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实用版 )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实用版 )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实用版 )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实用版 )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有

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

记住ST-T下移或T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

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

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改变。V1、V2S 波加深。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就看V1多了一个大的R波(畸形),伴有ST-T 改变。

12.室速:有P波,QRS畸形增宽。阵发性室上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2个格,节律规则,QRS正常,无P,T(需要与窦速鉴别)

13. 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0.20S,其余正常;需与窦缓鉴别

Ⅱ度Ⅰ型传导阻滞(莫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波脱落;

Ⅱ度Ⅱ型传导阻滞(固定性):PR间期固定不变,有QRS脱落,PP间期固定;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走房,室走室,P波与QRS波没有任何关系,P波次数>QRS 波,P-P

1、正常心电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窦性心动过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窦性心动过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在电视节目中反映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用此图来衬托紧张的气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及深的T波,有点象拉开的弹簧一样一圈一圈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8、房颤---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 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9、房扑---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的F 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0、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 波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1、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固定不变,QRS 波自动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P波的节律与QRS 波的节律没有联系,各自维持自己的节律。此图P 波130次/分;QRS 波只有42次/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3、左、右心室肥厚---特点: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通常以QRS 波群电压增高为标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4、典型心肌缺血---特点: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0.1mv或抬高0.3mv。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5、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早期:首先T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T波开始降低并倒置。

近期: 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 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最新分析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特选参考)

分析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1. 将各导联按Ⅰ. Ⅱ. Ⅲ.aVR. aVL.aVF.及V1—V6的顺序排列,首先检查各导联心电图标记有无错误,导联有无接错,定准电压是否正确,有无个别导联电压减半或加倍,纸速如何,有无基线不稳,为差,和交流电干扰。 2. 根据P波有无,方向与形态,顺序,与QRS波群的关系,确定基本心律是窦性心律抑或异位心律。 分析心律,首先要认出P波,QRS-T波群,应将P波清晰的导联如Ⅱ(或V1)导联描记得相应长一些,然后根据P波的特点,决定基本心律。 例如,P 波符合窦性条件,诊断为窦性心律; P波是逆行型的,P′-R﹤0.12s ,为交界性心律; 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不规则的“f”波,是心房颤动在某些导联中出现早搏或逸搏等,都是附加异位节律,必须加以说明。 例如,基本心律是窦性的,有很清楚的P波,但同时又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项目栏上应记录为:窦性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搏心律。 基本心律是房颤,而又可以合并有室性早搏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异搏等。 3.测定P-P或R-R间距,P-R间期,Q-T间期,P波及QRS波群时间,必要时测定V1、V5的室壁激动时间。

选择适当的导联,测量P-P或R-R间距 以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在每一个P波后面均有QRS波群者,心房率等于心室率,只要计算心室率即可。而有明显心律不齐,心房率和心室率不相等者,则应分别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 测量P-R间期应注意,在心率过快或P-R间期延长的病例中,P 波常和前面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相互重叠,或者完全被掩盖而不能看出,或者在T波的下降支部位形成一个切凹而被误认为是U波,故应仔细核对,以免误诊。没有P-R间期的如心房颤动,或者P与QRS 无固定关系者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一栏可以空者不填写。P-R间期有规律性改变的,如文氏现象,可以将最短和最长的注出,例如0.18-0.36s。 测量Q-T间期应注意勿将异常明显的U波误计算在内。有时各个导联T波平坦或者很低小,不易看出其终点,应加以说明。 4.测定平均心电轴,可以用目测法观察其是否转移,如有左移或右移时应用查表法写出电轴的偏移度数。 5.观测各导联P、QRS、T、U波的电压、形态、方向等以及S-T段有无移位。 应在每个导联内仔细检查P、QRS、S-T、T波等,先是从胸导联开始,判断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将不正常的特征一一分析描述。例如V1、V5的QRS波群分别为何种形态?QRS是否属室上性(窦性、房性、房室交界区或房室束分叉以上的激动)下传心室抑或心室内异

看懂心电图的十大口诀

看懂心电图的十大口诀(附带解释) 方法/步骤 1 1、2高3,3高5,其余上下差1个这里说的格是指心电图纸上最小的小格,小格的高和宽都是1 毫米。常规看心电图都是指小格说的。ST段在V1 V2可高3个小格,V3可高5个小格。其余上抬不能超1个小格,压低也不能超1个小格。 2 电轴左偏老大好,老三无能走下坡。 电轴左偏时,1导联主波是向上的(老大好)。皿导联主波是向下的。(假若右 偏则刚好相反) 3 左大V5二十五,右大V1整十个。 左室大时,V5导联R波超过25个小格。右室大时,V1导联R波超过10个小格。 4 心房扑动波浪起,房颤无P 锯齿波。 心房扑动时,P波是一串串的,呈匀齐好看的波浪状。房颤时无P波而代之以不规则锯齿波,R- R间距约对不等。 5 若问心梗看Q宽,保证超过1小格。 心梗时,若有Q波,则Q波宽度必须大于或等于1个小格。看懂心电图的十大口诀(附带解释) 6

