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工业大学有机合成实验报告(附实验装置图)

合肥工业大学有机合成实验报告(附实验装置图)

合肥工业大学有机合成实验报告(附实验装置图)
合肥工业大学有机合成实验报告(附实验装置图)

有机合成实验报告

所在专业: 学号/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地点:

合肥工业大学有机合成实验规则

为了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学生做实验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一、认真预习。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复习教材中的有关章节,明确实验目的和

要求,弄清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的关键及注意事项,订出实验计划并初步预测实验结果,做到心中有数。动手做实验前还应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装置是否正确稳妥。

二、规范操作。实验时要听从老师指导,尊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操作,仔细

观察。要积极独立思考,及时、如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做出科学的解释。如遇实验结果和理论不符,应分析原因或重做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努力提高分析、推理和联想的思维能力。

三、注意安全。学生进实验室要穿实验服,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弄清水、电、煤气开关、

通风设备、灭火器材、救护用品的配备情况和安放地点,并能正确使用。使用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要特别提高警惕,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更改实验步骤或试剂用量,须征得指导老师同意。如遇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老师采取适当措施,妥善处理。

四、保持整洁。要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整洁,不得在实验室谈笑或高声喧哗,不得在实

验室内、外闲游。仪器、药品应摆得井然有序,使用仪器器材或取用药品后,要立即恢复原状,送还原处。装置要求规范、美观;废酸、废碱应倒人废液缸,严禁倒入水槽;废纸、火柴便、碎玻璃等固体废物应丢人废物箱,不得扔在地上或丢入水槽。实验完毕,要将仪器洗净,放入柜内,擦净实验台和试剂架并关闭水、电、煤气开关。值日生应切实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打扫实验室,倒净废液缸。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水、电、煤气的开关,关好窗户。

五、厉行节约,爱护实验室各种仪器和设备,节约药品和其它易耗品,节约水、电。煤

气。不得将仪器和药品携出室外它用。损坏仪器要填写仪器破损单,经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后,凭原物向管理室换取新仪器。

六、写好报告。实验课后应按实验记录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得拼凑或抄袭他人

数据。书写实验报告要求条理清楚,结论明确,字迹端正,绘图规范并按时交指导老师批改。

实验一乙酸丁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有机酸酯的制备原理和乙酸丁酯的制备方法。

2. 学习用恒沸混合物除去酯化产物中水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主要性质和用途

乙酸丁酯(butyl acetate )亦称乙酸正丁酯,无色液体,具有水果香味,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和烃类。密度0.8826(20℃),沸点126.3℃,凝固点-77℃,折光率1.3591(20℃)。

乙酸丁酯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可用于火棉胶、清漆、人造革、医药、塑料及香料工业,并可用作萃取剂和脱水剂。

2. 制备原理

有机酸酯通常用醇和羧酸在少量催化剂(如浓硫酸)的存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

酯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酸催化可逆反应。为使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可用过量的醇或羧酸,也可将反应中生成的酯或水及时蒸出。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原料滴加的速度和产品蒸出速度,从而使反应进行得比较完全。在制备乙酸丁酯时,采用等摩尔的乙酸和丁醇,加入极少量的浓硫酸作催化剂,进行回流。让回流冷凝液先进入一个分水器分层,水分留在分水器中,有机液不断地流回反应器中。这样,在酯化反应进行时,生成的水可以从平衡混合物中除去,使反应几乎可进行到底,得到高产率的乙酸丁酯。反应方程式如下: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电热套、三口烧瓶(250ml )、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分液漏斗(125ml )、 锥形瓶(50ml 、100ml )、蒸馏烧瓶(50ml )、量筒(10ml 、100ml ) 温度计(0℃-200℃)。正丁醇、冰醋酸、浓硫酸、碳酸钠溶液(10%)、无水硫酸镁、pH 试纸。

CH 3CH 2CH 2CH 2OH

H + CH 3 C OH + O CH 3 C OCH 2CH 2CH 2CH 3 + H 2O O + H 2O R C OH O R C OR ′ O

五、实验装置

六、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理论生成的乙酸正丁酯的量为0.263mol(与水的mol数相同,思考题中已经计算),又相对密度d(2020)为0.8826;

所以产量为:0.8826×26=22.95g

理论产量为:0.263×116=30.51g ,

产率为22.95/30.51=75.2%

结果分析:反应的产率不高,原因分析如下

(1)反应时温度升高过快,升得过高,使得冰醋酸蒸出,与水互溶,不能回流,反应不完全;

(2)反应时间较短。

七、注意事项

1. 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只需加少量。

2.本实验利用恒沸混合物除去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正丁醇、乙酸正丁酯和水可能形成下

3. 根据分出的总水量(注意扣去预先加到分水器中的水量),可以粗略地估计酯化反应完成的程度。

八、思考题

1. 本实验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的?

答:不断分离生成的水,使反应尽可能的向右进行。

2.计算反应完成时应分出的水量?

答:正丁醇的物性参数:质量百分含量99.5%,密度0.808~0.811g/cm3

冰醋酸物性参数:质量百分含量99.5%,密度1.05 g/cm3

n(正丁醇)=0.810×30/74=0.34mol

n(冰醋酸)=1.05×15/60=0.263mol

所以,正丁醇过量,反应生成的水量为0.263×18=4.734g

3.反应中生产的水是怎么分去的?

