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利用课程作业

电子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利用课程作业

电子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利用课程作业
电子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利用课程作业

1、检索课题名称:煤矿供电保护及改进

2、课题分析:“供电保护”属于本课题中的主体,其应用领域为煤矿电气,而“改进”则是煤矿电气管理方法的进一步的方法改进,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中文关键词:煤矿、供电保护、改进

英文关键词:colliery、Power supply protection、improve

3、选择检索工具:本课题检索目标为中文各类相关文献。根据本图书馆的资源情况选择如下数据库:

(1)CNKI 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

(3)超星数字图书馆(图书检索)、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

4、构建检索策略:因“煤矿”为课题的研究领域,应优先检索,而“供电保护”和“改进”应在检索结果中同时存在。故制定如下检索策略。“()”表示优先、“*”表示并且。

检索算法:(煤矿)*供电保护*改进

时间范围:1999-2008

文献范围: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

为了保证查全率可考虑使用全文检索途径和高级检索方式。

5、简述检索过程:

1)在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 数据库镜像):

使用主题检索,总共找到28条记录,由于搜索结果太少。继续扩大搜索范围,将煤矿电气改为全文检索,供电保护和改进仍为主题检索,总共找到112条记录

2)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

a、由于“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收录的文献比较单一,为保证查全率,使用“(煤矿)*供电保护*改进”检索运算式,检索范围选择:全字段中检索,不限定年代,检索出记录0 条。

b、上述检索策略得到的检索结果 0 条。考虑检索算式复杂,可简单一些。由于本课题的主体是“供电保护”,改用“供电保护”单一算式检索,检索出记录11条。

3)超星数字图书馆

A使用高级检索中的书名检索,不限定年代。检索式(煤矿电气+供电保护+改进),检索出记录 0条。

B、调整检索策略,改为课题主体检索。用“供电保护”单一算式在书名中检索,检索出记录 1 条。

6、整理检索结果:

(1)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专辑检索结果(选 1 条):

煤矿供电保护及其改进

【作者】刘迪博;

【作者单位】国投新集集团板集煤矿;

【文献出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6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煤矿电气; 供电保护; 改进;

【摘要】本文分析了煤矿井下有关保护,同时针对供电系统中目前煤矿现场进行短路保护的措施和反时限过流保护不能区分过流和速断的缺点,分别

提出了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新设想和给GL继电器另加一个回路信号的改进措施。

【更新日期】 2009-07-03

【分类号】 TD611.5

(2)万方数据库检索结果(选 1 条):

煤矿井下供电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2011-05-18

(3)超星数字图书馆(选 1 条):

小煤矿供电系统安全性能探讨

【作者】刘小柯;

【摘要】结合安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小煤矿供电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矿井电源点、矿井变电所运行方式、矿井一级负荷的供电方式、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小煤矿供电系统更好地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更新日期】 2009-11-06

7、标示原文线索:

(1)阅读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观察

【作者】范文田、王旸、徐清芝

【作者单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大学医学院、

【刊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年 04 期

(2)专题——危机干预与自杀

第三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 2001 年10 月

(3)《行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自我超越》

作者:杨心德等著

出版日期:2003 年 02 月第 1 版

(二) 利用网络检索工具与搜索引擎

1、检索课题名称:煤矿供电保护及其改进

2、课题分析:中文关键词:1 煤矿电气 2 供电保护3 改进

3、选择搜索引擎:

1 谷歌(google)

2 百度(baidu)

3 雅虎搜索

4、构建检索策略:

检索算法:(煤矿电气)*供电保护*改进

文献范围: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著

使用学术类文献检索、选择。

5、简述检索策略调整的过程:

1)在谷歌(google):使用“(煤矿电气)*供电保护*改进”检索运算式,约有25,900,000 项符合(煤矿电气)*供电保护*改进的查询结果。

2)百度(baidu):使用“(煤矿电气)*供电保护*改进”检索运算式,百度一下,

找到相

关网页约1,760,000篇。

3)雅虎搜索:使用检索式“(煤矿电气)*供电保护*改进”,网页搜索结

果(详情)搜索来源报告(已去除 42%重复)一共约11,850条

6、整理检索结果:

(1)谷歌(google) (选 1 条)。

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两者之间是互为备用的.不过,凡是与地不相联系的短路故障与

电弧,漏电保护装置都是无能为力的。总之,无论对于漏电保护装置或短路保护装

置,它们的动作一定要十分准确可靠,并要求上下两级短路保护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

后备保护作用。此外,不管漏电保护装置工作与否,保护接地装置都是一种极为重要

的防止人身触电的安全保护措施,绝对不可忽视

(2)百度(baidu)(选 1 条)。

整理如下:

浅析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保护

屈雁芳

【摘要】: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常见的三大保护作了详细论述,阐明其重

要性。分析了煤矿常用的保护装置的组成部分及其原理,并对煤矿电气设备和供电系

统保护的发展作了展望。

【作者单位】:潞安集团司马煤业公司;

【关键词】:煤矿电气供电系统保护

【分类号】:TD611

【正文快照】: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负荷波动大,工况很不稳定,瓦斯积聚、滴水等现象又会逐渐

降低绝缘强度,经常会出现漏电等故障。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井下的电气设

备和供电系统的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保护大

多采用继电保护装置,随着计算机控制

(3)雅虎搜索(选 1 条)。

目前煤矿供电设备的电气保护有过流、漏电和接地保护三种类型,各种系列的电气保

护装置和保护设备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网络通讯技

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1. 煤矿6kV高压供电设备的电气保护:地面变电

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等使用的地面和矿用一般型高压开关柜,通用的电气保护是继电

保护装置,安装在专门设计的继电器室内或独立组成保护装置屏。目前煤矿用高压开

关设备的保护继电器以电磁感应式为主……

7、标示原文线索:

(1)煤矿供电保护及其改进

链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Asdtsgjk200301023.

Html

(2)浅析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保护

屈雁芳

链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Article/CJFDTotal-MEIA201109036.htm (3)阅读疗法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链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New_Info_136569.htm

(三)利用英文综合参考数据库——《美国工程索引(Ei)》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示

1、检索课题名称:煤矿供电保护及改进

2、课题分析:

中文关键词:煤矿电气供电保护改进

英文主题词:Coal mine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Improvement

3、选择检索工具:《美国工程索引》(Ei village2)

4、构建检索策略:Coal mine electrical*Power supply protection*Improvement

5、简述检索过程:

选择快速检索,输入检索词:第一、Coal mine electrical;第二、Power supply protection;第三、Improvement 检索结果 10篇

6、根据检索结果选择 3 条记录

根据检索结果,浏览题录可以确定该文献的收藏单位(图书馆或情报所、信息中心

等),从而

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索取或借阅、复制原文。

Search Results :10 records in Compendex for 1969-2012

((((Coal mine electrical) WN All fields) AND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WN All fields)) AND ((Improvement) WN All fields))

1. Design of battery system of emergency power supply for auxiliary fan in the coal-mine

Huang, Kai (Province-Ministry Joint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Reliabilit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 Li, Zhigang; Yang, Chunwen Sourc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2011, 201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2011

Database: Compendex

Abstract - Detailed

2. Environmental issues from coal mining and their solutions

BIAN, Zhengfu (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INYANG, Hilary I; DANIELS, John L; OTTO, Frank; STRUTHERS, Sue Sourc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v 20, n 2, p 215-223, March 2010