ST迎风红旗展,透壁心梗是楚歌。 如果Q波不典型,这时候你可看到ST段与T波前支融合呈单向曲线,很象一面展开的红旗。 7 ST下移还能救,救不及时变大Q。 轻的心梗梗死范围只限于心内膜下,不到心室壁厚度的一半,这时心电图上ST 段不是升高而是压低的,并且见不到Q波,但如果救治不当,就变成透壁性心梗了,就有大Q波了。 8 房早形态似正常,提早出现一组波。 房早的波形略有变化,只是突然提前出现一个,且后面有一个间歇,注意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 9 室早高大又宽阔,也可倒置形态恶。 室早最好认,是提早出现的宽大QR&T波群。主波向上向下都可。 看懂心电图的十大口诀(附带解释) 10 2.1阻滞波距缩,直至脱落一组波。 2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主波间距逐渐缩短(但P- R间期是逐渐延长的),直至脱落一组QRS波,只剩一个孤独的P波,寂寞想哭。如此往复。

教你如何快速读懂心电图

如何快速读懂心电图 简化记忆----强化记忆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 快速目测判断心电图的经验 白话心电图只为帮助考生克服对心电图学习的畏难情绪,迅速通过考试,所以难免有所简化。本篇容与学术无关。容正在更新中 1、正常心电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窦性心动过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窦性心动过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更多资料请登录医博园论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 -250次/分之间。在电视节目中反映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用此图来衬托紧的气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及深的T波,有点象拉开的弹簧一样一圈一圈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心电图怎么看详解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心电图怎么看详解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心电图怎么看大多数人只知道心电图是一张有着密密麻麻格子的纸,纸上面有着一些不规则的曲线。除了少数医生专家,很少有人能看懂心电图的,这怎么办呢下面就教教大家怎么看心电图。要想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先要了解心电图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意义。 心电图怎么看: 1、心电图记录纸。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 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 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而每个大格就表示,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了解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 波高度不应超过。正常的P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

经典-处理常见心电图心得

经典-处理常见心电图... | 分类:执业医师 一、概述(一)本文 看懂本文后临床医生可达到的水平:能迅速诊断心内科绝大部分心电图的主要问题,并做出相应处理;能看一眼心电监护机上的图形就大概判断ECG危重程度。 (二)阅读前须懂的几个基本问题: 1、各波形的意义 (1)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故P波的异常常是代表心房的问题,例如一个COPD患者II导联P波振幅>0.25mv,诊断右房肥大。 (2)PR间期:不等于PR段,而=P波+PR段。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故其时间延长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心室除极全过程。正常的QRS波群大家有目共赌,若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如室早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而作为房早,只要不伴室内差传,QRS形态是正常的。心脏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动的表现,心房出问题不会马上出人命,但心室会,一份ECG若连异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说明心跳已经停止了。 (4)ST-T:心室复极全过程:故其异常亦多为心室的问题。其临床地位极高,但其改变特异性欠佳。 (5)QT间期:整个心室活动过程。主要看QTc间期,即校正后的QT间期,因心率慢QT间期必长,为使各种心率下的QT间期具有可比性,故产生QTc间期[=QT间期/(根号R-R)],其中R-R单位为S,一般只能由看电脑打出或查表获得,或靠感觉),QTc 间期才是有意义的值。 2、作为非心电图专科医生,若从生理学的原理上去研究心电图,结果定是痛不欲生,一无所获。临床医生只要能看懂这是一个什么图,危不危重,就够了。 3、心电图诊断的二个注意点: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实用版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 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有 P'(大多代偿不完全)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 下移或T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教你如何看懂心电图