答:水密度比乙酸正丁酯的小,与乙酸正丁酯生成恒沸不互溶的溶液而分层,下层为水,通过分水器的下口即可分去。

实验二间硝基苯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多硝基化合物部分还原反应的原理。

2. 掌握间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主要性质和用途

间硝基苯胺(meta-nitroaniline)为黄色针状晶体或粉末。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甲醇。熔点111.8℃,密度1.430(20℃)。

家硝基苯胺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制取冰染染料橙色基R和制取色酚AS-BS。

2. 制备原理

本实验利用间硝基苯还原法制备见硝基苯胺。多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部分还原,常采用Na2S2作还原剂(因为它的还原作用比较缓和)。用Na2S2是通过S2-2离子攻击硝基上的氮原子而实现的。由于S2-2离子的水合程度较低。被氧化后的电子构型比较稳定,因此它的还原能力比S2-离子强。

苯环上带有吸电子基团有利于硝基的还原;带有给电子基团,则阻碍反应进行。所以间硝基苯胺进一步还原,要比间二硝基苯还原难得多。需使用更强的还原剂才能使其还原。

用过硫化钠作还原剂,还原间二硝基苯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NO2

NO + Na2S2 + H2O

NO2

+ Na2S2O3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三口烧瓶(250ml)\电动搅拌器、温度计(0℃~100℃)、球形冷凝管、滴液漏斗(60ml)、烧杯(250ml、500ml)、锥形瓶(250ml)、电热套、玻璃漏斗(¤90)、滴管、托盘天平。

间二硝基苯、硫化钠、硫磺粉、盐酸、氨水、PH试纸、硫酸铜试纸。

六、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n(间二硝基苯)=10g/168g·mol-1=0.060mol

n(硫化钠)=8g/110g·mol-1=0.073mol

n(硫磺粉)=3.3g/32g·mol=0.10mol,所以间二硝基苯少量的;间硝基苯胺的理论产量=0.060mol×138g/mol=8.28g

产率=0.7g/8.3g=8.45%

结果分析:产率偏低,原因分析如下

(1) 硫磺粉溶解不充分,有少量固体杂质;

(2) 反应不完全(反应煮沸只进行了5分钟,但是硫酸铜试纸检测确实没有黑色);

(3) 精制的时候,由于第一次趁热过滤,使得抽滤瓶和烧杯上损失了大量的产品;

七、注意事项

间二硝基苯和间硝基苯胺有毒,须小心操作,勿接触皮肤。

八、思考题

1. 间二硝基苯制取间硝基苯胺能否采用铁粉和盐酸反应制得的初生态氢进行还原?

答:不能,还原性很强,第一步反应生成间硝基苯胺,随后会进一步将另一个硝基还原。

2. 产品中的主要杂质是什么?如何去除?

答:硫代硫酸钠,过硫化钠和间二硝基苯。

硫代硫酸钠冷水即可洗去,过硫化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逸出,并生成固体单质硫,同时间硝基苯胺与盐酸反应生成铵盐而溶解,间二硝基苯不溶过滤即可与上述杂质分离。

3. 为什么用稀盐酸溶解粗产品?用水可以吗?

答:Na 2S 2 + 2HCl =2NaCl + H 2S↑ + S↓ 稀盐酸溶解可除去过硫化钠,并溶解间硝基苯胺,换做水后,过硫化钠和间硝基苯胺均溶于水,不能实现分离。

4. 制备间硝基苯胺的还原剂还有哪些?

答:Na 2S 2、NaHS 等

实验三 抗氧剂双酚A 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抗氧剂双酚A 的合成原理和合成方法。

2. 熟悉重结晶的操作方法。

二、合成原理

1. 主要性质和用途

双酚A 又称二酚基丙烷,化学名称为2,2′-二对羟基苯基丙烷(2,2′—bis(p-hydro xyphenyl)propane,结构式:

本品为无色结晶粉末,熔点155~158℃,密度1.95(20℃)。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酸、丙酮及二乙醚,微溶于水,易被硝化、卤化、硫化、烃化等。

抗氧剂双酚A 可作为塑料和油漆用抗氧剂,是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也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砜、聚苯醚等树脂的合成原料。

2. 合成原理

双酚A 的合成方法有多种没,大都由苯酚与丙酮合成,不同之处是采用的催化剂有别。本试验采用的是硫酸法,即苯酚与过量的丙酮在硫酸的催化下缩合脱水,生成双酚A 。其反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分液漏斗(500ml)、布氏漏斗(φ8)、吸滤瓶(500ml)、电动搅拌器、水浴锅、电热干燥箱、三口烧瓶(250ml)、球形冷凝管、温度计(0℃~100℃)、烧杯(500ml)、量筒(100ml)、滴液漏斗(60ml)、托盘天平。

苯酚、丙酮、甲苯、硫酸(98%)、二甲苯、巯基乙酸。

产品质量标准如下表所示:

外 观

白色结晶粉末 酚含量,% <0.02 熔点,℃

155~158 水分,% <0.4 铁含量,10-6mol ·L -1 <15 色相,铂-钴色比 <30

五、实验装置

六、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n(苯酚)=30g/94g ·mol -1=0.32mol

n(丙酮)=10g/58g ·mol -1=0.17mol

反应按2:1进行,因此丙酮稍过量,间硝基苯胺的理论产量:238g ·mol -1×0.32mol/2= 38g 产率为:8g/38g=21.05%

结果分析:产率偏低,粗产品为22.5g ,精制后仅为8g ,原因如下

(1) 搅拌、控温不当,反应不充分;

(2)

热水第一次洗涤时,下层呈乳白色浑浊,产物有少量损失; (3)

精制时,未溶解完全; (4)

微溶于水,趁热萃取时,有少量溶于下层水中被分离出来; (5) 结晶不完全。

七、注意事项

洗涤反应液时切勿剧烈振荡,否则反应液发生乳化现象。

八、思考题

1. 滴加丙酮时为什么控制温度?

答:因为丙酮的沸点为56℃,需要控制在该温度以下。

2. 水洗时水温的控制依据是什么?