Database: Compendex

Abstract - Detailed - Cited by in Scopus (4)

3.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ne high voltage switch permanent magnetic actuator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Li, Xin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Engineering Control,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Huludao, China); Yang, Zhen; Guo, Feng Yi; Miao, Chuanhai Sourc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CCDA 2010, v 3, p V343-V346, 2010,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CCDA 2010

Database: Compendex

Abstract - Detailed

Selected Records

阅读文摘:

1 3

of 3 selected records from Compendex for: ((((Coal mine electrical) WN All fields) AND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WN All fields)) AND ((Improvement) WN All fields))

1. Design of battery system of emergency power supply for auxiliary fan in the coal-mine

Huang, Kai1; Li, Zhigang1; Yang, Chunwen1, 2 Sourc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2011, 201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2011; ISBN-13: 9781457708602; DOI:

10.1109/ICCASE.2011.5997772; Article number: 5997772; Conferenc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2011, July 30, 2011 - July 31, 2011; Sponsor: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Publisher: IEEE Computer SocietyAuthor affiliation: 1 Province-Ministry Joint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Reliabilit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2 KaiLuan Group Co. Ltd., Tangshan, China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local ventilation of heading face in the coal-mine and prevent gas accumulation effectively, the paper develops a flameproof 660V-high power three-phase emergency power supply (EPS) for auxiliary fan in the mine.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ttery system 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EPS,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constitution of high-voltage battery, high power charging power supply, charging circuit based on PLC, and circuit for charging protection and equilibrium of batteries. © 2011 IEEE. (10 refs.)Main Heading: Charging (batteries)Controlled terms: Design - Electric power supplies to apparatus -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Phase equilibria - Solar cells - Systems engineeringUncontrolled terms: Battery systems - Emergency power supply - Gas accumulation - High-power

-

High-voltages - Power supply - Programmable logicClassification Code: 912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 715.2 Industrial Electronic Equipment - 706.1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961 Systems Science - 702.3 Solar Cells - 531 Metallurgy and Metallography - 408 Structural Design

-

702.1.2 Secondary Batteries

Database: Compendex

Compilation and indexing terms, Copyright 2011 Elsevier Inc.

2. Environmental issues from coal mining and their solutions

BIAN, Zhengfu1; INYANG, Hilary I2; DANIELS, John L2, 3; OTTO, Frank4; STRUTHERS, Sue5 Sourc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v 20, n 2, p 215-223, March 2010

; ISSN: 16745264; DOI: 10.1016/S1674-5264(09)60187-3;

Publisher: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Author affiliation:

1

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2 Global Institut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rlotte, NC 28223, United States3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the USA, Arlington, VA 22230, United States4 Department of Geoengineering and Mini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Bochum, 44801, Germany5 Skapa Mining Services, Orkney KW17 2SX,

United Kingdom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from coal mining include coal mine accidents, land subsidence, damage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mining waste disposal and air pollution. These are eith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r landscape chang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olving mine environmental issues is proposed. Clean processes, or remediation measures, are designed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toration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handle landscape change. The total methane drainage from 56 Chinese high methane concentration coal mines is about 101.94 million cubic meters. Of this methane, 19.32 million, 35.58 million and 6.97 million cubic meters are utilized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civil fuel supplies and other industrial purposes, respectively. About 39% of the methane is emitted into the atmosphere. The production of coal mining wastes can be decreased 10% by reuse of mining wastes as underground fills, or by using the waste as fuel for power plants or for raw material to make bricks or other infrastructure materials. The proper use of mined land must be decided in terms of local 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al conditions. In European countries more than 50% of previously mined lands are reclaimed as forest or grass lands. However, in China more than 70% of the mined lands are reclaimed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because the large population and a shortage of farmlands make this necessary.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or native residential improvement is one environmental problem arising from mining. We suggest two ways to reconstruct a farmer's house in China. © 2010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 refs.)Main Heading: Coal minesControlled terms: Air quality - Building materials -

Coal - Coal industry - Coal reclamation - Electric generators - Energy convers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Geomorphology - Methanation - Methane - Mining - Solid wastes - Waste disposalUncontrolled terms: clean coal mining - Mine environment - Mine gas - mined land reclamation -

Mining wasteClassification Code: 503 Mines and Mining, Coal - 503.1 Coal Mines - 522 Gas Fuels - 524 Solid Fuels - 525.5 Energy Conversion Issues - 913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Manufacturing - 705.2 Electric Generators - 804.1 Organic Compounds - 811 Cellulose, Paper and Wood Products - 821.5 Agricultural Wastes - 911 Cost and Value Engineering; Industrial Economics - 802.2 Chemical Reactions - 502.1 Mine and Quarry Operations - 481.1.1 Geomorphology - 411 Bituminous Materials -

412 Concrete - 413 Insulating Materials - 414 Masonry Materials - 415 Metals, Plastics, Wood and Other Structural Materials - 443.1 Atmospheric Properties - 451.2 Air Pollution Control - 452.3 Industrial Wastes - 452.4 Industrial Wastes Treatment and Disposal - 454.2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Protection

Database: Compendex

Compilation and indexing terms, Copyright 2011 Elsevier Inc.

3.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ne high voltage switch permanent magnetic actuator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Li, Xin1; Yang, Zhen1; Guo, Feng Yi1; Miao, Chuanhai1 Sourc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CCDA 2010, v 3, p V343-V346, 2010,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CCDA 2010; ISBN-13: 9781424471638; DOI:

10.1109/ICCDA.2010.5541229; Article number: 5541229; Conferenc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CCDA 2010, June 25, 2010 - June 27, 2010; Sponsor: Int. Assoc. Comput. Sci. Inf. Technol. (IACSIT);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 (NEUQ);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Publisher: IEEE Computer SocietyAuthor affiliation: 1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Engineering Control,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Huludao,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mine high voltage switch actuator (electromagnetic and electric spring) having poor movement reliability and slow response speed,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precise control of mechanical movement. 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 of high voltage vacuum interrupter opening and closing quickly, bi-stable permanent magnetic actuator in which adding adjusting coil is used in the paper to meet the mine operating condition's requirement. DSPTMS320LF2407 is used to design intelligent control unit mainly composed of detection, control, protection, CAN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so on. It makes use of RBF 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time of moving contact to achieve synchronous closing of high voltage switch, and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coal mine power supply and protected the coal mine safety in production. © 2010 IEEE. (10 refs.)Main Heading: Neural networksControlled terms: Actuators - Coal mines - Computer applications - Design -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Electricity - Intelligent control - Mining - Permanent magnets -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 Vacuum technologyUncontrolled terms: Bistables - Coal mine safety -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 High voltage switches - High voltage vacuum interrupter - Intelligent control unit - Mechanical movements - Movement reliability - Moving contact - Operating condition - Permanent magnetic actuators - Power supply - Precise control - RBF Neural Network -

Response speed - Synchronous closingClassification Code: 723 Computer Software, Data Handling and Applications - 706.1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704.1 Electric Components - 701.1 Electricity: Basic Concepts and

Phenomena - 633 Vacuum Technology - 632 Hydraulics, Pneumatic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nd Fluidics - 503.1 Coal Mines - 502.1 Mine and Quarry Operations - 408 Structural Design

Database: Compendex

Compilation and indexing terms, Copyright 2011 Elsevier Inc.