一、如何写常见心电图报告一份正常的心电图报告样式如下: 时限等照填。间期、QRS (一)人名、病历号、心率、PR (二) 导联倒置,时限、振幅正常。导联直立,aVRIP波:、II、aVF 1、 波群:时限、振幅在正常范围内。、QRS 2 间期正常。 PR 段:未见偏移。、ST 3 波:时限、振幅在正常,未见病理性偏移。、T 4 、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 2(三)诊断:1 二、如何做心电图 看别人做一次基本就学会背一下红黄蓝褐黑紫,只要智商正常,又不色盲,我感觉以下例如要清楚第四肋间的定位。了。但是要做得好还是有一些讲究的,吸头根本无法吸稳;(心脏病人挺多这样的),病人非常难做:瘦得皮包骨的老人心、肺病致不能平卧的;心尖抬举样搏动的,一吸就被跳出来。 三、如何看心电图 (一)看数值 机器会自动打出一些数据, 。 1、心率:正常为60-100 ”。窦性心动过缓”,的报“>100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60bpm 。 2、P波:正常时间<120ms ”(有时可见,不多) >120ms且呈双峰,报“二尖瓣型P波 。120-200msPR 3、间歇:正常时间 ”。短的报“PR间期 >200ms的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20ms ;振幅(正、负向波<120ms,大于此值有诊断意义(后面讲)QRS 4、间期应,”(较少见)左室低电压<0.5mv和(或)胸导<0.8mv报“的绝对值相加):肢导嫩娃可不记。 左室(女)的,报“(男)和(或)Rv5+Sv1>4.0mv//>3.5mv 5、Rv5>2.5mv”,非常非常常见!系左室肥厚表现,追问病史,多有高血压,目测心电高电压波群明显增高。QRS图, ”(非心电轴左偏-90XX/XX/XX 6、P/QRS/T轴:,中间那个数-30。—。报“”(不多见,但是本人就是)具体还要分心电轴右偏常常见)90,。—180。报“度,轻中重度,一般都是中度,而中度及以上的才报! 图上就显示这些数值,因此以上数据正常范围要先背住才能谈看图。 (二)看有没早搏 word 编辑版. QRS这个不能讲理论,要看过图才知道。下面这个样子的就是早搏了,其中 房性早搏要与窦性心”,形态有宽大畸形的报“室性早搏”,否则报“房性早搏是等于一个正常的律不齐鉴别,早搏波跟其前后二个正常波的间期相加除以2RR 窦性心律不齐无此规律。请克服),要用圆规量一下,(说得较难理解,RR间期的”,频发早搏二联律写报告时还要分频发还是偶发早搏,频发都多为“/三联律个为偶发?一分钟小于3

CPR快速识别心电图

快速识别心电图并诊治心律失常国际规范指引 ------------------依据2010 CPR国际指南连接好床旁心电监护仪后,医生马上观察心电监护的屏幕示波或/和阅读心电图描图。 快速识别心律失常的标准步骤可总结为: (1)首先辨别患者有心跳还是没有心跳? (2)如果没有心跳,即没有脉搏(指颈动脉搏动),在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立即识别临终心电图是可电击还是不可电击心律? 如果是可电击心律,必须尽快使用除颤仪实施一次电击除颤;如果持续性室颤,应该每间隔2 分钟反复多次地给予电击除颤,并按照国际指南规范交替选用相应的复苏药物(除颤→给药主要指肾上腺素、胺碘酮→除颤→给药……)。可电击心律,仅包括“室颤”或者“无脉性室速”两种。国际指南规定,对于当场目击的成人心搏骤停,电击除颤越早越好,只要除颤仪一到达病人身边,就应尽快开始实施电击除颤,此时除颤是第一优先。 如果患者没有脉搏,临终心电图改变是不可电击心律,则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面罩-球囊捏皮球正压通气、紧急气管插管术、静脉注射适当的复苏药物(依据最新的心肺复苏国际指南选择用药、包括剂量和用法都要正确),遵循国际指南要求实施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3)如果有心跳,确定是心动过速还是心动过缓? 如果患者有脉搏,或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心跳恢复,在吩咐护士测量血压BP、数1 分钟脉搏P 和呼吸率R 的同时,判断其血流动力学属于稳定型还是不稳定型,并确定心律失常类型。 (4)有心跳者,接着判断其心动过速或者心动过缓是属于稳定型还是不稳定型?(5)针对心动过速,重点观察QRS 波形态是正常(正常宽度为0.06~0.11 秒,称为窄波)还是宽大畸形(宽波,宽度≥0.12 秒、即3 小格)?QRS 波群规

分析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1. 将各导联按Ⅰ. Ⅱ. Ⅲ.aVR. .及V1—V6的顺序排列,首先检查各导联心电图标记有无错误,导联有无接错,定准电压是否正确,有无个别导联电压减半或加倍,纸速如何,有无基线不稳,为差,和交流电干扰。 2. 根据P波有无,方向与形态,顺序,与QRS波群的关系,确定基本心律是窦性心律抑或异位心律。 分析心律,首先要认出P波,QRS-T波群,应将P波清晰的导联如Ⅱ(或V1)导联描记得相应长一些,然后根据P波的特点,决定基本心律。 例如,P 波符合窦性条件,诊断为窦性心律; P波是逆行型的,P′-R﹤,为交界性心律; 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不规则的“f”波,是心房颤动 在某些导联中出现早搏或逸搏等,都是附加异位节律,必须加以说明。 例如,基本心律是窦性的,有很清楚的P波,但同时又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项目栏上应记录为:窦性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搏心律。 基本心律是房颤,而又可以合并有室性早搏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异搏等。

