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简析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简析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简析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简析

设计与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客流简析

周 淮 王如路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摘 要 上海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已超过10年,2号线、3号线投入使用近5年。10多年来,上海轨道交通

逐步建立起一套安全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根据历年客流数据结合实际运营生产情况,对客流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影响客流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客流研究的结果既可以为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又可为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部门及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资料。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量 分析 

预测图1 轨道交通1,2,3号线走向示意图

1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概况

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1995年4月10日开通,运营时间已经超过10年。10年间,上海轨道交通整体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运营线路从开通之初的1条发展到目前4条,累计输送乘客23亿人次,到2005年年底运营线路将达到5条线,运营里程也将从开通之初的16.365km 达到112km ,日均客流量也从开通之初的24万人次,提高到现在的160多万人次。除5号线(5号线有11座车站约17km ,日均客流2万多人次)外,目前3条运营线路长达77.4km 计57座车站,线路布置示意图见图1。1号线北延伸于2004年年12月28日开通,在车辆严重匮乏、发车间隔12min 的情况下,北延伸日均客流仍保持15万人次以上。“五一”期间,3条线(1、2、3号)的最大日客流超过203.3万人次。自进入2005年以来,3条线路的客流量继续稳定增长,与2004年相比,日净增客流30多万人次。客流稳定高速增长使3条线的运营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早晚高峰时间段列车超载严重,据现场测算,每节车辆乘客超过450人,列车满载率超过130%,1号线北延伸部分区间的满载率甚至达到161%以上,车厢内已经变得十分拥挤,一列六节编组的列车在1号线早高峰时间段的载客可达2500人以上。这种拥挤状况近期尚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只有在列车数量充足,实施大编组、小间隔的客运组织后,高峰时间段的拥挤状况有望得到较大改善和缓解。由于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相比,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环保等特点,随着人们对地铁这一新型交通工具认识的不断加深、运营设施的完善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出行者会选择地铁这一安全畅达交通工具,它现已成为市民出行

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大容量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和优势正初步显现。10多年来逐日客流分布情况见图2。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安排,在2007年将建成230km 的轨道交通线路,2010年将

建成410km 的线路,预计日客流将达到600万人次以上,轨道交通客运量在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达到35%以上。届时,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与纽约、伦敦等城市的规模并驾齐驱,超过巴黎、莫斯科、东京、波士顿、马

图2 1995年~2005逐年日客流分布情况德里等城市,客流量也将仅次于莫斯科地铁。

在轨道交通基本路网形成后,线路间将形成换乘和部分设施空间的共享,以实现线路之间的方便换乘和资源共享。但当个别线路因故处于非正常运营状态后,换乘站和不同线路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并有可能将一条线路上的故障放大到其他线路上。为确保建成后的大规模轨道交通网安全高效运转,应及早进行这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客流分布特点的分析,不断完善客运安全管理体系。轨道交通的发展引导着城市布局,改变着市民出行的习惯,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针对客流量以及对客流影响的因素分析研究,不仅对客流预测和组织,加强客流管理,提升客运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更深入地进行投资回报分析,为交通规划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资料,提高客流预测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客流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2 客流分布特点及分析

根据对过去10多年来地铁客流的统计分析,上海轨道交通客流分布有许多明显的规律和特点,主要规律和特点有7个方面,下面逐一介绍。2.1 地铁运营以来客流变化趋势

总体来讲,10年来上海地铁呈稳步快速增长趋势,但因票价调整因素,客流曾在长达一年多时间里出现明显走低现象。根据地铁客流量与时间的关系,可将10年来的客流发展情况大致分成三个大阶段,见图3

。图3 十年来逐年日均客流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1995年的地铁1号线开通~1999年2月,持续约4年时间。在此期间,客流量总体上呈稳步小幅度上升的态势,处于缓慢上升通道,日均客流从20万人次缓慢增加到40万人次左右。

第二阶段:1999年3月~2000年底,持续约22个月的时间。总体上,客流呈下降趋势。1999年的客流比前两年都低,日客流从年初未调价前两个月的36.4万人次,很快地下降到调价后的28.86万人次,与之前相比,客流下降了7.7万人次。第三阶段:2000年12月~现今,这一阶段已经持续了5年的时间。在此阶段的客流绝对增长量和增长速率远大于第一阶段。随着2、3号线开通,轨道交通局部网络优势初步形成,客流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日均客流从2000年上半年的27.49万人稳步增加到现在的160多万人次。今年客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5%,在线路进行增能后,预计客流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若无调价或其他重大情况的改扮,据此推算,今年的客流量预期将达到5.8亿人次。2.2 新老线路客流分布特征刚投入使用和运营多年的线路,其客流分布特征截然不同。当一条新线路投入使用的当年,正式投入使用前后的客流会有较大差异,全年的客流一般呈双峰分布。开通前,客流量围绕一个较低的期望值上下波动;正式开通后,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客流,客流逐步呈稳步上升态势,开通年的客流波动较大,可达20%~30%。当线路投入运营几年后,客流一般呈稳定增长的特点,年内的客流量一般近似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客流不均衡系数一般小于15%。1995年4月1号线开通,2000年6月2号线开通后,2号线的全年客流和1、2号线全年总客流明显呈双峰分布,见图4a 和4b ,而其他年份的客流多近似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2.3 客流波动周期

客流波动周期与现行工作制度紧密相关,在全年客流分布中存在着一个近似7d 的客流波动周期,2005年第3、4月份3条线路的客流变化情况见图5。图中较低客流为星期日,较高客流为星期五,

7d 为一个小得客流量波动周期非常明显。在没有

新线路投入的情况下,日常客流波动(σ/μ)一般在10%~15%之间。1995年地铁开通之初,周末客流

量明显高于日常,星期天的客流量最大,但自1999

年之后,星期五的客流量最大,比平均客流超出10%以上,反而周末客流较低,星期日的客流成为最低,比平均客流低8%~15%,星期一至星期四的客流量不相上下,见图6

图5 2005

年第3、4月份3条线客流变化情况

图6 历年来一周的客流变化历时曲线

2.4 客流高峰、低谷与客流密度

一年中,上半年的客流量一般比下半年低,1、2、6月份的客流量与其他月份相比较低,但在7月份

之后,客流量开始明显持续走高,直到年底。下半年

客流一般约占到全年总客流量的52%~55%。全年最大月度客流基本发生在10月份,年中最高日客流基本上是在“十一”期间创下的。一年中的最小客流基本发生在春节期间,农历年三十往往会是一年中的客流量最低点(2003年非典期间除外)。“五一”和“十一”的长假期间客流量增加较明显,比日常增加20%~40%的客流量。由于众多原因和客观因素,电动列车的数量不足,列车的运能和时间间隔不能及时满足乘客需要。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间段,列车车厢内已变得十分拥挤,不少乘客不能及时登乘上列车而被滞留在站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

