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前锚杆施工工艺细则

超前锚杆施工工艺细则

超前锚杆施工工艺细则
超前锚杆施工工艺细则

超前锚杆工艺细则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0 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端锚注浆方案 (1)

2.1.砂浆锚杆施工工艺 (1)

2.2.施工方法 (2)

3.砂浆锚杆注意事项 (3)

4.安全保证措施 (3)

5.质量保证措施 (4)

6.环境保护措施 (4)

7.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5)

7.1组织管理措施 (5)

7.2保障措施 (5)

8.验收要求 (5)

超前锚杆施工工艺细则

1.工程概况

本管段主线隧道多为浅埋大断面隧道,围岩主要为Ⅲ级至Ⅵ级,地质情况不是很好。结合工程实际,考虑便于施工、低成本等,确保锚杆施作质量,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保证施工安全。确定锚杆施作的方案:锚杆眼成孔采用液压凿岩台车成孔,位置及方向按设计要求。

2.端锚注浆方案

端锚注浆是在锚杆孔成孔后,在锚杆底端部采用化学药包将锚杆进行锚固后,再放入注浆管及排气管,封堵锚杆端头,再进行有压注浆。其特点是端部化学药包内含两种密封的化学浆液,施工时利用外力将密封层破坏后两种浆液反生化学反应,迅速将锚杆预锚固,可以对锚杆体系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其锚杆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如图2.1 锚杆示意图

2.1.砂浆锚杆施工工艺

洞身开挖Ⅲ级围岩超前支护采用早强水泥砂浆锚杆,其工艺流程为:钻孔→清孔→注入砂浆→插入杆体。如下图2.2所示

图2.2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2.2.施工方法

2.2.1.准备:凿岩台车就位,并接好供电、供水管线。

2.2.2.测量布眼:根据锚杆设计间距及围岩层理、节理分布实际情况,用油漆标出眼位。布眼时对层理及节理发育部位,需加密布设。

2.2.

3.钻孔:先采用风钻按设计要求钻孔或用二臂液压钻孔台车钻孔,钻孔时钻杆垂于岩面或层理面,钻孔直径比锚杆直径大15mm,用风钻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锚杆长度95%,锚杆尾端焊接于格栅钢支撑上,以增强共同支护作用。

2.2.4.清孔及检查:用高压风吹净孔中石屑及细小石块,利于浆液与岩壁充分接触,并检查孔深。

2.2.5.锚杆加工:锚杆采用Ⅱ级Φ25螺纹钢,按设计尺寸下料,将外露端头20cm范围内攻丝,其丝口深度和成型后直径与锚杆端头垫板匹配。

2.2.6.放入化学药包:用略小于孔径的PVC管将化学药包轻顶送入锚杆孔底部,采取分节送入,然后抽出PVC管,再放入牛皮纸团作止浆塞。

2.2.7.锚杆插入:将锚杆插入,用锤子轻击将锚杆插至孔底,再旋转杆体,将化学药包内两种浆液间隔层破坏,使化学浆液迅速反应将锚杆端部锚固。浆液凝固约需时间3分钟,其间需人工扶稳锚杆。

2.3.8.将锚杆缓慢送入孔中至设计位置,将长250~300mm,外径25mm左右的薄壁钢管用早强或超早强水泥固定在孔口位置并将孔口堵密。

2.2.9.对砂浆锚杆,应采用排气注浆法,即将内径4~5mm壁厚1~1.5mm的PE软塑料排气管沿锚杆全长固定于杆体上,并在孔外留1m左右长的富余长度。再插入φ10注浆管,上密封垫板,锚固板及M20螺母,并施加少量的预加力旋紧,以利于岩体稳定。

2.2.10.砂浆配合比确定:根据锚杆设计长度,采用先插后注的施工方法,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1,水灰比一般为0.45~0.50。(为确保注浆质量,掺入适量膨胀剂)。

2.2.11.注浆:采用BW250灰浆泵注浆,注浆压力0.1~0.3Mpa。浆液材料为1:1.5水泥砂浆,砂浆采用现场砂浆拌合机拌合,拌合时间不少于3分钟。注浆时匀速注入,直至排气管浆液均匀流出时,则注浆饱满。

3.砂浆锚杆注意事项

3.1.钻孔,钻孔应垂直于岩石节理面,锚杆轴线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或滑移面成较大角度相交。锚杆钻孔分布成交错式尽量与所在曲面法向方向重合。不得生搬硬套采用径向锚杆,并应视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3.2.钻孔前进行浮石等的检查,加以清除;钻孔后要清孔。