答:双酚A 的析出温度以上。

实验四 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山梨酸钾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山梨酸钾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主要性质和用途

山梨酸钾(potassium sorbate)学名已二烯-(2, 4)-酸钾,结构式CH 3CH==CHCH==CHCOOK ,分子式H 6H 7KO 2,是一种不饱和的单羧基脂肪酸,呈无色或白色鳞片状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不稳定,能被氧化着色,有吸湿性,约270℃熔化分解。易溶于水,溶于乙醇。

用做食品防腐剂,用于肉、鱼、蛋、禽类制品,果蔬类保鲜,饮料、果冻、软糖、糕点类。我国规定最大使用量为0.5~2g ·kg -1。

2.制备原理

山梨酸的合成工艺路线有四种:

(1)以丁烯醛(巴豆醛)和乙烯酮为原料

CH 3CH==CHCHO + CH 2==C==O

CH 3CH==CHCH==CHCOOH

(2)以巴豆醛和丙二酸为原料 CH 3CH==CHCHO + CH 2(COOH)2

CH

3CH==CHCH==CHCOOH (3CH 3

吡啶

实验室采用路线(2),制得的山梨酸再与氢氧化钾反应,制得山梨酸钾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四口烧瓶(250ml)、烧杯(200ml、500ml)球形冷凝管、抽滤瓶(500ml)、温度计(0~100℃)、量筒(10ml、100ml) 、电动搅拌机、真空泵。

巴豆醛(化学纯)、丙二酸(化学纯)、吡啶(化学纯)、硫酸(化学纯)、乙醇(化学纯)、氢氧化钾(化学纯)、精密pH试纸、滤纸等。

MATLAB实验报告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 实 验 报 告 专业及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伟 学号:1107050322 日期 2013年6月20日

实验一 MATLAB 的基本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MATALB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点,熟悉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 2.掌握变量、函数等有关概念,掌握M 文件的创建、保存、打开的方法,初步具备将一般数学问题转化为对应计算机模型处理的能力; 3.掌握二维图形绘制的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实现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二】 MATLAB 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基本掌握以下的基础知识: 一. MATLAB 简介 二. MATLAB 的启动和退出 三. MATLAB 使用界面简介 四. 帮助信息的获取 五. MATLAB 的数值计算功能 六. 程序流程控制 七. M 文件 八. 函数文件 九. MATLAB 的可视化 【三】上机练习 1. 仔细预习第二部分内容,关于MATLAB 的基础知识。 2. 熟悉MATLAB 环境,将第二部分所有的例子在计算机上练习一遍 3. 已知矩阵???? ??????=??????????=123456789,987654321B A 。求A*B ,A .* B ,比较二者结果是否相同。并利用MATLAB 的内部函数求矩阵A 的大小、元素和、长度以 及最大值。 程序代码: >> A=[1 2 3;4 5 6;7 8 9]; >> B=[9 8 7;6 5 4;3 2 1]; >> A*B ans =

30 24 18 84 69 54 138 114 90 >> A.*B ans = 9 16 21 24 25 24 21 16 9 两者结果不同 >> [m,n]=size(A) m = 3 n = 3 >> b=sum(A) b = 12 15 18 >> a=length(A) a = 3 >>max(A) ans =

原位测试实验报告概要

南华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荷载板实验实验成绩 实验同组人:方园,谢发全,李杰才,刘俊,陈伟,徐正洲 实验地点南华大学土工原位测试基地实验日期:2012年10月23日(下午) 一.实验目的 1.确定地基土的比例界限压力、极限承载力,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2.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确定地基土机床反力系数。 二. 实验原理 在试验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圆形或方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每一级荷载下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p)-沉降(s)曲线(即p-s曲线)。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直线变形阶段:p-s曲线为直线段(线性关系),对应于此段的最大压力P0,称为比例界限压力(也称为临塑压力),土体以压缩变形为主。

(2)剪切变形阶段:当压力超过P0,但小于极限压力P u时,压缩变形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剪切变形逐渐增加,p-s线由直线变为曲线,曲线斜率逐渐增大。 (3)破坏阶段:当荷载大于极限压力P u时,即使维持荷载不变,沉降也会急剧增大,始终达不到稳定标准。 直线变形阶段:受荷土体中任意点产生的剪应力小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变形主要由土中空隙的压缩引起,并随时间趋于稳定。可以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 剪切变形阶段:土体除了竖向压缩变形之外,在承压板的边缘已有小范围内土体承受的剪应力达到或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并开始向周围土体发展。此阶段土体的变形主要由压缩变形和土粒剪切变形共同引起。可以用弹塑性理论进行分析。 破坏阶段:即使荷载不再增加,承压板仍会不断下沉,土体内部开始形成连续的滑动面,承压板周围土体面上各点的剪应力均达到或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 三. 实验仪器设备 1.加载系统:油压式千斤顶 2.反力系统:地锚和反力梁 3.量测系统:百分表

MATLAB实验报告50059

实验一MATLAB操作基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MATLAB的操作环境及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MATLAB的搜索路径及设置方法。 3、熟悉MATLAB帮助信息的查阅方法 实验内容: 1、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再设置自己的工作目录设置到MA TLAB搜索路径下,再试 验用help命令能否查询到自己的工作目录。 2、在MA TLAB的操作环境下验证课本;例1-1至例1-4,总结MATLAB的特点。 例1-1

例1-2 例1-3 例1-4

3、利用帮助功能查询inv、plot、max、round等函数的功能。 4、完成下列操作: (1)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x=0:pi/10:2*pi; y=sin(x); (2)在工作空间窗口选择变量y,再在工作空间窗口选择回绘图菜单命令或在工具栏中单击绘图命令按钮,绘制变量y的图形,并分析图形的含义。

5、访问mathworks公司的主页,查询有关MATLAB的产品信息。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开发环境界面、演示实验过程,然后同学上机练习。 思考题: 1、如何启动与退出MA TLAB集成环境? 启动: (1)在windows桌面,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菜单项,然后选择MA TLAB程序组中的MA TLABR2008b程序选项,即可启动 MATLAB系统。 (2)在MA TLAB的安装路径中找到MA TLAB系统启动程序matlab.exe,然后运行它。 (3)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后。双击快捷方式图标,启动MA TLAB。 退出: (1)在MA TLAB主窗口file菜单中选择exitMATLAB命令。 (2)在MA 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exit或quit命令。 (3)单击MATLAB主窗口的关闭按钮。 2、简述MATLAB的主要功能。 MATLAB是一种应用于科学计算领域的数学软件,它主要包括数值计算和符 号计算功能、绘图功能、编程语言功能以及应用工具箱的扩展功能。 3、如果一个MATLAB命令包含的字符很多,需要分成多行输入,该如何处理?