服务质量下降。在目前车辆不足和发车间隔的情况下,3条线在早晚高峰单向断面客流已达到4.18万/h 、3.18万/h 、1.96万/h ,早晚高峰时间段4个小

时的客流量约占全天客流量的40%,3条线的单线最大日客流已经达到109.5万(1号线33.4km )、66万(2号线19.2km )、35万(3号线25km ),线路最大客流密度已经达到3.28万人次/km 、3.44万人次/km 、1.4万人次/km ,线路平均客流密度达到2.44万人次/km 、2.64万人次/km 、1.1万人次/km ,2号线的线路客流最大。在目前列车发车间隔为3min 、3.5min 、5.5min 的情况下(设计最终发车间隔为2min ),断面客流和客流密度已经赶上或超过世界地铁发展成熟城市的数据,正与香港地铁和莫斯科地铁靠近。据线路实地统计计算,早高峰时间段1号线北延伸部分区间单节车辆的乘客竟达到500人左右,所载乘客数量远超过车辆设计超员定员410人的水平。2.5 轨道交通网络效应单一线路不能对客流形成很好的吸引。在2000年前,地铁刚开通之际,客流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增加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较小。在2、3号线投入运营后,线路间形成了有效换乘,线路之间出现相互推动效应,路网对客流量的提升和推动效应开始显现。2001~2004年虽然没有新增线路,但年客流量平均增加了6400万人次,年平均增幅超过20%。2001年之前,1号线单线最大客流为1.08亿人次,2004年1号线客流量已达到2.28亿人次。线路成网后,对客流增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4年来的客流迅速攀升,2004年3条线路的客流量已超过4.7亿多人次,网络效应日趋明显,尤其是2、3号线对1号客流的推高更为明显。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4年来,1号线的客流量几乎严格地等于2、3号线客流量之和,逐年客流攀升情况及3条线客流关系见图7和图8示。2.6 客流构成

根据6年来对乘客的随即抽样调查分析得知,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主要构成为青壮年。年龄段在21~40岁的乘客约占到总客流的70%以上,41~50岁的乘客约占到10%以上,余下的由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构成,约占15%左右。乘坐地铁的主要目的:上下班的占37%,因公办事的占31%,上学的占11%,余下的20%左右主要是私人购物、访亲观

图7 

逐年客流量发展情况

图8 3条线路客流比例关系

光和其他。上下班和上学的这两部分乘客占总客流量的近50%。历年所作的抽样调查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乘客,与实际客流构成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多次随即抽样表明上述比例变化不大。1、2号线客流既有生产性客流,又有生活性和观光性客流,3号线基本上属于生产性客流,在工作日客流比较大,但在节假日的客流反而较低。2.7 一卡通与单程票比例

根据AFC 统计计算,从2001年开始,乘客使用一卡通的比例逐年增高,使用比例由当年的14%左右快速提高到2005年的50%~60%。由于一卡通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磁卡,公共交通都可使用,用途广泛,使用方便,进入地铁节时可省不少买票时间,越来越受到乘客的认可,经常乘坐地铁的乘客中使用一卡通票的乘客占大多数。单程票的使用范围不及一卡通,且属于接触式的磁卡,乘车前乘客需要预先买票,不及一卡通方便,其使用比例已经从2001年时的75%~84%的使用率逐步降低到目前的40%左右,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有理由相信,在所有轨道交通线路较好地实现了一票换乘后,持一卡通的乘客比例还有上升空间,而单程票所占比例会继续下降。

3 影响客流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对多年运营经验分析,发现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与社会经济宏观因素有关,而且与政府政策导向、轨道交通路网形成、票价因素、线路走向、建设技术标准和技术水平、运营服务水平、节假日、重大时间和沿线重要活动、天气状况等有关,他们都会对客流在带来不同程度长期和短期的影响。3.1 社会宏观因素

主要包括人口、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政府政策、人们的价值观念、交通服务供给状况等几方面。

(1)人口因素 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结构与分布状况、现状及变动趋势(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等。轨道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引导和影响十分明显,引导着人口分布和变化。上海是一座特大型城市,2004年年底常住人口1343.8万人,流动人口超过400万人,拥有1800万人口总量的高密度城市是为大客流提供了坚实基础。徐家汇地区的市容市貌10多年间焕然一新,现已成功成为上海城市副商

业中心地带。它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轨道交通的发

展,变当年的低矮破旧建筑为现在的高楼大厦。1号线南延伸至莘庄段于1997年开通后,莘庄范围内的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线路两侧的房地产日益繁荣,形成了一幅恢宏的地铁房产带,引导着城市居民住房的布局,有力促进当地交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及价值观念 一般情况下,出行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直接影响到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对城市整体而言,人均收入及消费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交通总量及不同交通工具间的分配。自1995年的10年间,上海市G DP 翻了一番多,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到1100多亿元。地方财力的极大提升为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更多资金,有利于轨道交通路网可早日实现。与此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33倍(见表1),而轨道交通票价基本未做大的调整,居民收入增加速度比票价增加速度快,也就是说,在目前的票价情况下,乘客乘坐轨道交通得到了更大经济实惠。然而,人们的价值观对出行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工作出行时间和效率、居所选择、出行舒适感等方面的价值判断等直接影响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在人们通过对交通工具进行比较、判断、决策后,选择哪一种交通方式适合自己。地铁里2min 可行驶1km 多的路

程,不像地面交通那样容易受到干扰。最简单的例证就是从莘庄至火车站乘坐公交车可能需要1~2 h,而乘坐地铁后仅需要0.5h即可,可以节约乘客大量的时间,节省大量的体力消耗。1号线北延伸开通后的情况更是如此,很多乘客宁愿多等上十几分钟乘坐地铁,而且明知道车厢内已经十分拥挤,但还是选择地铁这一安全准时的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对市民的吸引力日趋明显。

表1 上海财经统计指标摘选及轨道交通客流量

年份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市民可支配收入/元218271721171812883132501486716683市G DP总量/亿元4551.154950.765408.766250.817450.27客运量/亿人次0.65 1.34 2.8 3.57 4.05 4.72

(3)政府政策和交通服务供给状况 政府对交通工具的管制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及公共服务的价格政策等因素对轨道交通的客流及交通总量有直接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后,上海市政府就大力改革公共交通,进入本世纪后,针对日益恶化的道路交通状况,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发展大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2002年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中,已经明确了轨道交通的定位,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主体,发挥大容量、快速交通优势,承担中长距离的出行。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全力建设轨道交通。政府政策对轨道交通的明显的倾向性,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轨道交通的基本网络,使市民享受到快速、安全、便捷的轨道交通。城市的整个形态、工商业和居住区的布局对交通量有直接影响,还包括城市交通现有交通结构、能力、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工具价格比例情况、舒适程度、方便情况、发车频率、换乘情况、履行时间、安全准时等情况。地铁的大容量、小间隔、准时、安全、节省时间等优势其他交通工具难以比拟。