3.测定P-P或R-R间距,P-R间期,Q-T间期,P波及QRS波群时间,必要时测定V1、V5的室壁激动时间。 选择适当的导联,测量P-P或R-R间距 以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在每一个P波后面均有QRS波群者,心房率等于心室率,只要计算心室率即可。而有明显心律不齐,心房率和心室率不相等者,则应分别计算心房率和心室率。 测量P-R间期应注意,在心率过快或P-R间期延长的病例中,P 波常和前面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相互重叠,或者完全被掩盖而不能看出,或者在T波的下降支部位形成一个切凹而被误认为是U波,故应仔细核对,以免误诊。没有P-R间期的如心房颤动,或者P与QRS 无固定关系者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一栏可以空者不填写。P-R间期有规律性改变的,如文氏现象,可以将最短和最长的注出,例如。 测量Q-T间期应注意勿将异常明显的U波误计算在内。有时各个导联T波平坦或者很低小,不易看出其终点,应加以说明。 4.测定平均心电轴,可以用目测法观察其是否转移,如有左移或右移时应用查表法写出电轴的偏移度数。 5.观测各导联P、QRS、T、U波的电压、形态、方向等以及S-T段有无移位。 应在每个导联内仔细检查P、QRS、S-T、T波等,先是从胸导

教你快速看懂心电图

不管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室率(即QRS波的频率)明显减慢或RR间期延长,且有泵血不足的症状(晕厥、心绞痛等),均属危重,有条件要紧急安装临时起搏器。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教材写得不详又不好,但临床上较常见。 文献示:病窦实际就是窦房结缺血、损伤、坏死致起搏细胞(P细胞)减少,心率减慢,严重的因供血不足出现晕厥等症状。 个人意见:只要窦缓<50次特别是有症状的均须考虑病窦的可能。阿托品试验阳性(后面讲)有助诊断。 病因大多因冠心病-右冠供血不足,或心肌炎心肌病损伤窦房结。因此病窦常发于冠心病病人。 (二)窦性停搏 “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作为国内内科学最权威著作(《内科学第7版》),如此含糊的“显著”令莘莘学子很愤怒!显著?就是几秒!?其他文献均未查及。已咨询我院心电图科。答:“P-P>2S,心率快时P-P>1.7s时算窦停。”(科内标准,不代表全国) 上图极佳,因为R-R间期最长也就2S左右,此患者未必有晕厥;但假若这个人窦停后交界区亦无逸搏心律(窦房结、房室结双结病变可致无交界逸搏),只能由心室代偿,出现室性心率,但若心室都无冲动,那便是一条9S的直线,必死无疑。 (三)三度及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1、二度II型: PP一直恒定,但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就这么简单。 2、三度(下图): 要用双规量,P波一直规律出现,QRS波也一直规律出现,二者无任何关系,即心房不能下传到心室。注:有时P波刚好落在QRS上而不能看清楚。

三度和二II治疗方面无争辩,安装永久起搏器才能救命。当已有阿-斯综合征时也可先装临时起搏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装永久。 (四)长R-R间期 不管任何心律失常,只要ECG、心电监护、Holter之一看到有长R-R间期(R-R>2S)均有临床意义,窦停而无逸搏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是房颤伴长RR间期。这里只讲它。 RR间期的计算为:一小格0.04S,则一大格(5小格)0.2S,那么RR间期=0.2SX大格数。 长RR者若无安装心脏起搏器保护切记不要用可达龙、洋地黄等减慢心率的药物! 有文献认为长RR是指白天>1.5S,晚上>2S。 明显长RR,一般我们的处理是:(1)查Holter明确最长RR到底有多长,发生在晚上还是白天。(2)明显的长RR(一般指3S)若发生在白天易发生晕厥。(3)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见为瓣膜病、冠心病,或其他几乎所有心脏病);(4)发生时间不长的房颤转窦尚有一定机会,同步电复律可能不够安全,少用;一般予安装临时起搏器后用可达龙静滴试图转窦(注:要治疗原发病,若致房颤的原发病不解除,就算转窦了也易复发)。(5)转窦成功并维持自然好,若转窦失败则要说服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明显长RR(>3S)或不够3S 但有泵血不足、晕厥等症状时,均要考虑安抚永久起搏器,否则后患无穷,严重的可能心脏停搏死亡。 [电解质紊乱] 主要是低钾和高钾。 基本上严重高钾血症都是出现在肾衰患者。若想单靠ECG来发现高钾血症,恐怕不现实。但有朝一日看到一个肾衰的出现T波高尖对称,基底变窄,甚至QRS增宽;则要高度谨慎高血钾(下图)。