matlab实验报告

MATLAB 数学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班级: 小组成员: 时间:201_/_/_

Matlab 第二次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 1 题目:实验四,MATLAB 选择结构与应用实验 目的:掌握if 选择结构与程序流程控制,重点掌握break,return , pause语句的应用。 问题:问题1: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即:任何一个正偶数(n>=6)均可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要求编制一个函数程序,输入一个正偶数,返回两个质数的和。 问题分析:由用户输入一个大于6 的偶数,由input 语句实现。由if 判断语句判断是否输入的数据符合条件。再引用质数判断函数来找出两个质数,再向屏幕输出两个质数即可。 编程:function [z1,z2]=gede(n); n=input('please input n')

if n<6 disp('data error'); return end if mod(n,2)==0 for i=2:n/2 k=0; for j=2:sqrt(i) if mod(i,j)==0 k=k+1; end end for j=2:sqrt(n-i) if mod(n-i,j)==0 k=k+1; end end if k==0 fprintf('two numbers are') fprintf('%.0f,%.0f',i,n- i) break end

end end 结果分析 如上图,用户输入了大于6的偶数返回两个质数5和31,通过 不断试验,即可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纪录:if判断语句与for循环语句联合嵌套使用可使程序结构更加明晰,更快的解决问题。 2题目:实验四,MATLAB选择结构与应用实验 目的:用matlab联系生活实际,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 题。

实验二 MATLAB程序设计 含实验报告

实验二 MATLAB 程序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的方法。 2.掌握利用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的方法。 3.掌握利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法。 4.掌握利用while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法。 5.掌握MATLAB 函数的编写及调试方法。 二、 实验的设备及条件 计算机一台(带有MATLAB7.0以上的软件环境)。 M 文件的编写: 启动MATLAB 后,点击File|New|M-File ,启动MATLAB 的程序编辑及调试器(Editor/Debugger ),编辑以下程序,点击File|Save 保存程序,注意文件名最好用英文字符。点击Debug|Run 运行程序,在命令窗口查看运行结果,程序如有错误则改正 三、 实验内容 1.编写求解方程02=++c bx ax 的根的函数(这个方程不一定为一元二次方程,因 c b a 、、的不同取值而定) ,这里应根据c b a 、、的不同取值分别处理,有输入参数提示,当0~,0,0===c b a 时应提示“为恒不等式!”。并输入几组典型值加以检验。 (提示:提示输入使用input 函数) 2.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A 、B 、C 、D 、E 。其中100分为A+,90分~99分为A ,80分~89分为B ,70分~79分为C ,60分~69分为D ,60分以下为E 。 要求:(1)用switch 语句实现。 (2)输入百分制成绩后要判断该成绩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成绩应输出出错信息。 (提示:注意单元矩阵的用法) 3.数论中一个有趣的题目:任意一个正整数,若为偶数,则用2除之,若为奇数,则与3相乘再加上1。重复此过程,最终得到的结果为1。如: 2?1 3?10?5?16?8?4?2?1 6?3?10?5?16?8?4?2?1 运行下面的程序,按程序提示输入n=1,2,3,5,7等数来验证这一结论。 请为关键的Matlab 语句填写上相关注释,说明其含义或功能。 4. 的值,调用该函数后,

合肥工业大学信息隐藏实验报告 完整代码版.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信息隐藏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信息安全13-1班 学生姓名及学号 马骏 2013211869 课程教学班号 任课教师 郑淑丽 实验指导教师 郑淑丽 实验地点 20 ~20 学年第学期

实验1 BMP位图信息隐藏 一、实验目的 学习BMP格式文件,并编程实现对位图文件信息隐藏 二、实验要求 将TXT文件嵌入BMP 文件中 三、问题描述 1、BMP位图文件的格式? 2、有哪几种方法隐藏信息,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数据结构 3、随机选取如何避免“碰撞”的出现 四、算法思想 1、BMP位图文件格式 0000h~0001h 2字节-------------------------bm的ASC码 0002h~0005h 4字节-------------------------文件大小102718字节 0006h~0009h 4字节-------------------------全为0 000Ah~000Dh 4字节-------------------------偏移量118字节 000Eh~0011h 4字节-------------------------位图信息块大小40字节 0012h~0015h 4字节-------------------------宽450 0016h~0019h 4字节-------------------------高450 001Ah~001Bh 2字节-------------------------恒为01h 00h 001Ch~001Dh 2字节-------------------------颜色所占二进制位数值04h 00h=4 16色位图 001Eh~0021h 4字节-------------------------压缩方式=0无压缩 0022h~0025h 4字节-------------------------图像数据区大小102600字节 0026h~0029h 4字节-------------------------水平每米多少像素39个 002Ah~002Dh 4字节-------------------------垂直每米多少像素39个 002Eh~0031h 4字节-------------------------图像所用颜色数=0 0032h~0035h 4字节-------------------------重要颜色数=0 0036h~0076h 64字节-------------------------颜色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肥皂之制备

肥皂之製備 食二丙 第十二組 梅婉如

肥皂之製備 一、實驗目的: 瞭解油脂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瞭解肥皂之製備及其性質、本實驗是用牛油和氫氧化鈉合成肥皂。也可使用回鍋油製作皂基這樣也不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若把回鍋油製成肥皂就可解決廢油問題。 二、實驗原理: 油脂與鹼(NaOH 或KOH)共熱生成肥皂和甘油的反應,稱為皂化反應。 肥皂是(soap)為長鏈脂肪酸之鹼金屬鹽類。肥皂可用RCOONa 或RCOOK 表示。例如:C17H35COONa(硬脂酸鈉)、C15H31COONa(軟脂酸鈉)等 這是一個皂化反應,由於牛油是脂類,所以與氫氧化鈉生成硬脂酸鈉,這是肥皂的一種。加入濃食鹽水的目的只是令肥皂溶解度降低,令它浮在溶液上,易於收集。

