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第二章含答案

基础第二章含答案

基础第二章含答案
基础第二章含答案

单选题

1.我国的股权分置是指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证券交易所

上市交易,被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A

A:A股

B:B股

C:红筹股

D:法人股

2.股权分置改革是为解决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而采取的举

措,对于同时存在H股或B股的A股上市公司,由协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A

A:A股市场相关股东

B:H股市场相关股东

C:B股市场相关股东

D:股东大会

3.下面关于股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B:股票不属于物权证券,也不属于债权证券

C:股票的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

D:股票的账面价值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总是围绕其账面价值波动

4.优先认股权是指。A

A:当股份公司为增加公司资本发行新股时,原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认购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权利

B:当股份公司为增加公司资本发行新股时,原昔通股股东享有的按其持股比例、以市价优先认购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权利

C:当股份公司为增加公司资本发行新股时,原普通股股东享有的以低于市

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认购任意数量新发行股票的权利

D:当股份公司为增加公司资本发行新股时,原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按其持股

比例、以高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认购任意数量新发行股票的权利

5.研究和发现股票的,并将其与市场价格相比较,进而决定投资策略

是证券分析师的主要任务。C

A:账面价值

B:清算价值

C:内在价值

D:票面价值

6.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面额股票发行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股票的。B

A:账面价格

B:票面金额

C:清算价值

D:内在价值

7.我国《公司法》规定,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

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A

A:35%

B:45%

C:55%

D:65%

8.关于股票性质描述正确的是。D

A:股票所代表的权利本来不存在

B:股票所代表的权利的发生是以股票的制作和存在为条件的

C:股票是设权证券

D:股票只是把已存在的股东权利表现为证券的形式

9.是指注册地在我国内地、上市地在我国香港的外资股。C

A:S股

B:N股

C:H股

D:红筹股

10.我国(证券法)规定,社会募集公司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之一是向社会公开发

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A

A:25%

B:35%

C:45%

D:55%

11.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剩余资产在分配给股东之前,其支付顺序

为。C

A:清算费用、缴纳所欠税款、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清偿公司债务

B:清算费用、缴纳所欠税款、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职工的工资、清偿公司债务

C: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

D: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缴纳所欠税款、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清偿公司债务

12.下面关于境内上市外资股的阐述错误的是。B

A:采取记名股票形式

B:以外币标明面值

C:以外币认购

D:境内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之间不得进行B股协议转让

13.优先股票的特征不包括。D

A:股息率固定

B:股息分派优先

C:剩余资产分配优先

D:具有优先认股权

14.依据优先股票在公司盈利较多的年份中除了获得固定的股息以外,能否参与

或部分参与本期剩余盈利的分配,优先股票可以分为。B

A:累积优先股票和非累积优先股票

B:参与优先股票和非参与优先股票

C:可转换优先股票和不可转换优先股票

D:可赎回优先股票和不可赎回优先股票

15.下列财政、货币政策中,通常会造成股价上升的是。C

A: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

C: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买入证券

D:政府大幅提高税率

16.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

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以上通过。A

A:2/3

B:1/2

C:3/4

D:1/3

17.股东基于股票的持有而享有股东权,这是一种综合权利,其中首要的

是。A

A:可以股东身份参与股份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

B:公司资产收益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

C:优先认股权或配股权

D: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依法转让

18.某股份公司因2000年度出现亏损,董事会提议2000年度暂缓发放优先股

股息,待以后盈利年度一并发放。根据上述描述,可知该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属于。D

A:可转换优先股

B:参与优先股

C: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

D:累积优先股

19.经济周期循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显著,下面对经济周期变动影响股票价

格的环节描述正确的是。A

A:经济周期变动——公司利润增减——股息增减——投资者心理和投资决策变化——供求关系变化——股票价格变化

B:经济周期变动——投资者心理和投资决策变化——公司利润增减——股息增减——供求关系变化——股票价格变化

C:经济周期变动——供求关系变化——公司利润增减——股息增减——投资者心理和投资决策变化——股票价格变化

D:经济周期变动——公司利润增减——供求关系变化——股息增减——投资者心理和投资决策变化——股票价格变化

20.下面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A

A:调节税率

B:存款准备金制度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21.股票市场价格的最直接影响因素是,并且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