7、标示原文线索:用中文标示各检索结果的著录事项

第一篇文献:

一、篇名:Design of battery system of emergency power supply for auxiliary fan in the coal-mine

二、第一责任者:Huang, Kai1; Li, Zhigang1; Yang, Chunwen1

三、第一责任者单位:1Province-Ministry Joint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Reliabilit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

2 KaiLuan Group Co. Ltd., Tangshan, China

四、文献来源: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2011, 201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2011;

第二篇文献:

一、篇名:Environmental issues from coal mining and their solutions

二、第一责任者:BIAN, Zhengfu1; INYANG, Hilary I2; DANIELS, John L2, 3; OTTO, Frank4; STRUTHERS, Sue5

三、第一责任者单位:

1、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2、Global Institut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rlotte, NC 28223, United States

3、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the USA, Arlington, VA 22230, United States

4、Department of Geoengineering and Mini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Bochum, 44801, Germany

5、Skapa Mining Services, Orkney KW17 2SX, United Kingdom

四、资料来源: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v 20, n 2, p 215- 223, March 2010

第三篇文献:

一、篇名: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ne high voltage switch permanent magnetic actuator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二、第一责任者:Li, Xin1; Yang, Zhen1; Guo, Feng Yi1; Miao, Chuanhai1

三、第一责任者单位:1、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Engineering Control,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Huludao, China

四、资料来源: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CCDA 2010, v 3, p V343-V346, 2010,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CCDA 2010

利用英文全文数据库——Elsevier 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示例

1、检索课题名称:煤矿供电保护及改进

2、课题分析:

中文关键词为:煤矿电气供电保护改进

英文关键词为:Coal mine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Improvement

3、选择检索工具:Elsevier 数据库

4、构建检索策略:Coal mine electrical And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

5、简述检索过程:

选定在 Elsevier 中期刊、图书、文摘数据库等全部文献资源中检索 1996 年以

后的

关于煤矿供电保护及改进。

利用确定的检索策略(Coal mine electrical And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文献全文(含文献题目、摘要、关键词)中检索,检到 9612

篇相关

文献;

在文献题目、摘要和关键词中检索,检索到 2130 篇相关文献;

在文献关键词中检索到 1376篇相关文献;在文献题目中检索到 1563 篇相关文献。

6、整理检索结果:

从以上文献中选择出3 条切题文献

1、J.P. Longwell, E.S. Rubin, J. Wilson, Coal: Energy for the future,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Volume 21, Issue 4, 1995, Pages 269-360, ISSN 0360-1285, 10.1016/0360-1285(95)00007-0.

(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science/article/pii/0360128595000070) Abstract

Coal is by far the largest fossil fuel resource in the U.S. with known reserves adequate to meet expected demand without major increases in production cost well beyond the year 2010. In contrast, domestic natural gas, its principal fossil fuel competitor for power generation, is a more limited resource and increases in production cost and decreased availability are projected to occur after the year 2000, thus weakening its ability to compete with coal for power generation in the U.S. Renewable and nuclear energy sources are not expected to displace coal to a major extent during the 1995–2040 time period considered here. For manufacture of liquid and gaseous fuels, coal is projected to become competitive with other resources (petroleum, oil shale and bitumen) in the 2021–2040 time period. Increasingly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coal -generated waste streams are also anticipated with a growing incentive to reduce CO2 production through increased efficiency. This planning model imposes demanding requirements for conversion of coal to electricity and to clean gaseous and liquid fuels and, thus, for a strategic program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to most efficiently utilize coal resourc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review is based on an assessment of DOE's coal

research,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programs for the time period 1995–2040. This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n response to a request from the Acting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Fossil Energy. For the above time period,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is expected to dominate the use of coal , although a growing production of merchant medium Btu gas and liquid transportation fuels is anticipated during the period 2021–2040. The current DOE coal program emphasizes activities through 2010 and is focused almost exclusively on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with small programs on other uses. Funding for many of the latter programs has been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esent study, with its longer time horizon, proposes a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clean fuels research and on advanced research that addresses the barriers to higher efficiency in both power generation and fuels production to reduce CO2 emissions. Improvements will also be needed in control of air pollutants and the discharge of solid wastes.

2、Lal C. Ram, Reginald E. Masto, An appraisal of the potential use of fly ash for reclaiming coal mine spoi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ume 91, Issue 3, January-February 2010, Pages 603-617, ISSN 0301-4797, 10.1016/j.jenvman.2009.10.004.

(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science/article/pii/S0301479709003454) Keywords: Coal mining; Land degradation; Reclamation; Mine spoil; Fly ash; Amendments

Abstract

Growing dependence on coal -fired power plants for electrical generation in many countries presents ongoing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Burning pulverized coal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TPPs) generates large amounts of fly ash (FA) that must be disposed of or otherwise handled, in an environmentally-sound manner. A possible option for dealing with fly ash is to use it as an amendment for mine spoil or other damaged soil.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rough studies in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that FA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rganic or inorganic materials can be used in a productive manner for reclamation of mine spoi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 including silt-sized particles, lighter materials with low bulk density (BD), higher water holding capacity, favorable pH and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s of many essential plant nutrients, make it a potentially favorable amendment for mine spoil reclamation.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FA has improved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qualities of soil to which it is applied. The release of trace metals and soluble salts from FA could be a major limitation to its application.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fresh, un-weathered FA or acidic FA, although perhaps not a concern for weathered/pond ash or alkaline FA. Some potential contaminants, especially metals and other salt ions, could be immobilized and rendered

biologically inert by the addition of certain inorganic and organic amendments. However, in view of the variability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f a particular FA for a specific soil/ mine spoil needs to be critically evaluated before it is applied in order to maximize favorable results and eliminate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FA generated in India tends to be mostly alkaline, with lower levels of trace elements than are often found in FA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potential chemical stressors, predominantly metals, in Indian FAs are often less than established or proposed permissible limits and are thus better suited for soil application. A major logistic limitation to the use of FA

could be the cost involved in transport of ash from production to utilization sites.

Keywords: Coal mining; Land degradation; Reclamation; Mine spoil; Fly

ash; Amendments

3、Orson L. Anderson, Utah coal for Southern California power: The general issues, Energy, Volume 1, Issue 3, September 1976, Pages 241-281, ISSN 0360-5442, 10.1016/0360-5442(76)90002-5.

(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science/article/pii/0360544276900025)

Abstract

For the next decade, Southern California is committed to receiving a large part of its electrical energy from coal -fired powerplants located outside California. This dependence on coal arises from arrangements made by the electrical utilities of Southern California with official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of states other than California.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s the planned construction of two 3000-Mw mine -mouth coal -fired electrical powerplants in Utah, from

which the majority of electrical power produced would flow to Southern

California.

