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考试理综试题(5月30号)

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考试理综试题(5月30号)

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考试理综试题(5月30号)
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考试理综试题(5月30号)

2013年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

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2.图甲表示某作物相对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充分展开。图乙中曲线1、2分别表示该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乙

A.由甲图分析,由于幼叶呈折叠状,光合色素含量少,吸收光能少,光合作用所需酶的含量可能较少,导致幼叶的相对光合速率较低

B.甲图中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的含量减少,光合作用所需的酶活性降低

C.由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25℃

D.若该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35℃时该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3.下面左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右图表示是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c-d 段时期

B .该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3条染色体,包含了该生物基因组中的全部DNA 序列

C .假设图中细胞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图像,则该生物是单倍体

D .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 ,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 ,说明细胞在b-c 段时期内发生了交叉互换

4.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 、a 和B 、b 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

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简便,但育种周期长

B .②和⑦的变异均发生于减Ⅰ前期

C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肯定不相同

5.用X 、Y 和Z 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微型月季茎段侧芽,其影响如下图示,则下列

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X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

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 Y 、Z 浓度的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

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C.X 浓度>Z 浓度

D. Z 浓度>Y 浓度 6.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 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

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的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B.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7.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持续雾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00纳米)的可入肺的有害颗粒。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2.5污染

D.PM2.5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N A个O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的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2N A

C.1L0.1mo1·L-1的氨水中含有0.1N A个OH-

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1L2 mo1·L-1氯化铜溶液时,若阳极上失去电子N A个,则阴极质量增加32g

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与果糖B.CH3CH2COOH和CH3COOCH3

C.正丁烷和异丁烷D.淀粉和纤维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后,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B.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均不能采取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制得AlC13、MgC12、NaC1

D.滴定用的滴定管、锥形瓶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用的容量瓶,使用前均要润洗11.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氢化物稳定性:NH3 < H2O SiH4 > H2S

C.S、SO2和Si、SiO2四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

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

12.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L mol H C a /101)(-+?=,若a >7时,则该溶液的pH 一定

为a

B .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H 、Na 、OH 、HS S 2则离子浓度一定是:

C .pH = 3的二元弱酸H 2R 溶液与pH = 11的NaOH 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 等于7, 则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有:

D .将0.1mol/L 的某一元弱酸HA 溶液和0. 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中有:)()()(-++=A c HA c Na c

13.短周期元素A 、B 、C 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表所示。A 、B 、C 三种元素原

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D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D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一定为气体

B .A 、B 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不能与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C .在DB 2、BC 6、DC 4的分子中,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四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C 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其中第15、16、19题为不定项选择,其他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 .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

D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5.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各面都光滑的半圆球

B,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和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B .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C .A 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D .A 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大于mg

16.质量相等的两物体M 、N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拉力F 1、F 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从同

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0和4t 0,当二者速度分别达到2v 0和v 0时分

别撤去F 1和F 2,此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 )

A .物体M 、N 的位移大小之比是6:5

B .物体M 、N 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是1:1

C .物体M 、N 在匀加速阶段合外力大小之比是2:1

D .物体M 、N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之比是2:1

17. 2012年6月18日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对接过程如下:“神

舟九号”经过变轨,从初始轨道升至343km 的圆轨道后,在距“天宫一号”140米处再通过手动控制完成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九号”在初始轨道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小

B .“神舟九号”在初始轨道的速度比343km 的圆轨道上的速度大

C .“神舟九号”要与“天宫一号”完成对接,可以在同一轨道上通过点火加速实现

D .“神舟九号”在初始轨道的机械能比343km 的圆轨道上的机械能大

18.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q 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 的作用下沿

虚线由M 匀速运动到N ,如图所示,已知力F 和MN 间夹角为θ,MN 间距离为d ,则( )

A .MN 两点的电势差为cos /Fd q θ

B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os /F q θ

C .带电质点由M 运动到N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cos Fd θ

D .若要使带电质点由N 向M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 必须反向

1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Y 轴上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两点固定有两等量电荷,若以无穷远为零电势,

则关于X 轴上各点电势φ随X 坐标变化的图线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为等量异种电荷,则为图线① B.若为等量异种电荷,则为图线②

C .若为等量正电荷,则为图线② D.若为等量正电荷,则为图线③

20.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

n 2 = 5:1,电阻R = 20 Ω,L 1、L 2为规格相同

的两只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

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

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 1接1、S 2

闭合,

X ②

X ③

此时L 2正常发光.若小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u = 202sin (50πt ) V