自然界中脂肪酸(Fatty acid)和甘油(Glycerol) 會形成脂肪酸之甘油酯(Glycerides;Glycerin esters)

常溫下 因此若 R = R' = R"簡單甘油脂 R ≠ R'≠ R"混甘油脂 簡單甘油酯有: (1)軟酯Palmitin(三軟脂酸甘油酯)﹣﹣(C15H31COO)3C3H5 (2)硬酯Stearin(三硬脂酸甘油酯)﹣﹣(C17H35COO)3C3H5 (3)月桂酯Laurin(三月桂脂酸甘油酯)﹣﹣(C11H23COO)3C3H5 (4)肉豆蔻酯Myristin (三肉豆蔻脂酸甘油酯) ﹣﹣(C13H27COO)3C3H5 (5)花生酯Arachidin(三花生脂酸) ﹣﹣(C19H39COO)3C3H5 上述為飽和酸酯 (6)油酯Olein(三油酸甘油酯)﹣﹣(C17H32COO)3C3H5 (7)亞油酯Linolein(三亞麻仁油酸甘油酯)﹣﹣(C17H30COO)3C3H5 (8)次亞油酯Linolenin(三次亞麻仁油酸甘油酯)-- (C17H28COO)3C3H5 (9)花生油酯Arachidonin(三花生油酸甘油酯)--(C19H30COO)3C3H5 上述為不飽和酸酯

撞击动力学实验报告

1.SHPB实验装置、基本原理及用途 1.1实验装置及用途 如图1所示为SHPB的实验装置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图1 SHPB实验装置 SHPB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压杆系统、测量系统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其中压杆系统是由撞击杆、入射杆、透射杆和吸收杆四部分组成。撞击杆也称之为子弹,一般来说压杆所采用的截面尺寸及材料均相同,因此子弹的长度就决定了入射应力脉冲的宽度λ,一般取λ=2L(L为子弹的长度),吸收杆主要是用来吸收来自透射杆的动能,以削弱二次波加载效应,为保证获得完整的入射及反射波形,入射杆的长度一般要大于子弹长度的两倍,所有压杆的直径应远小于入射应力脉冲的波长,以忽略杆中的惯性效应影响。 测量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撞击杆速度的测量系统,另一个是压杆上传感器测量系统。对撞击杆速度的测量常采用激光测速法,如图1所示,在发射管与入射杆之间装有一个平行光源,用来发射与接收激光信号,两个光源之间的间距是可测的,当子弹经过平行光源时,会遮挡住光信号而产生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据此可测出子弹通过平行光源的时间即可求出子弹的撞击速度。压杆传感器测量系统则是在压杆相应位置处粘贴电阻应变片,并将应变片经电桥连接至超动态应变测试仪上,据此即可测出压杆中的应变。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主要由TDS5054B数字示波器,CS—1D超动态电阻应变仪,TDS2000B波形存储器,以及微机等组成。其作用是完成对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1.2基本原理 利用应变片技术测量波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子弹撞击压杆所产生的应力波(弹性波)先后为应变片1和应变片2所记录。鉴于弹性波在线弹性细长杆中的传播很少有衰减,也不弥散,基本上不失真,因此可根据两个应变片之间的距离及所记录信号的时间差确定波在细长杆中的传播速度。 应变片1应变片2 图 2 应力波波速测量原理图 鉴于弹性波在自由端反射的异号波形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还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更为简单的测试方法。这时,应变片所记录的是拉压相间的应力波,同一相位间隔距离代表应力波行走了一个来回,即杆长的二倍距离,据此也可以确定应力波在细长杆中的传播速度。 图3 应力波波速测量原理图 常规的拉伸(或压缩)实验测得的是材料在低应变率(341010/s -- )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本实验测得的是材料在高应变率(241010/s )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其原理如图4所示。当枪膛内的子弹以某速度撞击输入杆时,在杆内产生一个入射脉冲i ε,试件在该应力作用下产生高速变形,与此同时,在压杆中分别产生往回的反射脉冲r ε和向前的透射脉冲t ε。

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内容:一小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并无损做往返运动。程序: theta=0:0.01:2*pi x=cos(theta) y=sin(theta) l=1 v=1 while l<10 for t=1:10 y=y+(-1)^l*v*t plot(x,y,[-1,1],[-56,2],'.') axis equal pause(0.1) end l=l+1 end 结果:

-50 -40 -30 -20 -10 收获:通过运用小球自由落体规律,及(-1)^n 来实现无损往 返运动! 实验二 旋转五角星 内容:一个五角星在圆内匀速旋转 程序:x=[2 2 2 2 2 2] y=[0 4/5*pi 8/5*pi 2/5*pi 6/5*pi 0] y1=2*sin(y) x1=2*cos(y) theta=0:4/5*pi:4*pi

x2=2*cos(theta) y2=2*sin(theta) plot(x,y,x1,y1,x2,y2) axis equal theta1=theta+pi/10 x2=2*cos(theta1) y2=2*sin(theta1) plot(x2,y2) axis equal theta=0:4/5*pi:4*pi for rot=pi/10:pi/10:2*pi x=2*cos(theta+rot) y=2*sin(theta+rot) plot(x,y) pause(0.1) end 结果:

-2 -1.5-1-0.500.51 1.52 -2-1.5-1-0.500.511.5 2 收获:通过theta1=theta+pi/10,我们可以实现五角星在圆内匀速 旋转! 实验三 转动的自行车 内容:一辆自行车在圆内匀速转动 程序:x=-4:0.08:4; y=sqrt(16-x.^2); theta1=-pi/2:0.01*pi:3*pi/2; x3=0.5*cos(theta1); y3=0.5*sin(theta1); theta=-pi/2+0.02*pi for k=1:100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公共实验