3.2 票价因素

票价历来是杠杆,客流对票价高低十分敏感,票价对客流影响程度大而且直接,但票价有一个相对的临界点,可以通过调整票价对客流直接构成吸引和分流作用。调低票价,可充分吸引客流,调高票价,会抑止或失去一部分经常乘坐地铁的客流,将其分流到其他交通方式上。当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工具的性价比彰显优势时,客流仍将回归,但恢复到原有客流水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表2是三条线开通后的票价调整情况。

表2 三条线票价调整情况

1号线时间段票价(元)备注

1994年10月~1995年4月9日5观光票

1995年4月10日~同年11月30日1,2,34月10日一期工程正式开通1995年12月1日~1997年6月30日2单一票价

1997年7月1日~1999年2月28日2,3

1999年3月1日3,4,5AFC系统开通,按里程计费之后2,3,4,5,6与2号线换乘后按里程计费

2号线1999年10月5观光票

2000年6月11日2,3AFC系统开通

2000年8月10日1,2,3,4,5,6过江段1元,1、2号线一票换乘2001年11月1日2,3,4,5,6取消1元票价

3号线2000年12月28日2,3试运营,人工售票,9站2元。2003年11月1日2,3,4,5AFC系统开通

(1)调低票价效应 1995年4月10日正式开通前,1号线采用统一的5元观光统票,客流保持在4万人次/日左右,在正式开通后,采用较低的票价后,日客流迅速窜升到20万人次以上,之后客流围绕24万多人次波动。同年12月1日至1999年2月底,3年多的时间里采用较低的票价,客流稳步攀升,日客流保持在25~40万人次。2号线于2000年6月开通,之前实施统一5元的观光票价,日客流

量一般在3万人次以下;6月11日开通后,采用2~3元的票价,使日客流在2个月内快速上升到8万多人次;8月10日过黄浦江段采用1元车票,使得乘坐地铁的性价比极具优越性,过江段的客流迅速上升,2号线的日均客流立即达到10万人次以上,直至15万人次。与此相反,1号线因票价相应提高而一直呈现较低迷。2000年1、2号线客流情况见图9

图9 2000年1、2号线的客流变化情况

(2)调高票价影响及调高票价的临界点问题 1999年3月地铁1号采用AFC 自动售检票系统使用后,实按里程计价。改变原来计费办法后,票价相对提高,较长时间内客流量一直呈较明显的低迷状态,影响时间超过20个月。1999年调价后的10个月与调价前的2个月的相比,日均客流回落了7.7万人次,调价后的日均客流比起1997和1998年的客流还要低。进入2000年后,1号线客流量继续呈低迷趋势,直到2000年年底,1号线的客流量才恢复到调价前的水平,影响时间持续20多个月。因此,票价的大幅调高对客流量呈明显的抑止作用,见图10

。图10 1997~1999年因调整票价而引起的客流变化情况

尽管调高票价对客流产生一定的抑止和分流作

用,只要适时、适量调幅并控制在临界点内,调高票

价对客流量的影响较小。但当票价调高超过临界点

时,对客流量的打击较大。因此,准确掌握乘客可以

接受的临界点十分重要。实施灵活的票价政策,充

分吸引客流,保障有足够规模的客流量,既让市民享

受到轨道交通的实惠,同时又能缩短资本回收年限,

这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

作,现以2号线运营3年的客流变化情况加以说明。

2号线2000年6月开通,同年8月10日2号线过江

段采用1元票价后,客流量由开通时的3~8万人次立即提升到15万人次,在客流稳定一个阶段后,于2001年11月取消过江段1元票价,恢复原有的2元票价水平,日均客流虽有下降,比调整票价前的日均客流25万人次下降了3~5万,但在经过3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后,客流又恢复到原有水平。究其原因,由于调高票价是针对特定区段的,影响范围也较小,调价幅度均摊到全线上就更小了。2号线2000~2002年的客流见图11。3号线于2003年11月AFC 开通,原来的票价分别是2、3元,按里程计价后,长距离乘客的票价最高可达4、5元,未发现有明

显的客流下降。因此,随着人们对轨道交通有点认

知的不断加深,客流趋于成熟,充分把握好提价的时机和幅度十分重要

。图11 2号线2000~2002年客流变化情况

3.3 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

在1995年之初,上海仅开通了地铁1号线,由

于轨道交通所独具的优势,客流量呈稳步小幅度增

长,单条线路服务所覆盖范围是一条“地铁带”,对距

离这条线路较远的乘客难以形成较大的诱惑力。当

2、3号线投入使用后,线路之间形成了较便利的换

乘后,三条线的覆盖范围大大增加了,覆盖范围由

“地铁带”渐变成“地铁面”,网络效应开始明显显现,

三条线路间的相互促进和提升,各条线路的客流量

得到较大提升。在今年底部分4号线投入使用后,客流量必将进一步提高,明年底2号线西延伸开通后,沿线密集的居民区将为2号线提供大量的客流, 2号线的客流密度将进一步增加,轨道交通的日均客流将超过200万人次。在2007年230km的线路建成后,轨道交通的日均客流量将向300万人次挺进,当2010年400km的线路建成投入运营后,上海市区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已形成,大部分市区线路之间的距离可控制在1km范围内,居民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将更加方便。

3.4 线路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1)线路和路网的规划建设 一条线路的规划走向、建设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水平、站点设置、路网规划实现情况、线路配线等,都对客流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路网的规划既要考虑单线,又要考虑路网的均衡和高效,资源配置和共享。一条线的定位和走向对客流影响巨大,地铁1号线的走向穿越了南京路和淮海路商业区、人民广场行政区、密集居民生活区,与火车站相联,既有生产性客流,又有生活性客流,还有观光旅游和商业性的客流,将行政、商业、旅游、娱乐、生活、生产联为一体。2号线的线路走向浦西段基本沿着南京路商业街,浦东段沿着世纪大道,沿线穿越密集的居住区、商业街、观光旅游景点,将与两个机场相联,客流比较充分。3号线虽然穿过市区,但不经过商业街,属于工作性客流居多数。在早高峰时间段,3条线客流密度都非常大,高峰段已过,3号线的客流下降较多,而由于1、2号线的走向特点,在非高峰时间段里,客流量仍然很高。在长节假日里,1、2号线的客流量往往屡创新高,而3号线则往往较平时还低,上班客流十分明显。

(2)线路之间及与其他公交工具的换乘 由于换乘问题不仅仅是节省乘客的时间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经济和安全问题。轨道交通之间的便捷换乘十分重要,列车以34km/h的旅行速度通过一个区间一般在2min内,而10min内,列车一般要穿越4个区间,列车已经行驶了6km。如果一次换乘少花费10min,对每天几十万需要换乘的乘客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节约。在上海地铁建设初期,人们对换乘的要求不是特别高,线路之间的换乘不是特别方便。随着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日渐凸现,对轨道交通间的换乘要求也越来越高,线路间要求实现同站台零换乘。线路之间的方便换乘的合理理念应该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尽最大限度地缩短换乘距离、提高换乘效率、保障换乘安全、有足够的换乘空间、换乘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完善,而且必须满足非正常运营状态下的安全性和快速疏散能力。