B .只断开S 2后,L 1、L 2的功率均变为额定功率的一半

C .只断开S 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

D .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1.6W 21.如图甲所示,一矩形金属线圈abcd 垂直匀强磁场并固定于磁场中,磁场是变化的,磁感应强

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线圈的ab 边所受安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规定向右为安培力F 的正方向) ( )

A B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

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 .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

(2)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为A 、B 、C 、D 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

未画出.用尺子测得各点的距离为s 1=3.50cm ,s 2=4.50cm ,s 3=5.50cm .根据纸带数据可以判断小车

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请用文字描述);在记数点C 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是 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分)实验室中有一量程不准确的电压表V

,某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该电压表的实际量程

1

U m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所用器材有:

,量程标称为0?15V,内阻r1=20kΩ

量程不准的电压表V

1

标准电压表V

,量程0?3V,内阻r2=2.5kΩ;

2

标准电阻R2,阻值13 kΩ;

滑动变阻器R1,总电阻为200Ω;

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不计;

开关S ,导线若干。

根据图甲和探究小组内A、B两位同学的操作过程,请你回答:

(1)A同学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压表V1满偏,读出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计算出V1的量程表达式为U m=_________

(2)B同学测量时,V1并未调到满偏,两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从图中读出V1的示数U1=_______ V,V2的示数U2=_______V;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出U m=_______V。(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4.(14分)如图,AB是倾角为53°的斜面,上端与一段光滑的圆弧BC相切于B点,C是圆弧的最高点,圆弧的半径R=0.9m,A、C与圆弧的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的力F的作用下,从A点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到达B点时撤去该力,物体将沿圆弧运动恰好通过C点,物体与斜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5,物体看成质点,已知sin53°=0.8,cos53°=0.6,g=10m/s2。求:

(1)物体通过C点时的速度。

(2)物体落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置到A点的距离。

(3)拉力F的大小。

25.(18分)如图甲所示,一半径为2l 、电阻为r 的带有极窄缝隙的金属圆环和一电阻为R 的定值

电阻构成一闭合回路,有一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和电阻并联。金属圆环内存在一半径为 l 的有界匀强磁场,该磁场区域与金属圆环共圆心,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设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正。t = 0时刻在接近A 板的位置处无初速释放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 0),求:

(1)0 - T/3时间内,A 、B 两板的电压U

(2)电荷在0 - T/3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假设电荷没有到达B 板)

(3)要使电荷到达B 板时速度最大,两板间的距离d 应满足什么条件

?

26. (14分)

(1) C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_____族。

(3)加入焦炭后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X AlCl Cl C O Al +?→?

++?3232,气体X 的成分可能(4)在提纯AlCl 3粗产品时,需加入少量铝粉,可使熔点较低的FeCl 3转化为熔点较 高的F eCl 2 ,(5)以铝土矿为原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纯氧化铝:

27.(14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中学化学研究的主题。

(1)0.4 mol/L 的NaOH 溶液与0.2mol/L H 2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 10,则H 2A 是______(填序号:①强酸 ②弱酸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pH 相同的NH 4Cl 溶液和HCl 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则下面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填图像符号)

(3)已知PbI 2的K sp = 9100.7-?,向2100.1-?mol/L 的KI 溶液中加Pb(NO 3)2固体,则生成

PbI 2沉淀所需Pb(NO 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 _____。

(4)在25℃下,将a mol/L 的氨水与0.1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 4+) = c(Cl -

),则溶液显_____性(填“酸”“碱”或“中”)

(5)等体积的pH 均为4的盐酸与NH 4Cl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前者与后者的比值为________。

(6)已知KBiO 3 + MnSO 4 + H 2SO 4 →Bi 2(SO 4)3 + KMnO 4 + H 2O + K 2SO 4(未配平),利用上述化学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其盐桥中装有饱和K 2SO 4溶液。

①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 +移向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②甲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5分)

下图A 、B 、C 、D 、E 五组仪器(图中a 、b 、c 表示止水夹)可以根据需要组装成不同实验装

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这些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石墨