6、全文摘录选择一篇:1. Coal: Energy for the future

一、篇名 Coal: Energy for the future

二、著者 J.P. Longwell, E.S. Rubin, J. Wilson

三、著者机构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Volume 21, Issue 4, 1995, Pages 269-360, ISSN 0360-1285, 10.1016/0360-1285(95)00007-0

文摘Abstract

Coal is by far the largest fossil fuel resource in the U.S. with known reserves adequate to meet expected demand without major increases in production cost well beyond the year 2010. In contrast, domestic natural gas, its principal fossil fuel competitor for power generation, is a

more limited resource and increases in production cost and decreased availability are projected to occur after the year 2000, thus weakening its ability to compete with coal for power generation in the U.S. Renewable and nuclear energy sources are not expected to displace coal to a major extent during the 1995–2040 time period considered here. For manufacture of liquid and gaseous fuels, coal is projected to become competitive with other resources (petroleum, oil shale and bitumen) in the 2021–2040 time period. Increasingly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coal -generated waste streams are also anticipated with a growing incentive to reduce CO2 production through increased efficiency. This planning model imposes demanding requirements for conversion of coal to electricity and to clean gaseous and liquid fuels and, thus, for a strategic program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to most efficiently utilize coal resourc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review is based on an assessment of DOE's coal research,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programs for the time period 1995–2040. This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n response to a request from the Acting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Fossil Energy. For the above time period,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is expected to dominate the use of coal , although a growing production of merchant medium Btu gas and liquid transportation fuels is anticipated during the period 2021–2040. The current DOE coal program emphasizes activities through 2010 and is focused almost exclusively on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with small programs on other uses. Funding for many of the latter programs has been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esent study, with its longer time horizon, proposes a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clean fuels research and on advanced research that addresses the barriers to higher efficiency in both power generation and fuels production to reduce CO2 emissions. Improvements will also be needed in control of air pollutants and the discharge of solid wastes.

信息检索大作业

化学化工学院 文献检索大作业 课题名称多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刘裕亮 学号1001100815 任课教师林晓

目录 第一节检索课题背景及目的 (3) 第二节检索策略 (4) 2.1 中文数据库 (4) 2.1.1 中国期刊网 (4) 2.1.2 维普数据库 (7) 2.1.3 中文数据库检索总结 (8) 2.2 外文数据库 (9) 2.2.1 CA (9) 2.2.2 Ei (10) 2.2.3 外文数据库检索总结 (12) 2.3 专利检索 (13) 第三节课题综述 (14) 第四节《信息检索》课程总结 (23)

课题名称:多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课题背景及其目的 铁性材料(如铁电、铁磁材料)是一大类非常重要的先进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换能器、传感器、敏感器等电子器件,在传感、驱动、存储及智能系统等高技术领域占主导地位。在器件微型化、需求多样化的现代生产生活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同时具备多种功能的材料,多铁性材料就是其中的一类典型代表[1]。铁性材料最早是由Aizu[2]于1970年根据铁电、铁磁、铁弹三种性质有一系列的相似点畴、回线、相变点附近物理性质的异常将其归结为一类提出来的。1994年瑞士的Schmid[3]明确提出了多铁性材料这一概念,多铁性材料是指材料的同一个相中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铁的基本性能[4],这些铁的基本性能包括铁电性(反铁电性),铁磁性(反铁磁性、亚铁磁性)和铁弹性[5,6]。这一类材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同时存在自发极化序和自旋序,正是它们的同时存在引起的磁电耦合效应使多铁性体具有某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引发了若干新的、有意义的的物理现象[7],如: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极化或者诱导铁电相变;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磁场或者诱导铁电相变;在Curie温度铁磁相变点附近产生介电常数的突变[8]。多铁性材料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

现代信息检索作业论文

信息社会,人们把信息、物质与能量一起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来越取决于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谁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社会的信息化环境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信息素质成为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检索方法是实现检索方案中的检索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检索的方法很多,要检索过程中应根据检索系统的功能和检索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而检索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4追溯法,5分段法,6浏览法。 顺查法:顺查法即根据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有关问题提出的最初年代入手,由远而近、逐年查找,直到查找的信息资料充足为止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课题的普查,能查找到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外发表的全部相关文献资料,这种方法查得的信息资料比较全面,漏查的可能性小,查全率较高。其不足之处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倒查法:倒查法也称逆查法,即根据所查课题的时间范围,由近期向远期回溯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一些新课题、新观点、创新理论、革新技术等信息资料的检索,重点查检近期的信息资料,检索是按时间顺序由近期的新内容往远期旧内容逐年查找。其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省时、新颖性强,但漏查率比顺查法高,查得的信息资料不及顺查法的全面、系统不。 抽查法:抽查法是针对某一学科发展变化的特点及特定的发展阶段,查检特定时间范围内信息的一种方法。具体是以该学科文献信息发表的年代作为检索入口,来进行信息检索。此方法的特点是省时、省力,能获得较多的相关的信息资料。利用抽查法必须注意所查学科的特点及发展史,不然漏查的概率大,检索效率不高。 追溯法:追溯法是利用原始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和有关论著的引文注释进行追踪检索的一种方法。其检索到的文献系统性较强,内容比较集中,不足之处是漏检和误检的概率大,查检效率不高。 分段法:这是将常用法与追溯法交替使用的一种方法。既利用工具书检索文献,又利用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两种方法交替使用,直到满足读者需要为止。这种方法可根据文献和本单位工具书收藏的情况,分期分段交叉运用不同的查找方法,既能获得一定时期内的文献,还可节约查找时间。 浏览法:浏览法又称直接查找法。就是检索者从本专业最新核心期刊或者其他文献中直接阅读原文或浏览最新目次而获取原文的方法。因为浏览法查得的文献往往不全面、不系统,且局限性较大,所以不能作为查找文献信息的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文献检索方法很多,常常要因人因事而异,根据检索要求灵活应用,尽可能避免漏检和误检,以提高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不设置检索点犹如大海捞针,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人们根据每件信息的内部和外部特征而设置了检索点,以此作为检索信息的入口。一般来说,设置的信息检索点主要有分类、主题、名称、著者、代码等。所以检索界面应该给用户提供较好的检索起始方式。没有任何内容的屏幕或空白的登陆表格都无法给用户提供有关如何开始检索过程的信息。在这一阶段,用户通常无法给出有关其信息需求的全面详细的描述。研究表明,用户倾向于以一个简短的查询作为起点,仔细观察相应结果,之后修改查询,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查询可以看成一种“试水”,通过它可以得到有关可能返回的检索结果以及如何重构查询的信息。因此,信息存取界面的一项任务就是帮助用户选

(整理)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 第1章 一、选择题 1. A 2. D 3. C 4. D 5. B 二、填空题 1. 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 2. 信息内容信息内容以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员和设施 3. 一次信息资源信息 4. 存贮密度大、体积小 5. 文献检索数据检索 6. 直接检索间接检索 三、问答题 1. (1)图书:大部分科技图书均可以提供某一科学领域的较为全面的知识或研究成果,作者通过对相关的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可以使读者对于某一学科领域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期刊:期刊又称为杂志,是指具有固定名称,并定期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期刊外,目前在互联网中有大量的电子期刊。 (3)科技报告:科技报告又称为技术报告,是指研究人员对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根据进展情况撰写的正式的报告。 (4)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提交并讨论的学术论文。 (5)专利文献:是指将科技信息和法律信息融为一体的,具有明显的知识产权特征的文献资料。 (6)学位论文: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毕业生为取得某种学位而撰写并提交的学术论文,是与学位制度相关的学术论文,分为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学士论文。 (7)标准文献:是指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的技术依据和原则,是经过权威机构验证和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 (8)政府出版物:又称官方出版物,是指各国政府部门和所属机构出版发行的文献,其内容比较丰富,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性出版物和科技性出版物两类。 (9)产品资料:是指厂商为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印发的宣传性出版物,一般包括产品样本、说明书、产品目录和厂商介绍等。 (10)报纸:报纸以报道新闻和评论为主,信息量大、实时性强、且传播面比较广,具有很好的通俗性,是重要的社会舆论工具和信息源。 2. 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