(3)线路的配置和功能问题 目前的线路配线大都是按照设计规范按照较低设计的标准进行建设的,存车线和渡线的设置间距过大,且配置明显不足。像上海这样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运营期间一旦发生非正常的情况,需要紧急救援和抢险,处置或存放列车的间距越长,对运营的影响就越大。在客流密度大的线路和区段,应考虑提高线路的建设标准,增加各类渡线和存车线等运营必须的应急硬件措施,为非正常运营救援时留有空间,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提高服务质量。由于轨道交通列车发车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客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脉冲”现象,在考虑车站设备配置和换乘通道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到客流的脉冲现象,避免成为约束客流通过的瓶颈。

(4)运营管理 运营面对的是乘客,为乘客安全、快速、畅达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是运营的基本职责。由于轨道交通现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不可或缺交通工具,每天涉及到160万乘客的切身利益,如运营中一旦发生故障,不能及时消除或控制,影响面广,社会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因此,运营还承担了相当大的社会责任。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线路列车数量配置偏低。列车“采购-投用”时间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5~3年的时间。列车不能及时到位,客流增长速度超过原设计的考虑,规划滞后等因素,造成早晚高峰时间段的现有车辆超员严重,设备经常性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目前,车辆供应不足、行车时间间隔长等状况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线路购车应及早进行,避免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在现有条件下,只有通过提高设备设施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苦练内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基本满足乘客服务水平,在许多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并非易事。

3.5 重大事件、节假日、天气状况和沿线重要活动等

2003年上半年,全国发生重大卫生事件,,上海市政府于4月23日发布加强传染性非典防止的紧急通告,防止和控制非典疫情的传播。通告发布后对客流影响很大,日均客流量由115~125万左右一下子下降到52万左右,成为当年的最低客流。一旦疫情危险消除,客流量就稳定回升。4月下旬到6月

图12 2003年全年客流分布情况

 

下旬期间的客流量是全年最低的,见图12。“五一”和“十一”长假对客流有明显得提高,春节期间客流较低。天气的好坏也对客流量的大小有直接影响。一般地,天气好,客流则高,反之亦然。尤其周末加上好天气,再与有些重要活动联系在一起,客流量的增加更是客观。较大的体育活动或大型社会活动都会对客流量有一定得提升作用。线路附近大规模较社会活动和体育赛事、重大事件和长节假日,票价等,都对日常客流和运营组织有直接影响。4 结论

通过上述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以来的客流分析研究,得到了有关上海轨道交通客流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对影响客流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客流分布特点和规律不仅可以为运营管理提供指导意义,也可以为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在进行客流预测和相关决策时提供客流方面的基础数据,对规划设计和

建设施工有所启发和借鉴,为日后的客运组织和安全多留下一些空间,少留遗憾。

鸣谢:朱小瑶,王志海,吴强等同志提供的帮助。

(收稿日期:2005-07-20)

告示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 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祝贺《地下工程与隧道》首届理事会(刊务委员会)即将成立

UNDERGROUND ENGI NEERI NG AND T UNNE L S

(Quarterly )No4.Dec.2005

Abstracts of Main Contents

(1)Analysis of P assenger Flow of Shanghai R ail T ransit

Zhou H uai et al.

…………………………………Shanghai Rail Transit Line No.1has been put into op eration for more than 10years ,and Line No.2and No.3also for nearly 5years.In the past decade ,Shanghai rail transit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safe and ef 2ficient op eration system and accumulated abundance of exp erience.According to the passenger flow data in the past years and the real operation ,a detailed study is made on the rule governing the variation of passen 2ger and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assenger capacity.This study results can provide not only the reference and guide 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but also the dep end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plan and decision 2making department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diction of passenger flow and the accuracy of decision 2mak 2ing.

(10)Usage of Civil Defense Works for the First Phase of H arbin R ail T ransit Project Sun Wei et al.

………Parts of the metro tunnel of Harbin Rail Transit Project will make use of the already built civil defense works done in the 1970s (in short ,the “7381”civil defense works )in its first phase of work.Its structural safety ,compatibility ,durability and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are the key items in the study of the project in the first phase.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study ,feasibility study and auxiliary study ,the defects of the civil defense works are further analyzed to select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reinforcement mea 2sures.And ,combined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lignment ,clearance ,rail ,water drainage ,and stray current proofing ,an all 2around scheme for repair of existing civil defense works is established.(17)Design of Shanghai Outer Ring Immersed Tunnel

———Design of Steel Shell at Element E nd C ai Yuefeng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function and type of steel shell at element end ,and its design principle and cal 2culation of Shanghai Outer Ring Immersed Tunnel.It also introduces the quality control criteria and inspection effects at the element end.

(21)Practice and Study of R emote Monitoring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R ail T ransit

Liu Zhaoming et al .……

……………………………………………………………………………………………In a large scale urban rail transit project ,there are high po ssibilities of facing multiple worksites ,difficul 2

ty in construction and high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 transit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everal serious accidents.Take Shanghai Rail Transit Line No.6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propo ses the method of containing construction risk by remote monitoring management ,and ana 2lyzes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24)Numerical Analogue of U nderlying Tunnel Deformation E ffected by Pit Excavation

Mao Zhaohui et al.

……………………

……………………………………………………………………………………………The small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building pit of Shanghai DongFang Road Underpass Pro 2ject and the existing tunnel of Rail Transit Metro Line 2is only 3m.Such a short distance has created difficulty in the control of tunnel deformation.During the construction ,the pit is divided into 5parts ;each part is indi 2vidually being excavated ;and bottom plates are cast in place and connected to the uplift piles.The soil sam 2ple is taken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it and indoor unload test is executed.Based on the test ,the numerical

231056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全解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 )的基本依据。 . 运行状况 . 使用时间 . 服务质量 . 容量或能力 正确答案: 2. 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 . 准时 . 形成网络 . 快捷性 . 延续性 正确答案: 3. 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 . 方向性标识 . 说明性标识 . 宣传性标识 . 警告性标志 正确答案: 4. 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 . 信号系统 . 通信系统 . 运营控制中心 . 环控系统 正确答案: 5. 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 . 单向峰型 . 双向峰型 . 突峰型 . 无峰型 正确答案: 6. 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 . 移动平均法 . 指数平滑法 . 月度比例系数法

. 德尔菲法 正确答案: 7. 车站中对车站客流的通过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 . 服务人员 . 主要设施设备 . 列车 . 车站的容量 正确答案: 8. 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 . 放射状结构 . 放射+环形结构 . 栅格网状结构 . 网格+环线结构 正确答案: 9. 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 . 一次乘客 . 二次乘客 . 三次乘客 . 四次乘客 正确答案: 10. 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 . 发量大而集中 . 多向集散和换乘 . 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 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正确答案: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48 分。) 1.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 )进行综合分析。 . 优势 . 劣势 . 机会 . 风险 正确答案:

(完整版)浅析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组织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组织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 的压力,为乘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与此同时,地铁的客流量也逐渐增长导致逼近地铁车站的容纳量。如何应对这个情况成为了轨道交通的一个巨大挑战,那么如何做好大客流组织措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对大客流组织进行了概述,针对大客流组织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办法及自己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客流组织组织措施地铁 引言: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的建设也日益增多,客流量也逐渐增大,甚至在上班期间会出现早晚高峰期,那么如何缓解地铁车站的客流压力尤其重要。一般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的交汇处是客流量最大的地方,这给地铁员工的工作加大了许多的难度。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同时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地铁车站需采取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下面将进一步阐述地铁车站的大客流组织措施。 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组织现状 地铁作为一个大容量的快速运输系统,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客流组织来完成其大容量的客运任务。客流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运相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的分析,根据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的分析,根据车站某个时间段的进出车站乘客数量预测,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下车、出站疏导和指引的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的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主要包括:车站售票位置、车站导向标志的设置、车站自动扶梯、隔离栏杆等设施的设置,以及车站广播的导向、售检票数量的配置工作人员的配备和应急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等。 二、轨道交通大客流组织存在的问题 (一)地铁车站通过能力较小 车站通过能力是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对客流量的最大承载,地铁的承载能力对客流的疏散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通过能力的提升,所能容纳的人员数就越多,这一方面能够为人员的疏散提供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员工的组织能力。车站的电梯、自动扶梯、过道、安全设施以及自动售检票系统的通过能力等都是影响车站通过能力的因素,根据不同车站客流量的特点,在客流预期的基础上,对车站的通过能力进行合理的设计。 (二)列车的行车间隔与编组小 列车运能是车站乘客疏散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列车运能的因素有列车行车间隔与车辆编组的长短。对于可预见性的大客流,需提前编制专门的列车运行图,以缩短列车行车间隔、增大运能。对于大型车站而言,可缩短列车发车间隔时间。对于乘客较少的车站,可增大发车间隔时间。 根据国内已投入运营的地铁经验可知,列车上 6 人每平方米为满载的容纳乘客量,9 人每平方米视为超载的极限值。 (三)地铁车站候车环境的设置不合理地铁车站的候车环境对客流组织的影响是很大的,候车环境主要包括地面出入口,站厅以及站台三个部分。出入口的设置大小,数量规模都会对客流的疏散效果影响,考虑到运输和疏散的安全性需要,每个车站因预留两个以上的安全通道。站厅是为乘客提供售票,检票服务并承担一定疏散功能的场所,站厅的付费区和非付费区需要进行一定隔离, 以便实现对乘客的分流管理。站台是乘客进行候车的地方,也是车上乘客下车最先经过的地方, 站台布 置的合理与否以及疏散组织措施是否到位,对大客流的疏散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站台在设计时每平方米的容纳量应为2—4 人。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 也就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客流预测有利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进 行更好的建设,以保障其能够尽可能的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所以接下 来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分析方法 自1965年我国北京第一条地铁建设至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具有了 半个世纪的历史,当今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在化 的发展,同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被列入了国民经济的计划发展之中,其有利 于促使我国城市化率不断得到提高,并且为了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得到 满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促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1]。 一、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重要性 所谓客流预测,就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交 通需求状态进行一个量化的描述。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之中, 有诸多的问题需要通过对客流预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支持。就目前为止,我们面 临的主要需要通过客流预测进行判断和解决的问题如下:第一,对于城市轨道交 通工程进行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选型 以及交通制式的选择进行确定;第三,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设计运能、行程密度、行车交路等进行确定;第四,对车站的基本规模以及站台的长度、宽度、出 入口的宽度等进行确定;第五,对机电设备系统进行选择;第六,对售票检票系 统的制式和规模进行选择,并对票价进行拟定;第七,对运营成本以及经济效益 进行核算。 所以说,进行客流预测工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以及各方面的前 期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我们可以说,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客流预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应用,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工作以及建设工 作打下重要的基础,所以目前我们已经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 以及轨道交通项目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预测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在对城市总体进行规划和 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规划的前提下,我们对不同的设计年限以及不同的城市轨道 交通进行客流预测的成果主要如下: (一)全网客流 各条线路全日客流总量;各条线路高峰小时客流总量。 (二)全线客流 全日客流量;各小时段的客流量;全日的平均运距;高峰小时的平均运距; 全日各级运距的乘客量。 (三)车站客流 全日各车站的乘降量;早高峰小时各车站的乘降量;晚高峰小时各车站的乘 降量;全日站间断面流量;早高峰小时站间断面流量;晚高峰小时站间断面流量;超高峰系数;突发客流。 (四)OD客流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20秋在线作业1-001答案

1.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A.发量大而集中 B.多向集散和换乘 C.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D.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答案:D 2.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A.单向峰型 B.双向峰型 C.突峰型 D.无峰型 答案:B 3.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A.准时 B.形成网络 C.快捷性 D.延续性 答案:B 4.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的基本依据。 A.运行状况 B.使用时间 C.服务质量 D.容量或能力 答案:D

5.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A.放射状结构 B.放射环形结构 C.栅格网状结构 D.网格环线结构 答案:A 6.车站中对车站客流的通过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A.服务人员 B.主要设施设备 C.列车 D.车站的容量 答案:B 7.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A.信号系统 B.通信系统 C.运营控制中心 D.环控系统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A.移动平均法 B.指数平滑法 C.月度比例系数法 D.德尔菲法 答案:D

9.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A.一次乘客 B.二次乘客 C.三次乘客 D.四次乘客 答案:C 10.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A.方向性标识 B.说明性标识 C.宣传性标识 D.警告性标志 答案:C 11.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内的设施包括站台、人行道、楼梯、自动扶梯等,其中,站台的基本形式有()。 A.岛式 B.侧式 答案:AB 12.车站客运作业包括()。 A.售票作业 B.检票作业 C.站台服务 答案:ABC 13.从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范围上来说,轨道交通客流主要分为()。 A.直接吸引客流 B.间接吸引客流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组织方法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组织方法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组织方法 姓名:陈真 学号: 专业班级:16级轨道一班 指导教师:王德敏

摘要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其主要站点大多设置在商业繁华区域或大型活动场所附近,如何解决此类站点在节假日或遇有大型活动产生的瞬时大客流的运营组织问题,一直困扰着轨道交通运营部门。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组织问题,首先要了解客流组织影响的因素,客流组织的方法,其次针对大客流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各类大客流的特点,大客流产生的原因,最后采取措施对大客流进行组织与调整,重点从列车运能、车站客流组织、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具体运营组织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客流组织大客流组织