石墨 MnSO 4

K 2SO 4

H 2SO 4

KBiO 3 H 2SO 4 Bi 2(SO 4)3 甲 乙

(1)将B、C、E相连,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可制取氯化氢,装在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该实验尾气吸收装置设计有何不妥?____;改正后将B、D、E装置相连,用D装置中的丁试管收集满氯化氢气体,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2)将A、C、E相连,甲中装浓盐酸,乙中装二氧化锰,并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三份,进行I、Ⅱ、Ⅲ三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Ⅰ中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填化学式)

实验Ⅱ中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微粒是(填化学式)

实验Ⅲ中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的微粒是(填化学式)

(3)研究表明,用ClO2气体对自来水消毒效果比用Cl2更好。市售的一种新型消毒剂含两种成分,分别是NaClO3和Na2C2O4。两种成分在溶液中混合便产生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8分)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人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注:光补偿点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人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_____。

(2)依据表中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的狭叶比阔叶更适应____(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的。

(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____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_____。

(4)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____(大于/等于/小于)18℃时的光饱和

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___(增大/不变/减小),这影响

了鼠尾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

30.(10分)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

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激素Y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

垂体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2)如果用含激素Y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该动物激素X的分泌量变化是。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有”或“无”)明显变化。

(3)甲细胞是;图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

(4)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体温。

31.(12分)现有如下品系特征的几种果蝇,已知表中所列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研究人员通过裂翅品系与其他品系果蝇的杂交实验,阐明了裂翅基因的遗传规律。

请分析并回答:

(1)科学家通过实验确定了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P 裂翅品系×野生型

F1裂翅品系野生型

↓?↓?

F2裂翅品系野生型野生型

157只85只

由上述实验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性基因控制。F1裂翅品系自交后代中,裂翅品系与野生型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2)已知黑檀体性状由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若要对裂翅基因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定位,现选择(1)中裂翅品系与黑檀体品系进行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将F1中雌蝇与黑檀体直翅雄蝇进行交配产生后代。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裂翅基因与黑檀体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后代只出现2种表现型,则说明裂翅基因在号染色体上。

(3)隐性基因(a)可导致果蝇患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果蝇在幼虫阶段全部死亡,而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Ⅰ)中,基因a在果蝇成体中的

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Ⅱ)的成体中a 的频率,以及(Ⅱ)代的成体中杂合子(Aa)的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右图是对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害虫种群先后施用两种杀虫剂后,某种群密度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针对杀虫剂Ⅰ的基因突变发生于施用该农药之后

B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通过害虫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 .从B 点到C 点,

D 点到

E 点表明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而且

这种抗药性增强是针对种群而言的

D .害虫抗药性的变化实质上是基因库中基因型频率变化的结果

32.(9分)南极地区在研究全球变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此区中的大气、冰、海洋和生物通过生

物地化循环、深层大洋环流、大气环流、能量的输运同地球的其它地方发生着联系,从而影响着整个地球系统。自1985年2月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建立长城站以来,我国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了10多年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下图是关于菲尔德斯半岛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研究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_______开始,次级消费者是___ _ (生物名称),贼鸥与企鹅的关系是__ _

(3)科学工作者每年需要统计该生态系统中黑背鸥的种群数量,一般使用_______法

(4)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由冰川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

__________演替,下列图形表示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5)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贼鸥不以尸体为食,且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性3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藻_________Kg。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1)(6分)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mol-1),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则可估算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________m3,m千克铜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______。

(2)(9分)一足够高的直立气缸上端开口,用一个厚度不计的光滑活塞封闭了一段高为80 cm 的气柱,气缸侧壁通过一个小开口与U形管相连,开口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70 cm,开口管内及U形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已知图示状态时气体的温度为7℃ , U形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h1=5cm,大气压强为p0=1. 0×105 Pa不变,水银的密度ρ=13. 6×103 kg/m3,取g=10m/s2。

求:(1)现在活塞上添加沙粒,同时对气缸内的气体加热,

始终保持活塞的高度不变,当气体的温度缓慢升高到37℃

时,U形管内水银的高度差为多少?(2)停止添加沙粒,

让气缸内的气体逐渐冷却,那么当气体的温度至少降为多

少℃时,U形管内两侧的水银面变为一样高?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D.X射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2)(9分)一底面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透明体的折射率为n=O表示半圆柱形截面的圆心。一束极窄的光线在横截面内从AOB边上的极靠近A点处以60°的入

射角入射,求:该光线从射入透明体到第一次射出透明体时,共经历的时间t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计算结果用R 、n 、c 表示)。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及对应的理论分析过程,让人们体会到光电效应的神奇、并认识到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光照条件不变,照射光频率大于光电管中阴极金属K 的截止频率,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A .将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一定持续增 大