该因素而影响股票价格。A

A:供求关系

B:公司经营状况

C:宏观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22.决定股票市场价格的是股票的。D

A:票面价值

B:账面价值

C:清算价值

D:内在价值

23.股票的即理论价值,也是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B

A:清算价值

B:内在价值

C:账面价值

D:票面价值

24.发行价格高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溢价发行所得的溢价款应列为。A

A:公司资本公积金

B:股本账户

C:盈余公积

D:留存收益

25.股东虽然是公司财产的所有人,享有种种权利,但对于公司的财产不能直接

支配处理,所以股票不是。C

A:债券证券

B:证权证券

C:物权证券

D:要式证券

26.股票是把已存在的股东权利表现为证券的形式,它的作用不是创造股东的权

利,而是证明股东的权利。所以说,股票是。B

A:设权证券

B:证权证券

C:要式证券

D:资本证券

27.统计和确认参加本期股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为。A

A:股权登记日

B:股利宣布日

C:除息除权日

D:派发日

28.我国对个人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分红适用的利息税率为。C

A:10%

B:15%

C:20%

D:25%

29.股东权益的基本决定因素是。A

A:公司盈利水平高低及未来发展趋势

B:财务流动性

C:财务安全性

D:销售收入增长性

30.某股份公司因破产进行清算,公司财产在支付完破产费用后,其偿付的优先

顺序依次是。B

A:优先股股东、债权人、普通股股东

B:债权人、优先股股东、普通股股东

C:优先股股东、普通股股东、债权人

D:普通股股东、债权人、优先股股东

多选题

1.已上市流通股份具体又可分为。ABC

A: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票

B:境内上市的外资股

C:境外上市外资股

D:外资持股

2.优先股票的具体优先条件由各公司的章程加以规定,一般包括。ABCD

A:优先股票分配股息的顺序和定额

B:优先股票分配公司剩余资产的顺序和定额

C:优先股票股东行使表决权的条件、顺序和限制

D:优先股票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3.优先股票是一种特殊股票,它的存在对股份公司和投资者来说的意义

有。ABC

A:对股份公司而言,发行优先股票的作用在于可以筹集长期稳定的公司股

本,又因其股息率固定,可以减轻利润的分派负担

B:优先股股东无表决权,这样可以避免公司经营决策权的改变和分散

C:对投资者而言,由于优先股票的股息收益稳定可靠,而且在财产清偿时

也先于普通股股东,因而风险相对较小

D:在公司经营有方盈利丰厚的情况下,优先股票的股息收益可能会大大高

于普通股票

4.关于优先股票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

A:优先股票是指股东享有某些优先权利的股票

B:相对于普通股票而言,优先股票在其股东权利上附加了一些特殊条件,是特殊股票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

C:优先股票作为一种股权证书,代表着对公司的所有权

D:优先股票也兼有债券的若干特点。它在发行时事先确定固定的股息率,

像债券的利息率事先固定一样

5.普通股股东行使资产收益权的限制条件包括。ABCD

A:法律上的限制

B:公司对现金的需要

C:股东所处的地位

D:公司的经营环境

6.作为发起人的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认购股份

时的出资方式有。ABCD

A:货币

B:实物

C:知识产权

D:土地使用权

7.下面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中,通常会刺激股票价格上涨的因素有。

AC

A:股份公司进行股票分割

B: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政府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支出