网络信息检索期末作业

期末作业 一、读书心得 1、结合《世界是平的》、《理解媒介》,谈谈有关网络新时代特征的看法。 小谈网络新时代特征 今时不同往日,今天的世界是以往的人类所不能想象的,就像我们不能够想象到几百年后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一样。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小,因为这是一种趋势------全球化的趋势。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谈到,由于市场的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整个世界经济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各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体化,即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千丝万缕,越来越荣辱与共,就像“蝴蝶效应”和“卡特尼娜”飓风;二是全球经济的敏感度更快更迅猛了,经济危机的负面作用将比流感来的还快,比禽流感的传播还要迅猛。确实,如今的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千丝万缕,越来越荣辱与共。 就以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为例,由于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一次感冒引发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巨大震动。给他国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导致诸如冰岛一样的国家破产发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生活着,或许某一天你仰天长叹一口气,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飓风。你跺一跺脚,就引发了“东南亚海啸”。 在书中,弗雷德曼把这个世界描述为平的,称我们现在正处于为“全球化3.0”时代。“托马斯弗里德曼以他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世界正在变平的过程,他在书中援引了很多热点话题,介绍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市场和炙手可热的行业。开发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联合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为铲平世界的10 大动力,而中国、印度等国家和一些站在全球顶尖位置的公司和机构,则被描述成为变平的世界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他把所有的这一切编织在一起的时候,却揭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变化——全球化的趋势。它正随着那些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势不可挡,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 从球体世界到平坦的世界的过程,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天翻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所谓的平坦的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可分。人们常认为一个人死了对于这个世界是没有关系的,地球照样绕太阳转。但如若死一个爱因斯坦,那么虽然我们的地球还是会照样绕太阳转,但是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工程就得往后给推迟个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人才是让世界变得平坦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化市场。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经营(运营)手段和难得的机遇。随着互联网技术愈来愈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数字的、移动的、个人的和虚拟的电子网络技术在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从命令和控制向合作和联系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各种技术和工具共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伴随着这个新平台的建立,商家和个人开始接受新的习惯、技术和流程,从一个垂直的命令和控制的价值创造模式转换到更

厦门大学信息检索大作业

课题大作业(2人一组,自拟与自己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课题,完成以下作业) 1课题的分析 思维导图及主要概念分析 (要求:要有主概念面、相关概念、隐含概念、英文检索词) 1.1写出拟进行检索的检索策略、涉及到的学科范围。 课题名称: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 主要概念面: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1.2总体检索思路 你目前对这个课题了解的大致情况,以及你希望解决的问题。由此你准备如何展开(国内、国外、年限、文献类型)。 涉及学科及分类号: 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TP3) 1.3数据挖掘(Data Mining),也叫数据开采,数据采掘等,是按照既定的业务目标从海量数 据中提取出潜在、有效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在较浅的层次上,它利用现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查询、检索及报表功能,与多维分析、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联机分析处理,从而得出可供决策参考的统计分析数据。在深层次上,则从数据库中发现前所未有的、隐含的知识。OLAF'的出现早于数据挖掘,它们都是从数据库中抽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就决策支持的需要而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国内对DMKD的研究稍晚,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开始支持对该领域的研究项目。近年来发展迅速,进行的大多数研究项目是由政府资助进行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九五”计划等。 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多,一般集中于学习算法的研究、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以及有关数据挖掘理论方面的研究。国内从事数据挖掘研究的机构主要在大学,也有部分在研究所

或公司。这些单位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空军第三研究所、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等。 2搜索引擎(百度、谷歌、scirus): 选择百度作为搜引擎 2.1检索策略:如下图所示 2.2找到的结果(截图第一页)

信息检索大作业

《信息检索》课程综合大作业 课题名称: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 专业:10计科 班级:2班 学号:201001001093 姓名:雒振坤 得分: 完成时间: 2013 年 7 月 1 日

评分体系及项目得分 总得分: 1

目录 一、分析研究课题 (3) 1.背景分析 (3) 2.需要解决的问题 (3) 3.检索文献的要求 (3) 二、选择检索工具(检索系统) (4) 三、选择检索方法 (4) 四、确定检索途径,编制检索式 (4) 1.分类途径 (4) 2.主题途径 (4) 五、查找文献条目、记录文献线索 (4) 1.利用《万方数据库-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 (4) 2.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 (5) 3.利用《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 (5) 4.利用《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 (6) 5.利用搜索引擎检索 (6) 6.利用《中国知网——会议论文数据库》检索 (7) 7. 利用《SpringerLink》检索 (7) 六、参考文献 (8) 七、获取原始文献 (9) 八、学术论文 (10) 九、总结 (13) 2

《信息检索》课程综合大作业 课题名称: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 一、分析研究课题 1.背景分析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其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发展,要求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年青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责任。与此同时,随着高校规模和招生人数的扩大,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率再不能反映高校的教学水平。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热门课题。创业心理素质研究方法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研究,由此,对创业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新的理论视野的开拓。而问卷调查法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出发点,保证了研究的实证性。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大学生毕业工作现状。 (2)关于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情况。 (3)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 (4)大学生该不该创业。 (5)大学生创业的条件。 3.检索文献的要求 (1)所需的信息内容、性质、水平(略); (2)所需要调查的地点,人群分布情况。 (3)课题所研究的学科范围和主题要求: (4)已经掌握的线索: 无 3

信息检索作业

信息检索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信息检索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李海龙 学号 152080201016

1.写出目前我国国内的主要文献传递服务机构,阐述其主要特点及功能。 (1)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 特点:CALIS 采用的分布式文献服务传递,CALIS 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下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七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一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2)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心设办公室,负责科技文

文献检索(大作业)

简述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 一、文献检索与日常护理工作的关系。 答: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但文献检索不能一层不变,知识经济更新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加强。在文献检索的时候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随时更新检索的内容。适当的检索功能能减少日常护理的工作难度,而日常的护理工作可使文献检索更具条理化,他们之间应该是相互依附的关系,相辅相成。 二、中目》(医)有几条检索途径,各自的路径是什么? 答: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和其他途径。 1. 分类途径。分类途径是指按照文献资料所属学科类别进行检索的途径,它所依据的是检索工具中的分类索引。分类途径检索文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检索工具的分类表,将待查项目划分到相应的类目中去。一些检索工具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是按分类编排的,可以按照分类进行查找。 2. 主题途径。主题途径是指通过文献资料的内容主题进行检索的途径,它依据的是各种主题索引或关键词索引,检索者只要根据项目确定检索词,主题词或关键词,便可以实施检索。主题途径检索文献关键在于分析项目、提炼主题概念,运用词语来表达主题概念。主题途径是一种主要的检索途径。 3. 著者途径。著者途径是指根据已知文献著者来查找文献的途径,它依据的是著者索引,包括个人著者索引和机关团体索引。 4. 其他途径。其他途径包括利用检索工具的各种专用索引来检索的途径。专用索引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各种号码索引如专利号、入藏号、报告号等,专用符号代码索引如元素符号、分子式、结构式等,专用名词术语索引如地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等。 三、用于机检的逻辑运算符有几种,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用于机检的逻辑运算符:与、或、非。逻辑与的功能:它是一种用于交叉概念和限定关系的组配,它可以缩小检索范围,有利于提高查准率。凡是用and的检索式,其两侧的检索词必须同时出现在同一条记录中,该记录才算命中。逻辑或得功能:是一种用于并列关系的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第二次作业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实验第2次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网络搜索引擎的应用 实验类型:验证 每组人数:1 实验内容及要求: 1.请分别针对网络资源目录使用的分类方法进行举例。 2.在 yahoo 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网站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Summer98/koumoutsakos.pdf。 3.在新浪网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学校的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 4.在 sohu 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网页: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newbook/ 5.请指出 yahoo,sina,sohu 的分类目录之间的异同和优劣(500 字以内) 6.请了解 google 和 baidu 在进行关键词检索中语法的异同,并说明这两者在针对某一主题进 行检索时检索结果的差异以及对检索意图理解准确度的差异。 实验结果: 1.请分别针对网络资源目录使用的分类方法进行举例。 (1)主题分类法 (2)学科分类法 (3)图书分类法 (4)分面组配法 2.在 yahoo 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网站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Summer98/koumoutsakos.pdf。

