要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构成。 ①地轴:地球自转的固定轴。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总是成66.5°角。 ②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解析: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的模型,有很多种类,有关于地形的,有关于政区的,在绘有世界政区图的地球仪上,有表示国家的符号和名称。 答案:D 基础知识点三、纬线和纬度 (1)赤道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谈重点: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及其范围 人们规定,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2)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例3】下列关于纬度的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赤道开始,向北是北纬,向南是南纬 B.北纬用“S”表示,南纬用“N”表示 C.从赤道开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D.赤道的纬度是0° 解析:北纬的符号是“N”,这来源于“北”的英语单词“north”中的第一个字母;南纬的符号是“S”,这来源于“南”

七年级地理上册1_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3新人教版

地球和地球仪(3) 经线和经度 学习目标 1.在地球仪上识别出经线、本初子午线等地理事物 2.看图说出经线和经度的特点 3.说出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自学检测一 读图1.7,图1.10和地球仪回答: 1.什么是经线? 2.经线是什么形状? 3.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么? 4.0°经线又叫什么? 自学检测二 看自己的地球仪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的最小度数是多少?最大的是多少? 2.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如何区分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3.东经经线的度数排列有什么特点?西经经线的读书排列有什么特点? 课后复习 一.判断下列经线所属的东西半球: 5°W 10°W 15°W 165 °E 170 °E 175 °E 20 °E 50 °E 150 °W 80 °W 60 °E 120 °W 二.选择题 1.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方向的起点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与120经现构成经线圈的是( ) A.90° B.E 60 °W C.150°W D. 0 ° 3.东半球指( ) A.20°W以东至160°W以西的半球 B.160°W以东至20 °E的半球

C.180°W以东至0°经线以西的半球 D.任意经线圈平分的半个球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4)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 一.教学课时:2课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A.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B.经度、纬度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C.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的划分。 D.利用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某地位置。 2.难点: 地球在宇宙中空间位置及经纬线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及谈话法。 四.教具准备: 地球仪、地球经纬网仪、地球卫星摄影图片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b. 记住地球赤道的周长。 2.能力目标: a.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b.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找出重要的经纬线。 3.品德教育: 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及认 真思考、认真钻研学习的好品质。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课堂练习(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度假区仁泽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仪和经纬网课堂练习(无答案)(新 版)商务星球版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 1. 下列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本初子午线是经线中最长的 B.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 最大的纬度是180° D. 0 °经线是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界线 2. 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B. 本初子午线就是1800经线 C.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 本初子午线就是00经线 3?关于地球仪上的一些说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仪真实地反映了地球的实际形状 B、通过地心的地轴是地球的旋转轴是假想的,在实际的地球上是没有地轴的 C、地轴与球面有两个交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D地轴是倾斜的,但与赤道是垂直的 4.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都是半圆形 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所有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5?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是() A、两极 B 、地轴C 、纬线 D 、经线 据报道,2012年4月某日,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 )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 域维权。结合下图,回答各题。

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度假区仁泽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版) 商务星球版 9.由A点一直向北走会到达那里() A.回到A点 B. 到达赤道 C.到达南极点 D. 到达北极点 10?关于图中三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东半球 B.C 点位于西半球 C.位于低纬的只有B点 D.C 点位于低纬度 1.2地球仪和经纬网课堂练习(无答案)(新 6. 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A.a海域 B.b 海域 C.c 海域 D.d 海域 7. 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A.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 正南方向 &不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②地每天的日出时间总是比①地早 是() A.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 地壳运动 读“经纬网”图,完成各小题。 1小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 教案(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1) 认识并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准备一小地球仪。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方法:结合学生身边实际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读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课堂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承接谈活: (板书)、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活动)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