B .将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可能出现先增大

后不变的现象,说明逸出的光电子有最大初动能

C .将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可能出现先增大

后不变的现象,说明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是一定的

D .如果将图中电源正负极对调,将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灵敏

电流计的示效将会减小,说明光电子逸出的初动能有大有小

(2)(9分)一个质量为2m 的物体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一定的速度水平射入物体A 内,射入的深度为物体长度的四分之一时达到共速,然后将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B 轻放在物体A 的中央,最终B 刚好没有脱离A 。设子弹射入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为f 1,A 、B 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 2,求f 1与f 2的比。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污染空气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

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雾霾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颗粒物。治理雾霾空气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右效治理雾霾空气____。

A .戴口罩远离烟雾

B .合理开发水电、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 .种植绿色植物,提高森林覆盖率

D .进行人工降雨,减少颗粒漂浮物

(2)设法把煤转化为中热值气是煤的综合利用途径之一,中热值气的成分是 ,其主要

用途有 、 (答两种)。

(3)把燃料设计成燃料电池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以CO为燃料制作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CO,电解质是熔融碳酸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若使用该电池电解熔融Al2O3制取10.8 g A1,则理论上需要氧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___ L。

(4)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

计算液体CH3OH的燃烧热为。

(5)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金属钛呈银白色,因它坚硬、强度大、耐热、密度小,被称为高技术金属。目前生产钛采用氯化法,主要步骤如下:

I.将钛铁矿或金红石与焦炭混合,通人氯气并加热制得TiCl4:

II.将TiCl4蒸馏并提纯,在氩气保护下与镁共热得到钛:

Ⅲ.用稀盐酸溶解MgCl2和过量Mg后得海绵状钛,再在真空熔化铸成钛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

(2)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____ (填化学式)。

(3)在CH2Cl2、HCHO、CO2、C2H4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

(4)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则TiCl4晶体类型为。

(5)与钛同周期的另一种元素钴(Co)可形成分子式均为Co(NH3)5BrSO4的两种配合物,其中一种化学式为[ Co(NH3)5Br] SO4,往其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现象是;往另一神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

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6)在自然界中TiO2有金红石、板钛矿、锐钛矿三种晶型,其中金红石

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其中Ti4+的配位数为。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苏合香醇可以用作食用香精,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1)苏合香醇的分子式为____,它不能发生的有机反

应类型有(填数字序号)。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

④加聚反应⑤氧化反应⑥水解反应

有机物G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图。其中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三组峰;F与苏合香醇互为同系物。

(2)按照系统命名法,A的名称是。

(3)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G中含有两个甲基,E可发生银镜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E与2molH2可以反应生成F,则E的结构简式为。

(5)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或官能团,且显弱酸性的F昀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其中有三个取代基且官能团互不相邻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39.[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菊花的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是①制备MS固体培养基;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培养;⑤移栽;⑥栽培。移栽前应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

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C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____________、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图示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萃取样品通过纸层析鉴定的结果示意图,A、B、C、D四点中,

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____________,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该层析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_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201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约翰·戈登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把美洲爪蟾的小肠上皮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结果发现一部分卵依然可以发育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蝌蚪可以继续发育成为成熟的爪蟾。山中伸弥等科学家将四个关键基因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些干细胞可再转化成老鼠体内任何种类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约翰·戈登之后,科学界利用该技术进行更多细胞核转移实验,复制出多种哺

乳类动物。在哺乳动物的核转移实验中,一般通过(物理方法)将

受体细胞激活,使其进行细胞分裂和发育,当胚胎发育到阶段时,

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动物体内。

(2)从卵巢中吸取的卵母细胞,一般要培养到阶段才能用于实验。

(3)利用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的原因是。

(4)一般情况下,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在动物

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

值,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

处理。

(5)iPS细胞能分化成任何种类细胞的实质是。

20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1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I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

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理综

2013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卷1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9(11分)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30(10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

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及答案-全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1.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 .10% C .15% D .20% 4.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1c 、1V 的NaOH 溶液和2c 、2V 的3CH COOH 溶液相混合,下 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7ph >,则一定是 1122c v c v =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3()()()()c Na c H c CH COO c OH ++-- +=+ C .当pH=7时,若12v v =,则一定是21c c > D .若 12v v =,21c c =,则 33()()()c CH COO c CH COOH c Na -+ +=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CuSO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 加入适量的 . A .4CuSO B .2H O C .CuO D .CuS04·52H O 6.将足量2CO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233K Cl NO +--- 、SiO 、、 B .3244H Al SO +++- 、NH 、、 C .224Na OH SO +--- 、S 、、 D .6533Na C COO HCO +--- 、H O 、CH 、