D:政府大幅提升存贷款利率

8.关于股票收益性描述正确的是。BCD

A:股票的收益只来源于股份公司

B:其实现形式可以是从公司领取股息和分享公司的红利

C:其实现形式可以是资本利得

D:收益性是股票最基本的特征

9.下面属于国有股权的组成部分的是。AB

A:国家股

B:国有法人股

C:社会公众股

D:法人股

10.境外上市外资股包括。ACD

A:H股

B:B股

C:N股

D:S股

11.境内居民个人可以用从事B股交易。ABD

A:现汇存款

B:外币现钞存款

C:外币现钞

D:从境外汇人的外汇资金

12.国家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ABC

A:現有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时所拥有的净资产

B:现阶段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向新组建的股份公司的投资

C:经授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经济实体性总公司等机构向新组建股份公司的投资

D: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新组建股份公司的投资

13.我国按投资主体的不同性质,将股票划分为。ABCD

A:国家股

B:法人股

C:社会公众股

D:外资股

14.赋予股东优先认股权的主要目的是。AB

A:保证普通股股东在股份公司保持原有的持股比例

B:保护原有普通股股东的利益和持股价值

C:确保公司股份能足额认购

D:增加公司的募集资金

15.市场利率变化影响股票价格的途径包括。ABD

A:利率下降,利息负担减轻,公司净盈利和股息增加,股票价格上升

B:利率下降,对固定收益证券的需求减少,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股票价格上升

C:利率下降,其他投资工具收益相应增加,一部分资金会流向储蓄、债券等其他收益固定的金融工具,对股票需求减少,股价下降

D:利率下降,投资者能以较低利率借到所需资金,增加融资和对股票的需求,股票价格上涨

16.普通股票股东的权利包括。ABCD

A:公司重大决策参与权

B:公司资产收益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

C: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的权利

D:持有的股份可依法转让的权利

17.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包括。ABCD

A:公司经营状况

B:宏观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人为操纵因素

D:稳定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

18.股票收益主要来自。AB

A:股份公司

B:股票流通

C:利率的降低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

19.衡量公司盈利性的指标有。AC

A:每股收益

B:每股股利

C:净资产收益率

D:权益乘数

20.衡量公司财务流动性的指标有。ABC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

D:净资产收益率

判断题

1.优先股票在发行时就约定了固定的股息率,无论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水

平如何变化,该股息率不变。对

2.股票价格的变动通常比实际经济的繁荣或衰退领先一步,因此,股票价

格水平已成为经济周期变动的灵敏信号或称先导性指标。对

3.股票不是一种现实的资本,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措的资金,是公司

用于营运的真实资本。对

4.股票分割由于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现实的利益,所以通常会刺激股价下

滑。错

5.行使股票所代表的财产权,必须以持有股票为条件,股东权利的转让应

与股票占有的转移同时进行,股票的转让就是股东权的转让。对

6.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

相等,并且不允许发行无面额股票。对

7.从股票的发展历史看,最初的股票票面格式既不统一,也不规范,由发

行公司自行决定。对

8.永久性是指股票所载有权利的有效性是始终不变的,因为它是一种无期

限的法律凭证。对

9.记名股票是指在股票票面和股份公司的股东名册上记载股东姓名的股

票。对

10.股票不属于物权证券,也不属于债权证券,而是一种综合权利证券。对

11.设权证券是指证券所代表的权利本来不存在,而是随着证券的制作而产

生,股票就是一种设权证券。错

12.有价证券是财产价值和财产权利的统一表现形式。对

13.设权证券与证权证券的区别在于设权证券是权利的一种外在物化形式,

它是权利的载体,权利是已经存在的。错

14.股份回购通常会导致股票下跌。错

15.事实上,股票分割与合并通常会刺激股价上升。对

16.从理论上说,不论是分割还是合并,并不影响股东权益的数量及占公司

总股权的比重,因此,也应该不会影响调整后股价。对

17.增发是面向原有股东,按持股数量的一定比例增发新股。错

18.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收紧银根,使资

金供应趋紧和市场利率提高,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降。对

19.我国《公司法》规定,无记名股票持有者无权出席股东大会会议。错

20.股份公司赎回自己的股票,可以不注销。错

21.外资股按上市地域可以分为境内上市外资股和境外上市外资股。对

22.增发和配股一定意味着股价下跌。错

23.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

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对

24.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

平衡协商机制,消除S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是为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作出的制度安排。错

25.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是指股票发行后,股息率可以根据情况按规定进行

调整的优先股票,一般意义上的优先股就是指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票。

26.红筹股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在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上市但主要

业务在中内地或大部分股东权益来自中国内地的股票。错

27.外资股是指股份公司向外国投资者发行的股票,不包括向我国香港、澳

门、台湾地区发行股票。错

28.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以其依法占用的法人资

产向独立于自己的股份公司出资形成或依法程序取得的股份,称为国有法人股,国有法人股属于社会公众股。错

29.机构投资者在获取现金分红时不需要缴税。对

30.我国对个人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适用的利息税率为20%,目前

全额征收。错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最新 解剖学基础考试试题

解剖学基础考试试题总分100分 姓名班级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解剖学姿势: 翼点: 咽淋巴环: 体循环: 膀胱三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右心房共有三个入口()()(),右心室的入口()出口(),左心房的入口为左右各两个的(),左心室的入口()出口()。 2、鼻旁窦包括()、()、()、()。 3、上消化道包括()、()、()、()、()。 4、肘关节屈肘时()、()、()三点连线构成一尖朝下的等腰三角形,伸肘时三点成一条直线。 5、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 6、第1颈椎称为(),第2颈椎称为()。第7颈椎棘突较长,称为(),是计数()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平对()肋,是计数()的重要标志。 7、脑干自上而下由()、()、()三部分组成。 8、眼球内容物包括()、()、()。