调整

目录 摘要....................................... ......................................... ......................................... ................I 引言....................................... ......................................... ......................................... ................I 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概述....................................... ......................................... ........I 一大客流的分类....................................... .........................................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试题汇总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集多工种、多专业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那么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是由哪些基础设备和子系统所构成的 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多个分别完成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包括线路、车辆、车站三大基础设备和电气、运行和信号等控制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城市轨道列车运行的道路设施,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 基本组成部分。那么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行分类答:可划分为①正线(用于运营线路,即乘客搭乘的线路)、②辅助线(用于辅助正线运营的线路,如渡线、临时停车线、折返线等)和车场线(主要在车辆段和停车库的线路,如检修线、出入库线、试车线、洗车线等)。 3.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 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那么钢轨自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轨道断面形状主要为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 4.城市轨道交通的轨枕置于钢轨之下,是轨道重要的组成部分。轨枕的需要量 较大,因此,原材料应资源丰富,价格适中。那么轨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按制造材料如何分类 / 答:轨枕是轨道的基础部件,其功能是支撑钢轨,保持轨距和方向,并将钢轨对它的各向压力传递到道床上。按制造材料可分为木枕、混凝土枕及钢枕3种。 5. 为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轨道的各种建筑物及设备,必须与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对在轨道上运行的机车车辆的断面尺寸,也有一定规定。为此,制订了限界。那么限界一般分为哪几种根据不同限界的要求,车辆受电弓限界属于哪种限界类型 答:①限界可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②受电弓限界或受流器限界是车辆限界的组成部分,接触轨限界则属于设备限界 的内容。 6. 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电源要求安全可靠,通常由城市电网供给。目前,国内各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方式有哪些其特点 答:集中式:城市电网向轨道专用主变电所供电,主变电所再向牵引变电所供电;分散式:城市电网分别向轨道沿线各牵引变电所供电; 混合式:两种供电方式相结合。 7. 地铁区间隧道目前有多种设计方案,每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设计中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线路埋深和周边环境加以选择。试说明主要有哪几种区间隧道结构 答:①明挖法隧道结构形式(方法简单、施工风险小、工程进度快、浅埋时造价费用低,但对城市地面交通及居民生活有影响、对环境有破坏) ②暗挖法隧道结构形式(即矿山法,适应城市地下复杂环境、对地面交通干扰少,但容易引起地下水流失而地面沉降,容易引起坍塌) ③盾构法隧道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快、无噪音、对地面交通影响少、质量容易控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课件

地铁平均造价每千米在6亿人民币左右,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香港地铁公司是一个特例,据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资料,他们仅凭票务收入就可以实现盈利。 香港地铁公司所处的情况很特殊。虽然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其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香港独特的社会情况也是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香港地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居民收入水平高,客流均衡稳定,这对于地铁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香港地铁才能维持日平均228.4万人次的客运量,才能维持亚洲最高的票价。探索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对国内各城市地铁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然而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香港地铁具有高效的运营能力,仅凭票务收入就可以实现盈利,其运营成本大大低于内地同行业水平。 现代化高水平的运营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畅通和进行优质服务的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轨道运营系统通过人员组织管理和设备维护使用,实现对乘客的承运和送达,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念: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以电力为动力,在固定导轨上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轨道交通大都采用与地面隔离的线路设备,运行准点性好,吸引力较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大得多。其次,轨道交通容量大,载客量大;以北京为例,北京地铁总长74公里,不到全市公交总里程的5%,但其承担的客运分担率达全市总客运量的15%。其他一些大城市的情况都说明了这一点。轨道交通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特性。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特性 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重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出行需要,迅速、舒适、安全、便利地在城市范围内运送旅客,使乘客能便利地进站购票乘车、安全而舒适地旅行、快速而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城市轨道交通同城市间铁路一样,具备轨道交通的特点;又同城市地面公交系统一样,具备适应城市公共交通要求的各项条件。由于必须兼顾到两个方面,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组织与运营管理工作与铁路运输和城市公交运输不同,有其独特的方面。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大运量的快运系统,行车密度高、运量大。 ①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行速度在市中心一般设计为35-40KM/H,市郊高速可达60-80KM/H,最小行车间 隔(行车密度)为2min。以上海地铁为例,每一地铁列车可载客2400人,单向每小时可运送60000人左右,旅行速度可达35km/h左右,这是地面公共交通很难做到的。在列车的运行方面与城市常规公交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和线路一旦建成就很难迁移和变动,不能像地面常规公交那样可以机动的调整行车路线和站点设置以适应乘客流量和流向的变化。 ②全日客流在时间分布上有较为明显的高峰(早、晚高峰)和低谷之分。高峰时段客流量集中,时间性强;在 空间上又有不同的区间客流密度分布,如在某个时段某个区间的客流量特别大。 ③列车运行间隔时间短,发车密度高。 (2)具有高度集中和计划性强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三大系统(列车运行系统、客运服务系统及检修保障系统)同时正常、协调、可靠地运转。如何保证系统个不同工种岗位及设备连续、协调统一运转是运营组织工作最基本的内容,需要很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高度集中性。 城市轨道交通是多工种多专业联合运营系统,需要一体化统一调度指挥,由控制中心(调度所)即为调度指挥中心。控制中心通过信号系统(ATS)、供电系统(SCADA)、环控系统(FAS、BAS),由行车调度员、电力调度员和环控调度员担任调度指挥,按设定的列车运行图、供电及环控模式自动控制信号、供电及环控系统正常运行。 (3)具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 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的核心是规章制度,它是规范人员生产活动的行为准则,各岗位人员只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才能使得规模庞大而技术复杂的系统有序、高效和安全运转,其中《技术管理规范》(简称技规)是最基本的技术规范,此外还有各子系统的专业性规范,如《行车组织规则》、《客运组织规则》、《调度规则》、《安全规则》、《事故处理规则》以及《设备运行检修规则》等。此外,还有各专业、各工种、各单项作业更为具体、详细、操作性更强的制度、工艺、办法等,如《车站管理细则》、《调度员岗位职责》等。 (4)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于城市居民出行,安全可靠的优质服务体现在运营过程的每一环节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均采用双线运行(即上下行分线运行),一般只有客运,没有货运业务(除了少数线路承办邮件运输之外),运输服务对象单一,平价运距7-10KM,其运输组织和运营工作比铁路运输系统简单。 城市轨道交通每天运送几十乃至上百万乘客,必须在运输的每一环节为乘客提供优良的服务。首先,列出必须按列车运行图的规定安全、准时运行;其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流变化,适时调整运行图;同时应提供方便的换乘条件;在乘客出入站、通道、站厅等处提供引导及人性化设施,实现智能化信息服务。 (5)运营组织技术集成度高,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信号系统和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是运营组织技术

231057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二15秋答案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 . 放射状结构 . 放射+环形结构 . 栅格网状结构 . 网格+环线结构 正确答案: 2. 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 . 发量大而集中 . 多向集散和换乘 . 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 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正确答案: 3. 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 . 移动平均法 . 指数平滑法 . 月度比例系数法 . 德尔菲法 正确答案: 4. 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 . 信号系统 . 通信系统 . 运营控制中心 . 环控系统 正确答案: 5. 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 . 单向峰型 . 双向峰型 . 突峰型 . 无峰型 正确答案: 6. 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 . 方向性标识