心电图入门及医考心电图答题小技巧说课材料

医考心电图小结 自己看书,加上听了张博士的医考班公开课,总结了一下心电图部分的个人领悟和解题技巧, 写了这个,给希望能对各位朋友有些帮助,指指路。 希望通过自身不断的自身修习,医术提高,让更多的人得到救助 一,基础 心电图,首先要明白基本图形和代表的量,基本图形是pQRST组成 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对应关系 P波,是最开始的波,代表着心脏最上面两个心房收缩的电信号记录 QRS波,是两个心室收缩的波,代表着心室的收缩的电信号记录 T波是心室跳完后,心室肌肉充电(术语叫复极)的电信号记录 心脏的传到过程,是这样的 心房内的窦房结发出信号,带着心房跳(P) 于此同时,电信号继续传,传到心室,心室在心房后跳(QRS) 之后心室复极 总之,一定要记住的,就是这个粗红字 P(心房)—QRS(心室)---T(心室充电复极),是从心房的窦房结开始发出,心房跳,然后 那么PR间期代表什么呢? 按照上面所说,QRS是心室跳的电反应, 那么PR ,就应当是,心房开始跳,一直将这种电信号,传到心室,让心室肌肉跳之前的所有电反应 但是里说,Q在R之前,要是反应心脏心室跳之前的电情况,PQ间期不是应该更合适,为什么要选择Q后面的R波呢,PR间期选的科学么? 听人说才知道,在最开始,临床上的许多情况是,没些导联,做出来的点图,Q波小或者不容易辨识,甚至有没有Q波得情况,所以后来人们就从看PQ间期,慢慢的习惯性的看到了PR间期了 PR间期一定要记住,PR间期往往三到五个小格的长度,(也就是0,12-0.2s) 还要记住的就是RR间期,和PP间期 RR间期就是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PP就是两个P波之间的时间 换一句话说,这个就是,一次心跳,到下一次心跳之间的时间 如果正常的话,PP=RR=三到五个大格,注意了,是大格子 第三个要记住的就是QRS波群的宽度,QRS是心室跳动的电信号,QRS波群的宽度是

教你学看心电图

普通人也可以看懂心电图 现在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据卫生部统计,这一数字可能达到了1.6亿。在我们努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同时,也要关注已患病者的治疗。 任何疾病都需要专业的设备检测,心血管疾病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常用到的检测手段有一下几种:心电图、心脏彩超、平板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心电图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想要看懂心电图并不容易,一般都需要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实践。很多人会觉得,去看病自然会有有专业的医生告知病情,自己看懂心电图并没有必要。但是,目前各大企业在组织自己的员工体检的时候,由于参检人数庞大,往往只给发给员工心电图的检测结果,并得不到专业医师的指导,这就让很多人拿着检测结果不知所措。况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且变得廉价,家用的心电图仪走进了千家万户。这让每个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非常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检测。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些心电图的基础知识,起码能够分别患病心脏与正常的心脏。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的心电图出现异常,及时去医院就诊往往能把疾病扼杀在萌芽中。 当然了,心电图中包含的知识庞杂而深奥,很多多年的老医生也未必能全部掌握。但是作为普通人了解一些入门知识还是能做到的。 言归正传,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如何看懂心电图。 首先,很多读者会问,心电图仪是如何把人体的心电活动记录下来的呢? 产生心电图的基础在于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即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静息的心肌细胞处于复极状态细胞膜外侧为正电荷,细胞膜内侧为负电荷。两侧保持平衡,不产生电位变化。(如图一)。 正常窦性心律时,心脏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发出冲动,冲动沿着心脏内特殊的传导系统即心肌细胞由心房传向心室,在传递过程中,产生一对对迅速移动的电偶,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发生变动,出现动作电位进而产生动作电流。(如图二) 此时若将检测电极置于体表一定的位置,便可将电位的变化记录下来。(如图三)