9、耻骨弓之间的夹角称为()。两侧肋弓形成的夹角称为()。 10、呼吸系统是由()和()组成。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块骨不属于面颅骨() A 上颌骨 B 颧骨 C筛骨 D鼻骨 2、竖脊肌叙述错误的是() A为背部最长最大的肌肉B可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C受脊神经后支支配D属于背部的浅层肌群 3、脑的血液供应来自() A颈外动脉B椎动脉C锁骨下动脉D脑膜中动脉 4、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合并损伤后的表现为() A猿手B鹰爪手C手腕内翻D手腕外翻 5、心尖朝向( ) A左下方B左前下方C右下方D左后方 6、左右心室入口的瓣膜情况是( ) A右2左3 B右3左2 C左2右2 D左3右3 7、在成年人体内脾为( ) A免疫器官 B 消化器官C淋巴器官D造血器官 8、动眼神经支配() A外直肌B下斜肌C上斜肌D咬肌 9、骨的构造不包括() A骨质 B骨膜 C骨髓 D神经血管 10、当股四头肌瘫痪时,不能() A 伸小腿 B 伸大腿 C 外旋小腿 D 内收大腿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并改错。每题1分,共10分)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2、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 4、非制度化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 5、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6、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7、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教育现象。 答: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有三个规定性 ⑴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 ⑵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 ⑶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 4、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3)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他们的制约, 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他们; (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的增长;

最新《解剖学基础》标准(精品课件)

《解剖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 二、课程性质及任务: 《解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揭示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形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基本功能.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对象基本为初中毕业、基础较差等现实,采取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以案例教学为特色,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后续课程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着重讲述对后续课程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内容,适当介绍当前本课程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中职护理、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如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师可合作或独自制作微课、短视频等学生喜爱的信息教学方式解决普通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应的生理学知识和研

究进展。依据职业岗位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检验标准等。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一)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农村居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不怕苦累、爱岗敬业,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1。具备正确描述人体分布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毗邻关系。 2。具备全身主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3。具备人体器官的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概况的基本理论。 4。具有在活体能够识别重要体表标志,辨认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的能力. 5。具有熟练的解剖操作技能,能够系统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正常形态能力。 6.具有按系统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够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更多20XX年贵州事业单位招考信息请关注贵州中公教育贵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考试科目,中公卫生人才网对解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相关复习重点内容!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7.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8.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9.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1.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2.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4.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5.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第2章 晶体学基础(1)

第二章晶体学基础 1、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2、晶向、晶面及指标 3、晶面间距 4、晶面族 5、倒易空间以及倒易点阵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表达晶体周期性结构与它的点阵的各种概念;掌握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的标定,晶面间距与晶面夹角的表达;倒易点阵。 学习要点 ⑴⑵⑶(4) 晶体结构周期性与点阵。 7个晶系和14种Bravias空间格子。 晶胞,晶带,晶向,晶面,晶面间距,晶面夹角。倒易点阵 学时安排 学时----- 2学时

2.1、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2.1.1空间点阵(Space Lattice) 晶体结构的几何特征是其结构基元(原子、离子、分子或其它原子集团)一定周期性的排列。通常将结构基元看成一个相应的几何点,而不考虑实际物质内容。 这样就可以将晶体结构抽象成一组无限多个作周期性排列的几何点。这种从晶体结构抽象出来的,描述结构基元空间分布周期性的几何点,称为晶体的空间点阵。几何点为阵点。

结构基元 在晶体的点阵结构中每个阵点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包括原子或分子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在空间按一定方式排列的结构,称为晶体的结构基元。结构基元是指重复周期中的具体内容。 点阵点 点阵点是代表结构基元在空间重复排列方式的抽象的点。如果在晶体点阵中各点阵点位置上,按同一种方式安置结构基元,就得整个晶体的结构。 所以可简单地将晶体结构示意表示为: 晶体结构= 点阵+ 结构基元

2.1.2 基本矢量与晶胞 一个结点在空间三 个方向上,以a , b , c 重 复出现即可建立空间点 阵。重复周期的矢量a , b , c 称为点阵的基本矢 量。 由基本矢量构成的 平行六面体称为点阵的 单位晶胞。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角度 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社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 动; ②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 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③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个体: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 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3)综合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 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总之,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实际的教育教 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答: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 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①从广义上说,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②从教育综合性的定义出发,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 体社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 (2)学习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均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汇总