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请注意基础学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 扎DXA与A7?中所含■元素的种类都是CH0NP n左一个分子有三个相邻的碱基,对应一个反密码子. C, T:ffi菌体是DMA病畫,橈酸只W DMA,由』兑氧核德核昔酸组咸.D细菌是康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人体

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 外液的分配不同。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一一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一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 肮粒再蛋白质,其结构与基因差别较大,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肺炎収球菌的増殖方式为二分裂;m注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矶产生了致病性,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P H P U转变为氏PBc的过程为蛋吕质到蛋m质的过程,属于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 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 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2 2311 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MeV B .3.3MeV C .2.7MeV D .0.93MeV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word版本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3.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 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2015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

201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 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 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人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 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 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 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 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 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1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WORD版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 甲、乙、丙、 丁为某实验 动物感染 HIV后的情 况,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 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 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 Y3+ C、Y3+Z2-D、X+Z2-

2020—2021年最新高考理综(物理)考前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新课标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关于物理学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 B.开普勒认为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装置首次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14.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以入射角 由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表面的A处,AB是半圆的直径。进入玻璃后分为两束,分别为AC、AD,它们从A到C和从A到D的时间分别为1t和2t,则 A.AC是蓝光, t小于2t 1

B.AC 是红光,1t 小于2t C.AC 是蓝光,1t 等于2t D.AC 是红光,1t 大于2t 15.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210B T 的水平匀强磁 场中,线框面积S=0.5m 2 ,线框电阻不计。 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 ′以角速度ω=200 rad /s 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入一只 “220V ,60W ”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性面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B .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50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22 D .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 16.一列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 s (小于一个周期)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 A .波一定向右传播 B .波的周期T=0.05s C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90 m /s

2013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2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航油镁键 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3.下列曰微生物狐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痛 4.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适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科综合

内江市高中201 8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有核糖体的细胞不一定有核仁 C.中心体存在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仅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 D.水生植物丽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积累K+,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2.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进行教材相关实验操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其外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绿色的叶绿体 B.将其外表皮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后,仍然无法观察到染色体 C.将其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若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其处于等渗溶液中D.将其内表皮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大部分呈红色,说明其遗传物质主要为RNA 3.下列与病毒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简单细胞结构的生物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拥抱、共用剃须刀均不会感染HIV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的液体比细胞内液少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多 C.毛细血管比毛细淋巴管从组织液中重新吸收的物质总量少 D.大量失钠对内环境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5.某二倍体植株甲(不耐寒,基因型为Aa)经低温诱导处理后得到植株乙(耐寒),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得到植株丙(不可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植株甲产生了耐寒性基因 B.植株乙和植株丙属于两个新的物种 C.植株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植株甲的二倍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答案--物理部分(最新整理)

2015 年理综全国卷1 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l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 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b 和c、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 为M 、N 、P 、Q。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Q 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N C.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 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 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1 A.U=66V,k= 9 1 C.U=66V,k= 3 1 B.U=22V,k= 9 1 D.U=22V,k= 3 17.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1 A.W= 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2 1 B.W> mgR,质点不能到达Q 点 2 1 C.W= 2 m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 D.W< m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2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 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 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 h。不计 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在某范围内,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的最大 取值范围是D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发现: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面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同时发现在血液肿瘤细胞中,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B. 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 C. 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生命活动缺少能量所致 D. 根据材料可知,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 2.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是在低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 B. 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C. 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 D. 制作装片的过程中解离液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3.在基因型为 AaX B X b、AaX B Y的果蝇产生正常配子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 B. 卵巢中某卵原细胞可产生aX B、A、AX b X b三个极体 C.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直接产生AX B、aY两种精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天津卷DOC

2015年高考(天津卷)理综试题 生物部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6题,每题6分。 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 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3、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 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 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5、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 ..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6、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绝密★启用前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3 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tRNA 、 rRNA 和 mRNA 都从 DNA 转录而来 B .同一细胞中两种RNA 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 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 .转录出的RNA 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 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 .叶片在640~660 nm 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NaCl 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