. 说明性标识 . 宣传性标识 . 警告性标志 正确答案: 7. 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 )的基本依据。. 运行状况 . 使用时间 . 服务质量 . 容量或能力 正确答案: 8. 车站中对车站客流的通过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 . 服务人员 . 主要设施设备 . 列车 . 车站的容量 正确答案: 9. 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 . 准时 . 形成网络 . 快捷性 . 延续性 正确答案: 10. 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 . 一次乘客 . 二次乘客 . 三次乘客 . 四次乘客 正确答案: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12 道试题,共48 分。) 1.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 )进行综合分析。 . 优势 . 劣势 . 机会 . 风险 正确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简析

设计与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客流简析 周 淮 王如路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摘 要 上海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已超过10年,2号线、3号线投入使用近5年。10多年来,上海轨道交通 逐步建立起一套安全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根据历年客流数据结合实际运营生产情况,对客流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影响客流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客流研究的结果既可以为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又可为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部门及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资料。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量 分析  预测图1 轨道交通1,2,3号线走向示意图 1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概况 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1995年4月10日开通,运营时间已经超过10年。10年间,上海轨道交通整体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运营线路从开通之初的1条发展到目前4条,累计输送乘客23亿人次,到2005年年底运营线路将达到5条线,运营里程也将从开通之初的16.365km 达到112km ,日均客流量也从开通之初的24万人次,提高到现在的160多万人次。除5号线(5号线有11座车站约17km ,日均客流2万多人次)外,目前3条运营线路长达77.4km 计57座车站,线路布置示意图见图1。1号线北延伸于2004年年12月28日开通,在车辆严重匮乏、发车间隔12min 的情况下,北延伸日均客流仍保持15万人次以上。“五一”期间,3条线(1、2、3号)的最大日客流超过203.3万人次。自进入2005年以来,3条线路的客流量继续稳定增长,与2004年相比,日净增客流30多万人次。客流稳定高速增长使3条线的运营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早晚高峰时间段列车超载严重,据现场测算,每节车辆乘客超过450人,列车满载率超过130%,1号线北延伸部分区间的满载率甚至达到161%以上,车厢内已经变得十分拥挤,一列六节编组的列车在1号线早高峰时间段的载客可达2500人以上。这种拥挤状况近期尚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只有在列车数量充足,实施大编组、小间隔的客运组织后,高峰时间段的拥挤状况有望得到较大改善和缓解。由于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相比,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环保等特点,随着人们对地铁这一新型交通工具认识的不断加深、运营设施的完善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出行者会选择地铁这一安全畅达交通工具,它现已成为市民出行 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大容量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和优势正初步显现。10多年来逐日客流分布情况见图2。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安排,在2007年将建成230km 的轨道交通线路,2010年将 建成410km 的线路,预计日客流将达到600万人次以上,轨道交通客运量在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达到35%以上。届时,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与纽约、伦敦等城市的规模并驾齐驱,超过巴黎、莫斯科、东京、波士顿、马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精心整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目前,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式主要分为3 类:1、非基于现状OD(起点) 客流的预测模式, 将相关的公交线路客流和自行车流量向轨道交通线路转移, 得到轨道交通客流; 2、基于现状OD , ,轨 , 并 考虑到高峰小时与全日出行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建议分别构建全日客流O D 矩阵和高峰小时客流OD 矩阵,然后通过相应的分配过程, 得到轨道交通线路的全日客流指标和高峰小时客流指标 2 全日出行的发生( 吸引) 和分布预测

2. 1 各交通小区全日出行的发生( 吸引) 预测交通小区的日发生量与人口数相关、吸引量与就业岗位数相关, 并服从指数关系。 其计算式为: i , j=1,2,…,n 式中: G i为交通小区i的发生量; A j为交通小区j的吸引量; P i为交通小区i的人口数; W j为交通小区j的就业岗位数; a i 、b i 、cj 、d j 均为模型参数, 反映了交通小区i的土地利用性质; n为交通小区数。 2. 2全日出行分布预测 全日出行分布预测可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 其中, i , j=1,2,…,n 式中: Q ij 为从交通小区i 到j 的全日出行总量; 、分别为行约束系数和列约束系数; f ( cij ) 为交通小区i 到j 的阻抗函数; cij 为交通小区i 到j 的出行阻抗。

3高峰小时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 调查结果显示: 在高峰小时时段内, 以工作和上学为主的通勤出行所占比例很大, 一般为80% ~90% 。由于工作、上学是工作日所必须的, 且时间性强。因此, 分别建立工作和上学的出行生成分布共生模型, 并根据这 2 种出行目的, 以及在高峰小时出行中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整, 从而预测得到高峰小时的出行发生( 吸引) 及分布。 工作出行模型为 i , j=1,2,…,n 上学出行模型为 i , j=1,2,…,n 式中: 为高峰小时交通小区i到j的工作出行人次数; 为高峰小时交通小区i到j的上学出行人次数; a w 、b w 、cw 、d w 均为高峰小时工作出行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参数; a s、b s 、cs 、d s均为高峰小时上学出行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参数。 其中,和有以下关系式 式中: 为高峰小时交通小区i 到j 的总出行人次数; 为高峰小时工作出行所占的比例; 为高峰小时上学出行所占的比例。 4 方式划分与分配组合模型 4.1组合出行 组合出行是指居民一次出行, 从起点到终点采用了多种出行方式联合完成。居民由起点到终点的一次组合出行如图所示。 图2组合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摘要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一,影响整个规划过程,既是前期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又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拟定的依据,也是网络客流预测的直接工具,还是多方案评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客流有较大差异、实际客流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形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政策协调和控制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共同发展、尽快建立我国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完整体系、加强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 等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建议 1 前言 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各环节的基本依据,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各项设计工作的基础,预测结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巨大,客流预测的影响结果也就更为明显。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决策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可达80-90%,客流量又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参数,在这个阶段中,客流预测工作做得科学细致,可以使城市轨道交通修建方面的许多不合理因素得到控制。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如果预测结果偏大,客流不足,结果将造成运营费用和维修费用的不合理的居高不下,使运营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政府财政巨额的补贴。如果预测的客流偏小,则导致拥挤,服务质量下降。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规模选择、经济效益分析和各项专业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依据,科学的客流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水平等问题的决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和分析。 2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普遍采用“出行产生、出行分布、交通方式选择、交通分配”的交通规划“四阶段”法。从国内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的确存在较大差异,实际客流量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量,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 例如我们的青岛地铁公司在一期工程[4]可研报告客流预测中预测的初期/ 远期高峰小时单向断面流量为17800 人次(2008 年)/40500 人次(2030 年),但委托一家国外公司对客流进行核算的结果为21300 人次(2010 年)/26100 人次(2030 年)上海地铁1 号线[1](新龙华—纪蕴路)预测近期2000 年全日客运量133.1 万人次,而实际仅有30.06 万人次。地铁 2 号线东延伸段(龙东路~高科路站)初步设计中预测客流量初期2001 年47.0 万人次,实际为23.9 万人次,预测结果大多偏高。另外,上海几条地铁调查数据表明,1998 年的实际客流量是1996 年预测客流量的18%—50%;1999 年的实际客流量是2000 年预测客流量的12%—40% 广州地铁一号线[3]可研报告预测1998 年全日客流为29 万,项目运营自1996 年6 月28 日开始运营后3 年多的日平均客流在17.5-18 万之间(节假日才超过30 万人次),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摘要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一,影响整个规划过程,既是前期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又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拟定的依据,也是网络客流预测的直接工具,还是多方案评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客流有较大差异、实际客流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形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政策协调和控制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共同发展、尽快建立我国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完整体系、加强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等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建议