3. 在新浪网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学校的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 4. 在 sohu 的分类目录中找到一条路径指向网页: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newbook/ 5. 请指出 yahoo,sina,sohu 的分类目录之间的异同和优劣(500 字以内)

信息检索作业范本

文献检索综合检索报告 07 级 * * 专业 * * 班学号 *********** 姓名 * * *

题目:节能制冷技术及制冷设备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检索词:制冷(Refrigeration) 节能(Energy conservation) 技术(Technology) 设备(Equipment)发展趋势(Developing trend) 检索过程:以中文检索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为例,第一步现在搜索栏内输入关键词制冷,搜到了与制冷相关的文章10200篇文章,但与题目的相关性有的文章很差。因此采用逻辑联合的方式进行搜索,再搜索栏内输入关键词制冷and技术,然后进行检索,得到了295篇文章,进一步利用检索词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结合,输入关键词制冷and设备,然后进行搜索,搜到652篇文章!接着变换搜索方式在搜索栏内输入文摘节能and制冷and设备,然后进行搜索得到了201篇文章。接着还可以变换搜索方式一题目名的方式进行搜索制冷and技术and设备,然后进行搜索得到搜索结果19。 然后变换搜索数据库,进入CNKI网络数据库,进行不同的逻辑组合进行搜索,在搜索栏内输入关键词节能and制冷and技术,然后点搜索搜索到了316篇相关文章,为了扩大搜索范围和结果,输入关键词节能and制冷and技术and发展and趋势,搜索到了1文章,由于检索到的文章少,进一步进行检索,输入检索词节能and制冷and设备and发展,搜索到了8篇文章。 进入外文搜索网站EBSCOhost Web,然后进行逻辑搜索,这些行为同样是在时间2000到2008的范围内进行搜索的,输入检索词Refrigeration and Technology,搜多到了36篇文章。感觉搜索的结果还是不很理想,于是在中国科技在线和百度网站上进行搜索,已得到更好的结果.现将具体检索结果介绍如下。 检索结果: (1)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检索年限:2000-2008 检索词:制冷 检索过程:进入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点搜索中的高级搜索,输入检索词,输入限制的年限,点击搜索进行搜索。 检索结果:10200篇文章 论文篇名:磁制冷发展现状及趋势:Ⅱ磁制冷技术 著者:陈远富滕保华 载文期刊名称:《低温工程》2001年第2期 摘要:简要介绍了磁制冷实现的原理,概括了磁制冷与气体压缩制冷的差异,比较了4种磁制冷循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重点评述了室温温区磁制冷样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磁制冷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磁制冷的潜在市场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共7页) (2)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检索年限:2000-2008 检索词:制冷and技术 检索过程:进入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点搜索中的高级搜索,输入检索词,输入限制的年限,点击搜索进行搜索。 检索结果:295 论文篇名: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 著者:甘伟章学来 载文期刊名称:《机电设备》2000年第4期 摘要:该文介绍利用低品位能源的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质的选择,并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利用作业及答案

作业ID: 69924 1. 检索词A和B是并列关系,表示同时包含检索词A和B 的布尔逻辑检索符是()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 A. A. 逻辑“与” B. B. 逻辑“或” C. C. 逻辑“非” D. D. 逻辑“亦或” 正确答案:A 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是() A. A. 《辞源》 B. B. 《尔雅》 C. C. 《说文解字》

D. D. 《汉语大字典》 正确答案:C 3. 下列哪个不属于十三经 A. A. 《周易》 B. B. 《孟子》 C. C. 《新元史》 D. D. 《尔雅》 正确答案:C 4. 查考1911~1949年间国内出版图书的总结性书目的工具书是() A. A. 《中国国家书目》 B. B.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C. C. 《民国时期总书目》 正确答案:C

5. 下列逻辑运算次序最优先的是 A. A. 逻辑“与” B. B. 逻辑“非” C. C. 放入符号“()”(半角)中 D. D. 逻辑“或” 正确答案:C 6.年鉴容纳内容的基本单元是 A. A. 栏目 B. B. 条目 C. C. 纪事 D. D. 标题 正确答案:A 7. 在年鉴标题制作的技术方法上,一般遵循-----------原则

A. A. 中心词前置 B. B. 中心词后置 C. C. 中心词倒置 正确答案:A 8. 工具书 正确答案: 工具书是一种汇集、编著或译述的材料,按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解疑释难时查考之用的图书。 9. 相关度 正确答案: 所谓“相关度”,是指检索结果与输入的检索语词在内容上关联的疏密程度,由计算机根据词语主题关联分析技术自动处理完成。

《文献检索》课程综合大作业

钢带式无极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学号: 工程领域: 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一、轿车钢带无级变速器意义 采用无级变速器的汽车最大优势是能够实现发动机转速和扭矩沿着最经 济油耗线变化,并且在变速过程中无冲击,不必产生动力中断,因而大幅度改善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及乘坐的舒适性。目前对摩擦式无级变速传动机理研究的还并不充分,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机理和选择其机理和新的润滑剂,以进一步提高摩擦拖动率,尤其是研究具体结构的设计与优化问题,改善其传动性能,对于促进无级变速器在机械行业特别是在汽车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不仅能够满足传递较大功率、适应高转速等条件,还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性(1) 经济性:该变速器通过传动比的连续变化,使车辆外界行驶条件与发动机负载实现最佳匹配,使发动机在最佳工作区稳定运转从而充分发挥了发动机的潜力,燃烧完全,提高了整车的燃料经济性,减少了废气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2) 动力性:在汽车起步、停止和变速过程中不至于产生冲击和抖动,减少了噪音,满足了汽车行驶多变的条件,使汽车在良好的性能状态下行驶(3) 舒适性:驾驶平稳!舒适,简化了操作,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行车安全,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舒适性要求(4) 可靠性:据1993年的统计,在装车的60万套金属带式CVT中,由于金属带传动系统出现故障返还的只有120套,占总数的0.02%,而在这120套中因为金属带本身有问题的只有40例,可见其故障率极低实践表明金属带CVT能达到与汽车相同的寿命。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本身就是一种自动变速器,而且它比目前在汽车上占主导地位的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更加节能,动力性能更加优良。它与目前流行的4档自动变速器(AT)相比,燃油消耗节约12%~17%,加速性能提高7.5%~11.5%,发动机排放减少10%,价格不比AT贵轿车钢。 二、无级变速器的相关知识 1、轿车钢带无级变速器基本结构 金属带式CVT,一般由行星齿轮机构、无级变速机构、差速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a. 行星齿轮机构:CVT的行星齿轮机构用以实现前进档和倒档之