研究生创新综合实验建设项目申报书 建设单位: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实验名称:土木与水利综合实验 适用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适用专业: 电测综合实验:结构工程、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岩土工程、 水工结构、桥梁与隧道、防灾 水力学实验:市政工程、水文学、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 测量实验: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工程 选课人数: 212人/2009级 项目负责人:巫绪涛 二○○九年十月

项目摘要 (简要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预期成效) 根据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所有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结合考虑学校其它专业的需要,本项目包括三项独立的实验项目:工程电测综合实验、水工模型测量综合实验及GPS原理与数据处理综合实验,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预期成果。 一、工程电测综合实验 电阻应变测量方法(电测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静态、准动态、高速变形相关力学量测量都可以采用,且测量原理和操作过程基本相同,仅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有区别。电测法可以较方便准确获得结构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响应,对于监测结构安全性、判定设计参数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判定其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工科学生,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本科二年级就已初步掌握,涉及到后续课程内容较少,具有适用专业宽的优点。但由于一般本科学生进行电测实验主要关注的是应变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的符合程度,而对于电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诸如各种应变计结构性能特点、应变计的粘贴位置选择、应变计粘贴及焊接技术、复杂测试条件的布片与接桥方案等不完全了解。因此势必影响其在工程或课题研究中正确有效地使用该技术。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力学实验室拥有电测实验的所有设备,拥有丰富工程电测经验的师资力量,完全满足开设该实验的必要条件。工科相关专业研究生经过该实验的学习,基本能独立运用该技术进行工程结构受力分析及论文研究课题的相关工作。 初步计划实验学生数:180人/年。 二、水工模型测量综合实验 水流运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设计水利工程时,常常有很多问题是不能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的,对许多水力学现象同样不能依靠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释。通常需要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特别是在近50年来,我国先后对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和洞庭湖、巢湖、太湖、洪泽湖等天然水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和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均离不开水工模型试验。通过水工模型实验,不但可以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可

参考答案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一 Matlab基础知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启动和退出Matlab的方法。 2.熟悉Matlab命令窗口的组成。 3.掌握建立矩阵的方法。 4.掌握Matlab各种表达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常用函数的使 用。 二、实验内容: 1.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rem) 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find) 3.输入矩阵,并找出其中大于或等于5的元素。(find) 4.不采用循环的形式求出和式 63 1 2i i= ∑ 的数值解。(sum) 三、实验步骤: ●求[100,1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rem) 1.开始→程序→Matlab 2.输入命令: ?m=100:999; ?p=rem(m,21); ?q=sum(p==0) ans=43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find) 1.输入命令:

?k=input('’,’s’); Eie48458DHUEI4778 ?f=find(k>=’A’&k<=’Z’); f=9 10 11 12 13 ?k(f)=[ ] K=eie484584778 ●输入矩阵,并找出其中大于或等于5的元素。(find) 1.输入命令: ?h=[4 8 10;3 6 9; 5 7 3]; ?[i,j]=find(h>=5) i=3 j=1 1 2 2 2 3 2 1 3 2 3 ●不采用循环的形式求出和式的数值解。(sum) 1.输入命令: ?w=1:63; ?q=sum(2.^w) q=1.8447e+019

实验二 Matlab 基本程序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 的环境与工作空间。 2. 熟悉M 文件与M 函数的编写与应用。 3. 熟悉Matlab 的控制语句。 4. 掌握if,switch,for 等语句的使用。 二、 实验内容: 1. 根据y=1+1/3+1/5+……+1/(2n-1),编程求:y<5时最大n 值以及对应的y 值。 2. 编程完成,对输入的函数的百分制成绩进行等绩转换,90~100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及格。 3. 编写M 函数文件表示函数 ,并分别求x=12和56时的函数值。 4. 编程求分段函数 2226;03 56;0532 1;x x x x y x x x x x x x +-<≠=-+≤<≠≠-+且且及其它,并求输入x=[-5.0,-3.0,1.0,2.0,2.5,3.0,3.5]时的输出y 。 三、 实验步骤: 根据y=1+1/3+1/5+……+1/(2n-1),编程求:y<5时最大n 值以及对应的y 值。 1. 打开Matlab ,新建M 文件 2. 输入命令: 51022-+x

MATLAB全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Matlab 基础知识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 6月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熟悉Matlab这一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基本操作。 2.掌握Matlab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 3.了解Matlab常用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 4.掌握Matlab工作方式和M文件的相关知识。 5.学会Matlab中矩阵和数组的运算。 二、【实验任务】 P16 第4题 编写函数文件,计算 1! n k k = ∑,并求出当k=20时表达式的值。P27第2题 矩阵A= 123 456 789 ?? ?? ?? ?? ?? ,B= 468 556 322 ?? ?? ?? ?? ?? ,计算A*B,A.*B,并比较两者的区别。 P27第3题 已知矩阵A= 52 91 ?? ?? ?? ,B= 12 92 ?? ?? ?? ,做简单的关系运算A>B,A==B,AB)。 P34 第1题 用 111 1 4357 π =-+-+……公式求π的近似值,直到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6 10为止。 三、【实验程序】 P16 第4题 function sum=jiecheng(n) sum=0; y=1; for k=1:n for i=1:k y=y*i; end sum=sum+y; end sum P27第2题 >>A=[1 2 3;4 5 6;7 8 9] >>B=[4 6 8;5 5 6;3 2 2] >>A*B

P27第3题 >> A=[5 2;9 1];B=[1 2;9 2]; >>A>B >>A==B >>A> (A==B)&(A> (A==B)&(A>B) P34 第1题 t=1; pi=0; n=1; s=1; while abs(t)>=1e-6 pi=pi+t; n=n+2; s=-s; t=s/n; end pi=4*pi; 四、【实验结果】 P16 第4题 P27第2题