心电图检测方法及正常心电图

第一篇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记录分析技术 第一章心电图检测方法及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应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它反映了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和恢复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心电图机的作用是将微弱的心脏电流放大并记录,其种类较多,有单导心电图机、三导心电图机和12导联心电图机.目前临床多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其优点是可以同步采样、分析、测量、储存及传递等.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炎、某些电解质紊乱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均具有较大的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对不明原因的心悸、胸痛、心力衰竭、晕厥、昏迷、休克及某些部位的疼痛等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第一节心电图检测及分析方法 一、心电图导联体系 引导心脏电流至心电图机的连接电路称为导联,不同的连接方法可以组成不同的导联.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已形成了由Einthoven始创而目前国际通用的导联体系,即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3个双极肢体导联(Ⅰ、Ⅱ、Ⅲ)、3个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和6个胸前导联(V1~V6).常规心电图有诊断盲区,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某些附加导联. (一)常规12导联 1. 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电极所在部位之间的电位差,由Einthoven最早创用,又称标准导联.①Ⅰ导联:左上肢电极(黄色)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右上肢电极(红色)连接负极,当左上肢电位高于右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②Ⅱ导联:左下肢电极(绿色)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右上肢电极连接负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右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③Ⅲ导联:左下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左上肢电极连接负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左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 2.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反映肢体电极所在部位的电位变化.Wilson将左、右上肢和左下肢三个电极各通过一个5000Ω电阻,并将这3根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中心电端(电位接近于零,又称为无干电极).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负极连接,放在肢体上的探查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称为单极肢体导联.Goldberger进一步改进成在描记某一肢体单极导联心电图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的联系截断,使原来较小的心电图波幅增大50%,即称为单极加压肢体导联.①aVR导联:右上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右上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②aVL导联:左上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左上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③aVF导联:左下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 3. 单极胸导联反映胸壁电极所在部位的电位变化.左、右上肢和左下肢的导线各串联一个5000Ω电阻,并将三者连接起来组成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负极连接,胸壁探查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①V1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②V2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③V3导联:电极置于V2与V4连线的中点;④V4导联: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⑤V5导联:电极置于左侧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⑥V6导联:电极置于左侧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在成年妇女,V4、V5导联电极应放在胸壁乳房的下方.当V1~V6探查电极下的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 在某一导联中,正极与负极之间假想的连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6个肢体导联轴均在

如何看懂心电图完整版

如何看懂心电图完整版 一、如何写常见心电图报告 一份正常的心电图报告样式如下: (一)人名、病历号、心率、PR间期、QRS时限等照填。 (二) 1、P波: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时限、振幅正常。 2、QRS波群:时限、振幅在正常范围内。 PR间期正常。 3、ST段:未见偏移。 4、T波:时限、振幅在正常,未见病理性偏移。 (三)诊断:1、窦性心律 2、正常心电图 二、如何做心电图 只要智商正常,又不色盲,背一下红黄蓝褐黑紫,看别人做一次基本就学会了。但是要做得好还是有一些讲究的,例如要清楚第四肋间的定位。我感觉以下病人非常难做:瘦得皮包骨的老人(心脏病人挺多这样的),吸头根本无法吸稳;心、肺病致不能平卧的;心尖抬举样搏动的,一吸就被跳出来。 三、如何看心电图 (一)看数值 机器会自动打出一些数据, 1、心率:正常为60-100。

<60bpm的报“窦性心动过缓”,>100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2、P波:正常时间<120ms。 >120ms且呈双峰,报“二尖瓣型P波”(有时可见,不多) 3、PR间歇:正常时间120-200ms。 >200ms的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20ms的报“短PR间期”。 4、QRS间期应<120ms,大于此值有诊断意义(后面讲);振幅(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肢导<0.5mv和(或)胸导<0.8mv报“左室低电压”(较少见),嫩娃可不记。 5、Rv5>2.5mv和(或)Rv5+Sv1>4.0mv(男)//>3.5mv(女)的,报“左室高电压”,非常非常常见!系左室肥厚表现,追问病史,多有高血压,目测心电图,QRS波群明显增高。 6、P/QRS/T轴:XX/XX/XX,中间那个数-30。—-90。报“心电轴左偏”(非常常见),90。—180。报“心电轴右偏”(不多见,但是本人就是)具体还要分度,轻中重度,一般都是中度,而中度及以上的才报,具体我不懂,书上也没有,请懂的人指点,谢! 图上就显示这些数值,因此以上数据正常范围要先背住才能谈看图。 (二)看有没早搏 这个不能讲理论,要看过图才知道。下面这个样子的就是早搏了,其中QRS 形态有宽大畸形的报“室性早搏”,否则报“房性早搏”,房性早搏要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早搏波跟其前后二个正常波的RR间期相加除以2是等于一个正常的RR间期的(说得较难理解,请克服),要用圆规量一下,窦性心律不齐无此规律。写报告时还要分频发还是偶发早搏,频发都多为“频发早搏二联律/三联律”,一分钟小于3个为偶发? 另外,有早搏的要加做一分种,看看一分种有多少个,如果是偶发早搏加一分钟却看不到一个的,可考虑做动态心电图。