《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内皮: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此点称为麦氏点。 3.神经核:在中枢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4.膀胱三角: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黏膜光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5.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0分) 1.组成人体的最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构成人体器官的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骨的构造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口腔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5.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6.喉由数块喉软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成支架,周围附有喉肌,内面衬以黏膜构成,其中喉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勺状软骨。 7.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8.心得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蒲肯野纤维。 9.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10.腹腔干为一短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随即分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三支。 11.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 12.在12对脑神经中,感觉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锁骨下动脉和锁骨的后方进入腋窝,围绕在腋动脉周围。 14.根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点不同,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3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将人体分为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且和人体长轴平行的轴是(A)。 A、垂直轴 B、矢状轴 C、冠状轴 D、额状轴 2.主要分布于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上皮是(C)。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变异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3.人体最大的呼吸肌是(C)。 A、肋间内肌 B、肋间外肌 C、膈肌 D、腹肌 4. ┽2正确的描述是(B) A、右下颌第一乳磨牙 B、左上颌侧切牙 B、右下颌第一磨牙 D、中切牙 5.识别空肠起始的标志是(B) A、十二肠大乳头 B、十二指肠悬肌 C、十二指肠球部 D、十二指肠小乳头 6.下列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的细胞是(B) A、I型肺泡细胞 B、II型肺泡细胞 C、肺巨噬细胞 D、尘细胞

教师考编必备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背诵版)

2018教师考编必备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背诵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 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 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 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 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 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 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 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 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 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 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 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 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 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 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 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答案) 一、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学校教育 3.教育措施 4.负向功能 5.隐形功能 6.西奥多·舒尔茨 7.利托儿诺,本能 8.孟禄,模仿 9.生产劳动 10.古代社会的教育 11.诗、书、礼、乐、易、春秋 12.奴隶社会 13.张之洞 14.葵卯学制 15.1763 16.保罗·朗格朗 二、单项选择 1. B.1995年 2.A.奴隶社会初期 3.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教育学基础原版

教育学 1.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重要标志。 3.据古籍记载,我国早在虞舜时代就有被称为“庠”的类似教育机构。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教育学还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或教育现象的描述,散见于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一些政治、哲学、伦理学、宗教甚至文学著作中。(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启发式教学”(3)孟子,所著《学记》被称为是“教育学的雏形”,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仅1229字(4)在西方,罗马的昆体良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学理论家,《雄辩术原理》(5)中外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仍然只是他们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的一部分,其中的论述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在更多问题的分析说明上,由于时代的局限,往往还停留在感性认识或简单的形式推理上,简洁、直观、朴素是其共同特征。他们这种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描述还未形成系统的教育学理论。 5.教育学形成阶段:(1)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单独一门学科提出来的是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他在《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中把教育学理解为“指导阅读”的科学(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他的“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学从哲学著作中分化出来的标志(3)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思想体系,“白板论”(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5)瑞士教育实践活动家和教育理论家裴斯塔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6)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起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先后进行了4学期(7)赫尔巴特不仅继承了康德的哲学和教育学讲座,而且第一个进行了教育学科学化的努力,《普通教育学》,他以伦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目的论,以心理学为根基建立教育方法论,并创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赫尔巴特本人被称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6.教育学理论的发展:(1)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人的教育》,第一个创办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幼儿园(2)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识教育的对象》(4)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教育论》(5)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主要理论代表杜威,首次提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他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劳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6)布鲁纳1960年出版《教学过程》,强调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的能力培养、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发现法”学习(7)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理论起主导作用”的教学三原则 7.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1)在中国,教育学作为独立的科学体系是从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译介开始的,最早是1882年颜永京的《肄业要览》(2)1901年王国维翻译的日本樱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3)1929年由杨贤江(笔名李浩吾)首先写出了第一部以《新教育大纲》为书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4)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成为中国教育理论界必备的教科书和指南,其影响之深和影响时间之久,还没有一本其他教育学专著可以与它相比拟。 8.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问题 9.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如阶级性、综合性等特征(2)教育学还具有理论性的特点(3)教育学具有实践性特点 10.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3)描述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4)“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二)教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统计法、历史法、比较法 1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教育学的知识是每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每位未来的教师步入教育领域时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教育学既是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也是体现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2)教学上我们现在还常提到“启发式”教学,启发的理论就是由孔子总结他的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是他首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意义:首先,学习教育学有助于理解教育事业在社会整体系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通过学习教育学,提高对教师的认识,增强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兴趣;再次,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教师及时总结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最后,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学科课程。1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套复习提纲(重点版)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套 复习提纲(重点版)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5、教育起源于劳动 (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 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