3.3.化学药包在放入堵塞时,要确保堵塞严实,以免化学浆液溢出端锚段而造成锚固不实。

3.4.化学药包在锚固时间内,必须保持锚杆稳固,不得晃动、转动,以确保锚固质量。

3.5.上垫板时,如孔口不平,应采用砂浆抹平处理。

3.6.锚杆在未锚固前,其自重大,应防止锚杆滑落伤人。注浆人员的防护配备要整齐。做好作业脚手架的日常安全检查,

3.7.砂浆锚杆应注意两次循环之间的搭接,砂浆锚杆不宜小于1m,两相邻接头不允许出现在同一断面内。

3.8.注浆过程应随时注意注浆压力的变化,压力达到设计值且注浆量也与设计相符后,即可停止注浆。

3.9.整个过程中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打孔的角度、间距、深度、钢管的长度、注浆压力、注浆数量、起止时间等,作为后续施工调整注浆参数依据。

4.安全保证措施

4.1.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

4.2.针对隧道工程锚杆施工特点和要求,参照有关规范制订安全规章制度;

4.3.加强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管理,科学地组织施工;

4.4.拆卸钻杆时,要有统一指挥、明确联络信号,扳钳卡钻方向应正确,防止管钳及扳手打伤人;

4.5.注浆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眼镜和胶手套;

4.6.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5.质量保证措施

5.1.优良工程目标实现,项目部成立了创优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工程技术及质量检测和物资设备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项目的创优领导工作。

5.2.建立创优责任制,强化工作管理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层层落实,建立逐级考核评比制度,奖优罚劣,优质优价,强化管理。

5.3.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主要是质检工程师、班组质检员,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5.4.加强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施工中认真执行“三检”,严把“五关”,即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检查,和技术图纸资料复核关、技术交底关、工程试验关,原材料进场关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关。

5.5.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监理程序办事。每道工序都要通过各施工班组自检、项目经理部复检,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确保各工序质量优良。

5.6.开展重点、难点工程技术攻关和群众性QC小组活动,通过工序控制和工艺控制,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质量意识,杜绝各类质量通病,消除薄弱环节。

5.7.提高质量意识。只有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定岗定责,奖惩分明。

6.环境保护措施

6.1.环境保护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化害为利;

6.2.隧道弃碴按设计碴场弃置,按设计要求用浆砌片石进行支挡防护。未设计支挡防护的坡面加土壤种植草皮、树木进行绿化。弃碴场进行复耕或绿化;

6.3.水泥采用罐装或袋装运输;

6.4.施工用的废水、生活污水,利用临时排水系统及永久性排水设施排至污水坑内,经处理达到允许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废弃物采用车辆运输的方法,整齐合理地堆放在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方深埋覆盖;

6.5.工程用料根据具体情况,堆放在施工场地和征地线内,不影响农田耕种和污染环境。每道工序施工时做到工完料清,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

保证施工场地整洁;

6.6.在筑路材料和弃土弃碴的运输过程中,根据需要定时对施工便道洒水,以消除灰尘。

7.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7.1组织管理措施

项目队成立职业健康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各项目分队设立工地医务所,配备必需的现场检测、检验、治疗设备及药品。主治医生承担临床病人的诊治,卫生防疫专业人员负责工地日常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工地食堂、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及工地劳动卫生监督检测,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协助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发生的传染病及时报告。

7.2保障措施

7.2.1劳动保护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在施工中,加强行政管理,搞好劳动保护工作;利用工地板报、宣传栏、班前点名等形式加强劳动卫生防护知识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施工管理者加强监督,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坚持佩带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上岗作业,并建立奖惩制度;建立工作时间的限制和休息时间,规定休假制度,从时间角度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采取各项劳动安全与卫生措施,从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施工前与施工技术人员密切联系,使施工组织措施符合劳动卫生保障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严格按照劳动定额组织施工。在实际施工中,由劳动卫生保障中心负责劳动卫生保障工作的监督与落实,必须强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施工顺利完成。

7.2.2视施工需要、施工场所中危害因素和劳动安全与卫生要求,合理配备足够、齐全的劳保防护用品;选择齐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雨衣、雨靴、手套、防护口罩、面罩等,既要使用方便,又要对危害和危险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选购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证质量,选购时应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在使用前用简易方法进行质量检察,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劳保用品必须提前采购,配置充足,统一发放。

8.验收要求

8.1.锚杆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8.2.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10cm;

8.3.锚杆的孔距允许偏差为±15cm;

8.4.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应位于孔的中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