§案例1信息检索作业

§案例1-1明确选题来源和方法 §1设定选题情景 恰逢我校一位政治学院的教师请我帮助收集“网络德育”研究发展情况的需求,他希望能通过文献检索帮助找到该方向下可写的研究选题。 §2明确检索选题方法 结合应用浏览发现法和追溯检索法。在实践操作中,根据检索中的情况选择综合应用漏斗式、喇叭式和管道式追溯检索法帮助拓展选题的思路。 本书结合浏览发现法和追溯检索法,帮助找到研究热点、文献空白、学科融合(见本书第2-7章分步讲解);在“7.2检索拓展选题”中讲解检索获取现实实践、规划已有、学术争鸣选题的方法。 §案例2-1九问形成初步检索需求 §研究主题:网络德育 §1九问检索主题 一问概念分类: 1、利用CNKI“学术定义”得到相关“网络德育”的定义,这里选取其中的两条: (1)网络德育就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以及信息技术,通过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 (2)网络德育是指发挥网络优势,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人文教育。 2、利用《中图法》检索得到德育的中图分类号D648、德育所在的学科知识层级关系为: “政治、法律> 中国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教育”。 二问检索目的:了解该领域总体发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找到此主题下的一个比较热点的研究方向,确定论文的题目。注重资料的全面性、经典型、新颖性,即要求检索全面、经典、新颖的文献。 三问存储形式:主要是网络型,利用数据库。 四问加工深度:全文、文摘、三次的教科书、字词典等。

五问出版类型:期刊、图书、课件、学位论文。 六问检索对象:有关网络德育研究的文献、事实。 七问时间空间:有研究以来的全世界相关研究,要找到研究的主要学科、国家、期刊、作者、论文群,其中以中国的研究状况为主。 八问数量语种:总体的文献数量分布及趋势,需要下载阅读的文献总量控制在20篇以内,大概中文10篇,英文为10篇。语种为中文、英文。 汉英词典将“网络德育”译为network 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twork、online 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利用CNKI翻译助手找到相关翻译为:network moral education、internet moral education、online moral education、network moral。综合得到网络德育英文表达为:network moral education、internet moral education、online moral education。 九问结果质量。找到高引用率的期刊、高引用率的前5作者;英文期刊最好为SSCI 来源期刊,中文为核心期刊、CSSCI源刊;论文最好为位列被引用率较高的前10的论文。 §2形成初步检索需求 检索需求包括:了解该领域总体发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找到此主题下的一个比较热点的研究方向,确定论文的题目。注重资料的全面性、经典型、新颖性,即要求检索全面、经典、新颖的文献。利用数据库、全文、文摘、教科书、字词典;期刊、学位论文;统计数据、事实;主要学科、国家、期刊、作者、论文分布,其中以中国的研究状况为主;总体的文献数量分布及趋势,20篇以内(大概中文10篇,英文为10篇)。高引用率的期刊、高引用率的前5作者;论文最好为位列被引用率较高的前10的论文。 §案例3-1 选择工具与功能 §研究主题:网络德育 第2章需求提问分析得到的检索目标是:了解该领域总体发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找到此主题下的一个比较热点的研究方向,确定论文的题目。注重资料的专业性、全面性、经典型、新颖性,即要求检索全面、经典、新颖的文献。 检索需求包括:利用数据库、全文、文摘、教科书、字词典;期刊、学位论文;统计数据、事实;主要学科、国家、期刊、作者、论文分布,其中以中国的研究状况为主;总体的文献数量分布及趋势,20篇以内(大概中文10篇,英文为10篇)。高引用率的期刊、高引

信息资源检索心得体会

信息资源检索心得体会 课程收获和体会 自己在本科的时候并没有修过有关信息资源检索方面的课程,所以自己刚来到郑州大学的时候还不会使用图书馆界面上的数据库搜索和下载自己专业方向的外文相关文献,更不知道如何去查询自己专业方向的专利内容。 上了一个学期的《信息资源检索与信息分析》课程,并且期间在图书馆上机操作两次。通过选修学习这门信息资源检索课,自己不仅学会如何使用图书馆界面上的EI、Springer、Elsevier等数据库搜索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镁合金燃料电池的文献,还知道如何设置检索式来有效的检索相关文献及如何精炼检索结果等。 自己也学会了如何填写科技查新单,对科技查新报告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自己以后帮老师查新文献时就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自己也学了如何在中国上搜索与自己课题相关的专利申请。 此外,自己也对图书馆的界面也多了许多清楚的认识,在读本科的时候,自己很少查阅文献,所以对不了解本科学校的电子图书馆。现在,自己上完信息资源检索课后,加上自己研究课题需要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所以自己对图书馆界面有了熟悉的认识。 总之,信息资源课对自己的帮助还是挺大的,至少在查阅课题相关文献方面让自己少走了许多弯路。 课程意见和建议 对于这门课,自己也有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让这门课对以后的学弟学妹们收获更大。下面是自己的几点建议: (1):希望理工科能和医学、文科的学生分开学习这门课程。因为学科不同,所关注的数据库也就有很大的差异。分开上课,就有利于老师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着重讲述该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数据库和检索方式。另外,一起上课时人数比较多,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互动比较少,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2):希望能够增加上机的课时。通过多次的上机练习操作,我们不仅加深课上老师讲的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在上机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请教老师,问题当时就能得到解决。因为大多数学生课下应该很少再回过头来复习老师的课件,只有等到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打开课件看看,然而通过上机,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对课堂内容的疑惑之处。 (3):希望我们的大作业能够分成更多的小作业,在每次上机操作练习后再统一交上。这样,我们每讲过一点新的东西或数据库都可以上机操作一次,之后把该章节的作业做好交给老师。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可以当时消化,要是一直在图书馆机房上课就更好了,我们可以随时现场操作练习老师所讲的内容。 (4):希望老师老师课堂上能够和学生多进行互动活动。增加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课堂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之间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上课的出勤率。可能由于上课的人数比较多,老师和学生们之间几乎没有互动的环节,所以每次上课时,就会有好多的同学在座位上玩自己的手机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以上便是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我们课程的改进起到一些小小的帮助。