MATLA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MATLAB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实验4图形绘制(1) 二、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MA TLAB基本的二维图形绘制函数。 三、实验内容: 1.绘制简单的二维图形 2.一个坐标系绘制多幅图形 3.图形标识和坐标控制 4.交互式图形指令 四、回答问题: (本次实验未预留问题)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遇到了求y=lnx时,输入“y=ln(x)”不被软件识别的问题,查看常用数学函数表后改为y=log(x)成功解决。 在求10x时不知道用什么函数,函数表里也查不到,在老师的点拨下用“y=10.^x”解决。 在绘图时发现默认线型不够明显,查表后使用尖三角、叉号代替默认线型。 六、体会: 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利用MATLAB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应的备注方法。 难点是了解各种函数的具体作用并熟练掌握。 体会是:多学多练,孰能生巧,日积月累,必有提高。

思考题: 1.在同一坐标系绘制t3,-t2,t2sint在[0,2π]内的曲线图。 x=0:pi/50:2*pi; y1=t.*t.*t; y2=-t.*t; y3=t.*t.*sin(t); plot(t,y1,'^k',t,y2,'.k',t,y3,'xk'); legend('\ity=t^3','\ity=-t^2','\itt^2*sint'); 2.在一幅图中画出4幅子图,分别绘制sin2x,tanx,lnx,10x的图形,并加上适当的图形注释。注意:把函数变成MATLAB对应的形式。 x=0:pi/50:2*pi; y1=sin(2*t); y2=tan(x); y3=log(x); y4=10.^x; subplot(2,2,1) plot(x,y1); legend('y=sin2x'); subplot(2,2,2) plot(x,y2) legend('y=tanx'); subplot(2,2,3) plot(x,y3)

合工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一 (3) 实验二 (7) 实验三 (12) 实验四 (22)

实验一Debug程序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EBUG程序中的命令,学会在DEBUG下调试运行汇编语言源程序。 2、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及多字节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DEBUG程序中的“E”命令,将两个多字节数“003F1AE7H”和“006BE5C4H”分别送入起始地址为DS:0200H和DS:0204H两个单元中。 2、分别用直接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编写程序段,实现将DS:0200H 单元和DS:0204H单元中的数据相加,并将运算结果存放在DS:0208H单元中。要求: 本次实验的内容均在DEBUG下完成,实现数据的装入、修改、显示;汇编语言程序段的编辑、汇编和反汇编;程序的运行和结果检查。 三.实验过程和程序 实验内容一: e ds:0200 E7 1A 3F 00 e ds:0204 C4 E5 6B 00 实验内容二: (1)直接寻址方式 MOV AX,[0200] MOV BX,[0202] ADD AX,[0204] ADC BX,[0206] MOV [0208],AX MOV [020A],BX (2)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MOV SI,0200H MOV DI,0204H MOV BX,0208H MOV AX,[SI] MOV DX,[SI+2] ADD AX,[DI] ADC DX,[DI+2]

材料动态特性实验报告,SHPB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研究型课程考试答卷 课程名称:材料动态特性实验(SHPB实验) 考试形式:□专题研究报告□论文√大作业□综合考试 序号分项类别得分1 2 3 4 总分 评阅人: 时间:年月日

材料动态特性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霍普金森杆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2、会用霍普金森杆测试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1.SHPB 组成: Kolsky 在Hopkinson 压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分离式 Hop-kinson 压杆 SHPB )技术来测定材料在一定应变率范围的动态应力 ── 应变行为 ,该实验的理论基础是一维应力波理论, 它通过测定压杆上的应变来推导试样材料的应力 ── 应变关系, 是研究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最基本的实验方法之一。为了测出A3钢(又称Q235钢)的屈服极限、弹性模量以及其他性能参数。用SHPB 实验就行数据测量。SHPB 的实现装置如下图: 分离式Hopkinson 压杆装置示意图 它由压缩气枪、撞击杆、测时仪、输入杆(入射杆)、超动态应变仪、试件、透射杆、吸收杆、阻尼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实验原理: SHPB 技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定的前提上: (1)杆中应力波是一维波; (2)试件应力/应变沿其长度均匀分布。 根据垂直入射应力波在界面出的反射、透射原理和上述假定由: 应力相等:)()()(t t t T R I σσσ=+ (1) 应变相等:)()()(t t t T R I εεε=+ (2)

式中()I t σ和()R t σ分别为入射杆的入射应力和反射应力,()T t σ为透射杆的透射应力, ()I t ε和()R t ε为入射杆的入射应变和反射应变,()T t ε为透射杆的透射应变。 图1 输入杆-试件-输出杆相对位置 如图2所示,在满足一维应力波假定的条件下,一旦测得试件与输入杆的界面X 1处的应力,可理论推导得: []112()(,)(,)(,)2S I R T S A t X t X t X t A σσσσ=++ (3) S R I T S S L t X v t X v t X v L t X v t X v t ),(),(),(),(),()(11212--=-=ε (4) []??--==t R I T S t S S dt t X v t X v t X v L dt t 01120),(),(),(1)(εε (5) 式中:A 为压杆的横截面积,s A 为试件的横截面积, S L 为试件的长度。()S t σ、()S t ε和()S t ε为试件的平均应力、应变和应变率,1(,)I v X t 、1(,)R v X t 分别为入射应力波在界面X 1处的入射质点速度和反射质点速度,2(,)T v X t 为透射应力波在2X 处的透射质点速度。 在弹性压杆的情况下,由一维应力波分析可知,应变与应力和质点速度之间存在如下线性关系: ()()()[]()()()()()[]()()???????===-=+=====+=+==) ,(,,) ,(),(,,,),(,,),(),(,,,2022211011112222111111t X C t X v t X v v t X t X C t X v t X v t X v v t X E t X t X t X t X E t X t X t X T T R I R I T T R I R I εεεεσσσεεσσσσ (6) 可见,上述问题就转化为如何测界面X 1处的入射应变波),(1t X I ε和反射应变波),(1t X R ε,以及界面2X 处的透射应力波),(2t X T ε 。因为,只要压杆保持弹性

matlab实验报告

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二图像处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应用MA TLAB语言编程实现对图像的处理,进一步熟悉MATLAB软件的编程及应用; (2)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代码 ㈠.应用MA TLAB语言编写显示一幅灰度图像、二值图像、索引图像及彩色图像的程序,并进行相互之间的转换 首先,在matlab页面中的current directory下打开存放图像的文件夹。 1.显示各种图像 ⑴显示彩色图像: ①代码:>> mousetif=imread('tif.TIF'); >> image(mousetif) 显示截图: ②代码:>> mousetif=imread('tif.TIF'); >> imshow(mousetif) 显示截图:

③代码:mousetif=imread('tif.TIF'); subimage(mousetif) 显示截图: 显示截图:

⑵显示二值图像 ①代码:>> I=imread('单色bmp.bmp'); >> imagesc(I,[0 2]) 显示截图: ②代码:>> I=imread('单色bmp.bmp');

>> imshow(I,2) 显示截图: ③代码:>> I=imread('单色bmp.bmp'); >> subimage(I) 显示截图:

⑶显示灰度图像 ①代码:>> I1=imread('256bmp.bmp'); >> imagesc(I1,[0,256]) 显示截图: 代码:>> I1=imread('256bmp.bmp'); >> colormap(gray); >> subplot(1,2,1); >> imagesc(I1,[0,256]); >> title('灰度级为[0 256]的mouse.bmp图'); >> subplot(1,2,2); >> imagesc(I1,[0,64]); >> colormap(gray); >> title('灰度级为[0 64]的mouse.bmp图'); 显示截图:

MATLA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MATLAB 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熟悉MATLAB 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2. 掌握用MATLAB 对连续信号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s 域分析的方法,利用绘图命令绘制出典型信号的波形,了解这些信号的基本特征; 3. 掌握用MATLAB 对离散信号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z 域分析的方法,利用绘图命令绘制出典型信号的波形,了解这些信号的基本特征; 4. 通过绘制信号运算结果的波形,了解这些信号运算对信号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 1. 计算机 : 2. MATLAB R2007a 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对系统的时域分析 信号的时域运算包括信号的相加、相乘,信号的时域变换包括信号的平移、反折、倒相及信号的尺度变换。 (1)信号的相加和相乘:已知信号)(1t f 和)(2t f ,信号相加和相乘记为 )()(1t f t f =)(2t f +;)()(1 t f t f =)(2t f *。 (2)信号的微分和积分:对于连续时间信号,其微分运算是用diff 函数来完成的,其语句格式为:diff(function,’variable’,n),其中function 表示需要进行求导运算的信号,或者被赋值的符号表达式;variable 为求导运算的独立变量;n 为求导的阶数,默认值为求一阶导数。连续信号的积分运算用int 函数来完成,语句格式为:diff(function,’variable’,a,b),其中function 表示需要进行被积信号,或者被赋值的符号表达式;variable 为求导运算的独立变量;a,b 为积分上、下限,a 和b 省略时为求不定积分。 (3)信号的平移、翻转和尺度变换 信号的平移包含信号的左移与右移,信号的翻转包含信号的倒相与折叠,平移和翻转信号不会改变信号)(t f 的面积和能量。信号的尺度变换是对信号)(t f 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可使信号压缩或扩展。)(at f 将原波形压缩a 倍,)/(a t f 将原波形扩大a 倍。 ¥ 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分析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编号:FS-DY-85284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

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飞机连接实验报告(南昌航空大学)

《专业技能训练》实验 班级: 100631 学号: 10063112 姓名:林万蔚 (同组人:李力朱汉辉周炎)

专业技能训练 1、实验目的: 通过本综合实验的练习,学生应能综合应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对专业上的某一具体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增强其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 2、实验内容: (1)方案设计 设计铆接的产品,CATIA软件或CAD绘制零件图:1张三维立体图(同组人可一样),1张能完全表达某个零件结构尺寸和制作要求的视图(按机械制图的规定画图和标注,同组每个人不得相同,可选择不同零件画图)。图均打印,其他内容手写!。 设计铆接的产品(飞机)具有中等复杂程度,具有立体结构。 零件结构设计经指导老师检查同意后方能进行制作。 (2)飞机装配铆接操作实验 本实验要求在飞机装配工艺课程的相关实验之后进行,通过飞机装配工艺课程的授课学习和实验,掌握飞机装配铆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艺,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产品,并做相应的工艺分析。 3、对自己制作的结构件进行质量分析。 我们这组设计制作的是一个小型汽车,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的比较完美的,线条、部件都比较好。但是,在这个单有铆接的实验中,很多圆滑的地方可能很难制造出来。 4、飞机铆接的特点及发展。 4.1飞机铆接具有以下特点 铆接的连接强度比较稳定可靠,铆接方法与工艺参数容易掌握和控制,铆接质量检验方法方便,故障比较容易排除,使用工具比较简单、低廉,适用于较复杂的连接。虽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增大了结构质量,降低了结构强度,容易引起变形等,但到目前为止,铆接仍然是飞机装配中主要的的连接方法。 4.2飞机铆接的发展 现代飞机制造过程中,由于结构设计、工艺维修、检查的需要,机械连接不可缺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要的连接方法。在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战斗机以及民机生产中,都采用了大量的机械连接。铆接结构重量轻、成本低、工艺简便,比螺接更具技术优势,因而用得比较普遍。铆接技术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但近年来在新型飞机研制过程中,为满足结构设计要求,提高飞机的性能,铆接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4.2.1电磁铆接技术的发展 国外的经验表明,采用电磁铆接(也称应力波)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电磁铆接对屈强比高、应变率敏感、强度高、难成形材料的成形具有特殊的功能;能实现理想的干涉配合,延缓构件铆钉孔疲劳裂纹的扩展,显著提高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