(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 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 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 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 1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不属于内脏的是() A.心 B.肾 C.肺 D.子宫 2.内含多种酶,可以促使物质氧化并释放能量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B.中心体C.线粒体D.高尔基复合体 3、内皮分布在:() A.食管腔面B.气管腔面C.心脏腔面D.胃腔面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 A.血管B.消化道C.腺体D.呼吸道 5.食管上皮为() 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单层扁平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6.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中心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7.胃底腺的主细胞能分泌() A.盐酸B.内因子C.胃蛋白酶D.胃蛋白酶原 8.肱骨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A.外科颈B.桡神经沟C.肱第一肋软骨骨大结节D.三角肌粗降9.符合颈椎特点的是() A.有横突孔B.棘突长,水平后伸C.椎体较大D.横突有关节面10.胸骨角平对() A.第一肋软骨B.第二肋软骨C.第三肋软骨D.第四肋软骨11.与正中矢状位有关的方位是() A.内和外B.前和后C.上和下D.内侧和外侧 12.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前面的韧带是( ) A.棘上韧带 B.棘间韧带 C.后纵韧带 D.前纵韧带 13.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的()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14.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 A.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B.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C.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D.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15.在吞咽时遮盖喉口的结构是() A.甲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环状软骨 D.会厌 16.喉腔炎症易发生水肿造成呼吸道阻塞的部位是( ) A.喉口 B.喉前庭 C.喉中间腔 D.声门下腔 17.关于胃的分部正确有是() A.胃底、胃体、贲门、和幽门 B.胃底、胃体、贲门部和幽门部C.胃小弯、胃大弯、贲门部和幽门部 D.胃底、胃体、幽门窦和幽门管18.食管的第二处狭窄在( ) A.起始处距中切牙10CM B.穿膈处距中切牙30CM C.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D.与胃相接处距中切牙20CM 19.没有结肠带的肠管是( ) A.横结肠B.肓肠C.直肠D.升结肠 20.下列关于女性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 )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考试科目,我们对解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相关复习重点内容!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7.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8.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9.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1.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2.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4.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5.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6.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 (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效率地进行高中生物复习,分类整理基础知识点至关重要,下面是X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点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 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 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

教育学 第二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练习题 一、填空题 .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和。 .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世纪年代提出的,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年颁布的“”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至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世纪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人提出。

二、单项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年年年年 .学校教育产生于()。 .奴隶社会初期.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原始社会末期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特点。 .严格的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教育目标明确.鲜明的阶级性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班级授课制首行于()。 世纪的欧洲世纪的亚洲.世纪的亚洲世纪的欧洲 .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提出的时间是()。 .年.年.年.年 .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的观点属于()。 .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需要起源论.生物起源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属于()。 .需要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利托尔诺.斯金纳 .孟禄.沛西·能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五经.自然科学.六艺.四书 .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 .赫尔巴特.夸美纽斯.凯洛夫.柏拉图 .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 .明代.汉代.清代.唐代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 .儒家文化.墨家文化.宗教文化.道家文化 .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孟禄.利托尔诺.保罗·朗格朗.斯金纳

教育学 电子版整理版

●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不凌节而施 ◆长善而救其失 ◆禁于未发 ◆教学相长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 同的教育内容。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 育思想。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 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早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反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主张新的“三中 心”(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杜威,现代教育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赫尔巴特明确地提出“教育性的教学”原则。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 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 任何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 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131)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外部分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或学习兴趣分组 第二章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化的“物化” 3.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 2.教育可以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 1)教育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奠定群众基础 2)教育为国家的政治民主提供人才基础 3.教育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形态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

解剖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3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名词解释 解剖学基础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i?血液循环 2?尼氏体 3?结肠 4胸膜 5. 微绒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中,占全血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的寿命为_____________ ,衰老的红 细胞被肝、脾、骨髓等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 所吞噬。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的传导系统是特殊分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功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持心正常的节律性活动。心的传导系 统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在鼻腔、口腔 与咽部相通的部位,共同围成一个淋巴组织环,称为咽淋巴环,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可分为四部分: 与__________________ 。 5.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 ______________ 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有四个腔,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分为左心和右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