信息检索作业

信息检索结课作业 姓名:__专业:____学号:__ 一、理论知识 1、信息源的分类? 答:1)文件信息源 2)政府信息源 3)行业协会 4)公益信息服务商 5)信息咨询及中介咨询机构 6)内容信息服务商 7)个人信息源 2、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有哪些? 答:1)图书馆体系 2)科技信息研究体系 3)特种文献服务系统 4)档案系统 5)其他(OCLC CALIS万方中国知网等) 3、常用的信息检索技术有哪些? 答:1)布尔逻辑检索 2)截词检索 3)位置检索 4)字段限定检索 5)加权检索 6)聚类检索 4、举例说明检索策略如何制定? 答:1)明确检索的内容和目的 2)尽可能使用专题检索工具及专业数据库,并收集一些专题信息网址3)了解何种信息由哪些机构提供服务,并注意收集一些机构的URL 4)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检索系统的特性与功能 5)掌握实用的检索技巧 6)机检和手检有机结合起来,节约检索费用 7)注意检索策略信息动向,培养信息检索能力 5、举例说明检索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答:1)分析用户的信息检索请求 2)了解检索工具系统的基本情况 3)制定检索策略 4)拟定并执行具体检索步骤 5)获取并整理检索结果 6)分析评价检索操作与检索结果 6、检索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哪些,并分别说明如何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答:结果不理想原因: 1)标引的质量 2)检索语言的性能 3)检索策略的优劣 4)检索人员的信息素养 提高查全率:1)使用泛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上位类、上位主题词) 2)改变布尔运算符(将且改为或) 3)使用截词符 4).改变检索项。如要求检索词位于标题中或为关键词或主题,检出记录数少,则可改为要求位于摘要或全文中,检出记录数即可增加. 5).减少限制条件,增加副主题词 提高查准率:1)使用专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下位类、下位主题词) 2)使用截词符 3)改变检索项。如要求检索词摘要或全文中,检出记录数多,则可改为要求位于标题中或为关键词或主题 二、模拟检索 题目: (一)定题检索(按给定实例模式检索) 题目: 检索示例:检索课题:超高温气体流动 课题分析:“气体”是本课题主体,“超高温”限制,“流动”是研究内容,故检索词是:气体超高温流动 选择的检索工具:维普数据库 检索策略:检索式:气体*超高温*流动 文献范围:期刊论文 检索式的调整过程:气体*流动找到相关结果660条 气体*超高温*流动找到相关结果共找到1条 结果整理:选择一条整理 答:检索课题:留守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分析:“留守老人”是本课题主体,“物质和精神生活”是研究内容, 故检索词是:留守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 选择的检索工具:中国知网 检索策略:检索式:留守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 文献范围:期刊 检索式的调整过程:留守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找到相关结果647条 留守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对策研究找到相关结果247条 结果整理:【作者】肖结红; 【机构】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生活状况;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2010SK491) (二)自拟题目检索(题目要根据自己专业情况来或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题目) 1、分析过程(100字左右字的问题分析过程,要体现检索词和分析的过程)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实习作业

山东师范大学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实习作业 提交作业前把作业文件名改为“姓名-院系专业班级.doc”(例如:李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09.doc)。 作业提交要求与方法:将作业复制并粘贴至ftp://210.44.1.35/作业提交目录下。 实习考查题一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提示:本题可以通过百度输入检索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找到网络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网上有很多,如: https://www.doczj.com/doc/7117294922.html,/,进行查询。) 1.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给出所属主题类目。(选做2题)

2.根据下列主题类目,给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选做2题) 实习考查题二电子图书的检索 拟检索的课题:与“信息检索”有关的图书 (二)电子图书 1.读秀检索 检索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中外文均可),并分别列出任意2篇。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实习考查题三电子期刊的检索 (一)利用中国知网或万方或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 1.检索2007年以来山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发表的论文,并列出2篇: 2. 通过“期刊导航”,查找你所学专业的核心期刊有:、等。 (二)使用本馆购买的外文电子资源检索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源,给出2条密切相关的检索步骤 你的专业方向:(_________________)选择使用的外文数据库: (________________) 检索结果: 1)文献类型(选填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________,文献题名:______________ 2)文献类型(选填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________,文献题名:______________

信息检索与利用大作业

信息检索作业 一、分析课题要求: 1、文献出版类型:期刊、学位论为,学位论文 2、学科围:工程科技Ⅱ辑 3、时间跨度:2005~现在 二、撰写课题检索策略式 中文检索式:智能车辆 or 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外文检索式:% intelligent vehicle or traffic sign and research on detecting technique 时间围:2000至今 三选择检索工具: 中文期刊类检索工具:选择了知网cnki (1)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准确度较低,共57条结果。 (2)智能车辆 or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准确度较高,共4条结果 中文图书类检索工具: 选择了超星 (1)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4条,不准确 (2)智能车辆 or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1条,准确 3、中文学位论文检索工具 选择了知网cnki为检索工具 (1)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285条结果,不准确 (2)智能车辆 or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227611结果,较准确 4、外文检索工具 选择了SCI (1)(% intelligent vehicle or traffic sign and research on detecting technique) 共15741条结果,不准确 (2)主题:(intelligent vehicle) AND主题:(traffic sign) OR主题:(detecting technique) 共15741条,不准确

共8431条结果,准确 5、搜索引擎 采用百度 (1)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共24100条结果,不准确 (2)智能车辆 or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共47100条结果,准确

科技信息检索大作业西电

科技信息检索大作业西 电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科技信息检索课》检索实验报告 上课时间:周四 姓名:XXX 学号: XXXXXXXXXX 班级:XXXXXX 名单中的序号:XX

《科技信息检索》考核题 (2015年下学期) 一、简答题(60分) 1.在我校图书馆网站,通过“馆藏书刊”栏目,完成检索式:“题名=计算机 网络 and 出版社=清华大学”的中文图书检索,要求书名为精确匹配,请写出检索结果共多少写出检索步骤,及该类图书的中图分类号。 答:33;高级检索,计算机网络 and 出版社=清华大学。 2. 我校采购的国外全文类系统平台(数据库)有哪些检索类系统平台(二次 文献库)有哪些 答:ACM 期刊/会议论文数据库、AIP全文期刊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赞助购买)、 ASME全文期刊数据库APS全文期刊数据库、大英百科(EB)全书、EBSCO期刊全文/文摘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简称ASP)全文库、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简称BSP)全文库、Engineering Village(EI Compendex--Inspec--NTIS)(1970年-) Elsevier全文电子期刊 (2004年-)、Emerald电子期刊全文库、Emerald电子系列丛书(工商管理与经济学专辑)、IEL期刊/会议/图书/标准全文库(1988年-)、John Wiley全文期刊数据库 (1997年-)、NTIS(美国政府科技报告) (1964-2011)、国外科技报告全文服务系统(用户名:guest密码:guest)、OCLC数据库 (全国登录并发16个,单馆并发1个)、OSA电子期刊和会议库、PQDT-B(美国博硕士论文文摘)、ProQuest国外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997年-)、Safari IT类电子图书、Science美国科学周刊 new 、SIAM电子图书(-2011年)、Springer英文电子图书与丛书(图书2005-;丛书1997-) Springer全文电子期刊 (1997年-)、WOS平台数据库-SCI,SSCI,CPCI- S,CPCI-SSH、WOS-ESI(旧平台),WOS-JCR(旧平台)、WOS-InCites科研评价工具(旧平台)、WOS-ESI(新平台),WOS-JCR(新平台)、WOS-InCites科研评价工具(新平台)、Nature《自然》电子版期刊、电子科技文献综合数据库(国外)、SAGE多学科人文电子书数据库、百链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外文资料一站式检索与文献传递) 、Presdisplay国外2000余种报纸库、T&F科技期刊回溯数据库(-2000)。 3.预了解某个理论或概念有没有被应用到其他的领域中去被哪个国家的哪些研 究人员应用解决了哪些领域的问题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你知道有什么工具和方法可以检索这方面的需要,请写出数据系统(平台)的名称,具体的检索思路和检索步骤。 答:可以在cnki NSTL EI SCI ISTP NTIS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1)确定该理论或概念的关键词 2)确定文献范围(国家、领域) 3)确定检索式,在平台上进行检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