教你如何看懂心电图

一、如何写常见心电图报告 一份正常的心电图报告样式如下: (一)人名、病历号、心率、PR间期、QRS时限等照填。 (二) 1、P波: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时限、振幅正常。 2、QRS波群:时限、振幅在正常范围内。 PR间期正常。 3、ST段:未见偏移。 4、T波:时限、振幅在正常,未见病理性偏移。 (三)诊断:1、窦性心律 2、正常心电图 二、如何做心电图 只要智商正常,又不色盲,背一下红黄蓝褐黑紫,看别人做一次基本就学会了。但是要做得好还是有一些讲究的,例如要清楚第四肋间的定位。我感觉以下病人非常难做:瘦得皮包骨的老人(心脏病人挺多这样的),吸头根本无法吸稳;心、肺病致不能平卧的;心尖抬举样搏动的,一吸就被跳出来。 三、如何看心电图 (一)看数值 机器会自动打出一些数据, 1、心率:正常为60-100。 <60bpm的报“窦性心动过缓”,>100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2、P波:正常时间<120ms。 >120ms且呈双峰,报“二尖瓣型P波”(有时可见,不多) 3、PR间歇:正常时间120-200ms。 >200ms的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20ms的报“短PR间期”。 4、QRS间期应<120ms,大于此值有诊断意义(后面讲);振幅(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肢导<0.5mv和(或)胸导<0.8mv报“左室低电压”(较少见),嫩娃可不记。 5、Rv5>2.5mv和(或)Rv5+Sv1>4.0mv(男)//>3.5mv(女)的,报“左室高电压”,非常非常常见!系左室肥厚表现,追问病史,多有高血压,目测心电图,QRS波群明显增高。 6、P/QRS/T轴:XX/XX/XX,中间那个数-30。—-90。报“心电轴左偏”(非常常见),90。—180。报“心电轴右偏”(不多见,但是本人就是)具体还要分度,轻中重度,一般都是中度,而中度及以上的才报! 图上就显示这些数值,因此以上数据正常范围要先背住才能谈看图。 (二)看有没早搏

教你看懂心电图

心电图怎么看? 2009-09-08 09:43 大多数人只知道心电图是一张有着密密麻麻格子的纸,纸上面有着一些不规则的曲线。除了少数医生专家,很少有人能看懂心电图的,下面就教教大家怎么看心电图。 要想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先要了解心电图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意义。 1、电图记录纸。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了解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 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0.25mV,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实用版 )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诊断窦缓;如果<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有 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 v3> v45>,记住ST-T下移

30分钟教你学会看心电图

心电图原来也可以这么简单 不管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室率(即QRS波的频率)明显减慢或RR间期延长,且有泵血不足的症状(晕厥、心绞痛等),均属危重,有条件要紧急安装临时起搏器。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教材写得不详又不好,但临床上较常见。 文献示:病窦实际就是窦房结缺血、损伤、坏死致起搏细胞(P细胞)减少,心率减慢, 严重的因供血不足出现晕厥等症状。 个人意见:只要窦缓<50次特别是有症状的均须考虑病窦的可能。阿托品试验阳性(后面讲) 有助诊断。 病因大多因冠心病-右冠供血不足,或心肌炎心肌病损伤窦房结。因此病窦常发于冠心病病人。 (二)窦性停搏 “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作为国内内科学最权威著作(《内科学第7版》),如此含糊的“显著”令莘莘学子很愤怒!显著?就是几秒!?其他文献均未查及。已咨询我院心电图科。答:“P-P>2S,心率快时P-P>1.7s时算窦停。”(科内标准,不代表全国)

上图极佳,因为R-R间期最长也就2S左右,此患者未必有晕厥;但假若这个人窦停后交界区亦无逸搏心律(窦房结、房室结双结病变可致无交界逸搏),只能由心室代偿,出现室性心率,但若心室都无冲动,那便是一条9S的直线,必死无疑。 (三)三度及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1、二度II型: PP一直恒定,但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就这么简单。

2、三度(下图): 要用双规量,P波一直规律出现,QRS波也一直规律出现,二者无任何关系,即心房不能下传到心室。注:有时P波刚好落在QRS上而不能看清楚。

三度和二II治疗方面无争辩,安装永久起搏器才能救命。当已有阿-斯综合征时也可先装 临时起搏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装永久。 (四)长R-R间期 不管任何心律失常,只要ECG、心电监护、Holter之一看到有长R-R间期(R-R>2S)均有临床意义,窦停而无逸搏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是房颤伴长RR间期。这里只讲它。 RR间期的计算为:一小格0.04S,则一大格(5小格)0.2S,那么RR间期=0.2SX大格数。 长RR者若无安装心脏起搏器保护切记不要用可达龙、洋地黄等减慢心率的药物! 有文献认为长RR是指白天>1.5S,晚上>2S。 明显长RR,一般我们的处理是:(1)查Holter明确最长RR到底有多长,发生在晚上还是白天。(2)明显的长RR(一般指3S)若发生在白天易发生晕厥。(3)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见为瓣膜病、冠心病,或其他几乎所有心脏病);(4)发生时间不长的房颤转窦尚有一定机会,同步电复律可能不够安全,少用;一般予安装临时起搏器后用可达龙静滴试图转窦(注:要治疗原发病,若致房颤的原发病不解除,就算转窦了也易复发)。(5)转窦成功并维持自然好,若转窦失败则要说服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明显长RR(>3S)或不够3S但有泵血不足、晕厥等症状时,均要考虑安抚永久起搏器,否则后患无穷,严重的可能心脏停搏死亡。