Keywords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is the ba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ffecting the entire planning process, is a basic pre rail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decisions, is rai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ize according to a set of tools is also the network passenger flow prediction, direct, or selection process of multi scheme of important factors. At present,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of our country exists widely in the planning stage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with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passenger flow, later than the real value. The long term prediction of passenger flow, passenger flow of the different mechanism of the large dispersion problems, this paper based of these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proposed the use of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and common develop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 city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complete system, strengthen the basic traffic data investigation to improve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an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problem suggested to predict city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规范

ICS03.220.20 R 85 DB11 备案号:30562-20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786—2011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 786—2011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一般规定 (2) 5 客流预测依据 (3) 6 客流预测方法 (4) 7 客流预测内容 (4) 8 敏感性分析 (4) 9 报告编制要求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客流指标表现形式示例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客流预测报告编制大纲示例 (11) 参考文献 (13)

DB11/T 78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继孚、孙壮志、温慧敏、刘剑锋、孙福亮、刘新华、陈锋、王静

DB11/T 786—201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的依据、预测方法、预测内容、敏感性分析及报告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工作,线网规划、技术改造、重大活动等专项客流预测工作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客流预测 passenger flow forecasting 在一定的经济社会、人口、土地使用以及交通发展等条件下,利用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等技术手段,预测各目标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量、断面客流量、站点客流量、站间OD、平均运距等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过程。 3.2 线路客流量 line passenger flow 单位时间内,线路的总乘车人次,由本线进站量和换乘进站量两部分组成,包括线路小时客流量、日客流量、年客流量等。 3.3 线网客流量 network passenger flow 单位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各线客流量之和,包括小时线网客流量、日线网客流量、年线网客流量等。 3.4 线路客流强度 line passenger flow intensity

车站客流分析

车站客流分析 摘要:轨道交通的客运组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重点对客流的预测与疏导进行阐述与探讨。 关键字: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轨道交通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安全准时的技术优势,较好的解决了大、中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供需矛盾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城市公交系统,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已成为共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明朗和极其乐观的。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基本依据然而,从国内已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差异较大,线路客流严重不均衡的局面。有的线路的实际客流提前达到或远远超过预测客流,有的却仅是预测客流的15-20%,这些都给实际运营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对实际客流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实际客流与预测结果偏差较大的原因,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改进建议。而下面我们将对车站的客流进行一些深入的分析。 首先从客流的密度分布开始。客流密度分布主要可分为客流密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客流密度空间分布包括平均客流密度分布和最高客流密度分布。平均客流密度分布(人/m2)是指在高峰小时内,车站内某点处的平均密度,它主要反映了高峰小时内车站各点每平方米所聚集的人数。而最高客流密度分布则是指在高峰小时内,车站内某点处的最高密度值,即每平方米所集聚的人数达到最大。由于车站站厅层、站台层的乘客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站厅层的乘客大都处于运动状态,而站台层乘客大都处于等待状态,因而,对于站厅层的客流密度分布而言,两个值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它可以表示为车站某处每平方米所通过的乘客数。最高客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建立在轨道交通车站客流仿真系统的基础上,在仿真过程中按一定步长记录空间各点的。平均密度是仿真过程中按一定步长记录空间各点的当前密度,仿真结束计算该点在仿真时内的平均密度。客流密度时间分布是指车站在单位时间内(高峰小时)各点在达到或超过某密度值时(可看作临界密度)客流密度的持续时间。在客流密度不变的前提下,客流密度持续时间越长的地方安全隐患越大。客流密度时间分布可通过设定临界密度值,在仿真过程中观察空间各点的密度值,当达到临界密度以上时累计持续时间。 客流冲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流在行进的过程中,因受到不同方向的客流影响,而使得流速发生改变或客流行进方向的改变,流速、方向的改变会直接导致乘客个体在速度、步行方向的改变,从而影响其出行效率,造成一定的安全隐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20秋在线作业2-001答案

1.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A.放射状结构 B.放射环形结构 C.栅格网状结构 D.网格环线结构 答案:A 2.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A.准时 B.形成网络 C.快捷性 D.延续性 答案:B 3.车站中对车站客流的通过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A.服务人员 B.主要设施设备 C.列车 D.车站的容量 答案:B 4.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A.方向性标识 B.说明性标识 C.宣传性标识 D.警告性标志 答案:C

5.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A.发量大而集中 B.多向集散和换乘 C.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D.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答案:D 6.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A.单向峰型 B.双向峰型 C.突峰型 D.无峰型 答案:B 7.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的基本依据。 A.运行状况 B.使用时间 C.服务质量 D.容量或能力 答案:D 8.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A.一次乘客 B.二次乘客 C.三次乘客 D.四次乘客 答案:C

9.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A.信号系统 B.通信系统 C.运营控制中心 D.环控系统 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A.移动平均法 B.指数平滑法 C.月度比例系数法 D.德尔菲法 答案:D 11.新建轨道交通的客流包括()。 A.转移客流量 B.诱增客流量 答案:AB 12.通信系统设置的主要原则是()。 A.业务综合 B.功能完善 C.迅速便捷 D.安全可靠 答案:ABCD 13.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进行综合分析。 A.优势 B.劣势

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组织的探讨

重庆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组织的探讨 班级: 15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6班 姓名:刘薪璐 学号: 092161062014 指导老师:蔡长珍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组织方案的探讨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主要表现为非常拥挤或极度拥挤、乘客流动速度明显减缓、客流交叉干扰严重、对乘客的正常出行造成不利影响、对运营安全造成威胁。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定义及其分类的介绍、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两个方面进行客流组织的探讨,最后通过成都地铁糖酒会客流组织分析,对客流组织方案进行运用,安全、有效的运送乘客。 关键词:城轨交通大客流客流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一般都是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连接着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如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航运港等交通枢纽,体育场、会展中心、大剧院等大型活动中心,以及规模较大的住宅区等。因此,这些车站在客流组织方面应有计划地做出应对大客流的预案,合理使用应对大客流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弥补硬件设施的缺陷。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定义及其分类 大客流是指车站在某一时段集中到达,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客流量时的客流。而客流是指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流动人数和流动方向的总和。表明了乘客在空间上的位移及其数量,也强调了这种位移带有方向性和具有起讫位移。 (一)、根据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不同分类 1、一级大客流 一级大客流是指各车站根据本站的正常乘客数量进行比较,站台聚集人数达到或大于站台有效区域的8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实际行车时间间隔。这种情况会给乘客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