看懂心电图的十大口诀.doc

看懂心电图的十大口诀(附带解释) 1. 1、2咼3, 3咼5,其余上下差1个 这里说的格是指心电图纸上最小的小格,小格的高和宽都是1毫米。常规看心电图都是指小格说的。ST段在V1、V2可高3个小格,V3可高5个小格。其余上抬不能超1个小格,压低也不能超1个小格。 2. 电轴左偏老大好,老三无能走下坡。 电轴左偏时,1导联主波是向上的(老大好)。川导联主波是向下的。(假若 右偏则刚好相反) 3. 左大V5二十五,右大V1整十个。 左室大时,V5导联R波超过25个小格。右室大时,V1导联R波超过10个小格。 4. 心房扑动波浪起,房颤无P锯齿波。 心房扑动时,P波是一串串的,呈匀齐好看的波浪状。房颤时无P波而代之以不规则锯齿波,R- R间距约对不等。 5. 若问心梗看Q宽,保证超过1小格。 心梗时,若有Q波,则Q波宽度必须大于或等于1个小格。 6. ST迎风红旗展,透壁心梗是楚歌。 如果Q波不典型,这时候你可看到ST段与T波前支融合呈单向曲线,很象一面展开的红旗。 7. ST下移还能救,救不及时变大Q。 轻的心梗梗死范围只限于心内膜下,不到心室壁厚度的一半,这时心电图上 ST段不是升高而是压低的,并且见不到Q波,但如果救治不当,就变成透壁性心梗了,就有大Q波了。 8. 房早形态似正常,提早出现一组波。 房早的波形略有变化,只是突然提前出现一个,且后面有一个间歇,注意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 9. 室早高大又宽阔,也可倒置形态恶。 室早最好认,是提早出现的宽大QR-T波群。主波向上向下都可。 10. 2.1阻滞波距缩,直至脱落一组波。 2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主波间距逐渐缩短(但P- R间期是逐渐延长的),直至

如何快速学会看心电图

1.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2.右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P波的宽度并不增加,在II、III、aVF导联表现最突出,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3.左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波增宽>0.11s,常呈双峰型,双峰间期≥0.04s,以在V1导联上最为显著,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P波幅度改变在I、II、aVL导联明显。V1的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Ptf超过-0.04mm.s。 4.左房及右房双房肥大: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5.左室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为:①左室高电压的表现1、V5或V6的R波>2.5mV或V5的R波+V1的S波>4.0mV(男性)或>3.5mV(女性)。2、I导联的R波>1.5mV,aVL的R波>1.2mV或I导联R波+III导联S波>2.5mV。②额面心电轴左偏,但一般不超过-30°。③QRS总时间>0.10s(一般不超过0.11s)④并存ST-T改变。 6.右室肥大:①V1(或V3R)导联R/S≥1。②V1的R波+V5的S波>1.05mV(重症可>1.2mV)。③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症可>110°)。④aVR导联R/S或R/q≥1(或R>0.5mV)。⑤少数病例可见V1导联呈QS、qR型(除外心肌梗塞)。 ⑥ST-T改变,右胸前导联(如V1)T波双向、倒臵,ST段压低。(符合上述阳性指标越多,以及超出正常范围越大者,诊断的可靠性亦越大。) 7.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①缺血型心电图改变:心外膜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心肌缺血时,复极发生改变,心电图上出现ST-T改变。A、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在相应导联出现高直立的T波。B、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在相应的导联,出现对成性的T倒臵。例如下壁心肌缺血,下壁导联ⅡⅢ aVF 可出现导致的T波。②损伤性心电图改变:心肌缺血除了可出现T波改变外,还可出现损伤型ST改变。损伤型ST段改变:A、ST段压低—心内膜缺血B、ST段抬高—心外膜缺血 需注意的问题1、许多原因可引起ST段及T波改变,因此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诊断常常需要与既往的心电图比较,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2、心肌缺血可引起一系列的ST段和T波变化,具体改变依赖于缺血的严重程度和描记心电图的时间。3、对于静息时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尤其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室肥大时,ST段和T波变化的特异性降低。4、ST断变化对缺血诊断的特异性也依赖于其自身的形态。5、运动激发试验时,若J点之后80ms的ST段水平或斜性下降≥1mm,则提示心肌缺血。 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